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解放軍一個甲級裝甲師標准裝備多少輛坦克,多少輛步戰,北約和俄國部隊又是多少
蘇式坦.克師的標准編制是3個坦.克團,1個摩托化步兵團(BMP),1個自行火炮團(2S3和BM-21),1個防空團,師部,還直轄有工兵營,偵察營,防化營,修理營,運輸營等。坦.克師坦.克團編制團部,3個坦.克營(31輛),一個摩托化步兵營(BMP),1個自行火炮營(2S1),1個防空營(或連),還有幾個直屬連。摩托化步兵團標准編制為3個摩托化步兵營(BMP),1個坦.克營(40輛),1個自行火炮營(2S1),1個防空營或連,還有幾個直屬連。基本上裝甲部.隊是以坦.克營和摩托化步兵營為最小單一單元。
在90年代我.國的坦.克師編制與蘇軍比較類似,但在19⑨8.年坦.克師改組為裝甲師後其下屬的裝甲步兵團被取消,即改為5團制,隨後則開始了大規模的師改旅。我.國的標準的裝甲師(僅有1個,即裝6師)的配置是279輛坦.克。
美式裝甲師,師長軍銜為少將,目前有兩個這樣編制的師:第一裝甲師,第一騎兵師;美陸軍的步兵師(一般資料稱為機械化師或機械化步兵師)和裝甲師編制基本相同,區別在於裝甲師編5個坦.克營(裝備M1坦.克)、4個步兵營(裝備M2步兵戰車),步兵師編制4個坦.克營,5個步兵營。美軍編制的基本思想與蘇俄有較大差異,更強調所謂「模塊化」,即裝甲師下轄裝甲旅(裝甲步兵旅)配屬的部.隊一般不固定,其下轄的作戰營平時一般不歸其旅部管理,而是在戰時根據需要配置。
美式86年編制
下轄2個裝甲旅(下轄2個坦.克營,1個步兵營),1個步兵旅(下轄1個坦.克營,2個步兵營),1個炮兵旅(下轄3個M109自行榴彈炮營,1個M270自行火箭炮連,1個戰斗航空旅(2個攻擊直升機營【OH58和AH⑥4混編】,1個中型運輸直升機連,1個空中騎兵營),1個工兵旅【3個重型工兵營】,一個防空炮兵營【實際上為導彈、火炮混編】,一個軍事情報營【也編制有直升機】,一個通訊營【有電子對抗功能】,一個直接支援營,3個前方支援營【每個負責一個裝甲&步兵旅的後勤支援,最多可支援2個坦.克營,2個步兵營】,1個航空支援營,1個防化連,1個軍樂隊,每個師大約17000人左右。
自86年師定型起,美軍一直在逐步弱化裝甲師和步兵師的區別。
旅級裝甲師
隨著旅級戰斗隊概念的誕生,美式裝甲師的編制又出現了一次變化,主要表現在將師直單位下放到各個旅組成三種不同形式的5營制旅級戰斗隊(BCT):裝甲旅級戰斗隊(ABCT)(過去是重裝旅級戰斗隊(HBCT),從2012年開始改編為ABCT,改編已經完成)、斯特萊克旅級戰斗隊(SвCT)和步兵旅級戰斗隊(IBCT),而師部僅負責指揮功能。裝甲師和步兵師的差別已經被基本抹消。美國陸軍保留的兩個裝甲師建制(第1裝甲師和第1騎兵師),均為5旅制(4個主力旅+1個戰斗航空旅),面向韓國的第1騎兵師的4個主力旅均為裝甲旅級戰斗隊(為此在韓國預儲存了一個ABCT的全.套裝備),面向歐洲的第1裝甲師的4個主力旅則由2個裝甲旅級戰斗隊、1個步兵旅級戰斗隊和1個斯特萊克旅級戰斗隊組成。
B. 一個裝甲師由那些單位組成
美國第1裝甲師
組建於1940年7月15日,駐防德國巴特克羅伊茨納赫市。隸屬於第5軍,下轄1個師部與師部連、2個裝甲旅旅部與旅部連(共轄6個重型坦克營)、1個機步旅旅部與旅部連(轄4個機步營)、1個工兵旅、1個防空炮兵營、1個軍事情報營、1個通信營、1個師炮兵司令部(下轄3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兵營、1個227毫米多管火箭炮兵連)、1個師支援司令部、1個師航空旅(下轄2個攻擊直升機營、1個空中突擊連、1個航空指揮連、1個騎兵中隊)、1個化學連、1個憲兵連及1個師樂隊。編有官兵17278名,其中軍官1220人。
主要裝備有:M1A1/A2主戰坦克348輛,M2步兵戰車216輛,M3騎兵戰車100輛,全履帶裝甲人員輸送車308輛,履帶式指揮所運載車167輛,AH-64攻擊直升機36架,AH-1攻擊直升機8架,UH-60A多用途直升機24架,UH-1多用途直升機6架,OH-58D觀察直升機44架,EH-60電子戰直升機3架,「標槍」反坦克導彈發射裝置144部,「復仇者」防空導彈系統36部,155毫米自行榴彈炮72門,改進型「火神」高炮24門,90毫米無後坐力炮24門,107毫米迫擊炮66門,各型無線電台5281部,各種夜視設備4983部。
俄羅斯第34摩托化步兵師
目前俄羅斯第34摩托化步兵師編制如下:全師共有12294名官兵。
師部:245名官兵,3輛BTR系列輪式裝甲車,6部SA-14(北約代號)近程防空導彈系統。
3個摩步團:其中一個摩步團擁有2523名官兵, 配備有156輛BTR-80系列輪式裝甲車。另外二個摩步團各擁有 2424官兵,每團裝備有147輛BMP-2型步兵戰車。其中裝備有BMP-2型的摩步團可以在坦克團的配合和掩護下,在戰線寬正面上發起攻擊,與坦克團一起攻擊敵防線上最薄弱的地域。
