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說俄國的相機不好使
主要是精密度不夠,老毛子一貫的問題就是不注重細節,偏巧相機又是精密設備,所以什麼震動大啊、過片不均啊、拆後背要用改錐撬什麼的就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但是,也承襲了俄制產品一貫的抗暴力使用!給新手用特別合適!砸玻璃、碾核桃之後依舊和新的一樣!老皮實了!並且俄國那師承德國的光學技術也是值得尊敬的。那些便宜到暴的俄國鏡頭總是能給你各種各樣的驚喜!
理光膠片機很好啊,但沒什麼特色,不如俄國貨有個性。
㈡ 在俄羅斯能買到佳能單反相機嗎價格怎麼樣
差不多,然後再加上你回國過海關交的稅,比國內貴了就
㈢ 咨詢關於本人大概九幾年在俄羅斯買的LOMO相機.
如果是LCA的話 二手也能到1000多
但是你這個沒有標是個什麼狀況就不知道了
我的建議是
你去豆瓣網
然後進小組
分別推薦 愛LOMO愛生活 和一二手相機市場 這兩個小組
裡面經常有二手的LOMO相機的交易
你可以去看一下行情
也可以直接發個帖子 說出售二手什麼什麼相機 然後價格可議
最好寫上價格豆郵商議
這樣如果有人要買就會用郵件聯系你
多幾個人你也有點價格的底
然後挑個價格不錯的賣掉
㈣ 俄羅斯135相機哪款拍黑白片好
說實話,俄羅斯的鏡頭光學素質不錯,並各有特點,我的印象中唯一的缺點就是色彩還原有點不好,多數鏡頭都稍微偏暖一點,當然很多人喜歡這種風格,尤其是拍人像時。
至於拍攝黑白片,我覺得它們比彩色片更好,反差適中、銳度適中、解析度較高,最主要是層次豐富,黑中有更黑,白中有更白。我覺得用它們拍攝黑白片和萊卡、蔡司(東西都算)很相近。鏡頭有和平、印度斯塔爾、澤尼塔爾、阿薩特、尤比傑爾、魯比納爾等。相機135單發有基輔、澤尼特,旁軸有費特系列、基輔系列、卓爾基系列。相對來說基輔單反質量不錯,澤尼特操作不當就會損壞。旁軸機都不錯。費特系列質優價廉,鏡頭素質極高,彩色黑白表現都很有益,價格便宜,相機結實耐用。
㈤ 請問俄羅斯(包括蘇聯)成像\做工最優秀的相機
說實在的,前蘇聯的相機總是給人「傻大黑粗」的印象。從機身上說,小畫幅的澤尼特、基輔系列;中畫幅的基輔60、88系列,做工比起歐貨日貨都要遜色。但據許多行家稱,都是真材實料捨得工本,零件材質、加工十分到位,只是裝配精度太差,當年流進國內的許多相機甚至缺東少西的。不過,相配的許多鏡頭確是相當不差。有些當然在操作手感、方式上不如人意,可也有相當棒的鏡頭。尤其是價格上,比起歐、日來,很誘惑。
㈥ 關於前蘇聯相機
沒想到現在還有人和我一樣喜歡這些老毛子的金屬嘎達啊,哈哈
樓主列出的這6部相機中,澤尼特的兩部是M39口的單反相機,其他則都是旁軸,至於誰好 誰不好,那要看從什麼標准來說了。
要說使用價值,個人感覺澤尼特3好用一些,裝片不那麼費勁,使用上也基本與現代相機相同。要是追求旁軸的味道的話,佐爾基3裝配精密一點,基輔3的鏡頭更有德味,看個人喜好了。
要說收藏價值,都還有一定收藏價值,俄機這兩年藏的人不少,具體這6部誰貴要看具體品相了。
以下是我收集的這6部相機(其實是5部,KIEV2和KIEV3基本一個東西)的一些資料,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ZORKI 3(1951-1954)
ZORKI 3是ZORKI旁軸相機一個真正的轉擂點,機身是LEICA 3型的COPY版,機身體機比之前的ZORKI型號要大一點,但卻有許多之前ZORKI相機所沒有的特色,可調整眼睛視度的疊影對焦機構,使調焦更准確.及全開式後蓋,更方便底片裝卸,更增加了慢速快門機構,多出1,1/2,1/5.1/10秒的快門速度,在之前的ZORKI相機,僅有1/25秒的最慢速度,在陰暗環境幾乎無法拍攝.這點極像LEICA 3C型.
在鏡頭方面,導入仿ZEISS SONNAR的JUPITER 8 50mmF2鏡頭,比之前的50mmF3.5要明亮很多,而且整機機械精度較高,各可動環節動作順暢,就像它的始祖LEICA 3型一樣.
原先ZORKI 3的慢速快門是雙軸式的,原先前蘇聯所設計的雙軸式機械結構並不是很好,但在1954年一個新的單軸設計方案成功,使ZORKI 3的可靠度更加提高.
