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戰期間德國人感覺到奇怪,蘇聯為啥士兵越打越多
整個蘇德戰爭期間,德國人覺得蘇聯人越打越多,是由於兩個國家在人口上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德國人口8000多萬人,蘇聯人口1.8億多人,整整多出了1億人口,所以能夠動員的軍隊數量也必然遠遠超過了德軍。
蘇聯雖然在戰爭初期遭受了嚴重打擊,但是國家體制保證了超強的動員能力
開戰10天之內,蘇聯就徵召530萬人入伍。戰時蘇軍兵員損失巨大,1941年6月至1944年4月德軍共俘虜蘇軍575.4萬人,其中322萬人死於戰俘營。戰爭期間蘇聯戰死的軍人達1360萬人(含死於戰俘營),戰爭期間蘇軍人數一直保持在1000萬左右。蘇聯大部分壯年男子在前線戰斗,後方的勞動力資源出現巨大缺口。填補蘇聯勞動力需求缺口的主要是婦女、少年及從前線退伍回來的殘廢軍人。蘇聯女性就業者占就業總人數比重由1940年的38.4%提高至1944年的57.4%,輕工業1942年底81%的工人為女職工。職工中18歲以下少年比重1942年比1939年增加2.5倍,戰爭第三年少年在工業各部門的職工比重中達到40-60%。
戰爭的第一年,即1941年德軍就付出了傷亡百萬人的代價,主要是在莫斯科戰役中,德軍就損失了50多萬人。
而在第二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損失更是超過了150萬人。在一系列的戰役中,蘇聯軍隊得到了源源不斷的補充,而德國由於人口有限,再加上希特勒直到1943年才進行了戰爭總動員,但那個時候的總動員為時已晚,蘇德戰場基本上在庫爾斯克戰役後德軍敗局已定。
當然,美英聯軍在歐洲開辟新的戰場,也使得蘇德戰場上的不少德軍不得不從蘇德戰場撤出趕到其他地方“救火“。如庫爾斯克戰役期間,盟軍登陸義大利,使得希特勒不得不將參加庫爾斯克會戰的德軍裝甲部隊抽調到了義大利參與義大利的防禦作戰;1944年盟軍登陸諾曼底之後,更多的德軍從蘇德戰場撤出趕赴西歐,就直接導致了德軍在1944年到1945年初的蘇聯“十次突擊“中的慘敗,退回到了本土防守。
所以,綜合以上來說,一是蘇聯的舉國體制,保證了蘇聯能夠動員一切能夠動員的資源參戰;二是蘇聯強大的工業能力,保證了部隊的裝備;三是蘇軍的頑強作戰,導致德軍傷亡越來越大,德軍數量越來越少;四是美英聯軍在歐洲開辟新的戰場,使得蘇德戰場上的德軍不斷地被抽調走。因此,蘇德戰爭可以說越到後面,德軍就覺得蘇軍越來越多了。
2. 俄羅斯為什麼會派300名軍人,參加印度舉行的"因陀羅"俄印聯合軍演
其實這個不用的過多的解讀。新都作為武器購買大國,俄羅斯肯定不會讓這個市場流失。俄羅斯派300名軍人去參加俄印聯合軍演。其實就是為了推銷他們的武器。還有就是教印度人怎麼使用他們的武器。而且俄印聯合軍演其實算是一種常態。
印度如果不會使用或者使用不好俄羅斯武器,再好的武器也不能發揮作用;既然俄羅斯將武器賣給了印度,當然有義務教會印度如何使用武器。所以,俄印「因陀羅」軍演,其實也是「師傅帶徒弟」的關系。之所以軍演規模不是很大,參演人數不多而武器很多,都是這個原因,說明軍事裝備合作一直是俄印軍事合作的重要基礎。
3. 俄羅斯航母上為什麼出現了這么多華裔軍人
前不久在俄羅斯航母上看見了很多華裔工作人員,這讓國人感到非常困惑,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俄羅斯的人口非常少,國土面積並不是很大,雖說俄羅斯是一個戰斗名族,但不能滿足軍隊上需求。
而且俄羅斯人和美國不一樣,他們沒有種族歧視,在俄羅斯的外國會得到等同的待遇,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去俄羅斯當兵。
4. 美俄兩大軍事強國,軍人地位到底有多高
美國:美國是世界第一軍事強國,但又是一個赤裸裸的金錢社會,按照經濟地位決定社會地位的觀念,那麼固定薪水的美國軍人和退役軍人,社會地位不應該有那麼高。但是事實上,他們的社會地位高得離譜!
