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俄羅斯主要城市是什麼
俄羅斯主要城市是:
1、莫斯科
首都,位於東歐平原,俄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交通中心以及最大的綜合性城市,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是僅次於英國倫敦的歐洲第二大城市,已有800年的歷史。
㈡ 聖彼得堡有哪些地方好玩
涅瓦大街
涅瓦大街是是聖彼得堡最著名的歷史街區,是聖彼得堡社會、文化中心,它建於1710年,是連接市區和涅瓦河的主要幹道之一。這條路長有4.5公里,道路兩邊集中了18~20世紀最傑出的建築。在街道兩側和毗鄰的廣場有很多歌劇院、圖書館、博物館、音樂廳和電影院等。街區有大百貨公司、食品點、教堂和名人故居等。這里的建築依舊保持18世紀、19世紀的風貌,每一幢建築都精雕細刻。此外,涅瓦大街還是一個信仰寬容的地方,在這里東正教的喀山大教堂、新教的聖彼得和保羅教堂、天主教的聖凱瑟琳教堂、荷蘭教堂、亞美尼亞教堂等等。這條街道橫貫3 條著名的河。我們路過了兩條河,其中一條叫噴泉河,河上有15座橋,在涅瓦大街上的橋叫安尼可夫橋,建於1841年,在花岡石基上的馴馬銅雕,形象逼真。
普希金村
普希金村位於聖彼得堡南郊24千米處,又被稱為皇村,皇村由兩座皇宮組成,葉卡捷林娜宮和亞歷山大宮;同時也是各種園林藝術風格的綜合體,巴洛克的華美、古典主義的自然、浪漫主義的感傷,以及中國風格的異國情調,共同編織成一個結構完整、豐富多彩的園林建築綜合體,是世界園林藝術中的典型。1937年普希金逝世100周年之際,皇村改稱普希金城。
冬宮
冬宮座落在聖彼得堡宮殿廣場上,原為俄國沙皇的皇宮,十月革命後辟為聖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奇博物館的一部分。初建於1754年至1762年,是18世紀中葉俄國巴羅克式建築藝術最偉大的紀念物。1837年一場大火將其焚毀,1838年至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冬宮再次遭到嚴重破壞,戰後修復。
冬宮是一座蔚藍色與白色相間的建築,高三層,宮殿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呈封閉式長方形,佔地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宮內有廳室1057間,門1886座,窗1945個。冬宮的亞歷山大柱於1830年至1839年建成,以紀念1812年亞歷山大一世率俄軍戰勝拿破崙軍隊這一偉績。在冬宮寬敞明亮的展廳里,共有各類文物270萬件,其中繪畫約1.5萬幅,雕塑約1.2萬件,版畫和素描約62萬幅,出土文物約60萬件,實用藝術品26萬件,錢幣和紀念章約100萬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臘羅馬文化與藝術、東方民族文化與藝術、俄羅斯文化、西歐藝術史、錢幣、工藝7個部分,並按地域、年代順序陳列在350多間展廳里,展覽線路加起來有30公里長,因而有世界最長藝廊之稱。
夏宮
彼得夏宮位於芬蘭灣南岸的森林中,距聖彼得堡市約30公里,佔地近千公頃,是歷代俄國沙皇的郊外離宮。夏宮是聖彼得堡的早期建築。18世紀初,俄國沙皇彼得大帝下令興建夏宮,其外貌簡朴莊重,內部裝飾華貴。當時的許多大型舞會、宮廷慶典等活動都在這里舉行,彼得大帝生前每年必來此度夏。1934年以後,夏宮辟為民俗史博物館。如今,夏宮已成為包括18世紀和19世紀宮殿花園的建築群,由於它的建築豪華壯麗,夏宮因而被人們譽為「俄羅斯的凡爾賽」。夏宮的主要代表性建築是一座雙層樓的宮殿,當年彼得大帝住在一樓,他的妻子葉卡捷琳娜一世(彼得大帝的第二個妻子)住在二樓,樓上裝飾極為華麗,舞廳的圓柱之間,都以威尼斯的鏡子作裝飾。[
斯莫爾尼宮
位於聖彼得堡市的斯莫爾尼宮建於19世紀初葉,是一座外觀典雅的三層建築。原為貴族女子學院,曾是蘇共列寧格勒州委和市委機關所在地。斯莫爾尼宮正面長220米,主體建築的兩翼伸出,每翼各長40米,組成宮中的主要庭院。20世紀60年代又在正門增建8根壯麗的圓柱和7個拱形門廊,和其右側巴羅克式建築風格的斯莫爾尼修道院渾為一體,形成巧妙的組合,合稱斯莫爾尼建築群。「斯莫爾尼」一詞來自俄語「瀝青」,初建時這里屬瀝青廠。[22]
彼得要塞
彼得要塞坐落在聖彼得堡市中心涅瓦右河岸,是聖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築。該要塞1703年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島上奠基,後幾經擴建,建成這座六棱體的古堡。古堡的牆高12米,厚2.4—4米,沿涅瓦河一面長700米。要塞中有聖彼得堡大教堂、鍾樓、聖彼得門、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幣廠、兵工廠、克龍維爾克炮樓、十二月革命黨人紀念碑等建築物。
喀山大教堂
喀山大教堂是根據沃羅尼欣的設計於1801一1811年建成的,它的外貌具有典型的當時帝國風格的特徵。教堂最顯著的特徵是它有一個呈半圓形的柱廊。柱廊的後面露出高達70米的教堂圓頂。喀山教堂名稱來自於教堂內所供奉的喀山聖母像。當恐怖伊凡的軍隊突擊喀山時,在烽火中發現了這尊聖像畫。由於喀山聖母像不斷地傳出顯靈的事跡,故成了俄羅斯東正數教徒最敬奉的聖像之一。
「阿芙樂爾」巡洋艦
「阿芙樂爾」巡洋艦是著名的有革命紀念意義的巡洋艦。該艦造於1900年,艦長124米,寬16.8米。1916年,它因作戰受損被送到造船廠去修理。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阿芙樂爾」號按照信號,向冬宮發射了第一炮,揭開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序幕。
