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俄羅斯現在是什麼社會制度
俄羅斯目前實行是資本主義制度!
經濟上是依賴於能源和重工的寡頭壟斷資本主義制度;
政治上是總統議會制。
② 俄羅斯是什麼制度的國家
強力總統制.新型聯邦制 在俄羅斯政治體制走向何處上昔日民主派發生了嚴重分歧。以葉利欽為首的總統派認為當前的俄羅斯需要一個強力的總統帶領國家渡過社會經濟危機,所以應建立總統制的模式。而以哈斯布拉托夫為首的議會派認為應該建立議會至上的民主政治,通過議會監督制約總統。隨著分歧加深,俄羅斯陷入了深刻的政治和憲法危機。一時間,總統和議會雙方紛紛拋出新的憲法草案,試圖以基本法的形式承認和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1993年9 月就在雙方已經不可調和之時,葉利欽果斷採取措施用武力之舉鎮壓和解散議會。接著再次利用全民公決的方式通過新的總統制憲法。1995年5 月俄羅斯議會通過了新的《俄羅斯聯邦總統選舉法》,規定了俄羅斯總統選舉的組織、程序和方法。至此,俄羅斯現行的政治制度架構基本完成。 俄羅斯新的聯邦制度已初見端倪。但地方和中央等各利益主體博弈結果使聯邦條約終未在1993年12月憲法中明確規定。憲法僅僅突出了各主體平等的原則。這主要表現為俄羅斯聯邦議會聯邦委員會(上院)由每個主體來自立法和執行機關的2 名代表組成。但是,這也隨著普京上台以來的改革而發生變化。2000年5 月13日普京簽發命令決定按地域原則在俄羅斯建立由共和國、邊疆區和州組成的7 大聯邦區(中部聯邦區,西北聯邦區,北高加索聯邦區,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烏拉爾聯邦區,西伯利亞聯邦區,遠東聯邦區)。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每個聯邦區任命一位總統全權代表。全權代表要使國家元首能在相應的聯邦區范圍內履行憲法職能。接著,普京提出修改議會上院——聯邦委員會組成原則等一系列鞏固中央集權的改革措施。普京的舉措和影響意味著俄羅斯在經過長達10年之久的中央權威流失後開始尋找適合國情的政治制度發展方向,即強調中央集權和總統權威的民主制。 參考資料: http://www.zisi.net/htm/sxrd/2005-04-07-18377.htm
③ 俄羅斯國家施行的是什麼體制
俄羅斯聯邦由3個聯邦直轄市、4個自治區、22個共和國、46個州、1個自治州等主體組成。《俄羅斯聯邦憲法》規定:
俄羅斯聯邦是共和制的民主聯邦制國家,實行三權分立原則和總統制。
1、總統
總統是國家元首,按照憲法和法律履行職責。經國家杜馬同意任命。《憲法》確立了總統和俄羅斯總理權力二元結構的政府體制,近似法國第五共和之雙首長制。
2、議會
俄羅斯聯邦議會,由聯邦委員會(上院)和國家杜馬(下院)組成。是俄聯邦國家權力機關的獨立組成部分,是俄羅斯聯邦的代表與立法機關。
俄羅斯聯邦議會的主要權力是通過聯邦憲法和法律。根據俄聯邦憲法的規定,所有的法律草案都要提交國家杜馬。聯邦法律由國家杜馬通過。聯邦委員會審議批准國家杜馬通過的法律。
對總統、政府和司法機關具有監督權。議會的上院即聯邦委員會可以罷免俄羅斯聯邦總統的職務,議會的下院即國家杜馬可以提出罷免俄羅斯聯邦總統的指控,決定對俄羅斯聯邦政府的信任問題。
3、憲法法院
俄羅斯憲法法院是法院系統用以制約總統和議會,平衡行政、立法、司法權力關系的一個機構。它有權對政府首腦頒布的行政命令和議會制定的法律作違憲性審查,即看它是否符合憲法,並有權宣布違反憲法的行政命令和法律無效。
附:俄羅斯的總統制
俄總統集權制與美國的總統制有很大的不同,它把總統置於立法、行政、司法三權之上,使總統成為最重要的權力機關。下面了解一下俄羅斯的總統制。
1993年的俄羅斯憲法規定:俄羅斯是民主聯邦法制國家,並確立了總統-總理權力二元結構的政府體制,近似法國第五共和國的雙首長制。
俄總統集權制與法國的半總統制類似,總統凌駕於三權之上、是國家權力的核心,擁有決定國家對內對外政策的基本方向、宣布緊急狀態、解散國家議會、任免總理、軍事權、及對聯邦會議法案的否決權等。但俄羅斯總統的權力更大,他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任命總理,且俄總統擁有相對於議會的絕對優勢地位,議會無法對總統的權力形成有效的制約。
另外,從憲法上看,俄總統是經由全體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但實際上,前任總統的意願和行為不僅可以影響選民的情緒,實際上左右了總統選舉的結果。通常前一任總統在卸任之時,都會提出自己的下一任總統人選,並利用職權為其當選創造條件。總統「提名制度」的存在,反應了俄羅斯以總統集權為核心的特權民主制度現狀。
④ 俄羅斯現在是什麼社會制度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已經正式承認自己不是社會主義國家了,而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俄羅斯的資本主義本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政治上,俄羅斯在總統選舉上面的規定和西方國家一樣,是多黨制,每個政黨甚至個人都可以作為候選人參選;全面實行資本主義政治制度。
