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聯邦自治共和國有哪些權利

俄羅斯聯邦自治共和國有哪些權利

發布時間:2022-07-22 04:58:27

1. 俄國的自治共和國是什麼意思

俄羅斯是聯邦制國家,其加盟共和國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權利。包括擁有自己的憲法、議會、設定自己的官方語言、選舉自己的總統等。但俄羅斯聯邦法律在各共和國一律有效且高於共和國法律,俄語也是所有共和國的官方語言(起碼是之一)。其關系和美國聯邦和州類似。

2. 俄羅斯聯邦的加盟共和國有什麼權力

聯邦國家,顧名思義,就是多個邦國𡿨又稱方國,地方國家的意思)聯合組成的國家,這並非什麼新鮮事,中國的上三朝(夏、商、周)就屬於聯邦國家,只是現代的聯邦國家權力普遍被削弱,不僅沒有軍隊和外交大權,連稅收也要上交一部分給聯邦政府,聯邦下的共和國僅有對轄區內事務的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實際相當於中國的特別行政區。聯邦政體是相對中央集權政體而言的,俄羅斯、美國、印度、英國等屬於聯邦國家,中國、日本、法國等屬於中央集權國家。聯邦國家的邦國和主權國家的區別主要有兩點:一是邦國沒有主權,主權就是軍事、外交及政治體制的選擇權,二是邦國是地方性的政體,政治權力不完整。

3. 俄羅斯自治共和國有哪些自治權

除了俄羅斯自治共和國之外烏克蘭有克里米亞韃靼(塔塔兒)自治共和國,烏茲別克有卡拉卡而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國。

4. 俄羅斯內為什麼有共和國共和國不獨立嗎

俄羅斯聯邦自治共和國(俄羅斯國內稱之為共和國(俄語:Республика))是在俄羅斯聯邦下為了實現民族自治而成立的地方自治行政單位,延續於原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下的自治共和國,根據俄羅斯憲法第68條,共和國可決定自己的官方語言和自己的憲法,這項權利是州、自治區、邊疆區所沒有的;但俄羅斯憲法第3條規定共和國不享有主權。各共和國都有自己的基幹民族,也大多存在一些主張分離的勢力。在蘇聯解體之後,韃靼斯坦共和國、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薩哈共和國、車臣共和國都曾發表主權宣言。在車臣還引發了車臣戰爭。然而,在很多共和國,俄羅斯人及其他民族已經占人口的相當比例,因此分裂勢力並不是很強。也有些共和國的基幹民族主要分布在共和國境外,如韃靼斯坦共和國就是這樣的例子。
現時俄羅斯有22個共和國。但其中的克里米亞共和國未被國際普遍承認為俄羅斯領土。

5. 俄國內的共和國有自己的國歌和國旗嗎他們的自治權有多大

沒有,俄羅斯的全稱是俄羅斯聯邦共和國,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並不是像蘇聯那樣屬於邦聯制。一個國家只有一首國歌、一種國旗。 一般說來,俄羅斯國內的共和國的地位類似於美國的州,但是在軍事、外交、立法上沒有自主權。

6. 在俄羅斯,各聯邦的總統有多大的權利

在俄羅斯各聯邦的總統,其實權力也僅僅限制於自己所管轄的區域。當然在一些重要的區域或者是一些比較動亂的區域,俄羅斯總統也賦予了地方行政長官很高的權力。比如在曾經發生過車臣武裝叛亂的地區,俄羅斯總統就賦予了車臣總統一些軍隊的自治權。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一些地區的特殊性,如果不賦予一些軍隊的自治權的話,將會使得該地區出現嚴重的叛亂現象。

所以現在俄羅斯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的保障,這也使得現在俄羅斯的國際地位得到了一個有效的提升,這和俄羅斯國內的穩定是分不開的,因為一旦俄羅斯的國內出現不穩定的因素,將會使得俄羅斯的國力得到很大的消耗。