1948年根據列寧格勒市蘇維埃執委會的決定,它被作為軍艦博物館,永遠地固定在涅瓦河上。目前,該艦被政府移交給納希莫夫海軍學校。該博物館除了軍艦本身外,還有500餘件與該艦光榮歷史有關的文件和物品。
青銅騎士
青銅騎士是聖彼得堡市標志性雕塑,位於十二月黨人廣場上。著名雕塑家法兒科內創作的這一藝術佳作,被安置在一塊巨石上駿馬前腿騰空。彼得大帝安坐在坐騎上,兩眼炯炯有神,目視前方。該馬象徵著俄羅斯,而馬匹踐踏著的蛇,代表著當時阻止彼得大帝改革維新的力量。這一塑像曾受到偉大的俄國詩人普希金的高度頌揚,寫下了他最出名的敘事詩《青銅騎士》。
伊薩基夫斯基大教堂
位於聖彼得堡市中心的伊薩基夫斯基大教堂與梵蒂岡、倫敦和佛羅倫薩的大教堂並稱為世界四大教堂。教堂高102米、長112米、寬100米,整個建築可同時容納1.2萬人。教堂於1818年開工,1858年完工,歷時40年,用工44萬人。教堂的四面各有16根巨大的石柱,成雙排托起雕花的山牆。每根石柱就重120噸。四面的柱廊建完後砌牆,再豎起上層的細石柱,最後覆蓋上圓頂,整個建築蔚為壯觀。伊薩基夫斯基大教堂現設有一博物館,遊人參觀完博物館後,還可登上大教堂的屋頂遠眺聖彼得堡市的全景。
㈢ 聖彼得堡位置是什麼
聖彼得堡位於俄羅斯西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涅瓦河口,處於北緯59°~60° 、東經29°~30°之間,是俄羅斯的中央直轄市。
列寧格勒州的首府,俄羅斯西北地區中心城市,全俄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是世界上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中位置最北的一個,又被稱為俄羅斯的「北方首都」。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面積1439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606平方公里。
地勢
聖彼得堡由涅瓦河三角洲上的近百個島嶼及河漫灘組成,地勢較低,海拔僅1.2-2米,涅瓦河以南是平原和丘陵。
氣候
聖彼得堡屬受海洋性影響溫和的大陸性氣候。全年平均氣溫5.2℃,年降水量585毫米。夏季溫和,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17.7℃。冬季寒冷,冬季平均氣溫零下6.5℃,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零下8℃,積雪期持續132天,結冰期從11月中旬至來年4月中、下旬。
水文
聖彼得堡分布在44座島嶼上,由580多座橋梁連接,其中20座為開合橋(7座跨越涅瓦河),可開啟過船。市內有93條河渠,水域面積佔全市面積的十分之一,河道總長217.5公里,海岸線長35公里。
㈣ 列寧格勒是哪個城市
列寧格勒是俄羅斯城市聖彼得堡前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聖彼得堡當時叫做列寧格勒,這里曾上演了一段悲壯的歷史。德國法西斯軍隊將這座城市圍困了872天(從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27日),是二戰時期持續時間最長的圍困與反圍困作戰。蘇聯軍民開始了艱難的列寧格勒保衛戰。
列寧格勒保衛戰最終取得了勝利,但是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據統計,列寧格勒城內共有642000人死於飢餓與嚴寒,兩萬多人死於德軍的空襲與炮擊,3200幢建築被摧毀,城市面目全非,街道變成了瓦礫堆。戰後人們重建家園,將被法西斯炮火毀壞的古跡一一修復,經過藝術家和工匠們的艱苦勞動,這座城市又再現昔日風采。
1992年1月,為了給城市重新命名,聖彼得堡市又舉行了一次全民投票。結果,大多數人贊同改回聖彼得堡老名。這樣做,一是為了紀念彼得大帝,同時,也標志著蘇聯時代的結束。
聖彼得堡地區的經濟
2012年,聖彼得堡地區生產總值達21380億盧布,同比增長4.5%。 人均GDP為42.84萬盧布。工業生產同比增長4.3%,其中增速最快的為轎車工業,全年產量達38.93萬輛,同比增長50%以上。但冶金和金屬製品生產同比下降6.6%。2012年聖彼得堡市年通脹率為6.1%,其中食品類上漲7%,非食品類上漲5.9%,居民付費類服務上漲5.3%。全年聖彼得堡市月平均名義工資為33170盧布。
㈤ 俄羅斯城市聖彼得堡又被稱為什麼
北方首都。聖彼得堡位於俄羅斯西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涅瓦河口,是俄羅斯的中央直轄市,列寧格勒州的首府,俄羅斯西北地區中心城市,全俄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是世界上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中位置最北的一個,又被稱為俄羅斯的「北方首都」。聖彼得堡也是俄羅斯聯邦海軍艦隊的總部所在地。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面積1439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606平方公里。聖彼得堡始建於1703年,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市名源自耶穌的弟子聖徒彼得。1712年彼得一世遷都到彼得堡,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的時間里這里都是俄羅斯文化、政治、經濟的中心。1924年為紀念列寧曾更名為列寧格勒,1991年又恢復原名為聖彼得堡。聖彼得堡和歷史中心古跡群構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㈥ 俄羅斯十大城市是哪些,誰有它們的資料
