Ⅰ 俄羅斯特務機構的名字
俄羅斯有兩大情報特務機關:一是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簡稱FSB),一個是格勒烏(GRU)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全稱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英譯Federal Security Service,簡稱FSB )。蘇聯解體後,克格勃改制為俄羅斯聯邦安全局是國家反間諜與情報偵察機構,是直接履行聯邦安全局機構主要活動方向的,在職權范圍內為俄聯邦安全保障領域實施國家管理的,並協調有權從事反間諜行動的各聯邦執行權力機構活動的聯邦執行權力機構。俄總統依據俄羅斯聯邦憲法、聯邦憲法法律、聯邦法律直接領導聯邦安全總局的活動,任免局長及副局長。與英國軍情六處、美國中央情報局和以色列摩薩德一起,並稱為「世界四大情報組織」。
格勒烏(GRU):
格勒烏(GRU)創建於公元1918年10月21日,是俄羅斯聯邦最大也是最為秘密的情報機構,它的情報人員比俄羅斯聯邦對外情報局(SVR, Foreign Intelligence Service, 俄語:Служба Внешней Разведки)的還多,俄羅斯聯邦對外情報局的前身是克格勃。格勒烏情報部門擁有並指揮著自己的25000人的軍隊,那就是著名的Spetsnaz特種部隊--俄羅斯特殊用途聯隊(旅團),Войска специальн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英文為Russian special purpose regiments。
Ⅱ 俄羅斯間諜中文名字叫什麼
克格勃,俄語全稱拉丁字母轉寫作Komitet Gosudarstvennoy Bezopasnosti,意為「國家安全委員會」,是蘇聯的間諜情報機關。蘇聯的間諜情報機構曾與美國並駕齊驅,以實力和高明而著稱於世,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美國。自蘇聯劇變以後,俄羅斯繼承其衣缽,但其力量大為削弱。經過調整以後,又以新的面孔出現,重新活躍。
克格勃建立於1954年。該機構可追溯到1917年12月布爾什維克政府剛建立時成立的「契卡」,捷爾任斯基是第一任首腦。
契卡將總部設在彼得格勒戈羅霍瓦亞大街2號。1918年蘇俄政府遷都莫斯科,契卡總部也在1920年遷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宮附的的盧比揚卡廣場11號。
克格勃主要機構有:對外諜報局、國內反間諜局、軍隊管理局、邊防軍管理局、總務局、克格勃駐外站組等。克格勃系統工作人員曾一度達到50多萬名,總部機關有1萬人,間諜、反間諜和技術保障等部門有20萬人,邊防軍30萬人,此外,在全國有150萬線人,在國外有25萬諜報人員,年預算為100億美元。
克格勃一直是蘇聯對外情報工作、反間諜工作、國內安全工作和邊境保衛等工作的主要負責部門,是一個凌駕於黨政軍各部門之上的「超級部」,是一個超然的機構,它只對中央政治局負責。
英國情報機關稱克格勃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報的間諜機構」。
克格勃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領導人是安德羅波夫和貝利亞,安德羅波夫最後擔任了蘇聯的最高領導人,而貝利亞在權力斗爭中失敗,被赫魯曉夫以叛國的罪名處死。
Ⅲ 世界上著名的間諜機構有哪些
四個
1俄羅斯克格勃(俄前總統普京就曾經是一名克格勃特工)
2美國中央情報局(就是大家熟知的中情局)
3英國軍情六處(英國有軍情五處和六處兩個情報機構;五處主要負責國內,六處主要負責國外)
4以色列摩薩德(身為中東軍事強國的以色列擁有神秘而又高效的情報機構--摩薩德,對於摩薩德美國中情局有過評價:它的工作能力之高效令人欽佩…)
Ⅳ 世界各國比較著名的情報或間諜機構有哪些
