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白菜在植物學上可以怎樣分類
大白菜屬於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屬(Brassica)白菜(或雲薹)種(Brassica rapa L.或Brassica campestris L.)的大白菜亞種(Brassica rapa ssp.pekinensis)。大白菜的近緣植物包括小白菜、蕪菁、菜薹、烏塌菜、分櫱菜、薹菜和白菜型油菜等,通稱為白菜類蔬菜。白菜類蔬菜是非常復雜的雜合群體,是天然異花授粉作物,種內各類型間的雜交毫無障礙,從而造成其品種繁多。其不同品種長期在不同生態環境下栽培,經過雜交選擇,使現有品種無論在形態、生長發育習性、生態適應性上都有很復雜的變異。這就給白菜類作物種質資源的調查收集和系統整理工作帶來了困難。因此,白菜類作物的分類和命名一直比較混亂。
瑞典植物學家林奈(Sp.Pl.2:666.1753)最早命名了與白菜植物有關的2個種,即蕪菁Brassica rapa L.和野油菜(芸薹)Brassica campestris L.。Johann Metzger(1833)首次將這兩個種合並為一個種,採用B.rapa作為種名,因此,B.rapa這個種名有優先權(St.Louis Code,Art.11.5),並且越來越流行。
在中國,芸薹用於描述野油菜,一種一年生的野生植物,起源於歐亞交界地區,可以在路邊及野外見到。中國部分地區曾作為油料植物栽培,嫩莖葉可作蔬菜。中國的白菜類植物包括白菜類蔬菜和白菜型油菜等,因此,將Brassica rapa稱作白菜種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蕪菁是歐、亞大陸普遍栽培的蔬菜作物,歐洲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各國大量栽培飼用蕪菁,美洲栽培的蕪菁由歐洲引入。De Candolle(1886)報道蕪菁在公元前2500~2000年前開始栽培,公元前1000年後傳入亞洲。據記載,蕪菁是白菜類作物中最古老的栽培種類型(Siemonsma和Piluek,1993)。普遍認為蕪菁的起源中心在地中海沿岸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外高加索等地。
自日本學者盛永(Norinaga,T.,1929—1934)和禹長春(U.Nagah,1935)等人,通過對芸薹屬植物不同的種間雜交及其雜種染色體數目研究,並總結前人試驗結果,提出把芸薹屬近緣植物分為基本種和復合種兩大類,並把它們的種間親緣關系用三角形表示(圖4-1),大白菜即屬於3個基本種中的白菜(或芸薹)(B.rapa L.,n=10),染色體組AA。另外2個基本種是黑芥(B.nigra Roch.,n=8),染色體組BB;甘藍(B.oleracea L.,n=9),染色體組CC。
圖4-1 芸薹屬6個種之間的關系
鑒於大白菜、小白菜、蕪菁、菜薹、白菜型油菜等植物的親緣關系很近,主要特徵和特性相似,雜交率可達100%,而且雜種可以正常生長和繁殖。同時從細胞學的綜合研究中也可看出染色體數全都為2n=20,並屬於同一染色體組。因此,這些植物應該屬於同一種。1986年德國學者對芸薹屬植物進行了系統研究,將白菜類植物分類為8個亞種。
表4-3 白菜種的亞種
大白菜在植物學分類中的地位經歷了很多的演變,不同時期和不同國家的植物分類學家的命名頗不一致,分別命名為種、亞種或者變種。根據現代研究,大白菜應該列為白菜(雲薹)種的一個亞種,拉丁名為Brassica rapa ssp.pekinensis(Lour.)Hanelt(1986)。
1.將大白菜分類為單獨的種
最早給大白菜命名的是葡萄牙人Loureiro(1790),在Flora Cochinchinensis中將大白菜命名為一個獨立的種Sinapis pekinensis。俄國植物學家廬甫列徹(Franz J.Ruprecht,1860)將大白菜定命名為Brassica pekinensis。美國植物學家貝利(L.H.Bailey,1994)對種子來自中國的大白菜進行了系統而仔細的研究,甚至用白菜的中文發音將大白菜定命名為Brassica pe-tsai。
2.將大白菜分類為亞種
俄國植物學家季托夫(M.Titov,1891)則把大白菜列為B.chinenis的兩個亞種之一,大白菜定為ssp.laminata Titov。瑞典的G.Olsson(1954)在對白菜類植物進行雜交研究的基礎上,將大白菜定命名為Brassica campestris ssp.pekinensis(Lour.)Olsson。1986年德國學者對芸薹屬植物進行了系統研究,將大白菜分類為一個亞種,定名為Brassica rapa ssp.pekinensis(Lour.)Hanelt,現已被越來越多地接受和使用。
3.將大白菜分類為變種
德國的O.E.Schulz於1919年將大白菜定名為Brassica napus var.chinensis(L.)Schulz。中國學者曾勉和李曙軒(1942)將大白菜劃分為3個類型的變種,直筒形cylindrical Tsen et Lee,頭槌型cephalate Tsen et Lee,花心型laxa Tsen et Lee。孫逢吉(1946)則將大白菜分類為一個變種Brassica chinensis var.pekinensis(Lour.)Sun。日本植物學家牧野富太郎(Tomitaro Makino)認為大白菜是芸薹的一個變種,命名為B.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Makino var.amplexicaulis Makino。
㈡ 白菜是什麼界什麼門什麼綱什麼目什麼科什麼屬什麼種
。。。。。。那就專業了?
