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為什麼叫紅海

俄羅斯為什麼叫紅海

發布時間:2022-07-16 07:26:51

Ⅰ 紅海為什麼是最淺的海呀

貌似不是最淺的海

俄羅斯西南部的亞速海是世界上最淺的海。海水終年為灰黃色。形似不規則的三角形,面積為3.88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僅6.6米,最深處18.9米。

海洋之最:世界上最鹹的海——紅海
海洋之最:世界上最大的海——珊瑚海
海洋之最:世界上最小的海——馬爾馬拉海

Ⅱ 紅海與黑海名字的由來

黑海(blacksea)

黑海是歐洲東南部和亞洲之間的內陸海,通過西南面的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達達尼爾海峽、愛琴海與地中海溝通。黑海東岸的國家是俄羅斯和喬治亞,北岸是烏克蘭,南岸是土耳其,西岸屬於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克里米亞半島從北端伸入黑海,黑海東端的克赤海峽把黑海和亞速海分隔開來。

紅海

紅海是指介於阿拉伯半島和非洲大陸之間的狹長海域。位於亞洲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北部之間,南經曼德海峽通亞丁灣;北端被西奈半島分為兩個海灣,東為亞喀巴灣,西為蘇伊士灣,經蘇伊士運河通地中海。

Ⅲ 黑海和紅海是不是在一起的黑海和紅海是不是黑的和紅的

不是.黑海- 歐洲東南部和亞洲小亞細亞半島之間的內海。因水色深暗、多風暴而得名。黑海向西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達達尼爾海峽與地中海相通,向北經刻赤海峽與亞速海相連。
亞洲與非洲之間的狹長海域。位於非洲東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形狀狹長.名字由來 其一是用海水的顏色來解釋紅海的名字。這種解釋又分為三種觀點:有的說紅海里有許多色澤鮮艷的貝殼,因而使水色深紅;有的認為紅海近岸的淺海地帶有大量黃中黃紅的珊瑚沙,使得海水變紅;還有的說紅海是世界上溫度最高的海,適宜生物的繁衍,所以表層海水中大量繁殖著一種紅色海藻,使得海水略呈紅色,因而得名紅海。

其二是認為紅海兩岸岩石的色澤是紅海得名的原因。遠古時代,由於交通工具和技術條件的制約,人們只能駕船在近岸航行。當時人們發現紅海兩岸特別是非洲沿岸,是一片綿延不斷的紅黃色岩壁,這些紅黃色岩壁將太陽光反射到海上,使海上也紅光閃爍,紅海因此而得名。

其三是將紅海的得名與氣候聯系在一起。紅海海面上常有來自非洲大沙漠的風,送來一股股炎熱的氣流和紅黃色的塵霧,使天色變暗,海而呈暗紅色,所以稱為紅海。

其四是古代西亞的許多民族用黑色表示北方,用紅色表示南方,紅海就是「南方的海」。

Ⅳ 黑海、紅海、黃海在什麼地方

黑海在大西洋
歐洲東南部

黑海
黑海(blacksea)

黑海是歐洲東南部和亞洲之間的內陸海,通過西南面的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達達尼爾海峽、愛琴海與地中海溝通。黑海東岸的國家是俄羅斯和喬治亞,北岸是烏克蘭,南岸是土耳其,西岸屬於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克里米亞半島從北端伸入黑海,黑海東端的克赤海峽把黑海和亞速海分隔開來。

黑海面積420300平方公里,東西長1180公里,從克里米亞半島南緣到黑海南海岸,最近處263公里。東岸和南岸是高加索山脈和黑海山脈,西岸在博斯普魯斯海峽附近山勢稍稍平坦,西南隅是伊斯特蘭賈山,往北是多瑙河三角洲,西北和北邊海岸地勢低窪,僅南部克里米亞山脈在沿岸形成陡崖峭壁。沿岸大陸架面積只佔整個水域面積的四分之一,經大陸坡到達海底盆地,面積占整個水域面積的四分之一。海盆底部平坦,逐漸向中心加深,最深處超過2200米。

