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知道俄羅斯莫斯科華人市場被查封是怎麼回事啊
2009年7月27日至29日,俄方將190名華商集中至莫斯科市東區移民局進行證件檢查。俄方稱,接受檢查的華商分別存在邀請單位不實、實際居住地與登記地不符、無打工卡等問題。上述華商在繳納罰款後,已全部被釋放。俄方關閉莫斯科切爾基佐夫斯基大市場後,外交部領事司、中國駐俄羅斯使館分別多次向俄有關部門提出交涉,要求俄方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保證華商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並提醒華商採取措施確保自身人身安全,依法維權。中國駐俄使館公布了「華人華商處理大市場問題協調小組」24小時值班電話(電話號碼:007-925-0322-125,007-909-977-6688),以及該小組指派兩名律師的咨詢電話(安德烈:007-495-7680777;阿克桑娜:007-916-031-8047)。如遇不法侵害,華商可隨時尋求幫助,使館將提供必要協助。根據俄方通報,俄方已成立應急指揮部,指派專人在市場值班,並設立24小時投訴電話,以確保在市場內的貨物安全有序的運出。如華商遇到敲詐勒索等不法行為,可提供證據並舉報投訴(莫斯科市消費市場和服務局:007-499-1665088;莫斯科市東區內務局:007-495-7471644;伊茲麥羅區檢察院:007-499-3671781)。外交部領事司和駐俄羅斯使館再次提醒在俄華商,及時辦理本人的居留手續和工作許可,務必遵守俄方的相關法律法規。
Ⅱ 俄羅斯為什麼不喜歡「中國城」
來搶土地,搶飯碗的
Ⅲ 遠東有多少中國人
俄羅斯佔領遠東後,殺害了20萬華人。因此那裡的中國人就絕跡了。
蘇聯解體後,大量中國人到遠東做生意,中國人多了起來。
去年年底,俄羅斯禁止外國人在俄羅斯進行批發零售行業,中國人失去了收入來源,又開始少了。
俄羅斯地廣人稀,人口99%在歐洲,在遠東的俄羅斯人口是極為稀少的,而且遠東俄羅斯人的種族在俄羅斯的人口中的比例也是很少的,隨著中國與俄羅斯外交的發展,在這一地區,中國人口已經遠遠的超過了俄羅斯當地的本土人口,中國文化在當地的發展和影響也逐漸的壯大,因此,在俄羅斯的政界當中,我們常回聽到有關「俄羅斯遠東地區被政治中國化,領土安全」等問題
目前每年進入俄羅斯的中國人約為250萬人至500萬人之間,但長期在俄居住的中國人僅為50萬人以內。俄總統辦公廳副主任謝·普里霍季科援引「相當可靠」的資料稱,常住俄羅斯的中國公民總數不會超過20萬人。
在俄羅斯,中國人從事的職業相對集中在貿易、建築、農業和餐飲業等行業。少量華商在俄開辦小型工廠或公司,但有實力的並不多。目前,個體商販佔了在俄中國人的大部分。
在俄中國勞務人員數量僅次於個體商販。根據中俄政府間達成的協議,中方勞務公司一般只能根據與俄企業簽訂的勞務輸出合同向俄輸出勞動力。據俄《遠東問題》披露的數據,近幾年,中俄雙方勞務輸出合同金額約為1億至2億美元,年末在俄人數也僅為1萬人至1.2萬人左右。從數據上看,中國絕大多數勞務人員在俄法律范圍內活動,並未長期滯留不歸。
除了個體商販及勞務人員外,近年來,中國到俄羅斯求學的留學生數量也在增加,在遠東地區的留學生有上千人,全俄范圍內的數量更多一些。
Ⅳ 中國開始從烏克蘭撤出首批公民,目前還有多少中國公民在俄羅斯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目前在俄羅斯境內約有16萬中國公民,1萬多名中資企業的工作人員,五六萬名個體華商,2.7萬名留學生,還有其他人員。
Ⅳ 為何俄羅斯有幾十萬華商,美國一個華商都沒有
