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人過節怎麼過的

俄羅斯人過節怎麼過的

發布時間:2022-07-20 01:12:27

1. 俄羅斯人是怎麼慶祝節日的

喝酒伏特加,跳舞歡慶節日!和我們慶祝節日大同小異無非都是吃好喝好玩好

2. 俄羅斯人怎麼過年

新年(元旦):俄羅斯的新年曾經定在每年初春時分的3月1日,屆時舉行隆重的祭祀太陽的儀式。15世紀末又受拜占庭的影響把節期改到9月1日。直到1699年,彼得大帝才依照西歐各國的傳統習慣,把每年的1月1日定為新年。1669年除夕午夜,彼得大帝在紅場上點燃了第一枚禮花,並命令莫斯科居民用松、柏、樅等常青樹裝房屋,以示吉祥。於是後來樅樹成為聖誕節和新年的主要標志。由於節期相近,東正教把新年和聖誕節連在一起慶祝。新年的慶祝活動中少不了嚴寒老人(聖誕老人)和雪姑娘,他們向人們贈送禮物,祝賀新年。1930年,蘇聯政府將新年正式定為全國性節日。新年時,各個公共場所都披上了節日的盛裝,在城市的大廣場上聳立著高大、漂亮的新年樅樹,家家戶戶的客廳里也擺著掛著各種小禮物的樅樹,塔形的樅樹象徵生命常青。在新舊交替的午夜12點鍾,克里姆林宮巴斯克塔上的大自鳴鍾傳出洪亮的鍾聲,收音機和電視將鍾聲傳遍全國。舉國歡慶,人們打開香檳,互相祝賀新年。公歷1月14日是俄歷元旦,俄羅斯人照例又要慶祝一番,尤其在農村。

3. 俄羅斯的春節習俗

俄羅斯新年的餐桌是格外豐盛的,各式的開胃冷盤,熱菜,甜點,讓人垂涎欲滴。應當說明的是,每家新年的餐桌上香檳是必不可少的,克里姆林宮自鳴鍾響過12點時,播音員就向全國人民祝賀新年。此時,所有的人都停止了一切活動,高呼「烏拉」,相互祝賀,開懷暢飲。按俄羅斯習俗,慶祝新年應該先喝香檳酒,然後才可以喝其它酒享用新年晚餐。
和西方的聖誕老人類似,俄羅斯民族傳統中也有一位和藹的老爺爺形象,他就是嚴冬老人。在俄羅斯人的眼裡,「嚴冬老人」從天空中飄下的第一片雪花開始就存在了,並非只是在節日才出現。
嚴冬老人每次在新年期間的亮相時,身邊總會跟著自己的孫女雪姑娘,她頭戴俄羅斯傳統珠冠,為孩子們送上祝福。在俄羅斯人民心目中,新年的慶祝活動絕不能少了雪爺爺和雪姑娘。
俄羅斯的嚴冬老人與歐洲各國的聖誕老人有所不同。近些年來,由於西方文化的沖擊,帶著小紅帽、穿著短紅外套的「聖誕老人」,也悄然出現在俄羅斯各地。但是,令人好奇的是,俄羅斯的「嚴冬老人」和西方國家的「聖誕老人」,從穿著和外表上看,聖誕老人多留著白鬍子,身穿紅色短外套;嚴冬老人卻從來不穿短外套,他的大衣長及腳踝,帽檐上翻,大衣的顏色也不一定是紅色,可以是藍色,綠色,也可以是冰雪的顏色。
俄羅斯像中國一樣,除公歷外,還有古老的民間歷法。根據東正教的歷法,聖誕節和新年要比歐洲的節日晚兩個星期。也就是說,1月7日是俄歷聖誕節;1月14日是俄歷新年。
提及俄羅斯慶祝的公歷新年,還有一段長長的歷史。最初其實俄羅斯民族的新年是每年初春時分的3月1日。因為俄羅斯大地靠近北極地區,春季到來的時間要比其它地區來的晚。那時候,每年的3月1日當天都會舉行祭祀太陽的隆重儀式。15世紀末期,受到拜占庭的影響,俄羅斯又將新年改至每年的9月1日,並一直持續到1699年才由彼得大帝依照西歐各國的傳統習慣改為今天的1月1日。

