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羅斯有多少軍人包括預備役
截止2009年12月1日,俄軍(不含政府其他強力部門)總員額為103萬人,俄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曾表示,到2012年,俄軍人數將減至100萬人以下,軍官人數將從35.5萬人降至15萬人。。 俄武裝力量由陸軍、空軍、海軍三個軍種和戰略火箭兵、空降兵、航天兵三個獨立兵種組成。全國分為六個軍區(現在正改為四個軍區)。俄羅斯預備役部隊550~600萬,
2. 美國全球撤僑並徵召100萬預備役,俄羅斯也開始徵兵,三者有何關聯
美國全世界撤僑與徵召100萬預備役,更多的是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准備開戰的可能性不大。俄羅斯開始2020年度徵兵,規模是13.5萬人,屬於是常規動作。所以,三者之間並沒有直接聯系。但如果美軍大量感染新冠肺炎,特別是在中東執行任務的杜魯門號航母與艾森豪威爾號航母也爆發了疫情,俄羅斯就非常有可能在敘利亞動手,將美軍驅逐出去。如果硬要說三者有什麼聯系,很可能是美國也擔心航母全部趴窩,中東的美軍與僑民安全得不到保障,對常住中東的美國人召回力度更大一些。總結三點:第一,美國撤僑與征調預備役大概率是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需要,為了開戰的可能性很小;第二,俄羅斯徵兵是常規舉動,2019年也是徵兵135000人;第三,如果美國航母全部趴窩,俄羅斯很可能在敘利亞動手,三者之間最大的聯系就是這一點。
駐敘利亞美軍
歡迎大家討論,你認為俄羅斯會不會在敘利亞對美國人動手?
3. 有關二戰的蘇聯徵召兵的問題
其實你可以從蘇軍的傷亡來看,戰後蘇聯男女比例1比2.7當時甚至從囚犯中徵召士兵,以服役代替服刑,你可以想像到什麼程度了,這也就難怪蘇軍最後成了柏林女人的惡夢。
4. 世界各國軍力排行2015
【以下內容來源新浪微博:@近代史】
第一美國、第二俄羅斯、第三法國、第四英國、第五中國(大家請認真解讀)
如果世界軍事劃分100分。
美國佔28分,
歐盟佔24分,
俄羅斯佔11分,
中國佔6分,
印度佔5分,
其他國家總和佔24分(巴西、伊朗、朝鮮、埃及、以色列、越南、印尼、韓國、日本、巴基斯坦、澳洲、加拿大、韓國、墨西哥、台灣等等剩餘150多個所有國家和地區,不包括歐盟國家。)
首先,很多國人把中國軍事排在第三,這是很情緒化的做法,並不符合實際的,只是中國軍隊人數多、軍費投入高。其次我認為俄羅斯對美國的威脅是核武器,而不是軍事實力,俄羅斯的軍事還遠遠達不到與美國抗衡的水平。大家不要意淫中國很強大,其實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差距仍然很大。下面我來詳細為軍事、政治的愛好者分析一下。
【海軍】其實在現代化的軍事領域上,空軍、海軍的軍事技術上要國際領先,陸軍才能做到強大,如果在空軍海軍的技術上達不到全球領先水平,陸軍也只能作為炮灰,而現在所謂人海戰術在軍事現代化的全球格局中根本是死路一條,首先靠近各大海洋的國家,必須要做到海軍強大,其次是空軍,再次是陸軍,如果沒有海域的國家,則空軍務必要強大,如果制空權都被敵人佔領了,那麼陸軍再多又有何用?空軍大多都是通過海軍戰艦和航母用來協助,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海軍強大,則國家才能強大。我們先來探討海軍領域的強國,美國海軍世界絕對第一,十幾艘航母戰斗群,各種戰艦,無論在軍工科技上還是作戰經驗上,俄羅斯也不可能是美國的對手,俄羅斯當然是第二了,中型航母戰斗群,也標配全球較為領先的戰艦,但是與美國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法國也有核航母,有防空驅逐艦,有隱形護衛艦。英國也有無敵級航空母艦,這是英國皇家海軍也是世界上最先採用滑橇式飛行甲板的輕型航空母艦。此外義大利、巴西、印度、西班牙等國均有較為輕型航母,要知道在海上戰斗,全依賴戰艦的規模根本沒有辦法打一場大的海上戰役,這絕對需要航母,而中國的航母唯一的航母還是單行道,在雷達設施,軍工科技等領域上僅相當於美國30年前的海軍科技,二戰時期美國都擁有多艘航母戰斗群,就目前中國海軍實力上僅相當於在二戰後的美國都不及。而中國只有海上戰艦規模,目前還是沒有能力打一場較大的海上戰役。美國海軍35萬人,海軍陸戰隊18萬人。編制為5個艦隊,共12個航母戰斗群、11個兩棲戒備大隊、59艘攻擊潛艇、117艘戰艦和10個艦載機聯隊。按照美國的海軍實力,橫掃全球的海軍都是沒問題的,世界第一也是當之無愧的。第二是俄羅斯,約16萬人,分4個艦隊和裏海區艦隊,擁有各類艦艇287艘:潛艇61艘,大型水面艦艇146艘,小型水面艦艇80艘,一艘中型航空母艦。作戰飛機300架。中國的海軍在技術上明顯落後於英法德等國,雖規模上有優勢,但航母、反潛、預警還有常規動力的驅逐艦和護衛艦等與西方國家有很大出差距,排名在法國和英國之後,排列第五。
