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羅斯古代的時候叫什麼名字
俄羅斯歷史始於歐洲的東斯拉夫民族,聚集區域自公元3世紀至8世紀逐漸擴大。在9世紀,北歐瑞典維京人的一支流浪部落——瓦良格人受到當地古羅斯人的邀請,建立基輔羅斯並讓這個地區完成歐洲化封建制度。公元988年,國家選擇拜占庭帝國所信仰的東正教作為唯一國教,由此開始,拜占庭文化與古羅斯文化的融合成為今日的東斯拉夫文化。13世紀,基輔羅斯被蒙古人逐一擊破,解體為眾多小公國,並均被金帳汗國收為朝貢國。14世紀開始,以莫斯科城為中心的區塊逐漸崛起,取代了烏克蘭境內的基輔,最終匯聚成為統一羅斯諸國的中心力量;15世紀,莫斯科大公國成功擊敗金帳汗國並從其獨立,還成長為基輔羅斯文化和政治的繼承者。自16世紀起,伊萬四世自稱沙皇,並自詡「第三羅馬」。到了18世紀,俄羅斯沙皇國通過征服、吞並和探索而擴張,征服了大部分西伯利亞領土,彼得一世通過西方化改革,稱帝並遵照西歐叫法改稱俄羅斯帝國,帝俄在女帝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國,疆域最大曾自中歐的波蘭連綿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2. 俄羅斯古代叫什麼
網路搜索俄羅斯 其中的歷史部分有詳細的介紹。
http://ke..com/subview/2403/14453555.htm?fr=aladdin#2
3. 古俄羅斯主要是指哪個時期
1、古代俄羅斯叫沙俄,中國人稱其為羅剎國。
2、俄羅斯帝國(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1721年~1917年)簡稱沙皇俄國,俄國,沙俄。國祚共記196年,1917年因二月革命滅亡。1547年,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沙俄誕生。1613年,開創羅曼諾夫王朝。1721年,彼得一世與瑞典王國進行北方戰爭勝利,俄羅斯參政院授予俄羅斯沙皇「俄羅斯皇帝」頭銜,俄羅斯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帝國,並隨著領土不斷擴張成為全球帝國,長期充當「歐洲憲兵」的角色。同時也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制國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
全盛時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達黑海南部、西起波羅的海、東達阿拉斯加,國土面積約2280萬平方公里。據1897年的人口普查登記,俄羅斯帝國共有1億2560萬人,至1914年達到1億6570萬人,僅次於中國清朝、大英帝國。
4. 俄羅斯在古時稱作什麼
俄羅斯聯邦簡稱俄羅斯·俄國或砬垿,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綿延的海岸線從北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還包括了內陸海黑海和裏海。作為前蘇聯的主要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聯邦是一個十分有影響力的國家。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繼承蘇聯,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並對議案擁有否決權。
5. 我們古代的時候把俄羅斯叫什麼
東斯拉夫人請來諾曼人,遂造就一大強國俄羅斯,所以他們是東斯拉夫人和諾曼人
6. 俄國各個時期的名稱
俄國名稱的先後變化是:沙俄、蘇俄、蘇聯、俄羅斯。
1、近現代上的俄國,沙皇統治時期稱為沙俄,從1574年起至1917年,其中1721年-1917年也被稱做俄羅斯帝國。
莫斯科大公伊四世在位時,希望自己能像古代羅馬皇帝凱撒那樣行使權力,不滿大公這一稱號,於是在1547年1月16日加冕改稱沙皇。莫斯科公國由此成為沙皇俄國,簡稱沙俄。
2、1917年十月革命後建立了蘇維埃俄國,簡稱蘇俄,從1917年起至1922年。
3、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簡稱蘇聯,從1922年起至1991年。
4、1991年蘇聯解體,現在稱為俄羅斯,從1991年起至今。
1992年4月16日,俄羅斯第6次人代會決定將國名改為「俄羅斯」,從而恢復了歷史上的名稱;17日,最後決定使用兩個同等地位的正式國名「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
(6)俄羅斯原先古代叫什麼擴展閱讀
俄羅斯,簡稱俄聯邦、俄國,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