1個坦克團:1143名官兵,94輛T-72B型主戰坦克。這是第34摩步師最為重要的突擊力量。
1個炮兵團:它是摩步師的主要火力,擁有1062名官兵,下轄3個共裝備有48門2S3的自行加榴炮營, 和一個裝備了18部BM-21型火箭炮營。
1個地空導彈團:504名官兵, 20部SA-11(北約代號)中程防空導彈系統, 21部SA-14近程防空導彈系統。這兩種自行防空系統,構成了第34摩托化步兵師的主要防空力量,另外摩步師還配備了上百具單兵攜帶的SA-17型攜帶型防空導彈和16部ZSU-23-4自行防空火炮。
1個地對地導彈團:170名官兵, 4部SS-21(北約代號)戰術彈道導彈車,這為摩步師提供了強大的遠程打擊力量。
1個偵察營:340名官兵,3輛BRM偵察車, 16輛BRDM系列偵察車(包括4輛BRDM-2rkh核生化偵察車), 12輛BMP-2型步兵偵察車。
1個直升機大隊:200名官兵, 6架MI-24攻擊直升機, 12架MI-17運輸直升機, 6架小型米式偵察直升機。
1個工兵營:395名官兵。除了修築工事、掃布雷外,還要協助推進部隊克服江河等障礙物。
1個空降強擊營:這次出現在34摩托化步兵師里的空降強擊營,原本是集團軍一級才配備的特種作戰部隊,但因為情況需要也可以加強到師一級部隊。空降強擊營通常通常執行非常重要的戰術任務,它基本都是搭乘直升機,超低空飛行至敵重要的目標區,然後強行機降作戰。其編制包括3個空降強擊連、一個迫擊炮連。每個空降強擊連下轄3個空降強擊排、一個迫擊炮排、一個榴彈發射器班、1個反坦克班和一個防空導彈班。
此外第34摩步師還有通信營、醫務營、運輸營、防化營、修理營、炮兵指揮偵察連與交通警備連各一個。
蘇聯坦克師滿員編制額9400人,其中軍官1000人,通常編3個坦克團,1個摩步團,1個防空導彈團及若干直屬分隊。共裝備坦克325輛,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185輛,火炮126門,18部多管火箭炮系統,4部戰術導彈系統。
其中師參謀部裝備9輛裝甲指揮車,10輛輕型卡車,20輛重型卡車。
坦克團裝備95輛T-80坦克,30輛BMP-3型步兵戰車,18門D-30型122毫米自行榴彈炮。
摩步團裝備30輛BMP-3型步兵戰車,60輛BTR-80型裝甲輸送車,40輛T-80坦克,18門2S-1型122毫米自行榴彈炮。
炮兵團編2個122毫米榴彈炮營,1個152毫米自行榴彈炮營和1個多管火箭炮營,共裝備有36門2S-1型122毫米自行榴彈炮,18門2S-3型152毫米自行榴彈炮和18部多管火箭炮系統。
防空導彈團裝備20部薩姆-8防空導彈系統。
獨立導彈營裝備4部SS-21戰術導彈系統。
獨立運輸營裝備200輛卡車。
獨立衛生營裝備19輛野戰救護車。
德國「新陸軍」炮兵編制及裝備綜述
德國陸軍於2001年6月開始重組,原計劃2005年完成向「未來陸軍」的轉型,由於發生了「9.11」恐怖襲擊事件,轉型計劃擱淺。2004年7月,德國頒布了繼續發展陸軍的命令,並出台了「新陸軍」結構模型,由此開始了「未來陸軍」向「新陸軍」的轉型。轉型後的「新陸軍」劃分為干涉力量、穩定力量和支援力量,其中干涉力量和穩定力量是「新陸軍」的核心。
轉型後「新陸軍」中炮兵的編制規模被壓縮,兵員由「未來陸軍」的9500人裁至5000人,幾乎裁掉了一半。在干涉力量和穩定力量中,炮兵均按指揮、偵察和火力打擊一體化的「系統炮兵」理念編成。為便於在戰斗中進行連的協同與交換,干涉力量和穩定力量的炮兵偵察連和自行炮兵連的編制與裝備都相同。
干涉力量的師屬炮兵團下轄2個營,自行炮兵偵察營和火箭炮兵營。自行炮兵偵察營編有4個連,2個偵察連(分別裝備偵察和氣象系統)和2個炮兵連(各裝備8門PzH2000自行榴彈炮);過渡時期有1個偵察連仍裝備CL289遠程無人偵察機系統。火箭炮兵營編有4個火箭炮兵連(各裝備8門MARS多管火箭炮系統)。
德/法旅(干涉力量)的混合炮兵營編有4個連,2個炮兵連(各裝備8門PzH2000自行榴彈炮)、1個火箭炮兵連(裝備8門MARS多管火箭炮系統)和1個火力支援排、1個司令部/後勤供給連(裝備KZO目標定位無人機、「柯布拉」炮兵偵察雷達及氣象偵察儀器)。
空中機動作戰師(DLO)(穩定力量)的自行炮兵偵察團編有3個炮兵連(各裝備8門PzH2000自行榴彈炮)、2個偵察連和1個火力支援分隊。偵察連編有KZO目標定位無人機排、「柯布拉」雷達排、聲測排和l個氣象班。
C. 二戰時期德、英、美、蘇的裝甲師或裝甲軍的編制
德軍編制
師部:1x師部指揮連、1x摩托化制圖分隊、1x警衛分隊(2挺輕機槍)、1x裝甲團:
團部:1x摩托化通信排、1x裝甲偵察排、1x裝甲維修連
3x裝甲營:1x裝甲指揮連、1x中型裝甲連、2x輕型裝甲連、1x裝甲擲彈旅:2x裝甲擲彈團:
團部:1x團部警衛連、1x通信排、1x工兵排(3挺輕機槍)、1x摩步排(6挺輕機槍)、1x反坦克排(3門50毫米PAK 38反坦克炮,3挺輕機槍)、2x摩步營:3x摩步連(18挺輕機槍,4挺重機槍,3支反坦克槍,2門80毫米迫擊炮)、1x重型摩步連(12挺重機槍,6門81毫米迫擊炮,3門50毫米PAK 38反坦克炮,6挺輕機槍)、1x炮兵連(4門150毫米輕型步兵炮,4門75毫米輕型步兵炮)1x炮兵團:團部(摩托化):1x觀測連(摩托化)、1x通信排(摩托化)、2x摩托化炮兵營:營部(2挺輕機槍):1x通信分隊、1x校射分隊、3x炮兵連(3門105毫米輕型榴彈炮,2挺輕機槍)、1x輕型軍需供應分隊、1x摩托化重炮營:營部(2挺輕機槍):1x通信分隊、1x校射分隊、2x炮兵連(3門150毫米重型榴彈炮,2挺輕機槍)、1x炮兵連(3門100毫米K18重炮,2挺輕機槍)
師直屬部隊:
1x摩托化偵察營:1x指揮連、1x摩托化通信排(2挺輕機槍)、1x重型裝甲偵察車連(18門37毫米反坦克炮,24挺輕機槍)、3x摩步連(2門81毫米迫擊炮,4挺重機槍,18挺輕機槍,3支反坦克槍)
1x重型摩步連:、1x工兵排(4挺輕機槍)、1x摩托化反坦克排(3挺輕機槍,3門50毫米PAK38反坦克炮)、1x摩托化反坦克排(3挺輕機槍,3支28毫米PAK41反坦克槍)
1x機械化步兵營:營部(摩托化)(2挺輕機槍)、1x通信分隊(摩托化)、1x重型反坦克連(6輛Marder III Ausf M)、1x摩步連(6門50毫米PAK 38反坦克炮,4門37毫米PAK 36反坦克炮,6挺輕機槍)、1x重型高炮連(12門20毫米高射炮,4挺輕機槍)
1x裝甲工兵營:營部:1x裝甲工兵連(23挺輕機槍,3支反坦克槍)、2x摩托化工兵連(18挺輕機槍,3支反坦克槍)、1x摩托化舟橋縱隊(2挺輕機槍)、1x摩托化輕型工兵縱隊(2挺輕機槍)
1x裝甲通信營:營部(摩托化):1x裝甲野戰電話連(6挺輕機槍)、1x裝甲無線電通信連(6挺輕機槍)、1x摩托化輕型通信連(2挺輕機槍)
1x衛生營:3x摩托化衛生連(2挺輕機槍)、3x救護車縱隊(1挺輕機槍)
師軍需處:
12x輕型補給縱隊(2挺輕機槍)、1x重型補給縱隊(2挺輕機槍)、3x重型燃料運輸縱隊(2挺輕機槍)、3x摩托化維修連、1x摩托化軍需連
師供應處:1x摩托化麵包製作連、1x摩托化屠宰連、1x摩托化物資供應縱隊
1x摩托化憲兵排(2挺輕機槍)、1x摩托化郵局
人員:
軍官-407、文職-101、軍士-2112、士兵-9197。總計-11817
武器裝備:反坦克槍-30支、輕機槍-174挺、重機槍-46挺、50毫米迫擊炮-36門、81毫米迫擊炮-18門、37毫米PAK36反坦克炮-36門、50毫米PAK38反坦克炮-14門、75毫米步兵炮-10門、105毫米輕型榴彈炮-24門、150毫米重型榴彈炮-4門、20毫米高射炮-12門、37毫米高射炮-2門、88毫米高射炮-4門、坦克-152輛、Marder III Ausf M-3輛、裝甲車-96輛、摩托車-1300輛、汽車-510輛、馬車-1462輛
美軍編制
一個裝甲師轄3*指揮部和1*搜索營。搜索營有20輛M5A1坦克。
下轄:3*坦克營,3*裝甲步兵營和3*裝甲炮兵營。
坦克營編制坦克如下:營部: 5xM4、中型坦克連(共3個連):18xM4、輕型坦克連(共1個連):17xM24
裝甲步兵營:72*M3半履帶運兵車,1062員官兵。
裝甲炮兵營:18*M7 105mm自行火炮。
全師總兵力10616人,中型坦克(M4)168輛,輕型坦克77輛。
英軍編制:
一個典型的陸軍裝甲師編制是兩旅制,一個裝甲師下帶一個裝甲旅和一個機械化步兵旅,另有師屬的反坦克炮團(48門6磅炮)、裝甲車團(4個裝甲車中隊)、高炮團(54門「博福斯」40MM高炮)和兩個炮團(24門25磅炮),以及工兵部隊、醫療部隊等其他。裝甲旅下屬3個坦克團,1個機械化營,坦克團下屬3個中隊,摩步旅下屬三個摩步營,營屬4個連。全師合計不到200輛坦克。
蘇軍編制
戰前時期-1940年中期:坦克軍有兵員12710人,坦克560-600輛,火炮118門。編制為2個輕坦克旅、1個摩托化步兵機槍旅、1個通信營。每個輕坦克旅下轄4個坦克營(每營54輛輕型坦克,6輛76mm坦克)、1個偵察營、1個迫擊炮營以及一些其他後勤行政部隊,每旅計有278輛BT坦克或者267輛T-26坦克。裝備T-26坦克的旅比裝備BT坦克的旅要規模小一點,其只有3個營,附加一個摩托化步兵營、1個維修營、通信/訓練部隊;兵員總數為2745人、145輛T-26坦克、56輛噴火坦克和火炮、28輛裝甲車、482輛汽車和卡車、39輛拖拉機。在車輛齊全了後,大多數裝備T-26的坦克旅都擴大為4個坦克營。大多數的重坦克旅有136輛T28坦克、37輛BT坦克以及10輛噴火坦克。也有例外,第5坦克旅是唯一一支裝備94輛T35坦克、44輛BT坦克以及10輛噴火坦克的旅。蘇聯當時還有一種重型坦克旅的編制,裝備有多炮塔式T-28坦克,和普通坦克旅的區別很小。其基本單位的坦克排只有3輛坦克,而不是普通的5輛。每個坦克連下轄3個排,連部還有1輛坦克。重型坦克營由1個營部、3個坦克連、1個通信排、1個偵察排以及一些訓練部隊組成。其中通信排有3輛BT坦克、2輛BA-20裝甲車、3輛無線電卡車、5輛摩托車。偵察排則有3輛BA-20裝甲車。訓練部隊下屬1個補給排(11輛卡車)、1個技術排、1個醫療排(2輛卡車)以及1個訓練排(4輛卡車)。重型坦克旅由3個重型坦克營和一些支援部隊組成。偵察連連部下屬1輛或更多坦克、2個裝甲車排、1個坦克排。