普京總統最近接受采訪時,講了一個詼諧故事:兒子把家裡防身用的佩劍與鄰居交換了一塊手錶,父親對兒子說,家裡沒有了武器,壞人進來把父親殺了,把母親殺了,把姐姐欺負了,你卻對匪徒說:現在是莫斯科時間晚上12點。
當今時間,和平與發展是主流,但人類社會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依然沒有改變,國家之間的爭端,可以依託軟實力、巧實力,通過外交、經濟等手段解決,但軍事手段依然是終極手段,軍事能力是保底能力,是其它一切能力的基礎。要想享受和平,必須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作支撐,有足夠恫嚇對手不敢動武的實力。
拿破崙說:「如果一個國家的軍人還不如商人受人尊敬,那麼這個國家離亡國就不遠了。」軍事實力不僅僅體現的武器裝備上,更體現在一個國家對主流價值的塑造,以及民眾對尚武精神的崇拜上。美俄營造軍人和退役軍人光輝形象的做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5. 俄羅斯人口1.4億人軍隊卻有120萬人那麼多!美國人口3億人做了很多招兵宣傳片才145萬軍隊!俄羅
他跟美國沒法比,美國的軍隊是世界駐軍,本土只有20萬部隊,越少的軍隊就是越好的軍隊。俄羅斯跟周圍國家糾紛太多,而且國內就業不景氣,所以從軍人數也多。
6. 為什麼俄羅斯會有那麼多女士兵呢
Tatyana Shevtsova,俄羅斯聯邦國防部副部長。」「俄羅斯軍隊中有4萬多名女性,其中有2500人擔任軍官職務。如今,女性將在軍隊服役,以便在軍事專業環境中實現自我。」俄羅斯聯邦國防部副部長Tatyana Shevtsova說。
俄羅斯聯邦武裝部隊向婦女提供了150多種不同的專長。要求:年齡18 - 40歲,身體健康,身體素質良好。每位候選人必須到達選拔點,與特別檢查員進行對話,並通過三項體育標准:力量、速度和耐力。
從來沒有人正式禁止女性軍人參與敵對行動。在俄羅斯軍隊中,沒有按性別劃分「戰斗」和「非戰斗」職位。
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在俄羅斯聯邦的武裝部隊中沒有很多女兵。他們在軍隊中的人數不超過10%。在俄羅斯聯邦,婦女享有與男子同等的一切權力。軍紀、軍部的穩定和福利都很吸引人。
7. 蘇聯末期為什麼那麼多軍人叛逃
因為自己國家快解體了,各種矛盾頻頻發生,當年入侵阿富汗失利軍隊開始士氣低落,和美國較量又常常得不到進攻指令,沒日沒夜的訓練,工資待遇很低,最終造成軍隊信仰缺失,大規模叛逃
8. 為什麼俄羅斯的航天員都是軍人,而美國的不是
俄國人的空間技術實際上遠遠落後於美國,更不用說咱們了,使用軍人一個是訓練起來比較好找人,再一個就是政治上可靠不容易發生泄密的事件
美國的航天員並非都是軍人,也有普通的專家學者,俄羅斯的太空技術是否比美國更好咱們用事實說話:美國人把人類送上了月球,俄國人只把探測器送上了月球;二者都把探測器送到了火星上;美國人早已使用太空梭作為往返工具,而俄國人只造出一架暴風雪號而且還沒有使用過;請注意以上三個事件的時間,都是美國人在先,再看太空中的間諜衛星數量和質量,你應該可以得到那一家更為優秀吧?
雖然俄國人先走了一步,難道他就可以永遠地保持優勢嗎?英國人當年號稱日不落帝國,可是現在美國取代了他的位置.
你說的是職業航天員,而樓主問的是航天員,請注意前面的定語.
職業航天員當然要從超音速戰斗機飛行員中選拔,為什麼啊?因為超音速戰斗機的駕駛員已經經過嚴格的訓練,可以承受住較大的超重(這一點在剛剛開始空間探索是非常重要,因為人們還不能很好的控制起飛時的加速度)同時心理素質很好,更是已經擁有其他的飛行經驗,請問:普通百姓中有這樣的人嗎?就算有的話恐怕也是鳳毛麟角吧?與其在未知中尋找,不如在已知中挑選,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說比較好找人的緣故!!!!
在美國的航天員中,軍人航天員一般都是執行機密任務,不要以為各國都把航天搞得很透明,裡面你不知道的事情多多了.
9. 為何俄羅斯軍隊如此強悍
生長在戰斗民族這個國家的人,對待任何一個敵人都不虛。俄羅斯人非常強悍,可能源於他們的地理位置。
常年積雪和嚴寒的苦逼,使得這幫俄羅斯人在自己冬天閑著無聊的時候,會帶著全家老小,光著膀子上外面用雪擦身體。這長時間下來,自己的身體怎麼可能不練就一番鋼筋鐵骨呢?
甚至我曾經還看到過一篇新聞,在足球比賽上,200名俄羅斯球迷追著好幾千其他國家的球迷一頓瘋狂的追打。其他國家的球迷想攻擊俄羅斯的球迷,卻發現根本就不是他們的對手。
甚至在某些綜藝比賽上面,還有5對5,一百對一百這樣的視頻,俄羅斯人都碾壓歐洲人和美國人取得了冠軍。
你要問我他們為什麼這么強悍?可能就是先天骨子裡面所帶的戰斗基因。當這種戰斗基因被勾起來之後,他們就是斯巴達人的後代,只知道往前沖,而不知道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