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安德烈 摩弗昌:俄羅斯經濟究竟糟糕到什麼地步了
安德烈 摩弗昌:俄羅斯經濟究竟糟糕到什麼地步了
作者:安德烈·摩弗昌(Andrey Movchan) 卡內基莫斯科中心「經濟政治」項目主管
在經歷了兩年來的經濟衰退後,俄羅斯迎來了自己的2016年。自2013年俄羅斯GDP達到2.15萬億美元的峰值之後,便開始逐年下降。到2015年,俄羅斯GDP已降至不足1.2萬億美元。而據俄財政部和俄羅斯央行預測,在2016年俄GDP仍會進一步下跌。如今,俄羅斯的經濟規模甚至小於墨西哥,在全球經濟體中排名第15位(人均GDP排名第75位)。
探究俄羅斯經濟現狀的成因,則要從2000年弗拉基米爾·普京上台說起。當時俄羅斯剛剛開始實施以以資源租金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即通過出口自然資源賺得現金,而這些現金不斷流入與克里姆林宮聯系密切的少數尋租人手中。這一模式在此後的12年中一直占據主導地位,導致俄羅斯的預算收入、黃金和硬通貨儲備量,GDP增長以及匯率全都直接與石油價格掛鉤。
不可否認,「荷蘭病」是導致上述情況的原因之一。盡管俄羅斯採取嚴格措施控制貨幣供應量、集聚大量黃金和硬通貨儲備(佔GDP總額33%以上),但仍然無法完全消除自然資源部門的異常繁榮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與此同時,國外投資和信貸也流入俄羅斯經濟,但和佔美國證券市場半壁江山的國內現金流不同,這種貨幣供給十分昂貴並且會對經濟收入產生不良影響。2013年是俄羅斯的荷蘭病最為嚴重的一年,以市場為主導的匯率和因通脹因素調整的匯率差值高達50%。
同時,俄羅斯經濟發展也受制於貪污腐敗,制度崩壞和對商人及投資者法律保護的缺乏。除此之外,石油美元收入對非石油產業的投資額從2009年開始急劇下降。雖然在2010和2012年間有過短暫回升,但由於投資萎縮和資本開支減少,俄羅斯的GDP 增長率此後便開始以每年1.5個百分點的速率下跌,即便之後石油美元滾滾而來,國家公開宣布支持外商投資,也沒能扭轉頹勢。隨著行業壟斷的不斷擴大,以及經濟上對國家管控的金融寡頭(例如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的依賴,通貨膨脹居高不下,而俄羅斯經濟的結構性問題也在宏觀層面上愈發凸顯。
俄羅斯起初樂觀的認為國際油價會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並且歐洲各國長期需要俄羅斯的石油供給,所以當俄羅斯經濟開始出現停滯現象時,普京政府並未太過在意,只是採取一些初級措施來維持其支持率,具體表現為:普京政府為龐雜的公共部門工作人員(這一部分佔到俄羅斯勞動力資源的38%)加薪,且加薪水平超過GDP和生產力的增長水平;大幅增加社會保障福利;低效盲目地使用預算資金。到了2013年,俄羅斯的工資水平增長率達到兩位數,關稅增幅大於8%,而GDP幾乎沒有任何增長,與此同時,投資額,基本建設水平和出口額均有所下降。
2014年,國際油價的下跌使俄羅斯國內的經濟形式進一步惡化。這一沖擊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國內的過度消費現象。事實上,俄羅斯GDP的下降更反映出了該國進口額下降,以及家庭和公司消費支出的減少。另一方面,石油危機也稍稍緩解了當時的滯脹狀態,而俄羅斯央行採取維持較高水平的黃金和硬通貨儲備策略,這使得盧布對美元匯率減半,並緩解了從2005年開始就困擾著俄羅斯的荷蘭病。
2015年的低油價幾乎拖累了俄羅斯所有的主要經濟指標。耐用品需求萎縮了近一半,進口額暴跌35%,用盧布結算的貿易額下降近12%,不僅如此,在2014年就已經幾乎為零的國外投資,到了2015年更是全部蒸發。總而言之,在2015年,俄羅斯的GDP下降了3-5個百分點,而通脹率則高達14%-16%。
盡管俄羅斯的經濟困難重重,但進入2016年,俄羅斯基本上已經從油價下跌的影響中恢復。其黃金和硬通貨儲備大體上和兩年進口額持平,盧布匯率保持相對穩定,通貨膨脹也在逐漸緩解。當然,此前15年間盲目粗放的經濟政策帶來的嚴重後果不會憑空消失。俄羅斯依然處於僵化的出租經濟模式,其經濟仍缺乏相應的管理體制,科技以及人口三部「引擎」的支持。
盡管已經熬過石油危機,但俄羅斯現在僅僅是回到其固有的長期經濟滯脹狀態中,而唯一的區別只在於今日俄羅斯的經濟規模小了很多。
2016年,俄羅斯的經濟情況或許還會變得更糟。俄羅斯央行政策不利,已經讓銀行業處於不穩定狀態,而這不禁讓人聯想起1998年的金融危機時期。對於俄羅斯來說,2016年最好的情況就是像俄聯儲銀行行長赫爾曼·格列夫預測的那樣,10%的銀行會被吊銷執照;而最壞的情況則是一到兩家大型銀行倒閉,並引發連鎖反應,使整個銀行系統產生恐慌情緒。
俄羅斯政府已經公開表示,他們一度為俄羅斯經濟找的兩個救心丸——進口替代和向中國靠攏——都未能達到預期效果。進口替代的不可行性在於俄羅斯的失業率低於5%且產能利用率高達90%;與此同時,俄羅斯在亞太地區貿易額中只佔1%,而中國顯然有更重要的問題亟待解決,