1.克格勃(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 克格勃的職權領域大致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的反間諜部門相當。在1930年代,由亞戈達和葉若夫領導的內務人民委員部成為「大清洗」的工具。 冷戰期間,「克格勃」的職能過大, 涉及國內所有領域, 凌駕於蘇聯黨和政府之上,在國際上也成為紅色恐怖的代名詞。
克洛勃,俄語全稱拉丁字母轉寫作Komitet Gosudarstvennoy Bezopasnosti,意為「國家安全委員會」,是蘇聯的間諜情報機關。蘇聯的間諜情報機構曾與美國並駕齊驅,以實力和高明而著稱於世,在某方面甚至超過美國。自蘇聯劇變以後,俄羅斯繼承其衣缽,但其力量大為削弱,經過調整以後,又以新的面孔出現,重新活躍。
克洛勃建立於1954年。該機構可追溯到1917年12月布爾什維克政府剛建立時成立的「契卡」,捷爾任斯基是第一任首腦。
契卡將總部設在彼得格勃勒霍瓦亞大街2號。1918年蘇俄政府遷都莫斯科,契卡總部也在1920年遷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宮附近的盧比揚卡廣場11號。
克洛勃主要機構有「對外諜報局、國內反間諜局、軍隊管理局、邊防軍管理局、總務局、克洛勃駐外站組等。克格勃系統工作人員曾一度達到50多萬名,總部機關有1萬人,間諜、反間諜和技術保障等部門有20萬人,邊防軍30萬人,此外,在全國有150萬線人,在國外有25萬諜報人員,年預算為100億美元。
克格勃一直是蘇聯對外情報工作、反間諜工作。國內安全工作和邊境保衛等工作的主要負責部門,是一個凌駕於黨政軍各部門之上的「超級部」,是一個超然的機構,它只對中央政治局負責。
英國情報機關稱克格勃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報的間諜機構」。
克格勃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領導人是安德羅波夫和貝利亞,安德羅波夫最後擔任了蘇聯的最高領導人,而貝利亞在權力斗爭中失敗,被赫魯曉夫以叛國的罪名處死。
2.摩薩德 "摩薩德"是以色列專門負責收集境外情報、在境外執行「特殊任務」的秘密情報組織。自以色列建國以來,它執行過多次重大使命,其中轟動一時的就是1960年前往阿根廷緝拿了納粹黨衛軍大頭目阿道夫·艾希曼。此外,在還擊阿拉伯國家針對以色列的敵對行動中,它也立下了赫赫戰功。在冷戰時代,摩薩德是一個令人感到十分神秘但又足以令所有國家,尤其是以色列的中東敵對國感到膽戰心驚的諜報部門,其活動能力和影響力足以和美國的中央情報局媲美,決非浪得虛名。比如說摩薩德特工盜取約旦前國王尿樣,從而摸清他身體健康的行動;摩薩德特工從伊拉克總統薩達姆的眼皮底下將50卷價值連城的猶太教珍本古籍悄悄地偷運出境的行動都是它近年來的經典之作。
摩薩德還掌握了柯林頓與萊溫斯基長達30個小時情意綿綿的錄音,並曾想以此要挾柯林頓。巴基斯坦《伊斯蘭報》11月30日報道說,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將擔負起保衛阿富汗過渡政府總統卡爾扎伊的任務。報道說,以色列「摩薩德」情報人員是應美國政府的邀請抵達阿富汗的,預計還有更多的以色列情報人員將陸續抵達阿富汗。
然而,摩薩德這幾年失敗多於成功,比如說摩薩德曾制定一份詳盡的暗殺薩達姆的計劃,結果兩度失手,不但沒能成功,反而連累裝扮薩達姆及其隨從的5名以特種兵全部被炸死;1998年,摩薩德在瑞士秘密行動失手,結果特工遭審判;1999年底,摩薩德特工製造敘利亞備戰的假情報,差點把以色列拖入對敘利亞的戰爭;2000年,由於摩薩德特工使用加拿大假護照,也致使加拿大和以色列關系降溫。