美國一定也有華商的
不過據我所知,所謂俄羅斯華商主要是一些在俄羅斯經營的中國籍中小商人,不少是當年靠倒爺起家的。這一點,美國和俄羅斯的情況不一樣
Ⅵ 有關中俄友好關系或中俄財經的具體文章
中國政府經貿代表團團長、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25日在中國駐俄羅斯使館舉行記者見面會時說,中國代表團在莫斯科就俄方關閉莫斯科切爾基佐夫斯基大市場相關事宜與俄方進行了交涉,經過積極工作和友好磋商,就妥善處理「大市場」關閉問題達成廣泛共識。 高虎城說,中俄雙方在磋商中達成三點共識:第一,進一步發展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第二,進一步深化中俄雙邊經貿合作。近年來,中俄經貿合作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今年6月,中國貿易投資促進團在莫斯科與俄方企業達成多項合作協議,簽約金額超過30億美元;今年10月在北京還將舉行第四屆中俄經濟工商界高峰論壇。第三,通過友好協商,妥善解決「大市場」關閉問題。雙方均認為,在為中俄貿易健康發展創造規范、透明、便利的環境方面,兩國目標是一致的。「大市場」關閉問題應本著尊重歷史的態度妥善處理。雙方將在中俄海關合作分委會框架下制訂方案,密切配合,共同打擊包括「灰色清關」在內的不法行為,研究貿易通關便利化的各項措施。高虎城說,俄方在磋商中,向中方正式確認了其為妥善解決「大市場」關閉問題所作的具體安排:第一,莫斯科市政府有關部門已制定並開始實施清理攤位和轉移貨物的具體方案,如出現華商合法的人身和財產受侵害事件,可通過已公布的熱線電話及時舉報。俄有關部門將根據舉報事實進行調查處理。市場管理方還提供醫療、交通及餐飲服務。截至24日,已有近萬輛貨車從「大市場」內運出貨物。第二,「大市場」所在地有關政府部門已制訂應急預案,成立了應急指揮部,部署了較為充足的警力維持治安,確保具有合法文件的貨物安全、無障礙地運出市場。第三,莫斯科市政府表示將為華商運出貨物的安置及建立規范市場提供必要協助和法律援助。市政府將安排專門工作組負責商場和庫房信息的搜集、整理和發布工作,並正在積極協調市屬商場,以妥善安置從市場撤出的中國商戶。第四,莫斯科市政府商業和市場局擬於本月29日同俄羅斯中國總商會及華商代表見面,就貨物運出、存放、銷售及部分人員安置等問題進行磋商。高虎城表示,中俄兩國政府重視發展戰略協作夥伴關系,一致認為「大市場」關閉問題不會影響兩國的友好合作,雙方將加強磋商與合作,推動「大市場」問題的妥善解決,為雙邊經貿關系健康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延伸閱讀華商50億美元貨物被扣壓一位華商講述「大市場」被關經歷「市場門口的告示牌已經由紅色的『關閉』字樣換成了粗黑體的『禁止入內』,我不再對取回扣押在市場里的貨物和錢財抱有任何希望了,這十幾天來,我身邊太多的夥伴不是被盤查就是被拘留,甚至已經有6個人被驅逐出境,我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趕快回國,這里我肯定是不會再回來了。」李澤這個1998年就來到俄羅斯從事邊貿生意,現在已在切爾基佐夫斯基大市場擁有4個貨櫃的內蒙古小夥子在向華夏時報記者描述起他在市場關閉後的遭遇時,聲音低沉而顫抖。6月26日,周五,李澤像平常一樣在凌晨4點不到就去大市場點貨,開始一天的工作。進入市場後,管理人員告訴他由於周末附近要舉辦足球賽,為了安全起見市場要停業兩天。早已習慣把安全放在第一的中國商人什麼都沒有帶就順從地離開了大市場。