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俄羅斯族是俄羅斯人還是中國人
中國人。
中國的俄羅斯族主要是從俄羅斯移居而來。最早是在清朝順治元年,沙俄侵入我國黑龍江地區被打敗,部分俄國士兵被俘虜送往北京,編入八旗。
俄羅斯族主要以散居為主,這主要是由於總人口較少的原因。目前我國俄羅斯族人口大約在一萬六千人左右,分布較為分散。全國僅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建立了全國唯一的俄羅斯族民族鄉——室韋俄羅斯族民族鄉,其他都是與各民族混居。
(1)中國俄羅斯族人是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俄羅斯族信仰:
俄羅斯族大多信仰東正教,少數人信仰基督教。中國俄羅斯族的年長者對東正教信仰較深,壯年和青少年則大多按東正教徒的常規歡度節日,但多不誦讀聖經,不進行祈禱。新中國成立前,俄羅斯族孩子出生後,按教規到教堂去做洗禮,在教堂舉行婚禮,請神父主持葬禮。
新中國成立後,這些儀式日漸減少和消失。20世紀90年代以來,俄羅斯族中的宗教儀式有所恢復。在新疆的伊犁、塔城、烏魯木齊,黑龍江的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地,都有俄羅斯族建造的教堂。
2. 我國是有俄羅斯族吧,誰知道他的由來
俄羅斯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統計,共有13504人。主要散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烏魯木齊市等地,其餘分散於黑龍江省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一帶。
俄羅斯族是18世紀前後由俄國遷入我國的。起初的成份主要是戰俘、逃亡士兵、謀生的農民和東正教傳教士等。19世紀的俄國十月革命前後,更多的俄羅斯人進入我國,直到20世紀30年代還有陸續遷入者。當時,他們被稱為「歸純族」。新中國成立後,他們獲得了民族平等的權利,正式改稱為俄羅斯族。
俄羅斯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語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東斯拉夫語支。使用俄文。在家庭之外的社會交往中,他們普遍使用漢語、漢文。
東正教(亦稱希臘正教)是俄羅斯族的傳統信仰。但由於與其他民族的密切交往、通婚,宗教信仰已日漸淡漠。
居住在城鎮的俄羅斯族,知識分子有相當大的比重,教師、醫生、工程師、技術工人以及幹部,是他們主要從事的職業。在農村和牧區的俄羅斯族也大都是知識型的農牧民,普遍擅長園藝栽培、家畜家禽飼養和養蜂等。
3. 中國的俄羅斯族有多少人他們的來歷
俄羅斯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統計,共有13504人。主要散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烏魯木齊市等地,其餘分散於黑龍江省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一帶。
俄羅斯族是18世紀前後由俄國遷入我國的。起初的成份主要是戰俘、逃亡士兵、謀生的農民和東正教傳教士等。19世紀的俄國十月革命前後,更多的俄羅斯人進入我國,直到20世紀30年代還有陸續遷入者。當時,他們被稱為「歸純族」。新中國成立後,他們獲得了民族平等的權利,正式改稱為俄羅斯族。
俄羅斯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語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東斯拉夫語支。使用俄文。在家庭之外的社會交往中,他們普遍使用漢語、漢文。
東正教(亦稱希臘正教)是俄羅斯族的傳統信仰。但由於與其他民族的密切交往、通婚,宗教信仰已日漸淡漠。
居住在城鎮的俄羅斯族,知識分子有相當大的比重,教師、醫生、工程師、技術工人以及幹部,是他們主要從事的職業。在農村和牧區的俄羅斯族也大都是知識型的農牧民,普遍擅長園藝栽培、家畜家禽飼養和養蜂等。
4. 中國境內俄羅斯族的來歷
俄羅斯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統計,共有13504人。主要散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烏魯木齊市等地,其餘分散於黑龍江省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一帶。
俄羅斯族是18世紀前後由俄國遷入我國的。起初的成份主要是戰俘、逃亡士兵、謀生的農民和東正教傳教士等。19世紀的俄國十月革命前後,更多的俄羅斯人進入我國,直到20世紀30年代還有陸續遷入者。當時,他們被稱為「歸純族」。新中國成立後,他們獲得了民族平等的權利,正式改稱為俄羅斯族。
俄羅斯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語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東斯拉夫語支。使用俄文。在家庭之外的社會交往中,他們普遍使用漢語、漢文。
