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經濟制裁,對於中國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說一句肯定的話!「好處,壞處」都沒有。而論關系,俄羅斯的天然氣,中國的製造業!俄羅斯的軍工業,中國的市場,資金!都是以經濟而衡量,以市場為標准。若說到經濟,說到市場;中國需要俄羅斯,俄羅斯需要中國,而共同面對國際市場和經濟的竟爭。互信互利的結合信息而平衡國際經濟,市場為各之用實力於人民擁護!共同為兩國人民服務利益;用友誼擁護信心,而支持忠誠化新建設性!新傳統力量。
② 俄羅斯人是「戰斗民族」,中國人對俄羅斯還有哪些誤解
我們對俄羅斯的誤解有很多,比如我們認為俄羅斯是戰斗民族,實際上俄羅斯並不是非常擅長打仗的人,我們還認為俄羅斯什麼國家都不怕,不管對手是否比自己強大,都會不怕死上去,其實不然,俄羅斯也是聰明的,會挑適合攻打的時機下手,並不是那種魯莽的做法。
俄羅斯是聰明的,從來不會主動挑戰有實力的國家,而是看局勢下手,在清朝的時期,因為清朝末年實在是太落後了,根本打不過俄羅斯,所以在清朝後期,俄羅斯就選擇了乘機迅速入侵我國北方土地,在清朝早期,俄羅斯就是吃過苦頭的,尼布楚條約的時候,俄羅斯就是戰敗的,所以此後上百年都沒有惹過清朝。
③ 俄羅斯不顧一切的「去美元化」值得嗎
俄羅斯與歐盟的貿易,使用歐元、盧布結算的比例在上升,美元的比例在下降——歐元的佔比為升至42.3%,美元的佔比則降至46.6%。俄羅斯對印度的出口,使用盧布結算的佔比達到了75%。
俄羅斯與中國的貿易,在降低美元結算的比例的同時,歐元、盧布、人民幣結算的比例持續上升,並且超過了美元的佔比:歐元結算佔比從2018年初的0.7%升至37.6%,盧布佔比升至9.6%,人民幣佔比升至7.1%,而美元的佔比則從87%降至45.7%
其三、俄羅斯在貿易中努力繞開美元主導的SWIFT系統,並探索、使用多個跨境貿易支付系統。在中俄貿易中,俄羅斯已經在使用中國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並以人民幣、盧布進行結算。已有多家俄羅斯銀行加入了CIPS系統。
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正在合作,打造金磚國家的跨境支付系統BRICS Pay,目前已經在南非試點。此外,俄羅斯也在國內搞支付系統——金融信息轉移系統,已經在俄羅斯石油巨頭俄羅斯石油公司、科技巨頭Rostec等大型俄企進行測試,將用於俄羅斯企業的銀行間現金轉賬服務,以此跳過美國控制的SWIFT系統。
俄羅斯如此堅決地去美元化,值得嗎?當然值得!除了將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傷害降到最低,對俄羅斯經濟的打擊降到最低外,還能減少去美元、SWIFT系統的依賴,更好地捍衛本國的金融主權,對俄羅斯的作用至關重要。
④ 俄羅斯完蛋對我們好處是什麼
目前看來,俄羅斯完蛋對我們沒有任何的好處,目前俄羅斯和中國還處於准同盟,共同分擔了美國的壓力,同時由於中俄事實上的同盟狀態,使得我國北方沒有任何軍事上和國防上的壓力,極大減輕了中國軍事力量的負擔,同時俄羅斯還是中國最主要的能源供應國,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我這可以試著分析一下俄羅斯完蛋的後果,俄羅斯現政府完蛋,那麼俄羅斯肯定會有繼任者,不要去想當然的認為俄羅斯會分裂,俄羅斯現政府就算是完蛋,俄羅斯也不會分裂,關於俄羅斯會不會分裂,這可以當做是另一個話題,而且題量很大,這里就暫不說明了。而且就算是俄羅斯現政府完蛋,中國也不要去想著收回領土,因為那純粹是在給自己製造敵人。
我們這里就可以做兩種假設,俄羅斯繼任者對中國有兩種可能,一是繼續對中國友好,二是像烏克蘭那些腦殘領導人一樣對中國採取敵視態度。
第二種情況,敵視中國,中國北方壓力大增,中俄漫長的邊境線將無寧日,能源供應也無從談起,美國的壓力將由中國一已承擔,中國一帶一路和絲綢之路計劃將破產,這些後果在目前看來是下下選項。
第一種情況,對中國繼續友好,但俄羅斯現政府完蛋,俄羅斯國內必定動盪,短期內會極大的損耗俄羅斯國力,使得俄羅斯將無法分中國分擔美國的壓力,同時因為國內動動盪,中國的能源安全將受到極大的沖擊,想想當初中俄能源通道(東線),反反復復談了十幾年,期間俄羅期被日本韓國高價誘惑,幾近中斷東線談判,經歷十幾年,俄羅斯才真正認識到,誰是真正的朋友,誰是大忽悠,俄羅斯繼任政府必然還會經歷這個過程,但這個動盪過程的後果將會由中俄共同承擔,同時由於俄羅斯國內動盪,中國一帶一路和絲綢之路計劃必然會受到影響,這個結果再怎麼都不會比現在的情況好,所以說俄羅斯完蛋,對中國來說肯定弊大於利,至少在目前情況下,對中國絕對不是好事情。
