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什麼時候恢復國防

俄羅斯什麼時候恢復國防

發布時間:2022-07-17 19:07:39

❶ 1924年俄國實施軍事改革的背景

1大規模戰爭結束,需要將大批軍人復員轉入經濟建設
2隨著工業恢復和經濟好轉,技術兵器增加,需要進行調整
3外部國際環境趨於緩和

俄羅斯什麼時候能收復甦聯失地

首先您要知道,蘇聯解體分成15個國家,大致以地域分為波羅的海三國,東斯拉夫三國(俄羅斯在內),摩爾多瓦一國,外高加索三國,中亞五國。

然後,您的問題可以理解成:「俄羅斯什麼時候能恢復甦聯的疆域?」

在目前的形勢下,想要恢復甦聯時期的疆域,由於蘇聯解體至今近20餘年之久,各地域都發生了一些形式變化,所以分開分析俄羅斯恢復它們的可能性。

1、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波羅的海三國在1940年受蘇聯強制要求,加入蘇聯。

它們是蘇聯解體過程中最開始脫離蘇聯的,內部間反俄情緒也很高漲。

它們最終加入了美國為首的北約,與俄羅斯為敵,且北約在此地有駐軍,所以俄羅斯想要吞並這三國,美國一定會加以干預。

蘇解後俄羅斯實力受到削弱,所以俄羅斯不會輕易對北約開戰,只採取守勢。所以暫時沒希望。

2、東斯拉夫三國(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

白俄羅斯與俄羅斯關系很好,亞·格·盧卡申科(白總統)甚至開玩笑說過:白俄羅斯可以合並入俄羅斯嘛~,由此可見俄羅斯如果欲統白,不需大動干戈。

而烏克蘭情況不同,烏克蘭的政策走向長期是親美反俄的,而且經常和美國混在一起搞一些軍演。更兼克里米亞的歸屬問題兩國鬧得不可開交。俄羅斯想要統一此處,肯定需要一戰。

就目前來看,美正加緊在此處的影響,所以俄羅斯可能要進行長期准備,和波羅的海三國情況差不多。

3、摩爾多瓦一國

它是蘇聯在1941年向羅馬尼亞索要的領土,蘇聯解體期間它也獨立了出來成為一個主權國家。

摩爾多瓦對俄羅斯沒什麼強烈的感情。

俄摩兩國不相鄰,中間隔著烏克蘭,所以這個國家目前不太可能直接進入俄羅斯,除非俄羅斯擴張到烏克蘭,否則摩爾多瓦不可能加入俄羅斯。

4、外高加索三國(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

這三國與俄羅斯在民族,宗教等方面格格不入。

喬治亞與俄羅斯有嚴重領土紛爭(阿布哈茲,南奧塞梯等問題),為此兩國發生過2008年俄格沖突。所以此國與烏克蘭情況相當,也是非常親美反俄的國家。所以不得不武力解決。

亞美尼亞比較親俄,俄羅斯在此處有駐軍權,但不與俄羅斯接壤,所以不太可能直接並入俄羅斯,除非俄羅斯擴張到喬治亞,亞美尼亞才有被吞並可能。

亞塞拜然是個比較富裕的國家,出產石油等自然資源。不太需要依附別的國家,但與俄羅斯關系冷淡。可能需要很長時間的拉鋸,甚至也會被武力統一。

5、中亞五國(哈薩克,土庫曼,烏茲別克,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

這五國都曾經是俄羅斯帝國的國土,但還是有民族和宗教之分。

哈薩克和白鵝一樣,是俄羅斯堅定的夥伴國。在首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帶領下,得到了一些發展。

但其它四個國家情況各有不同,窮困,反俄,內亂……

但總之加起來可能都弄不過俄羅斯,所以只要俄羅斯嚴厲的各方面施壓下,這五國可以考慮回到俄羅斯。

但俄羅斯現在沒有非常迫切表現出要求這五國回歸俄羅斯的意圖,因為這里不是重點。俄羅斯要處理掉歐洲,才可能轉過頭來處理中亞的五國。

(最後,我提醒一下您,今天的世界不是以擴張為主要目標的,在雅爾塔體系崩潰,世界走向多極化,米國獨霸世界的情況下,俄羅斯不會輕易挑起戰爭,除非有適當理由)

