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禁止俄羅斯在奧運會用喀秋莎替代國歌是什麼原因
因為「喀秋莎」在俄羅斯是一首愛國主義歌曲,含有號召士兵們保衛祖國的內容。而俄羅斯隊使用何種歌曲應由國際奧委會來決定,而不是俄羅斯。
據悉,2020年12月17日,CAS公布了圍繞世界反興奮劑組織(WADA)和俄羅斯反興奮劑機構(RUSADA)之間爭端的裁決。仲裁法院實際上減輕了WADA對俄體壇的處罰,將罰期縮短為原來希望的一半。根據裁定,2022年12月16日前,俄羅斯運動員都不能代表國家參加大型國際賽事。
俄奧委會主席斯坦尼斯拉夫·波茲尼亞科夫2月表示,俄方向國際奧委會建議允許在奧運會上使用<喀秋莎>代替俄羅斯國歌。
(1)俄羅斯為什麼不用喀秋莎當奧運會歌擴展閱讀:
<喀秋莎>歌曲鑒賞
<喀秋莎>這首歌,描繪的是前蘇聯春回大地時的美麗景色和一個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對離開故鄉去保衛邊疆的情人的思念。
這當然是一首愛情歌曲。這首歌曲,沒有一般情歌的委婉、纏綿,而是節奏明快、簡捷,旋律朴實、流暢,因而多年來被廣泛傳唱,深受歡迎。在蘇聯的衛國戰爭時期,這首歌對於那場戰爭,曾起到過非同尋常的作用。雖然喀秋莎非常有名,但它並不如卡琳卡般屬於俄國民謠。
② 你如何看待俄羅斯被禁止奧運會用喀秋莎替代國歌這件事
俄羅斯被禁止奧運會用《喀秋莎》代替國歌,這是而易見的結果,因為《喀秋莎》在俄羅斯是具有號召士兵保衛祖國的內容,而且俄羅斯出現大規模使用興奮劑的丑聞這樣的裁決是公平正義的。
國際體育仲裁俄羅斯結局大快人心
對於一個人來說,不遵守規章制度,也是不被一個單位所認可的,更何況是一個國家。無以規矩,不成方圓,由此可見,規矩是約束一個人的根本,更是一個國家立足的地基。對於小俄羅斯這樣一個視規矩為無物的國家來說,遲早會為此吃虧。就像現如今俄羅斯已經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俄羅斯的國家運動員為了贏得比賽不擇手段,甚至服用興奮劑,他們這是完全視規矩為無物,這種行為完全是對自己職業的褻瀆,更是對自己的不尊重。相信俄羅斯的國家運動員集體服用興奮劑這樣的事件並不是一件簡單的運動員個人行為了,這已經上升到了俄羅斯一個國家,若沒有俄羅斯國家政府人員的默認,不可能會出現集體國家級運動員服用興奮劑的丑聞。
但俄羅斯的國家級運動員集體被發現服用興奮劑後,國際體育仲裁委員會就世界反興奮劑機構與俄羅斯反興奮劑機構的爭議作出了裁決,最終裁決結果為禁止俄羅斯國家級運動員到2022年12月之前再代表國家出面參加競賽。同時也不允許俄羅斯運動員使用俄羅斯國歌和國旗,俄羅斯國家級運動員只能以中立運動員的身份進行參賽,否則沒有機會進入競技場。
所以說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要在規則之內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優勢去贏得他人的尊重。
③ 東京奧運俄國歌將被柴可夫斯基音樂替代,為什麼會由此替代
這個是因為俄羅斯運動員,在2020年12月17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已經做出裁決。要求俄羅斯運動員在2022年12月16日前,根本沒有辦法使用俄羅斯相關標識。這個決定對於俄羅斯運動員來講,真的很不公平,有些人沒有服興奮劑,就要受到這種懲罰。
奧運會第一次抵制,是在羅馬帝國攻破希臘之後。因為羅馬皇帝信奉基督教,禁止奧運會舉辦。現代奧運會是由法國人顧拜旦提出,中間因為世界大戰被停止過。後來奧運會中間因為別的原因,也被抵制過,像蒙特利爾,莫斯科,洛杉磯。
④ 俄羅斯為什麼不能用國歌
英國賽事內幕網站報道,國際體育仲裁法院(CAS)不準俄羅斯奧委會在東京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上用歌曲《喀秋莎》代替國歌。