接連的失敗和時代的變化使摩薩德失去了冷戰時期的光環,甚至連招特工都存在危機,因為沒有年輕人願意當特工了。為此,今年的以色列各希伯來文大報都刊登了一幅內容相同的招聘廣告:「摩薩德已經敞開了它的大門,當然不是對每一個人,也不是對許多人,但是它的大門可能正對你敞開著……」 3.中央情報局 1947年7月,美國政府根據美國國會制定的《國家安全法》,設置了中央情報局這一機構。其總部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近郊的蘭雷。美國中央情報局是美國最大的間諜和特務機構,是美國情報系統的總協調機關。據該機關透露,其在編人員有16500餘人,據有關人士推測實際人數遠遠超過這個數字。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由美國總統任命,同時擔任總統和國會的高級情報顧問。
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簡稱中情局,英文簡稱CIA)是美國最大的情報機構,主要任務是公開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關於國外政府、公司和個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報,協調其他國內情報機構的活動,並把這些情報報告到美國政府各個部門的工作。它也負責維持大量軍事設備,這些設備在冷戰期間用於推翻外國政府,例如前蘇聯,和對美國利益構成威脅的反對者,例如瓜地馬拉的雅克布·阿本斯(Arbenz)和智利的阿耶蘭德(Allende)。總部設在蘭雷。中央情報局也經常搞一些暗殺活動,暗殺敵國領導人,但很少成功。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7年,它是美國龐大情報系統中的重要機構,主要負責給美國聯邦政府搜集、提供世界各國軍事、政治、經濟情報資料,本報向讀者展示了一個「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雙面中央情報局。
Ⅳ 俄羅斯特務機關叫什麼
俄羅斯有兩大情報特務機關:一是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簡稱FSB),一個是格勒烏(GRU)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全稱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英譯Federal Security Service,簡稱FSB )。蘇聯解體後,克格勃改制為俄羅斯聯邦安全局是國家反間諜與情報偵察機構,是直接履行聯邦安全局機構主要活動方向的,在職權范圍內為俄聯邦安全保障領域實施國家管理的,並協調有權從事反間諜行動的各聯邦執行權力機構活動的聯邦執行權力機構。俄總統依據俄羅斯聯邦憲法、聯邦憲法法律、聯邦法律直接領導聯邦安全總局的活動,任免局長及副局長。與英國軍情六處、美國中央情報局和以色列摩薩德一起,並稱為「世界四大情報組織」。
格勒烏(GRU):
格勒烏(GRU)創建於公元1918年10月21日,是俄羅斯聯邦最大也是最為秘密的情報機構,它的情報人員比俄羅斯聯邦對外情報局(SVR, Foreign Intelligence Service, 俄語:Служба Внешней Разведки)的還多,俄羅斯聯邦對外情報局的前身是克格勃。格勒烏情報部門擁有並指揮著自己的25000人的軍隊,那就是著名的Spetsnaz特種部隊--俄羅斯特殊用途聯隊(旅團),Войска специальн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英文為Russian special purpose regiments。
參考: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網路
http://ke..com/view/1645430.htm
格勒烏網路
http://ke..com/view/1242679.htm
Ⅵ 各國的特工機構都叫什麼名字
