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人民解放戰爭是怎樣的
1647年底,赫梅爾尼茨基率領一支哥薩克部隊在第聶伯河下游集結。1648年1月,這支部隊襲擊並擊敗了扎波羅日斯卡亞謝奇的波蘭駐防軍。哥薩克人推舉赫梅爾尼茨基為黑特曼。赫梅爾尼茨基在扎波羅日斯卡亞謝奇招募了一支約為8000人的隊伍,並與答應派出5000部隊的克里木汗伊斯蘭·吉列伊結為盟友。同克里木汗的結盟保證了哥薩克後方不受韃靼人的侵襲。
1648年春,赫梅爾尼茨基所部前去迎擊波軍的幾支先頭部隊,當時,波軍主力正在切爾卡瑟和科爾孫集結。同年5月15~16日,烏克蘭哥薩克於熱爾特耶沃德擊敗波軍。對波蘭人的首次大捷,在精神和政治上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次勝利使烏克蘭人民的解放斗爭活躍起來了。
赫梅爾尼茨基對下一步行動作了幾天准備後,便派本部軍隊和別伊的韃靼部隊前去抗擊波軍主力。5月25~26日,科爾孫會戰展開。此戰以波托茨基和卡利諾夫斯基兩位黑特曼的被俘及其部隊全軍覆滅而告終。在烏克蘭人民戰爭初期所取得的勝利的影響下,農民起義席捲了整個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地區,直達喀爾巴阡山脈。
1648年9月,解放軍已達7萬人左右。還有一些游擊隊活動在尚未解放的烏克蘭領土上,其中最大的是克里沃諾斯、甘日和莫羅津科的幾支游擊隊。在白俄羅斯,農民起義也擴展起來。克利沃沙普卡、涅巴巴和加爾庫沙等人率領的起義隊伍與波蘭地主進行了堅決的斗爭。俄羅斯農民和頓河哥薩克也積極地參加了武裝斗爭。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各起義隊伍的行動都有助於烏克蘭解放軍奪取新的勝利。同時,受貴族殘酷剝削的波蘭農民的反封建運動也日益強大。
這一時期,規模宏大的波蘭農民起義在克拉科夫和盧布林兩地區爆發。事態的發展使波蘭和烏克蘭大地主膽戰心驚,他們糾集起一支12萬人的部隊,集結於茲巴拉日和舊康斯坦丁諾夫地區。赫梅爾尼茨基獲得這一情報後,決定對敵實施急遽突擊,在9月13日的皮利亞夫齊城下之戰中,取得了輝煌勝利,從而為其部隊打開了直取華沙的道路。
烏克蘭解放軍對敵實施追擊,首先逼近利沃夫,隨後兵臨扎莫希奇城下。起義席捲了整個東加里西亞。白俄羅斯的起義隊伍相繼攻佔莫濟里、戈梅利和平斯克。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人民的斗爭匯成了一股強大的洪流。
1649年2月,波蘭政府同赫梅爾尼茨基進行談判,企圖贏得時間,為繼續作戰作準備。赫梅爾尼茨基也進行了新的作戰准備。伊斯蘭·吉利伊汗三世率克里木韃靼人前來援助哥薩克人。1649年春,波軍又一次侵入烏克蘭境內,但卻被困於茲巴拉日城下達3個月之久。波蘭國王卡吉米爾二世親率一支波軍大部隊,從盧布林前來增援被困部隊。赫梅爾尼茨基留下一支小部隊繼續圍攻茲巴拉日,而將主力部署在波軍開進途中,以阻止波軍前來解圍。8月15~16日,茲波羅夫戰役展開,波蘭貴族部隊被擊潰。但是,由於波蘭國王賄買的伊斯蘭—吉列伊的叛變,貴族部隊才免遭全軍覆滅。波蘭貴族失敗後,同赫梅爾尼茨基締結了茲博羅夫條約。
1651年2月,波蘭地主部隊再度侵入烏克蘭境內。別列斯捷奇科城下一役,烏克蘭部隊戰敗。赫梅爾尼茨基被迫同波蘭簽訂了條件極為苛刻的白教堂條約,雙方間的關系由此愈加惡化。1652年,赫梅爾尼茨基開始進軍摩爾達維亞,以防摩爾達維亞公與波蘭貴族共同對其採取行動。赫梅爾尼茨基部隊在進軍途中與波軍遭遇。巴托格附近一戰,烏克蘭部隊圍殲卡利諾夫斯基黑特曼指揮的波軍主力。此後,烏克蘭人民屢獲大勝,其中有1652年11月在卡梅涅茨地區殲滅波軍4萬人和年在日瓦涅茨城下圍困波軍重兵集團的勝利。
在抗擊波蘭的同時,赫梅爾尼茨基就烏克蘭與俄羅斯重新合並為一個國家的問題同莫斯科政府進行了談判。這一談判符合烏克蘭和俄羅斯人民的願望。
