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俄羅斯聯邦的現行政治體制是怎樣的
綜觀俄羅斯政治轉型迭宕起伏的十年,俄羅斯人在國家政治制度建設上完成了兩大歷史任務:強力總統制的確立和新型聯邦制的重構.
一、強力總統制的確立蘇聯解體之前,包括葉利欽在內的許多民主派人士希望以最高蘇維埃為基礎建立議會民主制度,防止個人專制獨裁.他們以此為旗幟號召蘇聯社會和人民否定和推翻現行的共產黨一黨執政地位.當屹立了74年之久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大國崩潰之際,其「人民代表大會制」的政治架構並未隨之消失.民主改革派掌握國家政權後,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礎建立了新的國家政治體制,並於1991年通過全民公決設置了總統一職.在相互關繫上,俄羅斯聯邦人民代表大會高居於總統之上,總統被置於俄羅斯聯邦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之下.俄羅斯聯邦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罷免俄羅斯聯邦總統的職務,撤銷俄羅斯總統的命令,反之,俄羅斯總統沒有權力解散俄羅斯聯邦人民代表大會和最高蘇維埃,或停止它們的活動.應當指出,設立總統職位,在國家權力結構上改變了傳統的立法與執行權力相統一的蘇維埃體制,在俄羅斯從一黨制走向多黨制的情況下有利於加強執行權力,但是,很顯然,仍然是蘇維埃制度或議會制居主導地位,它沒有改變「一切權力歸蘇維埃」的實質.
因此,在俄羅斯政治體制走向何處上昔日民主派發生了嚴重分歧.以葉利欽為首的總統派認為當前的俄羅斯需要一個強力的總統帶領國家渡過社會經濟危機,所以應建立總統制的模式.而以哈斯布拉托夫為首的議會派認為應該建立議會至上的民主政治,通過議會監督制約總統.隨著分歧加深,俄羅斯陷入了深刻的政治和憲法危機.一時間,總統和議會雙方紛紛拋出新的憲法草案,試圖以基本法的形式承認和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1993年9 月就在雙方已經不可調和之時,葉利欽果斷採取措施用武力之舉鎮壓和解散議會.接著再次利用全民公決的方式通過新的總統制憲法.1995年5 月俄羅斯議會通過了新的《俄羅斯聯邦總統選舉法》,規定了俄羅斯總統選舉的組織、程序和方法.至此,俄羅斯現行的政治制度架構基本完成.
俄羅斯的強力總統制既不同於美國式的總統制又與法國的半總統制有所區別.作為聯邦元首的總統擁有眾多權力,其權力范圍大於前兩國總統,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當今俄羅斯政治生活中「強總統,弱議會」的現象.立法,總統,政府,司法相互制衡的嚴重不對稱也使有人稱這一體制為「超級總統制」. 「葉利欽時代」向「普京時代」的平穩過渡使這一體制有了進一步完善的空間和時間.但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即今天俄羅斯的制度框架及其運行機制總的來說是民主的.普京上台後,旨在加強中央權威提升國家崇拜意識的種種舉動並不能對十年來俄羅斯民主成果造成根本損傷,相反,以民主機制為基礎的強力總統制,對於政治整合、社會穩定和國家統一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新型聯邦制的重構前蘇聯的解體使深埋多年的民族矛盾和中央地方矛盾激化,直接阻礙了俄羅斯的國家現代化.因此,如何有效整合中央與地方特別是各民族主體利益便成為重構國家政治制度首要價值目標.
前蘇聯時期,盡管按照列寧的民族自治和自決權理論,由各民族在自由自願基礎上建立聯邦制國家,使它們享有充分的自治權利.實際上俄羅斯實行的是聯邦制、單一制和民族區域自治的混合型的國家結構形式,而且在高度集權的行政命令體制下,各民族自治形式所享有的自治權利又是極其有限的.
