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阿帕奇知識誰知道
AH-64是目前攻擊直升機的最終極表現,它的強大火力與重裝甲,使它像是一輛在戰場上空飛行的重坦克。不管白天或黑夜,也不管天氣有多惡劣,它都能夠隨心所欲地找出敵人並摧毀敵人,而且幾乎完全無懼於敵人的任何武器。跟M1艾布拉姆斯坦克一樣,阿帕奇直升機也是從一項本來被取消的計劃中救活的,這項計劃就是洛克希德公司的AH-56「夏安」。「夏安」的性能表現主要著重於高速度,而非靈巧與隱秘性。AH -56外型像只憤怒的蜂鳥,是模仿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蘇聯的IL-2「突襲戰士」製造的。「突襲戰士」是裝甲俯沖轟炸機,主要是用來對付坦克的,它機上的兩門23毫米炮,可以炸掉大部分納粹裝甲車的車頂裝甲。有些「突襲戰士」甚至創下摧毀幾百輛坦克的紀錄。除了主要的旋轉翼,「夏安」機尾還裝有推進螺旋槳和短短的機翼,以便增加它的速度(時速超過300英里/480公里。對螺旋槳飛機來說,這已經是相當快了)。AH-56的主要作用是高速向著目標俯沖而下,同時混合使用TOW式導彈(這是第一架使用TOW式導彈的直升機)、2.75英寸/70毫米火箭和20毫米的機炮攻擊目標。「夏安」直升機的表現相當不錯,但它本身卻有一些很嚴重的問題。例加,在七十年代初期,由於通貨膨脹率高達兩位數,AH-56的成本也急速上漲。此外,因為結構上的一項重大缺點,而使得一架原型機在試飛時墜毀。最糟糕的是,AH-56的高速俯沖攻擊方式,正好使它成為蘇聯所設計的一些武器的囊中物(例如:SA-7「聖杯」、SA-8「壁虎」地對空導彈,和/SU-23-4「薛爾卡」機動高射炮)。 因此,這就構成「夏安」計劃被取消的原因。這項計劃被取消後,造成兩項重大結果:第一,空軍提出發展「近接空中支援飛機」的計劃,命名為「攻擊實驗機」,簡稱為「AX」,結果推出A-10A「雷電II」;第二,陸軍獲准展開AH-56的替代計劃,這項計劃就是所謂的「先進攻擊直升機」,而它的成果就是推出AH-64阿帕奇攻擊直升機。「先進攻擊直升機」計劃目的是要提供陸軍一種全功能型的攻擊直升機,不管夜間、白天,也不管天氣好壞,都能飛行,並可用來對付敵人的裝甲與其他強化過的目標。陸軍挑選兩家主要的國防承包公司參與這項計劃,其中之一是德州渥斯堡的貝爾直升機公司(AH-1眼鏡蛇的製造商),這家公司所設計的是YAH-63原型機。另一家是休斯公司的加州卡爾怫市和亞利桑納州梅莎市工廠,它們所設計的是YAH-64。這兩架原型機都參加了國防部的「試飛」競賽。這兩種原型機的設計都相當出色,評選的過程不但漫長,而且艱辛。兩種原型機的性能都受到嚴苛的考驗。結果,陸軍評定休斯直升機公司設計的機型,在飛行表現、駕駛艙配置和系統整合上都比較優秀。接著,陸軍全面發展休斯公司設計的機型(這時已經命名為AH-64阿帕奇)。一九八二年,阿帕奇開始生產,第一支阿帕奇部隊在一九八六年成立。陸軍向後來接手生產的麥道直升機公司采購810架阿帕奇,同時還出售給以色列、埃及、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希臘等國。「先進攻擊直升機」(AAH)在感測器、武器、靈巧度和防護度方面都毫不馬虎。跟AH-56隻追求高速度不一樣的是,AAH的設計,強調低空滲透、偵察戰場、測定目標、遠距離(比敵人的高射炮射程更遠)發射武器等各種作戰能力。
乘員: 2名(駕駛、副駕駛兼炮手)
全長:58.17 ft (17.73 m)(連主旋翼)
旋翼直徑:48 ft 0 in (14.63 m)
全高:12.7 ft (3.87 m)
旋翼旋轉面積:1,809.5 ft2 (168.11 m2)(主旋翼的回轉面)
自重:11,387 lb (5,165 kg)
