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普京總統的傳奇故事
普京總統上台執政已經近4年,但大多數俄羅斯人只知道他是土生土長的列寧格勒(即今聖彼得堡)人,自打孩提時代就是個體育迷———柔道、摔跤、游泳、滑雪、馬術等多項體育運動樣樣在行。除此以外,他們對自己的這位現任總統迄今仍知之甚少。目前隨著普京的人氣不斷上升、威望日益提高,特別是新一屆總統大選日益臨近,人們迫切地希望對普京總統有更多了解,尤其是希望知道「過去的普京」。即普京在出任總統之前,他在其熟人的心目中究竟是怎樣一個人?青年時代的普京有何非凡的經歷?
為滿足人們的上述願望,《莫斯科共青團員報》記者葉利索夫專程前往聖彼得堡等地做了深入調查。調查中,這位記者就普京在克格勃早期的一段不尋常的經歷和生活對其當年的幾位戰友分別進行了專訪……
投身克格勃
1975年夏,剛過21歲的普京以優異成績在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畢業,遂被分配到克格勃第401保密學校。
普京在401學校只學習了一年。因成績卓著,他被分配到克格勃某部偵察分隊,每天在其特工科上班。特工科擔負著特種任務:對外國人和外國使館外交官進行跟蹤。眾所周知,這早已不是什麼秘密。世界所有國家都毫無例外地對外國使館實施嚴密監控。
當時一般特工人員沒有獨用的辦公室和電話。因此,他們好幾個人不得不擠在一個房子里,每個房間只有一部電話,這給他們帶來諸多不便。大家常常因為打電話而發生爭執。年輕的普京當時已是中尉軍銜。由於爭強好勝,他常常處於爭執的中心。普京總是毫不客氣地搶過這惟一的一部電話和「局外」的朋友聊起來沒完。為此,同事們戲稱他是「煲電話粥能手」。
「普京盡可以這么做,因為領導很器重他,常常對他另眼看待。」普京當年的同事維克托·弗羅利科夫說,「他還有分隊刑偵科工作證。這可是一種特殊待遇。在我們偵察分隊,持有這種證件的人充其量也就那麼幾個。誰也不知道普京在執行什麼任務。我們也不便過問。當時我們有明確規定:不該知道的不問,對同事的工作不準隨意打聽。」
不久,普京進了特工科開辦的德語進修班。誰能獲此機會,完全由科領導決定。據弗羅利科夫說,只有最有發展前途的人才能被送到該進修班學習。進修班每周上三次課,每次兩個小時。最初每班為8至10個人,每屆四年,進修班嚴格實行優勝劣汰原則。所以,結業時即便只剩下一半也就算是很不錯了。該德語班不發畢業證,只發結業證書,外語成績存入個人檔案。12
「沃洛佳(普京的小名)是我們的一位上級領導向我推薦的。」時任特工科科長的謝爾蓋·彼得羅夫上校深情地回憶道,「第一次和普京談話,我就立刻感到他頭腦機敏、氣度不凡,有出色的分析能力。情報工作最需要智商高、視野寬的人。我眼前的這位青年軍官正是這樣的人。因此,我們沒談幾句,我就深深地喜歡上普京了。
不久,普京被保送到了紅旗學院。對克格勃許多青年軍官來說,這可是夢寐以求的事。
「既然普京在你們這里表現如此出眾,那您為何要放他走呢?」記者大惑不解地問彼得羅夫。
「的確是我親自把普京保薦到紅旗學院的。」彼得羅夫沉思片刻,滿懷深情地說,「說句老實話,像普京這樣出類拔萃、風華正茂的軍官,我確實不願意輕易放走。但我知道普京在業務上須進一步提高,雖然那時他已經升任少校。沃洛佳前途無量,日後必成大器、擔大任。俗話說,庭院跑不出千里馬。我不願把普京窩在我們這兒,眼睜睜地耽誤他的錦綉前程。」
練就過硬本領
紅旗學院是現在的巴拉什哈對外情報學院,而不久前,附近村民和外界還誤以為這是國防部下屬一個保密的科研所。