4. 俄羅斯的情人節有2/3俄羅斯人不打算送禮物,那他們是如何過情人節的

俄羅斯的情侶們其實對於情人節並沒有多少概念,這一天就跟其他普通的一天並沒有什麼區別,照樣的吃飯上班回家睡覺。也有少部分人會將這一天當成特殊的二人世界來度過,提前訂好獻花、蛋糕,買好禮物,吃燭光晚餐然後一起探索身體的奧秘。其實外國人對於這些情人節並沒有多重視,相反的我們國家的人對於情人節那才是非常看重,彷彿這一天如果男性不記得了那便是十惡不赦的大罪過。

其實只要愛對了人啊,每一天都是情人節!

5. 俄羅斯習俗

俄羅斯族的節日主要有聖誕節和復活節。
聖誕節在公歷1月7日,屆時,家家都裝飾聖誕樹,享用豐美的食品,由扮演的聖誕老人分發禮物,唱歌跳舞,歡度聖誕夜。復活節在每年4月間,節前49天為齋戒期,過節第一天即復活節。

聖誕節
俄羅斯族的復活節為節中之節。屆時家家准備豐盛的食物,男女老少皆著節日盛裝,相互登門慶賀,盡情歌舞。過節前一天,各家要煮很多彩蛋,看上去猶如五彩繽紛的花壇。客人進門祝賀時,主人分給每人一個彩蛋,以象徵生命的昌盛。在歡聚進食時,主人和客人還玩碰雞蛋的游戲,有輸有贏,非常有趣。
此外,還有「報喜節」(節期在每年3月上旬)、「成年節」(節期在每年6-7月間)等,也過元旦、春節、國慶等全國性的節日[1] 。
婚姻
家庭
俄羅斯家庭為一夫一妻制小家庭。父親掌管家中經濟。子女長大結婚後,即另立門戶,獨立生活。與漢族通婚所生子女,一般都有漢族和俄羅斯族姓名。俄羅斯人名字由本名、父名和姓三部分組成,婦女結婚後隨男姓,也有少數為男隨女姓者,平常稱呼很少叫全名,一般以小名或本名相稱,平輩和朋友間可以直呼其名。

俄羅斯族家庭
俄羅斯族的家庭關系,夫妻地位比較平等,尊重婦女,尊老愛幼,家庭和睦,在家庭中老人具有無上的權威,子女與父母的關系融洽。婚姻比較穩固,離婚者少。注重對孩子倫理道德的教育。俄羅斯族性格開朗,鄰里關系也處理較好。子女成家立業後,要同父母親分家單獨生活,有的則仍同住在一個院子里。
分家在俄羅斯族看來是子女們經濟和生活獨立的標志。分家時,如果父母在世,家庭財產由父母主持分配,一般來說,父母要給自己留一份家產養老,然後將剩餘的家產分給已出嫁的女兒、成家的兒子和沒有成家的兒子。如果父母去世,另立門戶的兒女無權繼承遺產,其遺產由同父母一起生活的兄弟繼承,或按遺囑處理[1] 。
婚禮
俄羅斯族戀愛與婚姻自由,但結婚必須經父母同意。
婚禮在教堂舉行。由神父詢問新郎新娘結婚是否自願,當得到肯定答復之後,神父為他倆祈禱祝福,雙方交換結婚戒指。新郎新娘將兩杯酒各喝每杯中的一半,以示同甘共苦。客人們則在舉杯飲酒前高呼:「苦啊!」新郎新娘接著互相親吻,以示相愛。結婚3天回娘家,新娘父母親要先端出麵包和鹽水,女兒、女婿稍食之,再拿出酒,各喝一杯,以示甜蜜幸福[1] 。
喪葬
俄羅斯族實行土葬,葬禮在墓地舉行,由死者的男性親友將棺材抬至墓地,將棺蓋揭開,親友們向死者作最後告別。神父誦

6. 俄羅斯全年有哪些節日

1、新年/元旦(1月1日-10日)