【空軍】空軍上領域上最強大的還是美國,第二是俄羅斯,第三是法國,中國勉強排在英國和以色列前面,應該排名第四,主要是防空導彈的規模佔有優勢。別小瞧以色列,他們不僅空軍實力強,士兵素質極高,作戰有素,這方面美軍也比不過以色列,不過大規模戰爭,以色列因為太小,還是不行的。其實俄羅斯空軍實力並不強大,俄羅斯戰斗機數量龐大,但很多都是幾十年的前蘇聯留下戰斗機,而實際上在技術和質量方面並不能達到世界水平,中國空軍整體素質上和實戰能力更是達不到以色列、美國、俄羅斯、英國等國,中國空軍目前大多數都是引進俄羅斯、以色列的軍工技術,但根本無法超越這2個國家,他們並沒有把這些核心技術賣給中國,而近幾年美國擔心台海軍事失衡,給以色列壓力,也導致以色列不再向中國出口武器了,在1989年後歐美國家一致決定對華武器實行禁運。殲20也只是在以色列和俄羅斯戰機的基礎上研發的,中國在科研成就上並不突出,另外軍工科技對於任何國家而言保密程度相當高,所以自然不會有人會把頂尖軍工技術與中國分享,特別是歐美對一黨而且並不是由百姓選出的政府一般都持敵對態度,中國也自然包括在內,所以歐美更是不會向中國出售軍工科技,這樣自然是限制了中國軍事的發展,而軍工發達的幾個國家之間在軍工技術上經常合作,中國也自然在軍事領域與前幾個軍事領域領先的國家之間拉大距離,而實際上中國軍事的能力被過大的鼓吹,軍隊人數多少根本不能等於強大。中國的空軍數量雖然龐大,但很多太老的仍然在服役,還是比較缺乏攻擊機,甚至連二戰後的美國空軍都不及,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美國軍事有多厲害,美國空軍世界第一,但是他們的戰斗機多以50年代、70年代研製的戰斗機,比如:b-1、b-52等轟炸機,其作戰能力遠遠超過中國最近這些年研製的轟系列轟炸機,可以說美國在軍工科技上不知道要領先中國多少年,難道美國最近這些年沒有研製轟炸機嗎?當然有,他們軍工科技很保密,不會立即服役,只要維持領先你幾十年就夠了,最新研製的軍工技術一旦服役,容易造成軍工技術泄露的風險。
【陸軍】陸軍排名高底的意義相對海軍和空軍,意義真的不大,如果現在海軍、空軍的數量與陸軍相當,那才叫強大,信息化、科技化戰爭,就是打海上、空中的戰爭,陸軍屬於冷兵器兵種了,陸軍只是傳統戰役的主力,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了,但是綜合因素考慮,要想提供作戰實力,陸軍應該是繼海軍、空軍的第三道防線,猶如二戰時期的本土作戰一般能配合空軍才能打出漂亮的戰役,當年為什麼日軍更那麼快把中國佔領,因為他們掌握住中國的制空權,蔣介石軍隊只能靠人數、時間和空間的優勢,就中國空軍本身而言,全靠陸軍數量加分,其實實力非常一般,按照目前中國陸軍實力只能排名全球第四,第一還是美國,8000輛各型M-1坦克,全副精銳機械化部隊,世界頂級輔助裝甲防禦,第二是俄羅斯,第三是德國擁有全世界最為優良的自行火炮和3000餘輛精良的豹1/2型坦克。其主戰裝甲規模,數量上也實不在我軍之下,質量上就更不要提,德國也為全機械化部隊,第四中國坦克裝甲技術實力進不了全球前五,主要在陸軍人數上壓倒別人,英法德等陸軍的裝備均明顯好於中國,只不過是中國在規模上有優勢,所以中國的陸軍只能排名第四。中國軍隊人數世界最多,多是靠陸軍充數,對於國防而言,防禦遠比抵抗重要,海軍和空軍才是防禦的主力,陸軍只適合本土抵抗,海軍和空軍都一敗塗地了,那這些陸軍根本不適合現代化戰爭了,等著繳械吧。其實只要不是本土入侵,在現代化的戰爭,陸軍用不上了,所以,真正戰爭還是需要海軍和空軍,但是在海軍和空軍這方面打的不是規模是科技,所以中國在這方面的軍工科技還是很落後。
【情報】美國擁有世界頂尖的情報機構,包括電話、衛星、雷達、網路、GPS等一系列的監聽和破解技術,可在第一時間得到對方的情報,從二戰時期歐洲戰區德國入侵波蘭、挪威到亞洲戰區日軍與美軍的太平洋戰爭,這種情報機構在戰爭中無時無不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八年抗戰的中國民黨情報機構軍統局,當時國民黨軍統局在戴笠的領導下,在抗日時期立下了赫赫功勞,也成為全球著名的五大情報機構。同樣情報是軍隊中必然不可缺少的機構,目前就世界情報技術而言,在擁有大量情報的情況下,也就做到知己知彼,世界情報機構而言,美國仍然是第一,第二是英國,第三俄羅斯,第四法國,第五是以色列,第六是德國,今天的澳大利亞、巴基斯坦、印度、日本、韓國、義大利、加拿大等也要略勝一籌中國,由於中國由於一些政治的特殊性,所以情報機構有一定的政治風險,一直處於維持半生存狀態,目前無法排名前十。
