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到俄羅斯去最好賣什麼東西
你的四項都沒有,現在全世界的東西都是中國製造,(俄羅斯客機不合格)
如果你是老百姓; 單是紀念品的話,建議買軍尼大衣(前蘇軍服)
雖然做工不如美德的科技和實用,但是做工和選料令你咋舌。
我不細說,看看俄羅斯的閱兵就知道了。
❷ 最好的養花肥料有哪些
沒有最好的花肥,只有最合適的花肥。一般肥料分有機肥和無機肥,可以依照自己種的植物,調配最適合它的肥料。
我知道給你提出這個問題的初衷,剛開始涉及園藝的我也是幻想著有一種萬能肥料,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我所有問題。不用等自己種植的植物發黃了才知道這次需要什麼微量元素?要加什麼肥料?想要主動出擊,不用等植物出現症狀了在被動選擇追肥。
每當要種新的植物,我就會從發酵好的箱子中取部分土和無機肥混合放入盆中。加上之前的發酵渣,這個底肥是比較持久的。
好的肥料不只是我這些,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方子,自己方便就行了。我在嗶哩嗶哩上面有看到過一個台灣的博主,他利用蚯蚓製作肥料,完美消耗掉每天家中產出的廚余垃圾。你們也可以自己去搜索一下,畢竟學無止境。
❸ 全球最好的肥料
喜滿地水溶肥不錯,很多農戶用後都說效果好
❹ 中國在俄羅斯有化肥企業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俄羅斯特諾姆化肥
俄羅斯阿康肥
俄羅斯阿康液體肥
安諾夫復合肥料
俄羅斯原裝菲特拉姆水溶肥
俄羅斯雙馬硫酸鉀復合肥俄羅斯進口復合肥挪威獅馬牌花肥有機肥
俄羅斯康婷液體腐殖酸肥料水溶肥料
俄羅斯紅鉀大量元素水溶肥
俄羅斯黃腐酸鉀全水溶肥
俄羅斯是全球三大類肥料(氮肥、磷肥、鉀肥)的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
❺ 俄羅斯民眾用「魚子醬」施肥,這是什麼魚的魚子醬
根據俄羅斯媒體的報道,俄羅斯西伯利亞遠東地區的薩哈林島海域有大量太平洋鯡魚在這里聚集,並在這里繁殖產卵,大量魚卵被海浪沖上陸地,海岸變已經覆蓋了大量的魚卵。因為魚卵的數量龐大,所以相關的專家建議這些魚卵不能當作食物來食用,但是可以當作農作物的肥料來使用。
魚子醬的營養價值之高是全世界公認的,魚子醬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氨基酸和脂肪酸等營養物質,可以改善人類的皮膚健康,而且它們中的成分可以促進大腦的健康,是一種集營養和美味為一體的美食。
❻ 去俄羅斯做什麼生意比較好,
輕工業品,比如食品、衣服、陶瓷(家用)、火柴等,俄羅斯重工業很發達,冶金、機械、化工、能源等,因為它不需要這些,而輕工業相對落後,所以這些輕工業品能在俄羅斯賺大錢
❼ 什麼品牌的肥料最好
分幾個檔次:國外進口的:最好的是挪威雅冉、比利時獅馬,差一點的有住商、阿康等。國內的比較好的有中化化肥、洋豐、芭田、金正大等
❽ 俄羅斯最重要的出口產品和進口產品是什麼
俄羅斯是個資源大國,出口方面還是以天然氣等為首要,至於進口嘛,當然是輕工業方面的,比如服飾,鞋子,玩具等。哦~~還有水果等。姐在俄羅斯的時候,吃的甜橙是從美國進口,穿的衣服是從韓國進口的。。。。。很多小玩具,零食之類的都是咱中國的。
❾ 俄羅斯出口產品有哪些
一、機械設備 ,148億美元。
我們總在吐槽我們的機械設備,但是他們卻養活了我們的國家。例如,2018年俄羅斯機械設備已經帶來近150億美元的收入。收入的絕大部分是機械設備,家用轎車的收入是6.98億美元,載重汽車的收入15.6億美元。
l主要是兩類機械:核反應堆和鍋爐。還有包括視聽設備在內的其他產品。
那麼這些精密設備都去了哪裡呢?請注意,15%的精密機械都去了中國。需求量大的國家還有哈色克斯坦13.5%,白俄羅斯13%,烏克蘭6.5%。
排名中除了能源產品,還不包含棉布,化妝品和橡膠等暢銷品。
二、肥料,44億美元。
礦物和化學製品,氮和鉀,磷。塊狀的粉狀的以及其他包裝。今年我們向其他國家運送了18900萬噸有用的化學化合物。去年我們進行了35000萬噸的「神奇粉末」貿易,這給我們帶來了75億美元。
喜歡像我們一樣修理地球的還有巴西,他們購買了20%的俄羅斯肥料。另外我們把8-9%的肥料運往了中國,美國和烏克蘭。歐洲也在使用我們的肥料保證植物的生長。愛沙尼亞,芬蘭和波蘭合計采購了10.3%。
三、冷凍和新鮮魚類產品,14億美元。
2018年前6個月,就已經有將近100萬噸的俄羅斯魚類製品「漂到」外國買家的盤子里了。正如你所看到的,魚類比植物油利潤更高。
2017年的淡水魚和海產品出口盈利34億美元,相當不錯。
國外買家對冰凍產品的需求最大,占總產品的59%。接下來蟹類產品佔26%,魚片佔10%,還有1%是魚乾和咸魚。
50%的魚類製品銷往了韓國和中國,另外荷蘭的進口數額是17%。
❿ 我想去俄羅斯種地,有去過俄羅斯種地的嗎可以告訴下經驗嗎。謝謝
去俄羅斯種地,一般都只盯准經濟類蔬菜,如黃瓜,西紅柿等。一季收獲足可應付各種盤剝和損失,還有高額利潤。
俄羅斯本來就機械化,大面積粗放經營,你干三百晌,除了土豆大頭菜,還能幹些什麼呢?又能比俄羅斯人強多少?去了那些形形色色的『費用』,你最後又能剩下多少?前期投入那麼大,打工卡,簽證,護照,路費,工人工資,冒那麼大的風險,還得把機械帶過去,干這些俄羅斯人干熟了的低技術含量的活兒,明智么?
去俄羅斯,沒有保護傘不行,以國內經驗幻想一路恆通,腦袋發熱,輕易被忽悠了,更是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