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烏克蘭與俄羅斯是什麼關系
烏克蘭和俄羅斯屬於典型的同根同源,二者都有著共同的前身基輔羅斯。兩國之間的關系走到今天,看起來是不可思議的,但其實,雙方共同的歷史根源,並不代表兩國的歷史關系是良好和緊密的,事實恰恰相反。
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演變
歷史上居住在中歐和東歐廣袤平原的斯拉夫人最早出現在公元前1到2世紀。根據羅馬帝國史書的記載,公元1世紀末,由於日耳曼人的南下,斯拉夫人的內部進行了第一次分化,也形成了最早的國家。
在1世紀末2世紀初之時受印歐語系日耳曼人中一支哥特人南下的沖擊,斯拉夫人不得不被迫遷離故土,向西、南兩個方向的波蘭和白俄羅斯進發。到了此處後一部分人留下來定居,另一部分人繼續北進,抵達今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經過幾個世紀的融合6世紀時,這支東斯拉夫人基本形成了現今的俄羅斯人、白俄羅人以及烏克蘭人的祖先。
Ⅱ 烏克蘭與俄羅斯是共同起源,為什麼關系卻這么差
我們常說「血濃於水」,但現實情況是,兩個同宗同源的民族可能互相為敵,俄羅斯和烏克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說到這兩個國家的關系,更接近的說法是,它們都是蘇聯的共和國,也是蘇聯的兩個骨幹國家。烏克蘭有廣闊的黑土地,可以為蘇聯提供源源不斷的糧食,而俄羅斯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兩者的結合實現了蘇聯的工業化。
直接的原因是,自蘇聯解體以來,烏克蘭選擇了與俄羅斯完全不同的政治路線,放棄了蘇聯時代的中央集權體制,轉向了歐洲和美國的民主路線。
烏克蘭此舉是公開「脫歐俄羅斯並加入歐盟」。因此,僅在政治路線的選擇上,烏克蘭已經站在俄羅斯的對立面。由於俄羅斯與歐盟之間長期的不信任甚至敵對關系,烏克蘭作為歐洲的一員,自然與俄羅斯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事實上,烏克蘭統治者也樂於反對俄羅斯,因為這樣做,他們可以獲得歐洲和美國的政治支持。面對巨大的政治利益,烏克蘭統治者放棄反俄路線顯然是不現實的。
Ⅲ 烏克蘭的頓涅茨克地區,與俄羅斯是什麼關系
其實,在幾個世紀之前,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烏克蘭的頓涅茨克地區是俄羅斯的一部分。但是在蘇聯成立之後,烏克蘭的頓涅茨克地區就成為了一個單獨的地區,而俄羅斯一直想要把鍛煉刺客這個地區給收回,這也是引起了俄羅斯的抵抗。烏克蘭好不容易才恢復到了單獨的個體,肯定是不願意再回到俄羅斯的掌握之中。在蘇聯時期,把頓涅茨克地區劃分給了烏克蘭,這也讓俄羅斯非常的憤怒。
其實本不應該把屬於俄羅斯的頓涅茨克地區劃分給烏克蘭,真的話分給烏克蘭了,之後也應該讓俄羅斯感覺到心服口服,不是像現在這樣讓俄羅斯非常的憤怒,一直都在想要把這個地區給收回。小編在了解這件事情之後,也是覺得非常的奇怪,不太明白,當時為什麼會選擇把頓涅刺客交給烏克蘭。
Ⅳ 為什麼國內網友的態度都是支持俄羅斯,而很少有同情烏克蘭的
世界和平是人們永恆的願望,沒有人願意燃起硝煙,也沒有人願意有人流血犧牲,然而此次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役網路上的網友卻普遍不怎麼同情烏克蘭,而是支持俄羅斯,理由是烏克蘭過於不自量力,不值得同情。
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關系十分特殊,這兩個蘇聯主要加盟國本來像親兄弟一般親密無間,即使是蘇聯解體,兩國各自獨立後也如同兩兄弟分家,分家不分情保持著友好的關系。
但這一切在2013年底烏克蘭爆發顏色革命後徹底改變,混亂之後烏克蘭親俄政府下台,取而代之的是親美的反對派。
按照以往夾在兩大國或者兩大實力集團中間的小國生存經驗,此時的烏克蘭無論是誰當家,無論是親美還是親俄,都應該採取相對中立至少不能太明顯偏向一方的政策,這樣才能不至於得罪另一方,畢竟哪一方都是自己得罪不起的,但烏克蘭偏不。
為了向美國為首的北約表達自己誠意,烏克蘭採取了激進的親美反俄立場,從外交、經濟、軍事等等領域全面與俄羅斯交惡,並開始對東部俄烏邊境等親俄地區施加壓力,導致俄羅斯為了保住最後這點戰略緩沖與烏克蘭展開激烈對抗,最終在2014年爆發了烏克蘭軍隊與東部地區民兵之間的激烈沖突。