俄羅斯十大城市排行:
1、莫斯科 Moscow
莫斯科是俄羅斯聯邦首都、莫斯科州首府。莫斯科是俄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交通中心位以及最大的綜合性城市,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
(6)俄羅斯聖彼得堡有什麼城市擴展閱讀
俄羅斯的歷史沿革
早期起源
俄羅斯歷史起源於東歐草原上的東斯拉夫人,混血的羅斯人是俄羅斯人和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的共同祖先。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
988年開始,東正教(基督教的東部分支)從拜占庭帝國傳入基輔羅斯,由此拉開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並最終形成了占據未來700年時間的俄羅斯文化。
13世紀初,基輔羅斯被蒙古人佔領後,最終分裂成莫斯科公國等多個國家,白俄羅斯、烏克蘭受波蘭立陶宛王國統治。
東斯拉夫三國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都自稱是羅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統繼承人。
基輔羅斯
6世紀時,東斯拉夫人逐漸向東歐草原地區遷徙。862年,以留里克為首的瓦朗幾亞人征服東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輔羅斯,12世紀分裂為若干獨立公國。1237年被來自於亞洲東部的蒙古軍隊佔領,建立欽察汗國。
莫斯科大公國
莫斯科市建於1147年,弗拉基米爾大公尤里·多爾戈魯基是其奠基人。他頭戴戰盔、身披鐵甲、左手持盾、雙腿跨馬的紀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維爾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廣場上。1283年莫斯科公國正式建立。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宮,莫斯科大公國逐漸發展為東北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領導其他公國擺脫了蒙古韃靼的統治,使俄羅斯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1605年,戈杜諾夫猝死,俄羅斯進入一個「混亂時代」。直到下諾夫哥羅德的米寧和波扎爾斯基率領民兵把波蘭侵略軍趕出莫斯科以後,這一動盪時期才終於結束。
㈦ 俄羅斯聖彼得堡別稱
俄羅斯聖彼得堡別稱:彼得格勒,列寧格勒,北方威尼斯。
聖彼得堡:位於俄羅斯西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涅瓦河口,是俄羅斯的中央直轄市,列寧格勒州的首府,俄羅斯西北地區中心城市,全俄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是世界上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中位置最北的一個,又被稱為俄羅斯的「北方首都」。聖彼得堡也是俄羅斯聯邦海軍艦隊的總部所在地。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面積1439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606平方公里。
㈧ 俄羅斯聖彼得堡又叫什麼
聖彼得堡別名:Saint Petersburg、彼得格勒,列寧格勒、北方威尼斯。
聖彼得堡(俄語: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英語:Saint Petersburg),位於俄羅斯西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涅瓦河口,處於北緯59°~60° 、東經29°~30°之間。
㈨ 聖彼得堡是哪個國家的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的。
聖彼得堡始建於1703年,是俄羅斯的中央直轄市,列寧格勒州的首府,是俄羅斯的文化、政治、經濟、工業、科技中心。因為是俄羅斯最西方化的城市,所以是俄羅斯通往歐洲的窗口。它擁有4000多個工業企業,也是一座科學技術和工業高度發展的國際化城市。
聖彼得堡的優勢:
聖彼得堡是一個水上城市,被譽為北方威尼斯。聖彼得堡可以說是俄羅斯的第二大城市,無論是經濟、工業、交通、旅遊,都是非常發達的,也是俄羅斯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聖彼得堡擁有4000多個工業企業,其產值佔俄羅斯工業總產值的6%,工業品暢銷全國。聖彼得堡是俄西北聯邦去區的金融中心,信貸機構數量僅次於莫斯科,排在全俄第二位。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第二大交通樞紐,多條鐵路干線在此交匯,擁有俄羅斯最大的海港,也是重要的國際航空港。11條航線同國內200多個城市以及20多個國家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