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俄羅斯為什麼打阿富汗
那是前蘇聯,因為阿富汗的地理位置,蘇聯一直想把阿富汗變成南下印度洋的戰略基地。
㈡ 波斯灣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和所有中東中亞西亞的戰爭,為什麼聯合國一個也不參與或者是救助平民
第一點原因:聯合國權力不夠。雖然聯合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際組織,但是成立初期只能簡單討論國際事務,根本沒有實際權力。聯合國安理會能起到的作用也不大。國家之間發生矛盾時,雖然會在聯合國開會討論,但往往矛盾雙方各執一詞。而且身處不同的利益集團,部分國家發表意見時也僅僅從本國利益考慮,這種現象使得聯合國會議更加混亂,往往討論不出結果。而且聯合國沒有軍隊,維和部隊也是借用各個國家的軍隊建立,即使發生了戰爭,聯合國也無法派出武裝力量直接干涉。
第二點原因:聯合國安理會難以決策。聯合國安理會只有五個常任理事國,而且聯合國就是這五個常任理事國主導成立的,雖然聯合國主要作用是為了維護和平,保護各個國家的利益。但實際上常任理事國才是聯合國最核心的力量。理事會實行大國一致的原則,而且每個常任理事國都有一票否決權。就拿美國和俄羅斯來說,這兩個國家矛盾由來已久,對很多國際事務的看法和立場都不同,而且雙方競爭激烈,只要這種狀況一直存在,理事會就很難做出合理的決策。因此,這兩個國家一方面發揮一些作用,另一方面又猶如兩個禍害,困擾著聯合國。
第三點原因:大國干涉。在很多戰爭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大國的身影,最典型的就是美國。越南戰爭、朝鮮戰爭,還有前前後後打了五次的中東戰爭,美國在其中都扮演者極其重要的角色,有的戰爭美國直接參戰,有的戰爭美國在背後偷偷支持。這些局部戰爭也被美國等大國看作維護本國地位的重要手段。
從這三點原因來看,聯合國確實沒有足夠的實力直接阻止戰爭,而且聯合國做出的各項決議基本都圍繞大國利益展開。如果人類真的想杜絕戰爭,要各個國家共同努力,都從本身出發,保證自己利益的同時尊重其他國家的合法權益,這樣才會有效改善國際關系。
平
㈢ 為什麼聯合國不幫助阿富汗
阿富汗問題是內政問題,聯合國也沒有權力去管。聯合國維和部隊的進駐與活動,需由安理會或大會決定,並徵得有關各方同意(其中15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成員國中,最少有9個國家贊成,而且中國、美國、英國、俄羅斯、法國5個常任理事國沒有投反對票),然後授權聯合國秘書長組織。
進駐後,一旦該國政府提出撤軍要求,必須立即撤出。它不同於一支真正的軍隊,它沒有戰場,沒有敵人,是一支政治外交部隊。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在執行任務時,除進行自衛外,不得擅自使用武力。必須嚴守中立,不得捲入沖突任何一方,更不能幹涉所在國內政。
戰爭影響:
由於在阿富汗戰爭期間,美軍指稱有基地組織成員越過邊境逃往巴基斯坦,一度引起鄰近國家的緊張。另外,位於阿富汗北部的前蘇聯中亞國家由於為美軍提供協助,一度惹來其他伊斯蘭教國家例如黎巴嫩及蘇丹等的敵視。
根據美國布朗大學公布的統計數據,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20年來,有超過4.6萬阿富汗平民在戰亂中死亡,另有約1100萬人淪為難民。