❸ 為什麼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發展國防武器技術方面不如以前或吃老本

與其說國防武器技術不如以前,不如說前蘇聯對武器發展投入過大,冷戰時期,前蘇聯在歐美的聯合夾擊下,本身經濟就相對貧弱,不主要發展經濟,卻跟經濟強盛的美國對比發展武器(發展武器就是往裡砸錢),最後導致國家經濟崩潰解體的結局。。。
所以俄羅斯就吸取了前蘇聯的教訓(也不得不吸取,人都吃不上飯了,怎麼搞武器),就大力提高經濟發展,武器研究投入研究資金到最低,自然武器技術方面大大不如以前了。。
近幾年經濟恢復了,才把武器發展再提上日程,不過就像美國的武器發展一直保持不斷最新一樣,一旦落後,就很難趕上,任何科技的發展都是要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往前走的,停滯10多年的發展必然技術就落後10多年。。
普通的槍械型武器,研究花費要少,人才可以保持不斷的發展。
而像飛機坦克這類武器,沒有國家投資是根本就不可能實現的。。現代新型飛機的研究成本遠遠超過幾十億美金。個人和企業在沒有國家的支持下是根本沒有財力能實現的。。而且越是先進武器就不光是簡單的幾個科技部門就能實現的,可以說是綜合了冶金,電子,化學等多個部門的共同努力而成,這也是需要國家參入才能協調成功的。。一旦停止投入多長時間,就會落後多長時間。。
武器是需要實際造出來,並經過上千次試驗驗證的,科學家在沒錢的時候靠電腦模擬計算出幾百萬次的結果,到實際製造時,受製造工藝和材料的影響,照樣不能實現出目標的實物來的,在目前材料和工藝水平發展遠遠落後人類的想法時。人才並不是萬能的。。。更何況人才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就像美國那麼厲害,在現在也造不出像科幻電影里那些科幻武器來一樣的道理。。
國家解體主要就是經濟崩潰嘛,之前的貨幣迅速貶值。。。經濟混亂,任何跟經濟有關的事情都會有影響。。衣行住哪樣離不開錢?

❹ 求幫忙。2012年之後,俄羅斯將會在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國防等方面採取哪些改革措施

俄羅斯從2012年入世以來,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國防將有大的調整,主要體現在:一是利用世貿組織有關條款和相應保護期,對國內汽車、輕工等行業進行保護期的保護,未來將與歐洲進行合作和合資;二是資源是該國巨大優勢,盡可能通過優勢來爭奪資源市場話語權;三是國防方面,通過不斷加強軍備建設來強化資源、經濟、經濟等話語權。因此,未來俄羅斯將會圍繞這些方面進行改革。

❺ 俄羅斯為什麼不使用武力重新恢復甦聯呢

眾所周知,俄羅斯從前蘇聯時代就一直是軍事強國,也一直是同美國抗衡的國家,即便蘇聯遭遇了解體,但是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遺產,無論如何,軍事實力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但是俄羅斯雖然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卻始終沒有恢復前蘇聯時期的廣闊疆土。

俄羅斯擺著超強的軍事實力不用,似乎根本沒有想要使用武力來獲取蘇聯時期的疆土,是不想還是覺得不可能呢?

雖然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強,但是要想恢復前蘇聯時期的疆土和輝煌沒有想像的那麼容易,光是國家經濟上的問題就已經夠讓俄羅斯頭疼的了,還要和美國時時刻刻進行對峙,怎麼還有閑情逸致想再次重返蘇聯輝煌,說到底有點不現實。

遙想當年,蘇聯就是因為經濟的問題才引發的解體,但是蘇聯在軍事上的造詣是俄羅斯很難能夠到達的,所以俄羅斯要是想恢復往日輝煌,就必須要把軍事和經濟全搞上去才有可能。

❻ 俄羅斯歷史上的三大軍事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真正意義上的軍事改革在俄羅斯國家的歷史上只有三次:彼得一世的軍事改革,亞歷山大二世的軍事改革,以及1925年的蘇聯軍事改革。