年10月1日,全俄縉紳會議在莫斯科通過決議,將烏克蘭並入俄羅斯,並對波宣戰。縉紳會議的決定受到烏克蘭人民的普遍贊同。1654年1月18日,在佩列亞斯拉夫召開了人民大會。會上,烏克蘭各階層的許多代表都一致贊同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重新合並。佩列亞斯拉夫大會成為烏克蘭人民生活中的一個轉折點。大會的決定表達了烏克蘭人民多年來的要求和願望。不久,俄波戰爭爆發,結果是雙方締結安德魯索沃條約。波蘭承認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地區與俄羅斯的重新合並。基輔也歸屬於俄羅斯。
❷ 俄羅斯農村長什麼樣為什麼去過的都說太普通了
以前,我認為旅遊就應該去到當地最著名的景區,拍照打卡才算是到此一游。但也因為如此,常常都是走馬觀花的游歷完了一個又一個景區。回首一想,才知道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之中錯過了許多。
有人說,想要了解一個國家最真實的面貌,便是去當地的農村感受感受。在農村裡面,你會發現這個國家不一樣的面貌。這不,就有一位中國遊客,在去俄羅斯遊玩的途中,前去農村探訪。
這幾年來,我們中國與俄羅斯的交流都比以前要密切的多,我們中國遊客也特別喜歡去俄羅斯遊玩。不過,主要去的都是一些著名景區,在首都莫斯科觀光。其實,如果有機會的話,來到俄羅斯感受感受也是一場不錯的旅途!
❸ 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人民解放戰爭的過程是怎樣的
這次戰爭與16~17世紀遭到波蘭鎮壓的數次起義不同,它具有持續時間長、規模宏大、行動堅決的特點。這次反波蘭封建主的解放斗爭是由傑出的國務活動家、天才的軍事首領赫梅爾尼茨基領導的,他認為烏克蘭人民只有同俄羅斯人民聯合起來,才能拯救自己。
1647年底,赫梅爾尼茨基率領一支哥薩克部隊在第聶伯河下游集結。1648年1月,這支部隊襲擊並擊敗了扎波羅日斯卡亞謝奇的波蘭駐防軍。哥薩克人推舉赫梅爾尼茨基為黑特曼。赫梅爾尼茨基在扎波羅日斯卡亞謝奇招募了一支約為8000人的隊伍,並與答應派出5000部隊的克里木汗伊斯蘭·吉列伊結為盟友。同克里木汗的結盟保證了哥薩克後方不受韃靼人的侵襲。
1648年春,赫梅爾尼茨基所部前去迎擊波軍的幾支先頭部隊,當時,波軍主力正在切爾卡瑟和科爾孫集結。同年5月15~16日,烏克蘭哥薩克於熱爾特耶沃德擊敗波軍。對波蘭人的首次大捷,在精神和政治上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次勝利使烏克蘭人民的解放斗爭活躍起來了。
赫梅爾尼茨基對下一步行動作了幾天准備後,便派本部軍隊和別伊的韃靼部隊前去抗擊波軍主力。5月25~26日,科爾孫會戰展開。此戰以波托茨基和卡利諾夫斯基兩位黑特曼的被俘及其部隊全軍覆滅而告終。在烏克蘭人民戰爭初期所取得的勝利的影響下,農民起義席捲了整個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地區,直達喀爾巴阡山脈。
1648年9月,解放軍已達7萬人左右。還有一些游擊隊活動在尚未解放的烏克蘭領土上,其中最大的是克里沃諾斯、甘日和莫羅津科的幾支游擊隊。在白俄羅斯,農民起義也擴展起來。克利沃沙普卡、涅巴巴和加爾庫沙等人率領的起義隊伍與波蘭地主進行了堅決的斗爭。俄羅斯農民和頓河哥薩克也積極地參加了武裝斗爭。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各起義隊伍的行動都有助於烏克蘭解放軍奪取新的勝利。同時,受貴族殘酷剝削的波蘭農民的反封建運動也日益強大。