1991年底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同樣面臨分崩離析的危機.嚴重的經濟危機,總統與議會之間曠日持久的權力斗爭更增加了各民族共和國和地區的離心傾向.因此,有必要通過簽署聯邦條約,阻止各種獨立和分化運動.經過各方妥協,最後達成一致意見,聯邦國家權力機關為一方,組成聯邦的共和國、邊疆區和州、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市、自治州和自治專區為另一方,就劃分管轄對象和職權問題簽署條約. 1992 年3 月31日,各方簽署了聯邦條約.聯邦條約的簽署首先改變了過去在聯邦制的形式下高度集權的體制,實行分權制度,其實質是聯邦中央與聯邦各主體之間劃分許可權的條約.其次,條約規定了由共和國,邊疆區、州、莫斯科市和聖彼得堡市,自治州和自治專區三種主體形式構成的新型聯邦關系.聯邦條約對於維護俄羅斯聯邦的統一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在實踐上它不僅遇到了挑戰,也暴露了本身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首先,車臣共和國和韃靼斯坦共和國拒絕在聯邦條約上簽字,試圖獨立.其次, 一些邊疆和州不滿於實際上的不平等地位,紛紛提出建立共和國的要求.1993年10月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蘇維埃會議決定將該州改名為烏拉爾共和國.其它一些州也准備宣布成為共和國.這種共和國化潮流不是要謀求獨立或半獨立,而是反映了邊疆區和州爭取平等的聯邦主體權利的要求.
總之,俄羅斯新的聯邦制度已初見端倪.但地方和中央等各利益主體博弈結果使聯邦條約終未在1993年12月憲法中明確規定.憲法僅僅突出了各主體平等的原則.這主要表現為俄羅斯聯邦議會聯邦委員會(上院)由每個主體來自立法和執行機關的2 名代表組成.但是,這也隨著普京上台以來的改革而發生變化.2000年5 月13日普京簽發命令決定按地域原則在俄羅斯建立由共和國、邊疆區和州組成的7 大聯邦區(中部聯邦區,西北聯邦區,北高加索聯邦區,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烏拉爾聯邦區,西伯利亞聯邦區,遠東聯邦區).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每個聯邦區任命一位總統全權代表.全權代表要使國家元首能在相應的聯邦區范圍內履行憲法職能.接著,普京提出修改議會上院——聯邦委員會組成原則等一系列鞏固中央集權的改革措施.普京的舉措和影響意味著俄羅斯在經過長達10年之久的中央權威流失後開始尋找適合國情的政治制度發展方向,即強調中央集權和總統權威的民主制.
盡管,俄羅斯的國家政治制度已經成型,但我們必須看到俄羅斯目前的制度也是經過十年轉型艱難探索曲折演進而成,其國家政治制度有著許多漏洞甚至還有理論上被顛覆的可能,因此若要真正實現普京所稱的「國家現代化」,必須實現市場經濟的自由和公共理性精神的培養,唯其如此,才能相得益彰,揚制度所長避制度之短.對此,我們將拭目以待.
『貳』 俄羅斯現在是什麼社會制度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已經正式承認自己不是社會主義國家了,而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俄羅斯的資本主義本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政治上,俄羅斯在總統選舉上面的規定和西方國家一樣,是多黨制,每個政黨甚至個人都可以作為候選人參選;全面實行資本主義政治制度。
2、經濟上,自蘇聯解體以來,全面放棄生產資料的國有化,將國有資產全面私有化,允許私人經營,允許經濟方面存在壟斷。
3、意識形態方面,接受美國、西歐宣揚的普世的民主主義精神,全面揚棄無產階級倡導的無產階級文化。
(2)俄羅斯有哪些政治制度擴展閱讀:
蘇聯的轟然倒塌後,俄羅斯佔有其80%以上的軍工產業,蘇聯軍隊的絕大多數,核武器的幾乎90%,還有蘇聯在國際上的幾乎所有政治遺產。
俄羅斯領土面積世界第一、軍事力量堪比美國、工業基礎雄厚,且俄羅斯還不放棄大國夢想,還有雄心,這不得不讓西方產生警惕。