沖突結果令大大跌眼鏡,烏軍被擊潰,損失慘重,東部的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脫離烏克蘭並加入俄羅斯,隨後雙方在烏克蘭東部地區一直爭斗不斷,直到現在烏克蘭軍隊恢復了元氣,加上背後有美國等北約國家的支持,再次集結大軍趕赴東部地區,此次俄烏再度交鋒,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普京要用實力重構歐洲秩序
如果說二戰後雅爾塔體系在歐洲建構的「鐵幕」是以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的特里斯特,那麼蘇聯解體後北約東擴實際上是將歐洲鐵幕向東繼續推進,如今已逼迫到俄羅斯家門口了。所以普京忍無可忍,即使無法令鐵幕退回原位,也勢必要撕開鐵幕的一角。
普京說:「漫長的八年來,我們竭盡所能以和平的政治手段調解局勢,但一切都無濟於事,對美國及其盟友而言,這是所謂遏制俄羅斯的政策,是無可爭議的地緣政治紅利,而對我國來說,這歸根結底是生死存亡的問題。」
在普京看來,和平或是捍衛國家利益的優先選項,但實力,永遠是國際政治秩序的通行證。他將歐洲秩序重塑的突破口選在了烏克蘭。
早在2008年,普京就曾對時任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聲言:「你必須明白,喬治,烏克蘭甚至不是一個國家。」而普京最近的兩次講話已給他眼中「淪為一個擁有傀儡政權的殖民地」的烏克蘭寫好了「墓誌銘」。在普京看來,只有完成對烏克蘭的去軍事化,這樣的烏克蘭才有資格與俄羅斯坐下來對談。
國際秩序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與此同時,烏克蘭問題有著復雜和特殊的歷史經緯。歐洲安全機制理應「均衡、有效和可持續」。而普京正是要抓住時機、奮起反擊,改寫美西方強加給俄羅斯的、無效無理、無法持續的歐洲秩序。
Ⅳ 烏克蘭和俄羅斯關系是什麼
烏克蘭和俄羅斯屬於典型的同根同源,二者都有著共同的前身基輔羅斯。兩國之間的關系走到今天,看起來是不可思議的,但其實,雙方共同的歷史根源,並不代表兩國的歷史關系是良好和緊密的,事實恰恰相反。
烏克蘭與俄羅斯曾經都是蘇聯大家庭的一對兄弟歷史上烏克蘭這個地方以及斯拉夫人的重要發源地,可以說烏克蘭這個地方也是斯拉夫人的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在蘇聯解體後兩者的關系變得異常惡劣。
俄羅斯早期起源
俄羅斯歷史起源於東歐草原上的東斯拉夫人,混血的羅斯人是俄羅斯人和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的共同祖先。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
988年開始,東正教(基督教的東部分支)從拜占庭帝國傳入基輔羅斯,由此拉開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並最終形成了占據未來700年時間的俄羅斯文化。
Ⅵ 俄羅斯和烏克蘭關系是什麼
俄羅斯和烏克蘭關系如下:
兩者的關系:都是斯拉夫人。所謂的「斯拉夫人」按照斯拉夫語族中的含義,「斯拉夫」有榮譽、光榮的意思。他們在羅馬帝國時期與日耳曼人、凱爾特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的三大蠻族,也是現今歐洲人的代表民族之一。
在歷史上,古人建立了金帳汗國,開始了對東斯拉夫等民族近240年鬆散的臣服附庸式統治。在這前後,古羅斯部族逐漸分裂成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羅斯人3個支系。所以其實兩者都是斯拉夫人。
斯拉夫人的考證:
據考證,維內德人即古代斯拉夫人,1-2世紀曾分布在西起奧得河、東抵第聶伯河、南至喀爾巴阡山、北瀕波羅的海的廣大地區。
現今波蘭境內的維斯瓦河河谷,被認為是斯拉夫人的故鄉,後來,由於南斯拉夫人同拜占庭(東羅馬)聯系密切,多見於史料記載,所以「斯拉文人」或「斯拉夫人」就成為各斯拉夫民族的統稱。
Ⅶ 烏克蘭和俄羅斯關系怎麼樣
以前都是蘇聯的,關系還算可以,現在由於天然氣發生了一點小糾紛