這一時期,規模宏大的波蘭農民起義在克拉科夫和盧布林兩地區爆發。事態的發展使波蘭和烏克蘭大地主膽戰心驚,他們糾集起一支12萬人的部隊,集結於茲巴拉日和舊康斯坦丁諾夫地區。赫梅爾尼茨基獲得這一情報後,決定對敵實施急遽突擊,在9月13日的皮利亞夫齊城下之戰中,取得了輝煌勝利,從而為其部隊打開了直取華沙的道路。
烏克蘭解放軍對敵實施追擊,首先逼近利沃夫,隨後兵臨扎莫希奇城下。起義席捲了整個東加里西亞。白俄羅斯的起義隊伍相繼攻佔莫濟里、戈梅利和平斯克。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人民的斗爭匯成了一股強大的洪流。
1649年2月,波蘭政府同赫梅爾尼茨基進行談判,企圖贏得時間,為繼續作戰作準備。赫梅爾尼茨基也進行了新的作戰准備。伊斯蘭·吉利伊汗三世率克里木韃靼人前來援助哥薩克人。1649年春,波軍又一次侵入烏克蘭境內,但卻被困於茲巴拉日城下達3個月之久。波蘭國王卡吉米爾二世親率一支波軍大部隊,從盧布林前來增援被困部隊。赫梅爾尼茨基留下一支小部隊繼續圍攻茲巴拉日,而將主力部署在波軍開進途中,以阻止波軍前來解圍。8月15~16日,茲波羅夫戰役展開,波蘭貴族部隊被擊潰。但是,由於波蘭國王賄買的伊斯蘭—吉列伊的叛變,貴族部隊才免遭全軍覆滅。波蘭貴族失敗後,同赫梅爾尼茨基締結了茲博羅夫條約。
1651年2月,波蘭地主部隊再度侵入烏克蘭境內。別列斯捷奇科城下一役,烏克蘭部隊戰敗。赫梅爾尼茨基被迫同波蘭簽訂了條件極為苛刻的白教堂條約,雙方間的關系由此愈加惡化。1652年,赫梅爾尼茨基開始進軍摩爾達維亞,以防摩爾達維亞公與波蘭貴族共同對其採取行動。赫梅爾尼茨基部隊在進軍途中與波軍遭遇。巴托格附近一戰,烏克蘭部隊圍殲卡利諾夫斯基黑特曼指揮的波軍主力。此後,烏克蘭人民屢獲大勝,其中有1652年11月在卡梅涅茨地區殲滅波軍4萬人和年在日瓦涅茨城下圍困波軍重兵集團的勝利。
在抗擊波蘭的同時,赫梅爾尼茨基就烏克蘭與俄羅斯重新合並為一個國家的問題同莫斯科政府進行了談判。這一談判符合烏克蘭和俄羅斯人民的願望。
年10月1日,全俄縉紳會議在莫斯科通過決議,將烏克蘭並入俄羅斯,並對波宣戰。縉紳會議的決定受到烏克蘭人民的普遍贊同。1654年1月18日,在佩列亞斯拉夫召開了人民大會。會上,烏克蘭各階層的許多代表都一致贊同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重新合並。佩列亞斯拉夫大會成為烏克蘭人民生活中的一個轉折點。大會的決定表達了烏克蘭人民多年來的要求和願望。不久,俄波戰爭爆發,結果是雙方締結安德魯索沃條約。波蘭承認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地區與俄羅斯的重新合並。基輔也歸屬於俄羅斯。
烏克蘭與俄羅斯兩民族的重新合並,對烏克蘭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有著巨大的進步意義,鞏固了為爭取民族和社會解放而共同抵抗外來敵人的兩兄弟民族間的聯盟和友誼。
❹ 去白俄羅斯所需 物品清單
!!首先,你要知道這些吧
白俄羅斯(Belarus)全稱"白俄羅斯共和國",位於東歐平原,在原蘇聯歐洲部分西部。國名源於 民族 名。14世紀始見史籍。其名稱由來,一說作為斯拉夫族東支的白俄羅斯人,比俄羅斯人、烏克蘭人保留更純的古斯拉夫人的血統和特點,故白俄羅斯可釋為"純的羅斯人"。 一說古代 該民族喜穿漂白的亞麻布服裝和用白布綁腿,故而得名。一說白俄羅斯人是從韃 靼人的統治下解放出來的,白寓有自由或解放的意思。白俄羅斯的祖先為公元初居住在第 聶伯河中游的 維亞季奇人,以及6至7世紀時來自西部的拉季米奇人、德列戈維奇人。9 世紀,由若干東斯 拉夫部落結成古羅斯部族,並建立基輔羅斯大公國;12至14世紀分裂 成白俄羅斯、烏克蘭和 俄羅斯三部分;1569年與波蘭合並;18世紀末,被沙俄兼並;1917 年11月建立蘇維埃政權; 1919年1月1日成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 年12月30日白俄羅斯作為創始國加入蘇聯;1990年7月27日發表"主權宣言";1991 年8月25日白俄羅斯宣布獨立,同年9月19日將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改名為 "白俄羅斯共和國",12月8日作為創始國加入獨立國家聯合體。