2、經濟上,自蘇聯解體以來,全面放棄生產資料的國有化,將國有資產全面私有化,允許私人經營,允許經濟方面存在壟斷。
3、意識形態方面,接受美國、西歐宣揚的普世的民主主義精神,全面揚棄無產階級倡導的無產階級文化。
(4)俄羅斯在地方實行什麼制度擴展閱讀:
蘇聯的轟然倒塌後,俄羅斯佔有其80%以上的軍工產業,蘇聯軍隊的絕大多數,核武器的幾乎90%,還有蘇聯在國際上的幾乎所有政治遺產。
俄羅斯領土面積世界第一、軍事力量堪比美國、工業基礎雄厚,且俄羅斯還不放棄大國夢想,還有雄心,這不得不讓西方產生警惕。
所以,雖然新獨立的俄羅斯建立資本主義制度,開始尋求重新回歸西方,而時任俄羅斯總統的葉利欽甚至多次提出申請,希望加入北約,但最後都被布魯塞爾拒絕了。
⑤ 俄羅斯的制度
俄羅斯實行總統制的聯邦國家體制。與中國不一樣
1993年12月12日,俄羅斯聯邦舉行全體公民投票,通過了俄羅斯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同年12月25日,新憲法正式生效。這部憲法確立了俄羅斯實行總統制的聯邦國家體制。憲法規定,俄羅斯聯邦總統是國家元首,是俄羅斯聯邦憲法、人和公民的權利與自由的保障;總統按俄羅斯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決定國家對內對外政策;總統任命聯邦政府總理、副總理和各部部長,主持聯邦政府會議;總統是國家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並領導國家安全會議;總統有權解散議會,而議會只有指控總統犯有叛國罪或其他十分嚴重罪行並經最高法院確認後才能彈劾總統。根據憲法,俄羅斯聯邦會議是俄羅斯聯邦的代表與立法機關。聯邦會議由聯邦委員會(上院)和國家杜馬(下院)兩院組成。聯邦委員會由俄羅斯聯邦每個主體各派兩名代表組成:一名來自國家代表權力機關,一名來自國家執行權力機關,主要職能是批准聯邦法律、聯邦主體邊界變更、總統關於戰爭狀態和緊急狀態的命令,決定境外駐軍、總統選舉及彈劾,中央同地方的關系問題等。國家杜馬是俄羅斯的立法機構,由450名代表組成,每4年選舉一次,其中半數席位由全國225個大選區各選一名代表產生,另半數席位則由在選舉中得票率超過5%的競選黨派按得票多少分配產生。根據俄憲法規定,任何沒有跨越5%得票率「大關」的黨派不僅不能參與黨派競選席位的分配,而且該黨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在地方選區當選的代表也無權在國家杜馬中單獨組成議員團。國家杜馬的主要職責是負責起草和制定國家法律、審議總統對政府總理的任命以及決定對總統的信任等。國家杜馬下設國際事務委員會、安全委員會、國防委員會、立法委員會、經濟政策委員會、民族事務委員會等20多個委員會。(國家杜馬最早成立於1906年,是沙俄時代經選舉產生的立法機構,1917年3月被解散。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於1993年12月選舉產生了第一屆國家杜馬。)但國家杜馬關於提起訴訟的決定和聯邦委員會關於解除總統職務的決定,必須經過議會兩院全體議員三分之二票通過,而且須由國家杜馬不少於三分之一的議員提出建議。憲法規定,俄羅斯聯邦政府是俄羅斯聯邦的執行權力機構。聯邦政府由聯邦政府總理、副總理和聯邦部長組成。憲法還規定,各聯邦主體(共和國、邊疆區、州、自治州和自治區)的權利、地位平等。俄羅斯聯邦主體的地位只有在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聯邦主體根據聯邦憲法進行相互協商後才能改變
⑥ 俄羅斯屬於什麼制度的國家
⑦ 俄羅斯的政治制度是什麼
俄羅斯的政治制度是總統共和制的民主聯邦制。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進行了復雜而深刻的變革,確立了以總統為國家元首、內閣對議會負責、三權分立、地方自治的政治制度,形成了總統共和制的民主聯邦國家。1993年12月12日經全民投票通過俄羅斯的《憲法》,同年12月25日正式生效。該憲法是俄羅斯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規定俄羅斯是共和制的民主聯邦法制國家,確立了總統制的國家領導體制。
總統共和制,是國家最高權力由總統和議會按不同職能分別執掌和行使的一種政體形式。總統共和制下,總統和議會分別由選舉產生,任期限定,內閣由總統組織並對總統負責(又稱之為組閣),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與議會之間有權力制約關系。以總統為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由總統直接領導政府,政府不對議會負責而對總統負責的國家政體形式。