東正教(亦稱希臘正教)是俄羅斯族的傳統信仰。但由於與其他民族的密切交往、通婚,宗教信仰已日漸淡漠。
居住在城鎮的俄羅斯族,知識分子有相當大的比重,教師、醫生、工程師、技術工人以及幹部,是他們主要從事的職業。在農村和牧區的俄羅斯族也大都是知識型的農牧民,普遍擅長園藝栽培、家畜家禽飼養和養蜂等。
5. 中國東北的朝鮮族和俄羅斯族是怎麼來的
中國的俄羅斯族早在18世紀初從沙皇俄國遷來的。18世紀後期,由於不堪忍受沙皇俄國的殘酷統治,大批俄羅斯人遷來中國,尤其是在19世紀末和俄國十月革命前後,更多的俄羅斯人從西伯利亞等地湧入我國新疆北部地區、東北各地和內蒙古東北地區。俄國十月革命後,又有一些人為躲避戰爭,進入中國。那時他們被稱為「歸化族」,他們聚居的村落被稱為「歸化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為俄羅斯族,被確認為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同其他各族人民一樣,享有平等的權利。我國俄羅斯族的生活習俗、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基本上與俄羅斯的俄羅斯人相同。
由於俄羅斯族遷來我國的時間不長,他們當中有不少人在前蘇聯國家還有自己的親友。新中國成立後,他們之間又恢復了關系,不少人要求返回家鄉與親人團聚。50年代,經中蘇兩國政府協商同意、並幫助他們陸續遷回家鄉。此外,也有部分俄羅斯族遷往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地,因為那裡也有他們的親族,因此,中國現有俄羅斯族的人口數量已經不多了。
中國的朝鮮族是東北亞主要民族之一。1677年,清朝為保護其民族發祥地,將包括長白山區在內的中國東北地區實施了封禁令,持續近200多年。不過,公元1700年之後一些不堪朝鮮封建統治階級的殘酷剝削和自然災害的朝鮮人仍然攜家眷、牽牛馬而潛居中國東北謀生。特別是1869年朝鮮北部遭受大災難,一些苦難的朝鮮農民越過鴨綠江和圖們江來到中國,在兩江沿岸一帶開墾。但此時遷入人數還不很多,大多數春來秋去,居住尚不穩定。19世紀50~60年代,清政府對入境的朝鮮農民尚採取封禁政策。後來改行招民開墾政策。1881年在吉林設置荒務局,在南崗(琿春)、延吉、東溝等地設置招墾局,招募移民,凡應募移入者,均為中國臣民。日俄對東北的爭奪戰爭使搖搖欲墜的清廷意識到人煙稀少對東北邊疆防衛的巨大不利影響,於是正式徹底廢除了延續200多年的封禁令。1885年清政府將圖們江北岸長約700里、寬約50里的地區劃為朝鮮族農民專墾區,使更多朝鮮人進入東北。隨著日本在朝鮮侵略的加劇,大批居民為尋找生路,不顧朝鮮政府禁令,紛紛徙入中國東北邊疆地區定居。據統計,1870年在鴨綠江北岸一帶已有28個朝鮮族聚居鄉。清光緒七年(1881)延邊地區朝鮮族已達1萬多人。1883年在集安、臨江、新賓等縣的朝鮮族居民已有3.7萬多人。同一時期,烏蘇里江沿岸一帶也移入為數不少的朝鮮族農戶。1910年日本吞並朝鮮半島,不堪忍受日本帝國主義殘酷壓迫和剝削的朝鮮人民和部分抗日愛國人士,更是大批移入中國東北各地,到1918年已達36萬多人。
6. 中國的俄羅斯族在哪居住
俄羅斯族散居在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黑龍江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呼倫貝爾市下轄額爾古納市等地。
中國的俄羅斯族是古代俄羅斯移民的後裔,經過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長相、風俗和習慣等,已與俄羅斯的俄羅斯人完全不同,而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中國境內俄羅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漢、維吾爾、哈薩克等多種語言,在社會上,俄羅斯族講漢語,使用漢文,在家庭內,在與本民族交往時講俄語,使用俄文。
中國的俄羅斯族主要是從俄羅斯移居而來。早在清朝順治元年(1644年)侵入我國黑龍江地區的部分沙皇俄國士兵被俘歸降後,被清政府送往北京,編入八旗。
在後來的順治七年(1650年)、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二十二至二十四年(1683—1685年)間,又有百餘俄羅斯士兵,隨軍隊自黑龍江北雅克薩邊城遷居北京。
今北京的羅、何、姚、田、賀五姓俄羅斯族人約200餘人,即他們的後裔。
7. 俄羅斯族是地道的歐美人,他們是什麼時候進入我國的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國的少數民族裡有俄羅斯族,俄羅斯族是我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語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東斯拉夫語支,不過在只在族群內部使用俄語,社會交流上都使用漢語與漢文。在現在的內蒙古境內,有我國唯一的俄羅斯民族鄉――室維俄羅斯民族鄉,那麼俄羅斯族是怎麼加入我們這個大家庭的呢?