所以,雖然新獨立的俄羅斯建立資本主義制度,開始尋求重新回歸西方,而時任俄羅斯總統的葉利欽甚至多次提出申請,希望加入北約,但最後都被布魯塞爾拒絕了。
『叄』 俄羅斯現在是什麼政體
俄羅斯的政治體制:半總統共和制。俄羅斯聯邦實行的是聯邦民主制。以俄羅斯聯邦憲法和法律為基礎,根據資產階級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又相互制約、相互平衡的原則行使職能。——常識政治篇。
『肆』 俄羅斯社會制度是什麼
俄羅斯是資本主義社會制度。
俄羅斯的政黨制度就十分特殊。1993年制定的俄羅斯聯邦憲法明確規定,俄羅斯政黨制度原則上是多黨制。然而,從俄羅斯的政治結構及其實際運行來看,俄羅斯應該屬於「無執政黨的政黨政治」國家。
一方面,在俄羅斯的國家政治生活中,的確存在著政黨和政黨體系,具備現代政黨政治的基本特徵。但是,另一方面,政黨在俄羅斯的政治生活中又處於邊緣地位,發揮著有限的作用,而且沒有任何一個政黨可以被冠以執政黨的稱號。
第一,執掌國家最高行政權力的總統是超黨派的。無論是前任總統葉利欽還是現任總統普京,他們既不是哪個黨派的成員,也不是靠哪個黨的運作和強有力支持才當選的。他們由民眾直接選舉產生。
第二,俄羅斯的政府也是超黨派的。在俄羅斯議會中獲勝的政黨沒有組閣權。聯邦政府總理由總統提名,國家杜馬表決通過,就可以走馬上任。國家杜馬中的政黨雖然可以否決總統提名人選,但是這就會冒著國家杜馬被總統解散的危險。
從俄羅斯十幾年來擔任總理的人選來看,有的有黨派背景,有的則沒有。
『伍』 誰能介紹一下俄羅斯的政治制度
1993年12月12日,俄羅斯聯邦舉行全體公民投票,通過了俄羅斯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同年12月25日,新憲法正式生效。這部憲法確立了俄羅斯實行總統制的聯邦國家體制。
憲法規定,俄羅斯聯邦總統是國家元首,是俄羅斯聯邦憲法、人和公民的權利與自由的保障;總統按俄羅斯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決定國家對內對外政策;總統任命聯邦政府總理、副總理和各部部長,主持聯邦政府會議;總統是國家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並領導國家安全會議;總統有權解散議會,而議會只有指控總統犯有叛國罪或其他十分嚴重罪行並經最高法院確認後才能彈劾總統。
根據憲法,俄羅斯聯邦會議是俄羅斯聯邦的代表與立法機關。聯邦會議由聯邦委員會(上院)和國家杜馬(下院)兩院組成。
聯邦委員會
由俄羅斯聯邦每個主體各派兩名代表組成:一名來自國家代表權力機關,一名來自國家執行權力機關,主要職能是批准聯邦法律、聯邦主體邊界變更、總統關於戰爭狀態和緊急狀態的命令,決定境外駐軍、總統選舉及彈劾,中央同地方的關系問題等。
『陸』 俄羅斯社會制度
法律分析:
政治上,俄羅斯在總統選舉上面的規定和西方國家一樣,是多黨制,每個政黨甚至個人都可以作為候選人參選;全面實行資本主義政治制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柒』 俄羅斯政治制度
羅斯是總統共和制的民主聯邦國家。1990年6月12日被認為是後蘇聯時期俄羅斯當代史的開始。在這一天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以幾乎是百分之百的票數通過了俄羅斯國家主權宣言。過了一年後舉行了俄羅斯第一任總統的選舉。在1994年俄羅斯國家主權宣言通過日被定為國家節日,並於1998年正式改為現在的俄羅斯日。
俄羅斯聯邦的官方語言是俄語。俄羅斯聯邦的各民族有權利保留自己民族的語言。俄羅斯國家元首是總統,總統由公民按照平等、直接的原則,以不記名的投票方式選舉產生,任期為4年。總統同時也是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總司令。總統和政府是國家執行權力機關。
政府主席(總理)經過俄羅斯下議院國家杜馬協商後由總統任命。
俄羅斯聯邦會議是國家的立法權力機關。它由上議院聯邦委員會和下議院國家杜馬組成。俄羅斯憲法、民法、行政管理條例和刑法是俄羅斯司法機構的執法依據。俄羅斯的司法機構包括俄聯邦憲法法院、俄聯邦最高法院、俄聯邦最高仲裁法院和各級地方司法機關,(聯邦主體、州、地區和市級的司法機構)和仲裁法庭系統。俄聯邦憲法法院根據總統提名由聯邦委員會任命的19名大法官組成。憲法法庭的司法管轄權包括:
