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烤羊肝配什麼乳酪

俄羅斯烤羊肝配什麼乳酪

發布時間:2022-07-23 13:58:27

㈠ 什麼樣的紅酒應該配什麼樣的乳酪

㈡ 吃什麼乳酪,配什麼葡萄酒

乳酪和葡萄酒是絕佳的搭配,記住下面三條乳酪與葡萄酒搭配的黃金法則,就能輕松找到最合適的葡萄酒來搭配美味的乳酪了!

法則一:風味相近

將風味相近的乳酪和葡萄酒進行搭配,會使1+1大於2。在餐酒搭配時,將風格相近的食物和葡萄酒搭配,這一點同樣適合葡萄酒和乳酪。如果某一種乳酪的獨特風味特別吸引你,你就應該尋找一瓶具有同樣風味的葡萄酒來與之搭配。例如,氣味濃郁並偏酸的新鮮山羊乳酪適合搭配柑橘果味濃郁、風格奔放的長相思(Sauvignon blanc)葡萄酒,而卡芒貝爾(Camembert)與霞多麗(Chardonnay),陳年山羊乳酪與雪利酒,瑞士的大孔乳酪埃蒙塔爾(Emmental)與梅洛(Merlot)等都是絕佳的搭配。

法則二:口感相近

對於乳酪來說,口感也是影響其風味的重要因素之一,這就如葡萄酒的酒體相對於風味而言一樣。因此,口感厚重的乳酪應該搭配酒體豐滿的葡萄酒。例如,口感黏膩柔滑的布里乳酪(Brie)適合搭配經橡木桶熟成的霞多麗葡萄酒,葡萄酒和乳酪的順滑口感會相得益彰。風格中性的切達(Cheddar)則適合搭配中度酒體的仙粉黛(Zinfandal)葡萄酒。另外一些經典搭配比如曼徹格乳酪(Manchego)和里奧哈(Rioja)產區出產的葡萄酒,格呂耶爾(Gruyere)乳酪和瓊瑤漿(Gewurztraminer)都能讓人大快朵頤。


法則三:風味互補
這條法則看似和第一條法則矛盾,也不符合大家常說的「濃配濃,淡配淡」的餐酒搭配法則。然而,如果你喜歡甜咸搭配或者甜鮮搭配的食物,這條法則一定會適合你。風味互補的乳酪和葡萄酒可能會摩擦出別樣的火花。將鹹味乳酪和甜酒搭配,只要甜鹹的味道平衡,也會是美味的享受。例如,羅克福乳酪(Roquefort )搭配波特酒(Port)或者斯提爾頓乳酪(Stilton )搭配蘇玳(Sauternes)甜白葡萄酒等。

㈢ 哪些食物可以一起搭配著吃會補鈣

食物的科學烹調能夠增加鈣的攝入。這里介紹幾種多鈣食品的烹調方法:

1、可以把小黃魚製成酥魚。做法是:把鍋燒熱,在鍋內放入蔥、姜鋪底,把10公分左右長的小黃魚排放在上面,加適量醋用慢火燉爛,甚至可以連魚頭、魚刺都變酥了。這樣,整條魚都變成了可以食用的鈣劑。

2、高壓鍋飩雞。可以把雞肉、雞骨盡量飩爛、飩酥,鼓勵寶寶把軟骨嚼碎咽下,也能夠補充鈣質。

當然,以上這兩種食品不太適合於2歲以前的寶寶,2歲半以後,多數寶寶已長出了20顆乳牙,有了咀嚼能力,才可以給寶寶吃這類食物,否則寶寶也不易消化吸收。

還可以做大骨頭湯。將買來的大棒骨洗凈,敲裂或敲斷,涼水下鍋,放入骨頭,燒開後,撇去浮沫,加蔥、姜、料酒,用小火燉煮,時間可長一些。讓寶寶喝湯,吃骨髓。這是一種非常好的補鈣食品,適合各年齡的寶寶。該湯還可以加在寶寶的其它食品中,混合喂養。比如用骨頭湯下面條,蒸雞蛋羹等。蝦皮和豆腐中含鈣量較高,也應該經常給寶寶食用。