7. 關於俄羅斯的聯邦制

1.現行聯邦國家體制形成的歷史因素
蘇聯解體後,根據1992年3月簽署的新的俄羅斯聯邦條約和1993年11月通過的俄羅斯聯邦新憲法規定,俄羅斯聯邦組成的原則是民族區域原則和地區原則,即俄羅斯聯邦由21個民族共和國、6個邊疆區和49個州、以及兩個直轄市、1個民族自治州和10個民族自治區組成。民族共和國的地位由俄羅斯聯邦憲法和民族共和國憲法確定,邊疆區、州、聯邦直轄市、民族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區的地位由俄羅斯聯邦憲法和相應的俄羅斯聯邦主體的立法機關通過的邊疆區、州、聯邦直轄市、民族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區的章程確定。加入邊疆區或州的民族自治區的關系由俄羅斯聯邦法律和民族自治區國家權力機關與相應的邊疆區或州的國家權力機關之間簽訂的條約調整。
俄羅斯聯邦國家體製表現出來的形式和內容如此復雜和獨特,在世界各個聯邦國家中是很罕見的。這種獨特的聯邦國家體制的形成並非是現今俄羅斯某些領導人和理論家的獨出心裁,而是有一個歷史演變的過程,並受到尖銳和復雜的民族關系制約。
眾所周知,俄羅斯聯邦是始建於1918年1月,這是因為十月革命勝利初期出現了尖銳和復雜的國內國外形勢,迫使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改變了原先反對建立聯邦國家制國家的觀點,轉向主張建立由各個獨立的蘇維埃民族共和國聯合的統一聯邦制國家。當時的國內國外形勢是:
第一,20世紀初,俄羅斯經過300多年不斷對外侵略擴張,吞並周邊諸多弱小民族,已成為由100多個民族組成的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殖民帝國。俄羅斯民族僅佔全國人口的43%,但沙俄帝國卻是以俄羅斯民族為中心的中央集權的單一制國家,佔多數的其他民族大多分散居住在邊疆地區,被當成「異族人」,受到民族歧視和壓迫。列寧曾經指出廣大的少數民族「受沙皇專制制度的民族壓迫是空前的,因為沙皇專制制度同歐洲和亞洲的鄰國比較,又是最反動最野蠻的國家制度」。1905年至1907年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沙俄帝國的殖民統治,喚起了各個被壓迫民族的自我解放的意識。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沙俄帝國的衰落和全世界范圍內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民族自我意識的覺醒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潮已成為俄國社會中的兩股巨大的力量。隨著1917年2月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爆發,沙皇專制制度的崩潰,在俄國各地興起的被壓迫民族人民爭取獨立和解放的運動風起雲涌,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利用各民族人民要求實行民族自決和建立獨立民族國家的強烈願望,紛紛成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當時俄國實際上已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況。在這種形勢下,布爾什維克黨領導各民族的工人和勞動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斗爭,1917年11月7日通過武裝革命摧毀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統治,建立了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十月革命武裝起義在俄羅斯中央地區勝利之後,無產階級革命浪潮迅速向俄國各邊疆地區發展。各邊疆地區的工人階級和貧苦農民以俄羅斯中央工農兵蘇維埃為榜樣組織起來,推動民族解放和獨立的斗爭。他們在當地布爾什維克黨組織領導和中央蘇維埃政權的幫助下,推翻了資產階級民族主義政權,建立 起本地區的蘇維埃民族共和國。自1917年底至1921年,在烏克蘭、白俄羅斯、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等地區陸續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宣布成立獨立的民族國家。此外,還成立了韃靼、巴什基爾、土耳其斯坦等蘇維埃自治共和國。這種情況表明,在無產階級革命斗爭過程中,各被壓迫的非俄羅斯民族人民強烈要求實現民族獨立自主,使民族關系問題上升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建立單一制國家的主張已難以實現。