黑海原是古地中海的一個殘留海盆,古新世紀時期小亞細亞地殼上升,把裏海盆地與地中海分隔開來,僅留下一些狹窄水道與地中海溝通。黑海地區氣候溫和,夏季涼爽,秋季溫暖,冬季短促,春天漫長,尤以東南岸和克里米亞南部氣候最為宜人。

黑海的鹹度較低,含鹽量平均少於千分之二十二。海水的顯著特點是中間部分155米以下和邊緣部分310米以下的海水缺氧,因被硫化氫污染,加上海水流速緩慢且缺乏上下層間的對流,形成海水下層的「死區」,底棲生物極為稀少。魚類有180種,主要為鱘魚、鯡魚、黍鯡、灰梭魚和鯊魚等。

黑海是東歐各國海運要道,也是歐洲地區(含前蘇聯歐洲地區)各主要河流的出海口,包括全長2100餘公里的第聶伯河、1860公里的頓河、源自烏克蘭境內長約1000公里的德涅斯特河以及發源於德意志帝國南部的多瑙河。黑海沿岸重要港口有俄羅斯的敖德薩

紅海是指介於阿拉伯半島和非洲大陸之間的狹長海域,古希臘人稱為THALASSAERYTHRAE,今名是從古希臘名演化而來的,意譯即「紅色的海洋」。此名稱的來源,解釋甚多。
其一是用海水的顏色來解釋紅海的名字。這種解釋又分為三種觀點:有的說紅海里有許多色澤鮮艷的貝殼,因而使水色深紅;有的認為紅海近岸的淺海地帶有大量黃中黃紅的珊瑚沙,使得海水變紅;還有的說紅海是世界上溫度最高的海,適宜生物的繁衍,所以表層海水中大量繁殖著一種紅色海藻,使得海水略呈紅色,因而得名紅海。
其二是認為紅海兩岸岩石的色澤是紅海得名的原因。遠古時代,由於交通工具和技術條件的制約,人們只能駕船在近岸航行。當時人們發現紅海兩岸特別是非洲沿岸,是一片綿延不斷的紅黃色岩壁,這些紅黃色岩壁將太陽光反射到海上,使海上也紅光閃爍,紅海因此而得名。
其三是將紅海的得名與氣候聯系在一起。紅海海面上常有來自非洲大沙漠的風,送來一股股炎熱的氣流和紅黃色的塵霧,使天色變暗,海而呈暗紅色,所以稱為紅海。
其四是古代西亞的許多民族用黑色表示北方,用紅色表示南方,紅海就是「南方的海」。

黃海位於中國大陸和朝鮮半島之間,為一半封閉性的淺海。黃海北接遼東半島,東臨朝鮮半島西岸,並經半島西南端的珍島至濟州島的西南角為其東界;西北以廟島群島為界;西界為山東半島和蘇北平原;南面以長江口北角啟東咀與濟州島聯線與東海相連。在黃海中部又以山東半島的成山角與朝鮮半島的長山串連線為界,將黃海分為兩部分:北黃海和南黃海。黃海南北長870公里,東西寬約556公里,最窄處193公里,總面積38萬平方公里,其中北黃海面積7.1萬平方公里,南黃海面積30.9萬平方公里。

黃海海底為一近南北向的淺海盆,西、北、東三面向中部及東南部傾斜,坡度較緩,平均坡度為0°01′21〃,中部水深約60~80米,最大水深位於濟州島西北,可達140米。平均水深44米,具西淺東深,北淺南深的特徵。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國內主要限於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及江蘇平原等周邊陸地地質和海岸地質地貌的零星調查研究,海區調查是一片空白。比較系統的海洋地質調查為1958年開展的全國海洋普查,這次調查,第一次編繪了黃海海底地貌類型圖和底質圖。60年代中後期,美、日、韓等國以當時「聯合國亞遠經會」(ECAFE)的名義,在黃海、東海、南海大規模開展以油氣資源為目的的海洋地質調查,單方面劃分礦區范圍,引起中國政府的關注。1968年3月,地質部決定將原在渤海工作的第五物探大隊整建制調遷上海,並按照李四光「黃海練兵,東海大幹」的戰略思想,首先在南黃海開展以尋找石油為主的海洋地質綜合調查,從此,黃海的海洋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步入了一個新時期。