另外,斷奶以後的寶寶每天也應該保證至少攝入牛奶250毫升,增加鈣的攝入量。

很多人以為,通過飲食可以補鈣,但實際上在日常飲食中,很多不經意、不正確的膳食行為會讓你丟失大量的鈣。
磷多丟失鈣:鈣磷比例失衡是導致人們缺鈣的元兇。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鈣∶磷比例是2∶1,然而,現實生活中,人們過多地攝入碳酸飲料、可樂、咖啡、漢堡包、比薩餅、小麥胚芽、動物肝臟、炸薯條等大量含磷的食物,使鈣∶磷比例高達1∶10~20,這樣,飲食 中過多的磷會把體內的鈣"趕"出體外。
補鈣不補鎂,吃完就後悔:人們補鈣的時候,只注意補充維生素D,卻往往不知道要補充鎂。鈣與鎂似一對雙胞胎兄弟,總是要成雙成對地出現,而且鈣與鎂的比例為2∶1時,是最利於鈣的吸收利用的了。所以,在補鈣的時候,切記不要忘了補充鎂。含鎂較多的食物有:堅果(如杏仁、腰果和花生)、黃豆、瓜籽(向日葵籽、南瓜籽)、穀物(特別是黑麥、小米和大麥)、海產品(金槍魚、鯖魚、小蝦、龍蝦)。
大魚大肉"吃"掉鈣:高蛋白飲食是引起骨質疏鬆症的原因所在。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A:每天攝入80克的蛋白質,將導致37毫克的鈣流失;B:每天攝入240克的蛋白質,額外另補充1400毫克的鈣,將導致137毫克鈣的流失。額外補充鈣並不能阻止高蛋白所引起的鈣流失,過量攝入大魚大肉而不注意酸鹼平衡,將導致鈣的大量流失。那麼,怎樣飲食才能促進鈣吸收?維生素C促進吸收鈣:把含鈣高的食物與維生素C和泡菜汁一起服用,或者每天自己製作臍橙、柚子、橘子、蘆柑、檸檬飲用,其生物利用度要增強12%。顯然是這些水果中大量的維生素C的參與,使得鈣能更好地被小腸吸收。
葷素平衡提高鈣的利用率:比如豆腐燉魚,魚肉中含維生素D,豆腐含鈣豐富。維生素D可促進鈣的吸收,使豆腐中鈣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另外,主食講究谷豆類混食,不僅能使氨基酸互補達到最理想化,還能促進鈣的吸收。

1、牛奶

半斤牛奶,含鈣300毫克,還含有多種氨基酸、乳酸、礦物質及維生素,促進鈣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鈣質人體更易吸取,因此,牛奶應該作為日常補鈣的主要食品。其他奶類製品如酸奶、乳酪、奶片,都是良好的鈣來源。健康提示:夏季牛奶飲用也要需有選擇

2、海帶和蝦皮
海帶和蝦皮是高鈣海產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補鈣300毫克呢。並且它們還能夠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硬化。

海帶與肉類同煮或是煮熟後涼拌,都是不錯的美食。蝦皮中含鈣量更高,25克蝦皮就含有500毫克的鈣,所以,用蝦皮做湯或做餡都是日常補鈣的不錯選擇。

友情提醒:容易對海製品過敏的人們要小心食用喲。

3、豆製品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鈣量也很高。500克豆漿含鈣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鈣就高達500毫克,其他豆製品也是補鈣的良品。

友情提醒:豆漿需要反復煮開7次,才能夠食用。而豆腐則不可與某些蔬菜同吃,比如菠菜。菠菜中含有草酸,它可以和鈣相結合生成草酸鈣結合物,從而妨礙人體對鈣的吸收,所以豆腐以及其他豆製品均不宜與菠菜一起烹制。但,豆製品若與肉類同烹,則會味道可口,營養豐富。

4、動物骨頭

動物骨頭里80%以上都是鈣,但是不溶於水,難以吸收,因此在製作成食物時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後用文火慢煮。吃時去掉浮油,放些青菜即可做成一道美味鮮湯。

友情提醒:魚骨也能補鈣,但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做法。干炸魚、燜酥魚都能使魚骨酥軟,更方便鈣質吸收,而且可以直接食用。

5、蔬菜

蔬菜中也有許多高鈣的品種。雪裡蕻100克含鈣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鈣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友情提醒:這些綠葉蔬菜每天吃上250克就可補鈣400毫克。