1940年中期-1941年6月戰爭爆發:新編制規定1個機械化軍將由2個坦克師、1個摩托化師、1個摩托車團、1個通信營、1個工兵營以及空軍分隊組成。每軍下轄官兵36000人以上、1031輛坦克(其中包括546輛KV或者T-34坦克)、268輛裝甲車和358門火炮和迫擊炮。坦克師每個坦克師下轄兵員11343人、210輛T-34中型坦克、63輛KV重型坦克、26輛BT-7輕型坦克、22輛T-26輕型坦克、54輛T-36噴火坦克、56輛BA-10重裝甲車、39輛BA-20輕裝甲車、28門野炮、12門防空炮、54門迫擊炮。不過關於坦克師內部組成的蘇聯官方資料卻很少。1940年5月,蘇聯還採用了一種新的裝甲兵編制。大約有96785兵員被編為1個T-35/KV坦克重型坦克旅、3個T-28重型坦克旅、16個BT輕型坦克旅、18個T-26輕型坦克旅、3個裝甲車旅、6個用於訓練和示範的獨立坦克團。新的KV重型坦克旅下轄3個坦克營,共有156輛坦克(包括39輛BT坦克)。 從1939年到1940年中期,蘇軍裝甲兵先後採用「坦克軍-坦克旅」、「獨立坦克旅」編制。
從1942年7月起,上面那些改變再加上一些輔助修改所形成的新坦克旅下轄1038名兵員、21輛輕型坦克、32輛中型坦克。為了通訊聯絡,每個排指揮官及連指揮官的T-34坦克都攜帶了無線電台,每旅還有4部RB型高天線無線電台,1部RSB型無線電台及4部RBS型電台(後者主要用於步兵營)。1943年上半年,蘇聯裝甲編制開始有點混亂,首先是坦克旅編制增加了1個防空炮連(4門37mm高射炮、4挺DShK機槍)。接著1月10日,NKO下令增強坦克和機械化部隊強度。根據該命令,坦克軍編制增加1個迫擊炮團、1個突擊炮團以及1支預備坦克分隊,同時還擴大了油料運輸連的規模。其中迫擊炮團採用標准摩托化,下屬兩個營(每營下轄3個連,每連6門120mm迫擊炮)。但是蘇軍落後的通訊系統依然限制了這些迫擊炮的作用,每個迫擊炮連只有1台無線電台,營部還有2台。突擊炮團則下屬17輛SU-76和8輛SU-122。預備坦克分隊下轄40輛坦克(33輛T-34和7輛T-70坦克),不過實際很少滿員。
1943年2月,工兵掃雷連被擴展為工兵營;3月,下屬旅的防空炮連被改編為軍屬的防空炮營(16門37mm炮),每營增加1個通信連。防空機槍連(9挺DShK機槍)取代了坦克旅下屬的防空炮連。4月,坦克軍編制中又增加了1個坦克殲擊炮團(20門45mm炮)和1個對空聯絡排。1943年5月,增加1個坦克殲擊炮營(12門76mm或85mm炮),而自行火炮團則改為重型自行火炮團,每團12輛SU-152。8月,坦克軍編制中的2支牽引式反坦克炮部隊被2個自行火炮團所取代,一個裝備21輛SU-76,另外一個裝備16輛SU-122。
D. 中美俄一個師有多少坦克美國348輛俄羅斯320輛中國有多少呢
從二戰開始,大批的坦克就開始加入戰場,尤其是當時的德國有著強大的工業實力,所以對坦克的技術那肯定是非常熟練的,所以在當時的戰場上,這批數量龐大的坦克也就成為了德國在戰場上的主力輸出。
於是德國專門為它創建了新部隊,也就是當時的裝甲師。隨著科技的發展,坦克開始退出舞台,畢竟世界上已經出現了越來越多更加適應戰場的武器,坦克也就成為了雞肋一樣的存在。不過在陸戰部隊的眼裡,軍隊配備坦克那也是必須要有的,好歹也是沾了科技發展的光,關於坦克的技術那也是水漲船高。因為很多小摩擦都是發生在陸地上,所以坦克對於陸戰部隊而言,仍然還是一個必需品的存在。
作為最後出場的中國,咱們從建國開始,中國開始隨著世界大流穩定飛速的在發展,尤其這幾年簡直就是在突飛猛進,盡管咱們在很多領域可還遠遠達不到其他強國的那種地步,不過互相之間縮小的距離那是顯而易見的,坦克對於我們而言,中國還是非常重視的,當下中國的經濟和工業水平都達到了世界級水準,大部分國家都比不上我們,而且自來我們都在大力發展軍事力量,我們可是一直謹記著落後就要挨打這樣的教訓。我們當前的裝甲師配備的坦克是994A坦克,咱們一個師就有整整350輛。
E. 武裝黨衛隊的5大裝甲師分別是什麼
所謂的五大裝甲師,應該是警衛旗隊師、帝國師、骷髏師、維京師、希特勒青年師。
算上計劃成立的部隊,武裝黨衛隊應該有45個師,有的番號先後被授予不同的部隊,分別是:
武裝黨衛隊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師
武裝黨衛隊第2「帝國」裝甲師
武裝黨衛隊第3「骷髏」裝甲師
武裝黨衛隊第4「警察」裝甲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5「維京」裝甲師