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94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7.7%。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後,最大加盟國俄羅斯繼承蘇聯大部分軍事力量。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在「一超多強」的國際體系中,俄羅斯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強國,其軍工實力雄厚,特別是高等教育、航空航天技術,居世界前列。俄羅斯還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安理會議案擁有一票否決權。此外,俄羅斯還是金磚國家之一。
旅遊景點
1、克里姆林宮
克里姆林宮位於莫斯科市中心,瀕莫斯科河,曾為莫斯科公國和18世紀以前的沙皇皇宮。「十月革命」勝利後,成為蘇聯黨政領導機關所在地。
始建於1156年,初為木牆,後屢經擴建,至19世紀40年代建大克里姆林宮,為一古老建築群,主要有大克里姆林宮、多宮、聖母九天教堂、參議院大廈、伊凡大帝鍾樓等。宮內塔樓中最宏偉的有斯巴達克、尼古拉、特羅伊茨克、保羅維茨、沃多夫茲沃德等塔樓。
2、彼得大帝夏宮
夏宮位於芬蘭灣南岸的森林中,距聖彼得堡市約30公里,佔地近千公頃,是歷代俄國沙皇的郊外離宮。夏宮是聖彼得堡的早期建築。
18世紀初,俄國沙皇彼得一世下令興建夏宮,其外貌簡朴莊重,內部裝飾華貴。當時的許多大型舞會、宮廷慶典等活動都在這里舉行,彼得一世生前每年必來此度夏。1934年以後,夏宮辟為民俗史博物館。
如今,夏宮已成為包括18世紀和19世紀宮殿花園的建築群,由於它的建築豪華壯麗,夏宮因而被人們譽為「俄羅斯的凡爾賽」。冬宮位於聖彼得堡宮殿廣場上,原為俄國沙皇的皇宮,十月革命後辟為聖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一部分。
3、斯莫爾尼宮
位於聖彼得堡市的斯莫爾尼宮建於19世紀初葉,是一座外觀典雅的三層建築。原為貴族女子學院,曾是蘇共列寧格勒州委和市委機關所在地。
4、莫斯科大彼得羅夫大劇院
簡稱大劇院,始建於1776年,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的劇院,是俄羅斯及其文化藝術的象徵。坐落在莫斯科斯維爾德洛夫廣場上。建築既雄偉壯麗,又樸素典雅,內部設備完善,具有極佳的音響效果。
5、普希金廣場
位於莫斯科市中心,舊稱苦行廣場,因舊時廣場上建有苦行修道院而得此名。1937年,為紀念俄國偉大詩人普希金逝世100周年,當時的蘇聯政府把苦行廣場改名為普希金廣場。廣場上聳立著4米多高的普希金青銅紀念像。廣場上有個小花園,園中有花崗石台階、紅色大理石噴泉、飾燈等,景色優美。
7. 俄羅斯以前都叫什麼
莫斯科大公國。
蒙古統治時期叫金帳汗國,後來的俄羅斯基本上繼承了金帳汗國的統治區域。
一次大戰後,俄羅斯帝國革命,新成立的國家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簡稱蘇聯。其中包括俄羅斯等加盟共和國。蘇聯解體後恢復俄羅斯的國名(仍有若干加盟共和國)。
8. 俄羅斯在歷史上有哪些稱呼
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公元15世紀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國。1547年伊凡四世自稱沙皇,成為俄羅斯歷史上第一位沙皇。1721年沙皇彼得一世建立俄羅斯帝國,對外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曾吞並歐亞多個國家,領土不斷擴張,1917年十月革命後建立了蘇維埃俄國。1922年12月,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正式成立。冷戰期間蘇聯成為了世界超級大國,主張通過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來同美國爭奪世界霸權。
9. 清朝時俄國的名稱是什麼
清朝時俄國的名稱是俄羅斯帝國。
簡稱俄國、俄羅斯、沙俄、沙皇俄國或帝俄,別稱第三羅馬。是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為皇帝後,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羅斯國家。
俄羅斯帝國同時也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制國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帝國共有1億2560萬人,至1914年達到1億6570萬人,是當時世界上人口第三多的國家,僅次於大清帝國和大英帝國。
1547年,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為沙皇,俄羅斯國家誕生。1721年彼得一世在與瑞典王國進行大北方戰爭勝利後,被俄羅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俄羅斯正式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帝國。並於18世紀中後期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時達到鼎盛。
在亞歷山大一世統治時的俄羅斯參與全歐洲抵抗拿破崙的反法同盟,並成為戰後神聖同盟的領導者,此後長期充當「歐洲憲兵」的角色。
