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俄羅斯的一種民族樂器,看上去很像吉他,弦是鋼的。前蘇聯很多歌曲配器裡面基本上都有。是什麼樂器啊求
巴拉萊卡(Balalaika)
簡介
撥奏弦鳴樂器。由多姆拉演變而來,共鳴箱呈三角形,曾譯名為「三角琴」。流行於俄羅斯民間。面板平坦,上有一個圓形出音孔,張有三根弦,定弦為:e、e、a。音域為:e~a。常用於民間歌舞伴奏。十九世紀後期,由蘇聯安德烈耶夫改革系列化,形成最高音、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最低音等六個聲部的形制,成為新型俄羅斯民族樂隊的主要弦樂器。
結構和演奏方式
三角琴的共鳴箱表面為邊長40厘米的三角形,正中偏下裝有支弦的橫碼。頂端鑲有60厘米長的琴把,上嵌骨片製作的發音品位。琴把頂端略顯寬大,呈傾斜狀,裝有四個或六個弦柱。演奏時,或用牙撥彈奏,或用指甲彈奏。聲量較小,適用於獨奏和家庭小聚時伴舞。
就是前蘇聯傳說中的三角琵琶啦~~
『貳』 名族弦樂器有哪些
卡龍:維吾爾族人民使用的彈弦樂器。歷史悠久,造型獨特,音色清脆、嘹亮,可以獨奏、合奏或伴奏,是演奏《木卡姆》(大型套曲)離不開的樂器。流行於南疆的喀什、和田、麥蓋提、莎車一帶和東疆部分地區。
朝鮮族長鼓:又稱「杖鼓」。朝鮮族民間樂器。歷史悠久、構造獨特、音色柔和,常用於歌、舞伴奏和器樂合奏。
叮咚:黎族古老的樂器,打叮咚在海南的東方、保亭、白沙和樂東一帶民間已流傳很久。在黎家刀耕火種的時代,山裡森林密布,野獸很多,莊稼經常被野獸毀壞,特別是當山欄米成熟時節,成群結伙的野豬便來偷食,往往一夜工夫就把成片的山欄稻穀啃個精光,使即將收獲的稻田變成荒地。黎家人為保衛勞動果實,在山中搭起茅草棚看護莊稼,還砍下兩根5 尺多長的枯木棒吊在棚前,用兩個短木棍敲打,來恫嚇野獸。這就是叮咚的由來。
納格拉:又稱「哪噶喇」、「奴古拉」和「拿古拉」。維吾爾族獨特的民間樂器。常用於傳統節日的「鼓吹樂」合奏及民間歌舞伴奏.
京族獨弦琴:京語稱「旦匏」,亦稱「獨弦匏琴」,流傳於廣西防城各族自治縣的京族中,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南國色彩。
彝族月琴:彝語稱「弦子」、「庫竹」或「四弦」,是彝族人民常用的彈弦樂器。流行於雲南、四川、貴州等省的彝族地區。
葫蘆絲、四弦、邊棱音氣鳴樂器太平簫(長簫、四眼簫),苗族邊棱音氣鳴樂器,這些少數民族樂器廣泛流傳於雲南保山地區,
布壘,德昂族邊棱音氣鳴樂器,這些少數民族樂器廣泛流傳於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區 。
勒絨,景頗族邊棱音氣鳴樂器,這些少數民族樂器廣泛流傳於雲南德宏傣族景頗自治州隴川、盈江等縣 。
列直匹哩,納西族邊棱音氣鳴樂器這些少數民族樂器廣泛流傳於雲南麗江 。
多賽波洛,哈尼族邊棱音氣鳴樂器,這些少數民族樂器廣泛流傳於雲南瀾滄拉祜族自治縣
利拉,哈尼族單簧氣鳴樂器,這些少數民族樂器廣泛流傳於雲南元江、黑江、景洪、瀾江、紅河,元陽等哈尼、彝族地區。
篳筍,吹奏樂器,這些少數民族樂器廣泛流傳於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就頗族村寨
勒加,哈尼族單簧氣鳴樂器,這些少數民族樂器廣泛流傳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高山族的民族樂器:嘴琴、竹笛、鼻簫、馬骨胡,牛角胡.