【綜合】如果按照國家對比,西方國家腐敗問題非常少,無論士兵還是將官,素質也不到他們的水平,所以作戰能力達不到他們的水平,排名在德國後面,歐盟軍事實力最強的是法國,法國的軍事設備和技術上領先中國最低也有10年,總體而言稍微弱於中國,德國在軍事上要比中國強大,應該可以僅次於法國,但德國和日本一樣缺乏核武器,因此軍事實力上就略遜色,以色列國家小、軍隊少,機械化部隊,只是戰鬥力強,防禦能力不錯,如果與大國戰爭,大國可以用足夠的空間時間資源消耗戰拖垮資源有限的強國,所以比較吃虧,當年蔣介石在八年抗日中就是這種方法,畢竟把老底子都拼上,也打不過人家的,而日本國小,資源有限。現在日本空軍實力較強,但是軍隊編制數量受到二戰後限制。如果在加上核武器,世界軍事排名是第一美國、第二俄羅斯、第三法國、第四中國、第五英國、第六印度、第七德國。如果在禁止使用核武器,中國排名只能在第五,德國第四,英國第六,印度第七,日本第八,台灣的軍力也不差,而中國台灣進口的都是美國現代化精良裝備,美國在軍事領域上對台灣的支持是沒有底線的,在技術上也給予支持,無論是海軍、陸軍、空軍的裝備都要比解放軍精良,比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武器要好的很多,而過去中國國防軍事技術都是依賴於俄羅斯和以色列。所以中國收復台灣靠無力根本不現實,只能和平統一。就拿2006年國際軍事國防領域,大陸和台灣的實力相差不是很大,只是近幾年大陸軍事領域投入增長較大,實力也大增,而跨海進入台灣,解放軍必須要有強大的海軍做後盾,其次是空軍和陸軍,就目前的中國海軍和空軍實力而言,所以非常不現實。雖然投入研發陣容強大,卻還不如烏克蘭的軍工技術,例如發動機至今還不能國產,但中國在這方面以數量的優勢壓倒別人,人家美國來幾個反雷達超音轟炸機直接進入你的軍事區,轟炸你的雷達、通信等軍事系統,切斷你的命脈,你整個軍事布局就癱瘓了,以美國的實力打中國也不在話下,現在打信息化、科技化戰爭,所以不要意淫中國軍事多強大了,強大不強大看中國的軍工科技就知道了。而且中國軍事也是報喜不報憂,中國人對中國軍事還是缺乏認識的。不要從什麼垃圾信息和不實報道等評論妄自猜想中國如何強大或者貶低他國。軍事不是吹出來的,是打出來的。最讓中國的觸動還是從海灣戰爭開始的。中國有著中東國家很多相似的武器,西方國家卻以壓倒性優勢戰勝了他們,代價非常小。很多戰例可以說是經典。讓中國解放軍觸動很大。從那個時候開始才明白了一代武器的差距是有多大。100多年前,中英士兵都有槍,結果4000英軍卻大敗百萬清兵,原因在於此,人家打的是科技戰爭。冷兵器你是打不過人家的,中國海陸空的規模很大,卻很多都是冷兵器,完全不會對西方國家有威脅,軍工科技也多是從俄羅斯學來的,更何況,人家俄羅斯也不會給你真正的技術,所以中國現在的軍事還不至於人家構成威脅。美國從第一次拋棄傳統戰役的時候應該就是海灣戰爭,傳統戰役多是以陸軍為主,二戰均為傳統戰役,現在的美國要打一個國家,一般會把海軍開到附近,然後海軍掩護空軍,空軍對陸地的軍事設施、雷達、通信等進行轟炸,達到破壞與干擾的作用,第二波對軍事區進行狂轟濫炸,整個防禦系統癱瘓,一旦對方空軍沒有多大防禦能力,陸軍那隻能說是擺設了,接下來在空軍的掩護下派陸軍或海軍陸戰隊圍剿那些零散打游擊的陸軍,所以海灣戰爭之後,美軍的傷亡比例非常低,低到歷來罕見,這也就是為什麼海灣戰爭之後,中國強調了發展科技化軍事,徹底的拋棄了過去的傳統軍事理念。目前中國在軍工科技上仍然落後二流軍事的西方國家10-20年以上。
5. 日俄戰爭俄國敗後拒絕媾和 為什麼十倍兵力還輸了
戰爭前夕俄羅斯90%的兵力部署在西部地區,在遠東只有正規陸軍部隊9.8萬餘人。整個戰爭期間進行過9次動員,先後徵召近120萬人入伍。但俄軍有線電報電話只裝備到軍和集團軍,師以下一律採用徒步或乘馬通信。西伯利亞大鐵路環貝加爾湖段沒有修通,從歐洲到中國東北有將近六星期的行程,每晝夜卻只能開2-3列軍車。後勤保障情況的混亂驚人,當前線最需要炮彈的時候,部隊領到的卻是一車箱一車箱的神像。在速射火力空前猛烈的條件下,俄軍主導的軍事思想卻特別強調刺刀白刃戰,崇尚約100年前庫圖佐夫和拿破崙的作戰方法。對俄羅斯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旅順要塞工程遠未完成,海軍10年擴軍計劃也未完成。東北戰場俄羅斯陸軍統帥庫羅帕特金是一個缺乏實踐經驗的典型的軍事官僚,做事優柔寡斷,決而不行。率領歐洲艦隊增援太平洋方向的統帥——羅日傑斯特溫斯基只具有帆船時代的作戰經驗,不懂鐵甲戰艦時代的海軍戰術。再加上俄羅斯陸海軍統帥機構和指揮系統的內部矛盾和混亂局面,包括聖彼得堡派來的皇親國戚的插手干預,最終決定了俄軍必然慘敗的命運。
