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教-號稱中華神盾的巡洋艦我國是否有!
170蘭州號
171海口號
中國不叫他們巡洋艦,叫驅逐艦,其實論噸位已經是輕型巡洋艦了。
《簡氏防務周刊》最近在顯著位置報道了中國首艘配備有國產艦載導彈作戰系統的驅逐艦下水的消息。與美國的「宙斯盾」軍艦相對應,西方軍事專家將這艘中國最新型驅逐艦稱為「中華神盾」艦。該艦自開始建造之日起就一直被海外情報機構關注,在4月29日下水之後,英國、日本等國的著名軍事雜志更是對「中華神盾」艦的細節進行了大量報道。由於當今世界只有美、俄、日和歐洲少數國家有能力生產這種復雜的「神盾」作戰系統,「中華神盾」艦的下水對於中國海軍而言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同時,「中華神盾」以超過西方預料的速度建造下水,也標志著中國軍艦製造水平正在走向成熟。
參考資料:http://mil.qianlong.com/5051/2003-5-27/[email protected]
170蘭州號
171海口號
170、171裝備的神盾系統暫無詳細資料,無法對比,但個人覺得金剛應該略勝
一、相控陣雷達
「宙斯盾」系統之所以具有強大的防空、反艦和反潛等作戰性能,其關鍵部位是AN/SPY-1A多功能相控陣雷達系統。AN/SPY-1A多功能相控陣雷達分系統,是「宙斯盾」戰艦的主要探測系統。它由相控陣天線、信號處理機、發射機和雷達控制及輔助設備組成。它能完成全空域快速搜索、自動目標探測和多目標跟蹤。該雷達工作在S波段,對空搜索最大作用距離約為400千米,按設計要求,它能實施全方位搜索,可同時跟蹤監視400個來襲目標,並能自動及時跟蹤其中100個危險目標,並實施有效打擊。因此配備了「宙斯盾」系統的驅逐艦實際上是一艘具有防空、反艦和反潛作戰能力的超級戰艦。由於其卓越的性能影響, 澳大利亞已於1996年保證為其8艘「安扎克」護衛艦采購AN/SPY-1F多功能相控陣雷達、爸嫠苟堋蔽淦骺刂品窒低場⒄獎缸刺�饈苑窒低騁約跋鍾兄富雍途霾叻窒低車母男汀5��募鄹褚踩肥擋環疲�凰搖爸嫠苟堋閉澆⒌腦旒墼嘉?0億美元,提康德羅加級造價在12億美元以上。
二、計算機系統
計算機系統是完成宙斯盾系統工作的核心,也是其工作的軟體部分,它相當於伺服器,用來連接各個系統的工作,如雷達系統、控制系統、發射系統以及與航母、預警機等數據鏈接的任務和信息處理,由於計算機系統的軟硬體不斷升級,所以現在的宙斯盾與以前的宙斯盾在意義上已經截然不同,作戰性能已經大幅度提升。
三、指揮決策系統
該分系統是全艦的指揮和控制中心。它負責建立戰術原則,顯示並處理來自艦上各感測器的信息,作出威脅判斷和火力分配,協調和控制整個作戰系統的運行。這種指揮決策系統有的人不一定能理解,因 此這里也無需詳細描述,它是一個比較復雜的軟體系統,大家知道它是一種智能反應系統就行了,在沒有總指揮的情況下它有默認系統,而各個靈活調配單元則取決於艦長。因此指揮決策系統仍是整個艦上的控制中心,它一般由艦長或副艦長親自指揮,及時應對各種突發局面。具體作戰時,它所做的指揮和決定往往都需要航母數據鏈中心的默認或許可,因為在航母戰斗群中,必須協同作戰,因此指揮決策系統是相對於某一艘艦的。在裝在宙斯盾系統的軍艦上,一般有著十分嚴格的紀律和工作制度,它要求無論是士兵還是長官都要有十分迅速的動作和十分冷靜的大腦。
四、武器控制系統
該分系統負責按照MK1指揮和決策分系統的作戰指令,具體實施對武器系統的目標分配、指令發射和導彈制導等功能。這部分系統不是專業的人員是很難看懂的,這里不再贅述。
五、武器火控和發射系統
該分系統負責按照MK1武器控制分系統的指令,隨同AN/SPY-1A雷達一起工作;用AN/SPG-62雷達照射目標,以便對已發射的導彈提供末制導。垂直導彈發射分系統包括61具導彈發射箱,可發射「標准」、「戰斧」、「魚叉」和「阿斯洛克」導彈等。與控制系統一樣,它屬於下層控制系統,只是對上層系統的服從,對可靠性要求較高。為了保證戰時不出意外,可靠及完整的控制,宙斯 盾系統還有了MK1戰備狀態測試分系統。