『叄』 四大類樂器分別是什麼
樂器是按其結構和演奏方法分類的,可以分為四大類即:弦樂器、管樂器、打擊樂器、鍵盤樂器。弦樂器:用動、植物或金屬製成弦,以假指甲彈奏,或用弓拉弦使其發音,故又可再分為彈撥樂器和拉(弓)弦樂器。彈撥樂器:如豎琴、吉他、曼陀鈴、琵琶、三弦、阮、古箏、古琴、瑟等;拉(弓)弦樂器:如提琴(大、中、小、低音)、二胡、板胡、京胡、馬頭琴等。管樂器:用木、竹、金屬製成管,在管上開孔,用嘴吹使其發音。按制管的材料又分為木(竹)管樂器和銅管樂器。
『肆』 弦樂器有哪些
我再補充一下中國弦樂器:
二弦:二胡,京胡,板胡,高胡,中胡,革胡,馬頭琴,根卡,呼胡,蘆胡,葫蘆琴,南音二弦,奚琴,椰胡,低胡(也有四弦),納西胡琴,馬骨胡,雷琴,京二胡,胡爾,墜琴(又稱墜子,墜弦),天琴。
三弦:多郎艾捷克,薩它爾。
四弦:阮,四胡(曾稱為提琴),琵琶,月琴,柳琴(又稱柳葉琴,金剛腿,土琵琶。也有二弦,三弦的)。
其他:瓦琴(即「七弦琴」),軋琴(11或12弦),箏(古為13或16弦,現為25弦),瑟(又稱「五十弦」),揚琴(弦數應型號而定),箜篌(最少5弦,最多25弦), 古箏(21弦),彝族月琴(彝語稱弦子,庫竹或四弦。張二、三、四弦不等)。
註:以上僅為個人所查得內容,並非專業資料,僅供參考。
『伍』 管弦樂發音最低樂器
下面是我以前寫書的時候做的摘記,以西方管弦樂為主,供你參考:木管樂器長笛有很多種,比如最常用的C調長笛、D調長笛、降E調長笛、G調次中音長笛、C調低音長笛等。C調長笛的音域跨度為三個八度,從c1至c4。長笛的音色柔美清澈,音域寬廣,或明朗如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或婉約如冰澈的月光。它的低音醒目,中音甜美而似輓歌,高音燦爛而似鳥鳴。長笛擅長花腔,演奏技巧華麗多樣,在交響樂隊中通常擔任主要旋律,是重要的獨奏樂器。短笛也分許多種,比如C調短笛、D調短笛等,其中以C調短笛最為常用。短笛的音域跨度也為三個八度,從d2至d5。短笛是交響樂隊中音域最高的樂器之一,音色尖銳透明,不如長笛豐滿。它的低音虛弱,中音清晰尖銳,高音尖銳刺耳、只適合演奏強音。正因如此,短笛屬於裝飾性樂器,很少獨奏。但由於短笛的音色尖銳、富有穿透力,因此有節制、審慎地使用可使整個樂隊的樂聲更加響亮、有力而輝煌。音樂家通常用短笛來表現勝利凱旋、熱烈歡舞的情景或用來描寫暴風雨中風聲呼嘯。單簧管是個龐大的家族,包括了單簧管、中音單簧管、巴塞特單簧管、低音單簧管、最低音單簧管等多種木管樂器。我們所稱的單簧管俗稱黑管,分為降B調、C調、A調等多種。在音色方面,C調單簧管尖銳刺耳、缺乏力量;A調單簧管甜美圓潤;降B調輝煌洪亮,因而最為常用。降B調單簧管的音域非常寬廣,從E至c4。單簧管性能靈活,不僅可以輕松地演奏出掠過多個音階的長音,而且能夠連續吹奏出琶音,獨奏時表現力豐富。莫扎特是第一位在交響樂中採用單簧管的作曲家,他認為這是最接近人聲的樂器。薩克斯管是法國樂器製造家A•薩克斯於1846年發明的。在諸多類型的薩克斯管中,最常用的是中音薩克斯和次中音薩克斯,它們常常與高音薩克斯和上低音薩克斯配合,組成薩克斯管四重奏。薩克斯管的獨特音色為現代音樂所推崇,因此被廣泛應用到現代爵士樂隊中,偶爾也用於管弦樂隊。雙簧管也是一個龐大的家族。我們所常見的雙簧管為C調,音域從#a至f3。雙簧管的低音薄而甜美,高音尖銳,但總體來說,高低音差別並不明顯,因此並非獨奏樂器的首選,反而經常扮演旋律引導著的角色,為單簧管和長笛提供平衡。