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手風琴叫什麼琴

俄羅斯手風琴叫什麼琴

發布時間:2022-07-23 08:54:24

① 手風琴有哪些型號

常用的有60貝司,96貝司,120貝司,還有低音的180貝司的。

手風琴(accordion)是一種既能夠獨奏,又能伴奏的簧片樂器,不僅能夠演奏單聲部的優美旋律,還可以演奏多聲部的樂曲,更可以如鋼琴一樣雙手演奏豐富的和聲。

全音階手風琴的結構非常簡單,相當於口琴增加了風箱;右手部分有十來個鍵鈕供演奏曲調,左手部分有兩個和弦鍵鈕擔任伴奏;在同一鍵鈕上,推拉風箱發出不同高度的兩個音(與口琴發音相似);琴上沒有背帶,完全靠雙手托琴;全音階手風琴的最大缺點是不能轉調,如若變調則需另換一架琴演奏。

(1)俄羅斯手風琴叫什麼琴擴展閱讀:

手風琴聲音宏大,音色變化豐富,手指與風箱的巧妙結合,能夠演奏出多種不同風格的樂曲,這是許多樂器無法比擬的;除了獨立演奏外,也可參加重奏、合奏,可以說一架手風琴就是一個小型樂隊。

加之音高固定,易學易懂,體積小,攜帶方便,因此,手風琴很適合不同年齡的演奏者自娛自樂,也可以很方便地攜帶到學校、劇場參加演出。

自手風琴的創制2019年,在製造工藝、演奏技巧和手風琴專業音樂創作等方面都有極大的、變革性的發展。當今西德荷萊琴廠生產的185貝司的高級手風琴,已成為國際手風琴界所驚贊、神往、欲求不得的珍品。

現代手風琴不僅可以擔任伴奏、獨奏,參加重奏、合奏、協奏,而且可以單獨演奏古典各派音樂大師們的大型音樂作品的原作。

② 五十六個民族的各族代表性樂器是什麼樂器

五十六個民族代表性樂器各具特色,具體如下:

01 漢族 ---古琴、古箏、嗩吶、揚琴、簫、二胡、腰鼓

02 壯族 ---馬骨胡、篳列(波列)、蘆笙、芒鑼、土胡竹筒胡、土胡、葫蘆胡、天琴 、瓦琴、邊鼓、蜂鼓、奘醪、棒棒

03 回族 ---泥哇嗚(塤)、口琴子 、口弦、咪咪子、簫簫子、角笛

04 彝族 ---巴烏、口弦、蘆笙、小悶笛、土洞簫、響把、簫筒、葫蘆笙、牛角 、葫蘆絲、馬補、阿烏、四胡、三胡、弦子( 彝族月琴)

05 苗族 ---角胡、直通簫、蘆笙、蟒笛、蟒筒、夜簫、姐妹簫、苗族大嗩吶、牛角、巴烏、口弦、木葉

06 滿族 ---鐵簧、八角鼓、龍笛、梵貝、海螺、蠡

07 藏族 ---鐵琴(鐵胡)、筒欽、剛洞、牛角琴(拉弦)、口弦、扎尼、藏京胡、必旺

08 侗族 ---蘆笙、玉屏簫笛、芒筒、牛腿琴、侗笛、侗族琵琶

09 瑤族 ---長鼓、竹枕琴、蘆笙、簫筒、牛角、口弦、獨弦胡琴、黃泥鼓 、一弦琴(彈撥)