六、MK1戰備狀態測試分系統
它與「宙斯盾」作戰系統各主要分系統相聯,完成對整個作戰系統的監視、自動故障檢測和維護。以保證其設備的完好率和控制的可靠性。
七、作戰訓練系統
為了保證在真正的作戰時不亂,工作有序,宙斯盾也配備了作戰訓練系統,它經常用於演習或摸擬攻擊方面,該系統一方面檢測了宙斯盾的系統,另一方面也培養和煅煉士兵和長官,提高了人為素質,並且得以增長經驗。
宙斯盾的工作原理
「宙斯盾」作戰系統的工作是從AN/SPY-1A多功能相控陣雷達開始的。該雷達發射幾百個窄波束,對以本艦平台為中心的半球空域進行連續掃描。如果其中有一個波束發現目標,該雷達就立即操縱更多的波束照射該目標並自動轉入跟蹤,同時把目標數據送給指揮和決策分系統。指揮和決策分系統對目標作出敵我識別和威脅評估,分配攔截武器,並把結果數據送給武器控制分系統。後者根據數據自動編制攔截程序,通過導彈發射分系統把程序送入導彈。導彈發射後,發射分系統又自動裝填,以便再次發射。在導彈飛行前段,採用慣性導航,武器控制分系統通過AN/SPY-1A雷達給導彈發送修正指令;進入末段後,導彈尋的頭根據火控分系統照射器提供的目標反射能量自動尋的。引炸後,AN/SPY-1A雷達立即做出殺傷效果判斷,決定是否需要再次攔截。該雷達採用邊跟蹤邊掃描方式工作,始終對全空域掃描以發現新目標。在整個作戰過程中,戰備狀態測試分系統不斷監視著全系統的運轉情況,一旦發現故障,立即採取措施,以確保作戰系統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此外,宙斯盾還有以下特點。(1)反應快。主雷達從搜索方式轉為跟蹤方式僅需50微秒,能對付作掠海飛行或大角度俯沖的超音速反艦導彈。(2)抗干擾性能好。可在嚴重的電子干擾(包括無源干擾和有源干擾)、海雜波和惡劣環境下正常工作。(3)火力猛。可綜合使用艦上的各種武器,同時攔截來自空中、水面和水下的多目標,具有抗敵方飽和攻擊的能力。(4)整體的面防空能力強。該系統實施全天候、全空域作戰,能為整個航母編隊或其他機動編隊提供有效的區域防空。(5)該系統可靠性高,而且隨著版本的翻新,這方面更是得到了加強。
與老美相比,中國海軍的170和171也採用了與美國海軍」宙斯盾」系統類似的平面相控陣雷達、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先進的艦載遠程防空導彈和強大的指揮控制系統,而這些系統在中國以前建造的其他導彈驅逐艦上是從未出現過的。將包括相控陣雷達、戰術數據鏈和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在內的大量設備安裝在一艘排水量只有6600噸左右的導彈驅逐艦上顯得多少有些不可思議,盡管它的導彈數量較小也是十分難得的(現在的美國版宙斯盾與歐洲版的宙斯盾盡管可以裝在排水量較小一些的軍艦上,那也是在成熟應用的基礎上)。要知道,美國海軍裝備」宙斯盾」防空雷達和垂直發射系統的幾款戰艦中,即便是最小的」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其排水量也達到了8400噸,而俄羅斯版」宙斯盾」-」天空哨兵」(Sky Watch)系統更是只能安裝在排水量30000噸以上的航空母艦上!除了重量大之外,這種防空雷達系統的復雜程度也是常人難以想像的。蘇聯在經過了多年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後終因難以解決的技術難題而最終放棄了在普通驅逐艦上大量裝備這種先進艦載防空系統的願望,而只在兩艘大型戰艦上裝備了該系統。即便是研製成功」宙斯盾」系統的美國海軍,在建造第一種」宙斯盾」型防空艦一」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之前,也經歷了長達9年的研製開發和海上試驗,由此可以看出這種系統的復雜程度和設計的難度是何等之大!