但是,由於雙簧管的音色類似帶有鼻音的蘆片聲、善於演奏徐緩如歌的曲調,因此也被成為「抒情女高音」,往往用來表現田園風光。另一種雙簧管,即F調雙簧管,比雙簧管的音域低五度,被稱為中音雙簧管。我們地稱它為英國管。英國管的音色濃郁而蒼涼,聽起來如泣如訴,因此非常適合演奏憂傷的旋律。但英國管並非管弦樂隊的基本樂器,只是在表現特定情景時才使用。英國管這一名稱的由來,並非因為樂器來自英國,而是由於文字上的相同音譯。大管又稱巴松管,是木管樂器中的低音樂器,音域從#C1至#g2。大管對於交響樂隊來說非常重要。它的低音區厚實陰沉,但斷奏時具有幽默頑皮的效果;中音區溫和甜美;高音區哀傷痛楚。我們通常用大管來表現黑暗惡勢力。大管還有一種低音的變種樂器——低音大管,音域比大管低八度,可達到木管樂器、甚至整個交響樂隊的最低音,音色陰險狠毒。銅管樂器圓號又稱法國號,F調,音域從C1至e3。圓號的音色圓潤甜美、溫和高雅,不像其他銅管樂器那樣具有振動的金屬聲。它主要在銅管和木管樂器之間起到媒介的作用,表現力極其豐富,是銅管樂器中音域最寬、應用最廣泛的樂器。小號分為降B大調、A調、D調等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降B大調。小號的音域從A至c3。小號的音色明亮銳利、高貴燦爛、宏偉庄嚴、具有光輝感、富有英雄氣概,即可奏出嘹亮的號角聲也可奏出優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多用於吹奏號角之音和進行曲式的旋律。小號的高音很容易製造,低音卻比較糟糕。弱音器可以為小號增加神秘的色彩。最常用的方法可能是在號口塞梨狀弱音器,以此堵住排氣量的百分之七十,達到改變音色的目的,以表現抒情、夢幻與神秘。小號還有一種變種樂器叫短號,一般為降B調,通常只用於軍樂隊和舞廳樂隊,很少用於管弦樂隊。它的音域大概在g至c3之間。長號又稱拉管,分為C調、F調次中音、降E調次中音、降B調中音、G調低音、降B調倍低音等多種。其中F調和降E調次中音的音域從B1至#d2,降D調中音的音域從E1至c2,G調低音的音域從#C1至f1,降B調倍低音的音域從G2至d1。次中音長號的音色介於小號和法國號之間,低音長號的音色飽滿豐富,適合演奏英雄般庄嚴的音樂。中音長號最為常用,音色高傲輝煌、庄嚴壯麗、飽滿嘹亮、富有力度、尖銳且有穿透力,弱奏時又溫柔委婉。長號的音色鮮明統一,在樂隊中很少能被同化,甚至可以與整個樂隊抗衡,常被用來演奏雄壯樂曲的中低音旋律。長號一直被大量用於爵士樂隊中,被稱為「爵士樂之王」。大號是交響樂隊中最大的低音部銅管樂器,音域從#D1至#a。大號的音色渾厚低沉、威嚴莊重,與倍低音提琴同是管弦樂隊合奏的基礎。另外,大號高貴而富有力量的音區往往和長號配合得相得益彰。大號很少用於獨奏,主要擔任低音部和聲或節奏。雖然大號的低音渾厚,但它的高音卻很優美,有時被用作吹奏旋律。弦樂器小提琴是提琴家族中的高音樂器,音域從G至c4甚至更高,四根弦的定弦為g-d1-a1-e2。小提琴的四根弦具有不同的特性:E弦的音色清晰尖銳,A弦的音色柔軟豐滿,D弦的音色圓潤深沉、接近人聲,G弦的音色堅硬但缺少力量。小提琴的藝術表現力豐富、表達含蓄、變化多端、具有歌唱般的魅力,同時演奏技巧也極其豐富,因此作曲家們經常用小提琴來引發作品的基調。