NO.1美國中央情報局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是美國最大的情報機構,主要任務是公開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關於國外政府、公司、恐怖組織、個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報,協調其它國內情報機構的活動,並把這些情報報告到美國政府各個部門的工作。它也負責維持大量軍事設備,這些設備在冷戰期間用於推翻外國政府,例如蘇聯、瓜地馬拉的阿本斯、智利的阿連德等對美國利益構成威脅的反對者。美國中央情報局總部設在維吉尼亞州的蘭利。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地位和功能相當於英國的軍情六處和以色列的摩薩德。美國情報體系中,唯一一個獨立的情報部門。
所有的情報機構都對自己的雇員數秘而不宣。CIA也不例外。不過據估算,CIA的全部雇員約有20000人左右。
把CIA排在前列很引起很多媒體不滿,比如有外交雜志認為美國的中央情報局只是廣告宣傳水平世界第一。
NO.2美國國家安全局
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是美國保密等級最高、經費開支最大、雇員總數最多的超級情報機構,也是美國所有情報部門的中樞。它名義上是國防部的一個部門,而實際上則是一個直屬於總統、並為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情報的組織。它甚至能監視包括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在內美國其他情報或政府部門的高級官員。該局諜報活動每小時至少耗資100萬美元,每年耗資150億美元。該局總部和駐外站共有軍事和文職雇員約16萬人,比美國其他情報部門雇員總和還多。在美國政府每天收到的秘密情報中,近90%是NSA提供的。因此該局一向有世界上最大的情報機構之稱。
NO.3美國聯邦調查局
美國聯邦調查局,是世界著名的美國最重要的情報機構之一,隸屬於美國司法部,英文縮寫FBI。「FBI」也不僅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縮寫,還代表著該局堅持貫徹的信條——忠誠Fidelity,勇敢Bravery和正直Integrity,是聯邦警察。美國聯邦調查局根據職能和授權,廣泛參與國內外重大特工調查案件,現有的調查司法權已經超過200種聯邦罪行。FBI在北京(美駐華大使館)等世界各地設有辦事處。
二十世紀30年代,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了一批臭名昭著的綁架、搶劫和殺人犯,例如約翰·迪林傑、「娃娃臉」尼爾森,、凱特·巴克(人稱「巴克媽媽」)、AlvinKarpis和George「MachineGun」Kelly等等。在打擊三K黨的行動中美國聯邦調查局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從二十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美國聯邦調查局調查了針對美國的間諜案。二戰期間美國聯邦調查局曾抓獲8名到美國執行破壞任務的納粹間諜。
NO.4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克格勃)
克格勃簡稱KGB,克格勃是此三個俄文字母的音譯,即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間蘇聯的情報機構。前身為捷爾任斯基創立的「契卡(Cheka)」。克格勃是蘇聯的反間諜機構,以實力和高明而著稱於世。俄羅斯總統普京曾經正是其中的一名工作人員。
克格勃一直是蘇聯對外情報工作、反間諜工作、國內安全工作和邊境保衛等工作的主要負責部門,是一個凌駕於黨政軍各部門之上的「超級機構」,它只對蘇共中央政治局負責。克格勃被英國的情報機關稱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報的間諜機構」。與美國的中情局、以色列的摩薩德、英國的軍情六處並稱為世界四大間諜組織。
