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預備隊多少人

俄羅斯預備隊多少人

發布時間:2022-07-13 07:41:48

❶ 俄羅斯有多少軍人包括預備役

截止2009年12月1日,俄軍(不含政府其他強力部門)總員額為103萬人,俄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曾表示,到2012年,俄軍人數將減至100萬人以下,軍官人數將從35.5萬人降至15萬人。。 俄武裝力量由陸軍、空軍、海軍三個軍種和戰略火箭兵、空降兵、航天兵三個獨立兵種組成。全國分為六個軍區(現在正改為四個軍區)。俄羅斯預備役部隊550~600萬,

❷ 日俄戰爭雙方各死亡多少人日本有哪些師團參戰

俄國共投入兵力120萬人,傷亡、被俘27萬人,損失艦船98艘,軍費開支20億盧布;日本參戰總兵力109萬人,傷亡27.6萬人(其中戰死8.6萬人)。,損失艦船91艘,軍費消耗17億~18億日元。

日俄戰爭時日軍參戰序列
1904年2月爆發了日俄戰爭。這場在中國領土上進行的戰爭,日本陸軍兵力不僅傾巢出動,而且在戰爭期間,增加了4個師團、10個後備旅團兵力。
遼陽會戰:
滿洲軍總司令部(6月20日編成)總司令官大山岩大將。
第1軍司令官黑木為楨大將:近衛師團、第2、12師團。
第2軍司令官奧保鞏大將:第1、3、4師團。野戰炮兵第1旅團、第5師團、(以下為3月15日增加)第11師團、騎兵第1旅團。到6月30日第2軍所屬為:第3、4、6師團、後備步兵第11旅團、步兵第1旅團、野戰炮兵第1旅團。
獨立第10師團師團長川村景明中將、後備步兵第10旅團(配屬)。
第3軍(5月31日編成)司令官乃木希典中將:第1、9、11師團、後備步兵第1、4旅團、野戰炮兵第2旅團、後備工兵隊、攻城特種部隊(攻城炮兵司令部、野戰重炮兵聯隊、徒步炮兵3個聯隊、1個大隊等)。
第4軍(6月30日編成)司令官野津道貫大將:第5、10師團、後備步兵第10旅團。
日本參戰總兵力134500人,步兵大隊123個,騎兵中隊37.5個,火炮574門,工兵中隊24.3個。

攻佔旅順時日本陸軍編制序列:
第3軍司令官乃木希典中將(6月6日晉升大將):第一師團師團長伏見宮貞愛親王中將、松村奇本中將(7月10日後繼任)。第11師團師團長土屋光春中將。第9師團師團長大島久直中將。第7師團師團長大迫尚敏中將。後備步兵第1旅團旅團長友安治延少將,後備步兵第4旅團旅團長竹內正策少將。攻城炮兵司令官豐島陽藏少將:步兵、炮兵第1、2、3聯隊等。野戰炮兵第2旅團旅團長大迫尚直少將。野戰重炮兵聯隊聯隊長酒井甲子郎中佐。海軍陸戰炮兵隊隊長黑井中佐。後備工兵隊。軍兵站部隊及其他。

沙河會戰日軍部隊:
滿洲軍總司令官大山岩大將:
第1軍司令官黑木為楨大將:近衛師團、第2、12師團、近衛後備步兵旅團旅團長梅澤少將、騎兵第2旅團。
第2軍司令官奧保鞏大將:第3、4、6師團、騎兵第1旅團、野戰炮兵第13聯隊。
第4軍司令官司令官野津道貫大將:第5、10師團、後備步兵第10旅團、野戰炮兵第1旅團、徒步炮兵隊。
預備隊:後備步兵第3旅團、第11旅團
第8師團(會戰後期由日本國內到達)
參戰總兵力120800人,步兵123個人隊。,騎兵46個中隊,工兵24個中隊.火炮488門。

黑溝台會戰:
滿洲軍總司令官大山岩元帥:
第1軍司令官黑木為幀大將:近衛師團、第2、12師團、近衛後備旅團。
第2軍司令官奧保鞏大將:第6、4師團、秋山支隊、兵站守備隊、第3師團(在陣地後方集結)。
第4軍司令官野津道貫大將:第10師團、後備第3、11、10旅團、野戰炮兵第1旅團、第5師團一部(在陣地後方集結)。
滿洲軍直轄:騎兵第2旅團
總預備隊:第5師團主力、第8師團(後備第8旅團配屬)
參戰總兵力53800人,步兵大隊54個、騎兵中隊29個、火炮160門,工兵中隊6個。

奉天(沈陽)會戰:
滿洲軍總司令官大山岩元帥:
第1軍司令官黑木為幀大將:近衛師團、第2、12師團、近衛後備第5旅團、後備旅團、後備第13旅團、後備獨立野炮兵第1大隊。
第2軍司令官奧保鞏大將:第3、4、6、8師團、後備第1、8、14旅團、騎兵第1旅團、野戰炮兵第13聯隊、後備獨立野炮兵第2、3、4大隊
第3軍司令官乃木希典大將:第1、7、9師團、騎兵第2旅團、野戰炮兵第2旅團。
第4軍司令官野津道貫大將:第5、10師團、後備第3、10、11旅團、野戰炮兵第1旅團(欠第13聯隊)、第3師團後備工兵第2中隊。
鴨綠江軍司令官川村景明大將:第10師團、後備第1師團、後備第16旅團、後備步兵第59聯隊、徒步炮兵第1獨立大隊。
參戰總兵力249800人,步兵大隊240個,騎兵中隊57.5個,工兵中隊43個,火炮992門,機關槍254挺。

