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列舉3種鳥的名稱、種類、生活習性、外形特徵和生長地。
1、老鷹
老鷹的類別很多,隼、鷹、鵟、鷲、雕等等,都屬於鷹類,在每個類別里又包括很多種。老鷹是一種肉食性的類群,通常在峽谷內覓食。老鷹和一般鳥類的不同點在於,老鷹屬於猛禽類,一般鳥類屬於雜食類。
老鷹性情兇猛,肉食性,以鳥、鼠和其它小型動物為食;有些種類喜食屍體,如禿鷲。兩翼發達,善於飛翔,一般多在晝間活動。多棲息山林或平原地帶,如蒼鷹、雀鷹(鷂子)等。
2、海鷗
冬季頭及頸散見褐色細紋,有時嘴尖有黑色。海鷗身姿健美,惹人喜愛,其身體下部的羽毛就像雪一樣晶瑩潔白。
海鷗以海濱昆蟲、軟體動物、甲殼類以及耕地里的蠕蟲和蠐螬為食;也捕食岸邊小魚,拾取岸邊及船上丟棄的剩飯殘羹。有些大型鷗類掠食其他鳥(包括其同類)的卵和幼雛。
原產地: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奧地利、亞塞拜然、白俄羅斯、比利時、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保加利亞、加拿大、中國等。
3、啄木鳥
全球有啄木鳥217種,中國有29種。不同種的啄木鳥形體大小差別很大,從十幾厘米到四十多厘米不等。如絨啄木鳥長約15厘米,北美黑啄木鳥長約47厘米。
除大洋洲和南極洲外,均可見到。中國各地均有分布。有的向東經德國、俄羅斯到日本,南至阿爾卑斯山、巴爾干半島、東南亞等地。
啄木鳥春天到來的時候,雄啄木鳥會發出響亮的叫聲,那是它們在伸張自己的地盤,警告他人不得侵犯。這些叫聲往往因為樹洞的共鳴而特別響亮。
4、麻雀
一般上體呈棕、黑色的斑雜狀,因而俗稱麻雀。初級飛羽9枚,外側飛羽的淡色羽緣(第一枚除外)在羽基和近端處,形稍擴大,互相駢綴,略成兩道橫斑狀,在飛翔時尤見明顯。嘴短粗而強壯,呈圓錐狀,嘴峰稍曲。除樹麻雀外,雌雄均異色。
世界共27種,其中5種分布在中國境內。分布相當廣泛。除極寒冷的南北極和高山荒漠,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麻雀多活動在有人類居住的地方,性極活潑,膽大易近人,但警惕卻非常高,好奇心較強。多營巢於人類的房屋處,如屋檐、牆洞,有時會佔領家燕的窩巢,在野外,多築巢於樹洞中。
5、燕子
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單色,或有帶金屬光澤的藍或綠色;大多數種類兩性都很相似。
燕子最願意接近人類,人類最愛護這種益鳥。一般在4~7月從海島回歸靠近農田(昆蟲)的農家繁殖。家燕在農家屋檐下營巢。世界上有家燕、岩燕、灰沙燕、金腰燕和毛腳燕等20多種,中國有4種,其中以家燕和金腰燕等比較常見。
Ⅱ 啄木鳥的外貌與特點
啄木鳥的外貌與特點
1.外貌:啄木鳥趾尖有鋒利的爪子。啄木鳥的尾部羽毛堅硬,可以支在樹幹上,為身體提供額外的支撐。嘴強直如鑿;舌長而能伸縮,先端列生短鉤;腳稍短,具4趾,2趾向前,2趾向後;尾呈平尾或楔狀,尾羽大都 12 枚 ,羽干堅硬富有彈性,在啄木時支撐身體。除大洋洲和南極洲外,均可見到。中國各地均有分布。常見種黑枕綠啄木鳥體長約30厘米。通體綠色。雄鳥頭有紅斑。