下面,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中國最新型驅逐艦170、171設備的性能以及和老美、老毛子的對比吧。
一、相控陣雷達
中國海軍第一艘裝備了四面相控陣雷達天線的導彈驅逐艦是7000噸級的」蘭州號」。該艦於2003年4月正式下水,6個月後,第二艘同型艦也正式下水。與美國的」宙斯盾」系統和俄羅斯的」天空衛士」系統不同,中國這兩艘驅逐艦上安裝的相控陣雷達的工作頻率應為C波段,而非L或者F波段。此外,這兩艘驅逐艦上的相控陣雷達天線外表面彎曲成一定弧度,與美俄使用的平板形天線完全不同。4面相控陣雷達天線的外形尺寸均為高4.6米、寬3.9米,安裝的位置與美國海軍的」伯克」級驅逐艦基本相同。中國還從俄羅斯購買了兩套先進的艦載相控陣雷達系統,將安裝在排水量更大的防空導彈驅逐艦及其後續艦上。那就是現在剛露面的051C。
二、艦載垂直發射系統
1989年,美國海軍在」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上首次安裝了MK41型垂直發射系統,其中艦首位布置了64個發射單元,艦尾32個。值得一提的是,該系統為通用型垂直發射系統,能夠發射多種型號的導彈,不過從時間上來看要比蘇聯的晚一些。蘇??艦上安裝了世界上第一套艦載導彈垂直發射系統-SA-N-6導彈垂直發射系統,並在8000噸級的」無畏」級導彈驅逐艦上安裝了8組SA-N-9導彈垂直發射系統。無論是SA-N-6還是SA-N-9垂直發射系統,使用的均是8枚一組的」左輪手槍」式垂直發射裝置,通過一部大型」頂罩」或者」十字劍」型日標搜索與火控雷達進行控制。中國海軍的最新型驅逐艦裝備的則是國產最新型HHQ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其中艦首安裝6組,艦尾的直升機庫上安裝2組。乍一看,中國軍艦上安裝的垂直發射裝置與俄羅斯的極為相似,均為」左輪手槍」式,但是仔細看來卻大不相同。中國軍艦使用的垂直發射裝置為6聯裝,俄羅斯的則為8聯裝,而且俄式發射系統每組僅有一個活動艙蓋,發射時需要轉動彈艙里的導彈支架,將待發導彈對准艙口才能發射,而中國海軍的」宙斯盾」驅逐艦上安裝的垂直發射系統卻不是這樣,發射速度明顯要高,與俄式發射系統一樣,中國最新型驅逐艦的垂直發射系統同樣採用了冷發射技術,這樣一來導彈的燃氣排導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不用像美國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那樣還需要再設計復雜的燃氣排導系統。不過據傳中國海軍的一艘海軍試驗艦正在對一種新型的垂直發射系統進行試驗,這種新系統採用了與MK41類似的矩形發射單元,有可能會安裝在正在建造中的下-代導彈驅逐艦上。
三、其他艦載雷達
中國最新型驅逐艦並沒有在垂直發射系統附近安裝類似俄式」頂罩」那樣的大型專用火控雷達,而是由四面相控陣雷達提供目標的搜索與定位,安裝在垂直發射系統附近的小型雷達天線也能夠提供目標數據,而體積更小的目標導引和跟蹤雷達則位於艦首和艦尾。此外,在艦首和艦尾的垂直發射裝置附近還各有一套近程防空系統,每套近防系統均集成有一部小型火控雷達,不過該雷達通常被帆布覆蓋,外人很難窺其真面日。艦上還安裝有多部天線,用於衛星通信和目標搜索等任務。艦橋的主桅頂端還安裝有一部大型雷達天線,看外型有可能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多功能海空搜索、目標指示雷達。最新型驅逐艦的艦尾安裝有一部蘇聯50年代研製的」刀架」八木天線早期預警雷達,而以前的168艦和」旅滬」級驅逐艦並沒有安裝該雷達,倒是」旅海」級和後期改進型的」旅大」級驅逐艦以及」江衛」級護衛艦裝備有該雷達。由於對空探測任務通常應當是由」宙斯盾」雷達完成的,因此該超長波天線的出現表明了」宙斯盾」雷達在探測某些特定目標方面存在著一些不足。
四、艦載武器