第二,十月革命的勝利,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及其他蘇維埃民族共和國的成立,無產階級革命政權的不斷鞏固和擴大,引起了國外帝國主義的恐懼和仇視。國外帝國主義為了把新生的無產階級革命政權扼殺在搖籃之中,對年輕的蘇維埃國家進行武裝干涉。從1918年夏天起,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帝國主義勢力對蘇維埃國家發動了瘋狂的武裝進犯,與此同時,在國外帝國主義勢力支持下,俄國國內也爆發了反對無產階級革命政權的高爾察克、鄧尼金、尤登尼奇等反革命武裝叛亂,大規模的戰火在俄羅斯中部和其他邊疆地區燃起。國內外反革命勢力妄圖一舉摧毀剛剛誕生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國家,迫使布爾什維克黨必須設法把各蘇維埃共和國聯合起來,粉碎國內外反動派的進攻。
第三,布爾什維克黨領導各民族工人和勞動人民經過浴血奮戰,粉碎了外國帝國主義的武裝侵犯,平息了國內反革命武裝叛亂,保衛了無產階級革命勝利果實。但是,年輕的無產階級革命政權仍然處在帝國主義勢力包圍之中,面臨被國外反動勢力顛覆的危險。各蘇維埃共和國在反對外國帝國主義武裝進攻和擊潰國內反革命武裝叛亂的斗爭中,相互之間已建立了軍事、經濟和外交方面的聯盟關系,簽訂了相互合作條約。為了打破帝國主義的封鎖,盡快恢復被戰爭破壞的經濟,進一步鞏固無產階級革命政權,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各蘇維埃共和國也需要建立緊密的聯盟關系。
在這種尖銳、復雜和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民族關系的條件下,堅持建立完全統一集中的單一制國家不僅很困難,而且一旦政策失誤就會導致民族分裂和各蘇維埃民族共和國的完全獨立。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中央所面臨的十分緊迫的任務是,如何盡快把各個蘇維埃民族共和國聯合為統一國家。因此,為了維護無產階級和各民族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列寧改變了過去一貫反對建立聯邦制國家的觀點,轉向積極倡導建立各蘇維埃民族共和國聯合的統一聯邦制國家。1918年1月,列寧起草的《被剝削勞動人民權利宣言》第一次明確肯定了聯邦制國家原則,宣布「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是建立在自由民族的自由聯盟基礎上的各蘇維埃民族共和國聯邦」,同年7月第五次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共和國憲法,以立法形式確定了聯邦國家體制。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共和國是在崩潰的沙俄帝國的版圖上建立的第一個社會主義聯邦制國家,1922年12月又與隨後出現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蘇維埃民族共和國、南高加索聯邦蘇維埃共和國(1922年3月至1936年5月由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三個蘇維埃民族共和國組成)均作為主權國家聯合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蘇聯作為聯邦制國家,它在1922年12月成立時是由俄羅斯聯邦、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蘇維埃民族共和國聯合組成。此後,1924年根據蘇聯政府頒布的民族劃界原則,在俄羅斯聯邦中亞地區又先後成立烏茲別克、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五個蘇維埃民族共和國,作為主權國家加入蘇聯。1936年組成南高加索聯邦的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三個蘇維埃民族共和國升格為主權共和國並加入蘇聯。
還應指出的問題是,列寧提出的民族自決原則既是被壓迫民族爭取解放和獨立的重要原則,也是無產階級政黨解決民族關系問題的一項重要策略原則。而且根據列寧論述民族自決權的三層含義,即被壓迫民族有擺脫壓迫民族的政治獨立自主權和建立自己民族國家的權利,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也是民族自決權的形式之一,承認各個民族有決定和管理本民族事務的平等權利和民主權利。從20年代至30年代,在俄羅斯聯邦境內除在中亞地區建立烏茲別克、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五個蘇維埃民族共和國作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外,又陸續建立了16個民族自治共和國,五個民族自治州和10個民族自治區,而且民族區是在邊疆區或州境內,歸屬於相應的邊疆區或州管轄。在烏茲別克、亞塞拜然、喬治亞等加盟共和國境內也相繼成立了民族自治共和國和民族自治州。由此,在世界上聯邦國家的歷史中出現了獨一無二的奇特現象——聯邦中的聯邦,加盟共和國中的自治共和國,行政區劃邊疆區或州中的民族自治區。由此可見,現今俄羅斯聯邦國家體制構成的復雜性和獨特性是從原蘇聯那裡繼承和演變來的,而且受到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的尖銳復雜的民族矛盾制約,難以參照世界上其他比較規范的聯邦國家體制加以完善和規范。這種畸型的俄羅斯聯邦國家體制,在短時間內難以改變。