10 京族 ---獨弦琴、三弦琴、竹杠、竹梆

11 白族 ---大三弦、蘆管(篳篥)、八角鼓、杖鼓、笳管、木葉、蘆笛

12 傣族 ---象腳鼓 、葫蘆絲、叮琴、芒鑼、篳、篳簫、玎列、橫鼓、排笙、葫蘆笙玎 黑、玎嘎那、玎膽

13 黎族 ---朗多依、鼻簫、利拉羅(拜)、口簫、笛列、篳、篳達、口弦、木葉、洞簫、椰胡、叮咚、樂杵

14 畲族 ---龍角、嗩吶、月琴

15 佤族 ---竹鼓 、瓦格洛、短笛、芒鑼、四孔簫、小獨笛、二孔簫、仙簫葫蘆笙、牛角琴(吹奏)、葦笛

16 水族 ---銅鼓、蘆笙、芒筒

17 土族 ---咪咪、羊皮鼓、笛、嗩吶

18 羌族 ---其篥、口弦、羌族手鼓、羌笛、竹質口簧

19 怒族 ---布利亞(竹號)、達比亞、葫蘆笙、口弦、比昂、究由

20 蒙古族 ---馬頭琴、火不思 、銅欽、剛洞、牛皮鼓 、朝爾、胡琴、低、中音四胡、亞突嘎、四弦琴、丹不勒兒、環鼓

21 土家族 ---溜子鑼、頭鈸、咚咚喹、二鈸、竹號、牛角號、嗩吶

22 布依族 ---勒尤、勒浪(勒犬)、筆管、姐妹簫、牛角、木葉、馬骨胡、布依四胡

23 朝鮮族 ---伽耶琴、細篳篥、鈴鼓、長鼓、玄琴(格門高)、牙箏、奚琴、鈴鼓、草高

24 哈尼族 ---次喔、美都、巴烏、口弦、木葉、煙盒

25 傈僳族 ---額資(呃吱)、口弦、木葉、傈僳琵琶

26 拉祜族 ---小三弦、吐任、蘆笙、葫蘆笙、口弦

27 東鄉族 ---咪咪、鑼、鈸

28 保安族 ---咪咪、銅鈸

29 納西族 ---蘇古篤(渾不似)、波伯、口弦、蘆管、葫蘆笙、二簧、納西胡琴

30 仫佬族 ---銅鼓、八音鼓、木葉

31 仡佬族 ---泡木筒(瑪嗚哇)、木葉、蘆笙、角胡、八仙鼓

32 錫伯族 ---額墨、菲察克、葦笛、口弦、東不爾

33 景頗族 ---洞巴、吐良、芒鑼、牛角、三比、口弦、樂杵

34 珞巴族 ---彈篾、達崩、口弦、口琴、竹質口簧

35 撒拉族 ---咪咪、口細、口弦

36 布朗族 ---得波、篳當擔、賽玎

37 毛南族 ---海螺、嗩吶

38 普米族 ---葫蘆笙39 阿昌族 ---篳朗叨(葫蘆絲)、葫蘆簫、三月簫、銅口弦、三弦、象腳鼓、芒鑼

40 基諾族 ---竹簧、貝處魯、竹筒

41 德昂族 ---布賴(葫蘆絲)、馬腿琴、結臘、格擺翁、銳左

42 門巴族 ---那額、四孔笛、里令(雙音笛)、布簡

43 裕固族 ---天鵝琴、海螺號、咪咪

44 獨龍族 ---響篾、拉篾、口琴、芒鍋

45 高山族 ---樂杵、口簧、鼻笛、口弦、弓琴

46 赫哲族 ---薩滿鼓、口弦、抓鼓、口胡、四胡、口銜琴

47 維吾爾族 ---都它爾、彈布爾、艾捷克、手鼓、鈴鼓、木嗩吶、皮皮、卡龍、胡西它爾、薩它爾、熱瓦普、哈密胡琴

48 哈薩克族 ---庫布孜、冬不拉、斯不斯額、熱布卜

49 達斡爾族 ---薩滿鼓、四胡、木庫蓮(口胡)、鹿笛、狍哨、口弦、抓鼓

50 塔吉克族 ---乃依、鷹笛、那藝、嗩勒耐依、八朗孜闊木、賽依吐爾、庫木日依、鈴鼓

51 鄂溫克族 ---銅鏡、腰鈴、鹿笛、狍哨

52 鄂倫春族 ---手鼓、口弦、銅鏡、腰鈴、鹿笛、狍哨、抓鼓

53 塔塔爾族 ---曼多林、七弦吉它、手風琴

54 俄羅斯族 ---三角琴、古斯里琴、多姆拉琴、手風琴

55 柯爾克孜族 ---克亞克、考姆茲、那藝、口弦

56 摩梭族---笛子

(2)俄羅斯手風琴叫什麼琴擴展閱讀:

周代,中國已有根據樂器的不同製作材料進行分類的方法,分成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叫做「八音」。在周末至清初的三千多年中,中國一直沿用「八音」分類法。

金類:主要是鍾,鍾盛行於青銅時代。

鍾在古代不僅是樂器,還是地位和權力象徵的禮器。王公貴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種儀典、宴饗與日常燕樂中,廣泛使用著鍾樂。敲擊鍾的正鼓部和側鼓部可發兩個頻率音,這兩個音,一般為大小三度音程。另外還有磬、錞於、勾鑃,基本上都是鍾的變形。

石類:各種磬,質料主要是石灰石,其次是青石和玉石。

均上作倨句形,下作微弧形。大小厚薄各異。磬架用銅鑄成,呈單面雙層結構,橫梁為圓管狀。立柱和底座作怪獸狀,龍頭、鶴頸、鳥身、鱉足。造型奇特,製作精美而牢固。

磬分上下兩層懸掛,每層又分為兩組,一組為六件,以四、五度關系排列;一組為十件,相鄰兩磬為二、三、四度關系。它們是按不同的律(調)組合的。

絲類:各種弦樂器,因為古時候的弦都是用絲作的。有琴、瑟、築、琵琶、胡琴、箜篌等。

竹類:竹製吹奏樂器,笛、簫、箎、排簫、管子等。

匏類:匏時葫蘆類的植物果實,用匏作的樂器主要是笙。

土類:就是陶制樂器,塤、陶笛、陶鼓等。

革類:主要是各種鼓,以懸鼓和建鼓為主。

木類:現在已經很少見了,有各種木鼓、敔、柷。敔是古代打擊樂器,形制呈伏虎狀,虎背上有鋸齒形薄木板,用一端劈成數根莖的竹筒,逆刮其鋸齒發音,作樂曲的終結。

用於歷代宮廷雅樂。柷是古代打擊樂器,形如方形木箱,上寬下窄,用椎(木棒)撞其內壁發聲,表示樂曲即將起始。用於歷代宮廷雅樂。

參考來源:網路-中國民族樂器

③ 請介紹一下手風琴

手風琴介紹

手風琴是一種既能夠獨奏,又能伴奏的簧片樂器,不僅能夠演奏單聲部的優美旋律,還可以演奏多聲部的樂曲,更可以如鋼琴一樣雙手演奏豐富的和聲。手風琴聲音宏大,音色變化豐富,手指與風箱的巧妙結合,能夠演奏出多種不同風格的樂曲。除了獨立演奏外,也可參加重奏、合奏,加之音高固定,易學易懂,體積小,攜帶方便,因此,手風琴很適合不同年齡的演奏者自娛自樂,也可以很方便的攜帶到學校、劇場參加演出。

手風琴演奏需要雙手同時參與,而且在練琴時,手指尖不停的與鍵盤和鍵鈕進行不同速度、不同時間的接觸,這樣便增加了神經末梢與大腦信息的傳遞機會,手指肌肉的控制能力也相應提