按照慣例,中國的水面戰艦通常都安裝有義大利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裝置和國產反潛火箭發射裝置,用於執行反潛作戰任務。不過從現有的最新型驅逐艦照片來看, 這些設備都被隱藏得很好,從外面很難看到。在艦首部位安裝有法國生產的DUBV-23型聲吶,主炮位則安裝有一門100毫米口徑的全自動艦炮,該炮據信是由法國克盧索-盧瓦爾公司的100毫米緊湊型艦炮發展而來的。最新型驅逐艦安裝有兩套新型近程防空系統作為最後一道防空屏障,從外觀上看,該系統與荷蘭」守門員」近防系統極其相似,不過荷蘭方面否認曾向中國出口過該系統。從照片上看,中國近防系統的火控雷達與荷蘭」守門員」所使用的在外觀上的確存在著很大的不同,甚至可以認為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雷達,早先曝光的168型驅逐艦也裝備有這種近防系統。數年前,-艘」旅大」級改進型驅逐艦首次換裝了採用矩形發射箱的C-801艦對艦導彈,之後的導彈驅逐艦也均使用C-801作為標準的艦載反艦武器。而170號驅逐艦裝備的則是8枚採用圓筒形發射箱的新型反艦導彈,該發射箱的直徑比C-803所使用的發射箱要略大一些。由於該艦裝備的俄羅斯」音樂台」制導雷達的主動探測距離達250千米,被動探測距離更高達450千米,因此該艦裝備的應該是一種體積更大、射程更遠的新型反艦導彈,有可能是C-803、YJ-12或者俄制新型超音速反艦導彈。
五、數據鏈
為了充分發揮」宙斯盾」驅逐艦優異的綜合作戰能力,先進的數據鏈系統是必不可少的。1955年,在北約國家舉行的一次研討會上美國首次提出了海軍戰術數據系統(NTDS)的概念;1961年,三艘北約海軍軍艦被選中作為海軍戰術數據系統的試驗艦,此後數年,北約海軍以這三艘艦為基礎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終於獲得了成功,開發出了被稱為TA 蘇聯在海軍戰術數據系統方面的研究並不遜色於美國,早在很多年以前就已在」卡拉」級和」克列斯塔Ⅱ」級導彈巡洋艦上安裝了被稱為」冠鍾」的綜合通信數據鏈系統。這也是蘇聯第-種艦載戰術數據鏈,其性能與北約的11號戰術數據鏈大致相當。1993年,俄羅斯海軍又裝備了更加先進的」捶鍾」艦載數據鏈,由專門的」谷燈」數據中繼器提供信息的中繼轉發,該中繼器的作用相當於北約海軍16號數據鏈中的聯合戰術信息分發系統(JTIDS)。中國從俄羅斯購買的」現代」級導彈驅逐艦上就安裝有」谷燈」和」音樂台」雷達,可以對SS-N-22反艦導彈實施中繼制導。1991年,中國海軍第一套具備美國海軍戰術數據系統特點的戰術通信數據鏈出現在排水量4200噸的」旅滬」級導彈驅逐艦上。在這之前的1987年,中國海軍就曾經在105號導彈驅逐艦上安裝了一套法國原裝的TAVITAC作戰指揮系統,而其他」旅大」級驅逐艦應當也有過這方面的改進考慮。該戰術通信數據鏈系統工作在225兆赫的高頻和400兆赫的甚高頻,這一頻率段與美國海軍戰術數據系統的工作頻率相同,有可能與其他系統一起組成中國海軍新一代戰術數據鏈系統。
曾經向中國出口過武器的西方國家證實中國的空軍戰機已經裝備了MIL-STD 1553B數據匯流排,而且還在168型導彈驅逐艦上裝備了該系統。除此之外,中國還通過法國獲得了專門向非北約國家出口的Type-W數據鏈系統,該數據鏈與TADIL-A極為類似。此外,中國海軍從俄羅斯進口的」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及其配套的卡-28艦載直升機均配備了A-346Z防干擾數據鏈,工作頻段為高頻、超高頻和甚高頻。而中國最新型護衛艦和168號等導彈驅逐艦裝備的則是自行研製的戰術數據鏈系統,該系統在研製過程中可能借鑒並且利用了上述這些國外數據鏈系統的技術。比如新型號驅逐艦就在艦尾的直升機機庫上安裝了一部」谷燈」數據中繼器用於反艦導彈的制導,而」音樂台」雷達的使用也使得俄制武器能夠使用來自中國數據鏈系統的數據。