獨立日:8月25日(1991年)
聯合日:4月2日(1996年)
白俄羅斯祖國保衛和武裝力量日:2月23日(1994年,原蘇聯建軍節)。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2∶1。上半部為紅色寬面,下半部為綠色窄條,靠近旗桿處為具有民族特色的紅白花紋豎條。白俄羅斯曾於1922年成為原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1951年起採用的國旗圖案為:左側為紅白色花紋豎條;右側上半部為上有黃色五角星及鐮刀、鐵錘圖案的紅色寬面,下半部是綠色窄條。1991年宣布獨立,先採用自上而下由白、紅、白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構成的三色國旗,後改用上述現國旗。
國徽:呈圓形。兩束由國旗顏色的綵帶環繞的麥穗等圍成圓形,中間自下而上依次為地球、光芒四射的旭日和白俄羅斯的國土輪廓。圓形頂部是一顆紅色五角星,底部的飾帶上寫著「白俄羅斯共和國」。
概況:白俄羅斯共和國,位於歐洲中部,內陸國家。面積20.76萬平方千米。人口1031萬。白俄羅斯人佔78%,俄羅斯人13.2%,波蘭人4.1%,烏克蘭人2.9%,猶太人佔1.1% 。多信奉東正教。白俄羅斯語為官方語言。西北部一些地區居民信仰天主教及東正教與天主教的合並教派。
首都明斯克,人口160萬。全國政治、經濟、交通中心,歷史上即為聯系波羅的海及內陸城市的貿易中心。
簡史:白俄羅斯與俄羅斯、烏克蘭同為起源於東斯拉夫人的三大民族。公元9~12世紀,屬於基輔羅斯大公國管轄。從14世紀起,被並入立陶宛大公國,自1569年起又歸屬波蘭立陶宛王國。18世紀末被並入俄國。1919年1月1日成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加入蘇聯。1945年聯合國創立時,白成為蘇聯參加聯合國組織的三個成員國之一。1991年8月25日通過了《國家獨立法》,9月19日改國名為"白俄羅斯共和國"。 同年12月8日,白、俄、烏(克蘭)三國領導人在明斯克郊區的別洛韋日簽署成立獨聯體協議,12月25日蘇聯正式解體。 目前,白俄羅斯與101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1995年5月白當選為1996~1998年度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成員。
白俄羅斯為總統制共和國,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同時也是行政首腦。內閣隸屬於總統,由總理負責日常工作。白現任總統:亞.格.盧卡申科。
白獨立以來國內局勢基本穩定,但經濟上基本沿襲了舊的管理體制,經濟改革未觸及體制結構。生產雖連年增長,但產品積壓嚴重,效益低下。私有化進程緩慢,且缺乏對已完成私有化企業的扶持和保障措施。
自然:地處東歐平原,地勢低平,沼澤、泥炭地廣布。北部有低緩的冰磧丘陵,捷爾任斯克山最高海拔345米。東南部有第聶伯河及其支流普里皮亞特河、別列津納河和索日河;北部有西德維納河,西部有涅曼河,西南部有布格河。湖泊1.1萬多個,享有「萬湖國」之譽。全境大部是平原;西北部為丘陵地帶,南部為波列西耶沼澤地帶。 溫和濕潤的大陸性氣候。年降水550-700毫米。
有豐富的泥炭、岩鹽、鉀鹽和石油資源,水源充裕,林地佔全國面積1/3。