斗轉星移,光陰荏苒。普京當年的校友們早已由紅旗學院各奔東西,分散到全國各地。所幸的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的這位記者仍在這里找到兩位熟知普京當時情況的人:一個是普京所在系的原系主任亞歷山大·科貝洛夫上校;另一個是普京的同班同學、現為俄聯邦安全局少將的格列布·諾維科夫。一聽說記者要了解普京總統當年在紅旗學院的學習和生活,這兩位都如數家珍,侃侃而談。於是,普京當年許多鮮為人知的事便被他們從記憶深處一一地打撈了出來……
「要想進入紅旗學院,就得去莫斯科進行嚴格考試。只有成績合格,你才能踏入這學校的門檻兒,」特地從聖彼得堡遠郊趕來的諾維科夫少將首先開口,「錄取時,主要看學員的外語知識水平。外語好壞決定整個學習期限。完全不懂外語者學制為三年,粗通者為兩年,精通者為一年。普京和我說外語就跟說俄語一樣流利,所以我們都在一年制學習。」
「正式開學後,普京等新學員被安置在我們學院一幢灰色四層樓里。」坐在一旁的科貝洛夫接過話頭說,「樓四周圍起一道通有高壓電的帶刺的鐵絲網。便衣警衛荷槍實彈,帶著警犬日夜在樓四周巡邏。」
乍到一個新地方,這批新學員還未來得及互相好好認識一下,熟悉一下周圍的環境,他們便被派到烏克蘭西南波爾格勒的一個空降兵師接受特種訓練。說到這次訓練,諾維科夫少將至今還心有餘悸。
「您知道,我們在那裡都是接受什麼樣的訓練嗎?」諾維科夫自問自答,「首先是所謂的『鑽坦克』。訓練開始,一下子就有好幾輛坦克同時對你進行圍追堵截。訓練場一馬平川,甚至連一個壕溝也沒有。你站在平展的場地上,眼瞅著這龐然大物直沖你隆隆地迎面駛來。千鈞一發之際,你得迅捷、准確地往這坦克下面鑽。這里最主要的是要鑽得恰到好處,而後緊貼地面紋絲不動、斂氣屏息地趴著,以免撞到隆隆行駛的坦克的履帶上。稍有不慎或差池,便會喪命。就為這種訓練,此前不知道發生過多少次慘禍。」
據記者了解,在新學員訓練大綱中,鑽坦克其實還遠算不上是最極限的訓練科目。這些未來的情報官們真正感到可怕的還是接受高地跳傘的考驗。
「第二項訓練是高地跳傘。我們得穿著帶有背帶、像是降落傘傘衣一樣的訓練服,然後從高地上跳下。唉,這太可怕了!」諾維科夫繼續沉浸在深深的回憶之中,「就是在這高地上,我第一次見到了普京,我們倆一前一後地縱身從高地上跳下。快要著陸時,我們開始減緩下降速度。我死死地拽著普京。突然間……傘繩斷了。我們將要著陸的地面很堅硬,玉米剛收割完,滿地都是隨便丟棄的玉米稈。普京緊緊地抓著我,我開始墜落。但我在空中居然還來得及翻了個跟頭。最後我們歪倒在地,之後才站穩了腳跟。我不明白,怎麼會這樣有驚無險呢?普京不好意思地說,是他使出了柔道運動中的一招,趁勢幫了我一把。我們倆就是這樣認識的。我也愛練柔道,像普京一樣,我也得過我們市裡的柔道冠軍。順便說一下,直到畢業的前一天,我們許多人彼此還不知道真名實姓。」
當班長的帶頭買酒
在紅旗學院,所有學員統統都用化名。起先不少學員因為不習慣,一不小心就走嘴,暴露了真名。但普京從來不失誤。當時普京化名普拉托夫。有趣的是,這名字還是系主任科貝洛夫親自給他起的。
每天清早,學員們都得早早起床去跑步,但普京從一開始就想方設法地躲避,而一個人去校游泳池游泳。
「你們學校都教學員們學些什麼?」記者沖科貝洛夫問道。
「我們的教學原則是學以致用,所教的東西全是這些未來的情報官日後在工作中實用的技能。」科貝洛夫解釋說,「這里可沒有半點摻假,也沒有一絲溫情主義,我們的老師教得很具體,目的很明確,要求極嚴格。在校期間,學員們須學會徒手格鬥、空手對付手持刀槍的敵人等全套自衛技能。高級專家還給學員們講授各國文化、風土人情、民族特徵和歷史。」
