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俄羅斯的薩爾瑪特導彈又叫白楊嗎還是兩種不一樣的導彈
不一樣
俄羅斯新一代液體火箭洲際彈道導彈「薩爾瑪特」RS-28
俄羅斯固體洲際導彈技術已相當成熟,現役RS-24「亞爾斯」、SS-27「白楊」-M等。
白楊M導彈和之前俄羅斯報道的「薩爾瑪特」洲際導彈有所不同的是,白楊M導彈的發動機使用的是固體燃料,而「薩爾瑪特」洲際導彈裝的發動機裝的是液體燃料,裝有固體燃料的白楊M的起步時間更短,而且加速更快。目前如果他一旦發射,沒有任何東西有能力能攔截,而且可以打擊和摧毀的目標遠到1公里以外。而且俄羅斯還宣稱,白楊M的飛行能力,也是目前世界上其它的導彈的飛能力不能比擬的,可以說都不是一個級別,還差好幾個階層吧。
⑵ 俄羅斯軍費佔GDP多少
俄羅斯軍費佔GDP的比例保持在2%~4%之間
塔季婭娜·舍芙佐娃
2017年12月29日,分管財務和文化工作的俄國防部副部長塔季婭娜·舍芙佐娃宣布,俄武裝力量在2018年國防部預算中的分配比例塵埃落定,人事、采購和作訓大體平衡,能夠確保俄羅斯國家安全和核心利益。舍芙佐娃特意強調,在2018年,當兵是俄羅斯青年不錯的選擇,因為「工資漲勢不錯」,在經濟困難的當下,這可是難得的亮點。
連續漲工資
據介紹,俄國防部預算中,第一大部分支出是和維持武裝部隊有關的人事費用,現役軍人與文職人員的開銷佔到總預算的40%,計1.3萬億盧布(約合1466億元人民幣),包括各種工資、津貼、醫療、培訓和出勤補助等。第二大部分是物資采購與作戰訓練,占支出的60%,計1.5萬億盧布(約合1692億元人民幣),包括武器裝備彈葯的采購、維修、演習和升級,以及各種配套軍事設施的建設和修繕。如此算來,2018年俄國防預算總計2.8萬億盧布(約合3158億元人民幣),依照盧布計算的總金額,2018年國防預算與2017年一樣,但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實際金額下降了約3%,比2016年的3.8萬億盧布下降28%。
雖然預算總額大幅下降,但舍芙佐娃表示俄羅斯沒有裁軍計劃,恰恰相反,在接下來三年內會繼續給軍人提升工資,每年漲幅為4%,工資調整的時間分別定於2018年1月1日,2019年和2020年的10月1日,受惠面涵蓋軍官、軍士、文職人員、合同兵和義務兵,此外,為武裝部隊直接服務並領取工資的人員也包括在內。為此列支的預算在2018~2020年分別為180、226和412億盧布(約合20.3、25.5和46.5億元人民幣)。舍芙佐娃說,2020年的國防預算會特別大,因為要綜合考慮到通貨膨脹和屆時軍隊中高學歷高工資人員佔比更高的因素,「所有相關的政策性文件已全部通過普京總統的審批即將出台,請大家放心」。俄羅斯《觀點報》披露,自2018年起,像俄軍中尉排長的月平均工資能夠增加到6.61萬盧布(約合人民幣7460元),比2017年多拿2500盧布(約合人民幣282元),而中校級軍官的基準工資相應上升到8.87萬盧布(約合人民幣1萬元)。
為什麼俄羅斯在軍費總額下降的情況下還要給軍人加工資呢?俄羅斯媒體普遍評論又是普京的一個政治考量。漲工資方案是普京首肯的,2018年是俄羅斯大選年,為了在總統選舉中繼續擴大優勢,普京的這一舉措必將在投票中贏得百萬俄軍及其家屬的支持。保障軍人待遇,增加軍人士氣,亦能增強在俄羅斯軍隊服役的吸引力,招收更多高學歷高技能青年人才發揮先進裝備的戰鬥力。有消息稱,俄軍將進一步提高部署在遠東邊疆區俄日、俄朝邊境地區部隊的待遇,應對這一地區日益嚴峻的形勢。
軍工業「有保有放」