白俄羅斯主要礦產資源有泥炭 (占原蘇聯總儲量的36%)、鉀鹽(開采量居歐洲第二)、岩鹽、花崗岩、煤炭、磷灰石等;木材儲量為10.93億立方米,每年出口各種木材約500萬噸。
土壤以生草灰化土為主,約佔60%。屬溫和大陸性氣候。
政治:政治 1991年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憲法委員會開始制訂新憲法。白俄羅斯議會稱最高蘇維埃。1994年1月M.格裡布出任最高蘇維埃主席。白俄羅斯政府稱部長會議。
白俄羅斯主要政黨有:①白俄羅斯共產黨人黨,1991年12月成立。②爭取民主、社會進步和公正運動,1991年11月成立。③白俄羅斯人民陣線,1989年6月成立。④白俄羅斯農民黨,1991年2月成立。⑤白俄羅斯社會民主大會,1991年3月成立。
經濟:工業以加工工業為主,有發達的儀器製造、無線電電子和電機工業;機床、汽車、拖拉機、石油加工、礦肥、化學、食品、紡織工業亦先進,以泥炭為燃料建有許多熱電站和火電站。林業在經濟中占重要地位。農業以乳肉用畜牧業和馬鈴薯、亞麻種植業為主要。河湖漁產豐富。交通運輸以鐵路、公路和水運為主,有營運鐵路5500千米,公路4.6千米,內河航道3900千米。機械製造業和畜牧業分別在工農業中佔主導地位。為前蘇聯牛奶、油類、亞麻和馬鈴薯的主要產區之一。獨立後採取漸進改革,基本上保留原有國營企業和農庄農場的所有制形式。在商業和服務業等部門進行私有化試點。1992年國內生產總值7303.2億盧布。1993年9月800盧布兌1美元。
白俄羅斯主要礦產資源有鉀鹽、岩鹽、泥炭、石油、磷灰石等。森林覆蓋率為國土的1/3以上。工業基礎較好。有機械製造、化工、電子、光學儀器、石油加工、木材加工、輕工和食品加工等工業。其中以汽車、拖拉機和機床製造較突出。儀表製造和電子工業也較發達。化工主要生產無機肥料、化纖、合成橡膠、染料、塑料等。鉀肥生產佔世界總產量的20%左右。木材加工業主要生產傢具、預制木板房 、膠合板、紙漿等。輕工業有紡織、針織、製革、製鞋等。農業以畜牧業為主。1988年亞麻產量占前蘇聯的26.6%。
1992年外貿總額為18.015億美元。主要貿易夥伴為前蘇聯各國,此外有波、奧、德、美、保、英、瑞士和南斯拉夫。
文化教育: 教育發達,居民文化水平較高。高等學府為白俄羅斯國立大學。出版事業較發達。主要報刊有:《蘇維埃白俄羅斯報》、《人民報》、《為了祖國的榮譽》。有白俄羅斯通訊社,白俄羅斯電台、電視台。
對外關系: 奉行中立、無核政策。致力於保持和加強與前蘇聯各國、尤其是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傳統關系為其外交重點。重視發展同中國的友好合作關系。白俄羅斯與中國於1992年1月建交,1993年雙方簽有聯合聲明等7項文件。
投資政策:《白俄羅斯外國投資法》協調外資企業在白俄羅斯的一切經濟活動。按其規定,外資不僅可以參股創辦合資企業、購買已有企業、房產、股票、有價證券,還可以創辦獨資企業、開辦外國法人的分支機構、購買土地和自然資源使用權以及購買其他產權。
外國投資者可以投資合資銀行、保險公司、合夥公司和白俄羅斯境內的其他金融信貸機構,還可以開辦獨資銀行、金融信貸機構及分支機構和代表處。保險公司法定基金中外資的比例不得高於49%。
外國資本可以參與白俄羅斯企業的非國有化和私有化,但只有在勞動集體或其他白俄羅斯企業不購買實施私有化企業的情況下外國投資者才有權購買這些企業。
白對外國投資提供非歧視政策的保證、法律不變的保證、不被國有化和徵用的保證、賠償因國家機關違法行為造成損失的保證。
鼓勵外國投資的領域白俄羅斯優先吸引外國投資的領域有:食品加工、基礎設施建設、能源、科技開發、改善生態環境、軍轉民和重要進口產品的替代工業。
重點:
其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日:1992年1月20日
貨幣:盧別里(貨幣結算券)
時差:比格林尼治時間早3小時;比北京時間晚5小時
帶什麼?還用我說嗎?好運!