2.特點:多數啄木鳥以昆蟲為食,但有些種類食果實。吸汁啄木鳥一般在一定季節內吸食某些樹的汁液。春天,占據各自領域的雄啄木鳥大聲鳴叫,並常常啄擊空洞的樹干,偶爾還敲擊金屬,從而增加聲響,但在其他季節啄木鳥通常無聲。啄木鳥多無社群性,往往獨棲或成雙活動。
拓展資料:
一、分布范圍
1.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印度洋,包括馬達加斯加群島及其附近島嶼。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
2.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
二、生活習性
啄木鳥有極為高超的捕蟲本領,它的嘴強直而尖,不僅能啄開樹皮,而且也能啄開堅硬的木質部分,很像木工用的鑿子,它的舌細長而柔軟,能長長地伸出嘴的外面,還有一對很長的舌角骨,圍在頭骨的外面,起到特殊的彈簧作用,舌骨角的曲張,可以使舌頭伸縮自如,舌尖角質化,有成排的倒須鉤和粘液,非常適合鉤取樹幹上的昆蟲及幼蟲。
2.啄木鳥啄食的害蟲包括森林中鞘翅目的象甲、偽步行甲、天牛幼蟲、金龜甲,鱗翅目的逼債蛾、螟蛾,以及花蝽象、臭蝽象、蝗蟲、螞蟻、蠐螬、小囊蟲、天牛幼蟲、蠐螬、白蟻等。
三、相關知識
啄木鳥每天敲擊樹木約為500—600次,啄木的速度極快,幾乎是音速的兩倍,這樣它的頭部則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非常劇烈的震動,但它既不會得腦震盪,也不會頭痛。原來在啄木鳥的頭上至少有三層防震裝置,它的頭骨結構疏鬆而充滿空氣,頭骨的內部還有一層堅韌的外腦膜,在外腦膜和腦髓之間有一條狹窄的空隙,裡面含有液體,減低了震波的流體傳動,起到了消震的作用。
Ⅲ 黃牛肉和普通牛肉的區別是
黃牛肉和普通牛肉是有著一定的區別的,關於黃牛肉和普通牛肉的區別如下:
1、價格不同:
黃牛肉在價格上要高於普通牛肉。
2、肉質不同:
黃牛肉質細嫩,以棕紅色或暗紅色為主,普通牛肉為紅色,肉色質感不如黃牛肉,黃牛肉的脂肪是白色或黃色,普通牛肉的脂肪則是白色,脂肪顏色區別非常明顯。黃牛肉肉質結實,而普通牛肉肌肉纖維粗而鬆弛,紋理較粗,不易煮爛,肉也較鬆散。
牛肉分黃牛、水牛、氂牛、乳牛四種,其中以黃牛肉為最佳。黃牛肉的顏色一般呈棕紅色或暗紅色,脂肪為黃色,肌肉纖維較粗,肌肉間無脂肪夾雜。水牛肉肌肉結實柔細、油潤,呈紅色,皮下有少量黃色脂肪,肌肉間也夾雜少量脂肪,質量最好。乳牛肉呈淡玫瑰色,肉細柔鬆弛,肌肉間含脂肪很少,肉的營養價值及鮮味遠不如成年的牛肉。母牛肉呈鮮紅色,肌內較公牛肉柔軟。
(3)俄羅斯胸骨柄怎麼樣擴展閱讀
黃牛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有利於防止肥胖。由於不致攝入過多的膽固醇,對於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也有好處,所以黃牛肉在西方發達國家特別受到歡迎
炸牛排、番茄牛肉湯是西餐中的常備菜餚。俄羅斯的土豆燒牛肉,美國加州的牛肉麵,都是很受歡迎的食品。
我國使用牛肉製作的風味食品,諸如燈影牛肉、麻辣牛肉、水煮牛肉,更是風味各具,聲名遠揚。然而,這些風味食品,雖然色艷、氣香、味美,但有的是油炸熏烤,有的又過分辛辣,都不是可供經常食用的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