交響樂隊中的小提琴分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前者通常擔任主旋律的演奏,後者則擔任樂曲主要聲部的和聲伴奏。小提琴常常在室內樂和小品中被用於獨奏,近年來又成為當代流行樂和爵士樂的當家樂器之一。中提琴是提琴家族裡的上中音樂器,音樂從C至c3甚至更高,四根弦的定弦為C-g-d1-a1。中提琴廣泛應用於管弦樂隊、交響樂隊以及室內樂(尤其是弦樂四重奏)中。中提琴通常擔當中音聲部,為主旋律起伴奏和襯托的作用,極少用於獨奏。中提琴的音色或生動、或憂郁、或尖銳、或迷人,高音介於小提琴和大提琴之間,因而經常被用來聯系兩者。中提琴的音質相當特別,能夠演奏近似鼻音的詠嘆,非常適合表現深沉與神秘的情調。大提琴是提琴家族裡的下中音樂器,音域從C至g2甚至更高,四根弦的定弦為C-G-d-a。大提琴的音色渾厚飽滿,尤其A弦的音色具有尖銳的氣勢和充滿熱情的輝煌,最適合演奏旋律。作為交響樂隊中最常見的樂器之一,大提琴適合扮演各種角色:有時加入低音陣營,在低聲部發出沉重的嘆息;有時則以中間兩根弦起到節奏中堅的作用。在所有樂器中,大提琴的音色最適合表現深沉的情感。整個大提琴組奏出的如歌的美妙旋律,足以令其他任何樂器都相形見絀。另外,大提琴也常常出現在中國民族樂團中,充當革胡。低音提琴是提琴家族中形體最大、音域最低的樂器,音域一般從D1至d1,四根弦的定弦為E1-A1-D-G。低音提琴的音色粗糙、低沉、富有力量,能奏出美妙的泛音,適合於慢奏;有時演奏的強音可以替代定音鼓的角色。撥弦的音色飽滿豐富。低音提琴是管弦樂隊和交響樂隊中的最低音聲部,多充當伴奏角色,極少用於獨奏;但其雄厚的低音無疑是多聲部音樂中強大力量的體現。豎琴是最古老的撥弦樂器,音域從#B2至f4。豎琴具有無以倫比的美妙音色,尤其在演奏琶音音階時更有行雲流水之境界,音量雖然不大,但柔如彩虹、詩意盎然,時而溫存時而神秘,是自然美景的集中體現。由於具有豐富的內涵和美麗的音質,豎琴成為交響樂隊以及歌舞劇中特殊的色彩性樂器,主要擔任和聲伴奏和滑奏式的裝飾句。在室內樂中,豎琴也是重要的獨奏樂器,獨奏時能奏出柔和優美的抒情段或華彩段,極具感染力。吉他又名六弦琴,它的六根弦的定弦分別是E-A-D-G-B-E。吉他由於音量較小,幾乎從不用於各類樂隊中。吉他的高音清澈華麗、中音柔美動聽、低音豐滿深沉,用於獨奏可以表現出豐富的和聲效果,具有如泣如訴般的感情力量,並能奏出美妙的泛音,還可以模仿許多打擊樂的音色。當吉他用於伴奏伴唱時,能充分發揮其和弦的功力,為主旋律做豐富的襯托。鋼琴音域寬廣、音量宏大、音色變化豐富,能夠表達各種不同的音樂情緒。它的音域從A2至c5。鋼琴的高音清脆、中音豐滿、低音雄厚,可以模仿整個交響樂隊的效果。由於鋼琴具有獨特的音響和88個琴鍵的全音域,因而歷來受到作曲家的鍾愛。鋼琴在流行、搖滾、爵士、古典等幾乎所有音樂形式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譽為「樂器之王」。打擊樂器定音鼓是最常見且最傳統的打擊樂器,一直是交響樂隊中打擊樂聲部的固定樂器,是重要的色彩性伴奏樂器,也適於其他各類樂隊。定音鼓的音色柔和、豐滿,音量可控制,不同的力度可表現不同的音樂內容,有時甚至可以直接演奏出旋律。演奏方法分為單奏和滾奏兩種,單奏多用於節拍性伴奏,滾奏則可以模仿雷聲,且效果逼真。定音鼓作為色彩性打擊樂器,其豐富的表現力遠非普通打擊樂器所能比擬。木琴屬竹木體鳴樂器類,各個音條都有固定的音高,可用於獨奏旋律。