三、日本海海戰海軍艦隊: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東鄉平八郎大將
第1艦隊長官東鄉平八郎大將:
第1戰隊:戰艦4(三笠、朝日、敷島、富士)、裝甲巡洋艦2、通報艦1。
第3戰隊:巡洋艦4,驅逐艦13,水雷艇4
第2艦隊長官上村彥之丞中將:
第2戰隊:裝甲巡洋艦6,通報艦1
第4戰隊:巡洋艦4,驅逐艦8,水雷艇7
第3艦隊長官片岡七郎中將:
第5戰隊:裝甲海防艦1,海防艦3,通報艦
第6戰隊:巡洋艦4
第7戰隊:海防艦1,炮艦5,水雷艇30
其他附屬特務艦船24。

❸ 俄羅斯人都要服兵役嗎

第四節 兵役制度

俄羅斯目前實行義務兵役和合同兵役相結合的混合兵役制。

一 義務兵役

俄羅斯聯邦公民的兵役義務包括:兵役登記;役前義務訓練;應征;服義務兵役;服預備役;服預備役期間軍事集訓的應征和進行軍事集訓。

(一)兵役登記。

兵役登記是對所有應服義務兵役的公民和預備役人員按其居住地進行的專門登記。公民除免除兵役義務者、未掌握軍用專業技術的女性公民、服兵役者、內務機關服務人員、剝奪自由的服刑人員、達到預備役最高年齡者、出國定居者外,均應進行兵役登記。區(市)公民兵役登記委員會是負責兵役登記的管理機構。年滿17歲的男性公民,應在當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到區(市)兵役登記委員會進行初步兵役登記。女性公民的初步兵役登記在其獲得軍用專業技術教育之後由區(市)兵役委員會組織實施。

(二)役前義務訓練。

公民役前義務訓練的內容包括:掌握有關國防的初步知識和民防方面的技能;在初、中等教育機構接受服兵役基礎培訓和軍事愛國主義教育;按兵役委員會的要求進行士兵軍事專業培訓,接受醫療診斷和體格檢查,採取醫療保健措施。公民役前義務訓練可在軍事集訓過程中進行。

(三)應征。

凡已進行或應進行兵役登記、未獲免徵或緩征權、未服預備役、從高等教育機構畢業後獲得軍官軍銜並編入預備役、年齡在18~27歲的男性公民,均須應征服義務兵役。義務兵實行跨地區徵集,即異地徵集。

(四)義務兵徵集時間及服役期限

俄羅斯聯邦總統令規定,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10月1日至12月31日兩次徵召公民服義務兵役。對長期居住在農村並直接從事耕作的公民,徵召服義務兵役的時間為10月15日至12月31日;對居住在總參謀部列出的北極偏遠地區的公民和在教育機構擔任教學工作的公民,徵召服義務兵役的時間為5月1日至6月30日;授予軍官軍銜並編入預備役的公民,按總統令規定的期限應征服義務兵役。 義務兵的服役期限為24個月,具有高等學歷者的服役期為12個月,預備役軍官應征服義務兵役(服役期間擔任軍官職務)的期限為24個月。

(五)預備役

預備役主要由下列人員組成:退出現役轉入預備役的公民;在地方高等院校的軍事教研室按預備役軍官訓練大綱受過訓練的公民;因免徵而未服過兵役的公民;因享有緩征權未服過兵役、年滿27歲的公民;因其他原因未服兵役的公民;服過選擇役的公民;擁有軍事專業的女性公民。俄羅斯現有約2000萬名預備役人員,其中有240萬人在最近的5年裡在武裝力量中服過兵役。

預備役人員按軍銜和年齡分為三類,如表5-3所示。

表5-3 預備役人員軍銜、年齡

預備役的組成
(軍銜) 預備役公民的年齡
一級 二級 三級
士兵、軍士、准尉 35歲以下 45歲以下 50歲以下
尉官 45歲以下 50歲以下 55歲以下
少校、海軍少校
中校、海軍中校 50歲以下 55歲以下 60歲以下
上校、海軍上校 55歲以下 60歲以下
高級軍官 60歲以下 60歲以下 65歲以下

服預備役的女性公民均屬於第三類,其中,有軍官軍銜者最高服役年齡為50歲,其餘為45歲。

二 合同兵役

(一)公民首次服合同兵役

18~40歲的公民有權申請簽訂一份服役合同書。申請服合同兵役的公民必須符合具體的軍事專業對身體和職業心理的要求。首次服合同兵役的公民簽訂的服役合同書分別有:申請任士兵、軍士職務者簽訂3年服役合同書;申請任准尉職務者簽訂5年服役合同書;申請任軍官職務者簽訂5年服役合同書。正在服現役的義務兵可簽訂期限更短的合同。

(二)現役義務兵服合同兵役

服役不少於12個月的現役義務兵有權申請服合同兵役,志願者應向上級遞交申請報告,同時應提交合同兵役調查表、親手書寫的個人簡歷、學歷證明書副本、婚姻和子女狀況證明書副本及其他補充文件。提交的申請報告由部隊指揮員指定的部隊鑒定委員會進行登記並審查。其審查內容與志願服合同兵役的公民所接受的審查內容相同。

(三)再次服役合同

下列人員可簽訂此類合同:在聯邦境內服過合同兵役的公民;正在服合同兵役的公民;從聯邦執行權力機關調入國防部服役的軍人;根據俄羅斯聯邦有關國際條約從其他國家轉入俄羅斯聯邦國防部服役的軍人;暫時中止服役的軍人。此類服役合同的期限可以為3年、5年或10年。

