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俄羅斯的軍事實力比中國強么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70%的軍力,重工業基礎雄厚,軍事科技發達,軍工體系完備獨立,對外依賴性很小,擁有很強的武器自主開發能力,冷戰結束後其常規軍事實力已經大幅衰退,由於經濟困難,使得俄軍現役的武器裝備長時間沒有得到更新,核武庫也面臨老化和管理不善的問題,但是俄羅斯龐大的核武庫仍是一支令西方膽寒的巨大力量,由此彌補了俄羅斯常規武器上的劣勢。在前蘇聯時期俄羅斯走過彎路,電子技術落後於西方,工藝加工技術落後,導致其開發的先進武器體積過大,武器的質量、壽命、可靠性不如西方。近幾年來俄羅斯受益於國際石油價格上漲,國內政治的穩定,經濟開始強勁復甦,加大了軍備建設上的投入,並制定了軍事建設中長期目標,力求不再捲入軍備競賽。
㈡ 為什麼俄羅斯的軍費開支這么低,軍事實力卻遠在中國之上
原因有三個:
第一:軍隊規模大小所決定的,中國是世界上軍隊人數最多的國家有正規軍250萬,而且這裡面還不包括武警和預備役部隊,這樣龐大的軍隊數量當然需要龐大的開支來給養。
第二:基礎不一樣,俄羅斯雖然現在的軍費開支沒有中國多,但是有蘇聯時期的軍事科技基礎,換句話說就是老底子比中國厚,軍事實力當然在中國之上。
第三:軍事科技含量不一樣,俄羅斯有雄厚的軍事科技實力在世界軍工市場出口中佔有很大的份額,軍售為俄羅斯帶來了很大的利潤,可以以軍養軍,但是中國就不一樣了,龐大的軍費得全靠國家財政撥款。
第四:軍工體制不一樣,中國的軍工全是國有化,軍事工業全靠國家撥款,就這一項就佔有軍費開支的極大比例,即使是軍售掙的錢也要先劃歸國庫然後在集中統一由國家分配,這樣一來看起來我國的軍費就比其他國家大的多。
㈢ 俄羅斯海軍軍帽為什麼比中國海軍軍帽大
因為俄羅斯的海軍軍帽和陸軍一樣,都是一個類型的,追求大氣,也是從普魯士古代盔帽演化而來的,一直都是那樣,中國是仿蘇聯(俄羅斯和東歐各國前身)的制服,後來為了追求中國式的美觀,把帽子改小了
㈣ 俄羅斯的帥哥們,為什麼都喜歡在頭頂上戴一個"鍋蓋式"大沿帽
俄羅斯帥哥頭頂上,老是喜歡帶著一個鍋蓋式的大沿帽,我覺得更多的是和俄軍的軍裝學習了。
因為俄羅斯的正規軍和內衛部隊還有警察以及各個軍官,他們戴的帽子都是大沿帽。最為奇特的是俄羅斯的軍隊的帽子,它是世界上所有軍隊的服裝中,俄羅斯的軍隊的大沿帽是最最大的。而且大的會比較誇張,就像鍋蓋一樣,十分的奇特。
所以俄羅斯的帽子的帽檐才會那麼大,但是的話在今年,普京對於俄羅斯的軍隊的帽子做出了調整,給俄羅斯軍隊的軍服全都換了,所以現在想要看到俄羅斯大鍋蓋式的大沿帽是比較少的。
㈤ 蘇聯軍服跟俄羅斯軍服的差異
二戰期間的蘇聯軍服自成一格,它不強調款式上的裝飾性,而以厚重和嚴肅為主要特徵,這與蘇聯地域遼闊、冬季漫長的地理環境息息相關,也與其落後的輕紡工業有很大關系.蘇式軍服雖無特別之處,但自成體系,並且十分實用,穿在俄羅斯人健壯的身軀上,有一種特別的英武之氣.