聯邦制是一種復合制的國家結構。聯邦制實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權,中央政府即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的權力劃分,由憲法明文規定,除非通過修憲,不能任意變更。雙方在憲法規定的許可權內,獨立行使權力,不受對方干預。在雙方法律發生沖突時,聯邦憲法及法律高於地方憲法及法律。概而言之,聯邦制是一種多中心的復合共和制。
⑧ 俄羅斯現在是什麼制度
資本主義社會下得總統制.新型聯邦制
在俄羅斯政治體制走向何處上昔日民主派發生了嚴重分歧。以葉利欽為首的總統派認為當前的俄羅斯需要一個強力的總統帶領國家渡過社會經濟危機,所以應建立總統制的模式。而以哈斯布拉托夫為首的議會派認為應該建立議會至上的民主政治,通過議會監督制約總統。隨著分歧加深,俄羅斯陷入了深刻的政治和憲法危機。一時間,總統和議會雙方紛紛拋出新的憲法草案,試圖以基本法的形式承認和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1993年9 月就在雙方已經不可調和之時,葉利欽果斷採取措施用武力之舉鎮壓和解散議會。接著再次利用全民公決的方式通過新的總統制憲法。1995年5 月俄羅斯議會通過了新的《俄羅斯聯邦總統選舉法》,規定了俄羅斯總統選舉的組織、程序和方法。至此,俄羅斯現行的政治制度架構基本完成。
俄羅斯新的聯邦制度已初見端倪。但地方和中央等各利益主體博弈結果使聯邦條約終未在1993年12月憲法中明確規定。憲法僅僅突出了各主體平等的原則。這主要表現為俄羅斯聯邦議會聯邦委員會(上院)由每個主體來自立法和執行機關的2 名代表組成。但是,這也隨著普京上台以來的改革而發生變化。2000年5 月13日普京簽發命令決定按地域原則在俄羅斯建立由共和國、邊疆區和州組成的7 大聯邦區(中部聯邦區,西北聯邦區,北高加索聯邦區,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烏拉爾聯邦區,西伯利亞聯邦區,遠東聯邦區)。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每個聯邦區任命一位總統全權代表。全權代表要使國家元首能在相應的聯邦區范圍內履行憲法職能。接著,普京提出修改議會上院——聯邦委員會組成原則等一系列鞏固中央集權的改革措施。普京的舉措和影響意味著俄羅斯在經過長達10年之久的中央權威流失後開始尋找適合國情的政治制度發展方向,即強調中央集權和總統權威的民主制。
⑨ 俄羅斯屬於什麼制度的國家
俄羅斯屬於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
俄羅斯聯邦,又稱俄羅斯、俄聯邦、俄國。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東南面有中國、蒙古和朝鮮。
東面與日本和美國隔海相望。海岸線長33807公里。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以大陸性氣候為主,俄羅斯屬於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
俄羅斯的區域位置:
位於30°~180°E,50°~80°N,地跨歐亞兩洲,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大陸的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臨波羅的海、芬蘭灣。
陸地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東南面有中國的黑龍江省、蒙古和朝鮮(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的加里寧格勒州接壤)。
同時,俄還與日本、加拿大、格陵蘭、冰島、瑞典和美國隔海相望。
⑩ 俄羅斯現在是什麼制度國家
俄羅斯是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首都莫斯科。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1709.82萬平方公里,由194個民族構成的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國土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氣候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但北極圈以北屬於寒帶氣候。
早期起源:俄羅斯歷史起源於東歐草原上的東斯拉夫人,混血的羅斯人是俄羅斯人和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的共同祖先。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
988年開始,東正教(基督教的東部分支)從拜占庭帝國傳入基輔羅斯,由此拉開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並最終形成了占據未來700年時間的俄羅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