(四)超齡服役合同

同超過最高服役年齡的軍人可簽訂超齡服役合同,期限分別為1年、3年和5年,但累計有效期限不得超過10年。此類超期服役的軍人年齡不得超過65歲。

(五)短期服役合同

對於編入預備役並表示願意在緊急狀態時期(自然災害等)按合同服役的公民,可簽訂為期6個月至1年的短期服役合同。

(六)軍校服役合同

軍事院校的學員、研究生簽訂在校學習期間和畢業後服役5年的服役合同書。

(七)合同兵役的激勵措施

俄羅斯為吸引公民簽訂服役合同,規定了許多激勵措施,主要有:合同制士兵初級職務工資不得少於法定最低勞動工資額的5倍,合同制軍人的軍銜工資不得低於職務工資的50%(俄羅斯2003年8月出台的新的改革措施規定,將戰斗訓練特殊條件補貼提高到每個軍人每月3300盧布,駐車臣共和國兵團的軍人每月5000盧布。這樣,服役第1年的合同制士兵每月可獲得大約6000盧布,駐車臣共和國的士兵每月可獲得15000盧布);按法律規定的標准向有家室的合同兵發放租房補償金;合同制軍人在退出現役時,有權選擇俄羅斯聯邦任何居民點作為長期居住地,甚至可移居國外;合同制軍人在服役3年後,可獲得一系列補償,包括免費接受高等教育等。

三 選擇性民役

2002年7月25日,俄羅斯總統批准了《選擇性民役法》。該法自2004年1月1日起生效。 選擇性民役是公民從事的、替代義務兵役的、有利於社會和國家的一種特殊形式的勞動活動。公民在以下情況有權服選擇性民役代替服兵役:服兵役違背其信念或宗教信仰;屬於當地少數民族,以傳統方式生活,從事傳統的經營活動和行業。

公民可在下列組織機構中服選擇性民役:在聯邦執行權力機關管轄的組織機構內;在聯邦主體執行權力機關管轄的機構內;以文職人員身份在聯邦武裝力量、其他軍隊和軍事組織內。公民通常在其長期居住的聯邦主體區域外服選擇性民役,當地少數民族公民,通常送到進行傳統經營活動的部門和從事傳統行業的組織機構服選擇性民役。服選擇性民役的公民享有與工作性質有關的優惠、保障和補償。 選擇性民役期限是義務兵服役期限的1.75倍,總計42個月,有高等學歷者為21個月。在武裝力量及其他強力部門服選擇性民役的期限是義務兵服役期的1.5倍,總計36個月,有高等學歷者為18個月。

四、軍銜與職務

表5-4 俄羅斯武裝力量及其他軍人的組成

軍人組成 軍 銜
普通軍銜 海軍軍銜
士 兵 列兵 海軍列兵
上等兵 海軍上等兵
軍 士 下士 海軍下士
中士 海軍中士
上士 海軍上士
大士 海軍大士
准 尉 准尉 海軍准尉
高級准尉 海軍高級准尉
軍官 尉 官 少尉 海軍少尉
中尉 海軍中尉
上尉 海軍上尉
大尉 海軍大尉
校 官 少校 海軍少校
中校 海軍中校
上校 海軍上校
高級軍官 少將 海軍少將
中將 海軍中將
上將 海軍上將
大將 海軍大將
俄羅斯聯邦元帥

在近衛部隊、近衛艦艇服役的軍人,軍銜前冠以「近衛」一詞;具有法律、衛生勤務等軍事專業的軍人,軍銜前冠以相應的「軍法」、「衛生勤務」等詞。服預備役或退休的公民,其軍銜前分別冠以「預備役」或「退休」等詞。 每一級軍銜都有固定的晉銜期限。列兵、海軍列兵任期為5個月,下士、中士、上士及海軍下士、海軍中士、海軍上士為3個月,准尉、海軍准尉為3年,少尉、海軍少尉1年,中尉、上尉及海軍中尉、海軍上尉為2年,大尉、海軍大尉為3年,少校、中校及海軍少校、海軍中校為4年。將官的軍銜可授予其前軍銜任期不少於2年和現擔任應由將官擔任的職務不少於1年的軍人。上將(海軍上將)和大將(海軍大將)軍銜的服役任期不作規定。

武裝力量及其他軍隊的軍職設置由聯邦國防部規定,每一職務都應確定一個與之相應的軍銜。被任命擔任分隊、部隊和兵團指揮員的軍官,在該職位服役最多不超過5年,且在自其任該職之日起2年內,不得被任命擔任高一級軍職。

五 軍人最高服役年齡

俄羅斯聯邦元帥、大將、海軍大將、上將、海軍上將為60歲;中將、海軍中將、少將、海軍少將為55歲;上校、海軍上校為50歲;擁有其他軍銜者為45歲。女軍人最高服役年齡為45歲。

六 退役與安置

軍人應按以下理由退役:達到服役最高年齡;義務兵役制軍人服滿兵役法規定的服役期,合同制軍人服滿所簽合同規定的期限;被軍人健康鑒定委員會確定為健康狀況不適合服役;所任職務的編制軍銜為高級准尉或海軍高級准尉以下的軍人,被軍人健康鑒定委員會確定為不完全適合服役;被剝奪軍銜;被法庭判處剝奪自由;被軍事職業教育機構除名。

合同制軍人可按以下原因提前退役:精簡整編;轉入內務機關、稅務警察機關、海關機關;未履行完合同條款(如果因此退役時未服滿義務兵役服役期,應轉為義務兵役。按合同兵役2個月換算成義務兵役1個月);被禁止接觸國家機密或被剝奪這種權利;被法庭判處剝奪自由。同時,在嚴重違反涉及軍人本人的合同條款,出現家庭困難以及其他法律規定的情況時,合同制軍人有權提前退役。義務制和合同制軍人,如果出現免徵或緩征條款規定的情況時,有權提前退役。