俄羅斯新年是一年中最為隆重,最具民族特色的俄羅斯傳統節日。

每逢新年,每家每戶,大街小巷,都會布置得很漂亮。但與其他國家不一樣的是,俄羅斯人往往堅持用真的樅樹和彩燈,而非人造樅樹來裝點中央廣場,以及家裡的客廳。

2、聖誕節(俄歷1月7日)

1月6日晚間至7日,俄羅斯所有東正教教堂和許多海外教區(全世界共有超過2.9萬個俄羅斯東正教堂)將在這一天舉行節日禮拜。夜間節日禮拜持續幾個小時,於7日結束。區別於歐洲的聖誕老人,俄羅斯聖誕節派送禮物的是嚴冬爺爺和他的孫女雪姑娘。

3、舊新年(1月14日)

舊新年中,餃子是不可或缺的食物,用雕刻有精美圖案的的餐具來盛放餃子。在很多城市,人們仍然慶祝這個節日,與家人、朋友一起安排一頓豐盛的晚宴,吃餃子。

4、洗禮節(1月19日)

在俄羅斯傳統節日洗禮節那天人們除去教堂祈禱外,還要到江河裡破冰取「聖水」,有的人還要跳進冰窟窿里洗一洗。十八日晚按風俗習慣是占卜時間,尤其是女孩子們要預卜自己的終身大事。

5、祖國保衛者日/男人節(2月23日)

在俄羅斯祖國保衛者日傳統上不僅僅被視為軍人的節日,也被視為所有男人的節日。目前俄羅斯男、女人口比例失調,男女比例四比六,女多於男。男人節這天,俄羅斯男士很得寵,幾乎每個人都能收到女士們爭相送的鮮花和禮物。因此,男人節是俄羅斯一種社會現象,令人艷羨。

7. 俄羅斯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俄羅斯的風俗習慣是:

1、被邀請做客,或者過年,過節,過生日時,贈送鮮花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切不可送雙數花朵,一般以三隻,七隻,九隻都可以,送雙數花朵是被認為送葬禮時給死人准備的。另外,送給年紀大的女士要送鮮艷一點的,比如玫瑰紅或者大紅色,顯的有活力。而送年輕姑娘,一般選擇比較淺色花,粉色,黃色等等表示純潔。但情人節玫瑰一定要是紅色的最好。   

2、俄羅斯人大部分信奉東正教,去一些不完全屬於旅遊開放的教堂,女士需要戴頭巾,男士則需脫帽。不管你是不是信奉東正教。   

3、買東西自覺排隊,加塞會被認為是沒教養的行為。另外,在公共場切實不可大聲喧嘩,否則會遭白眼。上車應該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否則他們也會主動讓你站起來,然後心安理得的坐下。

4、跟不是很熟悉的俄羅斯人聊天時,盡量不要談一些關於蘇聯解體,斯大林,還有車臣領土的歸屬等問題。  

5、除快餐店外,一般在飯店或者餐廳里就餐時都要給小費,因為,服務人員的大部分收入都是來自小費。視你對服務小姐的滿意程度多少不等,一般是餐費的10-15%左右。  

6、在俄羅斯基本上很少有砍價的時候,尤其是在國營大型商店,除了在商品上註明的折扣或者優惠外,基本上價格沒有什麼商量的餘地。在跳蚤市場里可以砍價,但是幅度不大,一般轉上兩三家攤位價格基本上就能很了解商品的價格了。

7、俄羅斯人見面以握手禮為主,特別好的朋友久別重逢,會用擁抱和親吻。一般是擁抱後互相親吻臉頰三次,先右再左再右。與陌生女士相見,不要主動握手,更不能過分親熱。除非對方主動跟你握手,可以說兩句贊美女士年輕漂亮的話,一定會得到對方的好感。

8、在劇院看演出,不論是芭蕾舞還是歌劇對於俄羅斯人來說都是生活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去這樣的場合,要著正裝。並且絕不可以遲到。演出開始後切不可交頭接耳或者吃東西,更不能接聽電話。否則會被請出去的。