木琴產生於十四世紀,音域為三個半到四個八度。木琴多用於獨奏,但需要其他樂器(如鋼琴、管弦樂隊等)來伴奏方能襯托出其獨特的音色,使之更具魅力。強奏時,木琴的音色剛勁有力,弱奏時則柔美悅耳。木琴發音短促而清脆,多用來演奏輕快、活潑的樂曲,表達一種歡樂的氣氛。對於持續音,則必須運用兩個打棰迅速交替敲擊同一音條以獲得連續的效果。此外,木琴還可以奏出美妙的滑音和動人的震音,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另外兩種和木琴很相似的打擊樂器是鐵琴和管鍾。大鼓屬於雙面膜鳴樂器,靠鼓棰敲擊發音,並隨用力的變化來改變音的強弱、從而表現不同的音樂情緒。它是軍樂隊、管弦樂隊和交響樂隊中最重要的打擊樂器,幾乎不作獨奏,而是參與合奏或襯托樂隊和聲的伴奏樂器。但大鼓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僅使樂隊的低音聲部更加充實、豐滿,而且為整個樂隊帶來一種氣勢,增添了活力。大鼓的音色低沉響亮,雄壯有力,用於模仿雷聲和炮聲時恰如其分。小軍鼓又稱小鼓,屬雙面膜鳴樂器,發音頻率高於大鼓。小軍鼓在各類樂隊中與大鼓的重要性相同,常與大鼓同時使用。但小鼓不象大鼓那樣用來加強強拍,而是在弱拍上敲擊細小的節奏,以調和音色,增強樂曲的節奏感。音色清晰、明快,並伴有沙沙的聲音,別具特色。演奏方式分為單奏、雙奏和滾奏三種,其中滾奏法最具小鼓特色,雙棰極迅速地交替敲擊,發出顆粒清晰的音響,各種處理效果(如輕、重、緩、急的區別)可以表達出不同的音樂情緒。小鼓的音響穿透力強,力度變化大,還可以通過在鼓面上蓋絨布,或使用不同硬度的鼓槌來改變音色,能奏出各種氣氛,表現力非常豐富。鈴鼓又稱手鼓,屬單皮膜鳴樂器,靠直接用手敲擊來發聲。鈴鼓常用來烘托熱烈的氣氛,表達一種歡樂的情緒。鈴鼓的音色清脆、明亮,還可發出急速而美妙的震音。無論在民間舞蹈或樂隊伴奏中,鈴鼓都是一種色彩性很強的節奏打擊樂器,可用作伴奏、伴舞和伴歌,節奏自由,任憑演奏者即興發揮。三角鐵又稱三角鈴,是一種古老的打擊樂器,屬於金屬體鳴樂器族。它是管樂隊管弦樂隊、交響樂隊乃至歌舞劇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打擊樂器,常常在華彩性的樂段中加入演奏,以增強氣氛。三角鐵可發出銀鈴般的顫音,為整個樂隊增加一種特殊的色彩,其點綴作用十分明顯。它還能奏出各種節奏花樣和連續而迅速的震音,盡管音量微弱,但這種美妙的感覺仍可回盪在整個樂隊之中。沙槌屬於體鳴樂器族,一般歸於打擊樂器類。沙槌是典型的拉丁美洲節奏樂器,常用於拉丁美洲舞曲音樂之中,更是倫巴樂隊必備的樂器,有時也在西方管弦樂隊中用作節奏性樂器。演奏時,沙槌會發出輕微的「沙沙聲」,通常為急板音樂或快節奏音樂伴奏,起烘托氣氛的作用。響板又叫西班牙響板,屬於竹木體鳴樂器類。響板多用於西班牙、義大利等南歐國家以及拉丁美洲的民族舞蹈之中。在交響樂、歌劇和舞劇音樂中,響板也通常只限於伴奏具有南歐及拉美風格的音樂、歌舞。有時,響板甚至可以用於獨奏。響板的音色清脆透亮,不僅可以直接為歌舞打出簡單的節拍,而且可以奏出各種復雜而奇妙的節奏花樣,別有一番特色。鑼又稱中國鑼,來自中國的民族樂隊,是交響樂隊中唯一的中國樂器,屬於金屬體鳴類。鑼是現代交響樂隊、管弦樂隊中重要的打擊樂器,改變鑼棰棰頭的結構或質地可有效地改變鑼身的音色。鑼的音色低沉、宏亮而強烈,餘音悠長持久。