❺ 白俄羅斯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白俄羅斯共和國(白俄羅斯語:Рэспубліка Беларусь,英語:The Republic of Belarus),簡稱白俄羅斯,是位於東歐的內陸國家,首都為明斯克,於1991年8月25日從蘇聯獨立,於同年12月19日改稱白俄羅斯共和國。
白俄羅斯東及北部與俄羅斯為鄰,南部與烏克蘭接壤,西部同波蘭、立陶宛和拉脫維亞毗鄰,國土面積達207,600平方公里,人口達968.98萬人(2008年),大部分居住在明斯克或者其他大城市附近,將近80%人口為土生土長的白俄羅斯人,主要少數民族依次是俄羅斯人、波蘭人和烏克蘭人。1995年後,白俄羅斯語和俄羅斯語被設為官方語言,白俄羅斯憲法並無明確規定國教,惟大多數人信仰東正教,其次則為天主教,基督教的不少節日,例如復活節等被設為國定假日。
白俄羅斯是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1991年8月25日宣布獨立,1991年12月19日改為「白俄羅斯共和國」,簡稱為 「白俄羅斯」,舊譯「別洛露西亞」,自稱「別拉羅斯」。
白俄羅斯工業基礎較好,機械製造業、冶金加工業、機床及激光技術等比較發達和先進;IT業較發達;農業和畜牧業亦很發達。白俄羅斯與俄羅斯和哈薩克共同建立了關稅同盟,與俄羅斯和哈薩克的經濟、軍事等一體化趨勢正逐漸加強。
❻ 白俄羅斯人與俄羅斯人差異
俄羅斯人屬歐羅巴人種,具有這一人種的基本特徵:淺色皮肢,柔軟的波狀發,男子胡須和體毛發達,鼻窄且高高隆起,唇薄,直頜,面部輪廓清晰,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但俄羅斯人還有自己的特點:北部俄羅斯人屬歐羅巴人種中的白海-波羅的海類型,身材中等,頭型較長,鼻子高突,鼻樑呈直形或凹形,頭發和眼珠色淺。南方俄羅斯人屬歐羅巴人種中的中歐類型(或稱阿尓卑斯類型),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頭型寬短,臉寬,鼻高且大,發色淡黃並呈波狀。
http://ke..com/view/46766.htm
白俄羅斯主體民族。自稱別拉羅斯人,又譯別洛露西亞人。居住在白俄羅斯共和國境內;部分分布在俄羅斯聯邦西部、立陶宛、拉脫維亞、烏克蘭、哈薩克以及西伯利亞等地。另有少數白俄羅斯人分布在波蘭、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屬歐羅巴人種東歐類型。使用白俄羅斯語,分東北和西南兩種方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有以斯拉夫字母為基礎的文字。信東正教,西北地區的居民則多為天主教徒。當地流傳的祖先崇拜和精靈崇拜等原始迷信殘余尚未完全消除。白俄羅斯人過去主要從事農業和畜牧業,副業以養蜂和捕魚較為重要,木材加工、制陶和編織手工業發達。農業以種植黑麥、馬鈴薯、蕎麥、小麥為主。經濟作物以向日葵和亞麻為主。耕作技術長期落後。十月革命後,工農業得到較快發展。姑娘們喜戴各種做工精緻的彩色頭巾,已婚婦女則戴素色花冠。男子多戴氈帽,穿齊膝綉花襯衫,系腰帶。民間文學創作十分豐富,以歌頌英雄事跡為主要內容的各種傳說、故事、神話、諺語等,廣為流傳。