——裁決是否符合聯邦法和憲法法規
——沒有正式生效的國際條約
——聯邦國家權力機關之間發生的糾紛
——聯邦主體和地區權力機關之間關於許可權上的糾紛
——聯邦主體最高權力機關之間的糾紛。除此之外,憲法法院有權力解釋俄聯邦憲法和檢驗法律條款是否符合憲法。
俄聯邦最高法院是裁決民事、刑事、行政和其他在法庭(包括民事和軍事法庭)管轄權下的案件的最高司法機關。對所有法院的活動實行司法監督,並對所有下級法庭作出的判決的合法性和論據充足與否進行檢驗。其司法管轄范圍包括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專門的法庭裁決特殊的法律糾紛案件,例如軍人之間或者僱主和雇員之間的糾紛。俄聯邦最高仲裁法庭是對經濟糾紛裁決的最高司法機關。俄聯邦最高仲裁法庭審理法人之間(企業、組織和機構)的財產及其涉及到的非財產糾紛案件。根據俄羅斯聯邦法律規定,在特殊情況下法庭審判可以有陪審團的參加(1993年7月16日關於對《俄羅斯聯邦的公訴制度》的補充與修訂、《俄聯邦刑事訴訟法》和《行政處罰管理條例》)在加入歐洲理事會(1996年)之後,俄羅斯也在歐洲法院的司法管轄下。所以目前歐洲法院對俄羅斯聯邦及俄羅斯公民來講是最高的司法機構。
俄聯邦總檢察院的職責是監督俄羅斯法律的執行、人權保障、進行刑事追究和協調執法機關工作。俄聯邦的檢察院系統是下級機關服從上一級及俄聯邦總檢察院的集中統一體制。(俄聯邦憲法第129條、1992年1月17日頒布的《俄聯邦檢察院法》的1995年修改本)俄羅斯檢察院系統包括俄聯邦總檢察院、俄聯邦各主體檢察院和各個城市和區級的檢察院。俄聯邦總檢察長根據總統提名由聯邦委員會任免。而副總檢察長由聯邦委員會任命。俄聯邦各主體的檢察長是與各聯邦主體國家權力機關協商後由俄聯邦總檢察長任免的。各個城市和市區等地方的檢察長直接由俄聯邦總檢察長任命。檢察長任期為5年。
俄羅斯的政治黨派
在俄羅斯聯邦實行多黨制。該體制始於1993年。正是在這個時期,依據俄羅斯新憲法半數以上的俄羅斯下議院國家杜馬議員是按照黨派名單通過選舉進入議會的。今天俄羅斯多黨制在不斷地發展。在2001年6月根據俄羅斯總統普京提議,通過了《政黨法》。該法律生效後,只有各黨派和有政黨參與的選舉團體才有權力推薦候選人參加各級選舉。而對於單席位選區的選舉也有相應的法律規定。《政黨法》同時還制定了其他一系列的規定:
1. 政治黨派必須在總統,議會、州長和其他選舉中推舉自己的候選人。長時間忽視選舉對政黨的利益沒有好處。這樣會對該政黨成員帶來各種不愉快事件,包括取消注冊資格。
2. 聯邦黨派必須擁有不少於1萬名成員和在至少一半以上聯邦主體內建有人員不少於100名的黨派分部。
3. 每年各黨派必須提交給司法部年度財務報表,這些財務文件可以公開發表。所有這些措施使聯邦級政黨規模更大、影響力更強,更具透明性。
目前從眾多的政治黨派和運動組織脫穎而出的只有幾個黨派:
——俄羅斯統一黨,領導人是鮑里斯·格雷茲洛夫。該黨在俄羅斯國家杜馬擁有大多數席位。政治家評價該黨是中派政黨。
——俄羅斯聯邦共產黨,領導人是根納季·久加諾夫。該黨是俄羅斯現行的自由市場經濟政策的反對派。
——俄羅斯自由民主黨,領導人是弗拉基米爾·日里諾夫斯基。他的意識形態是反西方和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而親近國際專制制度國家,主張恢復俄羅斯軍事實力和提升俄羅斯在國際事件中的影響力,並認為為此甚至可以採取武力手段。但總體上支持總統的政治方針。
——祖國-民主聯盟,領導人是德米特里·羅戈津和謝爾蓋·格拉濟耶夫。該聯盟是人民愛國力量的聯合。
右派政治力量的代表們雖然在近期的選舉中沒有進入議會,但在俄羅斯政治生活中仍然起到一定作用,他們是:
——右翼力量聯盟,領導人是奧列格·別爾米亞科夫。批評總統在某些方面的行為,但支持克里姆林宮與西方夥伴關系的路線以及和國際恐怖主義的斗爭,支持俄羅斯市場經濟改革的政策。
——亞博盧民主黨(蘋果黨),領導人是格利戈里·亞夫林斯基。該政黨把自己稱為是「建設性的反對派」,並批評現階段的政府路線。最愛談的話題是「經濟政策」問題。該黨特別強調維護人權。
——生活黨,領導人是聯邦委員會主席謝爾蓋·米羅諾夫。其創建人評價該黨為「干實事的黨派」,並斷言該黨派有能力使俄羅斯人過上公正和有尊嚴的生活。該政黨在綱領里提倡建立一個「市場和非市場經濟成分平衡」的經濟體制。
