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英國會為了一個間諜,同俄羅斯鬧翻
英國專家稱,斯克里帕爾中毒所用的物質類似於蘇聯1980年代末研製的神經毒劑。如果英國僅僅憑借這是蘇聯時期研製的神經毒氣,與俄羅斯有制裁叛變的間諜習慣,就開始質疑俄羅斯,是非常站不住腳的。
這與之前蘇聯在二戰勝利後前英國首相丘吉爾就利用美國對於蘇聯的疑心而挑撥美蘇關系的大時空背景已經完全不同。當年美國主要是為了推銷其戰後昂貴的基礎設施設備,向歐洲大量的輸出美國在二戰期間剩餘的生產資料、人工、技術等給日漸凋零的歐洲國家,並且美國當時也深信歐洲國家經過發展之後,一定會還回當初的貸款,並且使得美國的技術在歐洲生根發芽;其次是利用蘇俄的意識形態的矛盾,在英國的挑撥下,美蘇最終走向冷戰,冷戰當初的高潮並不是在斯大林時期,而是赫魯曉夫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在古巴全面挑起了美國安全的神經線。
現在英國歷任的首相還是依然保持著這一思維,想延續丘吉爾與撒切爾的思維,但問題是美國現在不需要輸出自己的剩餘產品,美國的金融與技術通過世界貿易組織就可以實現全球流通,俄羅斯現在也沒有挑戰任何的美國在歐盟利益。
可以說獨聯體國家中反對俄羅斯的組織或者政治人物,甚至包括一些寡頭都非常喜歡待在英國,主要是英國是收集俄羅斯情報的主要站點,在對付俄羅斯方面,歐洲國家確實需要英國的幫助。現在英國的反應僅僅是希望保住其有能力收留俄羅斯反叛間諜、失勢寡頭天堂的聲譽,如果英國不再是收集俄羅斯情報的前沿的話,英國的地緣政治地位在脫歐之後更加會降低。
其實還有一個常識,就是蘇聯研製的神經性毒氣其實在獨聯體國家范圍內都存在,並且這些化學毒氣在獨聯體的武器黑市上是存在購買的空間,並且毒害間諜的毒氣現在公開存在的國家是在獨聯體內,不是俄羅斯。
這樣如果英國沒有拿到真憑實據,就開始質疑俄羅斯為幕後的操縱者並且開始外交制裁是非常危險的示範,因為英國的這些做法基本上是殺雞用鍘刀,其政治目的在歐盟國家與美國看來也是沒有必要的,並且美國或者歐盟國家也只能答應跟隨英國制裁俄羅斯的幾個人而已,畢竟這個案子英國沒有完全的鐵證。
現在歐盟國家與美國輕易跟隨英國起舞,會妨礙歐盟經濟與俄羅斯的恢復,也對於美國的全球戰略沒有任何的好處,畢竟特朗普一直沒有徹底執行對於俄羅斯的經濟制裁,特朗普的外交戰略現在還是在亞洲,不是在歐洲。英國僅憑在國會情緒性的發言就認定是俄羅斯,沒有闡明案件的復雜性,確實有失公允,英國有必要向世界展示更多的證據。
B. 雙面間諜是俄羅斯殺的嗎
不確定,反正俄羅斯是不承認的,英國也沒有證據說是俄羅斯乾的。
C. 你認為俄羅斯間諜是俄羅斯殺的么
這種事情不好說,畢竟僅僅是憑借英國的一面之詞,並且我認為他們雙方的嫌疑性是一樣的。而且俄國也以強硬的態度反對這種說法,英國也堅定立場說是俄羅斯策劃謀殺間諜。與此同時,英國還對問題避重就輕,不積極配合這件事情的調查,而是一直藉助國際謠言來虛張聲勢。
但除去英國和俄羅斯,據說這位間諜是在美國交換間諜中放出來的,而且殺死這位間諜的精神毒劑是俄羅斯在上世紀90年代運到美國的一些化學武器,這樣俄羅斯就因缺少物證而排除嫌疑,俄羅斯說,這種毒劑的製作設備和配方在上世紀90年代就運到了美國。但至於是否真的全部運到美國就不得而知了。
D. 英國驅逐的俄羅斯外交官,什麼是雙面間諜
就是給兩邊都傳遞消息,,。現在新聞上。俄羅斯也入驅逐23個國家的大使
E. 為什麼英國會為了一個間諜同俄羅斯鬧翻
由英國突然爆發出來的這個毒殺「雙面間諜」事件,使得整個國際上頗感意外。英國的外交行為使得外界大惑不解,認為英國人有點小題大做,一般國家之間發生間諜案件,並不是新鮮事。特別是英國與俄羅斯兩國歷來關系素來不好,雙方領導人除了在國際場合,很少有互相來往訪問。去年底英國 外交大臣約翰遜,是在相隔了足有5年多的時間,才去訪問了俄羅斯。
這是2012年以來的第一次訪問,在正常國家關系中是非常少見的。 英俄兩國不和睦由來已久,可以說除了在二戰中兩國有過合作之外,大多數時期里英俄分屬兩個對立陣營。 但是盡管由於兩國關系有歷史上的原因,兩國關系一直比較緊張有時甚至是嚴重對立。但並不能說3月12日英國突然因為毒殺「雙面間諜」事件,針對俄羅斯發出外交上的最後通牒是正常的,還是非常令人意外的。這不像是正常的外交行為,英國的這個外交動作有點過大。
緊接著英國又因俄羅斯沒有在規定的24小時之內,給予答復英國宣布驅逐23名俄羅斯外交官員。並且英國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討論俄羅斯毒殺間諜的惡劣行為。英國的這一招接著一招,令世人有點還來不及反應。因為所謂的俄羅斯毒殺間諜斯克里帕爾事件,美法德三個國家在第一時間表示,完全支持英國的舉動,並且強烈譴責俄羅斯的行為。
F. 假如前俄羅斯雙重間諜在英國被害不是普京所為,普京應該怎麼甩掉這個黑鍋
現在的普京可以說是有嘴說不清啊,他根本無法甩掉這個黑鍋。
G. "雙面間諜"是什麼意思
又稱「雙料間諜」、「逆用間諜」、「兩面間諜」,即具有雙重間諜身份的間諜。
兩岸「軍情史上最有名的「雙面諜」:李志豪。
李志豪約70歲,是台灣破獲的大陸潛伏「軍情局」時間最長的間諜。
李志豪年輕時為游泳選手,曾在廣州軍區廣州市警備隊服役,上世紀80年代偷渡香港,因為背景特殊,以僑生身份被當時的「國防部特情室」(上世紀90年代並入「軍情局」)吸收,但李成為「軍情局」人員後,又被廣東省國安部門吸收。
1994年4月「千島湖事件」發生,大陸為讓李志豪打進「軍情局」,提供給他「千島湖事件」通緝令等機密情報。李登輝因李志豪的情報,曾表示「千島湖事件」所有情報他都清楚,連「機密通緝令,我們都收到」。1999年,李志豪被誘回台灣投宿飯店,在與「軍情局」退役人員談天時被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