中國海軍」宙斯盾」驅逐艦配備有綜合作戰能力較強的卡-28直升機,該機具備在較遠距離上執行反潛任務,由於安裝有性能先進的數據鏈系統,因此卡-28還可以將目標數據通過雙向數據鏈傳至該控制艦,從而實現對反艦導彈的中繼制導。在近岸作戰時,該驅逐艦還可以與岸基遠程航空兵實現戰場信息的共享,攜帶M400大型偵察吊艙的蘇-30MKK戰斗機可以通過數據鏈將目標的實時信息傳回控制艦,同時也可以接受控制艦的指揮,使用自身攜帶的3M80」白蛉」中程超音速反艦導彈對目標實施攻擊。據傳,中國現在正與俄羅斯進行談判,希望能夠為其引進的最新型蘇-30MK2戰斗轟炸機配備下一代TSIMSS-1型數字式數據鏈,而為了能夠與航空兵裝備的各種蘇霍伊戰斗機實現聯網,最新型驅逐艦應該也會配備相應的數據鏈系統。
在配備了能夠直接與」宙斯盾」控制艦進行通信的數據鏈之後,圖-154或者Y-8巡邏型之類的遠程海上巡邏機的戰鬥力就能夠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俄羅斯海軍通常使用R-837和R-807高頻電台進行遠程通信,使用R-802超高頻電台進行指揮,而這些設備在中國海軍的軍艦上也能找到。此外,盡管中國的海事衛星偵察能力還相當有限,但是中國完全有能力截獲和利用別國衛星(包括美國衛星)所偵察到的信息,從而彌補本國衛星偵察能力的不足。艦隊中的其他非」宙斯盾」艦則可以通過數據鏈系統與」宙斯盾」控制艦進行通信,從而對」宙斯盾」艦發射的制導武器進行中繼制導,以實現對目標的超視距攻擊。此外,這些非」宙斯盾」艦也可以接受控制艦的指揮,使用自身攜帶的武器進行作戰,這就大大拓展了整個艦艇編隊的攻擊范圍和攻擊強度。因此,在未來以」宙斯盾」艦為核心的驅逐艦作戰編隊中,現代化的」現代」級、」旅滬」級和」旅海」級將是非常理想的戰斗夥伴。如果有必要的話,」旅大」級驅逐艦甚至更為輕型的護衛艦也可以補充進采。
六、作戰指揮系統
對於一艘」宙斯盾」驅逐艦來說,能否將強大的綜合作戰能力充分發揮出來,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艦艇本身的區域網性能以及由各種感測器和運算/控制工作站組成的通用顯示控制台的性能如何。為了充分發揮」宙斯盾」系統的優勢,美國海軍」宙斯盾」驅逐艦所使用的工作站從研製成功至今已經更新了好多代。對於中國軍艦作戰指揮系統的結構,外界知之甚少,公開的文獻資料對此也很少提及,只能通過其他途徑對此進行分析。在一張關於」旅滬」級驅逐艦工作區的照片上,可以看到許多類型相同的控制台,幾名技術人員正在進行操作,這些控制台在以前的中國軍艦上是從未出現過的。從外形上看,它們好像也不是俄羅斯或者法國的產品,極有可能是中國自己的電子科研機構研製生產的。
中國」宙斯盾」驅逐艦所使用的指揮系統有可能採用俄羅斯的GOST標准或者法國TAVITAC作戰指揮系統所使用的數據匯流排型區域網,中國海軍近期新建的軍艦通常都採用了後者。而顯示控制台所使用的操作系統也可以採用民用產品如Windows或者VX Works(由美國Wind River System公司開發的一種嵌入式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由於中國空軍和陸軍的作戰指揮系統均採用了乙太網或者MIL-STD 1553型數據匯流排,因此海軍如果要裝備的話應當也不是什麼難事,而且這樣一來,各軍種之間就可以很容易地實現戰場信息的共享,從而極大地增強各軍種之間的協同作戰能力。
以上是052C(170、171)及與在役神盾的對比。除了170、171外,近斯露面的中國俄式神盾115、116也具有一定的宙斯盾系統的特點,051C驅逐艦配備了國產化改進的俄制RIF-M雷達??程遠達150公里,051C艦裝備了這種垂直發射「神盾」級防禦系統,將具有相當強勁的區域防禦實力。這套防空系統是在俄國的技術協助下重新設計的,雙方還特別成立了聯合工作協調小組。051C工程的俄方代號為TEMA—988。中國大陸在2004年就已經獲得兩套RIF—M艦對空導彈。每套RIF—M由一套48N6E艦對空導彈,及一套30N6E1型目標搜索誘導雷達構成。SA-N-6防空導彈是陸基S-300的艦射型,這是一種遠程垂直發射防空導彈系統,首先裝備於前蘇聯「基洛夫」巡洋艦上,搭配「基洛夫」的雷達構成前蘇聯版的「神盾」級防空系統,具有一定反彈道導彈能力。