載重量:17,650 lb (8,000 kg)
最大起飛重量:23,000 lb (10,433 kg)
發動機:
2具奇異T-700系渦輪軸發動機
T700-GE-701 :每個1,690 shp=1,260 kW
T700-GE-701C (1990年-現在) :每個1,890 shp=1,490 kW
T700-GE-701D (AH-64D block III) :每個2,000 shp=1,490 kW
註:shp=Shaft horsepower(軸馬力,軸功率)
極限速度:197節 (227 mph, 365 km/h)
最高速度:158節 (182 mph, 293 km/h)
巡航速度:143節 (165 mph, 265 km/h)
戰斗半徑 260 nmi (300 mi, 480 km)
續航距離:1,024 nmi (1,180 mi, 1,900 km)
絕對升限:21,000 ft (6,400 m)
爬升率:2,500 ft/min (12.7 m/s)
旋翼負荷:9.80 lb/ft2 (47.90 kg/m2)
推重比:0.18 hp/lb (310 W/kg)
武器裝備
機炮:M230 30公釐鏈炮,備彈1200發。
硬點可掛載武裝
AGM-114地獄火
AIM-92刺針
AGM-122 側投
AIM-9響尾蛇
BGM-71拖式導彈(BGM-71 TOW)
火箭彈:Hydra 70 FFAR
性能:
就如同「坦克車輛司令部」規范所有新車輛設計的機動性能必須完全一樣,位於密蘇里州聖路易市的「陸軍航空中心」也規定,所有的新直升機設計必須符合某些標准,像機動性、對敵人炮火的防護能力,以及載重量等。例如,AH-64不怕7.62毫米子彈,也抵擋得住12.7毫米(.50口徑)子彈,同時,就算它被對毫米的高爆彈擊中,也還能夠支撐著飛返基地。機身的設計可以承受20G(地心引力的20倍)的墜毀撞擊,而不會傷到機上人員,而且油箱的設計也可以經得起墜毀的撞擊,同時還會自動封閉。 美軍新型直升機從設計之初就有抑制紅外線訊號的裝置。紅外線導彈是低空飛機的最主要威脅,敵人發射的紅外線導彈彈頭上的尋標器,主要是尋找燃氣渦輪發動機的熱排氣管。想要減少這種導彈尋標器的功效,方法之一是把直升機發動機排出的熱氣和大量的冷空氣混和,把它們排除到機身外,同時隔絕排氣管,如此,導彈才不會「看到」熱金屬。AH-64A阿帕奇的「黑洞」紅外線抑制器在這方面的功能很強。
設備:
直升機也需要電子反制器(ECM)才能在現代戰場中生存。電子反制器是一種高度機密且一直在演進中的技術,而這方面的儀器與性能通常都是保密的,但一個典型的「黑盒子」大概包括以下幾種儀器和設備:
(一)雷達警告接收機——用以警告機上人員,使他們知道自己已遭到敵人雷達的追蹤,如此才能採取規避行動。
(二)雷達干擾器——會發出干擾訊號,用來妨礙並干擾敵人的雷達。
(三)干擾絲散布器——會發出一團包覆金屬的雲團,可以強吸射特定的雷達頻率,干擾敵人雷達幕,隱匿真正的目標。
(四)熱焰彈發射器——可以用來「誤導」紅外線導彈。
(五)紅外線干擾器——一般來說,這是裝在直升機尾部的一個電子加熱「磚」,可以發射出很強烈的特定波長的紅外線,使敵人導彈彈頭上的敏感尋標器被迷惑而產生困擾。現有的紅外線干擾器的機型是ALQ-144,同時,由於它的外形獨特,使它被取了一個綽號,就叫「迪斯科球」。