6月29日,周一,當所有的中國商人再次來到市場准備工作時,緊閉的大門和顯眼的「關閉」牌子令人疑惑,市場管理人員又一次以檢查衛生和防火設備為理由禁止商人們進入市場。當有人提出要進入市場取一些隨身物品時也遭到了嚴厲的拒絕。7月1日,一個消息在所有市場的商人和東歐各地進貨商們中傳開,市場將在7月3日開放。7月3日,令人失望的事情發生了,聚集在門口的近十萬人看到的卻仍然是緊閉的大門,在大門外,警察、特警、保安在對圍觀商人們保持著警惕,任何詢問關於市場的問題都不會得到回答。7月7日,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到訪莫斯科的日子,商人們抱著一絲僥幸還是聚集在了市場門口。然而更出乎眾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對於聚集在市場門口的外國商人,俄羅斯警察開始了盤查和抓捕。李澤由於去的時間比較晚,接到了同伴傳來的簡訊,在半路就返回了。但是他的一個同鄉卻沒有他這么幸運,在被扣押7個多小時之後,交保2000多盧布才被放回。更慘的是一些華商還被蓋上了他們最不願意見到的「藍戳」,這就意味著將被遣返。7月10日,俄羅斯移民局開始檢查證件。據俄羅斯移民局官方報道,在大市場被關閉之後,移民局工作人員共檢查了3884名外國人,其中365個是中國公民,在受到檢查的中國公民中147人失去工作,81人被認為違反移民法,21人被罰款,54人被遣返。7月12日~7月19日,在經過近半個月後,事情終於有了一絲曙光,市場管理部門開始叫號,被叫到號碼的商人允許帶車輛進入拉貨。「起初這只是給俄羅斯商人的特權,從『石子區』、『海鷗區』、『太陽區』、『歐亞區』(這是切爾基佐夫斯基市場各區的名字)出來的貨車我覺得都快有五六千輛了,我們只能耐心地等待。」李澤和他的同伴已經開始分享僅剩的6包方便麵了。7月20日,仍然沒有被叫到號的李澤和朋友在交了3萬盧布後進入了市場,他們對取出貨物已經基本不抱希望,只想把自己放在市場的證件和財物拿出去。當他們收拾好財物走出市場時,已經等在那裡的警察攔住了他們,搜身之後,警察從他們身上拿走了10萬盧布,理由是——假幣。這把李澤嚇傻了。「中國商人一向謹慎,對錢的檢查格外嚴格,即使收到假幣,從來不喜歡惹事的中國人只會自認倒霉,撕掉了事,而且我們花這么多錢進來,難道是為了取出那些假幣?」此刻聲音憤怒的李澤在當時並沒有和警察爭執什麼。從拿到護照那一刻起,他就決定放棄這里的貨物回國。當被詢問最終損失是多少時,長長的沉默過後,李澤還是沒有說出來。「我們所有中國人在市場的貨物價值是50億美元。」李澤說。(華夏時報)我國建築公司在莫斯科建中國城中國光大國際建設工程總公司與俄羅斯聯邦ATI公共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的中國城項目24日在京宣布正式啟動。這一項目旨在為在俄華商提供一個合法、合規、有法律保障的良好經營場所。據項目投資雙方介紹,中國城項目總投資為7億美元,總佔地200公頃。中國城項目的投資建設將大大改善中俄兩國的經貿環境,為今後規范貿易市場、轉變貿易方式、拓展貿易渠道,進而推動兩國貿易健康穩步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基礎和保障。(新華)新聞背景切爾基佐夫斯基大市場與「灰色清關」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市內大約擁有80多個市場。其中,切爾基佐夫斯基大市場以每天巨額的商品和資金流通量,被譽為歐洲最大的市場之一。據俄羅斯中國總商會統計,目前在這個市場里從事經營的華商,有數萬戶之多。上月29號,俄羅斯有關部門突然下令關閉切爾基佐夫斯基大市場。對於引發這起事件的根本原因,輿論普遍認為:俄羅斯長期存在的「灰色清關」現象,才是症結所在。原蘇聯解體之初,為鼓勵進口,俄羅斯海關允許清關公司為貨主代辦進口業務。這些公司把整架飛機或整列火車的貨物以包裹托運的關稅形式清關,由此形成「灰色清關」。不過,這樣產生的實際稅額僅相當於正常稅額的30%到50%。一旦「灰色清關」商品被認定為非法,遇到稅務檢查就會面臨罰款、沒收貨物等處罰。