㈣ 蘇聯出兵阿富汗與塔利班是死對頭,為何現在塔利班與俄羅斯交好
阿富汗是一個中亞內陸國家,處於一個重要的戰略位置,蘇聯曾經三次攻打阿富汗。
蘇聯入侵阿富汗後,因為美國與蘇聯是敵對關系,所以美國開始支持阿富汗國內反對派反對蘇聯。塔利班就是當時美國支持的組織。
塔利班是一支宗教武裝力量,但在美國的大力支持下,塔利班武裝變得越來越勇猛,蘇聯軍隊遭到塔利班的猛烈攻擊。資料顯示,蘇聯在阿富汗戰爭中造成1210人死亡,35478人受傷,311人失蹤。
如果不與俄羅斯搞好關系,塔利班會被美國一步一步的蠶食,遲早會滅亡。俄羅斯和塔利班關系正常化也有其目的。中亞一直是俄羅斯和前蘇聯的戰略重點。現在美國要對阿富汗發動戰爭,這令俄羅斯很不舒服,但也不能明面上的反對,因為美國打著「反恐」的名義,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所以和阿富汗搞好關系是必然的。
㈤ 奧加爾科夫當年反對蘇聯出兵阿富汗,為何意見沒有被接受
當時的蘇聯領導集團只想著守護自己的眼前利益,最大的因素就是蘇聯內部的腐朽,並沒有為軍事化的下一步進行考慮。但是事實證明出兵阿富汗是非常錯誤的決定,也印證了此前的建議。
在面對阿富汗的時候,蘇聯人是狂妄自大的認為阿富汗的餓兵力根本無法抵擋蘇聯軍隊的進攻,但是事實上蘇聯在阿富汗的實力很弱,阿富汗軍隊利用地形優勢把蘇聯軍隊打敗了。
㈥ 為什麼美國打阿富汗如此順利,俄羅斯打車臣那麼艱難
他們打擊的目標不同,戰爭的意義也不同。
美國打阿富汗,是反恐,得到世界的支持。雖然塔利班控制阿富汗,但不是政府,打他沒有錯。而且正直911之後,國際媒體也偏向美國。
兵力上,塔利班屬於民兵,運用游擊戰。
俄羅斯打車臣,是因為車臣要獨立。對於獨立問題,國際輿論一直很無恥。只要站在自由民主的旗下,就會得到世界的支持。
兵力上、車臣反政府武裝是有組織的,而且裝備不必正規軍差。加上俄羅斯戰術落後,輕敵。自然會吃大虧。
㈦ 普京在中東還沒控制局勢,怎麼又要插手阿富汗了
俄羅斯在普京的領導下,通過介入伊朗核問題以及敘利亞內戰,成功地擺脫了因烏克蘭危機和克里米亞地區問題而陷入的孤立處境。目前,西方對俄國的制裁雖然依然存在,但莫斯科在國際舞台上的話語權已明顯得到恢復。據外媒報道,俄羅斯政府日前表示,俄方將和阿富汗的塔利班共享關於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情報。俄羅斯要和塔利班合作,這可真是一則重磅消息,因為之前該組織在9.11後被普遍公認為是恐怖組織,直到本·拉登被擊斃後,塔利班的恐怖組織符號才逐漸褪去。
四、增加對阿富汗的影響力有助俄在中東博弈局勢, 阿富汗地緣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俄羅斯在阿富汗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有助於俄在中東的博弈,特別是推動與塔利班合作打擊IS,俄羅斯事實上可以培養塔利班親俄,然後成為俄羅斯在阿富汗的一支力量。雖然現在距離俄羅斯和塔利班深入合作還較遠,但俄羅斯完全可能在裝備上支持塔利班打擊IS,這樣不但可以俄羅斯在阿富汗的話語權,還能起到打擊IS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對俄羅斯提升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地位有利, 塔利班作為阿富汗重要的一支民間武裝力量,其主要組成是占阿富汗人口63%的普什圖族人組成,其中的中堅力量是來自坎大哈的吉爾扎伊普什圖人。