軍人退役時,應轉入預備役,如退役前已達到服預備役最高年齡或健康狀況被軍人健康鑒定委員會確定為不適合再服役者應退休。

軍人在退役和安置工作方面享有如下權利:

1.除法定理由外,合同制軍人在獲得領取軍齡退休金權利之前,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令其退役;10年以上軍齡的軍人,若未按法定標准向其本人及其家屬提供住房,不得以其達到最高服役年齡、健康狀況或減編為由令其退役;被無理退役的合同役軍人的全部損失應予補償,恢復其現役和原職,補發全部薪金、給養和被服、補計軍齡和軍銜晉升年限;

2.退役軍人應領取一次性補助金,數額根據總服役期確定;義務兵的補助金等於1個法定的最低勞動工資額。

3.軍齡15~20年,退役且無權領取退休金的軍人,在退役後5年內每月領取一定的社會補助金;

4.國家居民就業服役機關根據退役公民的專長優先為其在國家機構中安排工作;退役軍人自提出安置申請之日起1個月內,社會就業機構、國有企事業單位或團體應根據其專業分配工作;入伍前在國有企事業單位工作的軍人,退役後3個月內保留回原單位工作的權利;義務兵役制士兵和服義務兵役2年的預備役軍官,保留擁有不低於入伍前職務的權利; 5.國家對因健康原因或減編而退役的軍人提供免費職業教育;

6.對退役和回原單位工作的義務兵役制軍人,提供用於置辦最低生活用品的物質幫助;

7.為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退役軍人享有特殊優待。

8.從退役公民提出申請起1個月之內,保障其子女進入普通教育機構、學前教育機構和保健夏令營,不論這些機構的所有制形式如何。<收起
myron25 | 2007-09-23
5

❹ 二戰結束後(1945),蘇軍有多少人

第一個就是蘇聯地大物博,人多工業底子厚,德國一口吃不掉一個胖子會被反揍,當然也絕不能忽視英美諸如《租借法案》等對蘇聯的援助
第二個戰役的成敗主要指標從來不是看損失人數坦克數,戰損比等,而是看其預期目標有沒有達到。典型例子是諾門罕戰役,這場戰役雖然蘇聯投入了大量重炮坦克飛機等,但是死傷比很難看,陣亡人數基本達到1:1,受傷人數甚至反超日軍。坦克掛掉的比日本投入的坦克數都多,說是關東軍慘敗,我看蘇聯紅軍其實也是慘勝。但是這場戰役對二戰有著深遠影響,首先秀了肌肉,無論是坦克質量數量還是火炮質量數量均震懾了日本軍部北進派,告訴了日本我蘇聯也不是好惹的;其次是嚴重打擊了日本戰初本就貧弱的軍事力量,雖然坦克擊毀的比你多,但是我家底厚你底子窮啊,我再死300個都死的起你再死200個國家就要破產了;最重要的挫敗了日軍北上的野心,保障了接下來一直到日本投降遠東地區的相對安全,間接也影響了整個二戰的走勢。所以從戰略角度上來看,盡管諾門罕戰果很難看,但是戰略目的完全達標,所以無論是蘇聯還是日本國內都同意這是蘇聯的一次大勝。
接下來我來818蘇德戰爭期間主要戰役的雙方戰損比和戰略目的:
以戰役開始時間軸順序:

1941.6.22~7.9 第一次明斯克戰役
德軍戰略目標:閃擊蘇聯,企圖以強大的裝甲部隊實施鉗形突擊,圍殲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和明斯克地域的蘇聯紅軍集團
雙方參戰兵力:
德軍參戰兵力為56個師又2個旅及1個航空隊;蘇聯紅軍參戰兵力為44個師。
中央集團軍群 VS 西方方面軍
師:56個師1個旅 VS 44師
兵力: 1555900 VS 625000
火炮: 15800 VS 10306
坦克: 2200 VS 2900
飛機: 1588 VS 1825
戰損:比亞韋斯托克-明斯克戰役最後蘇軍共有290000名士兵被俘、50000名士兵失蹤、80000名士兵戰死,1500門大炮及2500輛坦克被擊毀,但仍有250000名蘇聯士兵沖出了包圍圈。
結果評價:德軍完勝,蘇聯西方面軍幾乎團滅,幾乎佔領白俄羅斯全境。整個衛國戰爭初期戰場上還未有過如此之大的損失和如此之高的損失效率。西方面軍在明斯克地區所遭受的打擊僅次於之後的基輔大合圍。成為蘇聯衛國戰爭史上第一個由德軍實施的合圍戰。

1941.7.7-1941.9.26基輔大包圍
德軍戰略目標:消除蘇軍中央方面軍和西南方向部隊對其「中央」集團翼側的威脅,從而可以有利的攻擊莫斯科
雙方參戰兵力:
蘇聯 850,000人
德國 500,000人
戰損:蘇聯被包圍的包括452,700人、2642門火炮及迫擊炮和64輛坦克,10月2日有15,000人從包圍圈突圍,西南方面軍共付出700,544人傷亡,包括616,304人在長達一個月的戰役中陣亡、被俘或失蹤,結果,蘇聯4個軍(第5軍、第37軍、第26軍及第21軍)共43個師被消滅,第40軍被嚴重削弱,與之前的西方面軍相似,西南方面軍需要重建。
德國 十萬餘人傷亡
結果評價:德軍大勝,蘇聯西南方面軍團滅,成為蘇聯衛國戰爭史最著名的由德軍實施的合圍戰。包圍圈中僅有2萬餘人逃出包圍圈。但基輔戰役拖延了德軍2個月的時間,這一系列失利均為莫斯科保衛戰爭取了時間