㈣ 西方人吃乳酪一般都是怎麼吃的搭配什麼吃

乳酪的吃法

從十字軍東征開始,乳酪就進入了食用菜譜,它曾經是僧侶佐餐的佳品,在18世紀時,被當成甜點與糖煮水果一起食用。發展到現在,乳酪吃法已是花樣繁多,比較傳統又簡單,且稱得上完美的是搭配紅酒和麵包,特別是法國棍子麵包。乳酪中被認為最適合與麵包搭配的是布里乳酪、山羊乳酪、青紋乳酪、主教橋乳酪、卡門培爾乳酪和洛克福爾乳酪等等。

乳酪和水果配搭,是法國人對美食的不懈追求,乳酪佐以紅酒直接食用也是一種極樂享受,當然還可以加在餅干里一起吃,或者用以拌食沙拉,亦可放入煮熱的小鍋融化濃稠的湯,用來涮肉類,似同火鍋。聽說在台灣還流行吃乳酪配紅酒的減肥法:「睡前30分鍾內,吃一兩片大概50g的全脂高鈣乳酪,配飲1杯 50-100cc的紅酒,可以提高新陳代謝率,助於燃燒脂肪。原因是睡眠時代謝慢、體溫低,吃乳酪和喝紅酒,可產熱並加速新陳代謝,能邊睡邊消耗體內脂肪,以達到瘦身效用。」不知成效如何,聽來倒蠻有意思。

對於法國人來說,乳酪扮演著更多重要的角色,既是主食也是零食,是下午茶最佳的點心,是晚宴上最華美的出場,是感官與舌尖無法抵擋的暖香誘惑。因為本土乳酪品種豐富,可以選擇的優質品牌也多,法國人對外國出產的乳酪並無多少熱忱,他們滿足於本土乳酪的芳香里,享受著乳酪帶來的「無以倫比」的樂趣。

地域的不同,法國南部和北部吃的乳酪也稍有區別,南部水草肥沃,羊群多,故羊乳酪較為普遍;北部的山脈起伏牛成群,自然以牛乳酪多見。而無論何種乳酪,不管其口味重輕,法國人都可以品出別樣滋味來。「對乳酪不挑,什麼口味都吃,當然口味越重的越喜歡。」來中國有13年之久的,現為廣州電台金曲 1027「法國情懷」主持人卡佑民如是說,「我反而不太喜歡到中國的一些西餐廳點乳酪菜式吃。覺得大多數都做得太甜,有種奇怪的味道,感覺不到乳酪的存在。」

據稱,對乳酪口味的選擇會因人而異,性格內向安靜的人多偏口味淡的乳酪,個性張揚、外向性格的人多愛口味重些的乳酪。小孩子和大人對乳酪的喜愛也會有所區別,口味淡的乳酪小孩比較容易接受,精美的外包裝是孩子們最愛;成人多熱愛口味偏重的乳酪,強調口感有無特色。

在法國,最古老的乳酪也許是康塔爾乳酪,其出現距今已有差不多二千年。今天品嘗起來,興許交融有歷史的味道?