武裝黨衛隊第6「北方」山地師
武裝黨衛隊第7「歐根親王」志願山地師
武裝黨衛隊第8「弗洛里安·蓋依」騎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9「霍亨施陶芬」裝甲師
武裝黨衛隊第10「福隆德斯伯格」裝甲師
武裝黨衛隊第11「北歐」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12「希特勒青年」裝甲師
武裝黨衛隊第13「聖刀」武裝山地師(克羅埃西亞第一)
武裝黨衛隊第14武裝擲彈兵師(烏克蘭第一)
武裝黨衛隊第15武裝擲彈兵師(拉脫維亞第一)
武裝黨衛隊第16「黨衛隊全國領袖」裝甲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17「古茲·馮·伯利辛根」裝甲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18「霍斯特·維塞爾」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19武裝擲彈兵師(拉脫維亞第二)
武裝黨衛隊第20武裝擲彈兵師(愛沙尼亞第一)
武裝黨衛隊第21「斯坎德培」武裝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22「瑪利亞·特雷西亞」志願騎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23「卡馬」武裝山地師(克羅埃西亞第二)
武裝黨衛隊第23「尼德蘭」志願裝甲擲彈兵師(尼德蘭第一)
武裝黨衛隊第24「卡斯特獵手」武裝山地師
武裝黨衛隊第25「匈雅提」武裝擲彈兵師(匈牙利第一)
武裝黨衛隊第26「匈牙利人」武裝擲彈兵師(匈牙利第二)
武裝黨衛隊第27「蘭格馬克」志願擲彈兵師(弗萊芒第一)
武裝黨衛隊第28「華隆人」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29武裝擲彈兵師(俄羅斯第一)
武裝黨衛隊第29武裝擲彈兵師(義大利第一)
武裝黨衛隊第30武裝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31志願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32「1月30日」志願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33武裝騎兵師(匈牙利第三)
武裝黨衛隊第33「查理曼大帝」武裝擲彈兵師(法蘭西第一)
武裝黨衛隊第34「尼德蘭國土風暴」志願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35警察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36「迭勒汪格」武裝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37「呂佐」志願騎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38「尼伯龍根」裝甲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39「安德瑞斯·霍菲」山地師
武裝黨衛隊第40「統帥堂」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41「卡勒瓦拉」武裝擲彈兵師(芬蘭第一)
武裝黨衛隊第42「下薩克森」師
武裝黨衛隊第43「帝國元帥」裝甲師
武裝黨衛隊第44「瓦恩思坦」裝甲擲彈兵師
武裝黨衛隊第45「瓦拉格」師
F. 第七師團的自衛隊分支
日本陸上自衛隊第七師團為日本唯一的一個坦克師團,隸屬北部方面隊,總部設在北海道千歲。第7師團成立於1962年,是以駐扎在北海道的北部軍區第7混成團為基礎擴建而成,成立之初的主要裝備是190輛裝甲車和60輛坦克,只能勉強算機械化師,並被作為預備隊使用,阻止或遏制蘇軍進攻。冷戰後,盡管來自北方的安全壓力已減小,但該師卻進入了其歷史上發展最快的時期,一躍成為自衛隊「殺手鐧」。