以上種種先進的裝備,使得美國直升機成為世界上最好的直升機。這並不是說它銳不可當,而是和越戰時期的美軍直升機比較起來相當堅固。至於載重量方面,東南亞叢林的作戰經驗,已勝得在炎熱氣候下作戰的能力,成為所有新直升機設計的必要條件之一。「4000/95」這個神奇的數字,被用來衡量直升機的性能。這個數字代表一架直升機在標准載重量下,在華氏95度(攝氏35度)氣溫中以95%油門垂直爬升的性能。這種狀況接近最惡劣的發動機狀況(燃氣渦輪在冷空氣中才能產生最大的馬力,在炎熱、潮濕的氣候中,所產生的馬力最少),而且可能在波斯灣和巴拿馬地區遭遇到。如果考慮到全世界動亂地點的地理位置,這種規范是很合理的。繞著阿帕奇四周走一圈,會產生一種感覺:實際上並沒有人設計這種飛機,而是由一群戴著眼罩的人,用漿糊和膠帶把一些組件組合起來。它的旋轉翼低垂,機身上仰的角度幾乎可說不合理,而且很多部位從這邊或那邊突出。千萬不要因為這些而對阿帕奇產生錯誤的觀念,要知道,阿帕奇是世界上表現最好、最完整的武器系統。它的機體外殼大部分是鋁合金,發動機外罩是設計來支持維人員的重量的,並被用來當作工作平台。此外,整架飛機被設成可以折疊及包裝起來,以便利用各種空軍運輸機運送。機上的兩具發動機是GE公司的T-700-GE-701C,每具有1800馬力。它們被接上傳統的主傳動系統,機尾旋翼由一條貫穿機尾的傳動軸帶動。這個機尾旋翼跟所有傳統的單旋翼直升機一樣,是用來制衡主旋翼的旋轉扭力的,以維持正確的飛行姿勢。機前的主旋翼裝在傳動系統上方,有四個大扇葉,因此,比先前UH-l和AH-1的兩葉旋翼,效果更好。較多的扇葉可以增加直升機的升力,而且可以更平順、更安靜地飛行,但必須有足夠的發動機力量來維持它們的高速飛行,以及要有良好的工程技術設計出一種旋翼頭,可以保持它們的平衡和控制,並且牢牢與機身連結。有些前蘇聯直升機的設計,甚至有五或六葉的旋翼。事實上,大多數人是在聽到他們所熟悉的直升機聲音,已經從「呼呼聲」改變成低沉的怒吼聲後,才發現,直升機的旋翼已經從兩片變成四片。
系統:
大部分的航電儀器和其他「黑盒子」都裝置在前機身兩側的減阻裝置里,而這些裝置就成了台階,供人員踏著爬上阿帕奇的駕駛艙內。駕駛艙本身由一塊很厚的透明防彈板分隔成前(供副駕駛兼炮手乘坐)和後(供正駕駛乘坐)。所有的駕駛艙玻璃都是平板設計,這種特殊形狀主要是為了減少太陽光的反射,因為太陽光的反射會暴露出直升機的位置,而讓敵人發現。駕駛艙的裝甲結構可以承受23mm高爆彈的直接命中。AH-64駕駛艙的前後兩部分都裝置標準的飛行操控裝置,以及控制直升機飛行所需的顯示幕,另外,每位機上人員也都有他們自己的儀表,供他們從事特定任務之用。其中最重要的是馬丁-馬利艾塔(現與洛克希德合並)「目標獲得標定瞄準器」和「飛行員夜視感測系統」(TADS/PNVS),這些都裝置在阿帕奇的機鼻上。「飛行員夜視感測系統」位於阿帕奇炮塔的上方,包括一具熱影像瞄準器(類似艾布拉姆斯和布萊德雷車上所使用的),而這具瞄準器和飛行員的飛行頭盔是同步移動的。這個頭盔是很傑出的設計,可以配合每個機員的頭型加以調整,使他(她)只要轉一下頭,就可以使用直升機的武器和感測器瞄準。這套系統任何時候都可使用,不管阿帕奇是在惡劣氣候下。在濃霧中、在灰塵中或夜間都可使用。飛行員所看到的景象會顯示在連結於頭盔上的一個小圓形顯示幕上,而這個顯示幕位於右眼前。這個眼前顯示幕也會顯示其他導航與射控資料,讓飛行員隨時可取得在戰場上所需要的各種資訊。控制板上的其餘儀表也經過特殊設計,因此,即使是在熄燈的狀況下,也不會影響到飛行員的夜視能力。它們大部分都是所謂的「細條狀」顯示器,也就是說,它們是以直線方式顯示各種資訊,但也有一些在汽車儀錶板上可以看得到的圓形儀表。當阿帕奇最初被設計時,駕駛艙內的配置被認為是最先進的。未來一代的阿帕奇(像AH-64D「長弓」阿帕奇機型),將以大型多功能電腦控制電子顯示幕取代目前大部分的儀表。阿帕奇的主要導航系統是李頓「姿勢-飛行方向參考系統」(AHRS),這個系統目前在大部分陸軍直升機上都已經是標准裝備。這種航向參考系統可以配合ASN-137都卜勒測速系統(這是一種下視雷達,可以感受相對於地面的各種移動)。在幾個小時之內,AHRS就可以從一個固定方位「移轉」到另一個方位,因此,大部分阿帕奇在它的駕駛艙前方都裝有導航衛星「全球定位系統」接收器,讓炮手可以用手鍵入正確的資料。不久之後,將會裝置略作修改的AHRS系統,到那時就可以使AHRS自動接收「全球定位系統」的最新資訊。