高,久而久之,左腦與右腦的信息處理能力將會大大加強,反應能力提高,手指更加靈活,經常練習將會提高雙手以及身體的協調能力。在讀譜並同時進行視奏時,注意力也會相應提高,注意力提高了, 記憶能力也隨之增長。此外,當琴發出聲音時,耳朵將聽到的聲音信號傳遞給大腦,大腦需要對聲音是否正確、音量是否合適、音符的長度是否符合樂譜的要求等等迅速做出判斷,因此練習手風琴的同時也使得眼睛、大腦、手指以及上肢的肌肉同步反應能力逐漸變得快起來,思維速度也隨之加快。隨著程度的加深,表現能力、想像力與表達能力也會相應的豐富起來。

手風琴的發展以及分類

手風琴屬於活簧類樂器。它是借鑒中國笙簧發音原理而形成的。

十八世紀下半葉,中國笙傳入歐洲,隨即便在歐洲開始出現了一些手風琴的前身樂器,但它們大都未能成形便被淘汰了。真正用手拉的風琴是由德國人布期曼(Friedrdch Buschman,1805—1864 )在一八二二年創制的,後經奧地利人德米安(cyrillus Demian 1772—1847)在布斯曼琴的基礎上,集當時手風琴的各種前身樂器之大成,成功地改良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被定名為Accordion的手風琴。直到今天,在歐洲和美洲仍然沿用Accordion這個名稱。

手風琴的種類和規格很多,從結構、形態上看,大致可分為四類,即全音階手風琴,半音階手風琴,鍵鈕式手風琴和鍵盤式手風琴。

全音階手風琴的結構非常簡單,相當於口琴增加了風箱;右手部分有十來個鍵鈕供演奏曲調,左手部分有兩個和弦鍵鈕擔任伴奏;在同一鍵鈕上,推拉風箱發出不同高度的兩個音(與口琴發音相似);琴上沒有背帶,完全靠雙手托琴;全音階手風琴的最大缺點是不能轉調,如若變調則需另換一架琴演奏。

半音階手風琴首先是為轉調帶來了方便;左右手兩部分的鍵鈕數量都有所增加,加之此琴推拉風箱發音高度不同,所以這種琴音域很寬;半音階手風琴也無背帶,仍靠雙手托琴演奏。

鍵鈕式手風琴(亦稱新半音階手風琴)裝上了背帶,這對雙手來說是一大解放;另外推、拉風箱發音高度一致,這樣使風箱的變換和運用也獲得了很大的自由;鍵鈕式手風琴左手部分的鍵鈕數量大大增加而且排列相當科學,因此沿用至今。

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開始出現了鍵盤式手風琴

從此手風琴便分成鍵鈕式、鍵盤式兩大類,二者並行發展。鍵盤式手風琴左手部分其結構與鍵鈕式手風琴完全一樣,只是將右手部分的鍵鈕改為鋼琴式的鍵盤。可能是由於鋼琴的原因,這一改進使手風琴這件歐洲民間樂器迅速在全世界得到最廣泛的普及。

透過上述幾種手風琴結構類型的變化,大致可以看出手風琴發展過程中所經歷的幾個主要階段。當今鍵鈕式手風琴主要是在蘇聯以及北歐一些國家中流行,在其它國家和地區流行最廣泛的還是鍵盤式手風琴。

自手風琴的創制至今,在製造工藝、演奏技巧和手風琴專業音樂創作等方面都有極大的、變革性的發展。當今西德荷萊琴廠生產的185貝司的高級手風琴,已成為國際手風琴界所驚贊、神往、欲求不得的珍品。現代手風琴不僅可以擔任伴奏、獨奏,參加重奏、合奏、協奏,而且可以單獨演奏古典各派音樂大師們的大型音樂作品的原作。隨著手風琴這種樂器的不斷完善和演奏技巧的迅速發展,手風琴專業音樂創作引起了眾多作曲家們的重視,為手風琴專門寫作的作品越來越多。總之,在一百多年的時間內,手風琴由原來的雛形發展成現在這樣完善精美的樂器,其發展速度是相當驚人的,在樂器發展史上也是少見的。

手風琴是在全世界范圍的,最為廣泛普及的樂器之一。在當代,手風琴不僅在專業樂壇上,而且在大眾音樂文化生活中也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早在一九三一年,德國便在特洛辛根市建立了一所手風琴專業學校。到一九四八年學校進而改為州立手風琴學院。在英國,則把手風琴作為發展音樂教育事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一九三六年建立了「英國手風琴演奏者學院」,為發展英國的音樂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使英國成為手風琴音樂創作最為繁榮、文獻資料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現在國際音樂組織建有國際手風琴協會,並經常舉辦國際性的手風琴比賽。在西方一些著名音樂校里都建立了手風琴系,在一些普通大學里,也設有手風琴專業。

在世界手風琴史上,蘇聯手風琴藝術的發展道路是值得注意的。 眾所周知,手風琴在蘇聯早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俄羅斯民間樂器。早在上世紀中葉,即在手風琴剛剛誕生不久,這種新生的樂器就流傳到了古俄羅斯。俄羅斯人對這件還不夠完善的樂器的熱愛,是以一種特殊的方法表示的,他們對手風琴掀起了一場改良再造的風潮。一時間,在俄羅斯各地,同時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經過改頭換面的手風琴,義大利手風琴,德國式手風琴,多調式手風琴,雙排式手風琴,改良式手風琴等等。這些在今天看來似乎有些過於狂熱的行為,大概正是手風琴能夠成為典型的俄羅斯民間樂器的重要原因。現在,蘇聯能生產專供手風琴樂隊使用的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倍低音手琴,也生產專供管弦樂隊使用的手風琴,還有大管、大號、低音大號、圓號、小號、單簧管等特種音色的手風琴。現代蘇聯生產的最大型號的鍵鈕式手風琴的音域,從大字一組的E1音到小字四組的f 4之間,包託了所有七十七個半音音級,超出了六個八度,這在當今世界樂器王國里也是屈指可數的。