Ⅶ 全球華商500強名單
排名 公司標志 中文常用名稱 總部所在地 主要業務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
1 沃爾瑪 美國 一般商品零售 287,989.0
2 英國石油 英國 煉油 285,059.0
3 埃克森美孚 美國 煉油 270,772.0
4 皇家殼牌石油 英國/荷蘭 煉油 268,690.0
5 通用汽車 美國 汽車 193,517.0
6 戴姆勒克萊斯勒 美國 汽車 176,687.5
7 豐田汽車 日本 汽車 172,616.3
8 福特汽車 美國 汽車 172,233.0
9 通用電氣 美國 多元化 152,866.0
10 道達爾 法國 煉油 152,609.5
11 雪佛龍 美國 煉油 147,967.0
12 康菲 美國 煉油 121,663.0
13 安盛 法國 保險 121,606.3
14 安聯 德國 保險 118,937.2
15 大眾汽車 德國 汽車 110,648.7
16 花旗集團 美國 銀行 108,276.0
17 荷蘭國際集團 荷蘭 保險 105,886.4
18 日本電報電話 日本 電信 100,545.3
19 美國國際集團 美國 保險 97,987.0
20 國際商用機器 美國 計算機辦公設備 96,293.0
21 西門子 德國 電子、電氣設備 91,493.2
22 家樂福 法國 食品、葯品店 90,381.7
23 日立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83,993.9
24 忠利保險 義大利 保險 83,267.6
25 松下電器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81,077.7
26 麥克森 美國 保健品批發 80,514.6
27 本田汽車 日本 汽車 80,486.6
28 惠普 美國 計算機辦公設備 79,905.0
29 日產汽車 日本 汽車 79,799.6
30 富通 比利時/荷蘭 銀行 75,518.1
31 中國石化 中國 煉油 75,076.7
32 伯克希爾哈撒韋 美國 保險 74,382.0
33 埃尼 義大利 煉油 74,227.7
34 家得寶 美國 專業零售 73,094.0
35 英傑華 英國 保險 73,025.2
36 匯豐控股 英國 銀行 72,550.0
37 德國電信 德國 電信 71,988.9
38 弗萊森電訊 美國 電信 71,563.3
39 三星電子 韓國 電子、電氣設備 71,555.9
40 國家電網 中國 電力 71,290.2
41 標致 法國 汽車 70,641.9
42 麥德龍 德國 食品、葯品店 70,159.3
43 雀巢 瑞士 食品 69,825.7
44 美國郵政 美國 郵遞 68,996.0
45 法國巴黎銀行 法國 銀行 68,654.4
46 中國石油天然氣 中國 煉油 67,723.8
47 索尼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66,618.0
48 卡地納健康 美國 保健品批發 65,130.6
49 皇家阿霍德 荷蘭 食品、葯品店 64,675.6
50 阿爾特里亞 美國 煙草食品 64,440.