在前駕駛艙內,則是阿帕奇武器系統的主要控制系統。雖然前後兩個駕駛艙都可以發射武器,但主要的是副駕駛艙的射手負責阿帕奇的武器瞄準目標,而阿帕奇機上的武器系統都是以裝置於機鼻感測旋塔下方的TADS/PNVS系統進行瞄準的。這套系統包括另一組「前現紅外線」感測器、一個日間電視攝影機、一套直視放大光學系統、一個激光測距儀和一個配合激光制導武器使用的激光目標標定儀。炮手所戴的飛行頭盔上也裝有跟後座正駕駛很相似的瞄準器,有眼前顯示幕,可以顯示目標和相關資料。射手想要對付某個目標時,只需選定合適的武器,把頭盔瞄準器上的「死亡點」對准目標,然後扣下扳機。接下來的工作大部分都由機上的射控系統完成。任何武器的目的主要是摧毀敵人,而AH-64幾乎可以摧毀它所偵測出來的任何種類的目標。阿帕奇機首下方是一門30毫米M230鏈炮(麥道公司所製造的),這種鏈炮所發射的是一種重量很輕的30毫米炮彈,而不是A-10攻擊機GAU-8機炮所使用的那種重量型25毫米格林機炮。這種炮彈的編號是M789,有著很小的錐形裝葯彈頭,可以射穿幾公分厚的裝甲。這表示,它可以從上方或後上方摧毀一輛坦克,而且幾乎可以摧毀目前使用中的任何種類的裝甲人員運輸車,或是戰斗車輛(也許只有布萊德雷戰斗車和英國的「戰士」戰斗車例外)。M789炮彈也有人員殺傷破片彈,對於暴露在炮火下的敵人地面部隊最有效果。這門M230鏈炮的裝填器可以裝填1200發炮彈。阿帕奇其餘的武器都掛在機身兩邊的粗短機翼上,每個機翼下都有掛架用來裝置導彈和火箭發射器。目前有計劃在機翼上方增設一個掛架,用來裝置兩枚小型的空對空導彈。美國陸軍的部分阿帕奇直升機使用刺針導彈進行空對空的戰斗。雖然在「沙漠風暴」中沒有機會使用到刺針導彈和M230鏈炮,但從使用這兩種武器進行的空戰實驗中可以看出,阿帕奇的武器裝備足以對付飛進它的射程內的任何飛機。這並不是說,阿帕奇機上的人員可以擊落高性能的噴射戰斗機,而是說,他們可以擊落其他直升機和地面支援機,例如,俄羅斯的SU-25「蛙足」式攻擊機。自從直升機開始加裝武器以來,小型的非制導式火箭一直就是它們的武器裝備之一,AH-64也不例外,它裝置了威力強大的2.75英寸(7O毫米)火箭(由BEI防衛系統公司製造)。這種火箭的綽號是「九頭蛇-70」,可以攜帶各式各樣的彈頭,從10磅(4.5公斤)的高爆(M151)彈頭,到煙幕彈(M264)和照明彈(M257)彈頭、次口徑彈葯彈頭(M261)都有,甚至還有一種小鋼矛彈頭(M255)。每一枚火箭包括一個MK66火箭推進器、一個彈頭,和一個合適的引信(觸發引爆、延遲引爆或是半空引爆)。「九頭蛇-70』通常攜帶可以發射19發火箭的發射莢艙,AH-64可以攜帶四個這樣的莢艙,但在「沙漠風暴」期間,通常只攜帶兩個。在深入敵境的攻擊行動中,阿帕奇通常加掛延長飛行范圍的副油箱,並因此減少一或更多個火箭發射莢艙。阿帕奇直升機從設計之初,就深切了解長程反裝甲導彈的必要性。拖式導彈(TOW)的反裝甲效果相當好,但由於受到制導電纜的限制,使得它的射程只有大約3.7公里,而且,在射出拖式導彈後,發射的直升機必須保持靜止不動,直到導彈擊中目標為止。因此,在「攻擊直升機」計劃的細節規格中,規定它的武器系統中必須包括全新的反裝甲導彈。「洛克威爾國際公司」和「馬丁-馬利艾塔公司」負責開發及生產這種全新導彈,這就是被編號為AGM-114的「地獄火」導彈。「地獄火」是比拖式導彈稍大的導彈,重量大概為99.6磅(45.3公斤)。跟拖式導彈不一樣的是,「地獄火」導彈是由阿帕奇直升機鼻端的TADS/PNVS系統的激光目標標定儀引導,因此,射程更遠(超過5英里/8公里),而且,速度更快(超音速)。它的前後排列的彈頭(有兩個錐形裝葯,一前一後)也比TOW-2大得多,裡面裝有20多磅(9.l公斤)的高爆炸葯。如果你不清楚這樣數量的炸葯會造成何種程度的損壞,那麼,我可以告訴你,早期的AGM-114C彈頭雖然只有一個錐形裝葯,但不僅能夠炸穿伊拉克T-72的裝甲,甚至還能把它從焊接處炸成兩半!