『捌』 俄羅斯的政治制度是什麼
俄羅斯的政治制度是總統共和制的民主聯邦制。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進行了復雜而深刻的變革,確立了以總統為國家元首、內閣對議會負責、三權分立、地方自治的政治制度,形成了總統共和制的民主聯邦國家。1993年12月12日經全民投票通過俄羅斯的《憲法》,同年12月25日正式生效。該憲法是俄羅斯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規定俄羅斯是共和制的民主聯邦法制國家,確立了總統制的國家領導體制。
總統共和制,是國家最高權力由總統和議會按不同職能分別執掌和行使的一種政體形式。總統共和制下,總統和議會分別由選舉產生,任期限定,內閣由總統組織並對總統負責(又稱之為組閣),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與議會之間有權力制約關系。以總統為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由總統直接領導政府,政府不對議會負責而對總統負責的國家政體形式。
聯邦制是一種復合制的國家結構。聯邦制實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權,中央政府即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的權力劃分,由憲法明文規定,除非通過修憲,不能任意變更。雙方在憲法規定的許可權內,獨立行使權力,不受對方干預。在雙方法律發生沖突時,聯邦憲法及法律高於地方憲法及法律。概而言之,聯邦制是一種多中心的復合共和制。
『玖』 俄羅斯 的 政體 是什麼
俄羅斯聯邦目前是按照三權分立的原則來調整其國家的政治生活的。所謂"三權",即行政權、立法權和司法權,三種權力分別屬於政府、議會和法院。這三種權力相互制約、相互平衡,共同調整著國家的政治生活。
第一,總統。總統是國家元首,提名政府總理,制定各種經濟政策和外交政策,領導政府的工作,政府各部、委的首長間接對總統負責。總統有權頒布議會(俄羅斯最高蘇維埃即是議會)通過的法律、法令。
第二,議會。俄羅斯人民代表大會是俄羅斯的最高權力機關,最高蘇維埃是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構。最高蘇維埃也即是我們所說的俄羅斯議會,它履行立法和監督政府的職能。
人民代表大會一般每年召開兩次,以解決最重要的憲法、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其常設機構最高蘇維埃由共和國院和民族院組成,兩院獨立行使其職能。共和國院解決全國性問題,而民族院只解決各共和國和自治州有關的社會經濟問題。最高蘇維埃設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它由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副主席、各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主席等人組成。主席團的權力職能是負責籌備俄羅斯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和最高蘇維埃會議,"履行國家集體元首"的一系列職能,如授勛、授軍銜;任命或召回外交代表;接受外國大使的國書;實行大赦等。最高蘇維埃主席由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無記名投票從人民代表中選出,每屆任期5年,連任不得超過兩屆。最高蘇維埃主席對人民代表大會和最高蘇維埃負責,他負責解決國家的內政、外交、國防等方面的關鍵問題,提出最高蘇維埃第一副主席的入選等。
第三,憲法法院。俄羅斯憲法法院是法院系統用以制約總統和議會,平衡行政、立法、司法權力關系的一個機構。它有權對政府首腦頒布的行政命令和議會制定的法律作違憲性審查,即看它是否符合憲法,並有權宣布違反憲法的行政命令和法律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