Ⅳ 世界不同顏色海的成因:紅海 黃海 綠海 白海 黑海

紅海、綠海、黃海、白海、黑海被稱為世界五色海.
紅海 位於非洲和阿拉伯半島之間.因沿岸水中生長著許多紅色藻類,使海水呈紅色而得名.紅海長2100公里,最寬處300公里以上,面積43.8萬平方公里,鹽度在41%左右.近千年來,紅海一直是對東方貿易的主要航線.
綠海 位於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之間.從前這里有過大量的綠色藻類,曾經是美麗的綠色水域,故稱此海域為綠海.
黃海 位於中國渤海和東海之間.因流經黃土高原的黃河夾帶大量泥沙入海,使海水呈黃色,故稱黃海.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約40米,是最典型的大陸架海區,盛產魚、蝦.
白海 北極海的一部分,位於俄羅斯的科拉半島附近.面積約9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6o米,最深處達330米.因為這個海域長年被冰雪包圍著,呈白色,故稱白海.
黑海 位於烏克蘭、俄羅斯與土耳其之間.面積42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約1200米,南部最深處2212米.因海底沉積著黑色霉臭的爛泥而得名.

Ⅵ 黑海、地中海、紅海、黃海簡單介紹

黑海(blacksea)

黑海是歐洲東南部和亞洲之間的內陸海,通過西南面的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達達尼爾海峽、愛琴海與地中海溝通。黑海東岸的國家是俄羅斯和喬治亞,北岸是烏克蘭,南岸是土耳其,西岸屬於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克里米亞半島從北端伸入黑海,黑海東端的克赤海峽把黑海和亞速海分隔開來。

紅海

紅海是指介於阿拉伯半島和非洲大陸之間的狹長海域。位於亞洲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北部之間,南經曼德海峽通亞丁灣;北端被西奈半島分為兩個海灣,東為亞喀巴灣,西為蘇伊士灣,經蘇伊士運河通地中海。

黃海

黃海西臨山東半島和蘇北平原,東邊是朝鮮半島,北端是遼東半島。黃海面積約為40萬平方公里,最深處在黃海東南部,約為140米。海洋學家按照黃海的自然地理等特徵,習慣將黃海分為北黃海和南黃海。北黃海是指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之間的半封閉海域,海域面積約為8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米,最大水深在白翎島西南側,為86米。長江口至濟州島連線以北的橢圓形半封閉海域,稱南黃海,總面積為30多萬平方公里,南黃海的平均水深為45.3米,最大水深在濟州島北側,為140米。黃海的水溫年變化小於渤海,為15℃~24℃。黃海海水的鹽度也較低,為32‰。
地中海
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

世界上最大的陸間海之一。地中海是指介於亞、非、歐三洲之間的廣闊水域,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陸間海。東西長約4000公里,南北寬約1800公里,面積約250多萬平方公里。以亞平寧半島、西西里島和突尼西亞之間突尼西亞海峽為界,分東、西兩部分。平均深度1,450米,最深處5,092米。鹽度較高,最高達39.5‰。最早猶太人和古希臘人簡稱之為「海」或「大海」。因古代人們僅知此海位於三大洲之間,故稱之為「地中海」。英、法、西、葡、意等語拼寫來自拉丁MareMediterraneum,其中「medi」意為「在……之間」,「terra」意為「陸地」,全名意為「陸地中間之海」。該名稱始見於公元3世紀的古籍。公元7世紀時,西班牙作家伊西爾首次將地中海作為地理名稱。

海域中的南歐三大半島及西西里島、撒丁島、科西嘉島等島嶼,將地中海分成若干個小海區:利古利亞海、第勒尼安海、亞得里亞海、伊奧尼亞海、愛琴海等。

地中海在交通和戰略上均佔有重要地位。它西經直布羅陀海峽可通大西洋,東北經土耳其海峽接黑海,東南經蘇伊士運河出紅海達印度洋,是歐亞非三洲之間的重要航道,也是溝通大西洋、印度洋間的重要通道。沿岸重要海港有直布羅陀(英),馬賽(法),熱那亞、那不勒斯(意),斯普利特、里耶卡(克羅埃西亞),都拉斯(阿爾巴尼亞),阿爾及爾(阿爾及利亞),塞得港(埃及)等。