「上面說學員們在校要接受特種訓練。請問這種訓練特在哪裡?」記者又忍不住地問。
「特在各個方面,也可以說這種訓練是包羅萬象的。」諾維科夫肯定地說,「就拿駕車術來說吧,身懷絕技的教官既教我們開車,又教我們邊駕車邊觀察,即每個學員既要學會熟練駕車,更要學會眼觀六路,准確無誤。行駛中,教官可能會冷不丁地問跟在我們後面行駛的汽車的牌號。可在倒車鏡里看到的汽車牌號的順序是反的!教官的話音剛落,你就得一絲不差地讀出來!我們都打趣地說,這才叫真正的『倒背如流』哇。但這不過是小菜兒一碟,更難的還在後頭。比如教官還令我們在林間曲折的小道上快速倒車。即使這時天空突然間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這種訓練也不能停下片刻。起初,你保不住會把車開到路邊的壕溝里,但最終換來的卻是得心應手的駕車技術。」
教官教新學員們掌握開車的過硬本領之後,他們還教他們練習射擊,並要求他們每個人都必須成為百發百中的神槍手。年輕的普京是這批新學員中的佼佼者。他會熟練地駕駛任何汽車,能出色地使用任何槍械。
「噢,還有,我們每周都一定要踢兩次足球。」諾維科夫忽然想起來說,「那球踢得很兇、很野。我和普京踢後衛。我們倆在場上拿腳鉤,用肘撞,左沖右突,很少讓對手接近我方球門。普京踢球動作協調、方向感強、配合默契。」
「您和普京很要好嗎?」
「是的。我們倆很對脾氣。就連我們的生日也是同一天。」諾維科夫又興致勃勃地說,「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我們倆在學院一起過生日的情景:我們在宿舍擺上桌子,邀同學們齊聚一堂。我們在一起講笑話,侃大山,吃果醬,喝茶,下象棋。宿舍里歡聲笑語不絕於耳,大家久久不願離去……」
「你們這樣干喝茶,就不喝點酒嗎?」
「宿舍里嚴禁喝酒。一旦發現誰喝酒,校方就要把他的名字捅到牆報上,算做通報批評。不過,我們也有對付的辦法。我們是這樣做的:上完課跟老師請假,假說是去野地跑步,鍛煉身體。准假後,我們在班長普京的帶領下悄悄地跑到附近的村子,向村民購買私釀烈酒。下酒的鯡魚是當地老鄉白送的。我們躲進茂密的樹林里,坐在樹樁上,一邊品嘗烈酒,一邊欣賞四周的美景。不過大家還能掌握分寸,盡力剋制自己。因此,我們從來沒有一個人喝醉過。」
「你們這么干,就沒被發現過嗎?」記者以好奇的口吻問道。
「其實,我們這一招兒學校誰都知道,早已不是什麼秘密!」諾維科夫莞爾而笑,「在學校這么干實際上是代代相傳。老師和我們學生一樣。當初做學生時,他們過的也是這種嚴酷的、苦行僧式的生活。他們向領導請假,謊稱是『去林子里跑跑步,在白樺林的懷抱中活動活動』。可回校時,他們卻個個鼻子通紅,酒氣熏天。我們做的事,老師們都心知肚明,他們只不過是體諒我們的處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B. 從體操明星到美女間諜,俄羅斯總統普京究竟有哪些少為人知的愛情羅曼史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1952年10月7日出生於列寧格勒,也就是現在的聖彼得堡。1975年畢業於列寧格勒大學法學系,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他從2000年開始執政,至今已有20年。普京的一生頗為傳奇,可謂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偶像。