第7裝甲師編制員額僅為5860人(2012年),而美軍第1裝甲師編制員額近1.7萬人,俄羅斯的坦克師編有1.2萬人。與美俄等主要軍事強國的裝甲部隊相比,日本的裝甲師編制規模的確比較小,但由於裝備精良,作戰能力毫不遜色。第7裝甲師具有很高的合成程度。該師編有3個坦克團、1個機械化步兵團、1個炮兵團和1個高炮團。每個坦克團下轄5個坦克連,高炮團下轄4個高射炮連、2個防空導彈連。這種編制,行動起來比俄美裝甲部隊更具靈活特點,更能適應現代戰爭的要求。 第7裝甲師的3個坦克團,每團均裝備坦克92輛,全師坦克裝備總數從成立之初的60輛猛增到276輛。自衛隊采購的性能先進的90式坦克基本上都配備給了這個師。90式坦克是世界上最昂貴的坦克,單車造價826萬美元,該師足足裝備了170輛,僅這一項開支就達14億美元。另外該師還配有600多輛履帶式戰車。90式坦克是日本研製的最新式坦克,也是全世界最昂貴的坦克,單輛售價900多萬美元,總體性能超過美國M1A1坦克和德國「豹—2」坦克,具有自動探測與識別目標功能。該師炮兵團裝備了99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這種火炮全重40噸,公路時速50公里,射程可達30公里,每分鍾可發射18發炮彈,堪稱大威力、遠射程的火炮「霸王」。從裝備的數量、性能以及綜合作戰能力看,以「自衛為原則」的第7師團,無法讓人將它與自衛聯系在一起。
步兵團的6個連,共裝備了108輛裝甲車,其中最新型的89式戰斗車已裝備了65輛。89式步戰車正逐步取代老式的73式裝甲人員輸送車成為新寵。該型戰車全重26.5噸,最高時速70公里,最大行程400公里,乘員9人,其中除班長、駕駛員、炮手外,還載有7名戰斗員。1門35毫米炮、1挺7.62毫米機槍和2部79式反坦克反登陸艦導彈發射裝置,以激光測距,使該戰車具有了擊中對方武裝直升機的能力。
已裝備有40輛75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的炮兵團,又於1999年新購進4輛最新型的99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這種世界上屈指可數的高性能火炮,全重為40噸,時速近50公里,火炮射程可達30公里,每分鍾可發射18發炮彈,堪稱大威力、遠射程的炮中「翹楚」。有了這么強大的火力,膨脹慾望無限的日本軍界仍嫌不足,又擬定了從美國引進一種威力強大的多聯裝火箭炮MLRS的計劃,以進一步增強該師炮兵遠距離火力支援的能力。
第7防空團裝備有32輛最新型的87式自行高炮和81式近程防空導彈。令其它師羨慕不已的87式高炮,是一種雙管35毫米口徑的裝甲自行高炮,重約38噸,時速53公里。從發現目標、捕捉目標,直至發射的全過程均可由計算機進行誤差的自動修正。而81式近距離防空導彈,因為採用了紅外可視復合圖制導和主動電波制導相結合的制導方式,其命中率和抗干擾能力都很強。此外,良好的隱蔽性能,又使其能夠全天侯發射。因為擁有種「彈炮結合」的防空系統和體制,該師的對空掩護能力得到大大提高,進一步保障了其在作戰中的突擊能力。為了第7裝甲師的作戰實力,陸上自衛隊還在1999年為該師增編了1個飛行隊,並裝備了15架飛機,其中還包括HU-1多用途直升機、OH-6觀測直升機等,此舉不僅提高了該師的指揮和偵察能力,也增強了快速反應的能力。
第7師團師編制裝備較以前有如下新變化:①新編第7師飛行隊,裝備UH-1多用途直升機、OH-6觀察直升機等飛機15架。②該師所屬第71坦克團換裝90式坦克。與此同時,該團5個坦克連每連減編1個坦克排,全團坦克裝備數量由92輛減為72輛。③該師所屬高炮團有2個連換裝近程防空導彈,其餘4個連每連裝備8門87式自行高炮。④由於增編飛行隊等單位,該師編制由過去的6450人擴大為約7100人。 (坦克約290輛,裝備車300餘輛,155毫米自行榴炮40輛,35毫米自行高炮32輛,近程防空導彈若干,飛機15架。)
第7師團編制組成如下:
司令部及直屬隊
第11普通科連隊(機械化步兵團,團部及團部連、步兵連6個、重迫擊炮連1個、1360人,89式裝甲車150輛,96式自行重迫擊炮18輛,84毫米無坐力炮100門。)
第71特車連隊(裝甲團,團部及團部連、坦克連5個共20個坦克排、共555人,坦克92或72輛,裝甲車26輛。)
第72特車連隊
第73特車連隊
第7特科連隊(炮兵團,團部及團部連、炮兵營4個、1100人,155毫米自行榴炮40輛,裝甲車16輛,84毫米無坐力炮40門)
第7高射特科連隊(防空團,團部及團部連、自行高炮連4個、500人,自行高炮約32輛,牽引高炮8門,81式防空導彈發射加強8部,裝甲車約13輛。)
第7後勤支援連隊(後勤團,團部及團部連、軍械營、補給隊、運輸隊、衛生隊、610人,裝甲車4輛,坦克回收車、油槽車、卡車等)
第7施設大隊(營部及營部連、工兵連4個、450人,裝甲車約40輛,架橋坦克約8輛)
第7通信大隊(營部及營部連、通信連2個、200人,裝甲車14輛)
第7偵察隊(隊部及隊部排、偵察排3個、警戒排1個、200人,坦克約10輛,裝甲車約17輛)
第7飛行隊(UH-1、OH-6等15架)
第7化學防護隊
第7音樂隊
現任師團長為太田牧哉陸將(2013年12月18日上任)
G. 我國,俄國,美國陸軍基本配備
解放軍經過70多年的建設現已發展成為一支具有強大火力、突擊力和高度機動能力的諸兵種合成軍種。編有步兵、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專業兵種,還編有電子對抗、測繪和航空兵部隊。