紮根於俄羅斯民間音樂活土之中的俄羅斯手風琴演奏藝術的繁榮與發展,對手風琴專業音樂創作也發生著積極的影響。偉大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和普羅科菲耶夫,都曾把手風琴用在大型管弦樂隊中。尼古拉?柴金為手風琴寫的奏鳴曲和帶有管弦樂隊伴奏的手風琴協奏曲,引起國際手風琴界的重視。目前,蘇聯手風琴界,正在為手風琴在管弦樂隊中爭取一個固定的席位而不懈的努力著。

我國的手風琴藝術,是在新中國成立後才開始興起和發展的。 從五十年代初期至七十年代初斯,手風琴在我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啟蒙階段,並循著從部隊到地方、從工廠到學校、從城市到農村這樣一條獨特的路線,在我國人民群眾中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普及。同時,各級各類師范院校和部分音樂藝術院校也逐步開設了手風琴必修課、選修課和主修課。 到了七十年代後期我國的手風琴教育事業和演奏藝術有了較大的發展。國內外手風琴學術交流日益增多,專業手風琴演奏隊伍和教學隊伍不斷壯大。特別是一九八一年中國音協北京手風琴專業組的成立,一九八三年全國音樂藝術院校手風琴學術會議的召開,一九八四年全國高等師范院校手風琴學會的建立,一九八九年全國手風琴學會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手風琴演奏藝術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為手風琴藝術的繁榮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隨著手風琴藝術的繁榮,我國的手風琴製造工藝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天津、上海、營口三家手風琴廠已成為我國手風琴生產的重要基礎。其中,天津手風琴廠和上海手風琴廠都成功地研製了具有當代國際先進水平的自由低音高級演奏手風琴,分別榮獲國家金質獎章和銀質獎章。

然而,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們的手風琴藝術還太年輕,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們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在手風琴基礎理論研究上我們還是空白,專業手風琴音樂創作也才剛剛起步,高等手風琴專業教學體系還未形成,完整系統的教材建設更是急待解決的問題。

我們相信,在我國廣大手風琴專業工作者和愛好者的繼續合作努力下,具有中華民族風格特色的手風琴藝術之花,必將在我們社會主義百花園地里,開放得更加芬芳艷麗,手風琴所具有的作用,也必將在發展我國音樂事業、開展群眾文化娛樂活動和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得到充分的發揮。

手風琴基本演奏技巧

一、無視覺觸感的需要。

眾所周知,其它鍵盤樂器的鍵盤平面方向都是向上時。在演奏中,觸鍵的准確性和可靠性是通過人體的兩種觸感來提供:第一是視覺觸感,二是手指觸感。手風琴的鍵盤平面和鍵鈕平面卻與眾不同,是背向演奏者而向外的,演奏中一般要求不看鍵,因此,演奏時的准確性和可靠性只能靠一種觸感來提供,即手指觸感。這種有限的准確性和可靠性,就要求我們在演奏中下定要貼鍵,才能改善手風琴演奏中,人體所提供的觸感的不足。我們知道世界上許多生物的視覺觸感是很差的,或者根本沒有,但它們的其他器官的異常靈敏,彌補丁這種先天不足。如鼻子的嗅覺,觸須的敏感,聲納的導向等等。手風琴的貼鍵演奏,實際上是增強了手指尖的靈敏度。

二、地面引力偏向影響的需要。

我們在其它鍵盤樂器上觸鍵時,手指的作用力正好與地面的引力方向相同,地面引力不會對手指產生偏向影響。在手風琴上觸鍵時,手指作用力與地面引力是相互垂直的,所以地面引力對手指會產生偏向影響。當然。克服這種偏向影響,主要是靠手臂力量的自我調節。但如果貼鍵演奏,手指與鍵盤之間的摩擦力也能起到一定的,抵消地面引力偏向影響的作用。提高手風琴觸鍵的准確性和可靠性。

三、減小動作幅度的需要。

手風琴構造決定了它的音量強弱不是靠右手觸鍵的力度來控制的,而是靠左手的風箱。所以任何靠大幅度的手指動作,對音量的控制來說都是毫無意義的。再說,手風琴鍵盤的硬度與其它鍵盤樂器的硬度相比,只比電子琴稍硬一些,用不著大力度來按鍵。而且手風琴演奏的風格,應該是輕捷華麗的,不應帶有笨重感。如果我們貼鍵演奏,這時手指與鍵盤距離最近,只要以微小的動作就可按下鍵盤。這樣我們才能去掉使准確性和可靠性受到影響的多餘動作,而容易使手風琴的聲音效果具有輕捷、華麗之感了。

④ 俄羅斯嘎拉莫尼手風琴哪裡可以買

閑魚平台可以買到。
價格都在四位數以上,並且是二手物品。
俄羅斯(前蘇聯)嘎拉莫尼手風琴此琴被譽為「俄羅斯之魂」,是真正屬於老百姓的樂器,不必經過專業培訓即可演奏。