㈧ 俄羅斯歷史教科書對於阿富汗問題是怎麼說的
俄羅斯歷史教科書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1,俄羅斯社會對自己的歷史首先是蘇聯歷史問題存在著嚴重的歧見。2,俄羅斯國內不同政治集團和力量以歷史問題為背景在俄羅斯現今發展和未來方向問題上的爭論,特別是俄羅斯政府通過規范歷史教科書重建國家意識形態的努力。3,同西方國家以及同前蘇聯東歐集團國家和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國家關系經常因歷史問題產生齟齬和爭執。從普京到梅德韋傑夫總統,歷史教科書問題與紛繁復雜的俄羅斯歷史問題本身,始終困擾著俄羅斯社會,讓俄羅斯人爭論不休和莫衷一是。
俄阿關系的深遠淵源 在阿富汗問題上,俄羅斯是一個特別的角色. 它對阿富汗的作用持續不斷.自19 世紀俄羅斯征 服中亞後,阿富汗成了俄羅斯的鄰國,並且成為俄 羅斯繼續南下的目標和走廊.在19 世紀的一大半 ; 洶畫每 時間里.俄羅斯和英國為爭奪中亞進行了曠日持久 的較量,阿富汗是主要戰場之一.在阿富汗從英國 殖民保護下獨立的1919 年.俄羅斯即與阿富汗建 立外交關系,是第一個承認阿富汗獨立的國家.隨 後,俄羅斯與阿富汗簽署了友好條約. 從上世紀50 年代中期開始,俄羅斯(蘇聯) 與阿富汗的關系越來越密切.蘇聯向阿提供大量的 經濟和軍事援助,幫助阿政府培訓專家,訓練軍 隊,建設項目,逐漸把阿富汗納入它的勢力范圍. 1979 年,蘇聯出兵阿富汗,推翻了政變上台的反 蘇政權,並佔領了阿富汗.在整個1950 年代至 1980 年代,蘇聯(俄羅斯)是對阿富汗影響最大 的國家,它是阿富汗最大的貿易夥伴,最大的援助 國,最密切的朋友.但蘇聯對阿富汗的佔領遭遇到 持續的抵抗,阿富汗成了蘇聯"流血的傷口". 1989 年,蘇聯被迫從阿富汗撤軍.兩年後,蘇聯 解體,新獨立的中亞國家橫亘在俄阿之間.俄羅斯 不再與阿富汗接壤.與此同時,俄羅斯陷入全面危 阿富汗問題 機,自顧不暇,它扶持的阿富汗政權垮台,它在阿 富汗的影響大大削弱. 1992 年,在納吉布拉政權被推翻後.俄羅斯 宣布承認阿富汗伊斯蘭國.同年,由於阿富汗內戰 的緊張局勢,俄羅斯暫停了駐阿大使館的活動. 1996 年,塔利班奪取政權.俄羅斯不承認塔利班 政權,對塔利班持公開的反對立場.俄外交部稱塔 利班控制下的阿富汗已成為"國際恐怖主義的中 心"和"輸出好戰的極端主義和分離主義的前進基 地",認為塔利班是"全球破壞性力量的突擊隊. 是對國際和平和安全體系的威脅".[1 俄羅斯仍承 認流亡的阿富汗伊斯蘭國政府,與其保持著聯系, 並向其提供援助.與此同時,俄羅斯支持聯合國制 裁塔利班,積極參與解決阿富汗問題. 塔利班政權倒台後.俄恢復了駐阿大使館的工 作.盡管俄在阿富汗已退居次要角色.但俄阿都有 意發展密切關系.2002 年2 月,也就是在阿臨時 政府成立後不久.俄外長伊萬諾夫即訪問了阿富 汗.同年,阿臨時政府國防部長,外交部長和政府 主席都訪問了俄羅斯.第一副主席兼國防部長法希 姆在2002 年2 月訪俄.這是第一個到訪的阿臨時 政府部長,他受到了普京總統的接見.俄同意向阿 富汗提供後勤和技術幫助,幫助阿組建職業軍 隊.2002 年3 月,阿臨時政府主席卡爾扎伊訪問 俄羅斯.兩國發表聯合聲明,表示俄阿將在廣泛和 長遠的基礎上發展政治,經貿,科技,文化等關 系.