因為歐盟和北約的東擴,占據了俄羅斯傳統的戰略根據地,使得俄羅斯自己在那裡已經不是地區霸主,損害了武力震攝實力,也威脅到了俄羅斯自身的安全。但是歐盟和北約為什麼要東擴呢?歐盟和北約也確實不是很願意接納東歐和蘇聯老成員國,因為他們也很窮,經濟政治時常不穩定,有時也會給歐盟和北約拉後腿。是東歐國家和前蘇聯成員國自身的原因加入歐盟和北約的,自沙俄到蘇俄再到現在的俄聯邦,俄羅斯的民族問題一直亂七八糟一大堆,很多民族紛爭處理的也是很不妥當。俄羅斯民族的傳統領土只不過是東歐的一小片地方,進過幾百年間的東征西戰才發展成為現在這樣的幅員遼闊,其間對各民族的野蠻征服就已經深埋下仇恨的種子。在俄羅斯周邊的小國之間早已達成了反俄共識,這些國家在十月革命之後獲得過短暫的獨立,後來又被並入蘇聯。蘇聯解體後他們再次獨立,但是從危機中逐漸恢復過來的俄羅斯民族主義死灰復燃,野心又開始膨脹,令這些周邊小國感到恐懼。過去被俄羅斯奴役的日子確實不好受,他們當然不想再次被俄羅斯征服,所以紛紛投入了西方的懷抱,對這些國家來說,加入北約不是為了消滅俄羅斯,也不是推動美國所謂的「霸權」,僅僅是為了自身的安全而已。有俄羅斯這樣一個盛氣凌人、不可一世的老大帝國存在,周邊喬治亞等小國當然會深感威脅,所以會選擇倒向西方以維護自身安全,在喬治亞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國家加入北約非常有必要。正是由於俄羅斯歷年來對周邊地區關系處理不當所促成了北約東擴,因此不應該以受到北約威脅為借口乾涉他國內政,指責西方在周邊國家製造所謂的「顏色革命」也是俄羅斯推卸責任的表現。
Ⅷ 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系是什麼
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系,就好比中日關系。雖然曾經是一奶同胞,是兄弟,但是他們之間也曾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在蘇聯時期,兩個國家之間的關系就埋下隱患。
在1932-1933年間,在烏克蘭地區發生了一件讓烏克蘭人民難以忘懷的事件,這件事也成為了烏克蘭民族與俄羅斯(當時還是蘇聯)漸行將遠的起點。這件事情就是「烏克蘭大飢荒」。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鬧飢荒」。
這一事件是在農業集體化運動的背景下產生的。據估計,當時大約有315萬至718萬烏克蘭人死於這一事件。 雖然這次飢荒有自然因素,但烏克蘭人更認為,人為因素佔大部分。他們認為這次事件是蘇聯針對烏克蘭民族實施的故意的「滅絕種族」行動。
烏克蘭人認為蘇聯不想要烏克蘭這個民族,就像希特勒認為猶太人是劣等民族,要將他們趕盡殺絕一樣。所以就假借自然災害對他們實行「蓄意謀殺」,而謀殺的手段比希特勒要高明一些,實行「餓死」。
正是這段歷史讓烏克蘭直接記恨俄羅斯,這種傷痛對於一個民族來說的深刻的,因此在90年代,蘇聯解體了,俄羅斯崛起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衣缽。但即使如此,烏蘭克人對曾經那段「鬧飢荒」的歷史仍然刻骨銘心,這也為後來的烏俄關系埋下了因。
Ⅸ 烏克蘭曾經是俄羅斯領土嗎
是的,在歷史上有一段時間,烏克蘭是屬於俄羅斯帝國的。
1654年,烏克蘭哥薩克領袖赫梅利尼茨基與俄羅斯沙皇簽訂《佩列亞斯拉夫和約》,商請沙俄來統治東烏克蘭,自此東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與俄羅斯帝國正式合並,開始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結盟史。
後來,東西烏克蘭多次被俄國和波蘭以及奧匈帝國、德國分割又合並。發展到了現在,烏克蘭東西部分歧矛盾已經相當嚴重。烏克蘭的官方語言是烏克蘭語,但東部和東南部更多的是使用俄語,而西部則幾乎全部使用烏克蘭語,甚至以說俄語為恥。
Ⅹ 烏克蘭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國際關系如何
俄羅斯、烏克蘭與美國之間的關系是復雜的,且聽慢慢說來。
俄羅斯、烏克蘭與美國關系的由來與演變大體如此。至於下一步走向,我們只能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