通常,鑼聲用於表現一種緊張的氣氛和不祥的預兆,具有十分獨特的藝術效果。一些較小的鑼有確定的音高。鈸又稱土耳其鈸,是一種古老的碰奏樂器,屬於金屬體鳴樂器。鈸的音色洪亮而強烈,餘音回盪,可以傳得很遠。用於強奏時,極富氣勢,通常表現一種激情;用於弱奏時,其作用類似大鼓,屬於節拍樂器。鈸的音響穿透力很強,善於烘托氣氛,是管樂隊、交響樂隊、管弦樂隊中必不可少的色彩性打擊樂器。鈸在演奏時可以懸掛在支架上,用鼓槌滾奏,表現力很豐富。輕奏則像冰雪消融時的潺潺春水,重擊則如暴風驟雨時的風聲呼嘯。其他樂器口琴是一種小型活簧片類氣鳴吹奏樂器,源於中國,其鼻祖為笙。口琴的種類很多。最常見的口琴是復音類口琴,尤以二十四孔口琴為中國國內常見品種。半音階口琴可能是所有口琴中表現力最豐富的。人們可以用它吹奏完整的半音階,甚至可以達到四個八度以上的音域,因此它在爵士樂和古典音樂中均有運用。布魯斯口琴在歐美十分流行,又叫做十孔口琴。該口琴一個琴孔代表兩個音,能夠演奏十二個調式。布魯斯口琴在藍調音樂中的地位能與吉他比肩。口琴在民間非常普及,偶爾也用於其他流行音樂當中。手風琴手風琴是一種能夠獨奏也能夠伴奏的活簧片類樂器,不僅能夠演奏單聲部旋律,也能演奏多聲部樂曲。手風琴的音響宏大,音色豐富,而且易學易懂,攜帶方便。與口琴一樣,手風琴也源自中國的笙,因此發音原理基本相同。手風琴的種類很多,大致可分為全音階手風琴、半音階手風琴、鍵鈕式手風琴和鍵盤式手風琴。其中鍵鈕式手風琴非常常見,而鍵盤式手風琴由於與鋼琴彈奏方式接近而廣受歡迎。手風琴在俄羅斯最為流行,被稱為俄羅斯民間樂器。管風琴管風琴是風琴的一種,為活簧片類氣鳴樂器。管風琴音量宏大,音色飽滿,尤其適合演奏神聖的宗教音樂。許多音樂家都曾在教堂中擔任管風琴師,比如巴赫。管風琴是所有樂器中構造最復雜、體積最龐大、造價最昂貴的樂器。管風琴最初是純粹的基督教樂器,因此許多教堂在建造時都會同時建造一台管風琴。事實上,管風琴的結構正是依附於建築結構之上,因此管風琴的大小取決於建築的規模。目前,幾乎所有基督教堂、音樂廳和歌劇院都有管風琴。
『陸』 民族樂器有幾種拉弦樂器,各是什麼
拉弦樂器概述 拉弦樂器主要指胡琴類樂器。其歷史雖然比其它民族樂器較短,但由於發音優美,有極豐富的表現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藝術水平,拉弦樂器被廣泛使用於獨奏、重奏、合奏與伴奏。 拉弦樂器大多為兩弦少數用四弦如:四胡、革胡、艾捷克等。大多數琴筒蒙的蛇皮、蟒皮、羊皮等;少數用木板如:椰胡、板胡等。少數是扁形或扁圓形如:馬頭琴、墜胡、板胡等,其音色有的優雅、柔和有的清晰、明亮;有的剛勁、歡快、富於歌唱性。 典型樂器:二胡、板胡、革胡、馬頭琴、艾捷克、京胡、中胡、高胡。 全部樂器:樂鋸(俄羅斯族)、拉線口弦(藏族)、二胡(漢族)、高胡(漢族)、京胡(漢族)、三胡(漢族)、四胡(漢族)、板胡(漢族)、墜琴(漢族)、墜胡(漢族)、奚琴(漢族)、椰胡(漢族)、擂琴(漢族) 、二弦(漢族)、大筒(漢族)、馬頭琴(蒙古族)、馬骨胡(壯族)、艾捷克(維吾爾族)、薩它爾(維吾爾族)、牛腿琴(侗族)、獨弦琴(佤族)、雅箏(朝鮮族)、軋箏(漢族)。
『柒』 管樂包括什麼
管樂器包括以下兩種
木管樂器
銅管樂器
銅管樂器最初以金屬製作,而木管樂器則是以木為材料。但製作樂器的材料並非必然。例如木管樂器薩克斯風通常以金屬製作,但因為它以簧片發聲而歸類為木管樂器。
1.