步兵有山地步兵、摩托化步兵、機械化步兵,步兵是徒步或搭乘裝甲輸送車、步兵戰車實施機動和作戰的兵種,是地面作戰的主要力量;
炮兵包括地面炮兵、高射炮兵和地空導彈部隊,炮兵是以各種壓制火炮、反坦克火炮、反坦克導彈和戰役戰術導彈為基本裝備,遂行地面火力突擊任務的兵種;
裝甲兵部隊在編制上以坦克部隊和裝甲步兵部隊為主體,還編有炮兵、反坦克導彈、防空、防化學、工程及其他勤務保障部(分)隊,裝備除主戰坦克外,還有水陸坦克、輕型坦克、掃雷坦克、反坦克導彈發射車等;
工程兵由工兵、舟橋、建築、工程維護、偽裝、野戰給水工程等專業部(分)隊組成;
通信兵由野戰通信、固定台站通信、通信工程和軍郵勤務等專業部(分)隊組成;
防化兵由防化、噴火、發煙等部(分)隊組成;
防空兵是以高射炮、地空導彈武器系統為基本裝備,遂行對空作戰任務的兵種;
陸軍航空兵是裝備攻擊直升機、運輸直升機和其他專用直升機及輕型固定翼飛機,遂行空中機動和支援地面戰斗的兵種。
經過多年的改革,幾次大規模的裁軍,俄羅斯武裝力量實力情況一直在變化,通過對公開媒體材料的統計,2013年俄軍最新實力情況是:編制人數約113.2萬名軍人,86.7萬名文職人員。俄羅斯陸軍擁有42萬人。2010年9月,梅德韋傑夫簽署了《關於俄羅斯聯邦的軍事行政區域劃分》的第1144號總統令,宣布自2010年12月1日起,撤銷原有6大軍區,組建西部 、南部 中央 和東部 4大軍區 ,分別對應俄羅斯的4大戰略方向;同時在新軍區基礎上,成立聯合戰略司令部,統一指揮軍區轄區內各軍兵種、地方強力部門和機構的部隊。編有4個軍區,8個集團軍司令部,9個軍司令部,52個師(坦克師12個、摩步師27個、空降師5個、機槍炮兵師4個、炮兵師4個),約47個炮兵旅/團,4個大口徑炮兵旅,7個空降旅,2個獨立坦克旅,17個獨立摩步旅,8個特種部隊旅,23個戰役戰術導彈旅,19個反坦克旅,28個地空導彈旅,20個戰斗直升機團,8個空隱突擊運輸直升機團,6個直升機訓練團,以及其他部隊。
美國陸軍:
現役10個陸軍師
第1裝甲師 4個重型旅戰斗隊,1個航空旅
第1騎兵師 4個重型旅戰斗隊,1個航空旅
第1步兵師 2個重型旅戰斗隊,2個(輕型)步兵旅戰斗隊,1個航空旅
第2步兵師 1個重型旅戰斗隊,3個(中型)斯特瑞克旅戰斗隊,1個航空旅
第3步兵師 4個重型旅戰斗隊,1個航空旅
第4步兵師 3個重型旅戰斗隊,1個(輕型)步兵旅戰斗隊,1個航空旅
第10山地師 4個(輕型)步兵旅戰斗隊,1個航空旅
第25步兵師 2個(中型)斯特瑞克旅戰斗隊,1個(輕型)步兵旅戰斗隊,1個(輕型)空降步兵旅戰斗隊,1個航空旅
第82空降師 4個(輕型)空降步兵旅戰斗隊,1個航空旅
第101空中突擊師4個(輕型)空中突擊步兵旅戰斗隊,2個航空旅
獨立旅和團
第75游騎兵團(特種作戰、正面作戰兼可)
第170(重型)步兵旅(機械化,2010年激活)
第172(輕型)步兵旅戰斗隊
第173(輕型)空降步兵旅戰斗隊
第2(中型)斯特瑞克騎兵團
第3裝甲騎兵團
第11裝甲騎兵團
三角洲特種部隊
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
第160特種作戰航空團
H. 二戰時蘇聯的一個裝甲師有多少輛坦克
一個裝甲師330多輛坦克
裝甲師的標准編制是3個裝甲團,1個裝甲步兵團,1個炮兵團,一個防空團,師部,還
直轄有偵察營,防化營,反坦克(導彈)營,修理營,運輸營等。裝甲團編制團部,3個
坦克營,一個裝甲步兵營,1個炮兵,1防空營或連,還有幾個直屬連。裝甲步兵團標准
編制為3個裝甲步兵營,1個坦克營,1個炮兵營,1個防空營或連,還有幾個直屬連。機
械化師的標准編制是3個裝甲步兵團,1個坦克團,1個炮兵團,1個高炮團,師部,直轄
的幾個營。基本上裝甲部隊是以坦克營,裝甲步兵營為最小單一單元。
I. 巔峰時期的蘇聯軍事實力有多強,一個營配備400
冷戰時期,據說蘇軍常規部隊的每個營(注意是每個營)裝備4萬把AK-47自動步槍,就是為了防止在遭受核打擊後武器不足,不能有效地組織起反擊,這很符合「戰斗民族」的性格。巔峰時期的蘇聯,簡直就是地球上的一個BUG。
蘇聯軍力,以1988年為例,分列如下:
1、陸軍199萬,分為16個軍區。編為51個坦克師、142個摩托化步兵師、7個空降師、約10個空中突擊旅和16個方面軍炮兵師,裝備主戰坦克5.3萬輛、裝甲戰斗車輛6.3萬輛、火炮2.9萬門、地對地導彈發射架約1570部。
2、海軍45.1萬,分為4個艦隊和一個區艦隊。裝備彈道導彈潛艇79艘,巡航導彈潛艇和攻擊潛艇268艘,主要水面作戰艦只193艘,小型水面作戰艦只797艘,登陸艦艇187艘,主要輔助船隻269艘。擁有巡航導彈核潛艇44艘(「奧斯卡」級8艘、C-Ⅱ級6艘、C-Ⅰ級9艘、E-II級18艘、Y級3艘);攻擊核潛艇65艘(「阿庫拉」級7艘、「塞拉」級3艘、A級6艘、V-Ⅲ級25艘、V-Ⅱ級7艘、V-Ⅰ級16艘、Y級1艘),此外還有常規潛艇100多艘。