51 墨西哥石油 墨西哥 原油生產 63,690.5
52 美國銀行 美國 銀行 63,324.0
53 沃達豐 英國 電信 62,971.4
54 特易購 英國 食品、葯品店 62,458.7
55 慕尼黑再保險 德國 保險 60,705.5
56 日本生命 日本 保險 60,520.8
57 菲亞特 義大利 汽車 59,972.9
58 蘇格蘭皇家銀行 英國 銀行 59,750.0
59 蘇黎世金融 瑞士 保險 59,678.0
60 農業信貸銀行 法國 銀行 59,053.8
61 瑞士信貸 瑞士 銀行 58,825.0
62 州立農業保險 美國 保險 58,818.9
63 法國電信 法國 電信 58,652.1
64 法國電力 法國 天然氣與電力 58,367.2
65 摩根大通 美國 銀行 56,931.0
66 瑞士銀行集團 瑞士 銀行 56,917.8
67 克羅格 美國 食品、葯品店 56,434.4
68 德意志銀行 德國 銀行 55,669.5
69 意昂 德國 能源 55,652.1
70 德國郵政 德國 郵遞 55,388.4
71 寶馬 德國 汽車 55,142.2
72 東芝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54,303.5
73 瓦萊羅能源 美國 煉油 53,918.6
74 美國人伯根 美國 保健品批發 53,179.0
75 輝瑞 美國 制葯 52,921.0
76 波音 美國 航天國防 52,553.0
77 寶潔 美國 家居個人用品 51,407.0
78 萊茵集團 德國 能源 50,951.9
79 蘇伊士里昂水務 法國 能源 50,670.1
80 雷諾 法國 汽車 50,639.7
81 聯合利華 英國/荷蘭 食品 49,960.7
82 塔吉特 美國 一般商品零售 49,934.0
83 博世 德國 汽車零件 49,759.2
84 戴爾 美國 計算機辦公設備 49,205.0
85 蒂森克虜伯 德國 工業農業設備 48,756.1
86 好市多 美國 專業零售 48,107.0
87 蘇格蘭哈里法克斯銀行 英國 銀行 47,755.7
88 強生 美國 制葯 47,348.0
89 保誠 英國 人壽健康保險 47,055.8
90 東京電力 日本 天然氣與電力 46,962.7
91 巴斯夫 德國 化學 46,686.6
92 現代汽車 韓國 汽車 46,358.2
93 義大利電力 義大利 天然氣與電力 45,530.4
94 馬拉松石油 美國 煉油 45,444.0
95 國家石油 挪威 煉油 45,440.0
96 日本電氣公司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45,175.5
97 雷普索爾YPF 西班牙 煉油 44,857.5
98 第一生命 日本 保險 44,468.8
99 富士通 日本 計算機辦公設備 44,316.0
100 時代華納 美國 娛樂 42,869.0
101 荷蘭銀行 荷蘭 銀行 42,319.0
102 西南貝爾電訊 美國 電信 41,098.0
103 泰科國際 美國 電子、電氣設備 41,042.0
104 陶氏化學 美國 化工 40,161.0
105 艾伯森 美國 食品、葯品店 40,052.0
106 聖戈班 法國 建材玻璃 39,831.5
107 摩根士丹利 美國 證券 39,549.0
108 大都會人壽 美國 保險 39,535.0
109 歐洲航空防務航天公司 荷蘭 航天國防 39,503.1
110 巴克萊銀行 英國 銀行 39,347.2
111 義大利電信 義大利 電信 39,228.2
112 永旺 日本 食品、葯品店 38,943.6
113 明治安田生命 日本 保險 38,835.1
114 西班牙電話 西班牙 電信 38,188.0
115 樂金電子 韓國 電子、電氣設備 37,757.5
116 皇家飛利浦電子 荷蘭 電子、電氣設備 37,709.6
117 鮮京 韓國 煉油 37,691.6
118 阿塞洛 盧森堡 金屬 37,531.7
119 沃爾格林 美國 食品、葯品店 37,508.2
120 聯合技術 美國 航天國防 37,445.0
121 歐尚 法國 食品、葯品店 37,370.1
122 葛蘭素史克 英國 制葯 37,304.2
123 聯合健康 美國 保健 37,218.0
124 拜耳 德國 化工 37,011.9