地中海氣候獨特,夏季乾熱少雨,冬季溫暖濕潤,這種氣候使得周圍河流冬季漲滿雨水夏季乾旱枯竭。德國氣象學家柯本在劃分全球氣候時,把它專門作為一類,叫地中海氣候。

盡管有諸多的河流注入地中海,如尼羅河、羅納河、埃布羅河等,但由於它處在副熱帶,蒸發量太大,遠遠超過了河水和雨水的補給,使地中海的水收入不如支出多,海水的鹹度比大西洋高得多,大西洋的水,由直布羅陀海峽上層流入地中海,地中海的高鹽水,從海峽的下層流如大西洋。大西洋很大,水量充足,凈流入地中海的水是很多的,每秒鍾多達7000立方米。要是沒有大西洋源源不斷地供水,大約在1000年後,地中海就會乾枯,變成一個巨大的咸凹坑。

地中海的氣候

1.氣候特徵的特殊性

地中海氣候的特點是:冬季受西風帶控制,鋒面氣旋活動頻繁,氣候溫和,最冷月均溫在4~10℃之間,降水量豐沛。夏季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氣流下沉,氣候炎熱乾燥,雲量稀少,陽光充足。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半年約佔60%~70%,夏半年只有30%~40%。冬雨夏乾的氣候特徵,在世界各種氣候類型中,可謂獨樹一幟。

2.氣候成因的典型性

地中海氣候的成因主要是冬季受西風帶控制,鋒面氣旋活動頻繁;夏季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氣流下沉。在世界十多種氣候類型中,全年受氣壓帶、風帶交替控制的氣候類型中,除地中海氣候外,還有熱帶草原氣候(赤道低壓帶與信風帶交替控制)和熱帶沙漠氣候(信風帶與副熱帶高壓帶交替控制)。全年受西風帶控制的氣候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分析可見,對地中海氣候的成因考查,既考查了學生對副熱帶高壓帶(最大影響緯度范圍是南北緯20-40度)和西風帶(最大影響緯度范圍是南北緯30-60度)分布狀況的掌握情況,又考查了氣壓帶、風帶的移動問題。可以說,如果學生能對地中海氣候的成因准確理解,理解其他氣候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

3.氣候分布的廣泛性

地中海氣候的分布規律是位於南北緯30-40度之間的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是唯一的除南極洲以外,世界各大洲都有的氣候類型。地中海氣候的分布地區中,以地中海沿岸最為明顯。其他地區如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亞沿海、南美洲的智利中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地區和澳大利亞西南沿海等。其分布區大多經濟比較發達,也是世界熱點地區。

地中海有些什麼特點
在亞、歐、非三大洲之間,有一片廣闊的蔚藍色的水域,宛如一個巨大的水槽,深陷在陸地之中。它東西長約4000千米,南北最寬處約1800千米,面積約250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約為1600米,最深處達4594米,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陸間海-一地中海。

地中海除在海中有馬爾他和塞普勒斯兩個島國和其他一些島嶼外,四周被大陸包圍著。在它的周圍,有西班牙、法國、摩納哥、義大利、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希臘、土耳其、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等16個國家。地中海西部,以一道寬14~43千米、長90千米的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通,東北面以達達尼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和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黑海相連。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鑿通航,地中海東南得以經蘇伊士運河與紅海相通,經紅海出印度洋,從此,從西歐到印度洋,通過直布羅陀海峽一地中海一蘇伊士運河一紅海這條捷徑,要比繞非洲南部好望角節省路程1萬千米以上,這使地中海一躍而成為世界上運輸最繁忙的海路。目前,每天大約有2000多艘各種船隻在地中海航行。西歐輸入的石油約有85%是通過地中海運送的。