舍芙佐娃還提到,馬上開啟的俄羅斯「2018-2027年國家裝備計劃」(GPV-2027)首次為軍工生產、軍隊營地及未來軍事技術發展計劃的基建設施准備大量預算,准備對幾個關鍵性的軍事設施進行更新升級。目前,俄羅斯主要軍事基地仍是蘇聯時代建成的,設施普遍老舊,功能退化,影響新裝備的正常使用和維護。同時,為了發展第四代乃至第五代軍事技術,俄羅斯需要保證武器研發的周邊實驗和測試裝備及場站達到世界領先的技術水準。
俄軍在2017年獲得了大量新裝備,但相應的勤務保障設施和技術手段沒有跟上。例如,為了應對北約東擴,部署在卡累利阿前進機場的蘇-35S殲擊機就因為保障不足影響了出勤率。2017年,俄軍在敘利亞戰爭中耗費巨大,進一步影響了國內軍隊建設水平。這一缺陷會在GPV-2027的預算中得到修正。普京已宣布從敘利亞撤回大部分部隊,GPV-2027所包含的裝備采購總預算為19萬億盧布(約合21400億元人民幣),另有1萬億(約合1100億元人民幣)用於設施建設更新,提升技術保障水平。
耐人尋味的是,為提高年度國防支出的效率,俄國防部今後要繼續壓縮武器采購合同的預付款項,這意味著俄軍工企業今後要想繼續拿到國防部訂單,必須首先自籌資金采購原材料組織生產,逐步減少對政府預先撥款的依賴,來路包括銀行貸款和要求國外客戶(如印度、沙特等)增加預付款。當然,對於沒有出口業務的戰略核武器和核潛艇製造廠家來說,他們承擔的重點采購不適用預付款壓縮計劃,俄國防部甚至可能增加預先付款保證按期或提前交貨。目前,俄軍工企業持有的國防承包合同總價值約3萬億盧布(約合人民幣3300億元)。
舍芙佐娃強調,俄國防部的付款中有很大一部分轉換為稅款回到俄財政收入中去。舍芙佐娃舉例,僅俄航空生產企業通過國防承包合同在2015年就為地方和聯邦中央財政上繳了總計481億盧布(約合54億元人民幣)的增值稅和444億盧布(約合50億元人民幣)的個人所得稅稅收。舍芙佐娃暗示,人們也不能簡單的把國防費用看作純粹消耗性的花費,它為俄羅斯經濟社會的正常發展提供了很強的驅動力。她還闡明俄國防部將在2018年繼續與俄聯邦軍事檢察和稅務機構強化合作,嚴格監控軍隊財務收支平衡和確保國防承包合同依法繳稅。
長遠與現在兼顧
從俄羅斯軍費預算來看,俄採取了短期和中遠期並舉的軍隊戰鬥力發展戰略。短期來看,俄軍在今後數年的裝備水平不會有根本性提升,其主戰裝備以升級改造原有蘇制武器為主,特別是陸軍重型裝備,在「西方-2017」演習期間,俄羅斯首次展出T-80BV改進型方案,採用T-72B3坦克的火控和附加裝甲。近期,俄羅斯宣布加強炮兵部隊,恢復列裝203毫米2S7自行加農炮。升級舊有裝備,利於俄羅斯軍隊在北約東擴壓力增大、東烏局勢久拖不決的情況下保持陸軍陣容和戰鬥力水準。改進型裝備與基型在操作上差別不大,下發部隊後能夠迅速形成戰鬥力。要知道,蘇聯軍隊在1941年遭到納粹德國入侵時正值大規模換裝,因新式武器使用困難,遲遲不能形成戰鬥力,是蘇德戰爭初期蘇軍慘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另外,俄羅斯還在積極研究用便宜的無人攻擊機來代替舊式蘇-25強擊機。
在中遠期第四代武器發展上,俄羅斯絕不會放鬆,但不太可能在裝備性能不完善的情況下貿然投資生產。俄陸軍總司令薩留科夫上將在2017年12月23日說,國防部已與烏拉爾機械車輛廠簽訂了生產第一輛定型後T-14坦克的合同。俄空天軍期待的蘇-57殲擊機則安裝了新式發動機進行試飛。不過,俄羅斯目前面臨的形勢還沒有嚴峻到戰爭明天爆發的程度。因此蘇-57和T-14在性能得到繼續發展完善之前,不會匆忙投產裝備部隊。