⑤ 請看,這是什麼琴﹖

手風琴屬於活簧類樂器。從結構、形態上看,大致可分為四類,即全音階手風琴,半音階手風琴,鍵鈕式手風琴和鍵盤式手風琴。

手風琴(accordion)是一種既能夠獨奏,又能伴奏的簧片樂器,不僅能夠演奏單聲部的優美旋律,還可以演奏多聲部的樂曲,更可以如鋼琴一樣雙手演奏豐富的和聲。手風琴聲音宏大,音色變化豐富,手指與風箱的巧妙結合,能夠演奏出多種不同風格的樂曲,這是許多樂器無法比擬的;除了獨立演奏外,也可參加重奏、合奏,可以說一架手風琴就是一個小型樂隊。加之音高固定,易學易懂,體積小,攜帶方便,因此,手風琴很適合不同年齡的演奏者自娛自樂,也可以很方便地攜帶到學校、劇場參加演出。

簡介
手風琴屬於活簧類樂器。它是借鑒中國笙簧發音原理而形成的。

1777年,中國器樂「笙」由義大利傳教士阿莫依特神父傳入歐洲,隨即便在歐洲開始出現了一些手風琴的前身樂器,但它們大都未能成形便被淘汰了。真正用手拉的風琴是由德國人德里克· 布期曼(Friedrdch Buschman,1805—1864 )在1821年製造了用口吹的奧拉琴,
手風琴的相冊(19張)1822年又在琴上增加了手控風箱和鍵鈕,後來,奧地利人西里勒斯· 德米安(Cyrillus Demian 1772—1847)在布斯曼的基礎上,集當時手風琴的各種前身樂器之大成,成功地改良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被定名為accordion的手風琴。直到今天,世界各地仍然沿用accordion這個名稱。