1,艾蒙塔拌面。面煮好,拌上各種調料後,再撒上乳酪屑。別忘了在烤箱里烤一下啊,很香呢。

2,卡芒貝配紅酒。吃一口卡芒貝,嚼一嚼,含在口中,同時喝一口葡萄酒。試試看,你會發現乳酪的香味和葡萄酒的香味都變得更濃郁了,兩者相互襯托,真是美妙。

3,艾蒙塔洋蔥湯。洋蔥在油里煸一下,加水,多煮一會兒,盛到碗里,撒上艾蒙塔乳酪,直接吃,或在烤箱里略烤一下,味道不錯。

4,乳酪加煙熏肉。配成一盤菜,放在烤箱里烤一下。簡便吧,但味道真的好極了。

5,乳酪在做三明治時必不可少。法式麵包,夾進乳酪,再加幾片蔬菜,就可做成好吃的法式三明治了。

㈤ 什麼東西和乳酪粉很配

談到乳酪的起源地,其實這一點在法國本土都是有很大爭議的~不少人認為原產地應是來源於法國。但,它實際上是瑞士產的。

乳酪,最初來自瑞士的瓦萊州。那裡的居民在製造出乳酪的同時,也提出了一個絕妙的菜譜,將其融化並淋在肉和土豆上。

盡管,乳酪實際上不是法國人最先製造出來的,但在法國,非常受歡迎,尤其是東部地區。

壓縮未成熟乳酪

這種乳酪的成熟期較長,所以質半硬,富有香濃奶味、味道濃烈,而且外表色澤多變。常見種類有岡塔爾、米莫萊特等。

搭配建議:較多搭配三明治;也適宜配以口味較清淡的紅酒。

有了這些小貼士,要不要嘗試著用這些搭配在嘗試一下乳酪?說不定,你也會愛上它,跳入乳酪的世界。

㈥ 乳酪怎麼吃吖別人送了一塊乳酪,從俄羅斯帶回來的純乳酪,帶蜂窩狀的眼,應該怎麼吃呢

乳酪是奶製品,所以需要冷藏(不是冷凍),是可以直接使用的,至於怎麼吃,就看個人喜好了,一般都是做三明治配著麵包吃,如果這一天會比較忙,沒有時間吃飯的時候,建議吃乳酪,因為乳酪超飽,不容易餓。如果還是怕餓,也可以配饅頭或是餅之類比較飽的,當讓這完全是中國吃法了。
也可以放在火鍋里做底料,來個乳酪火鍋也不錯。
當然最簡單的就是直接食用,就是直接拿著吃,什麼都不配,如果你吃得慣的話。
至於吃多少,自己決定,不過建議不要太多,1-2塊(片)即可,因為乳酪屬於高營養高熱量食品,容易發胖,適量把握。

第一個 兩片厚片土司去邊 一個雞蛋加少許鹽打散 一片或兩片乳酪 平底鍋里放一點黃油熔化後將去邊土司加好乳酪片 放在雞蛋液里沾一下 四周都要沾到 夾起來沾好蛋的土司 在鍋里 用中火煎 先煎四邊 再煎兩面 然後轉小火將剩下的雞蛋均勻的倒上去 如果沒剩下雞蛋 就免了這一步了 之後用小火慢慢煎到兩面金黃鬆脆 裡面的乳酪半融化狀的時候 就能吃了 非常好吃蛋香奶香麥香稍微有點淡淡的鹹味 適合早點

還有一種方法 炒飯一碗 耐火烤盤一個 把飯放在烤盤里 放上切碎的乳酪 用奶油炒麵粉加牛奶燒沸後加入鹽和胡椒 倒在飯和乳酪上 放在烤箱里 180度 烤25分鍾 表面變金黃 起泡 就好了 這是家庭式的焗飯 也很吃

第三把乳酪片和火腿片、生菜葉夾在麵包里做成三明治,或把乳酪放在麵包片上,放入微波爐烤後用

乳酪+麵包+葡萄酒
歐洲人喜歡吃乳酪就像中國人喜歡吃豆腐一樣,餐餐離不了。一般乳酪很少單獨食用,而是經常和其他食物搭配在一起。最簡單、最傳統,同時也是最完美的組合就是乳酪搭配麵包和紅葡萄酒,營養學家介紹,這種搭配不僅營養豐富,成分配比也非常均衡,乳酪中含有大量易消化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還有豐富的鈣質和維生素,麵包中的糖分能長時間供應身體能量。專家建議吃的時候最好吃一些水果,這樣乳酪中的脂肪和了。

乳酪三明治
用料:麵包2片、兒童營養乳酪1片、黃瓜3片、西紅柿2片、肉鬆(或魚松)2匙(10克)、沙拉醬1匙(5克)
做法:
1、將麵包片放入微波爐,中火加熱1分鍾。
2、在熱好的一片麵包上均勻塗抹沙拉醬。
3、依次將肉鬆(或魚松)、黃瓜片、西紅柿片、乳酪片和另一片麵包一層層碼放整齊。