講斯拉夫語系白俄羅斯語,是白俄羅斯共和國的多數(80%)居民。很多人已移居西伯利亞或至美國等國家僑居。主要是西元6∼8世紀居住在白俄羅斯的東斯拉夫諸部落的後代,曾先後被立陶宛及波蘭征服,18世紀後期又成為俄羅斯的附庸。1921∼1939年,西部白俄羅斯人曾在波蘭統治之下生活。
http://ke..com/view/72491.htm
❼ 白俄羅斯人的生活水平怎麼樣
白俄羅斯收入不高,但是貧富差距沒有有些國家那麼大,所以大家都穿著整齊,溫文爾雅
❽ 什麼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人民解放戰爭
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人民解放戰爭指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人民為反對波蘭貴族的民族壓迫,爭取烏克蘭與俄羅斯重新合並而進行的武裝斗爭。戰爭的起因是由於波蘭大地主和天主教會殘酷地實行社會、民族和宗教壓迫。參加這一斗爭的有農民、扎波羅熱哥薩克、城市貧民、烏克蘭小貴族和東正教僧侶。農民是戰爭的主要動力。只有烏克蘭大地主、高級僧侶和部分哥薩克長老尋求同波蘭封建主結盟。這次戰爭與16~17世紀遭到波蘭鎮壓的數次起義不同,它具有持續時間長、規模宏大、行動堅決的特點。這次反波蘭封建主的解放斗爭是由傑出的國務活動家、天才的軍事首領赫梅爾尼茨基領導的,他認為烏克蘭人民只有同俄羅斯人民聯合起來,才能拯救自己。
1647年底,赫梅爾尼茨基率領一支哥薩克部隊在第聶伯河下游集結。1648年1月,這支部隊襲擊並擊敗了扎波羅日斯卡亞謝奇的波蘭駐防軍。哥薩克人推舉赫梅爾尼茨基為黑特曼。赫梅爾尼茨基在扎波羅日斯卡亞謝奇招募了一支約為8000人的隊伍,並與答應派出5000部隊的克里木汗伊斯蘭·吉列伊結為盟友。同克里木汗的結盟保證了哥薩克後方不受韃靼人的侵襲。
1648年春,赫梅爾尼茨基所部前去迎擊波軍的幾支先頭部隊,當時,波軍主力正在切爾卡瑟和科爾孫集結。同年5月15~16日,烏克蘭哥薩克於熱爾特耶沃德擊敗波軍。對波蘭人的首次大捷,在精神和政治上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次勝利使烏克蘭人民的解放斗爭活躍起來了。
赫梅爾尼茨基對下一步行動作了幾天准備後,便派本部軍隊和別伊的韃靼部隊前去抗擊波軍主力。5月25~26日,科爾孫會戰展開。此戰以波托茨基和卡利諾夫斯基兩位黑特曼的被俘及其部隊全軍覆滅而告終。在烏克蘭人民戰爭初期所取得的勝利的影響下,農民起義席捲了整個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地區,直達喀爾巴阡山脈。
1648年9月,解放軍已達7萬人左右。還有一些游擊隊活動在尚未解放的烏克蘭領土上,其中最大的是克里沃諾斯、甘日和莫羅津科的幾支游擊隊。在白俄羅斯,農民起義也擴展起來。克利沃沙普卡、涅巴巴和加爾庫沙等人率領的起義隊伍與波蘭地主進行了堅決的斗爭。俄羅斯農民和頓河哥薩克也積極地參加了武裝斗爭。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各起義隊伍的行動都有助於烏克蘭解放軍奪取新的勝利。同時,受貴族殘酷剝削的波蘭農民的反封建運動也日益強大。