「地獄火」導彈之所以能找到目標,是因為在它彈頭前端的光學尋標器已經設定好,可以尋找由阿帕奇TADS/PNVS系統以激光光點標定的目標,或是其他機種如OH-58D的激光目標標定儀所標定的目標。甚至連空軍F-15E機腹下的激光目標標定莢艙,也可以替「地獄火」導彈指定目標。一架戰斗轟炸機一次只能對單一目標投擲一枚激光制導炸彈,阿帕奇直升機則可以在同一戰場上同一時間,發射很多「地獄火」導彈攻擊很多不同的目標。每一枚「地獄火」導彈必須「知道」要攻擊哪一個激光光點,因此,「地獄火」導彈(以及其他現階段的激光制導武器)只會攻擊某個閃爍特定數位信號的激光光點,而這個信號則是由發射出這個激光光點的飛機所設定的。這不僅解決了使多枚導彈保持射向不同位置目標的問題,同時也使由一架直升機或地面觀測員指定攻擊目標,然後指引其餘直升機把「地獄火」導彈射向這些目標的方式成為可能。於是,發射導彈的直升機可以躲在山後,以免遭到敵人的炮火攻擊(「地獄火」導彈的自動導航器可以設定讓導彈飛越山頭,飛向目標),而另一架裝有激光目標標定儀的直升機,則可,以從完全不同的另一個方向「標定」所要攻擊的目標。OH-58D裝置的是架在桅桿上的瞄準具,它可以把這種瞄準具的頭部伸出樹梢或山脊線上,然後引導「地獄火」導彈射向目標,而不會暴露任何其他直升機的位置。阿帕奇另外一項有趣的功能是可以連續發射導彈,彼此間隔時間很短(例如,可以間隔5秒)。如果阿帕奇的射手准備攻擊三或四輛排在一起的坦克,他可以發射第一枚激光制導導彈攻擊第一輛坦克,然後快速攻擊另一輛坦克,接著又攻擊旁邊的坦克,直到所有的坦克都被摧毀,或是射光機上所有的導彈為止。萬一阿帕奇沒有刺針導彈可用,「地獄火」導彈甚至可以被當作空對空導彈使用。如果像直升機大小的飛機被「地獄火」導彈擊中,准死無疑!在「地獄火」導彈開發期間,一切都按照進度進行,而且未超出預算,技術上也沒有發生太大的問題,只是增加了一些修改而已。在基本的A型阿帕奇直升機上加裝雙重模式彈頭(用來對付爆炸反應裝甲)和新的數位自動制導儀器(使炮手可以選擇讓導彈以高或低的拋射物飛行路線飛向目標),使得現有的AH-64A阿帕奇和OH-58D「奇歐瓦戰士」一樣,都擁有AGM-114F反坦克導彈。另一方面,還計劃發展一種利用毫米波制導的新型導彈,名叫「長弓地獄火」導彈,准備在幾年後推出使用。
Ⅱ 世界各國都是如何處理酒駕的
轉眼間,學校開始陸續放寒假,春節也開始進入倒計時階段。說到春節,聚餐喝酒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節假日期間酒駕問題就顯得十分嚴重了。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這句話想必很多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能背出來,但是生活中總是有一些車主自認為自己酒量好,喝酒對開車沒什麼影響。但是小編想說這是在自欺欺人。
由於酒精的麻醉作用,人的手、腳的觸覺較平時降低,往往無法正常控制油門、剎車及方向盤。而飲酒後,人體對光、聲刺激反應時間延長,本能反射動作的時間也相應延長,特別容易出現交通安全事故。
雖然現在汽車的安全配置比較完善,例如馭勝S350,配備了ABS防抱死,制動力分配,牽引力控制,車身穩定系統,發動機電子防盜,剎車輔助等主動安全配置,在突發情況下盡可能保證車輛安全。此外這款車還配備了駕駛座氣囊,副駕駛氣囊等被動安全配置,即使意外發生,可將傷害最小化。但是如果酒後駕車的話,還是將自己置於危險之地。
隨著新交規的實施,我國對於酒後駕車的懲處力度正在逐漸加強,檢查密度和懲處力度也在不斷深入,但是酒駕的新聞還是層出不窮。除了我們國家之外,世界上其他國家對於酒駕又有什麼樣的處罰呢?