俄羅斯帝國是歐洲傳統強國和當時世界列強之一,直到十九世紀中葉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失敗,才顯現出俄國農奴制度的弊端,導致俄羅斯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工業化相對落後於其他歐洲強國,雖然亞歷山大二世在1861年進行俄國農奴制改革,但是並不徹底。
1904年,在帝國主義爭奪勢力范圍的日俄戰爭中再次失敗。1914年8月,政局動盪不定的俄羅斯參加一戰,不堪的戰局直接導致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簽署退位聲明,俄羅斯帝國滅亡,俄羅斯共和國(俄國臨時政府)成立,同年被布爾什維克通過十月革命推翻,由蘇俄取代。
(9)俄羅斯原先古代叫什麼擴展閱讀:
一、歷史上俄羅斯經歷過四個時期:
1、基輔羅斯;
2、莫斯科大公國;
3、俄羅斯帝國;
4、蘇聯時期。
俄羅斯歷史始於東斯拉夫人,亦是後來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
988年開始,東正教從拜占庭帝國傳入基輔羅斯,由此拉開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並最終形成了占據未來700年時間的俄羅斯文化。
13世紀初,基輔羅斯被蒙古人佔領後,最終分裂成多個國家,這些國家都自稱為是俄羅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統繼承人。
二、俄羅斯帝國農奴制改革
1855年,亞歷山大二世繼位,他認識到俄軍在克里木戰爭中暴露出的問題,實質上是俄羅斯工業和政治體制落後於西方的問題。基於這個判斷,改革俄羅斯陳舊的政治經濟體制已經勢在必行。首當其沖需要廢除的就是農奴制。
當時俄國90%的人口是農奴,被完全束縛在土地上,生產效率十分低下,而且也嚴重妨礙了以自由僱傭勞動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的發展。
但數百年來農奴制與沙皇俄國的統治基礎緊密結合,以至於歷代多少高瞻遠矚的雄主,包括彼得一世和葉卡捷琳娜二世都不敢去打開這個潘多拉的盒子。但歷史已經將責任無可推卻地放到了亞歷山大二世面前。
實際上,亞歷山大從繼位那一天起就已經決心實行改革。1861年3月,終於下詔進行改革。改革的核心有兩點:
一是宣布廢除農奴制,農奴全部獲得人身自由,包括遷徙、婚姻、改變職業、擁有財產、訂立契約等;
二是規定全部土地為地主所有,農民按照規定贖買一小塊土地,贖金數額為土地實際價格的兩三倍,農民支付一部分,其餘由政府以有償債券的方式代付,農民必須在49年內還清本息。
亞歷山大想最大限度地使封建貴族和農奴都滿意,在巨變的同時維持國內局勢安定,讓農奴以贖買的方式獲得土地或許已是最佳的選擇。
許多農奴解放之後由於土地減少等原因在經濟上仍然不能自立,必須以封建地租的方式接受地主的剝削,改革是不徹底的,但畢竟已邁過了最艱難的一步。
亞歷山大二世推行的農奴制改革觸動了俄羅斯廣大地主貴族的利益,遭到了激烈反對。面對重重阻力,亞歷山大二世仍將改革推行到底。通過改革,農奴成為自由耕種的農民。
盡管一無所有,沒有自己的土地,在經濟關繫上必須依附原來的地主老爺才能生存下去,但在政治上的意義卻非同小可──農民們獲得了平等的政治權利,成為自由人,可以自由遷徙,也就意味著可以通過新開墾的土地致富,從而在經濟上也獲得完全的獨立。
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影響之大,被人稱為法國大革命後最偉大的社會運動。因此亞歷山大二世獲得了「解放者」的名號。
1881年3月13日,亞歷山大二世准備簽署法令,宣布改組國家委員會,啟動俄羅斯君主立憲的政改進程,但在這一天他再次遇刺,醫治無效逝世。亞歷山大二世遇刺,打斷了此前的改革進程。
10. 古代俄羅斯叫什麼
1、基輔羅斯
2、莫斯科大公國
3、俄羅斯帝國
4、蘇聯時期
俄羅斯歷史始於東斯拉夫人,亦是後來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
988年開始,東正教從拜占庭帝國傳入基輔羅斯,由此拉開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並最終形成了占據未來700年時間的俄羅斯文化。
13世紀初,基輔羅斯被蒙古人佔領後,最終分裂成多個國家,這些國家都自稱為是俄羅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統繼承人。
俄羅斯帝國簡介
(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英語:Russian Empire),簡稱俄國、俄羅斯、沙俄、沙皇俄國或帝俄,別稱第三羅馬。是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為皇帝後,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羅斯國家。
同時也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制國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帝國共有1億2560萬人,至1914年達到1億6570萬人,是當時世界上人口第三多的國家,僅次於大清帝國和大英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