6. 世界各國軍事實力對比
目前世界的10大軍事強國軍事情況如下, 按LZ的說法盡量從常規武器考慮
美國:綜合軍事實力世界第一,軍費常年佔GDP3%以上,軍費開支佔世界的40%以上,擁有絕對技術(武器代差)和數量優勢,兵力投送能力(海軍陸戰隊和運輸機),常規戰爭和核威懾雙重優勢(具備航母和核潛艇),大量的巡航導彈(戰斧導彈第一款投入大量投入實戰的巡航導彈),藍水海軍實力超過世界所有國家(10艘核動力航母,所有潛艇均為核動力且具備發射巡航導彈能力),盟友眾多且擁有區域反導能力,遍布世界32個國家和地區海外軍事設施203個,參加了20世紀以來幾乎所有戰爭實戰經驗豐富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工業國防體系,各類兵種齊全,武器系統先進(特別是各類導彈系統,其中反艦和防空系統實力強),具備數量優勢,作戰武器指揮獨立自主性強(美國外第二武器出口大國,世界武器基本分成美式,蘇/俄式和歐式),是除了美國外世界第二個大規模發射戰術巡航導彈的國家(剛剛過去的對敘利亞ISIS打擊中俄羅斯發射了20多枚2M-14T海基垂發巡航導彈)核武器大國,具備戰爭經驗(阿富汗,兩次車臣戰爭,南奧塞梯戰爭,對敘ISIS打擊等),除美國外世界第二個具備三位一體核打擊的能力的國家,在冷戰時期和西方長期對抗有使得部隊的作戰指揮經驗豐富,但蘇聯解體造成武器發展停滯(特別是海空軍),電子系統和西方具備差距,受到西方制裁軍費緊張,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後北約東擴和西方壓制,戰略縱深不算縮小
中國:擁有世界世界第一人口和最大軍隊數量,預備役完善且兵員充足,美國外世界第二打經濟體,具備完善的國防工業體系,體系作戰實力,軍費開支僅次於世界第二,陸軍作戰能力強且多種武器數量眾多且多種武器處世界先進水平(155毫米自行榴彈炮,衛士系列火箭等),二炮部隊擁有大量先進的戰術導彈(東風-11,東風-15,東風-16短程彈道導彈不斷升級不僅精度高而且可以裝備包括鑽地彈和EMP等各種先進常規彈頭,長劍-10類似戰斧的巡航導彈,東風-21D巨和東風-26核常兼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中程彈道導彈也是唯一具備反艦能力的彈道彈道導彈),中國不受中導條約限制可自由發展中程彈道導彈而中國在該領域世界領先(東風-21系列,東風-26),中國巡航導彈和防空體系強且投入實戰早(中國擁有大量巡航導彈種類多且系能可靠,進自行生產的超音速的有鷹擊-12,超音速反輻射的有鷹擊-91,長距離的有長劍-10,俄制的有Kh-31,Kh-41;以及各類距離遠超西方的反艦導彈鷹擊-62,鷹擊-83,最新的亞超音速結合的鷹擊-18等,俄制的3M-54俱樂部,P-270日灸;中國巡航導彈最早投入使用是兩伊戰爭期間,中國分別向伊朗和伊拉克同時出口海鷹系列反艦導彈,伊朗用他攻擊了利比亞和科威特的郵輪,隨後在美國的威脅下中國停止向伊朗供應該導彈;隨後的海灣戰爭伊拉克用海鷹導彈攻擊兩艘美國的佩里級護衛艦但是被擊落。防空系統上中國冷戰時期擊落太U-2偵察機讓是最早使用防空導彈擊落飛機的國家,具備遠、中、近完善的防空體系,目前中國不僅裝備了S-300系列和紅旗-9,大量第三代防空系統,同時具備獨立防空/反導體系FD系列打敗了美、俄、法中標土耳其防空系統選擇,同時中國即將成為首個裝備俄制S-400的國家),擁有核武器及非 對稱打擊能力(核武器再向三位一體發展),海空除美國外唯一擁有「下餃子」生產能力的國家(空軍擁有多個生產企業,沈飛,成飛,西飛,直升機有哈飛,昌飛等;造艦方面054A,056均可在2個以上造船廠進行建造,擁有大規模模塊化建造能力;擁有多個有實力建造軍事艦艇船舶的造船廠:北船的大連造船廠,渤海造船廠,最大內陸造船企業武昌造船廠;南船的江南造船廠,滬東造船廠,黃埔造船廠和廣船國際),目前空軍、海軍仍在進一步發展中,仍在進行大規模軍事現代化改革(包括新武器列裝,信息化和指揮現代化),但是缺乏戰爭和處理區域沖突的經驗以及海外軍事基地
英國:軍工企業發達且體系完善,老牌軍事強國,武器裝備先進(最新的45型驅逐艦、機敏級核潛艇和在建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美國外唯一擁有戰斧巡航導彈的國家、作戰經驗豐富(美國第一盟友和北約主力)特別是海戰(馬島海戰是世界第一場現代化海戰,英軍吸取了很多經驗對海軍發展,造艦造成了深遠影響),擁有和核武器(曾經具備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美國盟友