依照常規,要進行軍事改革得需要一個站得住腳的理由或是得有一個巨大的推動力。19世紀後半葉,俄羅斯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失敗,這就為亞歷山大二世的軍事改革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和外部推動力。當時國家的財力完全能負擔起這場軍事改革,並且廣大民眾也都支持軍事改革。那時的青年男子(包括貴族)都踴躍參軍,他們不計較職位的高低,只是為了祖國的榮譽和富強。亞歷山大二世的軍事改革有兩個重要成果:在全俄領土上依據地域原則劃分了軍區,開辦了具有民主氣息的軍事院校,而且這兩個成果一直影響到現在。

1925年,盡管人民的生活還很艱苦,但國家的經濟正在逐漸復甦,這就為軍事改革的開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經濟基礎,再加上民眾熱情很高,當時的口號就是:「青年——參軍吧」和「青年——到前線去」。1925年的軍事改革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堪稱俄羅斯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❼ 從二戰結束到現在蘇聯(俄羅斯)的軍事戰略理論,具體一點的都有些什麼,能按照時間節點總結下嗎

蘇聯貫串始終的就一個,世界革命。只是形式或有調整。
起初很激進,到處建立共產黨和發動革命,但是都不理想,不是共產黨本身很弱,往往在蘇聯的指導下,小黨並入大黨,到今天基本無聲無息的狀態,不知道還都活著嗎?中共起初加入國民黨,也是這個狀態,無奈國民黨太右太保守,又帶著中國政治古來野蠻兇狠的一面,結果對舊物幾乎毫無革新,對單純的工人罷工之類形成的無軍隊革命的激進局面,都至於怕的要死,把槍口對准了狂殺。。。再就是共產黨雖然很強,甚至根本已經接近成功,而且甚至成功的可能出現不止一回,反而是蘇聯出於自己的利益,各種方式讓他掩旗熄火,比如1927年的中共遭遇大屠殺,一戰前後歐洲一些共產黨的失敗,二戰後共產黨集體強盛後的失敗,都是。

所以事實上,蘇聯自己就有阻擋他國激進革命的強烈傾向,後來似乎有所覺察,世界也已經和平安定,蘇聯就變成了搞軍事集團,控制勢力范圍,部分的短期內的妥協戰略,搞基本是防禦性的軍備競賽。。。