兩國達成17 項協議,俄允諾將參與阿富汗的 重建.2002 年l1 月,阿外長阿布杜拉又訪問了俄 羅斯. 不過,俄阿關系的良好勢頭沒有延續,此後兩 國關系的發展速度不是很快,但兩國關系基本平 穩.俄保持著對阿一如既往的關注和支持. 近年來,俄阿總統雖然多次見面,但多是在其 他場合,相互正式訪問很少.卡爾扎伊在2002 年 後8 年未再訪俄,直到2011 年1 月才再次訪問俄 羅斯.2008 年,卡爾扎伊向梅德韋傑夫發出了邀 請,梅德韋傑夫也接受了邀請,但訪問迄今未成 行.[2 雙方外長保持著輪流互訪.阿外長在2006, 2008,2010 年訪問俄羅斯,俄外長在2007,2009 年訪問了阿富汗.此外,因參加卡爾扎伊的就職 典禮和喀布爾阿富汗問題國際大會,俄外長在 2009 年和2010 年到過阿富汗.在其他職能部門 中,俄阿保持聯系較多的是安全,禁毒和經濟 部門. 俄羅斯與阿富汗的經貿合作規模不大.雙邊外 貿長期徘徊在8000 萬美元以下.2007 年,俄阿簽 署了經貿合作發展備忘錄,但落實的效果不好.由 於存在阿富汗對蘇聯的債務問題.俄對阿投資受到 國內法律的限制.2008 年解決了債務問題.俄阿 貿易大幅增長2.8 倍,達到1.9 億美元.其中俄羅 斯的出口佔到1.75 億美元.俄對阿出口主要是燃 料,冶金,木材,建築材料,食品等.阿向俄出口 的主要是干鮮水果.2011 年1 月卡爾扎伊訪俄期 間,兩國簽署了經貿合作協議,相互給予最惠國待 遇,並計劃設立政府間經貿合作委員會.但總的說 來,俄羅斯在阿富汗的經濟存在較弱.這與阿國內 安全形勢有關,也與俄企業的競爭能力不強有關. 還受到俄與美歐關系的一定影響. 2003--2008 年俄阿貿易額(萬美元) 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金額約30008000 約3 俄羅斯參與阿富汗的經濟重建.油氣,電力, 工業,交通,基礎設施等是俄羅斯特別感興趣的領 域.阿富汗有油氣和礦產資源,蘇聯曾經在阿富汗 進行過勘探和開發,並發現了一些石油,天然氣, 銅礦等儲藏.蘇聯時期,阿富汗曾向蘇聯輸出天然 氣,現在俄羅斯希望重新進人阿油氣和礦產領域. 在1950--1980 年代,蘇聯幫助阿富汗建設了國際問題研究 個項目,包括發電站,飛機場,油氣設施,公路, 工廠,學校等等.[3 例如,阿富汗四個國際機場中 的三個都是俄羅斯幫助修建的.俄羅斯優先考慮的 是承擔對這些項目的現代化改造.目前,俄在阿的 最大項目是納格盧水電站改造,這個水電站由蘇聯 在1966 年幫助建造.改造應在2010 年下半年完 成,項目金額為3250 萬美元.[4 這一項目完成後, 可保證喀布爾50%的電力需求.此外,俄羅斯還 承建了一些小型水電站的建設.以及其他一些不太 大的項目.俄羅斯擬參與一些新的項目,包括修建 新的水電站,恢復興都庫什山的薩朗隧道等. 還應該指出,俄羅斯十分重視教育合作.教育 是俄在阿富汗的重要"資產".在蘇聯時期,大量 阿富汗青年在蘇聯接受教育,蘇聯也在阿富汗興建 了不少教育設施,推廣蘇式教育,例如喀布爾工學 院就是由蘇聯援建的.這所大學現在每年仍有幾百 名懂俄語的學生畢業.在阿富汗政界和社會上層, 也還有不少人可以說俄語.現在俄希望重返阿教育 領域.幫助阿富汗發展教育,在中學和大學推廣俄 式教育體系.同時,也接受更多阿富汗學生到俄羅 斯留學. 在向阿富汗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方面,2o02— 2008 年.