他是國家領導人,也是柔道大師,被國際柔道聯合會授予柔道八段,被世界跆拳道聯合會授予跆拳道榮譽黑帶九段,其興趣愛好廣泛,涉獵領域寬闊,其情感豐富,羅曼史也備受關注。3、美女間諜安娜·查普曼。1982年出生於俄羅斯伏爾加格勒,擁有莫斯科人民友誼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能說俄語、英語、法語和德語四種語言。2010年1月被FBI盯上,6月27日被美國FBI以俄羅斯間諜的名義逮捕,遣返俄羅斯。曾與普京共同乘坐私人潛艇,外界盛傳美女間諜與普京的緋聞。
4、國際名媛鄧文迪。兩人的緋聞最早曝光在2016年,被外媒體拍到登上普京的遊艇。
C. 普京的一些趣事軼事
一些有關普京的趣事(摘自葉利欽的自傳)
第一次認識普京
關於我同普京如何相識的問題,現在頗多傳聞和杜撰。一般人認為,我們應該是在1996年認識的,當時普京任總統事務局副局長。實際上,我同普京相識要比這早兩年。
1994年秋以前,我同普京沒見過面。但是我聽說,索布恰克有一個可靠的副手,此人總是遲到。記得有一次我同切爾諾梅爾金和索布恰克三人談話,切爾諾梅爾金突然火了,他沖著索布恰克說:「多利亞,斯莫爾尼宮(聖彼得堡市政府所在地——編者注)里怎麼一點規矩都沒有?我在那兒召集一些人開會,我問:『今年市外貿總額多少?』回答:『不知道。』『那麼誰知道?』回答說:『第一副市長普京知道。』『他現在哪兒?』『您別著急,他耽擱一會兒,但是肯定會來的。』果然,一刻鍾過後,沖進一個人來……對政府總理怎麼一點兒也不尊重?!」但索布恰克說:「對不起,您錯了。的確,普京不太守時。但是此人非常可靠。您自己也清楚,現在找個真正忠誠的人有多麼難。」這個情節我記住了。
槍擊野豬 普京救了我
在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們出發去離城80公里左右的狩獵場。一些聖彼得堡的官員隨行,人不是很多。我們都身著迷彩服,拿著獵槍。這時我注意到一個人,迷彩服非常合體,一副軍人儀態。他持獵槍的姿態非常自信,緊緊地抱著,就像擁抱一個心愛的女人。
我問禮賓官:「此人是誰?」「他是市政府第一副主席,姓普京,叫弗拉基米爾。」「啊,記得,有人對我講過他。」
那天,我們決定打野豬。但是怎樣才能將這個活動同正式談話、同討論國內迫切問題結合起來呢?大家最後決定,在草坪上擺上桌椅,備好食品,午餐會後直接去森林打獵。
過了一個小時左右,我們開始吃甜點。突然,意外的事情發生了。灌木叢中走出一個龐然大物,它站在那裡,四處轉動著眼睛,用蹄子扒拉著落葉。坦率地說,野豬的突然出現使我們驚慌失措,當時由於我講話時太激動,眼鏡掉在了地上,於是10個隨同人員都鑽到桌子底下找眼鏡。情況很危急!這時,我側目看到,普京沒有往桌子底下鑽,下面已經沒有地方了。他不知什麼時候已經端著獵槍在一旁站著。終於聽到兩聲槍響。後來了解到,同普京一起開槍的還有我的副官庫茲涅佐夫。但是最後檢查的結果表明,正是那個「總是遲到的普京」擊中了野豬的心臟。
野豬的出現是由於獵場人員的疏忽,他們趕野豬時搞錯了方向。
坦率地說,那天我們為普京喝了很多杯。我的第一印象很准確:這是一個強硬、不妥協和思維敏捷的人。我們非常友好地分手了。後來我多次回憶起那個秋天,回憶起那霉濕的落葉的味道,回憶起那驚險的瞬間和獲救的場面。每每想到普京,我就想:「莫斯科需要這樣的人。」一切就像預料的那樣,命運終於使普京來到了首都。
我想辭職
我經過長期的、甚至於痛苦的深思熟慮之後,在即將過去的一個世紀的最後一天,宣布了自己的辭職決定。