乳酪蝦仁西紅柿盅
在西紅柿的上面橫切一刀,挖出部分瓤;
把蝦仁放入沸水中焯30秒;
乳酪的幾種吃法
第一個 兩片厚片土司去邊 一個雞蛋加少許鹽打散 一片或兩片乳酪 平底鍋里放一點黃油熔化後將去邊土司加好乳酪片 放在雞蛋液里沾一下 四周都要沾到 夾起來沾好蛋的土司 在鍋里 用中火煎 先煎四邊 再煎兩面 然後轉小火將剩下的雞蛋均勻的倒上去 如果沒剩下雞蛋 就免了這一步了 之後用小火慢慢煎到兩面金黃鬆脆 裡面的乳酪半融化狀的時候 就能吃了 非常好吃蛋香奶香麥香稍微有點淡淡的鹹味 適合早點

還有一種方法 炒飯一碗 耐火烤盤一個 把飯放在烤盤里 放上切碎的乳酪 用奶油炒麵粉加牛奶燒沸後加入鹽和胡椒 倒在飯和乳酪上 放在烤箱里 180度 烤25分鍾 表面變金黃 起泡 就好了 這是家庭式的焗飯 也很吃

第三把乳酪片和火腿片、生菜葉夾在麵包里做成三明治,或把乳酪放在麵包片上,放入微波爐烤後用

乳酪+麵包+葡萄酒
歐洲人喜歡吃乳酪就像中國人喜歡吃豆腐一樣,餐餐離不了。一般乳酪很少單獨食用,而是經常和其他食物搭配在一起。最簡單、最傳統,同時也是最完美的組合就是乳酪搭配麵包和紅葡萄酒,營養學家介紹,這種搭配不僅營養豐富,成分配比也非常均衡,乳酪中含有大量易消化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還有豐富的鈣質和維生素,麵包中的糖分能長時間供應身體能量。專家建議吃的時候最好吃一些水果,這樣乳酪中的脂肪和了。

乳酪的幾種做法

乳酪三明治
用料:麵包2片、兒童營養乳酪1片、黃瓜3片、西紅柿2片、肉鬆(或魚松)2匙(10克)、沙拉醬1匙(5克)
做法:
1、將麵包片放入微波爐,中火加熱1分鍾。
2、在熱好的一片麵包上均勻塗抹沙拉醬。
3、依次將肉鬆(或魚松)、黃瓜片、西紅柿片、乳酪片和另一片麵包一層層碼放整齊。

四人的分量 材料: 700g乳酪;300ml白葡萄酒(約一水杯);一粒切成片的蒜;兩小匙澱粉、水、白酒調制的湯汁;500g白麵包或全麥麵包,切成小塊用以蘸溶解了的乳酪吃。 做法: 先用蒜片擦一遍鍋底,把軟乳酪放進專煮火鍋用的容器里,再加酒用慢火一邊煮一邊不停地攪動,直至乳酪開始溶化成為糊,將澱粉、水、白酒調制的湯汁倒入鍋里使乳酪稍稠,然後把鍋擱在已經准備好的小火爐上便成。為了不使乳酪變硬,要一邊吃一邊不停地攪動才好。 芝士火鍋是將芝士放進一個8寸左右的小鍋里,待其煮成液體狀後再加入一定數量的白酒和果酒,吃的時候要用長柄的叉子將一塊法式的麵包叉起來,放進鍋中拿出來吃。這時的麵包又熱又香,吃起來特別的爽口宜人。就這樣一邊燒一邊蘸一邊吃,直到火鍋中的液體乳酪快要燒干燒焦時為止。 芝士火鍋傳入中國,在各地食法也有不同。在廣州鍋底還包括牛奶和生雞蛋,雞蛋是為了讓食物更加嫩滑,另外還有讓火鍋不上火的作用。火鍋配食也比較豐富,除了麵包還包括海鮮、肉類、素菜,吃什麼就看你個人喜好了。如果吃肉,可以先把肉放在高溫鐵板上煎熟,再醮芝士醬,也可把肉直接放進芝士醬中燙熟。感覺前者比較好,因為肉類經過煎熱口感香口酥脆,比較好入口,而鴨胸等或許帶有騷味,不宜直接放入芝士醬中,以免產生味道混雜。選擇蔬菜就更能帶出芝士的香味。 芝士火鍋在京城就只有港澳中心瑞士酒店才有的吃。這里的大廚點燃酒精爐,將兩杯白葡萄酒倒入火鍋內,取一塊GRUGEREG乳酪放入鍋內攪拌均勻後,隨著火溫的升高,乳酪的濃香緩緩而出。除了製作不能DIY,配食也只有麵包,雖然單調但卻是比較傳統。而在廣州芝士火鍋就真的隨處可見,所以說食在廣州真的沒講錯!贊同48