結構類型
從歷史上來講,琴的種類和規格很多,從結構、形態上看,大致可分為四類,即全音階手風琴,半音階手風琴,鍵鈕式手風琴和鍵盤式手風琴。
全音階手風琴的結構非常簡單,相當於口琴增加了風箱;右手部分有十來個鍵鈕供演奏曲調,左手部分有兩個和弦鍵鈕擔任伴奏;在同一鍵鈕上,推拉風箱發出不同高度的兩個音(與口琴發音相似);琴上沒有背帶,完全靠雙手托琴;全音階手風琴的最大缺點是不能轉調,如若變調則需另換一架琴演奏。半音階手風琴首先是為轉調帶來了方便;左右手兩部分的鍵鈕數量都有所增加,加之此琴推拉風箱發音高度不同,所以這種琴音域很寬;半音階手風琴也無背帶,仍靠雙手托琴演奏。鍵鈕式手風琴(亦稱新半音階手風琴、巴揚)裝上了背帶,這對雙手來說是一大解放;另外推、拉風箱發音高度一致,這樣使風箱的變換和運用也獲得了很大的自由;鍵鈕式手風琴左手部分的鍵鈕數量大大增加而且排列相當科學,因此沿用至今。目前使用的鍵鈕式手風琴包括了三、四、五排鍵鈕。在我國主要使用五排樣式的鍵鈕手風琴。鍵鈕式手風琴最大的優點在於十二平均律中的半音階上下行。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開始出現了鍵盤式手風琴,從此手風琴便分成鍵鈕式、鍵盤式兩大類,二者並行發展。鍵盤式手風琴左手部分其結構與鍵鈕式手風琴完全一樣,只是將右手部分的鍵鈕改為鋼琴式的鍵盤。可能是由於鋼琴的原因,這一改進使手風琴這件歐洲民間樂器迅速在全世界得到最廣泛的普及。 貝司是左手鍵鈕,對位低音和和旋的統稱
手風琴一般是以貝司來分,譬如8貝司、32 貝司、48貝司、96貝司和120貝司。
主要階段
透過上述幾種手風琴結構類型的變化,大致可以看出手風琴發展過程中所經歷的幾個主要階段。當今鍵鈕式手風琴主要是在蘇聯以及北歐一些國家中流行,在其它國家和地區流行最廣泛的還是鍵盤式手風琴。
自手風琴的創制至今,在製造工藝、演奏技巧和手風琴專業音樂創作等方面都有極大的、變革性的發展。當今西德荷萊琴廠生產的185貝司的高級手風琴,已成為國際手風琴界所驚贊、神往、欲求不得的珍品。現代手風琴不僅可以擔任伴奏、獨奏,參加重奏、合奏、協奏,而且可以單獨演奏古典各派音樂大師們的大型音樂作品的原作。隨著手風琴這種樂器的不斷完善和演奏技巧的迅速發展,手風琴專業音樂創作引起了眾多作曲家們的重視,為手風琴專門寫作的作品越來越多。總之,在一百多年的時間內,手風琴由原來的雛形發展成現在這樣完善精美的樂器,其發展速度是相當驚人的,在樂器發展史上也是少見的。
手風琴是在全世界范圍的,最為廣泛普及的樂器之一。在當代,手風琴不僅在專業樂壇上,而且在大眾音樂文化生活中也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早在一九三一年,德國便在特洛辛根市建立了一所手風琴專業學校。到一九四八年學校進而改為州立手風琴學院。在英國,則把手風琴作為發展音樂教育事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一九三六年建立了「英國手風琴演奏者學院」,為發展英國的音樂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使英國成為手風琴音樂創作最為繁榮、文獻資料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現在國際音樂組織建有國際手風琴協會,並經常舉辦國際性的手風琴比賽。在西方一些著名音樂校里都建立了手風琴系,在一些普通大學里,也設有手風琴專業。
蘇聯手風琴藝術
在世界手風琴史上,蘇聯手風琴藝術的發展道路是值得注意的。 眾所周知,手風琴在蘇聯早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俄羅斯民間樂器。早在上世紀中葉,即在手風琴剛剛誕生不久,這種新生的樂器就流傳到了古俄羅斯。俄羅斯人對這件還不夠完善的樂器的熱愛,是以一種特殊的方法表示的,他們對手風琴掀起了一場改良再造的風潮。一時間,在俄羅斯各地,同時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經過改頭換面的手風琴,義大利手風琴,德國式手風琴,多調式手風琴,雙排式手風琴,改良式手風琴等等。這些在今天看來似乎有些過於狂熱的行為,大概正是手風琴能夠成為典型的俄羅斯民間樂器的重要原因。現在,蘇聯能生產專供手風琴樂隊使用的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倍低音手琴,也生產專供管弦樂隊使用的手風琴,還有大管、大號、低音大號、圓號、小號、單簧管等特種音色的手風琴。現代蘇聯生產的最大型號的鍵鈕式手風琴的音域,從大字一組的E1音到小字四組的f 4之間,包託了所有七十七個半音音級,超出了六個八度,這在當今世界樂器王國里也是屈指可數的。
紮根於俄羅斯民間音樂活土之中的俄羅斯手風琴演奏藝術的繁榮與發展,對手風琴專業音樂創作也發生著積極的影響。偉大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和普羅科菲耶夫,都曾把手風琴用在大型管弦樂隊中。尼古拉柴金為手風琴寫的奏鳴曲和帶有管弦樂隊伴奏的手風琴協奏曲,引起國際手風琴界的重視。目前,俄羅斯手風琴界,正在為手風琴在管弦樂隊中爭取一個固定的席位而不懈地努力著。
中國手風琴發展
我國的手風琴藝術,是在新中國成立後才開始興起和發展的。 從20世紀五十年代初期至七十年代初期,手風琴在我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啟蒙階段,並循著從部隊到地方、從工廠到學校、從城市到農村這樣一條獨特的路線,在我國人民群眾中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普及。同時,各級各類師范院校和部分音樂藝術院校也逐步開設了手風琴必修課、選修課和主修課。 到了七十年代後期我國的手風琴教育事業和演奏藝術有了較大的發展。國內外手風琴學術交流日益增多,專業手風琴演奏隊伍和教學隊伍不斷壯大。特別是一九八一年中國音協北京手風琴專業組的成立,一九八三年全國音樂藝術院校手風琴學術會議的召開,一九八四年全國高等師范院校手風琴學會的建立,一九八九年全國手風琴學會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手風琴演奏藝術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為手風琴藝術的繁榮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隨著手風琴藝術的繁榮,我國的手風琴製造工藝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天津、上海、營口三家手風琴廠已成為我國手風琴生產的重要基礎。其中,天津手風琴廠和上海手風琴廠都成功地研製了具有當代國際先進水平的自由低音高級演奏手風琴,分別榮獲國家金質獎章和銀質獎章。