12月22日,我把普京叫到我的辦公室:「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你還記得嗎,我任命你為政府代總理時說過,你是一個前程遠大的總理。現在我認為讓你接班的時機已經來臨。」普京嘴角微微帶笑,他在激動時往往這樣。沉默了一會兒,普京說:「鮑里斯·尼古拉耶維奇,我不完全明白您的意思。」
我說:「我想辭職。」
在平常比較嚴肅的普京臉上頓時出現了各種復雜的表情。顯然,他懷疑我是否在考驗他:「鮑里斯·尼古拉耶維奇,您已經決定了?」
我說:「我想和你一起作出這一決定。」他說:「我認為您的辭職對國家來說將是一個巨大損失,如果總統選舉提前舉行,我還沒有做好承擔這么大責任的准備。」老實說,我很惱火,因為我期待的是另外一種回答——更積極更誠實的回答。「好吧,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你走吧。」我揮了揮手。
普京說:我想接班
此後幾天我總是在想:我要辭職的決定是否正確?是否應該讓普京再當幾個月總理?
12月27日,我錄制了電視新年講話。沃洛申(總統辦公廳主任——編者注)幾次想與我談普京和以前討論過的關於我辭職的問題,都被我打斷了話題,因為我決定暫緩辭職。克里姆林宮內出現一片令人不安的停頓。
早晨我又把普京叫來,他說:「鮑里斯·尼古拉耶維奇,上次我做得不對,實際上我能夠接班,也想接班……」
「那就好了。」我說
普京挨打悟出的道理。
普京的第一次挨打,就悟出了一個受用終生的道理。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的收獲了。普京當時回憶說:當時我感到很委屈。打我的哪個小子看起來是個瘦猴。不過,我很快明白,他年齡比我大。力氣也比我大的多。對我來說,這件事情是街頭大學校給我上的重要的一課。由此使我獲得了受益非淺的教訓。
我從這個教訓里得到了四點結論:
〈1〉首先是我做的不對,當時,那孩子只是對我說了句什麼。而我卻粗暴的把他給頂了回去。那話簡直能把人噎死。實際上,我這樣對待人家是毫無道理的。因此,我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2〉如果當時站我面前的是一個人高馬大的壯漢。也許我就不會對他這樣粗暴了。因為這孩子看上去瘦骨伶仃,我才覺得可以對他撒野。但等我吃了苦頭以後。我才明白,不論對誰都不能這樣做。對任何人都要尊重。這是一次很好的,有示範意義的教訓。
〈3〉我明白了在任何情況下,不管我對錯與否。只要能進行還擊。就都應當是強者。可那孩子根本就沒有給我任何還擊的希望。根本沒有希望。
〈4〉我應該時刻做好准備,一旦遭人欺負。瞬間就應當進行回擊。瞬間!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總體來說,他悟出了一個道理:如果你想要成為勝利者,那麽,在任何的一次打擊中,都要咬牙堅持到底!
此外,普京還意識到不到萬不得已,不能輕易捲入沖突。但一旦有什麼情況發生,就應假定無路可退。必須斗爭到底。可以說,這一公認的准則是此後克格勃教給他的。但早在孩提年代的普京在他的多次打架中對此就已經爛熟於胸了。
此後,在克格勃的工作中,普京還掌握了另一條准則,那就是,如果你不準備動武,你就不要拿起武器。不應該隨意恐嚇別人。只有在你決定開槍的時候,才須掏出手槍。小時候在街頭需要用拳頭明確他與小夥伴之間的關系時,這位未來的總統就是這樣做的。一旦你下決心打這一架。那你就要堅持到底。換句話說,就像是我們人民解放軍所說的那樣:不打則已,打則必勝!