俄羅斯
在很多人眼中,俄羅斯的形象與伏特加這種烈酒分不開,而且俄羅斯氣候偏冷,戰斗民族男性大多嗜酒如命,所以酒駕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
其實相對於俄羅斯法治的森嚴,戰斗民族對於酒駕的懲處力度倒不是非常嚴苛。酒駕被查一次,終生吊銷駕駛執照,這個懲罰力度看似不重,但是卻非常煎熬,畢竟對於一個俄羅斯男人來說,一輩子不讓開車,真是不比一輩子不讓喝伏特加還要難受,畢竟俄羅斯幅員遼闊,汽車是最為方便的一種通行方式。
美國
美國的酒駕處罰每個州都不一樣。加利福尼亞州比較有「個性」,第一次酒駕被查處,罰款之外附加社區義工服務,例如掃大街,照顧孤寡老人等。
重點來了!!每一次酒駕記錄會記入個人信用檔案,若是累次被查出酒駕,就會被帶去參觀當地的停屍房,目睹車禍中喪生者的慘狀。用這種血淋淋的方式來警示違法者,想必作用顯著。
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個量刑嚴格的國家,對待酒駕就更為嚴厲了,只要你是「再犯」,往往會被鞭子伺候,而且不論男女,非常殘忍且不近人情。相信只要有過一次體驗以後再也不會酒駕了。
保加利亞
對於保加利亞開車喝酒,面臨的可就不是簡單的監禁罰款了,而是切切實實的死刑,保加利亞法律規定,酒駕兩次,便可被判槍斃,這種力度還是十分恐怖的,你想想,第一次酒駕,就已經相當掉了一半的血,第二次直接撲街,想想就頭皮發麻。
薩爾瓦多
如果說保加利亞還有再來一次的機會的話,那麼薩爾瓦多是就零容忍,只要被查,就是判處槍斃。
Ⅲ 普京怎麼連戰斗機都會駕駛他親自駕駛戰機掠過車臣武裝叛亂區和森林大火上空。克格勃都會駕駛戰機
普京在KGB時是屬於武官,不是文官(不是那種坐坐辦公室整理文件的那種)
而是真正在第一線的特工,在第一次車臣戰爭和日本都收集過情報
第二次車臣戰爭已經是總統的普京為了快速的去前線,自己開著SU27就去了
這其實很正常,身為KGB的武官,天上地下水裡,除了鳥魚狗基本都能開
會三種語言,俄語,法語,德語,在德國訪問的時候都不需要同聲傳譯
柔道7段,綁的是黑帶,在全國大賽里曾拿過銀排
這個你可以去看普京的自傳 裡面他在KGB的擋案,特長上就寫著:擅長各種交通工具,爆破,暗殺,敵後滲透。
會開飛機的總統也有,美國老布希是二戰美軍的優秀飛行員,擊落過14架敵機
小布希也是美國空軍,不過沒敢的上越戰~
Ⅳ 乘車禮儀中副駕駛的位置是幾號位
乘車禮儀中副駕駛的位置是4號位,小轎車的座位,如有司機駕駛時,以後排右側為首位,左側次之,中間座位再次之,前坐右側為末席。
如果由主人親自駕駛,以駕駛座右側為首位,後排右側次之,左側再次之,而後排中間座為末席。
主人夫婦駕車時,則主人夫婦坐前座,客人夫婦坐後座,男士要服務於自己的夫人,宜開車門讓夫人先上車,然後自己再上車。
如果主人夫婦搭載友人夫婦的車,則應邀友人坐前座,友人之婦坐後座, 或讓友人夫婦都坐前座。
主人親自駕車,坐客只有一人,應坐在主人旁邊。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車後,在後面坐的客人應改坐前座,此項禮節最易疏忽。
在乘坐車輛時以禮待人,不單是一種要求,而且應當落實到乘坐車輛時的許多細節上。特別需要注意下列三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是上下車的先後順序。在涉外交往中,尤其是在許多正式場合,上下車的先後順序不僅有一定的講究,而且必須認真遵守。
乘車禮儀:
1、乘坐轎車時,按照慣例,應當恭請位尊者首先上車,最後下車。位卑者則應當最後登車,最先下車。乘坐公共汽車、火車或地鐵時,通常由位卑者先上車,先下車。位尊者則應當後上車,後下車。這樣規定的目的,同樣是為了便於位卑者尋找座位,照顧位尊者。