2010年有報道稱,SVR擁有1萬3000名員工,其中許多以外交官、記者等作為掩護身份。普京曾於1985年到1990年期間以SVR特工身份派駐德國。
據稱,SVR特別熱衷於招募在國外的俄羅斯人。他們物色好人選後,就會勸說人選加入SVR。如果遭到拒絕,則會以「後果很嚴重」等來威脅。
NO.5以色列摩薩德
摩薩德(Mossad),全稱為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由以色列軍方於1948年建立,與美國中央情報局、蘇聯內務委員會(克格勃)一起,並稱為「世界三大情報組織」。自從成立以來,摩薩德進行了多次讓世界震動的成功行動。它的成功,成為世界情報史上的傳奇。
以色列的情報機構摩薩德,其規模在世界情報機構中只能算是小弟,據估計人數只有2200人左右。然而摩薩德作風強悍、自創立以來屢建奇功,為保障以色列國家安全立下了汗馬功勞,也因此躋身世界諜海4強。
摩薩德,全稱是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成立於1951年初,以暗殺聞名於世。摩薩德總部在特拉維夫,但具體地點,卻總令人猜來猜去。有人說,摩薩德總部在特拉維夫海邊一棟灰褐色小樓里。還有一位被懷疑是前摩薩德特工的人聲稱,摩薩德總部在一個高速路交叉口,這里曾被稱為格里勞特交道口。記者帕特里克在新書《以色列堡壘》中如此描述摩薩德總部「它在被部分掩藏起來的園區中,這個園區里都是低矮的辦公樓,它藏在格里勞特交道口、一家電影院和一個購物中心之間。」實地探訪的人們的確發現了那些建築,但是不是摩薩德總部,沒有人給出確切答案。
摩薩德招募間諜極為嚴格,他們不歡迎007那樣的冒險者,而歡迎有極強信念和出眾能力的人。候選者必須是在以色列國防軍服役的猶太人,特種部隊老兵和軍官是首選。由於猶太人遍布世界各地,所以特工大部分有海外背景,通曉英語和多種歐洲語言,發音沒有口音,所以摩薩德特工被稱為是最難識別的特工。
實際上,以色列有多個情報組織。軍隊、警察、外交機構都有自己的情報系統,最重要的當數摩薩德。雖然摩薩德的許多活動,都是藉助與國防軍突擊隊或西方大國情報機構的合作才成功的,但人們往往把功績都算在摩薩德頭上,這就更加大了它的神秘光環。
NO.6英國的軍情六處
軍情六局全稱英國陸軍情報六局,又稱秘密情報局,縮寫為SIS,代號為MI6。軍情六處(英國負責海外諜報工作的部門),對外又稱「政府電信局」或「英國外交部常務次官辦事處」。西方情報界把MI6看成是英國情報機關的「開山祖師」,從伊麗莎白的開創初期至今,它和它的前身都是嚴格保密的,也稱秘密情報處,原為英國情報機構海外諜報系統。
MI6曾在招募特工的廣告中稱,即將招募的這些特工男女均可,但條件是他們必須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能夠順利地與那些女性恐怖分子建立「密切關系」,並通過二者之間的「密切關系」來「實現任務目標」。這意味著,被招募的男性特工或許像007電影中的情節那樣具有英俊的外表和迷人的氣質。
NO.7中國國家安全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MSS)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主管國家安全的組成部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反間諜機關和政治保衛機關。1983年7月由原中共中央調查部(整體)、公安部政治保衛局以及中共中央統戰部的部分單位、國防科工委的部分單位合並而成。國家安全部雖然也參與國內安全事務,卻可能是中國政府最大和最活躍的外交、情報機構。國家安全部的總部設在北京。由於國家安全部的特殊性,不設對外官方網站,不公開副部長、部務委員名單。
NO.8德國聯邦諜報局
德國的對外諜報機構是聯邦諜報局(BND)這是聯邦德國於1956年4月在美國支持下,按中央情報局的旨意和模式成立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聯邦調查局就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在聯邦德國的翻版。