這一時期,規模宏大的波蘭農民起義在克拉科夫和盧布林兩地區爆發。事態的發展使波蘭和烏克蘭大地主膽戰心驚,他們糾集起一支12萬人的部隊,集結於茲巴拉日和舊康斯坦丁諾夫地區。赫梅爾尼茨基獲得這一情報後,決定對敵實施急遽突擊,在9月13日的皮利亞夫齊城下之戰中,取得了輝煌勝利,從而為其部隊打開了直取華沙的道路。
烏克蘭解放軍對敵實施追擊,首先逼近利沃夫,隨後兵臨扎莫希奇城下。起義席捲了整個東加里西亞。白俄羅斯的起義隊伍相繼攻佔莫濟里、戈梅利和平斯克。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人民的斗爭匯成了一股強大的洪流。
1649年2月,波蘭政府同赫梅爾尼茨基進行談判,企圖贏得時間,為繼續作戰作準備。赫梅爾尼茨基也進行了新的作戰准備。伊斯蘭·吉利伊汗三世率克里木韃靼人前來援助哥薩克人。1649年春,波軍又一次侵入烏克蘭境內,但卻被困於茲巴拉日城下達3個月之久。波蘭國王卡吉米爾二世親率一支波軍大部隊,從盧布林前來增援被困部隊。赫梅爾尼茨基留下一支小部隊繼續圍攻茲巴拉日,而將主力部署在波軍開進途中,以阻止波軍前來解圍。8月15~16日,茲波羅夫戰役展開,波蘭貴族部隊被擊潰。但是,由於波蘭國王賄買的伊斯蘭—吉列伊的叛變,貴族部隊才免遭全軍覆滅。波蘭貴族失敗後,同赫梅爾尼茨基締結了茲博羅夫條約。
1651年2月,波蘭地主部隊再度侵入烏克蘭境內。別列斯捷奇科城下一役,烏克蘭部隊戰敗。赫梅爾尼茨基被迫同波蘭簽訂了條件極為苛刻的白教堂條約,雙方間的關系由此愈加惡化。1652年,赫梅爾尼茨基開始進軍摩爾達維亞,以防摩爾達維亞公與波蘭貴族共同對其採取行動。赫梅爾尼茨基部隊在進軍途中與波軍遭遇。巴托格附近一戰,烏克蘭部隊圍殲卡利諾夫斯基黑特曼指揮的波軍主力。此後,烏克蘭人民屢獲大勝,其中有1652年11月在卡梅涅茨地區殲滅波軍4萬人和年在日瓦涅茨城下圍困波軍重兵集團的勝利。
在抗擊波蘭的同時,赫梅爾尼茨基就烏克蘭與俄羅斯重新合並為一個國家的問題同莫斯科政府進行了談判。這一談判符合烏克蘭和俄羅斯人民的願望。
年10月1日,全俄縉紳會議在莫斯科通過決議,將烏克蘭並入俄羅斯,並對波宣戰。縉紳會議的決定受到烏克蘭人民的普遍贊同。1654年1月18日,在佩列亞斯拉夫召開了人民大會。會上,烏克蘭各階層的許多代表都一致贊同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重新合並。佩列亞斯拉夫大會成為烏克蘭人民生活中的一個轉折點。大會的決定表達了烏克蘭人民多年來的要求和願望。不久,俄波戰爭爆發,結果是雙方締結安德魯索沃條約。波蘭承認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地區與俄羅斯的重新合並。基輔也歸屬於俄羅斯。
烏克蘭與俄羅斯兩民族的重新合並,對烏克蘭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有著巨大的進步意義,鞏固了為爭取民族和社會解放而共同抵抗外來敵人的兩兄弟民族間的聯盟和友誼。
❾ 今年去白俄羅斯種菜的中國人住的條件怎麼樣
20多個人住在豬圈裡,破被褥,非常擁擠,味道很大,腳臭的能死人,天天被毛子打,晚上他們喝多了就往你臉上尿,吃的比狗都差,還總被警察敲詐,回來那天,咱們都哭了,,,這輩子在也不去那裡了!
❿ 來到白俄羅斯,看看白俄羅斯農村長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