2、就座時的相互謙讓。不論是乘坐何種車輛,就座時均應相互謙讓。爭座、搶座、不對號入座,都是非常失禮的。在相互謙讓座位時,除對位尊者要給予特殊禮遇之外,對待同行人中的地位、身份相同者,也要以禮相讓。
3、乘車時的律己敬人。在乘坐車輛時,尤其是在乘坐公用交通工具時,必須將其視為一種公共場合。因此,必須自覺地講究社會公德,遵守公共秩序。對於自己,處處要嚴格要求,對於他人,時時要友好相待。
Ⅳ 副駕駛座位應該誰坐
都是好朋友 那麼怎麼舒服怎麼坐~
下面是商務乘車禮儀 希望對您有幫助~
小轎車:不是主人駕駛 以後排右側為首位,左側次之,中間座位再次之,前坐右側殿後,前排中間為末席
由主人親自駕駛,以駕駛座右側為首位,後排右側次之,左側再次之,而後排中間座為末席,前排中間座則不宜再安排客人
主人夫婦駕車時,則主人夫婦坐前座,客人夫婦坐後座
主人親自駕車,坐客只有一人,應坐在主人旁邊。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車後,在後面坐的客人應改坐前座
吉普車:吉普車無論是主人駕駛還是司機駕駛,都應以前排右坐為尊,後排右側次之,後排左側為末席
Ⅵ 坐副駕駛座位代表什麼
副駕駛表尊重乘車次序很重要。
就拿目前五座車型的小轎車來說,如果對方是私家車,同時只有你與駕駛員兩人的話,那麼坐副駕駛更為合適。坐副駕駛體現出了「尊重為上」的原則,表示與駕駛員平起平坐親密友善,體現出對駕駛員的尊重。
如果是專車、網約車之類配有專職司機的商務車輛,那麼乘坐後排右方更為合適。許多女性在日常乘車中養成了坐後排的習慣,所以坐朋友、同事的車也同樣如此,容易讓駕駛員感到不尊重,小岑正是犯了這一錯誤才導致朋友的冷落。
輕關車門勿用力過猛
許多朋友在過去乘坐的士時由於的士車門難關,都養成了大力關車門的習慣。如今網約車軟體盛行,這一風氣同樣被帶到私家上,在下車之後,用力關門,讓駕駛員及其他乘客嚇一大跳。出此之外,對車門的損害也非常之大,特別是一些還配有電吸門的高級車型傷害更高。
目前普通的家轎車門已經很容易關門,正確的做法是將車門推至十厘米處再輕微用力推,這樣就能很好的關閉車門。
Ⅶ 副駕駛坐的一般是誰
具體要根據實際情況,如果不確定該不該按禮儀來做,可以與領導同行走到車跟前,在領導進車之前問問領導,就說自己不懂禮儀,請教一下領導自己該坐哪裡。
對於汽車的乘車禮儀,在國際上,各個國家也有著比較統一的規定。車的各個座位是按照身份尊卑來劃分的。具體是這樣劃分的。
可以仔細觀察一下司機坐在主架的時候,如果只上車一位領導,那麼領導很少會自己坐在副駕駛位上。
除非很多通行的領導,這種情況一般也會是需要跑腿的那個人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也有一些當然有幾種特殊的情況。
第三種,就是大家不是領導,處於平級狀態。這種時候大家隨便坐就可以,通常是知道路的人,或者是付款的人有坐在前面的習慣。
在職場上,還是有很多職業習慣和職業操守,需要通過後天的訓練去不斷的培養。也要在自己不斷的實踐中,逐步的加強對職業習慣的敏感度,為自己在遇到突發事件中能夠積極的應對打造一個基礎。
坐車只是一個非常基礎的環節,在職場的用餐、說話用語等方面也都要逐步形成規范化的應對思路。如果只依靠想到什麼做什麼,是絕對不可以的。
Ⅷ 坐副駕駛位該干什麼,看完你就知道了
1、提醒你副駕駛上的乘客正確使用安全帶
一般副駕駛的位置比較舒適,寬敞,也能看到前面的景色。所以,坐在副駕上的乘客一般都比較隨意。如把座椅的靠背放得很低,幾乎成了躺椅,而且這時也系著安全帶,這種使用安全帶的方法,等於給自己套上了絞刑的繩索!如果出現緊急情況,突然剎車,此位置上的乘客因慣性俯沖,安全帶很容易勒住副駕駛的脖子,嚴重時很容易勒斷。
2、副駕駛座位上的腳丫子