8. 俄羅斯族的節日習俗:俄羅斯族的名人都有誰

俄羅斯族,中華民族五十六個民族之一,語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東斯拉夫語支。中國境內俄羅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漢、維吾爾、哈薩克等多種語言,在社會上,俄羅斯族講漢語,使用漢文,在家庭內,在與本民族交往時講俄語,使用俄文。
中國的俄羅斯族是古代俄羅斯移民的後裔,經過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長相、風俗和習慣等,已與俄羅斯的俄羅斯人完全不同。而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俄羅斯族散居在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黑龍江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呼倫貝爾市下轄額爾古納市等地,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中國境內俄羅斯族總人口數為15393人。

俄羅斯族?的歷史來源

中國的俄羅斯族主要是從俄羅斯移居而來。早在清朝順治元年(1644年),侵入我國黑龍江地區的部分沙皇俄國士兵被俘歸降後,被清政府送往北京,編入八旗。在後來的順治七年(1650年)、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二十二至二十四年(1683—1685年)間,又有百餘俄羅斯士兵,隨軍隊自黑龍江北雅克薩邊城遷居北京。今北京的羅、何、姚、田、賀五姓俄羅斯族人約200餘人,即他們的後裔。

18世紀前後,有部分俄羅斯逃亡士兵、謀生的農民和傳教士等遷入我國新疆北疆。鴉片戰爭以後,隨著沙俄對中國的侵略,在新疆北部和黑龍江北部建立居民點,又有大批俄羅斯農民遷入中國境內。沙俄利用各種不平等的條約,在新疆的伊犁、塔城、烏魯木齊等地設立領事館和貿易圈,不少俄羅斯商人和手工業者遷入。十月革命後,這些俄羅斯農民、商人和手工業者大部分加入了中國的國籍。十月革命期間,流入新疆的沙俄士兵,被安置在伊犁、塔城、阿勒泰和烏魯木齊。1932-1938年,在蘇聯遠東地區定居的許多華僑被強行譴送回國,這些華僑大多攜帶所娶俄羅斯族妻子進入新疆。據統計,當時進入伊犁、塔城的有19000餘人。今天,新疆的俄羅斯族多數是這些人的後裔。1955—1957年,大批保留有俄國國籍的俄羅斯人遷返蘇聯,新疆俄羅斯族的人口因而劇減 。

另外,在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左旗、額爾古納右旗與俄羅斯接壤的地帶,也有少量俄羅斯人。這一代居民早先多是闖關東的山東人,他們或淘金,或伐木,或種地,後來逐漸與額爾古納河對岸的俄羅斯人通婚。今天,額爾古納河流域一帶的俄羅斯族大多是他們的後裔1。

新中國成立前,俄羅斯族在消除新疆戰亂,保持新疆社會穩定方面屢立戰功。1931年被新疆省政府招募組成俄羅斯「歸化軍」,人數最多時曾有3個團,在擊垮甘肅軍閥馬仲英部隊的戰斗中起了重要作用。1933年,歸化軍與新疆各民族一道,促成了在烏魯木齊發生的「四一二」政變,推翻了金樹仁軍閥政府在新疆的反動統治。

1944-1949年,俄羅斯族人在新疆三區革命軍事斗爭中起了重要作用。富有軍事知識和戰斗經驗的俄羅斯族軍官進入各級指揮員崗位,不少俄羅斯族人被任命為營、連、排級指揮員,還有的人在三區政府的軍事廳和內務廳擔任重要領導職務,甚至為革命斗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2001年4月16日,經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批准,在呼倫貝爾市的額爾古納市建立了全國惟一的俄羅斯族民族鄉——室韋俄羅斯族民族鄉

歷史習俗節日

俄羅斯族的節日主要有聖誕節和復活節。

聖誕節在公歷1月7日,屆時,家家都裝飾聖誕樹,享用豐美的食品,由扮演的聖誕老人分發禮物,唱歌跳舞,歡度聖誕夜。復活節在每年4月間,節前49天為齋戒期,過節第一天即復活節。

俄羅斯族的復活節為節中之節。屆時家家准備豐盛的食物,男女老少皆著節日盛裝,相互登門慶賀,盡情歌舞。過節前一天,各家要煮很多彩蛋,看上去猶如五彩繽紛的花壇。客人進門祝賀時,主人分給每人一個彩蛋,以象徵生命的昌盛。在歡聚進食時,主人和客人還玩碰雞蛋的游戲,有輸有贏,非常有趣。