㈥ 軍帽的俄羅斯軍帽
歷史上俄羅斯軍陸軍帽有以下幾種:
1、除紅色星被做的遮陽形狀和金屬之外由, NCO 蓋帽這樣式依然是實際上未改變從WWII 的結尾通過1969 年。軍隊未受任命的官員(和極少數情況下更低的等級&; 文件) 佩帶了它作為他們的遊行或service/everyday 制服一部分。帶是黑布料(不是天鵝絨) 與紅色管道系統。有這是坦克officer's 蓋帽, 帶會是天鵝絨。chinstrap 由黑oilcloth 製成。一個大, 單件黃銅和搪瓷星附有帶。 多數清楚地區分這個蓋帽從最新問題是遮陽被擺出攻擊架式- 的事實或spade 形狀。這形狀共同地被發現了在蓋帽在戰爭期間, 但下跌在厚待外面在中間五十年代(由被環繞的遮陽替換) 。 特種部隊軍官/士兵prewwii - 1954
2、根本上保留未改變從中間1930's 的其它蓋帽, 這一個作為是被辨認為特別隊伍由它的黑色毛氈帶和深藍管道系統的組合。小出納形狀的冠是輕的卡其色的羊毛並且oilcloth chinstrap 由二個黃銅按鈕拿著到位。遮陽是鍬形狀的fiberboard 並且黃銅和搪瓷星被別住通過帶。這個星由戰士和官員佩帶了在1955 年之前。雖然很可能辨認如同軍士或officer's 軍帽, 這個蓋帽並且被批准了為被征入伍的穿戴與遊行制服 。
3、1939 年另在M1935 蓋帽我的系列- 這一個屬於一個化工官員或資深軍士和清楚地被標記依照被做在列寧格勒。它的化工服務起源由黑羊毛毛氈帶和管道系統符號化。唯一多數exalted 作戰胳膊被批准了天鵝絨帶在這個期間- 那裝甲。冠由下等質量的卡其色的羊毛製成, 大概表明它的用途如同service/everyday 蓋帽, 而不是為遊行。遮陽是鍬被塑造和登上得如此它當時射出平直, 逐漸下跌在厚待外面在戰爭期間和爾後的樣式普遍但。星再是戰前版本由黃銅和美好的質量搪瓷做成 。坦克兵軍官/士兵prewwii - 1954
4、這個1949 被標記的蓋帽由坦克官員或NCO 佩帶了在服務禮服里。它有傳統坦克隊伍黑天鵝絨帶與紅色管道系統。上面是在綠色棕色羊毛里。它有法線被環繞的黑被上漆的fiberboard 遮陽和一條黑oilcloth 皮帶。黃銅和enamal 紅色星由所有非一般等級佩帶了在這個期間。
炮兵軍官巡遊1954-1955
5、一個非常短命的蓋帽, 這個蓋帽代表一個過渡周期在蘇聯軍隊遊行一致的發展在WWII 時代和Zhukov 之間; 制服1955-58 。簡單在出現上, 蓋帽與期間官員軍帽是實際上相同的與它的紅色星, 黑oilcloth chinstrap 、黑鍬形狀的fiberboard 遮陽和teller 形狀的上面。冠是卡其色的羊毛,帶是黑毛氈(不是天鵝絨因為坦克官員會佩帶) 並且所有管道系統是紅色的。什麼辨認它因為這個期間遊行蓋帽是黃銅leaves 的簡單的加法; 別住通過遮陽。這些相當粗暴形狀的葉子是早期的樣式被使用在被提煉的形狀被介紹了與Zhukov 制服之前。雖然火炮官員(和蘇聯軍隊整體上) 佩帶了這個遊行蓋帽以它的附上leaves 少於二年, 1949 年設計實際上被介紹了- 但由Armor 和空軍軍官制約佩帶, 據推測標記他們的elite 狀態。
特種部隊士兵/警長巡遊prewwii - 1969
6、1964 年雖然這個特殊蓋帽被生產了, 除了較小細節它能任何時候是破舊的由戰士和軍士從1935 通過1969 年。這個蓋帽幾乎完全會被佩帶為遊行目的, 因為小輩戰士典型地佩帶了pilotka 為everday 服務。冠是出納形狀並且1960's 一件被繪的鋁星象徵被別住對帶。帶是黑羊毛當用管道輸送是深藍的; 表明所有者屬於到工程師或其它特別隊伍分支的當中一個。它有一個黑oilcloth chinstrap 和標准軍隊按鈕。遮陽被環繞, 典型地同崗位1954 年聯系在一起生產, 雖然在事實這形狀被使用了在有限的數字即使在戰爭年代期間 。1955-1957