白菜屬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白花菜目,十字花科,芸苔屬(油菜屬),芸苔種,白菜亞種的一個變種
㈢ 最著名的大白菜品種是什麼
大白菜在植物學上屬於十字花科芸薹屬芸薹種的大白菜亞種。
大白菜亞種可分為4個園藝學的變種,分別為散葉大白菜變種、半結球大白菜變種、花心大白菜變種、結球大白菜變種。
結球大白菜變種可根據栽培中心地區和生態分成3個基本生態型,直筒型、卵圓型和平頭型。由三個基本生態型產生了5個次級類型:平頭直筒型、平頭卵圓型、圓筒型、直筒花心型和花心卵圓型。
大白菜品種除了根據生態型劃分外,還可根據葉球性狀和生育期等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根據球葉的數量及其重量,可分為葉重型、葉數型和中間型。根據葉球的包心形式,分為閉心、花心或翻心、豎心、半閉心類型。根據球頂類型,分為平頭、圓頭、尖頭類型。根據球內葉片抱合方式,分為疊抱、摺抱、擰抱和合抱類型。根據生育期,分為極早熟、早熟、中熟、晚熟類型。
㈣ 俄羅斯主要吃什麼蔬菜
由於所處環境的影響,每個地方的人對飲食的要求都是不相同的,俄羅斯
人以麵包、牛奶、土豆、牛肉、豬肉和蔬菜為主要食物,黑麥麵包、
魚子醬、黃油、酸牛奶、酸黃瓜、咸魚、火腿等也都是比較受歡迎的食
品。早餐一般是火腿三明治或乳酪三明治,搭配茶、咖啡或牛奶。午餐
通常是三道菜,上第一道菜之前,首先要上冷盤,第一道菜是湯,湯一
般比較濃,裡面有土豆丁、各種蔬菜、肉片或魚片。湯撤下後,才可上
第二道菜。第二道菜是魚或肉。
俄羅斯
人一般會把魚或肉與配菜一同食
用。配菜一般為土豆條、土豆泥、青菜、泡菜等,以及面條、通心粉等,
前面二道菜都離不開麵包。第三道菜,其實並非是菜,通常為茶、咖啡、
果汁,以及一些蛋糕和點心。
當地美食
魚子醬
原料取自裏海的鯨魚,嚴格說,只有用鯨魚卵製成的醬才能叫魚子醬。
黑麵包
黑麵包極富營養,又易於消化,這是因為,發酵黑麵包用的酵母含有多
種維生素和生物酶。「波羅金諾黑麵包」,是黑麵包中的極品這種麵包
有一種獨特的配方,主要是在黑麥麵粉中加入天然香草籽。
伏特加 -Водка
是一種俄國酒,用小麥和馬鈴薯等製作的蒸餾糧食酒,釀制方法和中國
白酒類似,但有一道活性炭處理工序,經活性炭處理後,去掉其中殘余
的糧食味道,因此伏特加酒無色透明,也沒有中國白酒的香味,比較純凈。
度數一般在 40 度到 50 度之間。口味凶烈,勁大沖鼻,火一般的刺激。
名品有:波士伏特加(Bolskaya)、蘇聯紅牌(Stolichnaya)、蘇聯
綠牌(Mosrovskaya)、檸檬那亞(Limonnaya)等。
㈤ 不知道有沒有了解俄羅斯西部氣候的。 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城市氣候,不知道適合種什麼品種的白菜。
俄羅斯西部瀕臨大西洋,氣候冬暖夏涼,濕潤多雨,彼得堡也是如此,它附近有大西洋暖流流過,冬季不冷,夏季不熱,但缺點是積溫不夠,所以不是很適合大白菜生長,比較適合大頭菜生長,但大頭菜普遍皮厚,難以煮爛,口感很差。
㈥ 俄羅斯菜有什麼特點.有哪些代表性的菜.