綜上所述,無論是170、171,還是115、116,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借鑒外國的經驗,尤其以老毛子的居多,在目前看來,這些神盾有了一定的區域防空能力,各方面的性能也不錯,但是明顯還存在一些不足。115的排水量要大一些,但是明顯載彈量不足,有人說是雞肋,從115及116出面後大家的反應就能看出來。但實際上115比170務實,里夫性能不低於海紅-9,大家對中國過急擁有高性能神盾的心情能夠理解,但是路也是走出來的,老美在83年裝配到軍艦後先後試驗改進共花了9年時間,在擁有大量經驗的前提下,我們不需要那麼長的時間,但是也需要走下去,從定型051C和052C兩種神盾就已經看出來我們的神盾還在試驗階段,而這四個艦也不可能是目標艦,因為與老美的宙斯盾相比,我們還是佔了下風,用做航母的防衛還是有點勉強,還需要改進,這會體現在更好的系統性能、更好的武器及更多的載彈量上面等等。
不過大家也不要喪氣,我國的神盾雖起步晚,但起點不低(從170的配置可以看出),雖是試驗艦,也是目標艦,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目標是分階段的,在這段時間內的目標艦不可能是另外一段時間的目標艦,170、171及115、116的出色性能可以承擔起相當重要的防空角色,也會為後續艦提供經驗及技術支持。我們期待下一代艦的早日出現,或許該叫它051D或052D了吧,不僅在性能上,各個方面都應該得到提升,
B. 中華神盾170號驅逐艦和俄制現代級驅逐艦的實力對比
170遠勝過現代級。
雷達系統上,170採用的是有源相控陣雷達,在探測距離上要超過現代的頂板相控陣雷達,而且170採用了部分隱身設計,比起現代級那雷達反射面積,小了不止一個級別。
火力投放上,170採用的是YJ-62,射程保守估計也得在200公里以上,而現代級的馬斯基特只有杯具的120公里,170打了就跑,現代級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防禦系統上,170有HHQ-9,現代級有SA-N-7,在射程上HHQ-9遠超過SA-N-7,而且170採用的是730近防炮具有獨立搜索瞄準功能,具備雷達和光電雙重瞄準方式,遠好過現代級上的AK-630,當然和現代改上面的卡什坦差不多。
170遇到現代基本是完勝,當然有一種情況除外,就是雙方接近到了10公里以內,開始對炮了,170隻有一門100mm主炮,而現代級有4門130mm主炮,大家拿炮對轟,170就死定了。 現代級只有兩座AK130 但是也確實夠170喝一壺的畢竟是當今世界上威力最大的艦炮
C. 美國的伯克級驅逐艦和俄羅斯的光榮級比那個更厲害
兩者的任務定位不一樣,要對比的話,得先細分一下指標(另:「誰厲害」!=「誰先進」!=「誰好看」)
兩者要看誰厲害,最好的方法就是放一起對轟,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光榮級上可是有16枚射程550公里的SS-N-19重型超音速遠程反艦導彈,全程以3馬赫的速度在空氣稀薄的高空飛行,攔截導彈如果沒有矢量推力,彈翼的舵效根本不足以令其對准SS-N-19,這種反艦導彈擊中目標時還是呈70度角俯沖,一般近防武器沒有「過天頂」能力,根本無法防禦,擊中目標時除去燃料消耗還有兩噸多的重量,一旦被3。5馬赫飛行的2噸高爆彈頭擊中,「伯克」基本就可以直接變廢鐵了,而「伯克」最遠程的反艦武器不過是射程460公里的反艦「戰斧」,且不說其454公斤的戰斗部和0.9馬赫的速度在前者面前是多麼的脆弱,光是射程就只有「光榮」打「伯克」,沒有「伯克」打「光榮」的份~~~~