125 巴西石油 巴西 煉油 36,987.7
126 法國國家人壽保險 法國 保險 36,942.9
127 微軟 美國 計算機軟體 36,835.0
128 聯合包裹運輸 美國 郵遞包裹貨運 36,582.0
129 勞氏 美國 專業零售 36,464.0
130 諾基亞 芬蘭 網路通訊設備 36,401.2
131 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 美國 食品生產 36,151.4
132 西爾斯羅巴克 美國 一般商品零售 36,099.0
133 馬石油 馬來西亞 煉油 36,064.8
134 西夫韋 美國 食品、葯品店 35,822.9
135 洛克希德馬丁 美國 航天國防 35,526.0
136 全球保險集團 荷蘭 保險 35,463.4
137 美可保健 美國 保健 35,351.9
138 摩托羅拉 美國 網路通訊設備 35,349.0
139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 俄羅斯 能源 35,089.5
140 英國電信 英國 電信 34,672.7
141 英特爾 美國 半導體 34,209.0
142 新日本石油 日本 煉油 34,150.7
143 好事達 美國 保險 33,936.0
144 富國銀行 美國 銀行 33,876.0
145 伊藤洋華堂 日本 食品、葯品店 33,631.9
146 森特理克 英國 天然氣與電力 33,536.9
147 三井住友金融集團 日本 銀行 33,318.2
148 三井物產 日本 貿易 32,805.9
149 三菱商事 日本 貿易 32,735.0
150 房地美 美國 金融 32,564.0
151 美林 美國 證券 32,467.0
152 興業銀行 法國 銀行 32,411.2
153 DZ Bank 德國 銀行 32,261.9
154 佳能 日本 計算機辦公設備 32,071.5
155 桑坦德銀行 西班牙 銀行 31,803.6
156 三菱電機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31,735.4
157 新日鐵 日本 金屬 31,536.9
158 住友生命 日本 保險 31,000.2
159 沃特迪斯尼 美國 娛樂 30,752.0
160 威立雅 法國 水務 30,687.7
161 CVS 美國 食品、葯品店 30,594.3
162 美國電話電報 美國 電信 30,537.0
163 卡特彼勒 美國 工農業設備 30,251.0
164 弗朗茨海涅爾 德國 保健品批發 30,244.5
165 春天集團 法國 一般商品零售 30,114.8
166 諾斯洛普格拉曼 美國 航天國防 29,868.0
167 高盛集團 美國 證券 29,839.0
168 德國聯邦鐵路 德國 鐵路運輸 29,803.0
169 Foncière Euris 法國 一般商品零售 29,666.2
170 印度石油 印度 煉油 29,643.2
171 西斯科 美國 食品雜貨批發 29,335.4
172 百事 美國 食品 29,261.0
173 Groupe Caisse d'epargne 法國 銀行 29,174.9
174 美國運通 美國 金融 29,115.0
175 布依格 法國 工程與建築 29,106.5
176 瑞士再保險 瑞士 保險 29,045.1
177 勞埃德TSB集團 英國 銀行 28,925.0
178 盧克石油 俄羅斯 煉油 28,810.0
179 德爾福 美國 汽車零件 28,700.0
180 沃爾沃 瑞典 汽車 28,643.1
181 荷蘭合作銀行(拉博銀行) 荷蘭 銀行 28,513.2
182 桑斯博里 英國 食品、葯品店 28,427.8
183 保德信金融 美國 保險 28,348.0
184 瑞穗金融集團 日本 銀行 28,278.7
185 丸紅 日本 貿易 28,273.7
186 諾華 瑞士 制葯 28,247.0
187 美聯銀行 美國 銀行 28,067.0
188 杜邦 美國 化工 27,995.0
189 馬士基集團 丹麥 海運 27,920.7
190 法國國營鐵路 法國 鐵路運輸 27,436.1
191 百思買 美國 專業零售 27,433.0
192 斯普林特 美國 電信 27,428.0
193 紐約人壽 美國 保險 27,175.5