3、空軍45.3萬,遠程航空兵約10萬,編為5個集團軍,裝備中遠程轟炸機752架;方面軍航空兵約31.5萬人,編入12個軍區和駐東歐四國蘇軍集群的空軍序列,裝備殲擊機、殲擊轟炸機和強擊機5167架——具體裝備有防空截擊機2370架(米格-23型890架、米格-25型480架、米格-31型270架、蘇-15型500架、蘇-27型230架、伊爾-76型預警機15架等)。空軍則為42萬人,裝備有殲擊轟炸機2240架(米格-27型610架、蘇-17型和蘇-22型330架、蘇-24型840架、蘇-25型460架),殲擊機2130架(米格-21型550架、米格-23型590架、米格-25型110架、米格-29型700架、蘇-27型180架),此外還有運輸機620架、直升機220架。
4、防空軍,人數為63.5萬,編入5個防空區和10個軍區的防空軍序列。擁有各型殲擊截擊機1300架,防空導彈發射架9600部,雷達約7000部,有反彈道導彈發射架100部。
5、戰略火箭軍29.8萬,編為6個火箭集團軍,有發射控制司令部300個。擁有洲際導彈1398枚,戰略作戰飛機1690架。
6、另外,蘇聯另有邊防軍25萬,內務部隊35萬。
7、外國駐軍:
蘇聯最強盛時期曾在多國駐軍(比如東歐國家、阿富汗、蒙古等),並與大多數中東阿拉伯國家(比如敘利亞)、部分非洲(比如安哥拉)、美洲(比如古巴)以及亞洲國家(如越南)等軍事交流與合作頻繁。其勢力范圍可謂遍及全球。
補充:
在地面部隊和地面支援部隊上:(對比當時美蘇中)
蘇聯:主戰坦克55200輛(包括海軍陸戰隊),各型壓制火炮/火箭炮51700門/輛,共有坦克和機械化步兵師193個,炮兵師10多個,機械化空降師7個,戰術攻擊機:4900架
共計: 193個重裝機械化師, 7個輕裝機械化師.
美國:主戰坦克11920輛(包括海軍陸戰隊),各型壓制火炮/火箭炮9130門,共有重裝師(裝甲師和機械化步兵師)9個,步兵師3個,空降/空降突擊師2個,海軍陸戰師3個,戰術攻擊機:3210架
共計:9個重裝機械化師, 6個步兵師, 2個輕裝步兵師.
中國:主戰坦克11600輛(包括海軍陸戰隊),共有160多個師, 其中裝甲師10個, 其餘大部分為步兵師。
在機械化力量上:
在80年代初期,蘇聯的坦克部隊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大大優於美軍和整個北約軍隊,北約當時最先進的, 火力最強的坦克是剛剛投產的德國豹-2坦克,僅僅1000輛上下。
而蘇聯125毫米炮的T-64/72/80此時已經裝備了2萬輛左右了
在軍備生產上:
在冷戰高峰時期, 蘇聯每年生產主戰坦克3000輛左右, 每年生產裝甲車輛4000-6000輛, 洲際彈道導彈300-500枚, 地空導彈5萬枚, 作戰飛機和直升機2000-3000架, 軍用運輸機200-400架(注意這些都是年產量).潛艇10艘, 水面主力艦10艘, 輕型作戰艦艇60-70艘
前蘇聯他們的核武器和常規武器的規模多比美國多好多,特別是核武器的數量大概多了有1000多棵,常規武器方面飛機和坦克大概稍微多一點,他們的軍隊前蘇聯大概有400多萬,而美國那時也有350萬把,但是他們的質量方面還是有差距的,美國的核武器和常規武器多比前蘇聯的要先進一些,比如說那時前蘇聯的米格29是比較先進的,但是還是比不上美國的f-16,但是在太空方面前蘇聯要比美國先進好多年,他的和平號空間站用了那麼多年,美國這幾年才搞了個空間站,但話要說回來就是美國要搞一個星球大戰計劃,前蘇聯為了趕超美國雖然他超過美國在太空的霸權,但是他自己且被他拖誇了。
蘇制常規武器足以讓北約心驚膽寒,中東戰場成了蘇美冷戰武器的試驗場,蘇制卻屢次敗給美製的,雖然數量上站壓倒性優勢?????
蘇聯在其存在期間,軍事實力強大,二戰後是世界上唯一能和美國一爭高下國家,1988年,蘇聯紅軍的總兵力達到513萬(不含安全和內衛部隊)。蘇聯武裝力量的最高領導是蘇共中央、最高蘇維埃和部長會議。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海軍服役3年,其他軍兵種2年。
蘇軍分為5個軍種:
陸軍
海軍
空軍
防空軍
戰略火箭軍
蘇聯另有邊防軍和內務部隊的建制。
J. 中美俄一個師有多少坦克美國348輛,俄羅斯320輛,我們有多少
坦克作為陸上中心武器,大家應該都是耳熟能詳的。坦克是陸地作戰當中的一樣火力武器,不僅火力強大同時也具備越野和防護能力,是陸地作戰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為了更好的武裝陸軍,每個國家都有著自己的裝甲師,而且在這些裝甲師上配備各種先進武器,盡管當代的戰爭對於遠程打擊才是重點,不過在陸軍中裝甲師的地位是經久不衰的。當前軍事實力排在世界前列的三個國家,中美俄一個師有多少坦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