木管樂器大多數由堅實耐用的木材製作(新式木管樂器也有用金屬材料和有機材料,甚至用上玻璃的,比如長笛)。木管樂器的歷史很久遠,大致上古代人類在動物的腿骨上打洞製造出來的原始笛子就是木管樂器的祖先。現代木管樂器是從各國民間音樂中使用的類似蘆笛、橫笛和蕭之類的笛蕭類樂器發展而來。
木管樂器大致有兩種外形,一種是圓柱型,比如長笛和單簧管。另一種是圓錐型,比如雙簧管和大管。從發音原理來講,木管樂器分三類:
雙簧,由兩片簧片相貼組成一個哨片,氣流通過兩片簧片之間的縫隙,使簧片帶動管內的空氣產生振動發聲。如雙簧管,英國管,大管。
單簧,只有一片簧片,氣流吹過簧片與哨嘴組成的縫隙,簧片帶動管內的空氣產生振動發聲,如單簧管。
無簧,不使用簧片,氣流通過吹口邊緣的切口產生振動。比如笛類。
木管樂器在管身上開有音孔,通過堵住和放開特定的音孔改變管身的有效長度來產生不同的音高。
木管樂器在17世紀被正式接受為管弦樂隊中的標准配置。義大利和法國的歌劇作家陸續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了木管樂器。木管樂器的表現力豐富,演奏技巧復雜。
種類:
長笛
短笛
單簧管
雙簧管
巴松管
2.
銅管樂器(Brass Instrument)是一種將氣流吹進吹嘴之後,造成嘴唇振動的樂器。他們也被稱為" labrosones ",字面上的意思是「嘴唇振動的樂器」(Baines, 1993)。
要在按鍵樂器上改變音高,有兩個方法能夠辦到:一、壓下按鍵改變管子的長度,二、演奏者所吹出的氣流改變嘴唇的振動頻率。
多數人認為,被稱為銅管樂器的樂器,應該是由樂器所發出的聲音來決定,而不管樂器是否是由金屬做成的。因此,有的時候會發現用木頭製成的銅管樂器,像Alphorn、Cornett、以及Serpent,也有許多木管樂器是由金屬做成,例如薩克管。
現代銅管樂器一般有二個家族:
按鍵式銅管樂器是由好幾個按鍵組合(一般是3或4個,但也有7個或7個以上的情況),由演奏者的手指視演奏的需要來調整管子的長度。這一個家族包括了除了長號(Trombone)之外的所有現代銅管樂器:小號(Trumpet)、法國號(Horn)、上低音號(Euphonium)、以及低音號(tuba),除此之外還有短號(Cornet)、柔音號(Flugelhorn)、下中音號(Baritone Horn)、蘇沙號(Sousaphone)、Mellophone、以及老式的薩克號(Saxhorn)。由於現代按鍵式樂器在銅管樂器中佔大多數,關於按鍵式樂器的操作在後文再加以詳述。按鍵通常是活塞式的,但也有轉閥式的。轉閥式按鍵是法國號的標准備配,有的時候也會被使用在低音號上。
滑管銅管樂器使用拉管來改變管子的長度。滑管樂器的主要樂器是長號家族,但是按鍵長號偶爾也被使用,特別是在Jazz。長號家族的祖先Sackbut以及民族樂器Bazooka也都是滑管家族。
除了上述之外,還有另外兩個銅管樂器家族,但對現在來說已經是老古董了,但偶著會被用來演奏巴洛克時期或古典時期的樂曲。
自然銅管樂器,只能夠演奏出自然泛音,例如號角(Bugle)。小號在1795年之前是一種自然銅管樂器,而自然號是在1820年前被使用。現今自然號仍然在一些慶典中使用。
開孔銅管樂器是在樂器上有一連串的孔,像木管樂器使用手指或是按鍵去蓋孔。這些包括了Cornett、Serpent、Ophicleide以及Keyed Trumpet。他們比按鍵式樂器還要難演奏。
[編輯] 其它銅管樂器
Alphorn (木製)