然而,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們的手風琴藝術還太年輕,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們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在手風琴基礎理論研究上我們還是空白,專業手風琴音樂創作也才剛剛起步,高等手風琴專業教學體系還未形成,完整系統的教材建設更是急待解決的問題。
我們相信,在我國廣大手風琴專業工作者和愛好者的繼續合作努力下,具有中華民族風格特色的手風琴藝術之花,必將在我們社會主義百花園地里,開放得更加芬芳艷麗,手風琴所具有的作用,也必將在發展我國音樂事業、開展群眾文化娛樂活動和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得到充分的發揮。
十八世紀下半葉,中國笙傳入歐洲,隨即便在歐洲開始出現了一些手風琴的前身樂器,但它們大都未能成形便被淘汰了。真正用手拉的風琴是由德國人布期曼 (Friedrdch Buschman,1805—1864 )在一八二二年創制的,後經奧地利人德米安(cyrillus Demian 1772—1847)在布斯曼琴的基礎上,集當時手風琴的各種前身樂器之大成,成功地改良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被定名為Accordion的手風琴。直到今 天,在歐洲和美洲仍然沿用Accordion這個名稱。
手風琴的種類和規格很多,從結構、形態上看,大致可分為四類,即全音階手風琴,半音階手風琴,鍵鈕式手風琴和鍵盤式手風琴。
全音階手風琴的結構非常簡單,相當於口琴增加了風箱;右手部分有十來個鍵鈕供演奏曲調,左手部分有兩個和弦鍵鈕擔任伴奏;在同一鍵鈕上,推拉風箱發出不同 高度的兩個音(與口琴發音相似);琴上沒有背帶,完全靠雙手托琴;全音階手風琴的最大缺點是不能轉調,如若變調則需另換一架琴演奏[1]
編輯本段
類型
鍵鈕式
鍵鈕式手風琴(或稱巴揚):左右手都為鍵鈕的手風琴。分為B系統和C系統,B系統琴右邊第一排的第一個白鍵鈕音是B音,C系統琴右邊第一排的第一個白鍵音為C音。B系統在俄羅斯較為廣泛流傳,C系統在歐洲比較多。而我國這兩種系統的琴都比較流傳。
鍵盤式
鍵盤式手風琴:右手是以十二平均律結構的鋼琴鍵盤形式,左手是鍵鈕的手風琴。
鍵鈕和鍵盤式手風琴都分為傳統貝司低音琴及雙系統可變換自由低音琴。傳統貝司低音琴是指它的左手貝司只有一組低音,相同的音只是重復這個音,所有低音只在一個八度內。雙系統可變換自由低琴是左手貝司既有傳統低音琴的結構又有自由低音結構,它是通過一個轉換按鈕來變換的。左手貝司轉換成自由低音結構後,可以演奏多個八度的音,提高了手風琴的表現能力。右手鍵盤有十三種音色。
電子式
電子手風琴(或稱MIDI手風琴)採用了數字技術,可以實現各種音效及特效的手風琴,通常有MIDI介面可以連接至各種外部設備。有些電子手風琴帶有力度感應鍵盤,不僅可以通過風箱控制力度,還可以用觸鍵力度來控制強弱。
班東尼
班東尼手風琴(或稱班多鈕手風琴)由德國六角手風琴演變而來,在南美十分流行,主要用於演奏探戈音樂。而被稱作「探戈之父」的皮亞佐拉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編輯本段
演奏技巧
手風琴演奏需要雙手同時參與,而且在練琴時,手指尖不停地與鍵盤和鍵鈕進行不同速度、不同時間地接觸,這樣便增加了神經末梢與大腦信息的傳遞機會,手指肌肉的控制能力也相應提高,久而久之,左腦與右腦的信息處理能力將會大大加強,反應能力提高,手指更加靈活,經常練習將會提高雙手以及身體的協調能力。在讀譜並同時進行視奏時,注意力也會相應提高,注意力提高了, 記憶能力也隨之增長。此外,當琴發出聲音時,耳朵將聽到的聲音信號傳遞給大腦,大腦需要對聲音是否正確、音量是否合適、音符的長度是否符合樂譜的要求等等迅速做出判斷,因此練習手風琴的同時也使得眼睛、大腦、手指以及上肢的肌肉同步反應能力逐漸變得快起來,思維速度也隨之加快。隨著程度的加深,表現能力、想像力與表達能力也會相應的豐富起來。
1.無視覺觸感
手風琴教學
眾所周知,其它鍵盤樂器的鍵盤平面方向都是向上時。在演奏中,觸鍵的准確性和可靠性是通過人體的兩種觸感來提供:第一是視覺觸感,二是手指觸感。手風琴的鍵盤平面和鍵鈕平面卻與眾不同,是背向演奏者而向外的,演奏中一般要求不看鍵,因此,演奏時的准確性和可靠性只能靠一種觸感來提供,即手指觸感。這種有限的准確性和可靠性,就要求我們在演奏中下定要貼鍵,才能改善手風琴演奏中,人體所提供的觸感的不足。我們知道世界上許多生物的視覺觸感是很差的,或者根本沒有,但它們的其他器官的異常靈敏,彌補丁這種先天不足。如鼻子的嗅覺,觸須的敏感,聲納的導向等等。手風琴的貼鍵演奏,實際上是增強了手指尖的靈敏度。
2.地面引力偏向
我們在其它鍵盤樂器上觸鍵時,手指的作用力正好與地面的引力方向相同,地面引力不會對手指產生偏向影響。在手風琴上觸鍵時,手指作用力與地面引力是相互垂直的,所以地面引力對手指會產生偏向影響。當然。克服這種偏向影響,主要是靠手臂力量的自我調節。但如果貼鍵演奏,手指與鍵盤之間的摩擦力也能起到一定的,抵消地面引力偏向影響的作用。提高手風琴觸鍵的准確性和可靠性。
3.減小動作幅度
手風琴構造決定了它的音量強弱不是靠右手觸鍵的力度來控制的,而是靠左手的風箱。所以任何靠大幅度的手指動作,對音量的控制來說都是毫無意義的。再說,手風琴鍵盤的硬度與其它鍵盤樂器的硬度相比,只比電子琴稍硬一些,用不著大力度來按鍵。而且手風琴演奏的風格,應該是輕捷華麗的,不應帶有笨重感。如果我們貼鍵演奏,這時手指與鍵盤距離最近,只要以微小的動作就可按下鍵盤。這樣我們才能去掉使准確性和可靠性受到影響的多餘動作,而容易使手風琴的聲音效果具有輕捷、華麗之感了。
編輯本段
相關網站
手風琴之家
論壇定位於展示手風琴特色、打造手風琴文化、共享手風琴信息,旨在服務社會。 手風琴之家論壇始建於2010年10月4日,是一個公益性、非營利性質的論壇。2010年10月6日正式開放注冊,並進行了全面的測試階段。2010年10月7日論壇正式進入運行階段。論壇被命名為「手風琴之家」。網址解釋「accordion」代表「手風琴」的英文!「home」代表「家園的意思」網站自2010年10月7日運行以來用戶數量不斷增加。對於論壇建設我們著眼於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效能管理,目標是力爭成為國內一流的手風琴綜合網站。前沿的技術、熱情的服務,是手風琴之家論壇永遠不變的信念,網站管理團隊有著極其強大的責任心和凝聚力,在不斷的創新和完善中,使手風琴之家論壇蒸蒸日上,為廣大手風琴愛好者提供更良好的服務。相信我們本著「創新、求實、娛樂、服務」的理念,一定會為您提供滿意的服務。讓我們一起努力創造「手風琴之家」更加美好的明天。