法國:擁有眾多軍工企業,且武器自主研發能力強(勒克萊爾主站坦克,達索航太的陣風戰斗機和神經元無人機,西北風兩棲攻擊艦,紫菀系列防空/反導系統,其中神經元是美國後唯一個自主研發先進隱身無人機的國家,紫菀反導系統也讓法國成為美、俄、中外唯一擁有自主研發防空/反導系統的國家),由於一度退出北約,在北約國家中武獨立指揮能力強,核武器小型化成功(除彈道導彈核潛艇外,所有核武器均可在陣風和幻影2000戰斗機上投送),擁有歐洲最多核彈頭數量,擁有除美國外世界唯一一艘核動力航母且擁有實戰經驗,目前是北約主力,曾主導參加北約對利比亞軍事打擊行動
印度:人口眾多,兵員充足,武器數量大且先進武器眾多(不得不說印度裝不論數量和質量都是很強的,超過800量T-90坦克比俄羅斯還多而且更換了歐洲的電子系統,空軍主力均為三代機大量蘇-30MKI戰機,幻影2000以及未來的陣風和四代機),具備核武器但是缺乏完善國防工業體系(武器萬國造,電子系統混亂),戰時受限很大
日本:軍費充足,工業體系發達且完善,製造業和電子產業發達(電子系統是其傳統優勢),海空軍發達且造船業實力強(具備製造航母,兩棲作戰艦艇等大型軍艦的實力),具備區域反導能力(擁有裝備宙斯盾作戰系統的驅逐艦以及除美國外唯一裝備標准-3型反導導彈的國家),反潛能力世界頂級(大量特種飛機,世界最大規模的P-3C反潛機,以及更先進的P-1反潛巡邏機),受憲法第九條限制不能發展戰略和攻擊型武器(沒有彈道導彈,巡航導彈,戰略轟炸機等)
德國:北約成員國,工業體系發達,裝備精良(特別是槍械,坦克及AIP常規動力潛艇),在其所在領域均是頂級(豹2A6坦克,212型潛艇,黑克勒-科赫和萊茵金屬均幫助世界各國授權各國生產武器)、受戰敗國影響,武器發展有短板沒有戰略和及攻擊武器
義大利:北約成員國,軍工企業發達,老牌資本主義強國,武器自主研製能力強(公羊主站坦克,貝雷塔生產的槍械,奧托梅萊拉的艦炮和近防系統等)
以色列:世界作戰經驗經驗最豐富的部隊,軍隊擁有極佳的戰斗素養,參加了五次中東戰爭以及無數次的軍事打擊行動(無數戰例和軍事奇跡),獨立指揮能力強,裝備精良(各類先進美式裝備,F-15I, F-16I均是該型飛機中最強的),科技發達(作為一個小國,以色列在自己研究的領域均是世界領先,如雷達技術,導彈技術以及預警機技術,以色列曾經想出口給中國的費爾康預警機是世界上第一種裝備相控陣雷達的預警機),全名皆兵,美國政府支持
7. 八國聯軍是哪八國,有多少人
八國聯軍是指1900年(庚子年)以軍事行動進入中國的英、法、德、俄、美、日、意、奧的八國聯合軍隊。前期由英國海軍將領西摩爾率領,開始時總人數約3萬人,後來有所增加。此事件最後以中國戰敗,聯軍佔領首都北京、清廷政府逃往陝西西安,談和後中國付出龐大賠款為終。
【起因】
由於民教沖突、帝後黨爭等等的因素所引起的義和團運動,導致中國民眾大規模迫害在華的外國人。而清廷政府面對義和團的態度又曖昧不明,因此幾個列強國家決定由自己出兵替中國鎮壓義和團。 不過一般認為這些列強國家出兵中國的動機並不單純,除了維護本國在華人士的權益之外,亦有趁機剝削、掠奪中國權益的目的。
【經過】
1900年6月17日八國聯軍攻佔大沽炮台;7月14日攻陷天津;8月2日集兵二萬自天津沿運河兩岸進發,在廊坊受義和團圍攻,(史稱廊坊大捷)兵敗後加大兵力一舉佔領廊坊,8月14日凌晨來到北京城外向北京發起總攻,至16日晚基本佔領北京全城。慈禧太後、光緒帝和親貴大臣遂逃往西安,而派奕劻和李鴻章與聯軍談和。9月德國陸軍元帥阿爾弗雷德‧馮‧瓦德西被推為聯軍總司令來華。聯軍陸續增至十萬,由京津出兵,分侵山海關、保定、正定以至山西境內。此間,俄國又單獨調集步騎兵十七萬,分六路侵佔中國東北。12月聯軍提出《議和大綱》,迫使清政府全盤接受,並於1901年9月7日簽署了《辛丑條約》。後八國聯軍除留一部常駐京津、津榆兩線,其餘撤兵回國。
【後果與影響】
八國聯軍軍事行動,以清政府與總共十一個國家簽訂辛丑條約為終,其中規定清政府賠款白銀4億5千萬兩(四億五千萬即當時中國總人口,以示每人一兩,達羞辱中國人之意),分三十九年付清,被稱為庚子賠款。 聯軍佔領北京後,對北京皇城、衙門、官府大肆掠奪,因而造成大量中國文物和文化遺產(包括故宮,頤和園,西山以及圓明園)的失竊、破壞。
在戰爭中,俄國出兵侵佔中國東北全境,這也為日後的日俄戰爭埋下了伏筆。
從客觀角度上來說,八國聯軍事件為中國脫離封建統治創造了有利條件。後來在美國倡議下各國先後部分退還庚子賠款,退款主要用於發展中國的教育,使中國有機會大規模向西方派遣留學生,清華大學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立的。這也間接促進了中國向西方學習的進程。
【相關資料】