俄提供的援助超過3000 萬美元.2009 年.俄開始執行一項新的1100 萬美元的援助.[5] 阿富汗對蘇聯有110 多億美元的債務.2007 年, 俄免除了其中的100 億美元.俄原打算有條件地注 銷這筆債務.即如果阿放棄提出對蘇聯佔領的物質 賠償要求,俄就免除剩餘的債務,但俄在2010 年 勾銷了全部剩餘債務.[63 俄官方認為它對阿的援助 是120 多億美元,這是把免除的債務包括在內了. 安全和禁毒是俄阿合作的重要領域,兩國在這 一 領域保持著較為密切的聯系.應該指出的是,俄 阿安全合作有一部分是在俄羅斯與北約的框架下進 行的.俄羅斯向阿富汗提供軍事技術援助,包括機 場設備,飛機維修,通訊器材,輕武器裝備,軍事 培訓等.俄羅斯還准備向阿富汗提供直升機和訓練 飛行員.從2002 年到2008 年,俄為阿軍隊建設提 供了2 億美元援助.[7 俄在阿設有聯邦禁毒機構代 表處.2009 年,俄阿簽署了禁毒合作協議.阿還 被邀請作為觀察員參加集安組織以打擊毒品為目標 的"通道"軍事演習,並設有集安組織一阿富汗禁 毒工作小組.在俄羅斯一北約委員會的框架內,在 俄建立了禁毒警察訓練基地,為阿富汗等國進行人 員培訓 俄羅斯在阿富汗的利益和政策 俄羅斯首先是從安全的角度看待阿富汗,包括 俄國內安全和中亞地區安全.俄仍把中亞看作是它 的"影響范圍",而且中亞與俄南方相連.俄高加 索地區和中亞與阿富汗處於同一個安全帶,它們的 安全捆綁在一起,難以分開.俄既擔心阿富汗向周 邊地區輸出不穩定.也擔憂阿富汗的宗教極端主義 向俄羅斯擴散.俄現有2000 萬左右穆斯林居民. 佔全國總人口15%上下.[8 與穆斯林的關系是俄羅 斯的重大社會問題.俄羅斯的族際關系復雜,且有 惡化的趨勢,尤其是與高加索地區信奉伊斯蘭教的 少數民族.2010 年在莫斯科市中心發生的大規模 騷亂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在這種背景下,宗教極端 主義的傳播具有極大危險. 毒品是俄羅斯的重大社會和安全問題.俄已把 禁毒上升到國家戰略.2010 年6 月,俄總統簽署 了《俄羅斯2020 年前禁毒戰略》.梅德韋傑夫表 示:"我們把吸毒視為威脅我國發展和人民健康的 【 3 】 蘇 聯 幫 助 阿 富 汗 建 設 的 全 部 項 目 名 單 [81 這一數據是經常被採用的估計.俄羅斯獨立後在2002 年和2010 年進行過兩次 人口普查,2010 年普查的結果尚未公布.俄羅斯族居民 出生率低,而穆斯林居民的出生率高,居民數量增加快,占總人口的比重不斷變化. 有看法認為,按照目前的速度,幾十年後穆斯林居民可能超 過俄羅斯族居民. 38 瞎麟褥霸旃究啦重瀚期 阿富汗問題 嚴重問題.,,【9] 俄羅斯毒品的主要來源是阿富汗.俄官方估 計,僅僅是在阿富汗北方,就有約500 個面向俄羅 斯的毒品窩點.[1∞有研究認為,阿富汗毒品的大 約25%進入俄羅斯,這約合每天4 噸鴉片,其中 絕大部分都留在了俄羅斯.俄全國有大約250 萬吸 毒者,名列世界第一.每年俄羅斯約有3 萬人死於 毒品.[1 婦俄對阿富汗毒品問題極其重視.甚至把 它看作是比恐怖主義更危險的威脅. 俄羅斯在阿富汗也有地緣政治利益.從這一角 度,美國在阿富汗和中亞的軍事存在是核心問題. 雖然俄支持美國打擊基地組織和塔利班,但美國的 軍事存在特別是在中亞的軍事存在一直是俄羅斯的 心病.此外,俄關心它在阿富汗的地位.俄不能接 受被排擠出這個戰略上極為重要的地區.在阿富汗 問題的安排上.俄不僅要參與,而且要佔據重要的 一 席之地. 