地中海是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樞紐,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往來的捷徑,因而在經濟、政治和軍事上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長期以來,地中海就成為列強爭奪的場所。18世紀初,英國曾把地中海當作自己的"內湖"。19世紀初拿破崙橫行歐洲時,就曾想奪取英國對地中海的控制權。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地中海成為交戰雙方海軍積極活動的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意海軍同英國的海軍在地中海進行過激烈的爭奪。時至今日,西方大國正在地中海進行著日趨激烈的爭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迄今,美國第六艦隊一直以地中海為根據地,西方一些大國的海軍艦只也經常在這里游弋,加劇著緊張氣氛。從艦艇數量看,今日的地 中海,已成為一些西方軍事大國軍艦湊集密度最大的海域。為了保護國家的主權與安全,沿岸國家紛紛提出"地中海是地中海沿岸國家的地中海",要求軍事大國的艦隊和軍事基地全部撤出地中海。

Ⅶ 被稱為五海通航的的河流是

五海通航」與「三洲五海」中的水域應為什麼

1、「五海通航」溝通的波羅的海、白海、黑海、亞速海、裏海。

(1)、波羅的海。北海的邊緣海,面積39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55米,海水平均含鹽量為0.8%。波羅的海通過斯卡格拉克海峽、卡特加特海峽、大小貝耳特海峽和北海相通。波羅的海是歐洲北部的內海、大西洋的屬海。

(2)、白海是北冰洋的巴倫支海伸入歐洲的俄羅斯部分的水域,深入俄羅斯西北部內陸,是北冰洋的邊緣海,靠近科拉半島,以狹長的「咽喉」海峽與巴倫支海相連,北極圈從白海中穿過。由於白海所處緯度高,氣候嚴寒,終年冰雪茫茫,一年中約有200多天被雪白的冰層覆蓋,由於陽光照到冰面上產生了強烈的反射,致使我們看到的海水是一片白色。加上白海有機物含量少,海水也呈現出一片白色,故而得名白海。

(3)、黑海是歐洲東南部和亞洲小亞細亞半島之間的內陸海。因水色深暗、多風暴而得名。黑海向西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達達尼爾海峽與地中海相通,向北經刻赤海峽與亞速海相連。

(4)、亞速海位於烏克蘭和俄羅斯南部海岸外的內陸海。向南通過刻赤海峽與黑海相連,形成黑海的向北延伸。

2、「三洲五海」中東溝通的地中海、黑海、紅海、阿拉伯海、印度洋

(1)、地中海通過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通,為陸間海;

(2)、紅海為內陸海;

(3)、阿拉伯海為印度洋的邊緣海。

地球是一個「水球」,水佔了地球表面的近70%,水體按照不同的形態、形式等標准分類很多。湖泊水、海洋水、河流水的分類方法是最基本的劃分方法。希望通過筆者的闡述,能夠對大家分清海、洋與湖有一點幫助。

Ⅷ 地圖上黑海,紅海,黃海,白海他們取名的由來是什麼

黑海的由來:「黑海」位於歐洲東南部和小亞細亞之間,是一個內海。首先使用黑海這個名稱的,是居住在黑海南岸的希臘人、波斯人、土耳其人。他們以不同顏色作為東南西北的標志;黃色為東,紅色為南,藍色或綠色為西,黑色為北。由於黑海位於希臘、波斯、土耳其北部,所以人們就稱他為黑海,而不是由於海水為黑色而得名。另有一說:黑海 位於烏克蘭、俄羅斯與土耳其之間。面積42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約1200米,南部最深處2212米。因海底沉積著黑色霉臭的爛泥而得名。
紅海的由來:紅海位於亞洲阿拉伯半島與非洲大陸之間。紅海海水一般呈藍綠色;但當一種叫束毛藻的海藻大量繁殖並開花時,海水則變成鮮艷的紅褐色,非常獨特,人們因此稱其為「紅海」。
黃海的由來:黃海 位於中國渤海和東海之間。因流經黃土高原的黃河夾帶大量泥沙入海,使海水呈黃色,故稱黃海。
白海的由來:白海 北極海的一部分,位於俄羅斯的科拉半島附近。面積約9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6o米,最深處達330米。因為這個海域長年被冰雪包圍著,呈白色,故稱白海。

Ⅸ 紅海真的能變成新大洋嗎

紅海是因局部海面內季節性繁殖很快的海藻,把表層海水染成棕紅色而得名。這個地處亞非之間的狹長海域,是世界上最熱、海水含鹽度最高的海域,當然,也是充滿神奇色彩的海域。說它神奇,是因為科學家們預言,紅海將可能變成未來的大洋。