Conch (獸角)
Didgeridoo (木製、澳洲)
Natural horn
Shofar (horn)
Vladimirsky rozhok (木製、俄羅斯)
Wagner tuba
參考搜索結果。
『捌』 西方樂器名稱大全
按演奏方式為主線分的話:
一、弦樂器
1.拉弦樂器(弓弦樂器)
⑴西洋樂器
提琴類(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倍低音提琴)。
⑵民族樂器
①傳統樂器
a).常見:二胡、京胡、板胡、高胡、中胡、馬頭琴。
b).不常見:三胡(漢族),四胡(漢族),墜琴(漢族),墜胡(漢族),奚琴(漢族),椰胡(漢族),擂琴(漢族),二弦(漢族),大筒(漢族),軋箏(漢族),馬骨胡(壯族),艾捷克(維吾爾族),薩它爾(維吾爾族),牛腿琴(侗族),獨弦琴(佤族),雅箏(朝鮮族),樂鋸(俄羅斯族),拉線口弦(藏族)。
②低音拉弦樂器:大胡、低胡系列,革胡、低音革胡系列,大馬頭琴、低音馬頭琴系列,拉阮、低音拉阮系列等。
2.撥弦樂器(彈撥樂器)
⑴西洋樂器:吉他(古典吉他、電吉他),豎琴,貝斯,魯特琴等。
⑵民族樂器
①常見:古琴,琵琶,阮(大阮、中阮、小阮、高音阮、低音阮),箏,箜篌(豎箜篌、雁柱箜篌),三弦。
②不常見:月琴(漢族),秦琴(漢族),柳琴(漢族),瑟(漢族),金屬口弦(苗族/柯爾克孜族),竹製口弦(彝族),樂弓(高山族),熱瓦甫(維吾爾族) ,冬不拉(哈薩克族),扎木聶(藏族),伽耶琴(朝鮮族)。
3.擊弦樂器(有時也屬於打擊樂器)
揚琴、築、缶、鋼琴、克拉維科德。
二、管樂器
1.西洋樂器
⑴銅管樂器
小號,大號(上低音號、中音號、次中音號),圓號。
⑵木管樂器
長笛、短笛、豎笛、雙簧管、單簧管、排蕭、低音管、大管、英國管、巴松管、薩克斯管(有些人認為是銅管)。
2.中國吹奏樂器
⑴常見:簫、笛、塤、嗩吶、管、笙、葫蘆絲。
⑵不常見:招軍(漢族),口笛(漢族),尺八(漢族),排笛(漢族),排簫(漢族),竹筒哨(漢族),篪(漢族),雙管(漢族),喉管(漢族),芒筒(漢族),竹膜管(侗族),田螺笛(壯族),吐良(景頗族),斯布斯額(哈薩克族),樹皮拉管(苗族) ,竹號(怒族) ,鼻簫(高山族) ,侗笛(侗族) ,多(克木人),貝(藏族) ,展尖(苗族),姊妹簫(苗族) ,冬冬奎(土家族) ,蓽達(黎族),口利咧(黎族),蘆笙(苗/瑤|/侗族),確索(哈尼族) ,巴烏(哈尼族),口哨(鄂倫春族)。
三、鍵盤樂器
鋼琴(有時也屬於擊弦樂器)、風琴、管風琴、古鋼琴、羽管鍵琴、電子琴、手風琴。
四、打擊樂器
1.西洋樂器:定音鼓、木琴、鋼片琴、小軍鼓、大鼓、架子鼓、三角鐵、沙槌、排鍾。
2.民族樂器
⑴常見:揚琴(也是擊弦樂器),鐃鈸(銅鈸、銅鐃或銅盤、鑔),鑼(雲鑼、十面鑼,梆子,編磬,鍾(編鍾、碰鍾),板,木魚,撥浪鼓,腰鼓。
⑵不常見:漁鼓(漢族),京堂鼓(漢族),梨花片(漢族),星(漢族),花盆鼓(漢族),連廂棍(漢族),喚頭(漢族),驚閨(漢族),吾攵(漢族),杵(高山族),叮咚(黎族),臘敢(傣族),木鼓(佤族),切克(基諾族),法鈴(藏族),腰鈴(滿族) ,銅鼓(壯/仡佬/布依/侗/水/苗/瑤族),象腳鼓(傣族),納格拉鼓(維吾爾族),塞吐(基諾族),長鼓(朝鮮族),達卜(維吾爾族),太平鼓(滿族),額(藏族),竹筒琴(瑤族),蹈到(克木人),薩巴依(維吾爾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