和其他情報總部躲躲藏藏不同,德國是堂而皇之地把情報總部建在了市中心最惹眼的地方。德國聯邦諜報局總部本來在慕尼黑南郊的一座大院里。9·11事件之後,德國政府重新考慮了其安全等級,決定把情報局總部遷往柏林。新總部選址距離國會大廈只有咫尺之遙。
不過,這棟號稱最先進情報基地的大樓,還未建好就出了紕漏。2011年7月,媒體披露了大樓建築設計藍圖失竊的消息。藍圖中的信息包括「每個房間的確切功能,每面牆的厚度,每個廁所、每個緊急出口和每個安檢口的確切位置。」這次失竊迫使德國政府耗資約18億美元,對大樓進行重新設計。
BND在全球有300多個辦事處,據2005年的數據顯示,約有6050人。
NO.9法國:對外安全總局
法國對外安全總局又稱第七局、法國國外安全總局、法國國外情報局。縮寫為DGSE。
在巴黎市東部,有一座高牆環繞的大院。這座大院並不突出,如果你忽略掉那插滿尖刺的高牆和一座監視塔,這就是一片普通的建築群,但這就是法國對外安全局(DGSE)的總部。
DGSE的總部也被戲稱為「游泳池」,因為它的旁邊就是法國游泳協會的一所設施。
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白沙瓦的辦事機構大樓前發生自殺式爆炸襲擊後這個神秘的機構才浮出水面。
NO.10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
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簡ISI)它的主要職能類似美國的CIA,英國的秘密情報局(MI6)。
1948年,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ISI)成立,這是巴基斯坦最高的間諜機構。有報道稱,在巴基斯坦國內,ISI被稱為「國中之國」,幾乎不受任何法律的約束。
據報道,ISI總部位於伊斯蘭堡,是戒備森嚴的多棟建築組成的樓群。復雜的入口在一座私立醫院旁,門前沒有任何標志。樓群之間遍布草坪和噴泉,「草坪平整,噴泉叮當,大樓都整齊干凈。」
但是事實上,這個老牌的情報機構到底什麼樣,知者寥寥。據估計目前ISI約有10000名雇員,其中多數來自巴基斯坦軍隊。需要擴員時ISI會發布招聘廣告,普通民眾也可以報考,考試科目很多,重點考察考生的英語、時事政治以及分析能力。
9·11之後,ISI大展身手,一躍成為世界諜海強手。據報道,9·11眾多嫌疑犯中,絕大多數是由他們逮捕的。
Ⅶ 克格勃下轄情報機關有哪些
下屬機構第一總局:對外情報偵察部門 第二總局:反間諜情報偵察工作 第三總局負責制止外國特工機關對蘇聯武裝力量的破壞,領導有關軍事部門和部隊的特別勤務處的工作 第四局負責所有交通運輸部門的反間諜情報偵察活動的實施 第五局負責與意識形態破壞活動進行斗爭 第六局負責各個國防工業目標和某些科研中心的反間諜情報偵察工作 第七局的任務是對委員會感興趣的目標實施屋外監控 第八總局負責編制總部機關與地方機關以及情報偵察機關與駐國外情報機構通信聯絡的秘密電碼集 第九局擔負保衛職能 第十局集中存放國家安全機關在蘇聯時期以及蘇聯以前時期積累的業務統計文獻和檔案資料 第十一局預設部門 第十二局神秘,不詳 第十三局預設部門 第十四局預設部門 第十五局:設計、建造並按需要的制度管理某些目標 第十六局作與第八總局相當接近,它擁有解決技術和科學問題的最傑出的智能潛力 邊防軍總局領導邊防軍區、邊防部隊和哨所 偵察技術局是設計、開發、生產和經營專用技術工具的先頭部隊,也是科學思想成果、最高技術工藝和獨一無二的技術解決方案最集中的部門 輔助部門 軍事建設局幫助解決各業務局迫切需要的最復雜的工程項目 總務局為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業務活動服務。 醫療保健局對國家安全委員會工作人員,尤其是在國外工作的部分人員由於駐在地的環境引起的健康情況採取預防措施,並經常檢查,及時治療 捷爾任斯基高等學校向學員提供近五十種外國語的高級語言訓練及專業科目知識,同時還培養高等數學、物理和其他學科的專家。 人事局在國家安全委員會中管理幹部,在其各級單位都建有相應的人事部門