㈦ 配什麼吃能提升乳酪的口感

乳酪一般分硬乳酪和軟乳酪。
最常見的有托式軟乳酪(早餐法式乳酪,小盒分裝的較白的軟軟的,配小圓麵包很不錯,還可以加在咖啡或可可裡面),脂肪含量較高,但口感柔滑細膩。
片狀乾酪在受熱的狀態下味道最佳,一般可以配海鮮味的義大利面焗來吃,或者簡單焗蔬菜吃(乳酪要先加熱再拌入蔬菜),烤麵包做三明治皆可。但不要和紅肉配,味道會很怪(豬肉,牛羊肉等)。
焗烤必備基礎乳酪馬蘇里拉乳酪,是最受歡迎的一種硬乳酪。(就是必勝客用來烤披薩會拉出絲來的那種)它的味道很濃郁,適合配紅肉焗烤,而且可以拔出絲來,很有情趣。
紅波乳酪(也可以稱之為紅皮乳酪)是用來配蔬菜吃的,也可以配海鮮,之所以覺得味道怪是因為其中淡淡的酸味是去生、腥味的。
還有一種洞洞乳酪就是(動畫片里看到的用來誘捕老鼠的那種),這種就是三角乳酪,是最香的硬乳酪(所以可以誘老鼠),奶味也比較重,是很適合配谷類小麥的乳酪,可以單吃或者做甜點。

㈧ 西方人吃乳酪一般都是怎麼吃的搭配什麼吃

各國有不同的做法。乳酪有很多吃法。乳酪配餅干是一些西方人充飢解饞的選擇。乳酪與葡萄酒,是法式餐食主菜之後、甜食之前的一道。燒義大利菜亦離不開乳酪,做意式麵食和比薩餅都需要乳酪。希臘人用生菜、橄欖和乳酪涼拌。傳統的瑞士起司火鍋(fon)是當地冬季的暖身美食。

㈨ 你們知道俄羅斯的傳統家常飲料克瓦斯嗎

俄羅斯人吃啥?擇其要者,有麵包、牛奶、土豆、乳酪和香腸——「五大領袖」,圓白菜、蔥頭、胡蘿卜和甜菜——「四大金剛」,以及黑麵包、伏特加、魚子醬——「三劍客」。

早在解放前,上海人就把紡錘形的咸麵包叫做「羅宋(俄羅斯)麵包」。到了俄羅斯,才知道味道多樣、外形花哨的甜麵包是當茶點的,只有微鹹的「羅宋麵包」才是當地餐餐不離、百吃不膩的「主食」。用這里出產的「硬小麥」和「強小麥」做出的麵包非常筋道,幹了也不掉渣。至於牛奶,更是俄羅斯人的最愛。俄羅斯的牛奶消費量接近人均每天1升,早在上上世紀,這里就把用白水而不是牛奶熬粥視為赤貧的標志。

赫魯曉夫曾把共產主義簡化為「土豆燒牛肉」,可見俄羅斯人對土豆的鍾愛。蘇聯時期的外交部發言人曾引用過一句俗話:發言越短越好,香腸越長越好。足見他們對香腸的深情。俄羅斯作家克雷洛夫有一則寓言,說的是狐狸誘烏鴉張嘴,騙走了烏鴉口中的乳酪。由此可見,俄國人把乳酪當做美食的代名詞。

如今在莫斯科,從法國的綠菜花到中國菜,從土耳其的西葫蘆到西班牙的柿子椒,什麼蔬菜都能買到,但是價格最低、味道最正的依然是當地產的圓白菜、蔥頭、胡蘿卜和甜菜。用這「四大金剛」加牛肉做紅菜湯,滋味醇厚,鮮香無比,喝了通體舒泰。

黑麵包、伏特加和魚子醬

從某種程度上說,飲食是民族特性的反映。俄羅斯民族粗獷豪放,樸素實誠,其傳統飲食簡單粗豪。俄羅斯人早先在飲食上要求不高——量大、油重、熱乎就行,黑麵包加白菜湯符合這三項標准。干體力活的壯漢一頓要吃掉兩三磅麵包,而干硬粗糲的麵包要就著大量油乎乎的白菜湯才能下咽。