http://bbs.tiexue.net/post_2521543_1.html
普京在聖彼得堡
1990年經列寧格勒國立大學校長斯坦尼斯拉夫·梅爾庫利耶夫的推薦下弗拉基米爾·普京成為列寧格勒蘇維埃委員會主席阿納托利·索布恰克的顧問。弗拉基米爾·普京在馬林斯基宮開始了政治生涯。
在阿納托利·索布恰克當選為聖彼得堡市市長後1991年6月12日弗拉基米爾·普京成為聖彼得堡市市政府對外聯系委員會主席。1991年8月份的政變之後聖彼得堡市市政府從馬林斯基宮遷往斯莫爾尼宮。弗拉基米爾·普京在斯莫爾尼宮一直任職到最後。1995年弗拉基米爾·普京擔任聖彼得堡市副市長.
D. 普京「突然」語出驚人,令美國瑟瑟發抖,對世界局勢之後的發展有何影響
自從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每一次對外訪談,都會成為全球媒體關注的焦點,正是在如此關鍵的階段,普京的一段驚人之語,也令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感到瑟瑟發抖。普京對外表示:「在俄羅斯被逼到走投無路的情況時,插手俄烏沖突的國家都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雖然普京的言論對於北約國家有一定的震懾作用,但是我們也很清楚,普京的言論並不能夠促使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調整自己的戰略方向。
而俄烏沖突未來會以何種方式結束,目前還沒有準確的結果,因為俄烏沖突的局勢依舊模糊不清,如果想要盡快恢復到戰前秩序,那麼就必須要各方力量共同努力,不然的話,俄烏沖突必然會造成更大規模的流血犧牲。
E. 普京在任時做了些什麼
普京作為俄羅斯總統,一開始就強調,他的外交戰略為經濟服務,其目標是確保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和促進經濟發展,重振俄羅斯的大國地位。普京在積極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發展關系的同時,主張建立多極化世界。他明確提出,在21世紀的頭10年裡,「俄羅斯將致力於以所有國家間真正平等的夥伴關系為基礎,促進新型國際關系的形成」。2002年,普京從國際形勢和俄羅斯的國力出發,對外交政策進行了戰略性調整,提出了對國際事務進行「有選擇地參與」的構想。
普京上台後奉行親西方政策,但在俄羅斯切身利益上從不輕易讓步。普京外交戰略的中心是,以發展同美國的關系為主導,帶動和改善俄羅斯與北約和歐盟的關系,確保俄羅斯的經濟利益和國家安全利益,逐步實現與歐洲的統一,讓俄羅斯融人世界經濟,最終使俄羅斯重新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
普京首先將俄羅斯定位為歐洲國家,積極同歐洲國家建立「更密切的協作關系」。普京上台伊始就強調注意同歐洲國家發展關系。後來又多次重申他的這一戰略思想。2002年,普京在國情咨文中強調,歐洲是俄羅斯外交的重點,俄羅斯的一貫立場是採取具體步驟實現與歐洲一體化,與歐盟建立統一的經濟區。2002年5月28日,普京同北約19個成員國的首腦簽署了關於建立俄—北約理事會的《羅馬宣言》,宣布俄羅斯與北約成了「平等夥伴」關系。次日,普京又與歐盟領導人簽署了俄歐關系5項原則聲明。歐盟則承認俄羅斯是市場經濟國家,表示支持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普京在奉行親西方政策的同時,主張維持和發展與所有國家的關系,以增強俄羅斯的國力。普京特別重視亞洲,把它看做未來經濟競爭的重點。