報道說:「CAS向本網證實,需要對(有關規定的)一部分進行解釋。當中提到,『俄羅斯國歌(或任何與俄羅斯有關的歌曲)不應在任何正式活動中被演奏或演唱,包括頒獎儀式和開閉幕式』。」
報道指出,相關機構得出結論,「任何與俄羅斯有關的歌曲是指任何與俄羅斯有關或提到俄羅斯的歌曲,包括《喀秋莎》」。
聲明中認定:「《喀秋莎》在俄羅斯被視為愛國主義歌曲,包含號召士兵保衛祖國的內容……俄羅斯奧運代表團使用哪種歌曲的決定將由國際奧委會,而非俄羅斯作出。」
2020年12月17日,CAS公布了圍繞世界反興奮劑組織(WADA)和俄羅斯反興奮劑機構(RUSADA)之間爭端的裁決。仲裁法院實際上減輕了WADA對俄體壇的處罰,將罰期縮短為原來希望的一半。根據裁定,2022年12月16日前,俄羅斯運動員都不能代表國家參加大型國際賽事。
俄奧委會主席斯坦尼斯拉夫·波茲尼亞科夫2月表示,俄方向國際奧委會建議允許在奧運會上使用《喀秋莎》代替俄羅斯國歌。
⑤ 俄為何或在奧運會上用《喀秋莎》代替國歌
這是因為此前,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12月17日就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與俄羅斯反興奮劑機構(RUSADA)的糾紛做出裁決,裁定俄羅斯運動員在2022年12月16日之前不可代表國家參加奧運會、殘奧會和世錦賽。這意味著未來兩年內俄羅斯運動員參加這些大型賽事時不能打出國旗,也不能奏國歌。
1月14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俄羅斯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主席、擊劍奧運冠軍韋利卡婭向記者表示,委員會向俄奧委會建議今後兩年在奧運會上用《喀秋莎》代替國歌,作為運動員入場樂曲。韋利卡婭說,「選用《喀秋莎》是集體意見。這首歌大家都知道,在國際上也有名。」
(5)俄羅斯為什麼不用喀秋莎當奧運會歌擴展閱讀
俄羅斯並不是第一次被禁賽:
俄羅斯運動員被禁賽並非所有選手都被列入禁賽名單中,如果該運動員能證明自身未牽涉入興奮劑丑聞,那麼能夠以中立身份參加比賽。而且,俄羅斯仍可以繼續參加今年的歐洲杯,因為歐洲杯的主辦方是歐足聯,在反興奮劑違規的裁決中它不屬於國際重大賽事主辦方。
這已不是近年來俄羅斯第一次被禁止參加國際性的體育賽事。此前,世界反興奮劑組織也以興奮劑丑聞為由禁止俄羅斯參加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和2018年的平昌冬奧會。
⑥ 俄羅斯體育部長同意在奧運會用《喀秋莎》代替國歌,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
俄羅斯體育部長奧萊格-馬迪欽說出原因:《喀秋莎》這首歌在蘇聯和俄羅斯有著悠久的傳統,它在世界上廣為人知,並且與我們的國家息息相關。這一提議得到了運動員的肯定。當然,我尊重這一點,我們將對此表示支持。
1、《喀秋莎》悠久的傳統。
《喀秋莎》是作者勃蘭切爾用詩人伊薩科夫斯基的一首抒情詩寫成的。蘇聯著名作曲家勃蘭切爾看到這首詩歌後,馬上便把它譜成了歌曲,迅速唱遍了蘇聯,在蘇維埃共和國聯盟中頓時掀起了一次愛國主義的熱潮。《喀秋莎》這首歌,描繪的是前蘇聯春回大地時的美麗景色和一個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對離開故鄉去保衛邊疆的情人的思念。這是一首愛情歌曲。這首歌曲,沒有一般情歌的委婉、纏綿,而是節奏明快、簡捷,旋律朴實、流暢,因而多年來被廣泛傳唱,深受歡迎。這首愛情歌曲在戰爭中得以流傳,其原因就在於,這歌聲使美好的音樂和正義的戰爭相融合,這歌聲把姑娘的情愛和士兵們的英勇報國聯系在了一起,這飽含著少女純情的歌聲,使得抱著冰冷的武器、卧在寒冷的戰壕里的戰士們,在難熬的硝煙與寂寞中,心靈得到了情與愛的溫存和慰藉。
最後, 目前這份提議,仍有待俄羅斯奧委會的批准。
⑦ 關於俄或在奧運會上用喀秋莎代替國歌一事,你有何看法
《喀秋莎》對於俄羅斯人的意義相當之大,不亞於《我和我的祖國》對中國人的意義。