俄羅斯的黑麵包外皮粗硬、口味酸咸、色如高梁面窩頭。不了解情況的人以為這是粗劣食品,一度曾把它看做蘇聯人民「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的有力證據。

其實,黑麵包既頂飽又有營養,還易於消化,對腸胃極有益,尤其適於配魚肉等葷菜。這是因為,黑麵包發酵用的酒母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生物酶。數百年前的俄羅斯人是憑經驗悟得這一道理的。從13世紀的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公到現在,俄軍士兵的主要食糧一直是黑麵包。

最好吃的是農村裡用老祖宗傳下的方法烤成的麵包,足有小臉盆大的麵包坯送進溫度均勻的俄式爐炕里文火燜烤,出爐時敲敲麵包底部,梆梆響的才是上品。舊時俄國農村裡一次就做出夠吃一星期的麵包,這是因為做麵包挺費事,光和面和發酵就要近兩天。一大缸面,用手和不得勁,乾脆把腳丫子洗凈了,跳進去踹。

伏特加酒是俄羅斯民族性格的又一寫照。伏特加的直接詞義是「可愛的水」,俄羅斯人對它情有獨鍾。兒童婦女也統計在內,這里人均每天消費100克。伏特加一般是40度,與白蘭地和威士忌一起,同為世界三大烈酒。不過,同威士忌在飯前加冰塊蘇打水淺嘗輒止、白蘭地在餐後細品慢啜相比,俄羅斯人喝伏特加要豪放得多,哪怕是滿滿一大杯也「一口悶」。伏特加在冰鎮後口味更佳,就著咸鯡魚或黑魚子醬喝當然好,但貪杯者無需任何下酒菜,喝一杯酒聞一下黑麵包足矣。

歐洲人視魚子醬為上等美食,其中又以俄羅斯產的為上品。魚子醬有灰(明太魚)、紅(鮭魚)和黑(鱘魚)三種。灰的口味重,紅的太腥,黑的最妙。即使在50年代,黑魚子醬產量比現在高10倍的時候,對俄羅斯人來說,吃一片抹黑魚子醬油和黃油的麵包也是難得的享受。

俄菜的豐富多樣特別體現在冷盤上,酸黃瓜之類的腌漬菜、色拉、香腸、乳酪、魚凍……一次家宴往往要上近十個品種的冷盤。晚餐通常不上湯,冷盤後就是正菜,一般是燒烤的雞鴨魚肉。

正菜吃過,主婦就撤去刀叉和菜盤,端出自製的大蛋糕或甜餡餅,以及果醬、巧克力、水果和冰淇淋,沏上一壺濃茶,就是一通閑聊。什麼美國導彈、日本武士道、中國改革開放……有時主人會彈起吉他,客人很自然地分成多聲部,合唱俄羅斯歌曲……對俄國人來說,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借機會同朋友交往。

俄菜本來很簡單,俗話說,白菜湯,燕麥粥,俄國人的家常菜。但是,俄國人「從善如流」,不論是中國餃子、德國香腸、英國牛排,還是韃靼羊肉趾、烏克蘭紅菜湯、汽車奧利維耶色拉……不斷引進的外國菜點,最後都成了俄菜一族。俄羅斯的餐具原先也很簡單,每人右手握一把大木勺,左手拿一大片麵包兼作餐盤。從西歐傳來的杯盤刀叉是19世紀才進入普通家庭的。早先農家吃飯,家長坐在長餐桌的一端,主婦端上一大盆白菜湯和加黃油的燕麥粥放在中間,坐在長桌另一端,老人和子女坐在長桌兩旁。每個人舀湯後用麵包接著送到口中。只有一家之主舀湯後,家庭其餘成員才可輪流動手,要是有個孩子「越位」或是連舀兩勺湯,老爸就用木勺在他腦門上敲一下,以儆效尤。

上個世紀80年代,麥當勞等洋快餐隨著戈爾巴喬夫的「公開性」進入俄羅斯,莫斯科第一家麥當勞門前慕名而來的顧客排起數百米的長龍……如今,北京烤鴨、日本料理、韓國燒烤、土耳其大餅卷肉都在莫斯科安家落戶。當然,價格最合理、口味最純正的還是俄菜。