1941.7.10~9.10第一次斯摩棱斯克戰役
德軍戰略目標:企圖以中央集團軍群圍殲蘇聯紅軍斯摩棱斯克集團,奪取西德維納河與第聶伯河之間地帶,打開通向莫斯科的門戶。
雙方參戰兵力:
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在斯摩棱斯克地域配置有60個陸軍師又1個旅和1個航空隊。
蘇軍:陸續投入西方面軍、預備隊方面軍、中央方面軍和布良斯克方面軍的18個集團軍。
戰損:此德軍共俘虜蘇軍約45萬餘人,擊毀和繳獲坦克約3600輛、火炮4800餘門;蘇軍擊潰德軍7個師,重創14個師。
結果評價:德軍大勝,繳獲大量裝備,此役,德軍盡管俘虜大量蘇軍、向東推進約200千米,大開了通往莫斯科的門戶。但蘇軍在寬400千米的地帶內向西推進200~250千米,解放了斯摩棱斯克州和加里寧州的部分地區,擊潰和重創了德軍21個師,並吸引了奧廖爾-布良斯克方向德軍13個師和其他方向3個師的兵力,為莫斯科准備防禦贏得了時間,有力地配合了蘇軍在庫爾斯克的反攻。

1941.9.9-1944.1.27列寧格勒保衛戰
德軍戰略目標:在希特勒的對蘇戰略中,最初是以奪取列寧格勒為主要目標,這樣即可以取得整個波羅的海的控制權,又可與芬蘭軍隊會合。此外。瑞典的鐵礦沙才能暢通無阻地供應德國。

雙方參戰兵力:
參戰初期:
蘇聯
187,000人
2,200門火炮
400輛坦克
300架飛機
德國
初期:
270,000人
3,000門火炮
500輛坦克
600架飛機,9月中增至1,600架飛機

蘇軍反攻階段:
蘇軍
1,103,000人
15,501門火炮
1,463輛坦克
1,115架飛機
德軍
1,011,000人
10,250門火炮
675輛坦克
732架(402架可用)飛機
戰損:
蘇軍
478,741人死亡或失蹤
650,878人受傷及染病
40,000名以上平民死亡
4,341輛坦克
15,728門火炮及迫擊炮
2,769架作戰飛機
總共: 1,129,619人傷亡
德軍
750,000人死亡或受傷
91,000人被俘
飛機: 900架(包括274架運輸機及165架被當作運輸機的轟炸機)
總共: 841,000人傷亡
結果評價:德軍戰敗,一次偉大的圍城防禦戰,為期872天的圍城戰破壞了公共設施、食水、能源及糧食供應,導致列寧格勒地區空前的大飢荒,造成最多150萬人死亡,1,400,000以上的平民及士兵撤離,其中很多在撤離時死於轟炸及飢荒。這次戰役牽制了德軍重兵和芬蘭的全部軍隊。戰役結束後,蘇軍的大量兵力得以騰出來轉用於其他戰略方向。挫敗了德軍佔領列寧格勒的戰略目標,並把強大的德北方集團軍群始終緊緊地拖住在蘇聯西北戰場上,從而有力地支援了蘇軍在其他戰場的的勝利。

1941.10.31~1942.7.4塞瓦斯托波爾戰役
德軍戰略目標:攻佔塞瓦斯托波爾,消滅蘇聯黑海艦隊海軍基地,控制黑海
雙方參戰兵力:德軍及仆從國35萬人,蘇軍27萬餘人
戰損:蘇軍在刻赤半島損失約17萬人,在塞瓦斯托波爾損失約7萬餘人,合計24萬餘人。德軍及仆從國損失5萬人
結果評價:德軍勝利,盡管蘇聯一度迫使德軍從塞瓦斯托波爾調走大量兵力,在近5個月內沒能採取積極的進攻行動。蘇聯紅軍利用這一時期積極改進防禦部署,增補物資,並實施一系列攻勢行動消耗敵人,改善防禦態勢,在個別地段把德軍擊退1-4公里。但最後蘇聯錯誤地放棄了刻赤半島,導致塞瓦斯托波爾在喪失後勤後最終陷落。

1941.9.30~1942.1.7莫斯科保衛戰
德軍戰略目標:攻佔蘇聯首都莫斯科 所謂的台風行動 旨在10天內攻陷莫斯科莫斯科作為蘇聯首都 在政治與軍事上具有重大意義

雙方參戰兵力:
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共74個半師,其中14個坦克師和8個摩托化師,總計約有180萬人,坦克1700輛,火炮和迫擊炮1.4萬余門,飛機1390架
蘇軍總計在西方向上的3個方面軍共有125萬人,坦克990輛,火炮和迫擊炮7600門,飛機677架
戰損:蘇聯大約700,000的紅軍士兵在戰斗中死亡,受傷或失蹤。
德軍在莫斯科會戰中損失兵力50多萬,投降9萬,丟失坦克1300輛,火炮2500門,汽車1.5萬輛以及其他技術裝備。
結果評價:德軍完敗,由於之前斯摩棱斯克等一系列戰役雖然損失慘重,但成功拖延了德軍腳步,不僅讓蘇軍有更多的時間對莫斯科動員與准備防禦,也拖延到了可怕的寒冬。
德軍人員比蘇軍多40%,火炮和迫擊炮多80%,坦克是蘇軍的1.7倍,作戰飛機是蘇軍的2倍。德軍不僅獲得了數量上的優勢,而且在質量上也占據優勢,總的來說,德軍在坦克、航空兵、反坦克炮兵、高射炮兵和摩托化裝備等方面的優勢極其明顯。整場戰役從開始到12月5日為蘇聯防禦階段,從12月5日開始蘇聯開始反攻。德國在莫斯科會戰中第一次遭到重大戰略性失敗!德軍在莫斯科戰役中的失敗,標志著希特勒閃電戰的徹底破產。這是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第一次大失敗。