1900年6月11日,日本駐華使館書記杉山彬被剛調入京的清兵甘軍所殺。至6月15日,軍機處曾一度傳旨,令在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及山東巡撫袁世凱速入京,6月16日慈禧召開御前會議後,亦曾發出勒令解散拳民的上諭。不料到了翌日(6月17日)收到洋人出兵的同時還要求她歸政於光緒的情報。於是慈禧態度作出一百八十度轉變。6月20日,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Klemens Freiherr von Ketteler)代表各國前去總理衙門要求保護,途中被清兵伏擊殺害;釀成戰爭的導火索。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緒的名義,向英國、美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俄羅斯、西班牙、比利時、荷蘭、奧地利十一國同時宣戰。義和團及朝廷軍隊圍攻各國在北京的使館。各國在准備以武力解救使館的同時,北京各使館築起防禦工事,由英國全權公使竇納樂( Claude Maxwell MacDonald)負責指揮防衛。
事件最終演變為國際軍事沖突,在事件平息之前,約有45,0001名來自日本、美國、奧匈帝國、英國(英軍中包括英在威海衛訓練的由中國人組成的中國兵團)、法國、德國、義大利及俄國的八國聯軍以及反抗拳亂的中國軍隊與義和團拳民對戰。聯軍的指揮官是英國人Gaselee將軍。就在清政府向十一國宣戰之前,聯軍早於6月17日攻佔大沽炮台。7月14日,聯軍佔領了天津;直隸總督裕祿兵敗後自殺。聯軍在8月4日向北京進發,沿途並沒有遇到真正有力的抵抗。當時沿途的清兵和義和拳民估計有15萬之多,而聯軍總數開始時僅3萬多人(後來有所增加)。時值8月,氣候炎熱而潮濕,加上沿途濃密的玉米地形成天然屏障,為進軍增添了種種困難。聯軍於8月14日凌晨來到北京城外,經兩天的激戰,到8月15日逐步攻佔了北京各城門,隨即與清軍在京城各處展開巷戰。至8月16日晚,八國聯軍已基本佔領北京全城。慈禧及皇室在北京陷落之後逃到西安。
在美國的歷史記載里,稱這次軍事解除公使館危機行動為中國解救遠征,中國則稱之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八國聯軍進入紫禁城】
德軍在北京陷落之後兩個月才到達中國。他們因為熱切執行德皇威廉二世7月2日發布的命令:「你們知道,你們面對一個狡猾的、勇敢的、武備良好的和殘忍的敵人。假如你們遇到他,記住:不要同情他,不要接收戰俘。你們要勇敢地作戰,讓中國人在一千年後還不敢窺視德國人。」威廉二世的這段講話是對5世紀匈奴入侵歐洲的回憶。後來這段話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英國人借用來貶損他們的德國敵人。德軍因四齣擄掠,而倍受批評。
俄國除了與隨聯軍進攻北京外,更另外從南北兩路派二十餘萬人進佔中國東北。北路俄軍8月攻佔黑龍江省城齊齊哈爾,9至佔領吉林省城吉林;南路8月占據營口,10月佔領沈陽,10月6日兩軍會師,占據了東北全境。
8月中從天津進至北京的部隊其實只有七國(當中兩國只為象徵式的掌旗兵)約一萬六千人,分別為:日軍八千人,俄軍四千八百人,英軍(主要為錫克兵)三千人,美軍二千一百人,法軍八百人,奧軍五十人,意軍五十三人。
【聯軍暴行】
八國聯軍把北京分成不同的佔領區,東四以北由日軍佔領,東四南大街以東由俄軍佔領,以西由義大利軍隊佔領,皇城東北由德軍佔領,皇城東部由日軍佔領,皇城東南由英軍佔領,崇內大街以西東長安街以南由德軍佔領。西城由美軍、法軍、英軍、意軍佔領,外城由英軍、美軍、德軍佔領,實行軍事統治。日佔區設立"安民公所",德佔區設立"華捕局",沙俄侵略軍張貼布告,禁止中國人民反抗,說"遇到執槍械華人,定改必即行正法。若由某房放槍,即將該房焚毀"。
八國聯軍佔領北京以後大肆屠殺,被捕的義和團威武不屈,視死如歸。
八國聯軍經常強指人說是義和團,不由分說加以殺害。侵略軍把西四北太平倉胡同的庄親王府放火燒光,當場燒死1700人。德國侵略軍奉命"在作戰中,只要碰著中國人,無論男、女、老、幼,一概格殺勿論。"法國軍隊路遇一隊中國人,竟用機槍把人群逼進一條死胡同連續掃射15分鍾,不留一人。日軍抓捕中國人,施以各種酷刑,試驗一顆子彈能穿幾個人,或者故意向身體亂射,讓人身中數彈才痛苦地死去。殺人時,八國聯軍全副武裝"監斬",人各個角度照相,企圖恐嚇中國人民,如今成為八國聯軍罪行的鐵證。
據記載說:"城破之日,洋人殺人無算。""但聞槍炮轟擊聲,婦幼呼救聲,街上屍體枕籍。"英國人記載說:"北京成了真正的墳場,到處都是死人,無人掩埋他們,任憑野狗去啃食躺著的屍體"。