強調同中國建立牢固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是普京的重要外交戰略之一。普京一上台就高度評價了俄中關系。他說中國是俄羅斯最重要的盟友之一,兩國之間的相互信任已達到了很高的程度,兩國領導人的高層互訪和接觸對兩國各領域合作的進展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兩國無論在經濟、文化領域,還是在軍事技術領域的合作「都達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層次」。普京同中國領導人進行定期互訪,在朝鮮半島局勢、美國出兵伊拉克等重大國際問題上協調立場。普京「特別關注」兩國在經濟領域的合作,希望兩國在能源、高科技、太空等領域拓展合作,同時加強在文化、教育和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他全家對漢語、中國文學和歷史的興趣都很濃厚。他的兩個女兒都在學習中國武術,其中一個女兒已經開始學漢語。
加強同印度和日本及其他亞洲國家的往來。目前,印度軍隊80%的裝備來自俄羅斯。普京還對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組織」持積極態度。通過採取這些舉措,普京將俄羅斯的利益與蘇聯過去的利益連在了一起。
普京加強了同日本的往來,2003年1月,普京同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簽署了「日俄行動計劃」,在此基礎上他還說:「包括兩國首腦在內,一致認為應該加速領土問題談判。兩國將竭盡全力消除過去留下來的兩國發展的障礙。」
敢於同「邪惡軸心」國發展關系。盡管美國總統布希將伊拉克、朝鮮和伊朗列為「邪惡軸心」國家,普京為了俄羅斯的經濟利益,仍然與這些國家發展關系。
此外,普京訪問了美國的另一個「死對頭」——古巴,結束了兩國關系長達10年的「停滯時代」。
普京上台後,就緊緊圍繞俄羅斯的經濟利益和恢復俄羅斯在世界上的影響,展開了積極的外交活動。他以神秘的微笑,矯健自信的步伐征服了世界。
普京頻繁外訪,以同世界各國建立普遍聯系。普京的第一件事是遍訪周邊國家,目的是保證周邊地區的和平、安全和穩定。普京說過,鄰居無法選擇,同他們只能和睦相處,盡管他們各不相同。普京還到過蒙古,這不僅是由於它跟俄羅斯有共同邊界,還因為對聰明的政治家來說,國家沒有大小或強弱之分。據稱,他在執政的頭19個月中出訪了60餘次,有77天在國外度過。有人形容,普京出國訪問有如「緊急空降」。比如他在加拿大出席「八國會晤」,在那兒只待了46小時,來回要在飛機上度過30小時,而且時間正好黑白顛倒。然而普京深夜回到莫斯科後,第二天早上又飛到斯塔夫羅波爾去視察那裡的水災情況,連記者們也往往跟不上普京這種工作節奏。普京出國訪問講究實效,一般不安排參觀游覽活動。有人說他哪兒都去過,可是哪兒都沒有玩過,不是他不想玩,而是他感到沒有時間。但他的收獲卻遠遠大於欣賞美景。普京通過出訪和會談,解決了同德國存在多年的轉賬盧布的計算問題,使俄羅斯欠德國的債務從90億美元減少到5億歐元,而且其中的3.5億歐元已經償還。債務反正早晚要還,而普京卻選擇在德國遭受水災後立即將錢匯過去,使古板的德國人對俄羅斯頓生好感。普京出訪期間敲定的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計劃,簡直就是對未來投資,為後代掙錢。
普京自2000年在斯洛維尼亞首次會晤布希以來,就與這位美國總統建立了良好的私人關系。布希喜歡看別人的眼睛,以此斷定是否應該信任他們。普京是第一位被布希邀請到他的私人牧場做客的國家元首,兩人以親密的私人會晤取代了以往的繁復禮儀。普京贊揚「布希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是能力很強的政治家」。「他是我的好朋友,希望仍將是好朋友,盡管在伊拉克問題上存在分歧。」
普京為學英語,同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成了好朋友。普京喜歡用英語同布萊爾交談,他們還一起看過歌劇,一起在酒吧喝啤酒開玩笑,還互相親密地叫對方托尼和沃洛佳。