不過「伯克」的先進之處是它裝備了「宙斯盾」和垂直發射系統,可以兼顧對艦、對空、反潛、對地攻擊等多種任務,多用途性、居住性和信息化程度要高於前者,在美軍航母作戰群的體系支撐下可以靠航母艦載機壓制「光榮」從而迴避自身的不足,但是,要單獨對抗的話,「伯克」在「光榮」面前比一待宰羔羊好不了多少~~~
回答完畢
另:樓下某位,單艦對抗的話,我國就算70年代的091核潛艇都有可能幹掉它~~~~~
再另:樓上另一位仁兄:俄羅斯的超音速反艦導彈智能化能力絕不容小覷,彈間數據鏈、領航彈體制、高空大俯沖彈道,外加多航路、多批次進入等都是不簡單的東東,射程550公里,而戰斧吹破了天也不過460公里射程,一旦在體系之外發生單艦對抗,「伯克」絕不是「光榮」反艦導彈的對手。
另外,隱身這東東,我看不過是西方宣傳下的一種時髦而已,世間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哪怕有先進的自動化系統,大超音速反艦導彈根本不給你反映的時間,而且即使發現了,人家只需要輕輕動幾度舵來個高空末端變軌就可以讓「神盾」大型計算機費力計算的攔截導彈參數完全作廢,只得重新計算(很不幸,SS-N-19就有這種性能),等再次算好准備發射攔截導彈時恐怕「神盾」艦也快被俯沖而下的3馬赫反艦導彈爆頭了~~~~
再有,美國的超音速飛行技術並不是先進於蘇俄,恰恰相反,是落後於蘇俄,美國有雙三的SR-71不假,可那是外形、機動上付出了多大代價才換取的,不要忘了俄國人可是僅用不銹鋼和常規戰斗機外形就讓米格25飛到了「雙三」,就算帶了4枚對空導彈還可以達到2.8馬赫。而至於F22嘛~~~最大速度也未必比蘇27好到哪裡去,先進之處主要是能夠在1.5馬赫不開加力的飛上30分鍾而已,不過要知道,大超音速反艦導彈可是不會看這種1.5馬赫的「超音速巡航」能力的~~~~~
最後提一句:俄羅斯的電子技術雖然是比較差,現代級上1M的存儲器可以大到一面牆,但是俄國人的軟體工程師同樣有將整個作戰指揮系統軟體大小壓縮至1M以下的驚人能力(武器都是系統工程,不是缺了隱身、缺了電子硬體就什麼都玩不轉的~~~~~~)
最後說一句:第一,僅僅超音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超過音速3倍以上的那種,要不美國為什麼會忙不迭的弄「快鷹」?我們為什麼又在熱火朝天的弄反艦彈道導彈?第二,太空戰能力是體系支持才可以完成的,「神盾」單艦想打衛星至少現階段純屬做夢。
D. 了.大家覺得什麼戰艦比較厲害
不算航母如果單打話(海戰)古代武士決斗的理想,世界最強應該就是彼得大帝戰列巡洋艦(原基洛夫級)防禦能力神盾艦(提艦和伯克)超過了彼得大帝,火力威力彼得大帝超過神盾艦(宙斯盾)。 火控系統神盾艦又超過了彼得大帝。 對艦導彈射程,彼得大帝超過了神盾(因為神盾是以航母為中心作戰,所以一般都不攜帶遠程對艦導彈,其實神盾艦完全可以攜帶戰斧對艦型導彈BGM-109B,射程近500公里。另外超音速反艦導彈突防能力目前還有很多技術問題沒有解決,所以未必就比的上亞音速導彈,如:雷達反射面積大,紅外特徵明顯、抗干擾能力弱等等)隱身性和對陸地精確打擊能力神盾艦又遠超過彼得大帝。 但是作為現代戰爭永遠不可能是單打單了,都是協同作戰,從這一點看的話,神盾艦遠遠超過彼得大帝,這也是為什麼神盾艦是未來戰艦發展的方向(例如:中華神盾、英國45型、地平線等等都類似神盾系統),而且神盾艦的價格(神盾艦建造數量比較大,建的越多成本越低),即使這樣神盾艦的造價也遠高於彼得大帝。如果目前彼得大帝和神盾艦同一個價格的話,估計沒有人會選擇彼得大帝的。 從實際角度看美國神盾(宙斯盾)級戰艦是最強戰艦(也就是提康德羅加和伯克)。 神盾艦裝備戰斧巡航導彈,可以對陸地上千公里的目標進行精確打擊,另外神盾艦擁有彈道導彈防禦能力,並且擊落過衛星,使得神盾艦擁有太空作戰能力。所以神盾艦是最強大的戰艦。
E. 驅逐艦,神盾艦,巡洋艦有什麼區別
驅逐艦是一種多用途的軍艦,19世紀90年代至今的海軍重要的艦種之一,是以導彈,魚雷,艦炮等為主要武器,具有多種作戰能力的中型軍艦。它是海軍艦隊中突擊力較強的艦種之一,用於攻擊潛艇和水面艦船,艦隊防空,以及護航,偵察巡邏警戒,佈雷,襲擊岸上目標等,是現代海軍艦艇中,用途最廣泛、數量最多的艦艇。