❽ 俄羅斯的軍事管理方針

俄羅斯武裝力量主要由陸軍、空軍、海軍三大軍種和戰略導彈兵、太空兵、空降兵三個兵種組成。武裝力量中軍人數量為113.4萬人。 武裝力量除正規軍外,還包括邊防、內務 、安全、政府通訊、民防和鐵道部隊。武裝力量由議會、總統、政府按憲法規定的許可權共同指揮,總統是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軍隊的任務是抵抗外來侵略和履行俄羅斯承擔的國際義務;軍隊人數不得超過全國人口總數的1%;實行義務兵與合同兵兩種兵役制度,服役期限分別為:艦隊水兵2年,其它士兵1年半,受過高等教育的1年等。俄海軍擁有太平洋艦隊、北方艦隊、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和裏海獨立區艦隊。
1992年3月16日,俄羅斯國防部正式成立。同年10月9日生效的俄羅斯《國防法》規定,除正規軍外,俄羅斯武裝力量還包括邊防、內務、安全、政府通訊、民防和鐵道部隊;總統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軍隊的任務是抵抗外來侵略和履行俄羅斯承擔的國際義務;軍隊人數不得超過全國人口總數的1 %;實行義務兵與合同兵兩種兵役制度,服役期限分別為:艦隊水兵 2 年,其它士兵 1 年半,受過高等教育的 1 年等。 1993 年 11 月,葉利欽批准了《俄羅斯聯邦軍事學說基本原則》,取消了 「 合理足夠 」 的防禦理論和軍隊人數不得超過全國人口數量 1 %的限額,並首次賦予軍隊參與國內政治生活的職能。1997 年 12 月俄公布《國家安全構想》,認為對俄最大的安全威脅是國內的經濟危機,宣布在遭到外國武裝入侵時有權使用一切手段進行自衛。 2000 年 1 月,俄代總統普京正式簽署新的《國家安全構想》,視俄內部經濟危機和民族分離主義為其國家安全的最主要威脅,強調來自外部的威脅也日益加大,將過去只有在國家生存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才使用核武器,調整為在受到外來常規軍力入侵時就可以動用核武器以先發制人。 2002 年 10 月莫斯科人質事件後,普京總統責成國防部總參謀部修改俄軍事學說和國家安全構想中關於軍隊使用部分,俄政府已開始根據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的特點,對軍事理論和國家安全學說進行新的調整。
1998 年俄全面開始軍事改革。主要內容是改變軍種構成,第一步:將戰略火箭軍、軍事航天部隊和反導彈防禦部隊合並為戰略火箭軍,將空軍和防空軍合並為空軍,保留陸軍、海軍,但取消陸軍總司令部,改組為陸軍總局,賦予各軍區戰役-戰略司令部的地位;第二步:按軍隊使用范圍--陸地、空中、宇宙和海洋劃分為三個軍種。在此基礎上,俄逐步開始推行兵役制改革。2001年12月7日 ,俄總理卡西亞諾夫表示,俄軍隊應由正規部隊、補充合同兵及預備役部隊三部分組成,義務兵服役期可能縮短。2002年提出部分軍隊實行合同兵役制及縮短義務兵服役期所需的全部費用。2002年俄政府頒布法令,提高軍人待遇。2003年7月,俄政府通過俄軍實行合同兵役制專項計劃,根據該計劃,至2007年底,按合同服役的兵士和中士人數將佔到俄軍總兵員的49%。
國防部長謝·伊萬諾夫,總參謀長巴盧耶夫斯基。
截止2004年1月1日,俄軍(不含政府其他強力部門)總員額為113.2萬人,軍隊文職人員86.7萬人。 俄武裝力量由陸軍、空軍、海軍三個軍種和戰略火箭兵、空降兵、航天兵三個獨立兵種組成。全國分為六個軍區。 2003年俄國防預算4115億盧布(其中國防部經費3800億盧布),約占當年國家財政預算支出的10.40%,GDP的3.1%。俄海外駐軍主要集中在獨聯體各國,包括駐塔吉克201摩步師、駐南高加索俄軍集群、駐摩爾多瓦共和國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俄軍戰役集團、駐烏克蘭塞瓦斯托波爾黑海艦隊以及其他一些部隊。2003年,俄以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名義在吉爾吉斯坎特設立空軍基地。

❾ 關於俄國的「8.19」事件

莫斯科8.19事件始末

轉眼間,蘇聯解體已十年了。反思當年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土崩瓦解的歷史,不禁讓人扼腕嘆息。在蘇聯行將毀滅的時候,幾位試圖維護蘇聯本來聯盟體制、避免蘇聯解體的政治家於八月十九日發動事變,這是在懸崖邊上挽救蘇聯的最後一次嘗試,但僅僅兩天就宣告失敗。8.19事件的悲劇性在於,它以維護蘇聯為初衷,但卻成了蘇聯加速瓦解的催化劑。此後,蘇聯解體速度驟然加快。

新聯盟條約與新蘇聯

一九八五年,戈爾巴喬夫擔任蘇共中央總書記後,對蘇聯進行了震驚世界的大改革。以一九八七年《改革與新思維》一書的出版為標志,戈爾巴喬夫開始全面推行所謂「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他鼓吹「民主化、公開性、多元化」,取消蘇共領導,將改革引上了歧途。一九九○年,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先後宣布獨立,蘇聯其它各加盟共和國的離心傾向也迅速增強。為了保住蘇聯,一九九一年五月,戈爾巴喬夫和十五個加盟共和國領袖達成協議,同意組成「新蘇聯」。

八·一九驚雷

蘇聯時間十九日清晨六點,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突然發布命令宣布,鑒於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健康狀況已不能履行總統職務,根據蘇聯憲法,他本人即日起履行總統職務。亞納耶夫同時宣布,成立蘇聯「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在蘇聯部分地區實施為期六個月的緊急狀態。在此期間,國家全部權力移交給蘇聯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行使。