194 KDDI 日本 電信 27,170.1
195 德國裕寶銀行 德國 銀行 27,140.1
196 維亞康姆 美國 娛樂 27,054.8
197 千禧控股 日本 保險 26,978.7
198 國際紙業 美國 林產品、紙製品 26,722.0
199 威望迪環球 法國 娛樂 26,651.3
2201 泰森食品 美國 食品生產 26,441.0
202 JFE Holdings 日本 金屬 26,087.6
203 電裝 日本 汽車零件 26,052.7
204 Caremark Rx 美國 保健 25,801.1
205 彭尼 美國 一般商品零售 25,678.0
206 霍尼韋爾國際 美國 航天國防 25,601.0
207 英格雷姆麥克羅 美國 電子辦公設備批發 25,462.1
208 邦奇 美國 食品生產 25,168.0
209 羅氏 瑞士 制葯 25,166.3
210 萬喜 法國 工程與建築 25,106.3
211 馬自達汽車 日本 汽車 25,081.4
212 中國人壽 中國 保險 24,980.6
213 英美資源集團 英國 采礦、鑽石 24,930.0
214 加拿大鋁業 加拿大 金屬 24,885.0
215 聯邦快遞 美國 郵遞 24,710.0
216 挪威水電 挪威 金屬 24,552.9
217 東京三菱金融集團 日本 銀行 24,457.5
218 Almanij 比利時 銀行 24,401.1
219 關西電力 日本 天然氣與電力 24,317.7
220 英美煙草 英國 煙草 24,201.3
221 三菱重工 日本 工農業設備 24,106.0
222 法航——荷航集團 法國 航空公司 24,011.3
223 美鋁公司 美國 金屬 23,960.0
224 中國移動通信 中國 電信 23,957.6
225 夏普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23,632.6
226 JR東日本 日本 鐵路運輸 23,610.5
227 富士膠片 日本 科學、攝影設備 23,516.4
228 HCA 美國 保健 23,502.0
229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 銀行 23,444.6
230 美國教師退休基金會 美國 保險 23,411.3
231 國際旅遊聯盟集團 德國 旅遊 23,293.9
232 萊茵集團 德國 采礦、原油生產 23,254.9
233 法國郵政局 法國 郵遞 23,229.7
234 太陽石油 美國 煉油 23,226.0
235 Coles Myer 澳大利亞 食品、葯品店 23,184.4
236 麻省人壽 美國 保險 23,159.2
237 三洋電機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23,118.8
238 喬治威斯頓 加拿大 食品、葯品店 23,015.4
239 默克(默沙東) 美國 制葯 22,938.6
240 聖保羅旅行者保險 美國 保險 22,934.0
241 必和必拓集團 澳大利亞 采礦、原油生產 22,887.0
242 德爾海茲集團 比利時 食品、葯品店 22,793.0
243 杜克能源 美國 天然氣與電力 22,779.0
244 南貝爾 美國 電信 22,729.0
245 哈特福德金融服務 美國 保險 22,693.0
246 惠好 美國 林產品、紙製品 22,665.0
247 微波通信 美國 電信 22,615.0
248 俄羅斯統一電力 俄羅斯 天然氣與電力 22,602.9
249 法國燃氣 法國 天然氣與電力 22,548.2
250 普利司通 日本 輪胎橡膠 22,350.0
251 三星生命 韓國 保險 22,347.9
252 William Morrison Supermarkets 英國 食品、葯品店 22,264.3
253 米塔爾鋼鐵 荷蘭 金屬 22,197.0
254 思科系統 美國 網路通訊設備 22,045.0
255 鈴木汽車 日本 汽車 22,010.9
256 恩德薩 西班牙 天然氣與電力 21,969.8
257 可口可樂 美國 飲料 21,962.0
258 阿西布朗勃法瑞 瑞士 電子、電氣設備 21,886.0
259 百時美施貴寶 美國 制葯 21,886.0
260 希爾頓集團 英國 酒店 21,792.5