⑥ 問一種樂器,經常在東歐音樂中使用。看上去和手風琴差不多,但右手不是黑白鍵,而是一個個豆豆一樣的按鍵

巴揚,學名旋鈕式手風琴,是一種比鍵盤式手風琴更有魅力的簧片樂器,流行於前蘇聯,現在的俄羅斯已經東歐一些國家。

弗里德里克·里普斯(Friedrich Lips於1948年生於葉曼斯克明斯克)現在莫斯科格聶辛音樂學院任教,1969年他獲得在德國克林根塔爾國際手風琴比賽的頭獎,1982年被授予「功勛藝術家」稱號,1994年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
弗里德里克.里普斯在世界各地舉辦音樂會,足跡遍及各國,如美國、加拿大、中國(SongI註:他第一次來中國是1993年來北京參加第一屆中國國際手風琴藝術節,舉辦了獨奏音樂會,他的演奏嚴謹深刻,技巧極為嫻熟輝煌,特別是對於大型作品的詮釋使中國的手風琴家和愛好者深受啟發;第二次來中國是2000年夏天在天津音樂學院和另外幾位著名手風琴藝術家伊麗莎白.莫澤爾(E.Moser)以及在德國深造的曹曉青舉辦的手風琴大師班,輔導中國學生學習巴揚手風琴特別是自由低音的演奏。他的表演和講學遍及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地著名的音樂廳中演奏,並與世界一流指揮家、演奏家合作。他錄制了大量唱片,既有古典的也有現代的,既有歐洲經典作品也有民間風格的作品。
里普斯是《巴揚的演奏藝術》一書的作者(1985年在莫斯科由Muzika公司出版,1998年發行第二版,並由德國Intermusik Schmuling公司翻譯出版了德語版)。同時他還發表了大量關於巴揚手風琴演奏理論的文章,出版了大量由管風琴和鋼琴作品改編的巴揚手風琴作品。他是巴揚文化的倡導者,是眾多巴揚手風琴保留曲目的作者和推廣者.

謝苗諾夫 美國手風琴家詹姆斯·南丁格爾 太多太多了。。。你自己網路吧。。

⑦ 手風琴還叫八洋嗎

◆不是的,你說的八洋正名叫巴揚(БАЯН),是最初的手風琴,是俄羅斯的,是最簡單的手風琴,它左手的和聲功能和右手的鍵盤都非常簡單,實際上都是按鈕而非鍵盤。它的體積小,通過風箱不同的開關運動產生不同的音高,與口琴的原理基本相同。
◆手風琴是比巴揚完善得多的風箱式樂器。右手側是行鋼琴相似的黑白鍵盤,左手是用來演奏和聲的按鈕。

⑧ 索布拉尼巴揚手風琴是哪個廠家生產

索布拉尼是義大利生產,巴揚是俄羅斯生產。
索布拉尼手風琴最初是由保羅在義大利生產,後創辦工廠;巴揚(俄語баян)是俄羅斯的民族樂器。這個名字來源於俄羅斯的一位名叫巴揚的演奏家,他當時因為演奏古老的手風琴而聞名。古手風琴經過無數次改良而成為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這種鍵鈕式自由低音手風琴,1905年聖彼得堡生產出第一台鍵鈕式手風琴,人們為了紀念他而將這種琴命名為「巴揚」。
現索布拉尼品牌已被其它品牌收購。巴揚手風琴具有指法簡便,音域寬廣、體積小、易掌握等特點,在國外,尤其是歐洲非常盛行。

⑨ 巴揚手風琴 與鍵盤手風琴 有什麼不同 (我是指在使用上)右手那麼多安扭

從鍵盤琴改為巴揚,我感覺並不難,起碼比初學手風琴時要容易,第一,琴體外形基本一樣,退拉風箱和左手貝斯一樣(指傳統貝斯)。所不一樣的只是右手鍵位的排列方式不同。


注意:

巴揚(俄語баян)是俄羅斯的民族樂器。巴揚手風琴具有指法簡便,音域寬廣、體積小、易掌握等特點,在國外,尤其是歐洲非常盛行。

這個名字來源於俄羅斯的一位名叫巴揚的演奏家,他當時因為演奏古老的手風琴而聞名。古手風琴經過無數次改良而成為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這種鍵鈕式自由低音手風琴,1905年聖彼得堡生產出第一台鍵鈕式手風琴,人們為了紀念他而將這種琴命名為「巴揚」。

巴揚是屬於手風琴這個大家族的。只是傳統手風琴我們稱它為鍵盤式手風琴,而巴揚則是鍵鈕式手風琴。通過圖1可以從直觀外形上看出巴揚和鍵盤手風琴的區別。

巴揚的鍵盤都是由一粒粒紐扣組成的,排列是蛇行排列,每相鄰的三個鍵鈕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這樣的排列使得巴揚產生了傳統鍵盤手風琴無法比擬的寬音域。

⑩ 購買何種牌子的手風琴好

國內還是鸚鵡好.
最好在天津去買.他那裡琴擺得多的時候,隨便拿一個都是好的.當然,其他城市大的樂器店也有賣,就怕質量有些不太好,最好找專業的老師或者其他什麼的幫你去挑一下.http://www.yyjyw.com/pro/都是鸚鵡牌的手風琴,看看吧.對了,國內排第二的好象是百樂,我也不清楚是第二還是第三了.但一般學琴都用的是鸚鵡.

手風琴的選購

--------------------------------------------------------------------------------

編輯 :fqz 轉自:質量中國 點擊數:102

挑選小提琴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鍵盤:琴鍵排列必須平整均勻,鍵與鍵之間沒有過寬的縫隙或疏密不勻的現象,按鍵時黑白鍵不相摩擦。


②風箱:外觀嚴整,金屬包角結實,風箱應不漏氣,松緊自如。不按鍵就拉風箱,難以拉開者表明不漏氣。


③簧片:推拉風箱都能及時發音,強風音不啞,微風也發音,推或拉的音量應當一致。


④貝司:貝司的按鍵應平整,軟硬適度,沒有聯音現象。


⑤音質:低音區、高音區逐一彈,音量應平衡,高音音量應稍小一些。逐一按下多音器鍵,應輕松靈敏,音色變換明顯,無雜音。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手風琴叫什麼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