生產量:
ZORKI 3+3M
88000(1951-1954)
ZORKI 3C
4600091955-1956)
相機原型 1932年LEICA 3型,片幅36X24mm
鏡頭 JUPITER 8 50mmF2,仿Zeiss Sonnar
機身卡口 Leica 39mm卡口
快門 黑色布質簾幕焦平面快門
快門速度 B,1-1/500秒
對焦 手動疊影對焦
測光 無
體積 6.7X13.3X6.6 CM
重量 519g 生產廠 KMZ
KIEV 3
1952-1955 完全仿製CONTAX 3型,有測光
具體數據參見CONTAX 3型
ZENIT C
ZENIT 1是KMZ廠第一台單反相機,1953-1956年間共生產了約40000台,機身采M39鏡頭介面,標准鏡是用INDUSTAR 22,與平視取景相機所用INDUSTAR 22是相同的結構,在當時,只是把成像距加長,直接換用.整機也差不多從ZORKI相機變化而來,只是把RF疊影對焦機構換成反射鏡+正像菱鏡,其它部位與ZORKI RF幾乎都相同.因市以RF機身修改而成,又使用M39鏡頭,所以機身小巧,與現代135 SLR因反光鏡尺寸較大,在體積上要小很多.
ZENIT 1並無卷片扳手,與ZORKI 1一樣,使用卷片轉輪,底片計數器在轉輪下部,與轉輪合為一體.計數器歸零須要手動歸零.
底片回卷釋放開關設置在快門按紐前面,須要回卷底片時須往左邊撥,否則卷片輪不會釋放,無法回卷底片.
快門按鈕的外圈是快門按紐鎖,按紐可用快門線.快門段數計有:B,1/25,1/50,1/100,1/250,1/500秒,段數顯得少了一點.
機身並無閃光燈插孔,所以機身上也無閃登插座,整機上因功能較少, 顯的很仆實.
前蘇聯鏡頭場為ZENIT單反相機設計了幾支M39鏡頭,計有37mmF2.8,50mmf3.5,58mmf2,85mmF2,85mmf1.5,
135mmf3.5,180mmF2.8,300mmF4.5都是鋁制白鏡身.
ZENIT C 與ZENIT是同一個機身,但多出了閃燈插孔.
生產年代為1955-1961年.
型式 135 SLR
片幅 36X24mm
標准鏡 INDUSTAR 22 50mmF3.5-16
快門 橫移簾幕快門B,1/25-1/500秒
對焦 單鏡反射式毛玻璃對焦
測光 無
體積 8.8X14.5X7.5 CM
重量 500g
FED 1
這相機是開使於1932年6月,是德國1932年4月LEICA 2正積極投入時,以LEICA 2型為藍本所仿製的,1932年地一批30台原型組裝完成,接著在1933年以相同的模具大量生產,這時是貧窮的農業經濟時期,史達林嘗試著以5年的經濟計劃使前蘇聯快速工業化.在1932年11月,第一台仿徠卡2型機成功並完成研發工作,這相機使用超過300個零件,光學件及原型機是由位於列寧格勒的VOOMP實驗工廠所作,在1934年5月停止生產,大約有500台相機被做出.生產被轉移到為於莫斯科的Geodezia工廠,大約有100個樣機生產出,於1934年12月,約有1800台相機產出,在1934年到1955年間共有700000台FED 1型被製造出來.
這是前蘇聯最具有歷使意義的相機,雖是仿LEICA 2型,但某些部件是不相同的,以使售價更低.實際拍照有人說相值還要高於LEICA 2型,這相機是用以配合前蘇聯群眾市場,而非瞄準例如使用LEICA的西方人士.所以品質並不能提高,僅止於前蘇聯內部人民能自給自足及一般拍攝的要求,沒競爭下的產品.
原由 1932年LEICA 2型完全COPY
機身型式 約6-7種不同的型式,只是機身圖型不同.
鏡頭
FED制, 仿製LEICA MLMAR 50F3.5,
使用LEICA 39mm螺口.最近對焦距離1.5m
快門型式 橫移式黑色焦平面快門
快門速度 B,1/25,1/50,1/100,1/200,1/500秒
對焦 手動疊影對焦,有額外的取景窗.
底片
標准135卷裝暗盒,片幅36mmX24mm,
可拆式底板,由底部裝卸.
測光 無
體積 6.7X13.2X6.5 CM
重量 630g
總生產數量 700000台(1934-1955)
ZENIT 3
ZENIT 3是在ZENIT 1後新設計的相機,同樣使用M39鏡頭,但加上機械自拍器,生產於1960-1962年.
與ZENIT 1不同的還有電子閃燈插孔,閃登同步時間是1/30秒.
ZENIT 單反相機從ZENIT 3開使有了底片扳手,方便底片上卷及上快門,但底片計數器在 ZENIT 3上仍在底片扳手下方,仍須手動歸零.底片回轉釋放鈕改在快門選擇盤右邊,按下後可回卷底片.
標准鏡頭改為INDUSTAR 50m為鍍膜鏡頭,仍為M39卡口.機身包覆不是皮革,改為黑色橡膠.