唯一的好處大概只有中國男人可以更方便的迎娶俄羅斯女人,因為俄羅斯政權更迭,國內動盪,短期內經濟必然動盪,人民人心思動,肯定會有很多的女性想著脫離這樣的國家,對中國男人來說,這會是一個不錯的機會,就像現在烏克蘭女人一樣,很多來中國後就留下來了。
⑤ 蘇聯模式的利與弊
一、利:
蘇聯模式創立是與當時蘇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在蘇聯迅速趕上和超過西方發達國家的過程中起積極作用。使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突出成就,基本上實現了工業化。1940年蘇聯的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二、弊:
1、優先發展重工業,使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處於落後狀態。
2、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片面強調產值和產量,造成了產品品種少、質量差。
3、國家從農民手中拿走的東西太多,嚴重地損害了廣大農民的利益,農民沒有生產積極性,農業產量長期停滯不前。
4、經濟發展粗放,經濟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費了資源。
蘇聯模式產生的背景:
1、十月革命後,國內百廢待興,列寧實行的新經濟政策取代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後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成效不顯著,見效慢。
2、斯大林個人的影響。斯大林模式決不可能僅僅是斯大林個人意志的產物,但同時也必須承認,斯大林的個人意志對斯大林模式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特別是教條地接受馬列思想。
3、整個20年代正是世界資本主義戰後黃金時代,發迅速,實力強大,蘇聯仍處在孤立包圍之中,處處受抑制。俄共黨內長期在著極為強烈的危機感和備占思維,黨內都認為戰爭臨近而堅決支持斯大林的備戰政策。這種備戰是需要強大的經濟力量做支撐。
斯大林模式中的超工業化,以集權體制中一切力量發展現代化工業的道路正迎合了這種危機感,成為了必然的選擇
⑥ 中國和俄羅斯結盟的好處與壞處。
中俄結盟必然會形成世界兩極對抗,西方國家會逼迫中立國站隊,現今中俄勢小,西方勢大,結盟會形成比現在更糟糕的局面。但可以部分隱性互相幫助
⑦ 沙皇俄國及前蘇聯及現在的俄羅斯對中國的危害與幫助各有哪些
沙俄時期:基本上是掠奪,中國損失300萬平方千米國土;
蘇聯時期:1949-1964:因為都是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進行大量的幫助,使中國快速的建立了自己的工業基礎。
1964-1989:中國和蘇聯意識形態上的斗爭激烈化,和中國改革開放和歐美接觸,蘇聯陳兵中國東北100萬部隊,和中國處在對抗和威脅狀態。
1989-1991:中蘇關系解凍,重新開始合作,可惜蘇聯解體。
1992-至今:兩國吸取當年的教訓,互利互惠合作狀態,在國際上都需要雙方的支持。
⑧ 俄格戰爭,戰爭對俄羅斯和喬治亞的益處和壞處
對俄羅斯來說,有效地制止了喬治亞的軍事行動,梅德韋傑夫總統在國內的威望得到提高,俄軍軍威得到振奮,同時俄軍得以正式駐扎在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擴大了戰略空間。但是這樣做激化了與喬治亞,以及與西方的矛盾,讓喬治亞鐵了心要倒向西方。
對喬治亞來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沒達到戰略目的,還損兵折將,而且與俄羅斯徹底撕破臉皮,以後會受到俄羅斯強大的壓力。不過贏得了西方,尤其是美國的經濟和軍事援助,在加入北約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