俄羅斯的主要國防資源最有可能用於戰略核力量。特朗普政權上台後,在遠東部署末段高空防禦系統,又進行了多次反導攔截試驗,試圖加大對俄戰略威懾力量。俄羅斯可能會加速發展下一代「薩爾馬特」重型洲際彈道導彈,加快用「亞爾斯」多彈頭導彈取代「白楊-M」單彈頭導彈的步伐。俄羅斯在太空武器和彈道導彈攔截方面可能也在進行秘密研究。955A型戰略導彈核潛艇將為俄羅斯帶來優越的水下核威懾力,俄空天軍還在遠東勘察加半島核潛艇基地附近空域舉行過數次米格-31BM截擊機攔截入侵敵機的大規模演習,從多個方面開始保證新潛艇順利服役。
⑶ 被稱為全球最強的洲際導彈薩爾馬特,威力有多大
一個國家的強大,必定和它的軍事力量密切相關。冷兵器時代已成為歷史,現代化軍事力量才是王道。提到軍事力量不得不說一下「戰斗民族」俄羅斯。他們可以在零下十幾度的水裡洗澡,也可以生吃豬肉,一言不合就開干,被我們稱為「戰斗民族」。
薩爾馬特
這就是全球最強的重型洲際戰略核導彈,薩爾馬特的威力,它就是這么強悍。可以說,一枚薩爾馬特,就可以將10個現代化城市徹底毀滅,數百萬人死亡,著實令對手膽寒。
這種大殺器,能夠讓一罐喜歡用核武器嚇唬人的俄羅斯,不戰而屈人之兵。
⑷ 俄羅斯的先鋒導彈性能怎麼樣
據了解,這個被傳得神乎其神的高超音速導彈大名叫做「先鋒」,也被稱作Yu-71,是俄羅斯最新的洲際戰略導彈系統RS-28「薩爾馬特」荷載的導彈之一,一起組成了俄羅斯未來最先進的核武器打擊力量。而這個「先鋒」是否真如說的能夠達到超過20倍的超音速呢?這就能說到咱們一直鋪墊著的阿凡加德了。
⑸ 俄再測試薩爾馬特了嗎
莫斯科3月13日消息,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兼國防部第一副部長格拉西莫夫13日對媒體說,俄羅斯將再次對「薩爾馬特」洲際戰略導彈進行發射測試。
俄羅斯總統普京3月1日在莫斯科向議會兩院發表國情咨文時表示,「薩爾馬特」導彈「可以打到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
⑹ 薩爾馬特和白楊m誰厲害
薩爾馬特厲害一點。
白揚是俄羅斯第三代固體洲際導彈。有效射程為11000公里至12000公里。可攜帶3至5枚10萬至50萬噸核彈頭。亞爾斯洲際導彈是在白楊導彈的基礎上增強了其突防能力和抗干擾能力,且攜帶了新型抗干擾誘餌彈頭末端突防能力大大增強。有效載荷比白楊多出了近40%。俄羅斯戰略核反擊力量的中堅。薩爾馬特是俄羅斯最新一代的液體洲際核導彈。其有效射程達到15000至18000公里可攜帶10至15枚核彈頭。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液體洲際核導彈。相比其前一代的撒旦液體導彈具有突防能力好,抗干擾能力強。具備極其強大的戰略核威懾能力。
⑺ 世界上最厲害的洲際導彈是哪個
世界十大最強洲際導彈
1、薩爾馬特
RS-28彈道導彈,譯文薩爾瑪特,綽號:撒旦-2型,是俄羅斯最新洲際戰略彈道導彈。俄羅斯薩爾馬特導彈是世界上運載能力較強的洲際彈道導彈,可攜帶的核彈頭相當多,當量巨大。薩爾馬特威力大、射程遠,根據不同的發射目標,可以裝載不同數量的燃料,一個是射程1.6萬公里,最大甚至可能達到將近2萬公里,可是目前為止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洲際彈道導彈之一。
【 詳細>>】
2、東風-41彈道導彈
東風-41彈道導彈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裝備的一種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是東風-31彈道導彈的一種發展改進型。東風41彈道導彈採用三級固體燃料火箭作為動力,最大射程可達約12000-14000千米,其牽引車能在公路上進行機動,具有一定的越野性能,導彈還採用了電腦控制的慣性制導系統,提高了命中精度。該彈能攜帶10枚分導式突防核彈頭,一次可以消滅10個美國戰略目標,可以說是現今最強洲際彈道導彈之一。