型式 135 SLR
片幅 36X24mm
標准鏡 INDUSTAR 50 50mmF3.5-16
快門 橫移簾幕快門B,1/30-1/500秒
對焦 單鏡反射式毛玻璃對焦
測光 無
體積 13.5X9.2X9.7 CM
重量 620g
KIEV2
KIEV 2與KIEV 3基本相同 只是生產年代不同 而型號不同
㈦ 歐美相機牌子給我介紹幾個
Zenit是前蘇聯的,後來俄羅斯造。價格很低,快門很爛,一般的只有B,15,30,60,125,250和500這幾檔(後期的212,312和412加了8這一檔)。結構一般般,挺厚實的。測光元件是紅山光電產的,早期外測,後期硫化鎘,總之就是不靠譜。後期還有個km,快門用電子的(日本進口的),有自動卷片和dx讀取。常見型號有122,12xp,ET,11等(都不值錢)。大部分是m42口和pk口。曾經叫做起點牌。我有一台壞的不缺零件,想要20塊給你。 有一些有意思的槍機。 徠卡:德國(西德)產。現在的數碼相機大部分是松下產的,貼徠卡商標,零件都一樣的(松下鏡頭全是徠卡造),比如v-lux40,和dmc-tz20是一樣的(可惜tz20我買時只有英國有售,現在香港也許有了,閹割版可能也在國內上市了)。徠卡的M系旁軸還不錯(本人就是想搞個monochrome),R系單反一般,核心感光元件是柯達製造,其他是日本造和德國造。 德國百佳(praktica,柏卡),東德的。一手開創了M42。性能不錯(我現在就用這個)。厚實,機械縱走鋼快門。外觀一般,功能沒有日本機器豐富,但是也夠用了,而且很可靠,可惜國內不多。後來的pb系統沒那麼靠譜。兩德合並後,廠里的專家全部被施耐德挖走,然後praktica品牌一開始做低端鏡頭(都是sigma和三陽代工),現在和蔡司一起搞低端數碼機,中國造。設計也是中國設計,而且同一個型號會有幾個品牌貼牌(愛國者,海爾之類),望遠鏡一般般。 德國jhagee,二戰時很牛,開創了exa系統,後來被praktica收購,收購後出了一些爛機。兩個德國合並後用exatra在韓國產了一些垃圾鏡頭。 烏克蘭基輔:一般般。前蘇聯時做一些仿製哈蘇和做間諜機,後來也出過135單反,用尼康Al口,比zenit可靠,國內不多。 瑞士仙娜,德國林哈夫:不太了解。 瑞典哈蘇:上過月球。做中畫幅的。不太了解。 德國愛克發:做膠卷的,也出過一些業余相機。中國的青島6型就是仿製它一個型號的。現在做的數碼還湊合。 蘇聯lubitel:做低端雙反的。 蘇聯fed:仿製徠卡旁軸,曾經叫zorki。用M39螺口。越做越爛,比國產略好。 俄羅斯lomo:聖彼得堡光學聯盟,zenit就是它家的。東西一般般,被炒的很貴。 法國愛展能,英國軍旗,英國microcord:年代久遠不說。 德國zeiss ikon/zeiss icon/zeiss之類:名字太混亂不討論,反正就是praktica或蔡司產的。 德國contax:一些是praktica產的,不過不常見。一般都是西德蔡司產的,由日本的cosina代工。 德國祿來:多次破產。主要產雙反。也有一些單反(在新加坡和日本製造)和旁軸(rollei 35)。現在做的數碼很爛。 德國福倫達:和祿來差不多,現在和cosina很有一腿。 捷克flexarial:雙反。 美國柯達:這個不多說。做的膠卷單反一般般(雷丁娜),數碼相機還不錯。,可惜快死了,發明了數碼相機,現在轉行搞印刷了,水平在同行里領先。膠卷還不錯。柯達旗下的國家半導體出產一些很尖端的電子元件。柯達還能自己造核反應堆== 美國寶麗萊:發明了拍立得,多次破產又重生,現在把第一代的化學拍立得賣了給富士,在搞二代的熱升華拍立得。也出產一些垃圾數碼相機和日用品。 美國vivitar:曾經很厲害。因為很多產品都由日本廠家代工,所以常被以為是日本品牌。現在出一些垃圾數碼相機,膠卷單反(中國鳳凰光學代工)和狗頭。 美國通用:還不錯。做數碼相機。以前主要說反應慢,不過現在很大提高了。
㈧ 關於俄羅斯的能拍到過去的相機的疑問
這你也能相信啊?呵呵……
㈨ 俄羅斯相機的價格
是帶長焦鏡頭跟槍一樣的吧?根據成色大概1500-2500之間,收藏價值有一點,畢竟俄羅斯相機裡面,這是做的比較有特點的一個。
㈩ LOMO原裝俄羅斯FED(費特)5相機怎麼樣
lomo正沖負才好看,玩就先買個便宜的,象9眼、4眼,www.beijinglt.com有賣的,或者到蜂鳥買個二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