在2000年8月沖繩首腦會晤時,法國總統希拉克還未跟普京握手,但兩人在聖彼得堡垂釣之後,關系一下子拉近了許多。隨著兩人在美國出兵伊拉克問題上立場的接近,兩人關系更加熱乎了起來。2003年2月10日,普京赴法國就伊拉克問題協調立場,希拉克親臨機場歡迎,顯示出了異乎尋常的熱情。如今,人們難以評判究竟是布萊爾,希拉克,還是八國集團的其他領導人誰跟普京更「鐵」。普京同朝鮮領導人金正日的關系也很密切,他親臨金正日61歲生日慶典,並為他送去了生日賀禮。日本新首相小泉暫時還未闖入普京的朋友圈,因其一登上首相寶座就迫不及待地針對領土問題發表了強硬的聲明:要麼全部歸還,要麼一點不給。普京為此而不急於跟小泉套近乎。普京讓世界相信,俄羅斯願意成為各國的夥伴。
F. 幽默讓他更具親和力, 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幽默程度到底有多高
普京的幽默程度是非常高的,這一點我們從他出席會議的發言,以及和民眾相處過程中的行為舉止就可以看出來。其實普京的長相在配上他豐富的面部表情就非常有喜感,哪怕他不做表情,也不會讓人覺得他是一個難以相處的人。
作為俄羅斯的總統,普京甚至還被自己的國民在網路上催婚,沒想到普京的婚姻大事成了俄羅斯人民的迫切關注。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普京在出席一次活動的時候,竟然被一個大媽強吻了。普京之所以能夠融入到人民當中,就是因為他的與生俱來的幽默感,這種幽默也讓他更加具有親和力。
G. 會玩的普京登山慶生,細數一下,鐵腕總統都干過哪些瘋狂的事情呢
據國外媒體報道10月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西伯利亞地區登山為了慶祝10月7號的生日。鐵腕總統普京今年已經67歲了,他做過不少瘋狂的事,像這種野外爬山這種事很正常。俄羅斯被人們稱為「戰斗民族」,作為俄羅斯的總統普京在當今世界,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第二次車臣戰爭,普京為了去前線鼓舞士氣,親自開著SU27去視察。剛剛也提到過普京之前是KGB特工,所以能駕駛SU27並不奇怪。普京的舉動當時可謂是轟動了整個車臣,既展現了個人魅力,又鼓舞了士氣。普京還會三種語言,俄語,德語和法語,他的經歷真的非常豐富,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普京的自傳。
H. 普京被認為是一位「鐵腕總統」,他有哪些鐵腕手段
他個人經歷是非常傳奇的,他當上這個總統經歷了很多。可以說,如果俄羅斯沒有他的話,根本就發展不到現在俄羅斯的這個經濟水平。普京還是比較注重民心的,比較為人民著想。結合他在國家層面上作用那些方法就可以知道,他其實是果斷的。所以他也就被稱為鐵腕總統。
執政以來,普京致力於復興俄羅斯超級大國地位,對內加強聯邦政府的權力,整頓經濟秩序,打擊金融寡頭,加強軍隊建設;對外努力改善國際環境,拓展外交空間,維護本國利益,在國際舞台上恢復了世界性強國地位。可以說,他在俄羅斯的地位非常高。也正是因為他的一些鐵腕手段才讓俄羅斯發展到現在這樣強大。
I. 普京潛水50米,瘋狂的總統還見過哪些瘋狂的事
因為看慣了我國的國家領導人一個個非常穩重的樣子,所以看到其他國家的領導人時,總有一種很俏皮的感覺。美國總統特朗普有時候就像一個任性和自大的孩子。而俄羅斯總統普京則是一個偉大的冒險者。
普京曾經不顧生命危險,潛入水下50米,被人稱為最瘋狂的總統。那麼,普京這位瘋狂的總統還做過什麼讓人大跌眼睛的瘋狂事呢?
2000年的時候,他還曾經開著車和妻子到前線慰問戰士。那個時候幾百米之外,敵人的很多狙擊手正在拿槍口對著他。他還輕松的表示,正是由於存在這些危險,所以團聚才顯得有意義。可謂是十分瘋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