驅逐艦是一種裝備有對空、對海、對潛等多種武器,具有多種作戰能力的中型水面艦艇。它的排水量在2000—9000噸之間,航速在30—38節(一節=一海里/小時=1.852公里/小時)左右。驅逐艦能執行防空、反潛、反艦、對地攻擊、護航、偵察、巡邏、警戒、佈雷、火力支援以及攻擊岸上目標等作戰任務,有「海上多面手」稱號。
巡洋艦是在排水量、火力、裝甲防護等方面僅次於戰列艦的大型水面艦艇,巡洋艦擁有同時對付多個作戰目標的能力。歷史上巡洋艦一開始是指可以獨立行動的戰艦,而與此相對的驅逐艦則需要其它船隻(比如補給船隻)的幫助。但是在現代這個區分已經消失了。
現代巡洋艦排水量一般在0.8萬噸-2萬噸,裝備有導彈、火炮、魚雷等武器。大部分巡洋艦可攜帶直升機。動力裝置多採用蒸汽輪機,少數採用核動力裝置。隨著海軍航空兵的崛起,巡洋艦的地位日漸衰落。在現代戰爭中巡洋艦實際上已經消失了,它們的作用完全被驅逐艦代替。
世界最著名的現代巡洋艦有三級:美國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蘇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以及蘇聯光榮級導彈巡洋艦。
現在在驅逐艦大型化的趨勢下,驅逐艦的排水量以超過傳統的范圍(如日本愛拓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已超萬噸),兩者的界限已模糊。
所謂「神盾艦」是指安裝有「宙斯盾」相控陣雷達,或近似系統的戰艦,包含了巡洋艦,驅逐艦甚至護衛艦,所以這個概念並不是一個艦種劃分。
如美國就有宙斯盾巡洋艦(提康德羅加級)和宙斯盾驅逐艦(阿利博克級);而日韓都有宙斯盾驅逐艦,西班牙和挪威都有宙斯盾護衛艦。
F. 現代神盾艦穿越回二戰能對抗航母嗎
差不多吧!以052C為例:
1、1艘052C,裝備8枚鷹擊62導彈,射程400-650公里。命中概率95%。也就是說航母艦隊在400公里外,就被消滅掉8艘戰艦。
2、二戰時期,一般航母交鋒都是在200海里左右。像中途島,珊瑚海。前者相距200海里,後者相距400公里。所以,二戰航母交戰距離也就是400公里。
3、如果敵人派飛機,防空導彈足以打下來襲的戰斗機。所以戰斗是單方面的,我方能打敵人,敵人達不到我。
4、如果神盾艦換成055,那就更厲害了,2000公里外,用東海10,連港口一起打!(當然,打完了導彈就等死吧!)
G. 世界最先進的導巡和導驅分別是什麼級別
神盾艦是為未來戰艦的發展趨勢,因此中國(171)、日本、韓國、歐洲都在發展神盾艦。
因此目前最先進的軍艦是美國的神盾級戰艦,擁有強大防空和對地攻擊能力,戰斧4型可以打擊2500公里(日本神盾艦不具備這個能力,因為這是進攻性武器),而且具有彈道導彈防禦能力(BMD),既可以末端攔截(「標准」2 Block IV),又可以進行中段攔截(大氣層外標准3,標准3也可用於大氣層內,大氣層外是距地面100公里),2007年美國用神盾艦擊落了一個失去控制的衛星(高度在200多公里),可以說已經具備一定的太空作戰能力:
宙斯盾導彈驅逐艦:美國阿里·伯克級 截至2009年共有16艘具備BMD能,力,所有的伯克級都備有戰斧4型巡航導彈,可以精確打擊陸地目標。
宙斯盾導彈巡洋艦:美國提康德羅加級 截至2009年共有3艘具備BMD能
力。,所有的都備有戰斧4型巡航導彈,可以精確打擊陸地目標。
未來幾年美國神盾艦還將配備標准6型防空導彈,可以進行超越地平線防空,對付低空目標(在地球曲面一下了)攔截距離達到了驚人400公里。
真可謂攻防兼備,
另外說明一下,神盾對艦導彈主要是魚叉導彈,其實美國已經有射程超過450公里的對艦戰斧(80年代研製),但是由於美國海軍擁有強大航母,因此神盾艦沒有配備遠程對艦導彈,但是神盾具備這個能力,最近美國雷聲公司又要研製新的戰斧反艦導彈,可以說如果需要神盾艦將具備非常強大對艦能力,反潛能力神盾艦隊也是最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