八國聯軍侮辱婦女,任意蹂躪,據記載:"聯軍嘗將其所獲婦女,不分良曲老少,僅驅諸裱褙胡同,使列屋而居,作為官妓。其胡同西頭,當經設法堵塞,以防逃逸。惟留東頭為出入之路,使人監管,任聯軍人等入內遊玩,隨意奸宿。"大學士倭仁的妻子已經九十歲,被侵略軍百般侮辱而死。許多人不甘侮辱,含冤自盡。國子監督酒王懿榮居住的錫拉胡同11號,憤怒地說:"豈能被所辱?"全家投井自盡。同治皇後的父親、戶部尚書崇綺的妻子女兒被拘押到天壇,遭到八國聯軍數十人輪奸,歸來後全家自盡。崇綺服毒自殺。
8月28日,八國聯軍在皇宮閱兵,各國軍隊在天安門廣場金水橋前集結列隊通過天安門、端門,穿過皇宮,出神武門。依次有俄軍、日軍、英軍、美軍、法軍、德軍、意軍、奧軍等3170人,俄國軍樂隊吹奏各國國歌、樂曲。這是對中國的嚴重的侮辱,對中國主權的踐踏。閱兵之後,各國軍官重新回到皇宮,以參觀為名公然瘋狂搶劫,一個英國侵略者事後回憶說:"一大群聯軍軍官見到這些東西伸手就拿,把他們想要的東西裝入口袋"。
北京被佔領以後,八國聯軍統帥、德軍元帥瓦德西特許士兵公開搶劫三天,以後各國軍隊又搶劫多日。中國的珍貴文物遭到了空前的浩劫。皇宮和頤和園里珍藏多年的寶物被搶掠。俄軍最高指揮官阿列科謝也夫將軍等人把慈禧寢宮用黃金和寶石精製的數十件珍寶"洗劫一空"。英、法士兵把各類珍寶搶光以後,以搬取大件之物,用大衣包、布袋裝,運回駐地。僅嵩祝寺一處,丟失鍍金銅佛3000餘尊,錦綉製品1400件,銅器4300件。就連太和殿前存水的銅缸上面的鍍金,也被侵略軍刺刀颳去,至今刮痕斑斑。法國天主教主教樊國梁從一個官員家裡搶走價值100萬兩白銀的財物,法國侵略軍統帥佛爾雷一個人搶劫的珍貴財物就有四十箱。法軍搶劫禮王府白銀200萬兩。東四一帶的商店被搶掠一空,著名的"四大恆"金號全部被搶。地安門以東、東安門以北,房屋被焚毀十分之七八,前門以北東四以南,幾乎全部被毀。
當時一位目擊者寫道:"各國洋兵,俱以捕孥義和團,搜查槍械為名,在各街巷挨戶踹門而入,卧房密室,無處不至,翻箱倒櫃,無處不搜。凡銀錢鍾表細軟值錢之物,劫擄一空,稍有攔阻,即被殘害。"一個英國人說:"凡是士兵所需要的,都是一派出一隊一隊的士兵去搶劫中國人的財產而得來的。如果士兵需要一些東西,而中國人稍一遲疑的話,就免不了送命。" 八國聯軍搶走北京各衙署存款約6000萬兩白銀,其中日軍劫掠戶部(今公安部院內)庫存白銀2914856兩,並立即放火燒房,掩蓋罪證。鼓樓的更鼓,被日軍用刺刀刺破。
古觀象台的天文儀器,在世界天文史上有重要地位。法國侵略軍和德國侵略軍爭搶這批儀器,瓦德西說:"這些天文儀器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他們的造型和各台儀器的龍形裝飾都極為完美。"12月2日,法軍搶去件,德軍搶走天體儀、紀限儀、地平經儀、璣衡撫辰儀、渾儀,運到德國柏林。直到1921年才歸還中國。
《永樂大典》是明永樂年間(1403--1408)2100位學者編纂而成的,共22870卷。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被英法聯軍劫掠破壞,後來收藏在南池子大街的皇史成里,1900年全部被八國聯軍損壞。《四庫全書》是清乾隆時(1772--1782)360位學者編纂而成的,收集了3461種古籍,共79309卷,全書共7套,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時毀壞一套,1900年又被八國聯軍毀掉數萬冊。翰林院(今公安部院內)收藏了許多寶貴書籍,八國聯軍把藏書搶掠糟蹋一空。直到現在,倫敦、巴黎的博物館里還有許多當年被搶掠去的圖書。
八國聯軍佔領北京以後,繼續進攻了保定、易縣、永清、張家口、山海關、娘女關等地,沙皇俄國出動17萬軍隊侵佔了東北,八國聯軍在各地燒殺搶掠,把城市鄉村變成一片廢墟 。
8. 日俄戰爭,那國軍隊的戰鬥力強哪位大神普及一下!
日本和沙皇俄國兩國軍隊對比應該是俄國的軍隊戰鬥力強。
俄國當時敗給日本,不是軍隊不如對手而是國家制度僵化,軍隊指揮層面反應慢導致的以及俄羅斯的遠東艦隊從歐洲遠涉重洋以疲憊之勢被日本以逸待勞的日本艦隊偷襲擊敗而讓俄軍喪失了海上的支援以及遙遠歐洲後勤保障不給力造成的。
如果當時的俄國不被歐洲局勢牽制而全力在亞洲和日本爭雄,日本是沒有任何機會贏的。
9. 俄羅斯一共有多少人
約有1.4億人。
俄羅斯人是歐洲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約有1.4億人。其中約1.16億生活在俄羅斯,約2000萬人生活在俄羅斯的鄰國。約300萬人生活在世界其它地區,主要在西歐、美洲,此外還有東歐、亞洲和其它地區。
但俄羅斯人還有自己的特點:北方俄羅斯人屬歐羅巴人種中的白海-波羅的海類型,身材較高,頭型較長,鼻子高突,鼻樑呈直形或凹形,頭發和眼珠色淺。南方俄羅斯族屬歐羅巴人種中的中歐類型(或稱阿爾卑斯類型),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頭型寬短,面闊,鼻高且大,發色淡黃並呈波狀。