2.聯邦中央與聯邦主體之間的權力劃分
1993年12月通過的俄羅斯聯邦新憲法規定,聯邦中央與各聯邦主體實行分權制:
屬俄羅斯聯邦中央管轄的問題有:(1)通過和修改俄羅斯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監督其執行情況;(2)俄羅斯聯邦的聯邦體制和聯邦領土;(3)調解和維護人和公民權利與自由;俄羅斯聯邦國籍;調整和維護少數民族權利;(4)確定聯邦立法、執行和司法權力機關系統及其建立和活動的程序,成立聯邦國家權力機關;(5)聯邦國家財產及其管理;(6)確定俄羅斯聯邦在國家、經濟、生態、社會、文化和民族發展方面的聯邦政策和聯邦規劃的基本原則;(7)規定統一市場的法律原則,金融、外匯、信貸及關稅調節。貨幣發行,價格政策原則,包括聯邦銀行在內的聯邦經濟部門;(8)聯邦預算,聯邦稅收和收費,聯邦地區發展基金;(9)聯邦動力系統,核動力,裂變材料;聯邦運輸,交通道路,信息和通訊;宇宙空間活動;(10)聯邦的對外政策和國際聯系,聯邦的國際條約;戰爭與和平問題;(11)聯邦的對外經濟聯系;(12)國家防務和安全,國防生產,規定買賣武器、彈葯、軍事技術裝備和其他軍用器材的程序,有毒物質、麻醉劑的生產及使用程序;(13)聯邦的國家邊界、領海、領空、特別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地位的確立和保衛;(14)司法制度、檢察機關,刑事及刑事訴訟和刑事執行立法,大赦和赦免,民事、民事訴訟和仲裁訴訟法,知識產權的法律調節;(15)聯邦沖突法;(16)氣象服務,標准和標准儀器,公制,計時,大地測量和繪圖,地名,官方統計和薄記核算;(17)聯邦的國家獎勵和榮譽稱號;(18)聯邦的公務。
聯邦中央和聯邦主體共同管理的問題有:(1)保障共和國的憲法和法律、邊疆區、州、聯邦直轄市、民族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區的章程、法律以及其他法規符合俄羅斯聯邦憲法和法律;(2)維護人和公民的權利和自由,維護少數民族的權利,保證法制和公眾安全,邊界地區制度;(3)土地、礦藏、森林、水資源以及其他資源的擁有、使用和支配問題;(4)國家財產的劃分;(5)自然資源的利用,環境保護和生態安全,特殊自然保護區,歷史文物保護;(6)教育、科學、文化、體育運動的普及問題;(7)協調衛生保健問題,保護家庭、父母、子女、社會保障;(8)採取措施同災禍、自然災害和流行病作斗爭和消除後果;(9)確定俄羅斯聯邦稅收和收費的一般原則;(10)行政、行政訴訟,勞動、家庭、住宅、土地、水和森林法、礦產法、環境保護法;(11)司法和護法機關的幹部,律師業務,公證制度;(12)保護人數不多的小民族的世襲居住地和傳統生活方式;(13)規定組建國家權力機關和地方自治機構系統的一般原則;(14)協調聯邦主體的國際交往和對外經濟聯系,履行俄羅斯聯邦簽署的國際條約。
關於各聯邦主體管轄的問題,俄羅斯聯邦憲法只籠統地說,在俄聯邦中央管轄范圍之外,聯邦中央和各聯邦主體共同管轄的問題之外,其他所有問題均歸各聯邦主體獨立管轄。不過,1992年3月簽署的俄羅斯聯邦條約明確規定,各共和國擁有自己領土上全部的國家權力,但聯邦條約規定由聯邦中央管轄的問題除外;各共和國是國際和對外經濟聯系、以及同俄聯邦的其他共和國、邊疆區、州和民族自治實體簽訂條約的獨立參加者,但這不能違反俄聯邦憲法和法律。各共和國的國際和對外經濟聯系由俄聯邦中央國家權力機關與各共和國國家權力機關共同協調;對土地、礦藏、森林、水源等自然資源的佔有、使用和支配問題,由俄聯邦立法和各共和國法律來協調,根據俄聯邦中央國家權力機關與各共和國國家權力機關簽訂的協議來確定自然資源的地位;如果俄聯邦中央權力機關需要在某個共和國領土上實行緊急狀態,必須事先徵得該共和國國家權力機關的同意,只有在制止大規模暴亂時,聯邦中央國家權力機關方可不徵得共和國國家權力機關的同意。如果作為實行緊急狀態的緣由只涉及到一個共和國,該共和國國家權力機關可在本共和國實行緊急狀態,並報告俄聯邦總統和議會。