俄羅斯族習俗節日:俄羅斯族的名人都有誰

俄羅斯族聖誕節

聖誕節又稱耶穌聖誕瞻禮或主隆生節。在新疆,日期定在公歷1月7日,節期約10天,這一節日已經演變成信仰東正教的新疆俄羅斯族的傳統節日。

聖誕節前夕,俄羅斯族人大量購置貨物,買聖誕樹布置家庭,親朋好友間互贈聖誕禮物;俄羅斯族年輕人還組織起來,裝扮各種吉祥動物和聖誕老人,成群結隊到各家各戶拜賀、祝福。聖誕之夜,家人團聚,按習慣,晚宴必備聖誕鵝。節日期間,俄羅斯族舉行各種規模的聚會,唱歌、跳舞、歡度佳節。1985年後,每逢聖誕節,由政府有關部門舉辦聯歡晚會,多是男女成對,圍成圓圈跳集體舞。

俄羅斯族習俗節日:俄羅斯族的名人都有誰

俄羅斯族謝肉節

謝肉節是俄羅斯族的傳統節日,俄語叫「瑪斯列尼嚓」。俄羅斯人的謝肉節在復活節前第8周,大齋前的一星期。謝肉節過後,虔誠的東正教教徒進入為期40天的大齋期。大齋期間不能吃肉,所以叫「謝肉」。謝肉節期間俄羅斯族教民們除了不能吃肉,也不能吃雞蛋,有的人甚至連牛奶也不喝,只吃糧食、蔬菜、水果和植物油等。俄羅斯族人的謝肉節要持續7天,也就是一直要持續到復活節前夕,這7天每天都有不同的名稱:第一天為迎節日,第二天為始歡日,第三天為大宴狂歡日,第四天為拳賽日,第五天為岳母晚會日,第六天為小姑子聚會日,第七天為送別日。謝肉節期間俄羅斯族一般要吃一種煎餅,狀似太陽,也象徵著太陽,表示歡慶太陽的復甦,所以謝肉節又被稱做「太陽節」。按習俗,有的地方把做好的第一張煎餅放在風窗上祭祖,另外一些地方把第一張煎餅放在田地里,以祈求太陽盡快使大地解凍,所以有的地方又叫做送冬節,也是迎接春天、迎接春耕季節到來的日子。按風俗,謝肉節期間,人們會以一些名目聚會宴飲,還會舉行一些娛樂活動,但不能舉辦婚禮,所以要操辦婚事的人家須在齋期前舉辦。如果某家有未婚的大齡女子,主人的好友就會相約在謝肉節期間到這家來,用小木橛插上門或用綢帶象徵性地綁在主婦的腿上,然後對主人說,要想出門或想解開繩子就得請客,意思是懲罰主人為什麼把女兒束縛在家裡,不讓她們婚嫁。

9. 俄羅斯的風俗人情,過節的習俗

稱呼

俄羅斯的姓名包括三個部分,依次為名、父稱、姓。女人結婚後一般隨男人姓,有的保留原姓。在俄羅斯人當中,不同的場合不同對象有不同的稱呼。在正示公文中要寫全稱,非正式文件中一般名字和父稱寫縮寫。表示有禮貌和親近關系時,用名和父稱。平時長輩對晚輩或同輩朋友之間只稱名字。在隆重的場合或進行嚴肅談話時,用大名。平時一般用小名。表示親近時用愛稱。對已婚婦女必須用大名和父名,以示尊重。工作關系中可稱呼姓和職務,再加上「同志」的詞。

麵包和鹽

鋪著綉花的白色面巾的托盤上放上大圓麵包和麵包上面放一小紙包鹽。捧出「麵包和鹽」來迎接客人,是向客人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熱烈的歡迎。

親吻

在比較隆重的場合,有男人彎腰吻婦女的左手背,以表尊重。長輩吻晚輩的面頰3次,通常從左到右,再到左,以表疼愛。晚輩對長輩表示尊重時,一般吻兩次。婦女之間好友相遇時擁抱親吻,而男人間則只互相擁抱。親兄弟姐妹久別重逢或分別時,擁抱親吻。在宴會上喝了交杯酒後,男方須親女方嘴。