1942.1.8~1943.3.22 勒熱夫戰役(火星)

❺ 俄羅斯傘兵部隊

俄羅斯傘兵部隊並不單指第76近衛空降師,只是相當傑出的王牌師!90年代蘇聯解體後,空降兵的命運頗為曲折。1992年,俄軍接管原蘇軍空降部隊,成立空降兵司令部,直接由俄軍總部指揮。1996年初,為使各軍區擁有自己的小規模快速反應部隊,空降兵駐各軍區空降旅轉隸各軍區,空降兵部隊幾乎被拆散。1996年和1997年兩年間,空降兵還兩度進行了大規模裁減,總人數從6. 4萬人減至3.2萬人。1997年3月,葉利欽總統宣布空降兵轉歸陸軍總司令部指揮,成為陸軍的第4個兵種。但這一決定遭到許多俄軍高級將領的反對。1998年初,俄撤銷陸軍總司令部,空降兵重新歸屬國防部直接指揮。近年來空降兵在執行國際維和、國內維穩任務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特別是在科索沃戰爭中,俄空降兵突擊搶佔南聯盟科索沃首府普里仁蒂納的機場,著實為葉利欽出了一口惡氣。北約空襲南聯盟不久,俄國防部長謝爾蓋耶夫就宣布,鑒於北約的行徑,俄今後將不再繼續裁軍,同時將加大作戰部隊的比例。此後,又進一步決定,增加空降兵5600 人的編制,由3.2萬人增加到3.76萬人。當俄軍普遍精減員額、壓縮編制時,空降兵有增無減,可見其地位的重要。 俄國空降兵現編有4個近衛空降師,1個獨立空降旅、1個空降團、1個訓練中心和1所空降兵學校。4個師中的兩個師部署在西北、中亞戰略軸線上實施機動作戰,另兩個師作為統帥部戰略預備隊隨時准備支援各個戰略方向。空降旅主要執行國際維和任務,特種空降作戰獨立團用作快速反應部隊和遂行特種作戰任務。 俄空降兵師被稱為世界上最「重」的空中機動部隊,因為其完全實現了裝甲化和機械化。其主要裝備有250輛各種型號的履帶式空降裝甲戰斗車、9輛BRDM- 2裝甲偵察車、30門122毫米行進式野戰火炮、18門120毫米重迫擊炮、18門多管火箭炮、236門23毫米對空機關炮、132架SA-7和SA-14輕型對空導彈發射器、42架 AT-4反坦克導彈發射器、144門SPQ-9無後坐力炮等等。這些裝備由空軍運輸航空兵的安-124型、安-22型、安-12型和伊爾-76型中遠程大型運輸機投送。空降作戰一般分為傘降、機降和傘、機混和降落作戰。以營為單位作戰,原則上使用直升機來作為移動手段。直升機主要是米-8、米-17中型運輸機,米-6、米-26大型運輸直升機,以及米-24武裝突擊運輸直升機。俄國空降兵是世界上唯一實現了人車一體空投作戰的部隊。空降兵戰士乘裝甲輸送車直接傘降至地面,立即就可投入對敵作戰,對敵實施出其不意的突擊。空降兵士兵個個受過嚴格的擒拿、格鬥、偵察、射擊等訓練,具有較高的野戰素質。一旦打起仗來,空降兵部隊可迅速攻佔並扼守敵深遠後方的重要地域,打亂敵國家和軍隊的指揮,佔領島嶼、瀕海地段、海空軍基地等,並配合進攻部隊消滅敵重要目標。 傘兵空降部隊曾經是蘇聯紅軍的一支主要突擊兵力和快速反應部隊,是蘇聯應付地區性沖突的法寶。俄羅斯國防軍繼承了蘇聯紅軍積極進攻的傳統精神,傘兵依然被作為俄羅斯國防軍的精銳部隊,蘇聯傘兵的戰略與戰術被繼續運用。它的使命幾乎與過去完全相同--發生任何突發性事件,傘兵將最先出現在事發地區,並以其兇猛的戰斗能力,迅速控制局面。