如此一來,俄羅斯政府只能對經濟繼續保持觀望態度。從2016年的預算來看,俄羅斯毫無改革的希望,也無力尋求除自然資源之外的其他經濟增長方式。當然,政府預見了這一年可能會面臨的危機,所以也公開討論過是否要向企業和個人增稅或大幅削減社會開支(前者可能會加劇經濟衰退而後者則可能引發社會恐慌)。對政府而言,擺脫貨幣主義政策,實現資本的自由流動,市場匯率,並對現金問題加以限制將會愈加困難。
當然,俄羅斯資金儲備充足,經濟發展仍具慣性,尚能撐過2016年,所以這一年並不太可能立刻發生任何劇烈變化。但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或將見證俄羅斯兩大利益群體的幕後角力:其中一方能夠通過產業國有化牟利;而另一方則可以從從國外投資中獲利。前者推動國有化的努力會面臨後者——即想要廉價購買俄羅斯企業並將其私有化的群體的競爭。遲早會有一方會贏得勝利,但或許不會在2016年就見分曉。
② 俄羅斯衰落不可避免到底是什麼因素讓這個世界大國一蹶不振
該怎麼說呢,我覺得問題不應該這么說,什麼叫做讓一個大國一蹶不振?俄羅斯的衰退不可避免?我覺得普京上台之後真的已經好太多了。
想想葉利欽那時候,老百姓挨凍受餓,過的那叫個什麼日子啊,簡直生不如死,刺骨的寒冷簡直就是地獄,普京上台別的先不說,就這個東西,我想至少人家就做的很好,至少生活溫飽算是解決了,而且你要說人家不好,但是我想群眾的眼鏡應該是雪亮的吧,不好下台換一個,但是人家的威望以及在人們心中得地位,我想俄羅斯的人民並不笨,跟著誰還是很清楚的。
③ 俄羅斯經濟為什麼那麼差
一,從中央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的頭十年對俄羅斯來說是災難性的:經濟總量暴跌,1998年之前俄羅斯盧布的貶值(在被稱為盧布危機的金融危機之後)以及1999年至2008年間石油價格經歷的不間斷上升趨勢,共同推動了俄羅斯經濟(嚴重依賴其能源部門的出口)增長年平均增長率為7%。在2008年至2009年的全球經濟危機中,俄羅斯是受災最嚴重的經濟體之一:隨著石油價格暴跌和外國信貸枯竭,嚴重影響了俄羅斯的經濟。
④ 俄羅斯四月GDP同比下降3%,與哪些因素有關
俄羅斯四月GDP下滑,主要是因為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進行了經濟制裁,並且俄羅斯的能源出口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除此之外,西方國家不在進口俄羅斯產品,也使得俄羅斯的經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
當俄羅斯的四月GDP成績單出爐之後,很多人都意識到俄羅斯在俄烏沖突當中付出了相當慘痛的代價,因為俄羅斯本就糟糕的經濟,由於俄烏沖突再次出現了嚴重的下滑,長此以往下去,俄羅斯的經濟必然會出現更加嚴重的問題。
雖然俄羅斯這些年的經濟發展一直謀求轉型,但是俄羅斯依舊需要依賴西方國家的經濟合作。然而由於俄烏沖突發生之後,西方國家站在了俄羅斯的對立面,導致西方國家徹底中斷了與俄羅斯的經濟合作,正是由於這樣的原因,俄羅斯的GDP成績單才會如此慘淡。
⑤ 俄羅斯gdp為什麼這么低
俄羅斯的GDP是有點低,主要是由於俄羅斯農業發展不起來,俄羅斯的可用良田很少,俄羅斯的地理環境也不好,太嚴寒了,農業確實不好發展,俄羅斯的GDP一直是靠著重工業支撐著的,而俄羅斯的輕工業發展也不好。
⑥ 為什麼俄羅斯的GDP總量這么低,綜合國力卻這么強,為什麼
俄羅斯最強大的是其軍事實力,繼承自蘇聯,現在依然保有7000枚以上的核彈頭,和突破歐美反導體系的導彈載具,這是現在的俄羅斯軍事威懾力量的根本,但其常規部隊已經開始嚴重縮水,這點在陸、海軍規模不斷萎縮的現狀下可以看出來,陸軍在2013年以後被裁的只剩42萬人,海軍自蘇聯解體之後就沒有入過大型水面艦艇,基本上停留在護衛艦以下,水下艦隊依靠蘇聯余暉還在苟延殘喘,依然擺脫不了萎縮的結果。
俄羅斯綜合國力並不強,其力量輻射自蘇聯解體後大概也就能在東歐、中東一帶,東亞東南亞、非洲、南美也就能通過軍售來顯示其存在、但由於其本身作為資源輸出國和武器供應國的存在,已經美俄沖突的影響、使其在國際上的被關注度一直很高。
⑦ 俄羅斯經濟衰退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根本原因是體制不符合經濟發展需要,偶然因素是石油價格低迷。
⑧ 俄羅斯人均GDP重返2007年的水平,為什麼會這么差
因為俄羅斯一直靠出口原材料賺錢。而原材料賺錢是屬於最低端的產業,所以整個俄羅斯的經濟並不發達。估計以後也會越來越不行了。
⑨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實力為何下滑那麼嚴重
提起蘇聯老大哥,大家並不陌生。想當初,新中國跟著這個超級大國亦步亦趨,在很多方面都要仰仗蘇聯的幫助。幾十年過去了,中國是日漸強大,可是俄羅斯卻已大不如前。
由於蘇聯把工廠和產業布局到全國各地,所以蘇聯解體後,原先完整的工業體系被拆分的七零八落,導致很多世界先進的工業被荒廢。這對於國家的發展幾乎是致命的打擊,而俄羅斯自此之後也是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