俄羅斯族屬於斯拉夫人的一支,在羅馬帝國時代與日耳曼人、凱爾特人並稱為三大蠻族。
斯拉夫人最早居住在波蘭的一個山谷里,由於經常被日耳曼人抓走成為奴隸,後來就逐漸遷徙並演變成三支,南斯拉夫、東斯拉夫和西斯拉夫,俄羅斯就是屬於東斯拉夫的一支。
而在中國的俄羅斯族則是在清末時期定居下來的。
清末時期,清朝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當時整個西方都想在清朝身上割一塊肉下來,俄羅斯也不例外,所以通過武力奪取的手段取得了東三省以及新疆一部分地區的控制,並且在近百年的時間里與漢族通婚形成中國的俄羅斯族。
當前中國的俄羅斯族已經完全本地化了,即使面貌也與純粹的俄羅斯人有了明顯的差異。無論哪個民族,都為國家的繁榮穩定做出過突出貢獻,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並為當地的穩定發展和經濟繁榮做出了貢獻!無論是俄羅斯族,還是其它的哈薩克族或者蒙古族人,都是屬於中國人,都是中國大家庭的成員。只要每個民族都齊心協力,共同推動祖國向前發展,國家就會繁榮昌盛,各個民族才能共享太平盛世。
8. 中國境內的俄羅斯族和俄羅斯有關系嗎是怎麼來的
因為在元朝時期,當時蒙古人征服了俄羅斯一半地盤,所以說當時大多數俄羅斯白人也跟著蒙古人來到了我國,融入了中原地區,形成了今天的俄羅斯族框架,到了清朝時期,因為沙俄不斷的入侵我國東北,所以說當時也有很多俄羅斯的士兵選擇留在了我國東北地區,這些俄羅斯人長相基本上和俄羅斯白人沒什麼區別,但是他們也是以中文交流為主。
雖然這些俄羅斯族長相和大多數俄羅斯白人沒什麼區別,但是因為他們長期生活在我國,所以學習的語言也是以漢語為主,漸漸開始融入了中華文化當中,當然他們俄語也是會說的,也有一部分人還會說哈薩克語,他們同樣也非常熱愛自己的祖國,把中國當做他們唯一的故鄉,像我國內蒙古的呼倫貝爾有個額爾古納市,就有一個俄羅斯民族鄉。
9. 中國有俄羅斯族嗎
中國有俄羅斯族。俄羅斯族,中華民族五十六個民族之一,語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東斯拉夫語支。中國境內俄羅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漢、維吾爾、哈薩克等多種語言,在社會上,俄羅斯族講漢語,使用漢文,在家庭內,在與本民族交往時講俄語,使用俄文。
(9)中國俄羅斯族人是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中國的俄羅斯族是古代俄羅斯移民的後裔,經過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長相、風俗和習慣等,已與俄羅斯的俄羅斯人完全不同。而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俄羅斯族散居在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黑龍江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呼倫貝爾市下轄額爾古納市等地,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中國境內俄羅斯族總人口數為15393人。
俄羅斯族大多信仰東正教,少數人信仰基督教。中國俄羅斯族的年長者對東正教信仰較深,壯年和青少年則大多按東正教徒的常規歡度節日,但多不誦讀聖經,不進行祈禱。
10. 俄羅斯族是中國人嗎
是的。俄羅斯族,中華民族五十六個民族之一,語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東斯拉夫語支。中國境內俄羅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漢、維吾爾、哈薩克等多種語言,在社會上,俄羅斯族講漢語,使用漢文,在家庭內,在與本民族交往時講俄語,使用俄文。
中國的俄羅斯族是古代俄羅斯移民的後裔,經過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長相、風俗和習慣等,已與俄羅斯的俄羅斯人完全不同。而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俄羅斯族散居在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黑龍江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呼倫貝爾市下轄額爾古納市等地,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中國境內俄羅斯族總人口數為15393人。
(10)中國俄羅斯族人是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俄羅斯族遷入中國的歷史
中國的俄羅斯族主要是從俄羅斯移居而來。早在清朝順治元年(1644年),侵入我國黑龍江地區的部分沙皇俄國士兵被俘歸降後,被清政府送往北京,編入八旗。
在後來的順治七年(1650年)、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二十二至二十四年(1683—1685年)間,又有百餘俄羅斯士兵,隨軍隊自黑龍江北雅克薩邊城遷居北京。今北京的羅、何、姚、田、賀五姓俄羅斯族人約200餘人,即他們的後裔。
18世紀前後,有部分俄羅斯逃亡士兵、謀生的農民和傳教士等遷入我國新疆北疆。鴉片戰爭以後,隨著沙俄對中國的侵略,在新疆北部和黑龍江北部建立居民點,又有大批俄羅斯農民遷入中國境內。
沙俄利用各種不平等的條約,在新疆的伊犁、塔城、烏魯木齊等地設立領事館和貿易圈,不少俄羅斯商人和手工業者遷入。十月革命後,這些俄羅斯農民、商人和手工業者大部分加入了中國的國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俄羅斯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