3.俄羅斯聯邦制的特點及其問題
基於對俄羅斯聯邦國家體制構成的分析,筆者認為當今俄羅斯並沒有擺脫過去蘇聯的聯邦國家體制(1922-1991年)和作為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時期俄羅斯聯邦國家體制的影響。因此,當前俄羅斯聯邦國家體制的基本特徵是原封不動地繼承了過去俄羅斯聯邦組成的民族原則和地區原則,即現在的俄羅斯聯邦仍由不同層次的民族自治實體——民族共和國、民族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區以及邊疆區、州和直轄市等行政區劃組成。與過去不同的是,將過去16個民族自治共和國升格為共和國,將過去5個民族自治州中的4個自治州也升格為共和國,把邊疆區、州和直轄市作為地方自治實體。這樣的聯邦結構存在的問題是:(1)盡管俄聯邦憲法和聯邦條約規定各聯邦主體權利平等,但實際上很難做到。因為同時憲法又賦予某些聯邦主體更多的權利,如共和國被冠以「國家」的稱謂,它有制定共和國憲法的權利,共和國的法律地位由俄聯邦憲法和共和國憲法共同確定,共和國公民除使用俄聯邦國籍外還兼有共和國國籍,除俄語被規定為俄羅斯聯邦的國語外,各共和國還有權規定自己的國語。與之相比,俄聯邦憲法未對其他類型的聯邦主體作出類似的規定,只允許它們制定各自的章程和法規。韃靼、布里亞特等民族共和國還與俄羅斯聯邦簽訂關於劃分俄聯邦與共和國國家權力機關管轄對象和互派全權代表的條約,為它們提供更多的特殊權利。(2)共和國、民族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區三個不同的層次的民族自治實體劃分的根據是主體民族人口多少,地域大小和發展水平,特別是民族自治區是設立在邊疆區或州之內,它與所在的邊疆區或州的關系由俄聯邦法律和民族自治區國家權力機關與相應的邊疆區或州國家權力機關簽訂條約和協議來調節,也就是說民族自治區既受俄聯邦中央管轄,也受所在的邊疆區或州管轄,因此它不能與同為聯邦主體的邊疆區和州處於平等地位。況且,民族自治州的地位與民族共和國也處在不同層次上。(3)不同類型的聯邦主體和復雜的行政區劃,為聯邦中央協調中央與各主體之間關系、主體與主體之間關系造成極大的困難。職權范圍大的主體竟竭力保持現有法律地位並希望獲得更多的權利,而其他聯邦主體也不斷向聯邦中央施加壓力,要求各聯邦主體在與中央關繫上權利平等,從而導致很多俄羅斯人要求建立俄羅斯人自己的民族共和國來代替目前的邊疆區和州等行政區劃,然後同其他民族共和國一樣作為聯邦主體加入俄聯邦,這樣一來,就使民族關系變得更加尖銳和復雜。(4)以某個民族為主體建立民族共和國、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區作為聯邦主體,實際上在人為地強化民族自我意識和增強民族獨立自主意識,不利於解決民族矛盾和維護多民族國家統一。因為這些民族自治實體的主體民族養成一種觀念,認為以他們主體民族的名稱命名的民族自治實體是「自己的世襲領地」,其他民族是「外來人」。這一問題將會隨著民族地區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民族自我意識的增長,變得越來越突出。由此可見,現今俄羅斯聯邦的國家體制是很不完善的畸型聯邦制,潛伏著難以克服和解決的矛盾和問題。