261 法通保險 英國 保險 21,769.8
262 中國電信 中國 電信 21,561.8
263 T&D Holdings 日本 保險 21,556.9
264 日聯控股 日本 銀行 21,450.8
265 阿第克 瑞士 人力資源服務 21,441.2
266 出光興產 日本 煉油 21,434.9
267 阿斯利康 英國 制葯 21,426.0
268 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 西班牙 銀行 21,335.5
269 澳洲銀行 澳大利亞 銀行 21,313.9
270 雷曼兄弟 美國 證券 21,250.0
271 貝塔斯曼 德國 出版、娛樂 21,163.8
272 金巴斯集團 英國 飲食服務 21,103.8
273 漢莎集團 德國 航空公司 21,100.4
274 電子數據系統 美國 軟體與數據服務 21,033.0
275 Plains All American Pipeline 美國 能源 20,975.5
276 埔項制鐵 韓國 金屬 20,929.1
277 韓國電力 韓國 天然氣與電力 20,914.2
278 耆衛公司 英國 保險 20,892.1
279 宏利保險 加拿大 保險 20,855.4
280 WellPoint 美國 保健 20,815.1
281 巴登-符騰堡州銀行 德國 銀行 20,807.5
282 新聞集團 美國 娛樂 20,802.0
283 瑪格納 加拿大 汽車零件 20,653.0
284 Nationwide 美國 保險 20,558.0
285 雅培 美國 制葯 20,473.1
286 哈利伯頓 美國 石油天然氣設備與服務 20,466.0
287 中化集團 中國 貿易 20,380.7
288 三菱化學 日本 化工 20,372.3
289 Woolworths 澳大利亞 食品、葯品店 20,334.5
290 康卡斯特 美國 電信 20,307.0
291 Dexia Group 比利時 銀行 20,292.0
292 雷神 美國 航天國防 20,245.0
293 甘保險集團 法國 保險 20,237.2
294 米其林 法國 輪胎橡膠 20,148.2
295 3M 美國 多樣化 20,011.0
296 迪爾 美國 工農業設備 19,986.1
297 勝騰 美國 不動產、酒店、租車服務 19,979.0
298 安泰 美國 保健 19,904.1
299 喬治亞-太平洋 美國 林產品、紙製品 19,876.0
300 中部電力 日本 天然氣與電力 19,849.0
超過字數了 你自己到http://economy.enorth.com.cn/system/2005/07/05/001060964.shtml這里看吧 還有商標的
Ⅷ 有多少中國人在俄羅斯
中國人有多少在俄羅斯,根據多個權威調查結果,報告得出結論說:「在專家圈子裡較為認可的數字是20萬至40萬,至多不超過50萬。還在2001年,V·G·格爾布拉斯就提出了這個數字。這個數字的權威之處在於,它是經過對俄羅斯各地區和城市進行評估和分析之後得出的。而另一些人,說俄羅斯有百萬中國人的人,把中國人的數量置於某種神秘的不準確性之中。例如在很高檔的雜志《今日俄羅斯聯邦》上,發表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的世界外交學院經濟學博士E·希爾博的文章,題為《俄羅斯的中國化前瞻》。作者估計在俄羅斯的中國人多達800萬(據我們所知,這是一個創紀錄的數字,沒有誰提出的數字比這個更大)。作者還下結論說,中國人都住在森林裡,甚至連善於敲詐勒索的警察都不到那裡去。可是,不論作者,還是其他人,暫時還沒有拿出有這樣一個中國社區存在的證據。這位作者還預言中國社區的快速擴大,在2010年將達到2100萬人,而在2020年將達到4400萬人。」
報告最後總結說,目前俄羅斯還沒有對外來移民,包括對中國移民在內的准確統計數字,各個部門得出的統計結果有很大出入。俄羅斯在2002年曾進行全國人口普查,但專家們對人口普查中得出的中國移民數量沒有認可,所以目前俄羅斯掌握的數字仍以評估結果為准。
Ⅸ 普京為什麼對俄羅斯的華商下重手
美國一定也有華商的不過據我所知,所謂俄羅斯華商主要是一些在俄羅斯經營的中國籍中小商人,不少是當年靠倒爺起家的。這一點,美國和俄羅斯的情況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