自2009 年以來,俄對阿政策明顯趨於活躍. 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國內的原因.隨 著時間的流逝,俄在阿富汗的"傷口"逐漸癒合, 不論是精英階層還是普通民眾,對阿富汗戰爭的 慘痛經歷已開始淡漠.不僅如此,從正面理解那 段歷史的現象開始出現,或者說,那段歷史正在 從"負資產"變成"正資產".俄開始強調俄阿 的歷史友好.贊揚蘇聯在阿進行的大量建設,宣 傳蘇聯幫助阿富汗取得的進步.2009 年是蘇聯 從阿富汗撤軍20 周年和俄阿建交90 周年.俄羅斯 舉行了紀念活動,並在莫斯科舉辦了第一屆俄阿 論壇.阿富汗副總統哈利利率龐大的代表團出 席.分析家發現,現在的情形與過去大不一樣了, 雖然俄羅斯不否認對阿富汗的入侵,但"l980__ 1990 年代的屈辱部分地抹去了:集體記憶被修復, 意識形態沖突被淡化,對蘇聯時期強大的懷念在 增長".[1 俄對阿政策積極的另一原因是國際方 面的.這主要與阿富汗形勢有關.2009 年3 月, 美國推出了新阿巴戰略,這一戰略意味著美國承 認不能消滅塔利班,並准備從阿富汗逐漸撤軍. 俄對2014 年後阿富汗形勢將如何變化也沒有把 握.它對俄羅斯將是嚴峻挑戰,形勢迫使俄羅斯積 極行動. 分析認為.俄在阿富汗問題上已不滿足於繼續 跑龍套.它准備作為一個獨立角色發揮作用.[1.] 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俄羅斯是在為美國撤軍做准 備.這種准備包括多個方面.其一是國內准備,使 社會在心理和政策上支持俄羅斯重返阿富汗.其二 是加強與阿富汗的雙邊聯系.直接影響阿富汗的發 展.卡爾扎伊訪俄是雙邊聯系加強的最新表現,這 也是阿總統第一次正式訪俄.梅德韋傑夫總統說, "2014 年後阿富汗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保證國家的安 全和獨立.對此,俄羅斯准備給予實質性的幫 助".[1 俄駐阿大使表示:"除了軍事存在外.俄 羅斯准備參與幫助阿富汗的一切形式".[1 俄總統 對阿富汗的首次訪問也有可能在近年實現.其三, 加強在中亞軍事存在和軍事反應能力,以應對中亞 和阿富汗發生不測.2009 年,在集安組織的框架 內建立了第一支快速反應部隊.這支部隊的主要活 動區域是在中亞.與此同時,許多跡象表明俄在努 力加強它在中亞的軍事存在,特別是在吉爾吉斯斯 坦和塔吉克.有消息說,俄有可能在吉建立第 二個軍事基地.其四,積極幫助美國順利實施新阿 巴戰略. 俄羅斯對阿富汗未來的政治定位有明確立場, 這就是獨立和中立.也就是說,阿富汗不應成為任 何國家的附屬.不應為任何外國所控制.也不應實 這一數字是俄媒體引用俄麻醉葯品管理總局局長伊萬諾夫的說法,但阿政府 認為這一數字過於誇大,實際數量遠沒有這么多.
㈨ 俄羅斯為什麼打阿富汗
那是前蘇聯,因為阿富汗的地理位置,蘇聯一直想把阿富汗變成南下印度洋的戰略基地。
㈩ 為何當初強大的蘇聯搞不定阿富汗
蘇聯的軍隊在阿富汗的作戰非常的不適應阿富汗的環境,所以即使蘇聯非常的強大也沒有搞定阿富汗。蘇聯的軍事實力在當時來說是非常的強大的不僅僅在兵力上還是在軍隊的武器上,蘇聯的軍隊都有著非常強大的優勢。
阿富汗這個地區在蘇聯的軍隊在這里吃盡了苦頭以後,美國的軍隊曾經也是在這里被阿富汗的地形所折磨。最後都是不了了之了才進行撤軍,地形和氣候的因素也是戰爭獲勝的很重要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