7、紅色帶和管道系統辨認這個蓋帽作為一個破舊由所有胳膊將軍(Rifles/Motorized 步槍) 與他們的遊行制服在這個期間。支持隊伍和tank/artillery 將軍佩帶了其它配色, 因為您在別處將看見在我的站點。這個蓋帽的基本的樣式和顏色有他們的起源在將軍和法警1945 年勝利遊行制服。因為那些是, 冠是wave green 並且帶被綉與風格化月桂樹葉子在金導線里。但是, 其它蓋帽的元素反射變化被設立在1954/55 上。那時刺綉增加了來遮陽; 哪些由必要現在被做了皮革和布料sandwich, 惡習fiberboard 遮陽早先被使用在這些遊行蓋帽(刺綉doesn't 縫合很好紙板!) 。一特別被綉的皮革chinstrap 並且增加了, 替換金繩子早先被佩帶(自從這些繩子現在被批准了為官員遊行穿戴) 。終於, 新M55 卵形general's cockade 替換了圓的general's cockade 被使用在戰爭年代過程中。冠是更小的teller 形狀依照早先被使用, 象二個黃銅皮帶按鈕被裝飾以蘇聯的巨大封印。標准general's 被升級的皮革sweatband 、絲綢襯里和皮革maker's 標簽完成蓋帽。 1955年至1958年閱兵
㈦ 為什麼前蘇聯國家的軍帽都那麼大
因為前蘇聯地處北方,氣候寒冷,大帽子既可以為頭腦保溫,也可以擋風遮雨,應該是這樣沒錯
不過沒有遮陽的作用
㈧ 這是俄羅斯軍帽嗎
旅遊紀念品而已,上面是蘇聯的國徽,而蘇聯解體20多年了
俄羅斯軍帽是這樣的
㈨ 俄羅斯軍隊的軍帽怎麼看起來這么大呀
曾經二戰時期,蘇軍的帽子並不大,後來變成這么誇張的大檐帽,應該他們覺得這樣更漂亮吧
㈩ 中國和俄羅斯軍事實力哪個更強
從目前開始往後有較長一段時間是中國比較強。
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初步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由於蘇聯時期俄國實力受到極大的破壞,蘇聯解體以後,民間製造業非常落後,民主制政體也很不完善,所以當時只能是處於資本主義初期階段,往後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發展緩慢,這就是為什麼如今俄羅斯經濟仍然發展不起來。
縱觀歷史,英國1640年資產階級革命,初步確立資本主義民主整體,經濟騰飛卻得到一百多年以後的工業革命才開始,在這中間英國長期實行重商主義,也是為了保護國內產業的發展,因為當時英國經濟也不咋地。美國1787年憲法確立了三權分立政體,經濟騰飛也得等到大約一百年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才能到來。而德國在俾斯麥和德皇的領導下經濟迅速崛起,日本明治維新之後迅速擺脫了落後,蘇聯在幾個五年計劃之後經濟實力大為增強,這些其實是因為國家的民主化程度低,人民是被統治者拿鞭子趕著往前走的。綜上,一個初步確立資本主義民主整體的國家如果僅處於資本主義初期階段,通常要經歷約一百年的緩慢發展才能迎來經濟騰飛。由此可見,俄羅斯要想經濟騰飛得等到二十一世紀九十年代。
其實俄羅斯除了經濟不行以外,在政治、軍事、科技以及文化和教育都不亞於西歐發達國家,所以俄羅斯的崛起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不像中國只發展眼下看上去最實用的東西。
國民的文化水平也是評判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我們學校曾發過一份閱讀材料,內容絕對屬實,裡面講了,俄羅斯人均閱讀量超過五十本,中國不足五本,這意味著一個大學本科畢業的中國人就一個重要的學術問題與一個沒上過學的俄羅斯人辯論可能會辯不過!
我們中國的目標是希望到二十一世紀五十年代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而俄羅斯可以在二十二世紀前後替中國做個接班。
放心,在我們有生之年,俄羅斯暫時不會崛起,好好享受中國崛起的大好時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