坐在副駕上,舒服的同時,一定注意坐姿。這樣安全帶和氣囊才能在危險時很好地發揮作用。可有時發現副駕上的乘客半躺在座椅上,腳丫子放到了前面板上,有的還頂到了前擋風玻璃上。就算你的腳丫子長得奇妙無比,明星級美腳,這樣的姿勢確實不算高雅,還是回家自己和家裡人欣賞去吧。最關鍵的是不安全,萬一一個緊急剎車,你那腳丫子可能會頂碎前擋風玻璃,你可能由此而被拋出去,也可能因此,你就坐上了輪椅,或拄上了拐棍。
3、副駕駛給司機餵食
這一般都是出現在恩恩愛愛的小兩口(有時也不一定)身上。過去,開車是請勿和司機交談,現在這個界限打沒有了,可以理解。現在開車喂司機,說明愛情也升華了,也可以理解,但一定注意車多的地方一定小心。喂的食品,最好一口能咬多半口的,別跟小雞吃米似的,這邊吃個不停,那邊連喂不止。很容易分神,出現問題!
4、副駕駛上盡量不要讓兒童乘坐
小孩子一般都愛坐前面,如果是這樣,你一定給他系好安全帶,注意要調整一下安全帶的長度!此外,如果副駕駛上有AirBag,你一定要注意把AirBag鎖住,以防止突發事件時傷了孩子。
此外,也能看到大人抱孩子坐在副駕駛上的,孩子還歡呼雀躍,這一點也很不安全,孩子一動,影響駕駛員看鏡子,防礙駕駛員做並線時的判斷。還有,有的小孩子對車上的東西感興趣,有時亂動、亂動,這也會帶來行車安全的問題。
Ⅸ 哪些國家汽車的駕駛員在左邊,哪些在右邊
目前使用右駕車國家以英國、英聯邦國家及前英屬殖民地為主。具體如下:
英國The United Kingdom;愛爾蘭Ireland;肯亞Kenya;
科科斯島CocosIsland;日本Japan;格拉納達Granada;
馬拉維Malawi;尼泊爾Nepal;烏干達Uganda;
海峽群島ChannelIslands;莫三比克Mozambique;馬來群島Malaysia
斯里蘭卡SriLanka;開曼群島CaymanIslands;納米比亞Namibia;
泰國Thailand;南非SouthAfrica;汶萊Brunei;塞普勒斯Cyprus;
坦尚尼亞Tanzania;新加坡Singapore;庫克群島CookeIslands;
塞席爾Seychelles;印度India;馬爾他Malta;索馬里Somalia;
印尼Indonesia;諾福克島NorfolkIslands;不丹Bhutan;諾魯Naunu;
尚比亞Zambia;斐濟Fiji;皮特克恩島PitcairnIsland;波札那Botswana;
吉里巴斯Kiribati;辛巴威Zimbabwe;孟加拉國Bangladesh
賴索托Lesotho;巴基斯坦Pakistan;史瓦濟蘭Swaziland;
模里西斯Mauritius;曼島IsleofMan;澳大利亞Australia;
紐西蘭New Zealand;聖誕島ChristmasIsland;索羅門群島西SolomonIslands;
中國香港HongKong, China;中國澳門Macao, China。
反之,其他國家是左邊駕駛。
右舵車和左舵車的區別:
1、雨刷位置不同
英國生產或者供給英國市場的英規右舵車依舊是左邊燈光撥桿,右邊雨刷撥桿,這和左舵車是一樣的。而日本生產的右舵車是右邊燈光撥桿,左邊雨刷撥桿,和左舵車是相反的。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規律只和產地以及供給市場有關,和品牌無關。例如在英國生產的日產和本田依舊是左邊燈光右邊雨刷。
2、方向盤位置不同
右舵車的方向盤在右邊,左舵車的方向盤在左邊。
3、掛擋距離不同
左舵車的一擋在左前方,駕駛員往自己這邊掰擋把然後往前面推就能掛一擋。而對於右舵車,一擋還是在左前方,駕駛員需要往副駕駛那邊掰,然後再往前面推。也就是說右舵車手動擋的一擋離駕駛員最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