❻ 介紹一下蘇聯的區艦隊

蘇聯海軍由潛艇、水面艦艇、航空兵、海岸火箭炮兵和海軍陸戰隊5個兵種組成,總兵力為47萬7千人,其潛艇部隊共有各型潛艇360艘左右,其中彈道導彈潛艇76艘,合計載彈973枚(包括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62艘,載彈928枚;常規動力彈道飛彈潛艇14艘,載彈45枚),「台風」級是其最大最新者,載彈20枚;巡航飛彈潛艇67艘(包括核動力51艘,常規動力16艘);攻擊潛艇200艘(包括核動力76艘,常規動力124艘),「A」級(阿爾法)核子攻擊潛艇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41節),下潛最深(900米)的潛艇;其他用途的潛艇25艘。
前蘇聯海軍的戰略戰役軍團由水面艦艇、潛艇、航空兵、陸戰隊和海岸火箭—炮兵 蘇聯軍艦
等兵種部隊組成。屬海軍總司令領導和指揮。設有司令部、其他指揮機構和勤務部門。下轄區艦隊或分艦隊、海軍基地、艦艇支隊或總隊、航空兵師和陸戰師或團等。主要使命是在一定的海洋戰區獨立地或協同其他艦隊和軍種部隊遂行戰役、戰略任務,參加戰略核突擊,消滅對方海軍兵力,破壞對方和保護己方海上交通線,實施登陸和抗登陸作戰。自20 世紀 30年代以來,蘇聯海軍一直保持北方、太平洋、波羅的海和黑海等4個艦隊。海軍航空兵
海軍航空兵設有海軍航空兵司令部和艦隊航空兵司令部,前者直屬海軍總司令領導,後者在行政和業務上受海軍航空兵司令部領導,在作戰上受所在艦隊司令領導,艦隊航空兵下轄數個航空兵師和獨立航空兵團、大隊、團以下有大隊、中隊,海軍航空兵共有作戰飛機約1369架,直升機435架,其中轟炸機390架,戰斗轟炸機195架,反潛機514架,海上偵察和電子戰飛機205架,反水雷直升機15架,空中加油機70架,運輸和訓練機415架。
北方艦隊
前身是在1933年建立的北冰洋區艦隊,1937年改為北方艦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對德作戰。戰後,成為蘇聯海軍實力最強的艦隊。80年代初,編有戰略導彈核潛艇42艘,其他潛艇138艘,「基輔」級航空母艦1艘,其他大、中型水面戰斗艦艇約80艘,海軍飛機300餘架,陸戰隊1個旅。司令部駐北莫爾斯克。海軍基地有波利亞爾內、阿爾漢格爾斯克等。
太平洋艦隊
前身是1731年俄國建立的鄂霍次克區艦隊,1856年改稱西伯利亞區艦隊。1897年,其主力侵佔中國旅順。1900年,參加八國聯軍在中國大沽口登陸。1904~1905年,組成太平洋第1、第2分艦隊,在日俄戰爭中敗北。十月革命後,1932年,建立遠東海軍。1935年,改稱太平洋艦隊。1945年,參加對日作戰,同時在旅順設海軍基地。1955年,旅順基地交還中國。80年代初,編有戰略導彈核潛艇20餘艘,其他潛艇100艘,「基輔」級航空母艦 2艘,其他大、中型水面戰斗艦艇90艘,海軍飛機400餘架,陸戰隊1個師。司令部駐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海軍基地有蘇維埃港、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等。
波羅的海艦隊
創建於1700~1721年「北方戰爭」時期。十月革命時,波羅的海艦隊萬余名水兵參加武裝起義,「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炮擊冬宮。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波羅的海艦隊參加對德作戰。80年代初,編有潛艇30餘艘,大、中型水面戰斗艦艇40餘艘,海軍飛機200餘架,陸戰隊 1個旅。司令部駐波羅的斯克。海軍基地有塔林、利耶帕亞和里加等。
黑海艦隊
1783年建立,1855年覆沒,1871年重建。十月革命後,1920年,蘇聯組建黑海與亞速海海軍。1935年,改稱黑海艦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參加對德作戰。80年代初,編有潛艇20餘艘,「莫斯科」級直升機母艦2艘,其他大、中型水面戰斗艦艇80餘艘,海軍飛機300架,陸戰隊 1個旅。司令部駐塞瓦斯托波爾。蘇聯海軍繼承者——俄羅斯艦隊現狀
太平洋艦隊
蘇聯解體後太平洋艦隊的情況有所變化。由於缺乏技術和財政資源它的作戰力和戰備情況下降。由於政治情況的變化俄羅斯也沒有必要維持對美國的核威脅。雖然如此俄羅斯企圖維持它在太平洋地區的艦隊力量。太平洋艦隊曾是僅次於北方艦隊的前蘇聯第二大艦隊。20世紀70年代頂峰時期,總兵力達13萬人,擁有各種艦艇約700艘。蘇聯解體後,太平洋艦隊的發展進入低潮,主要水面作戰艦艇、潛艇均減少一半,沒有了航空母艦。目前,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擁有兵力約6萬人、導彈核潛艇18艘、核攻擊潛艇17艘、常規動力潛艇14艘、導彈巡洋艦4艘、導彈驅逐艦10艘、導彈護衛艦40艘、其他各型艦艇近400艘、海軍航空兵飛機170多架。 俄羅斯前總統普京曾指出,太平洋艦隊不僅在俄羅斯海軍,即使在整個俄羅斯武裝力量中都佔有特殊地位,它是保障俄羅斯民族利益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工具。
波羅的海艦隊
1991年9月,波羅的海沿岸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宣布獨立後,迄今一直未提出分割波羅的海艦隊的要求,估計實力不會下降多少,這將嚴重影響艦隊未來發展。現在波羅的海艦隊的主要作戰兵力計有:常規潛艇10艘、驅逐艦4艘、護衛艦20艘,其他各型水面艦艇約250艘,海軍航空兵作戰飛機200架。上述兵力較以往前蘇聯時代雖已經大為減少,但是在波羅的海區域各國中,波羅的海艦隊規模及作戰能力仍做視群雄。 波羅的海已經變成對抗北約東擴的直接軍事前沿,波羅的海艦隊面臨的任務更加緊迫。建軍之初,俄軍認為北約東擴不可避免。為遏制北約東擴,保衛俄戰略腹地的安全,自建軍以來俄軍一直加強波羅的海艦隊的建設,不斷對其進行改革與調整.
黑海艦隊
前蘇聯解體時,黑海艦隊共有大小艦只833艘,其中大型水面艦只45艘、潛艇28艘,另有飛機150餘架、艦載直升機85架及大量岸防和空防設備,總兵力約8萬人。蘇聯解體後,黑海艦隊成為俄羅斯和烏克蘭爭奪的首要目標。由於地位不明,黑海艦隊仍懸掛前蘇聯海軍軍旗。1992年8月,俄烏兩國在雅爾塔達成協議,將黑海艦隊變成俄烏聯合艦隊,由兩國共同指揮對於俄羅斯來說,黑海艦隊擁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和政治價值,但是蘇聯解體後其軍事價值大降。1952年土耳其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後,博斯普魯斯海峽受西方控制,由此黑海艦隊的戰略價值也降低。同時蘇聯其它艦隊獲得核武備,也比黑海艦隊擁有更大的戰略價值。蘇聯解體後整個蘇聯的艦隊被分割給此時獨立的國家,其重要性幾乎完全消失。直到蘇聯和烏克蘭達成協議為止黑海艦隊多年處於地位不明的狀況。俄羅斯每年向烏克蘭支付9700萬美元作為停泊費。目前該艦隊有常規潛艇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2艘、護衛艦20艘,其他各類型水面艦艇約250艘,各種作戰飛機160架。1992年後由於高加索地區的地區性沖突(尤其在喬治亞),以及這個地區作為一個原油運輸必經之地,使得黑海艦隊獲得了新的任務。黑海艦隊的海軍航空兵、陸戰隊和運輸船車臣戰爭中支持性地或直接介入戰事。 黑海艦隊有一支非常著名的合唱團,這支合唱團在塞瓦斯托波爾有一個自己的劇院,它同時也在世界各地進行非常成功的巡迴演出。
北方艦隊