忌諱

俄羅斯特別忌諱「13」這個數字,認為它是凶險和死亡的象徵。相反,認為「7」意味著幸福和成功。俄羅斯人不喜歡黑貓,認為它不會帶來好運氣。俄羅斯人認為鏡子是神聖的物品,打碎鏡子意味著靈魂的毀滅。但是如果打碎杯、碟、盤則意味著富貴和幸福,因此在喜筵、壽筵和其它隆重的場合,他們還特意打碎一些碟盤表示慶賀。俄羅斯人通常認為馬能驅邪,會給人帶來好運氣,尤其相信馬掌是表示祥瑞的物體,認為馬掌即代表威力,又具有降妖的魔力。遇見熟人不能伸出左手去握手問好,學生在考場不要用左手抽考簽等等。

洗禮節

俄羅斯東正教節日,在公歷1月19日。這一天往往是基督教的入教儀式,新生兒在命名日受洗。在洗禮節那天人們除去教堂祈禱外,還要到河裡破冰取「聖水」。1月18日晚是占卜日,特別是女孩子,在這一天晚上要佔卜自己的終身大事。

謝肉節

又名「狂歡節」,是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之一。時間在復活節的第8周,過7天,每一天都有不同名稱,第1天為迎節日,第2天為始歡日,3第天為大宴狂歡日,第4天為拳賽日,第5天為岳母晚會日,第6天為小姑子聚會日,第7天為送別日。節後第7周內是齋期,不殺生,不吃葷。人們在謝肉節期間舉行各種歡宴娛樂,跳假面舞,做群眾游戲等。

1月7日是俄羅斯按照東正教規定的聖誕節,不過這只是一個宗教節日,並不像歐美那樣,幫聖誕節作為一個全國性的節日來過。俄羅斯聖誕節完全取決於個人是否有意願去慶祝。原則上,目前俄羅斯所謂的過年只有1月1日,即新年。俄羅斯以前實行自己的歷法的時候會按俄歷來過新年,不過俄歷由於准確性問題早已經廢止,俄羅斯同歐美一樣,也實行我們所謂的公歷。不像中國陽歷陰歷共存。雖然現在俄羅斯的日歷里還會註明俄歷新年,在俄羅斯叫做舊新年 "Старый новый год",但並不是法定節假日,也沒有多少人在這天舉行慶祝。

洗禮節:俄羅斯族的傳統宗教節日,每年農歷十二月初(公歷 1月19 日)舉行。節期一天。
報喜節:俄羅斯族的民間節日,每年三月春天來臨時(一般在農 歷三月上旬)舉行。
謝肉節:又稱狂歡節、送冬節。是俄羅斯族的民間節日。沒有固定日期。一般在每年農歷3 月22 日之後或4 月25 日之前的一周舉行,節期七天。
夏節:又稱「樺樹節」,是俄羅斯族民間節日,每年公歷 6 月24日舉行。
以利亞節:俄羅斯族的傳統節日,每年公歷8 月1 日舉行,節期一天

10. 我想知道俄羅斯的禮節習俗有哪些,具體點的

俄羅斯的禮節習俗:

1.俄羅斯人一般的見面禮是握手,但握手時要脫下手套。久別的親朋好友常用親吻擁抱禮,男士一般吻女士的手背。

2.在隆重的場合,俄羅斯人用「麵包加鹽」的方式迎接貴賓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熱烈的歡迎。

3.應邀到俄羅斯人家做客,進屋後應脫衣帽,先向女主人問好,再向男主人和其他人問好。

4.男士吸煙,要先徵得女士們的同意。

(10)俄羅斯人過節怎麼過的擴展閱讀:

俄羅斯人的忌諱

俄羅斯人特別忌諱「13」這個數字,認為它是凶險和死亡的象徵。相反,認為「7」意味著幸福和成功。俄羅斯人不喜歡黑貓,認為它不會帶來好運氣。

俄羅斯人認為鏡子是神聖的物品,打碎鏡子意味著靈魂的毀滅。但是如果打碎杯、碟、盤則意味著富貴和幸福,因此在喜筵、壽筵和其它隆重的場合,會特意打碎一些碟盤表示慶賀。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人過節怎麼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