生活方式:
民宅俄羅斯的森林資源豐富,所以傳統的俄式民宅以木材為建築材料,主要有兩種樣式:一種是由圓木搭建的,這種木屋十分堅固;另一種是由木板蓋成的,這種木屋精緻美觀。
俄式傳統木屋的屋頂呈「人」字形,因為俄羅斯的冬季降雪豐富,「人」字型的屋頂斜度大,便於積雪下滑。這種木屋有的有煙囪,有的沒有煙囪。
木屋上部建有閣樓,供儲物或小孩居住玩耍用。木屋的地下還有半層,深約一人多高,主要用來儲存食物,蔬菜和酒,還有防潮保濕的作用。木屋的門前是長方形的門廊,門廊下一般有四五級台階。要想進入木屋,首先要走上台階,經過門廊,才能進門。
屋內一般有三四個房間,面積十幾、二十幾平方米不等,分別為起居室、卧室、餐廳和廚房,房間寬敞,地上鋪著木地板。木屋的窗戶一般朝南,窗框上裝飾有三角楣飾或流水圖案,窗戶上還留有通氣用的小氣窗,窗檯寬大,擺著一盆盆鮮花。正房旁建有側房,用來存放傢具或作倉庫。
木屋四周的院子用木柵欄圍著,院內有菜園。
10. 二戰時期蘇聯有多少人為什麼會死幾千萬人呢
二戰前夕,蘇聯約有一億九千萬人,這點是有關蘇德戰爭的《東線41-45》書籍作者朱世巍先生通過多方資料考證過的。
在二戰中,蘇聯共死傷軍民月2700萬,絕大多數是死於對德作戰的。
從戰略角度來說,斯大林在蘇德戰爭爆發前就已經知道了希特勒准備入侵蘇聯的想法。但其疏於准備。舉一個反證,按馬列們的想法是一戰誕生社會主義國家,二戰誕生社會主義陣營,三戰就全世界都是社會主義了,斯大林自己的規劃是德國不打蘇聯,而蘇聯按部就班的進行戰備的話,就在1943年攻打整個西歐。但這是建立在直到1942年德國都不會入侵蘇聯的前提下。
蘇聯的大清洗導致很多有經驗有思想的指戰員無辜死亡,導致整個蘇軍的作戰能效滑坡。
從戰術上說,蘇聯的很多戰術的確很落後。
如斯大林本人就不願意丟棄基輔,強令蘇軍防守,結果導致德軍在基輔戰役中圍殲了蘇軍西南方面軍。即使到了1944年,蘇聯的高級將領的指揮藝術也不怎麼樣,諸多兵種合成作戰能力依舊不如德軍。美國曾譏諷蘇軍是壓路機(火炮和人海優勢)。
空軍還採用老舊的三機編隊戰術。
而紅海軍則淪為陸軍的附庸
從裝備上講,蘇聯的不少裝備確實不怎麼樣
陸軍的T-34/76坦克,雖然機動力、防禦力不錯,但火力不足,而且炮塔空間狹小,車長兼職炮長,戰斗效率低下。另外,T-34普遍沒有裝備電台,作戰時完全靠長車車長搖旗指揮,一旦長車被擊毀,其他坦克往往呈鳥獸散。
空軍的I-15、I-16等戰斗機已經老舊,而雅克-1等新進戰機數量不多,且沒有電台,加上戰斗機駕駛員技術生疏,戰術老舊,損失很大。
蘇聯的紅海軍可以說是蘇聯衛國戰爭中最悲哀的軍種,不但是陸軍的附庸,而且裝備極為落後,三艘一戰的老舊戰列艦就是最大的家當了,被迫用魚雷艇充當驅逐艦(而德國好歹也是用大型雷擊艦充作驅逐艦使用)。
從士兵素養上說,蘇聯也不能和德國相比。
德國士兵雖然在吃苦方面不是蘇軍士兵的對手,但作戰經驗豐富,戰術靈活。
舉個例子,如果德軍一個步兵連和蘇軍一個步兵連對戰,德軍的軍官一旦陣亡,那麼他下一級的軍官就會自覺頂替其指揮崗位,而蘇軍往往因為軍官陣亡而全盤崩潰。
這就導致雙方交戰的傷亡比很不成比例,如雙方坦克對戰時的交換比,德軍豹式坦克對蘇軍T-34就在1比5以上。
戰時,餓死的蘇聯人有多少我不清楚,但有些事是很明確的
首先,蘇聯的內務部隊會在自己人發起進攻時,在戰友身後架上機槍,隨時准備打死潰退下來的戰友(《兵臨城下》里的情節絕不是杜撰出來的);
其次,當德軍進攻一個蘇聯村莊時,先用火力覆蓋一遍,等蘇軍反擊或反攻時,也要火力覆蓋一遍,來來回回,最倒霉的就是老百姓了。(列寧格勒保衛戰時,有些蘇聯村莊反復被蘇德雙方共同炮擊覆蓋了5、6次);
第三,斯大林的命令里,凡是通敵的人,不管是被俘的、投降的、逃兵一律視作叛國者,本人會被軍事法庭審判(絕大多數是死刑),親屬被流放。少數躲過死刑的人也不好受,直接送入懲戒營,等蘇軍進攻前,就成排的往德軍雷區里沖(趟地雷的)。二戰里,被斯大林槍決的名人里包括赫魯曉夫的兒子(戰斗機駕駛員,升空作戰時,駕機叛逃德軍,後被蘇聯特工綁架回國,被槍決)。
第四,蘇聯一切為了前線,不管是自己生產的糧食還是美國援助的斯帕姆罐頭,都優先送往部隊,後方的百姓吃著加入了木屑的黑列巴。但整體情況上來說,餓死的不多。其實,1921年由於長期戰亂和布爾什維克政策失誤以及氣候異常,蘇聯爆發了異常可怕的飢荒,連盛產糧食的烏克蘭都到處是餓殍,一共餓死了500萬人。所以,活下來的估計是比較能忍受飢餓的(不過這個說法很不人性,純粹是按照達爾文主義的臆測)。
關於這段歷史,還是推薦你看下朱世巍先生編寫的《東線:41-45》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