你好!!
一: 俄羅斯飲食的特點:
在俄語中,"麵包加鹽"是最珍貴的食物,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徵意義:麵包代表富裕與豐收,鹽則有避邪之說。在每餐開始和結束的時候,大家都會吃上一片蘸著少許食鹽的麵包,以示吉祥。向客人奉上"麵包加鹽"會增加賓主之間的信任與友誼,如果對方拒絕享用,則意味著對主人的漠視與侮辱。"麵包加鹽"不僅是主人慷慨好客的見證,在關鍵時候還能盡釋宿敵間的前嫌。
二: 俄羅斯主要食物:(包括主食和菜品)
1.俄式麵包:
黑麵包的配方是:500克粗磨黑麥粉、500克小麥粉、一匙糖、0。25升溫水、0。25升黃油乳漿或者奶渣漿、2匙鹽。
做法如下:
先將兩種麵粉進行攪拌,和勻,在中央挖一個洞,加入發面,用干凈毛巾包住面團,在溫暖的地方放置20分鍾。加入剩下的溫水、酵母、鹽,和面20 分鍾,將面團塑成想要的形狀,再放置1小時。隨後將其放入烤箱,記住烤盤底一定要抹上一層油,用中溫烘烤約1個半小時。為了避免麵包底部和表皮被烤糊,可以用大白菜葉將面團包裹起來。烤20分鍾後,將火慢慢關小。熱騰騰的麵包可以就著黃油和蜂蜜一並食用,滿齒留香。
下面是俄羅斯菜品的介紹,帶有圖片:
http://cookbook.cookgod.com/list/list_50.html
謝謝!!
㈦ 白菜的主要品種有哪些
北方的大白菜有山東膠州大白菜、北京青白、天津綠、東北大矮白菜、山西陽城的大毛邊等。南方的大白菜是北方引種的,其品種有烏金白、蠶白菜、雞冠白、雪裡青等。
㈧ 白菜都有哪些品種哪個品種的白菜口感更好
一:白菜種類
白菜分為秋冬白菜、春白菜和夏白菜。 1、秋冬白菜:中國南方廣泛栽培、品種多,以秋冬栽培為主,白梗類型的代表品種有南京矮腳黃、常州長白梗、廣東矮腳烏葉、合肥小葉菜等。2、春白菜:植株多開展,少數直立或微束腰。冬性強、耐寒、豐產。3、夏白菜、夏秋高溫季節栽培,又稱「火白菜」、「伏菜」。北方的大白菜有山東膠州大白菜、北京青白、天津綠、東北大矮白菜、山西陽城的大毛邊等。南方的大白菜是北方引種的,其品種有烏金白、蠶白菜、雞冠白、雪裡青等。
綜上所述:白菜的品種很多,不同地區種植的不同,白菜的品種也就不同,要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選擇適合的品種。白菜的口感是很好的,不同的做法呈現不同的口感,多吃白菜也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
㈨ 白菜的品種有哪些 目前最好的白菜品種
首先,大白菜品種很多,而其中最好的大白菜品種有中腳奶白菜、矮腳奶白菜、鶴斗白菜等,這些品種具有味道甜美、纖維少、質地細嫩等優點。
我個人認為呢,選種一個新品種首先要確定是否適宜當地氣候,種植前景如何,市場銷路怎樣後,才能確定種植規模及種植面積,在種植前應多咨詢,多聽取專業技術人員或當地種菜能手的意見。
每個品種都有其優勢,也有其不足,在栽培過程中利用適當的管理方法、恰當的防治措施,揚長避短,才能取得較好的產量和收益。
目前市場上春白菜品種主要來源於韓國,其缺點是抗病毒病和抗干燒心的能力較差,且生長期較長,近年來我國育成的春白菜品種剛有少量上市,在晚抽薹性和產量方面有待進一步提高。北方抗高溫乾旱的夏白菜品種,其研究工作任重道遠。
另外呢,高抗病蟲害品種的選育永遠是大白菜育種最重要的目標之一,栽培上使用抗病品種不但省工省時而且可以表達其品種的優良特性,此外還可以有效減少噴葯次數,易於生產綠色或無公害安全優質產品,這對銷售和出口都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