盡管俄羅斯人與歐美居民一樣,以奶油,肉類等高脂、高熱量葷食為主體的飲食內容,但是,他們同時飲用大量牛奶及其製品,並且每天均要喝茶,這對降低血脂、減肥、防止心腦血管硬化是十分有利的。我們國家盡管以素為主,便腦血管、高血脂者比例甚高。可能與少吃奶類製品,喝茶也不普遍有關。 俄式飲食,菜餚還是比較豐富,而且製作簡便,用在吃飯上的時間不長,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日,也可供我們借鑒。

餡餅,在俄餐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每逢重要節日、新年、洗禮、生日、命名日、婚禮以及葬禮,餡餅作為一道重要的菜餚,都是必不可少的。

俄式餡餅有著「太陽」、「偉大節日」、「豐收」、「孩子健康」和「婚姻幸福」等多種含義,俄國古諺語中說道:俄國人的一生都伴隨著餡餅。

在俄羅斯,餡餅不僅製作方法多樣,更有在餡餅用料、形狀等多方面的差異。

俄式餡餅屬於酵母發酵類餡餅,並依據使用原料的不同,將餡餅分為:黃米類、蕎麥米類和面類餡餅。俄式餡餅的形狀有很多種,除了常見的圓形餡餅外還有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比薩式露餡形、半露餡形、封閉形等等。餡餅的命名也很有趣,如:以人名命名的有「古里耶夫斯基餅」;以用途命名的有「婚禮餡餅」;還有以餡心命名的「捲心菜大餡餅」、「果醬大餡餅」、「奶渣餅」……多數薄煎餅在食用時配以蜂蜜、草莓甜醬等,還有的餡餅可配西紅柿、黃瓜一起食用。

在飲用VODKA或饋贈親友時,餡餅都是理想的佐餐食品或禮物。當家中的小孩吵架時,媽媽就要做一個大餡餅讓大家分吃,這意味著「和好如初」。俄羅斯還有一種餡餅名為「婚禮餡餅」,它有著非常有趣的製作方法,並代表了一個特殊的俄羅斯風俗。

當一對俄羅斯青年准備結婚時,在婚禮當天除了要製作各種佳餚宴請賓客外,男女雙方還要做一種傳統的餡餅——由薄煎餅加幾種餡層層壘疊而成。而最特別的是這種餡餅的蓋。在製作餡餅蓋時,夫妻兩家製作的花紋會有所不同:丈夫家的餡餅花紋要製成小人形,表示「人丁興旺」,而妻子一方的花紋要以鮮花為主,象徵美麗、忠誠。瞧,看似簡單的餡餅卻飽含了深深的祝福……

俄羅斯人的傳統清涼飲料——克瓦斯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喜愛的飲料。中國人推崇茶,德國人和捷克人熱愛啤酒,美國人喜歡可口可樂,法國人願喝蘋果酒和檸檬水,義大利人偏好橘汁。俄羅斯人的民族飲料則是克瓦斯。

克瓦斯,深深的顏色,酸酸甜甜,散發出新鮮黑麥麵包的香味,是不含酒精的飲料之一。克瓦斯在俄羅斯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至今仍然流行。古時,人們就知道,它很解渴,能有效地恢復體力,使人精力充沛,還能幫助消化。

傳統的克瓦斯是用麥芽(黑麥芽和大麥芽)、黑麥粉、糖和薄荷做的,現在用麵包,還有水果克瓦斯——用蘋果、檸檬、紅莓果等。

郎中和醫生學者都想弄明白,為什麼克瓦斯有利於健康。有人說是禾本作物起作用,有人覺得是做麵包時放的酵母,有一些人則認為是做克瓦斯添加的東西,爭論至今沒有停止。看來,還是那些認為克瓦斯的所有成分都在起效是對的,它的成分有:酵母、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有機酸、各種維生素、酶、礦物質。

在過去,俄羅斯人一天也離不開克瓦斯。在工作時、下班後、飯前飯後都要飲用。難怪它的做法在西歐引起了好多國家的興趣。1975年在南斯拉夫的國際比賽上,來自莫斯科的克瓦斯得了18分,而著名的可口可樂只得了9.8分。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烤羊肝配什麼乳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