《喀秋莎》是由蘇聯作曲家、蘇聯人民藝術家馬特維·伊薩科維奇·布蘭特所創作,他是2級斯大林獎獲得者和社會主義勞動英雄。這首《喀秋莎》是布蘭特於1938年創作的,起初並不是怎麼流行,真正讓它走紅是在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這首歌從後方到前線、從城市到鄉村,在蘇聯遼闊的土地上廣為傳唱,成為蘇聯人民保家衛國和戰勝德國法西斯的一個有力象徵和見證,並且成為了許多歌唱家,例如烏焦索夫、涅恰耶夫、維諾戈拉多夫、列緬舍夫、柯布松、別爾涅斯、魯斯蘭諾娃和奧庫扎瓦等人在音樂會上演唱的保留曲目。
⑧ 俄或在奧運會上用喀秋莎代替國歌,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建議
因為《喀秋莎》對於俄羅斯人的意義就相當於《我和我的祖國》對中國人的意義。
《喀秋莎》是由馬特維·伊薩科維奇·布蘭特 所創作,布蘭特是蘇聯作曲家、蘇聯人民藝術家,2級斯大林獎獲得者和社會主義勞動英雄。這首《喀秋莎》是布蘭特於1938年創作的,起初並不是怎麼流行,真正讓它走紅是在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這首歌從後方到前線、從城市到鄉村,在蘇聯遼闊的土地上廣為傳唱,成為蘇聯人民保家衛國和戰勝德國法西斯的一個有力象徵和見證,並且成為了許多歌唱家,例如烏焦索夫、涅恰耶夫、維諾戈拉多夫、列緬舍夫、柯布松、別爾涅斯、魯斯蘭諾娃和奧庫扎瓦等人在音樂會上演唱的保留曲目。
⑨ 俄或在奧運會上用《喀秋莎》代替俄羅斯國歌,這首歌對俄羅斯有什麼意義
要說說《喀秋莎》這首歌對俄羅斯有什麼意義,我們就要先了解一下這首歌,這首歌由民謠歌手麗基雅·魯斯蘭諾娃首次演唱,馬特維·勃蘭切爾作曲,米哈伊爾·伊薩科夫斯基作詞,是一首二戰時蘇聯經典歌曲 。
在蘇聯衛國戰爭時期,蘇聯有個武器也被稱為《喀秋莎》, 這個武器的全名是BM-13“喀秋莎” 火箭炮。這是由沃羅涅日州的共產國際兵工廠組織生產,取共產國際俄文第一個字母K命名並印在炮車上, 而k則是俄文單詞共產國際的第一個字母。在戰爭時期需要對新型武器進行保密。當時使用的蘇聯紅軍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字。根據k這個字母,被士兵們命名為一個女性的愛稱“喀秋莎” 而這個名稱也迅速在蘇聯紅軍里傳播開來,有趣的是在對立方德國納粹這邊這將其稱之為斯大林的管風琴。這是因為這種武器發射時像管風琴發射的聲音。
總的來說這首歌在俄羅斯的歷史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⑩ 為什麼禁止俄羅斯用喀秋莎
禁止俄羅斯用喀秋莎是因為2020年年底,國際體育仲裁法庭認定俄羅斯反興奮劑機構違規,規定俄羅斯運動員要到2022年12月16日才能使用俄羅斯國旗和國歌,運動員在此之前將不能代表國家比賽,只能以中立運動員身份參賽。
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在聲明中表示:「喀秋莎」在俄羅斯是一首愛國主義歌曲,含有號召士兵們保衛祖國的內容。而俄羅斯隊使用何種歌曲應由國際奧委會來決定,而不是俄羅斯。2020年12月,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對俄羅斯大規模使用興奮劑一事做出裁決。
從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俄羅斯運動員不可以代表國家參加國際大型賽事,只能以中立身份參加,且不得使用俄羅斯國旗和國歌。
《喀秋莎》的創作背景
《喀秋莎》是作者勃蘭切爾用詩人伊薩科夫斯基的一首抒情詩寫成的。1938年,張鼓峰事件發生時,正值琿春地區的夏秋季節,蘇聯詩人伊薩科夫斯基就是從這得到了創作的靈感,寫出了詩歌《喀秋莎》。
蘇聯著名作曲家勃蘭切爾看到這首詩歌後,馬上便把它譜成了歌曲,迅速唱遍了蘇聯,在蘇維埃共和國聯盟中頓時掀起了一次愛國主義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