8. 俄羅斯是聯邦制嗎是哪些

俄羅斯的行政體系:
由89個聯邦主體組成:
(1)21個共和國:阿迪格共和國(阿迪格)、阿爾泰共和國、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布里亞特共和國、達吉斯坦共和國、印古什共和國、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卡爾梅克共和國-哈利姆格坦格奇、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卡累利阿共和國、科米共和國、馬里埃爾共和國、摩爾達維亞共和國、薩哈共和國(雅庫特)、北奧塞梯共和國、靼韃斯坦共和國(靼韃斯坦)、圖瓦共和國、烏德穆爾特共和國、哈卡斯共和國、車臣共和國、楚瓦什共和國-恰瓦什共和國;
(2)6個邊疆區:阿爾泰邊疆區、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濱海邊疆區、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
(3)49個州:阿穆爾州、阿爾漢格爾斯克州、阿斯特拉罕州、別爾哥羅德州、布良斯克州、弗拉基米爾州、伏爾加格勒州、沃洛格達州、沃羅涅日州、伊萬諾沃州、伊爾庫茨克州、加里寧格勒州、卡盧加州、堪察加州、克麥羅沃州、基洛夫州、科斯特羅馬州、庫爾干州、庫爾斯克州、列寧格勒州、利佩茨克州、馬加丹州、莫斯科州、摩爾曼斯克州、下諾夫哥羅德州、諾夫哥羅德州、新西伯利亞州、鄂木斯克州、奧倫堡州、奧廖爾州、奔薩州、彼爾姆州、普斯科夫州、 羅斯托夫州、梁贊州、薩馬拉州、薩拉托夫州、薩哈林州、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斯摩棱斯克州、坦波夫州、特維爾州、托木斯克州、圖拉州、秋明州、烏里揚諾夫斯克州、車里雅賓斯克州、赤塔州、雅羅斯拉夫爾州;
(4)2個聯邦直轄市:莫斯科、聖彼得堡 ;
(5)1個自治州:猶太自治州;
(6)10個民族自治區:阿加布里亞特民族自治區、科米彼爾米亞克民族自治區、克里亞克民族自治區、涅涅茨民族自治區、泰梅爾(多爾干-涅涅茨)民族自治區、烏斯季-奧爾登斯基布里亞特民族自治區、漢特曼西斯克民族自治區、楚科奇民族自治區、埃文基民族自治區、亞馬爾-涅涅茨民族自治區。
俄羅斯是個聯邦制的國家。所以這些共和國就是隸屬於它管轄的獨立政治體系!這就猶如中國的香港,澳門一樣!不過,就是說明這些政治實體有自身的政治權利。比如:首相任命權,獨立選舉權,首相出訪權,一定的軍事權力,立法權(是在俄聯邦憲法的前提下,就是不得違背聯邦憲法)等等。
俄羅斯政府當然不願意它們以後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了!從俄羅斯政府對車臣共和國的處理上就可以看出來這一點!但是,最近的幾年中俄車臣地區的獨立運動十分的頻繁!俄羅斯是個聯邦制的國家,就是各個邦國,以及各個州等的集合體!所以說它們日後是否可以獨立成為主權國家也不是隨便可以說得!這要看日後俄羅斯的政治走向,俄羅斯國內的穩定程度,俄羅斯與歐美等大國之間的政治聯系等等這些不確定的因素!不過,從目前看來這個可能性很小!
附;
俄羅斯政治:1993年12月12日,俄羅斯聯邦舉行全體公民投票,通過了俄羅斯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同年12月25日,新憲法正式生效。這部憲法確立了俄羅斯實行總統制的聯邦國家體制。憲法規定,俄羅斯聯邦總統是國家元首,是俄羅斯聯邦憲法、人和公民的權利與自由的保障;總統按俄羅斯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決定國家對內對外政策;總統任命聯邦政府總理、副總理和各部部長,主持聯邦政府會議;總統是國家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並領導國家安全會議;總統有權解散議會,而議會只有指控總統犯有叛國罪或其他十分嚴重罪行並經最高法院確認後才能彈劾總統。根據憲法,俄羅斯聯邦會議是俄羅斯聯邦的代表與立法機關。聯邦會議由聯邦委員會(上院)和國家杜馬(下院)兩院組成。聯邦委員會由俄羅斯聯邦每個主體各派兩名代表組成:一名來自國家代表權力機關,一名來自國家執行權力機關,主要職能是批准聯邦法律、聯邦主體邊界變更、總統關於戰爭狀態和緊急狀態的命令,決定境外駐軍、總統選舉及彈劾,中央同地方的關系問題等。國家杜馬是俄羅斯的立法機構,由450名代表組成,每4年選舉一次,其中半數席位由全國225個大選區各選一名代表產生,另半數席位則由在選舉中得票率超過5%的競選黨派按得票多少分配產生。根據俄憲法規定,任何沒有跨越5%得票率「大關」的黨派不僅不能參與黨派競選席位的分配,而且該黨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在地方選區當選的代表也無權在國家杜馬中單獨組成議員團。國家杜馬的主要職責是負責起草和制定國家法律、審議總統對政府總理的任命以及決定對總統的信任等。國家杜馬下設國際事務委員會、安全委員會、國防委員會、立法委員會、經濟政策委員會、民族事務委員會等20多個委員會。(國家杜馬最早成立於1906年,是沙俄時代經選舉產生的立法機構,1917年3月被解散。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於1993年12月選舉產生了第一屆國家杜馬。)但國家杜馬關於提起訴訟的決定和聯邦委員會關於解除總統職務的決定,必須經過議會兩院全體議員三分之二票通過,而且須由國家杜馬不少於三分之一的議員提出建議。憲法規定,俄羅斯聯邦政府是俄羅斯聯邦的執行權力機構。聯邦政府由聯邦政府總理、副總理和聯邦部長組成。憲法還規定,各聯邦主體(共和國、邊疆區、州、自治州和自治區)的權利、地位平等。俄羅斯聯邦主體的地位只有在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聯邦主體根據聯邦憲法進行相互協商後才能改變。

9. 俄羅斯聯邦下轄的各個共和國的行政權力

俄羅斯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其中有21個共和國。他們都直屬俄羅斯國家杜馬。但是都有自己高度自治的權利。跟我國的自治區差不多的。權利是有限的。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聯邦自治共和國有哪些權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