【 詳細>>】
3、三叉戟2潛射導彈
UGM-133A彈道導彈,譯文:三叉戟II型,又稱為三叉戟D5導彈,是美國海軍第三代潛地彈道導彈,是美國海軍最重要的海基核威懾力量。該型導彈於1990年3月首次部署,美國憑借雄厚的科技實力和工業基礎,UGM-133A彈道導彈仍然是潛射彈道導彈中當之無愧的王者。三叉戟2導彈是世界現役潛射洲際導彈當中精度最高的之一,導彈重59噸,射程12000公里。
【 詳細>>】
4、「撒旦」洲際導彈
R-36M彈道導彈,譯文:撒旦,北約代號:SS-18,是俄羅斯在蘇聯時期研製的多彈頭洲際彈道導彈,是薩爾馬特之前導彈中最強的洲際彈道導彈。該導彈正如北約國家給其取得北約代號,SS-18撒旦一樣,帶給西方國家無盡的恐怖和威懾。
【 詳細>>】
5、民兵3洲際導彈
LGM-30G「民兵3」戰略彈道導彈,是美國的一型固體洲際彈道導彈,研製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於20世紀70年代正式服役。作為上一代「民兵2」的改進型,「民兵3」對於再入階段的性能做了大幅改進,成為美軍第一型裝備了分導式多彈頭的地對地戰略彈道導彈。
【 詳細>>】
6、東風5C洲際導彈
東風5C型洲際導彈是目前東風5系列中最為先進也是最新出現的型號,主要改進了發動機性能,彈頭性能大幅提高,有分導彈頭,顯著提升了導彈的突防能力。導彈為液體作為燃料,採用發射井的發射方式,全量達到180噸以上,擁有十個分彈頭的能力,其整體作戰水平達到世界現役一流水準。
【 詳細>>】
7、亞爾斯彈道導彈
RS-24彈道導彈,中文:RS-24 ?亞爾斯?,該導彈是RT-2PM2彈道導彈(白楊-M)的升級版,配有分導式多彈頭,與已經裝備部隊的白楊-M單彈頭彈道導彈一起,成為俄羅斯戰略火箭軍在未來導彈部隊的核心,加強了俄戰略火箭兵的作戰打擊能力。RS-24安裝了附加助推裝置和分導式彈頭多彈頭,命中精度小於200米,最遠射程可達1.1萬公里。
【 詳細>>】
8、布拉瓦洲際彈道導彈
布拉瓦洲際彈道導彈,完全借鑒了「白楊」-M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的研製經驗,具有突防能力強和圓概率誤差較小等特點。該導彈與「白楊」外形相似,只是射程略微降低,為10000公里。「布拉瓦」洲際彈道導彈仍然採用三級火箭助推,使用固體燃料作為推進劑。它是俄羅斯現在組成二次核打擊能力和核三位一體的組成部分。
【 詳細>>】
9、白楊-M
RT-2PM2彈道導彈,譯文:白楊-M彈道導彈,是俄羅斯最知名的戰略武器之一,它引領了洲際導彈發展的潮流。該導彈可攜帶多枚分導彈頭,射程超過1萬公里,飛行速度快,並能作變軌機動飛行,具有很強的突防能力。RT-2PM2彈道導彈成為現代化的武器系統,其主要優勢是它在穿越敵方反導彈防禦體系時的飛行和作戰穩定性能。
【 詳細>>】
10、東風-31彈道導彈
東風-31彈道導彈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裝備的一型陸基遠程彈道導彈,是中國首型固體燃料遠程彈道導彈,也是中國第二代戰略導彈。東風-31彈道導彈採用三級固體燃料火箭作動力,最大射程約為8000-11270千米,可攜帶單彈頭或多枚更小的彈頭、誘導彈頭以及重返大氣層載具,應用了許多新技術,在體積、打擊精度、生存性能和突防能力等方面均有明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