俄羅斯北方艦隊作為核戰略威懾力量,一直被視作是俄羅斯絕秘的要地,自蘇聯以及俄羅斯建國至今,沒有向任何一家外國媒體開放過,俄國海軍三分之二的核潛艇集中在摩爾曼斯克,還有唯一的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和大型導彈巡洋艦「彼得大帝」號。 俄海軍北方艦隊主要部署在北莫爾斯克、摩爾曼斯克、波利亞爾內、北德文斯克等10多個基地和軍港。司令部所在地和主要基地是位於巴倫支海不凍的科拉灣港口城市北莫爾斯克。旗艦是「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艦隊徽標圖案中一隻白熊的前爪握著4枝利箭,象徵著艦隊的4大組成部分———潛艇、水面艦只、海岸部隊和海軍航空兵。同時,艦隊徽標也在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戰斗在北極圈內的大洋深處、海洋上、海岸上和海空的軍人們。 目前,北方艦隊是俄羅斯海軍實力最強的一支艦隊,裝備有潛艇42艘(其中戰略導彈核潛艇14艘、攻擊型潛艇28艘),水面作戰艦艇18艘(其中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8艘、導彈驅逐艦5艘、護衛艦4艘),海軍航空兵裝備作戰飛機75架、戰斗直升機30架。 最重要的是,由於保養等各方面的措施得力,北方艦隊近兩年不僅沒有一艘艦艇退役,而且連前幾年就准備報廢退役的艦艇也保養良好。
裏海區艦隊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喪失了裏海沿岸的大部分領土,亞塞拜然、土庫曼和哈薩克等都加入到爭奪裏海海域及自然資源的行列中來。雖然俄羅斯海軍在大裁減中保留了裏海區艦隊,但由於艦隊分家且大批舊艦艇退役,其實力已經大不如從前。近幾年俄羅斯加快了裏海區艦隊的建設,在大量削減艦船數量的情況下,從其他艦隊抽調了氣墊登陸艇、掃雷艦艇、導彈艇、巡邏艇等以加強該艦隊的實力,使其艦艇數量增加了1.5倍,作戰實力有了明顯加強,並且還修建了機場,增加海軍陸戰隊規模。更為嚴峻的是,美國等西方勢力正通過裏海周邊國家以開發石油資源等名義不斷向該地區滲透,俄羅斯已經感到明顯不安。鑒於此,俄羅斯總統普京曾直截了當地表示,「裏海區艦隊現在是保障俄羅斯在這一地區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利益的惟一工具。」 裏海獨立區艦隊司令部設在阿斯特拉罕,總兵力2萬人,下轄1支水域護衛支隊(1艘導彈護衛艦、2艘導彈艇和4艘快艇)、1支海域護衛艦支隊(1艘獵雷掃雷艦和18艘掃雷艇)、1支保障船隻支隊、1支救援船隻支隊、1支水文地理船隻大隊、1支獨立岸防導彈大隊和1個地效飛行器基地.俄海軍裏海區艦隊階段裝備的作戰艦艇均為小型艦艇,大的為數百噸,小的只有數十噸。「獵豹」級導彈護衛艦的標准排水量1560噸,滿載排水量1930噸,獵豹」級護衛艦在2007年加入裏海區艦隊後,無疑它將是俄海軍在裏海地區的最大作戰艦艇,擔負區艦隊旗艦。而「布揚」級炮艇則將是「獵豹」級旗艦的左右參將。21630型「布揚」級炮艇的尺寸小、吃水淺,非常適於在裏海地區包括沿岸海域的作戰行動。盡管艇上沒有裝備反艦導彈,但其防空作戰能力較強,而且艇上100毫米主炮及120毫米多管火箭炮既可打擊海上艦船,也可攻擊海岸目標。可以預料,全新的「獵豹」級護衛艦和全新的「布揚」級炮艇屆時將高一低搭配使用,組成俄海軍在裏海地區無可匹敵的「黃金搭檔」,捍衛俄羅斯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及豐富的自然資源,同時威懾周邊國家,並力圖阻止西方大國勢力向裏海里地區滲透。

❼ 俄國有多少部隊

俄羅斯軍隊體制是三軍種(陸軍、海軍、空軍),三兵種(戰略火箭兵、空降兵、航天兵),根據行政區劃設有6個軍區,4個艦隊,每個國家重要戰略地區都至少部署一個集團軍,人員、指揮部、戰斗設備、武器裝備、後勤保障和必要的預備隊應有盡有

❽ 俄羅斯軍隊編制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預備隊多少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