Ⅷ 前蘇聯最大的間諜機關叫什麼訓練什麼
前蘇聯最大的間諜機關叫克格勃,是現在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的前身(簡稱КГБ/KGB克格勃是此三個俄文字母的音譯),即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權利超越黨、政、軍的任何職能部門,直接為蘇共中央政治局負責,是存在於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間前蘇聯的情報機構。1991年,前蘇聯解體後,克格勃於同年11月解散。原克格勃第一局獨立出來,成立了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成為專門為俄羅斯聯邦總統負責的獨立情報機構。前蘇聯的間諜情報機構曾經與美國情報機構並駕齊驅,以驍勇、殘酷、果斷、實力超群著稱於世,甚至很多方面超越了美國。 克格勃的前身是1917年12月由捷爾任斯基為蘇俄政府創立的「契卡」。20世紀30年代內務人民委員部成為「大清洗」工具。冷戰時期「克格勃」職能非常大,涉及國內的所有領域對內監控黨、政、軍各個部門。蘇聯解體後克格勃的的力量大大的消弱,加上重要特工人員的叛逃,使得克格勃在世界布局的情報系統本身出現了崩潰的風險。近年來隨著俄羅斯經濟實力的恢復、北約東擴、內部分裂勢力及傳統的國家影響區域不斷被西方蠶食,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的情報活動重新活躍起來,試圖重新整合前克格勃的情報網路,對叛國的特工進行一定范圍的清洗,重新啟動克格勃的網路和克格勃的工作系統成為近年來俄羅斯情報部門的重點。這與前俄羅斯聯邦總統、現任聯邦總理普京出身克格勃有一定的關系。克格勃主要機構包括:對外諜報局、反間諜局、軍事部門管理和反破壞局、反意識形態破壞局、國防工業情報機構反間諜偵察局、目標室外監控局、密碼局、中央保衛局、檔案局、監聽局、絕密工程設計建造局、高級專家局、邊防軍總局、偵察技術局。輔助機構包括:軍事建設局、總務局、醫療保健局、捷爾任斯基高等學校、人事局、克格勃駐外組站。克格勃系統工作人員最多時總計50多萬名,其中克格勃總部機關計1萬人;間諜、反間諜和技術保障等其他部門計20萬人,邊防軍30萬人。在全國范圍內擁有有150萬線人,在國外有有25萬諜報人員,每年預算超過100億美元。克格勃從建立起就一直是前蘇聯對外情報工作和國家安全工作、邊境保衛工作的主要負責部門,是一個可以凌駕於黨、政、軍各部門之上,只對蘇共中央政治局負責的國家蘇共統治工具。克格勃被英國情報部門稱為「世界上空前強大的搜集秘密情報的間諜機構」。
Ⅸ 世界三大間諜機構。
摩薩德
暗殺「以國家的名義」
國家:以色列
簡介:Mossad,全名是「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成立於1951年初,專門負責收集境外情報以及在境外執行特殊任務,以暗殺聞名
人員構成:候選者必須是有在以色列國防軍服役經歷的猶太人,特種部隊老兵和軍官是首選。由於猶太人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很多大特工出生和長大於歐美地區,通曉英語和多種歐洲語言且發音純正,一部分人還精通阿拉伯語。所以摩薩德特工被認為是最難識別的特工
組織架構:總部工作人員2000人,下設8個處
資金支持:經費完全由以色列內閣負責,直接受命於以色列總理。摩薩德在三大間諜機構中人員最少
代表作:全球追殺「黑九月」
1972年9月5日,在聯邦德國慕尼黑奧運會舉辦期間,巴勒斯坦極端恐怖組織「黑色九月」的8名恐怖分子闖入奧運村以色列選手駐地,當場擊斃了兩名以色列舉重教練和運動員,綁架了另外9名運動員。
「黑色九月」發表聲明,要求釋放被以色列關押的234名巴勒斯坦政治犯。以色列政府拒絕了釋放政治犯的要求。隨後,聯邦德國試圖營救人質的阻擊戰失敗,由此引發槍戰,導致9名人質全部喪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慕尼黑慘案」。