紅海位於非洲的埃及、蘇丹、衣索比亞和亞洲的沙烏地阿拉伯之間。紅海長約2253千米,寬度不超過354千米。它的北部,在西奈半島之西,與蘇伊士運河相接;在西奈半島以東,與長274千米、寬40千米的蘇伊士灣相連。它的南部,在曼德海峽的兩側,以胡森穆拉德與錫亞角的連線為界。出了曼德海峽,紅海的水就與亞丁灣及印度洋的水相混合了。紅海的面積為45萬平方千米,容積為25萬立方千米,平均水深為558米。

海洋地質學家普遍認為,紅海是地球上一個相當新的水域。不少學者認為,紅海可能是一個未發育成熟的大洋。現在的地質調查資料顯示,大約在2000萬年以前,阿拉伯半島可能才從非洲分裂出來,印度洋的海水才有可能流入距地中海不到162.5千米的地方。在印度洋,大洋中脊穿過印度洋往北伸展,於查戈斯群島附近轉向西面,並以索科特拉斷裂的形式拐入亞丁灣,而另一斷谷則直達紅海中部。這個斷裂帶以直角向東延伸,並延伸到約旦河谷向上直到死海。人們推斷,這是以坦噶尼喀湖為終點的非洲斷裂谷的延伸部分。這條斷裂谷在進入紅海中部時,最大深度可達到2300米。

加拿大著名地質學家根據上述跡象預言,在若干萬年之後,一個新大洋有可能在紅海地區出現,這可能是世界第五大洋,新大洋有可能把完整的非洲大陸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19世紀末英國地質學家格雷戈里也曾有過類似的預言,並且形象地描述了非洲大陸東部巨大裂谷的情景。這也就是著名的東非大斷裂。東非大斷裂位於東經30~40度之間,北部是一條狹長的海域——紅海和一條河——尼羅河;沿尼羅河向南,其源頭是基奧加湖、維多利亞湖、坦噶厄喀湖、尼亞薩湖和盧多爾夫湖等成串的大小湖泊。這些湖、河、海組成一條地球上巨大的裂谷、南北長約5000千米,東西寬約50千米。在沿斷裂帶上,有廣泛的火山和岩漿活動,來自地殼深處的玄武岩和鹼性——超基性岩岩漿,通過這條通道不斷上涌,把斷裂兩側的大陸塊推向外側,使裂谷不斷擴大。

北部狹長的斷裂帶已經形成為紅海。在紅海的底部,有一條長3000米的凹地,凹地中有兩個火山口,周圍覆蓋著凝固了的火山熔岩。這足以證明,紅海的海底仍在擴大之中。大斷裂的南部是一些伴有火山岩的湖泊。現代研究結果證明,大洋的形成是中央海嶺裂谷活動的結果,而東非大裂谷的紅海、亞丁灣為全球大洋中的巨型裂谷——中央海嶺的一個分支,因而將來完全有可能擴展為新的海洋。

不過,許多人對此還持懷疑態度。大的裂谷在某種動力的作用下,有可能擴展成為海洋,但是,未必都如此。目前,世界上已發現許多大裂谷,例如,德國的萊茵裂谷,俄羅斯西伯利亞中部的貝加爾裂谷,美國中西部的里奧格蘭德裂谷,橫切日本的中央裂谷,縱貫菲律賓的菲律賓大裂谷,還有我國東部的郯廬大斷裂等,其中有不少與東非裂谷的規模不相上下,有些與大洋的中央海嶺也有聯系,有的以湖泊形式出現,有的為斷裂山谷,有的一部分為邊緣海。如果認為這些大裂谷地區都會擴展為海洋,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紅海地區未必擴展為新的大洋。

Ⅹ 裏海、黑海與紅海區別在哪裡

黑海,裏海與紅海之中,裏海表面上是海,其實是個鹹水湖,黑海是大西洋的屬海,靠土耳其海峽與地中海相連,紅海是印度洋的屬海,通過亞丁灣與印度洋相連,同時可通過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連。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為什麼叫紅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