蘇聯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由蘇聯代總統亞納耶夫、蘇聯總理帕夫洛夫、蘇聯國防會議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諾夫、蘇聯國防部長亞佐夫、蘇聯內務部長普戈、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克留奇科夫等八人組成。

此時正在黑海海濱克里米亞半島休養的戈爾巴喬夫被軟禁在別墅里,他同莫斯科的聯系完全中斷。

葉利欽跳上了坦克

8.19事件發生後,蘇聯代理總統亞納耶夫發布了在莫斯科市實施緊急狀態的命令,坦克和軍隊出現在莫斯科街頭。莫斯科市民表現得比較平靜,照常上班,人們似乎傾向於接受了事實。但時任俄羅斯聯邦總統的葉利欽不會聽命於緊急委員會的命令,他跳到議會大廈前的坦克上發表演講,指責緊急狀態委員會要恢復甦聯的政治鐵幕統治,並號召群眾進行總罷工。緊急狀態委員會優柔寡斷、未能果斷肅清議會大廈的反對派,在葉利欽的鼓動下,情況發生逆轉。二十日晚,議會大廈前已聚集了數萬示威群眾。有些人構築了堡壘,要誓死保衛議會。二十一日下午,蘇聯國防部命令軍隊撤回駐地,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領導人放棄了行動。

二十一日晚八點,戈爾巴喬夫發表聲明,強調他已完全控制了局勢,並恢復了曾一度中斷的與全國的聯系,並稱將於近日內重新完全行使他的總統職權。

二十二日凌晨,戈爾巴喬夫從黑海休養地克里米亞乘飛機返回蘇聯首都莫斯科。二十二日上午,俄羅斯聯邦總統葉利欽宣布,蘇聯前國防部長亞佐夫、前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克留奇科夫、蘇聯國營企業和工業、建築、運輸和郵電設施聯合會會長季賈科夫及前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已於二十二日凌晨被拘留;前內閣總理帕夫洛夫因病住院,已被就地監護。前蘇聯內務部長普戈已自殺身亡。

蘇聯解體驟然加快

以維護蘇聯原有的聯盟體制為目標的8.19事件失敗後,蘇聯解體的形勢已無法逆轉。在二十二日的記者招待會上,戈爾巴喬夫聲稱:「(蘇聯)已經進入了變革的決定性階段。「他還承認葉利欽」在平定陰謀中起了卓越作用。戈爾巴喬夫說,「最近幾個月和最近幾天我同葉利欽一起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使我們的和諧與合作成為同所有共和國一起聯合一切民主力量的經常性因素。

但戈爾巴喬夫錯誤地估計了形勢,葉利欽並沒有和戈爾巴喬夫一道建立所謂的「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僅僅兩天後,即二十四日,戈爾巴喬夫宣布辭去他的蘇共總書記職務,並建議蘇共中央「自行解散」。蘇聯共產黨生命的終止實際上宣告了蘇聯解體已無法逆轉。

同一天,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宣布俄羅斯聯邦承認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獨立。這兩個共和國分別於八月二十日和二十二日宣布獨立。

同一天,烏克蘭共和國最高蘇維埃宣布烏克蘭獨立。同一天,《真理報》「暫停」出版……

紅旗從克宮上降落

8.19事件平息後,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紛紛宣布獨立,截至到九月底,宣布獨立的加盟共和國已達到十二個。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一日,第二大加盟共和國烏克蘭也宣布獨立。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八日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宣布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同時宣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已不存在」。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俄羅斯等十一個獨立國家領導人在哈薩克首都阿拉木圖舉行獨立國家首腦會議,會議通過了《阿拉木圖宣言》和《關於武裝力量的議定書》等文件,正式宣告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三十日成立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不復存在。

二十五日聖誕節夜,十九時二十五分,戈爾巴喬夫在電視講話中宣布辭職。十九時三十二分,克里姆林宮屋頂旗桿上,那面為幾代蘇聯人熟睹的鐮刀錘子旗開始徐徐下落、下落……十九時四十五分,一面三色的俄羅斯聯邦國旗取而代之,升上了克里姆林宮上空。 (人民網)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什麼時候恢復國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