外界普遍認為,時任以色列總理格爾達·梅厄隨即下令摩薩德特工追殺兇手,展開血腥報復,這就是所謂的「上帝之怒行動」。1979年,3名巴勒斯坦人在貝魯特被暗殺;「黑色九月」頭目尤賽夫被汽車炸彈炸死。最終,參與暗殺人員無一倖免。
克格勃
實力超群的巨無霸
國家:俄羅斯
簡介:,建立於1954年,其情報能力有口皆碑,以實力和高明著稱
人員構成:總部機關1萬人,間諜、反間諜和技術保障等部門20萬人,邊防軍30萬人。在全國有150萬線人,在國外有25萬諜報人員
組織架構:內設對外諜報局、國內反間諜局、軍隊管理局、邊防軍管理局、總務局、克格勃駐外站組
資金支持:年預算100億美元
代表作:美女特工安娜·查普曼
2010年10月18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向10名遭美國驅逐的俄羅斯特工頒發最高國家榮譽獎章,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安娜·查普曼。
安娜·查普曼出生於烏克蘭,2004年大學畢業後,她游歷世界各地。2006年,她來到美國, 這位能說俄英德法4門語言,面容嬌美、身材如同內衣模特的美人成為曼哈頓名流社交圈的紅人。2010年,其特工身份暴露。
2011年8月,美國中情局公布在美最大俄羅斯間諜團伙的視頻資料, 視頻中,查普曼出現在紐約著名的梅西百貨商店裡,表面上正在悠閑地瀏覽商品,實際上她正在使用無線計算機和特殊編碼,向在幾百米外「玩手機」的同伴傳遞信息。
據報道,查普曼在美國期間利用自己的關系網竊取機密情報,通過隱形墨水、短波電台、摩斯密碼及咖啡館Wifi將包括核武器情報在內的美國機密源源不斷地送達俄羅斯。
中情局
克格勃最強勁的競爭對手
國家:美國
簡介:CIA,美國中央情報局。收集情報,協調其他國內情報機構的活動;負責維持大量軍事設備,這些設備在冷戰期間用於推翻外國政府
人員構成:中央情報局近年經常公開刊登廣告,在國內外招募「間諜」。廣告把CIA描繪成一個由二十幾歲、高學歷、漂亮的年輕人組成的聯合體
組織架構:局長負責制。局長由總統直接任命,擔任總統和國會的高級情報顧問,被稱為總統的「耳朵」。下設4個主要組成部分(管理處、行動處、科技處、情報處),每一部分由一名副局長領導,僅行動處就有6000以上特工
資金支持:每年預算200億美元以上
代表作:十年萬億追殺拉登
「9·11」事件之後,中情局開始了漫長的追殺本·拉登之路,成本之高昂絕對超過任何一部大片。
外景地的投入。美國為拉攏巴基斯坦成為「反恐戰爭」盟友,美國國務院自2002年起向巴基斯坦提供將近50億美元援助資金,供其修建水壩、電廠、道路甚至錄制音樂電視,為能順利刺殺拉登創造有利環境。
高薪聘請群眾演員和特技人員。2001年起,美國政府單單給線人發放的賞金就超過了7000萬美元。美軍總共僱用超過1100名美國特工和分析師專門為追殺拉登而工作。據美國媒體披露,一名叫「約翰」的分析師居功至偉,他的一條線索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一處住宅很可能是拉登的避難所最終讓中情局一戰成功。
特技特效。數次動用捕食者無人機對本·拉登所在的阿富汗山區進行攻擊,最後才大功告成。
據美國WSBTV報道,「9·11」事件直接與間接經濟損失以及相應的各項花費的總費用達26792.7億美元。
Ⅹ 前蘇聯情報機構「克格勃」——世界四大情報組織之一
前蘇聯安全委員會,前蘇聯的情報機構,以實力和高明而著稱於世。1991年蘇聯解體後,改制為俄羅斯聯邦安全局。有「對外諜報局、國內反間諜局、軍隊管理局、邊防軍管理局、總務局、克格勃駐外站組等。
其中著名的世界著名的特種部隊阿爾法小組的前身是,克格勃系統內組建一支專門的特種小分隊,其主要任務是打擊恐怖主義,組建之初,阿爾法小組就已身負重任,因此,該小組對入選的成員可謂「萬里挑一」。阿爾法小組首批成員不超過30人,他們全部是身手不凡的克格勃青年軍官,並且全都是通過了嚴格考試後才得以躋身於這支最精銳的特種突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