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哈薩克屬於哪個國
哈薩克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Қазақ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簡稱哈薩克(Kazakhstan,Қазақстан),是一個位於中亞的內陸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國名來自其主體民族哈薩克族。位於亞洲中部。北鄰俄羅斯,南與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斯坦接壤,西瀕裏海,東接中國。
公元15世紀末建立哈薩克汗國。16世紀初哈薩克部族基本形成,分為三玉茲,即大、中、小玉茲(清文獻稱右、左、西三部),18世紀中葉曾歸順清王朝,但到19世紀中葉皆被俄羅斯帝國侵吞。1936年以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入蘇聯,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1991年12月16日獨立,成立哈薩克共和國。
哈薩克近年來加強了與俄羅斯等獨聯體各國的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的一體化,2015年1月1日,與俄羅斯、白俄羅斯、亞美尼亞等國家成立歐亞經濟聯盟。
「哈薩克」這一詞語的含義存在爭議,一說據民間有關白鵝的傳說,哈薩克為「白鵝」之意;也有人認為,哈薩克是中國古代「曷薩」、「阿薩」或「可薩」的異名。還有人把哈薩克解釋為「戰士」、「自由的人」、「避難者」、「脫離者」。國外學者多認為「哈薩克」名稱最早出現於15世紀初期。15世紀20年代,在金帳汗國東部出現了烏孜別克汗國,以錫爾河下游為中心,北至托波爾河,東北至額爾齊斯河。1456年,汗國有兩個蘇爾坦(吉來和扎尼別克),由於內訌向東逃入亦力把里統屬地區,亦力把里主把楚河、塔拉斯河流域西七河區讓給他們游牧,以增強自己的實力。這一部分脫離烏孜別克汗國的人被稱為哈薩克人
㈡ 哈薩克這個國家名的來源是什麼
哈薩克族,民族語言為哈薩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普遍信仰伊斯蘭教。哈薩克族主體在中亞、西亞,只要分布於哈薩克、中國、 俄羅斯、烏茲別克、土耳其、蒙古等國。哈薩克族是哈薩克的主體民族,占其總人口的65.5%,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人口普查統計,中國境內的哈薩克族總人口數為1462588人。關於「哈薩克」族稱的由來,眾說紛紜,「哈薩克」這一名稱出現於15世紀。當時,錫爾河下游的部分牧民在克烈汗和加尼別克汗的率領下遷到巴爾喀什湖以南的楚河流域。由於他們是為反抗和擺脫阿布爾海爾汗的統治壓迫而東走,因此得名「哈薩克」,意為「避難者」或「脫離者」。「烏孫」即「哈薩克」的對音。「哈薩克」即《唐書》所載之可薩、曷薩的對音。早在5—6世紀,蒙古高原的一些高車部落越過阿爾泰山和額爾齊斯河西遷,游牧於鹹海和裏海以北的草原,後來成為拂林(東羅馬帝國)以東、阿得水一帶的恩屈、曷 、訶 、也末(咽)等鐵勒部落。曷又譯為曷薩、葛薩、可薩。隋唐時期,鐵勒諸部形成以可薩部為核心的部落聯盟,征服並融合當地的一些土著民族,建立了政權,因為其語言與不久前形成的突厥人相同,所以被稱為「可薩突厥國」。唐朝杜環的《經行記》說:「(苫國)北接可薩突厥。」《新唐書·西域傳》說:「(波斯)北鄰突厥可薩部。」「(火尋)西北抵突厥曷薩。」6世紀時,其國達到鼎盛階段,疆域東起鹹海之北,西至黑海東北,都城在伏爾加河下游的阿斯特拉罕附近,與東羅馬關系親密,與波斯國相對抗。其後發展為欽察國,13世紀為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征服。據公元982年用波斯語寫成的《世界境域志》一書載,阿蘭國中已有「KAZAK」的民族稱謂。這個音譯是從准噶爾語來的。當時准噶爾汗國與哈薩克汗國和清接壤,後來准噶爾被清和哈薩克夾擊滅亡,清和哈薩克汗國第一次接壤,雙方都不通對方語言,但是在與准噶爾的長期相處交流中雙方都通准噶爾語,於是就用准噶爾語相互交流,而在准噶爾語里哈薩克的音譯是「哈薩克」,雖然更接近的音譯是卡扎克,但是清就沿用了准噶爾語里的音譯,從此漢語言里也叫哈薩克,就這樣到現在。
㈢ 哈薩克是從俄羅斯「分裂」出來的嗎
確切地說,是從 蘇聯 「分裂」出來的。
16世紀初基本形成哈薩克部族。18世紀三、四十年代,小帳和中帳並入俄羅斯帝國。19世紀中葉以後,哈全境處於俄羅斯統治之下,而哈薩克人聚居的東部地區歸屬中國。1917年11月建立蘇維埃政權。1920年8月26日建立歸屬於俄羅斯聯邦的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25年4月19日改稱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36年12月5日定名為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同時加入蘇聯,成為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1990年10月25日,哈薩克最高蘇維埃通過了國家主權宣言。1991年12月10日更名為哈薩克共和國,同年12月16日通過《哈薩克國家獨立法》,正式宣布獨立,21日加入獨聯體。
㈣ 為什麼哈薩克的哈薩克人的名字翻譯過來想俄羅斯人
首先哈薩克被俄羅斯人統治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所以名字翻譯過來像俄國人的名字也很正常,因為用他們的稱謂習慣了。
俄羅斯人的名字組成為:名+父名+姓,打個比方一個人叫安德列,他爸爸也叫安德烈,他姓也是安德烈,那麼他的名字一般情況下就是------安德列·安德列耶維奇·安德列耶夫,安德列(耶維奇)=安德烈的兒子,安德列(耶夫)=姓安德列的人。
所以哈薩克的人就是利用他們的這種稱謂來稱呼,所以其實他的名字還是哈薩克語,但是後面加了些後綴,你就覺得像俄國人名字了。
㈤ 哈薩克族是什麼時候形成的以前叫什麼
哈薩克族(哈薩克語:�0�2аза�0�3 / �1�6�1�9�1�0�1�9�1�6),是哈薩克的主要民族和中國、俄羅斯、土耳其、烏茲別克等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少數民族,人口1660萬左右。屬於蒙古人種北亞類型和部分歐羅巴人種的印度地中海類型之間的過渡類型,是混血民族,也就是圖蘭人種。被譽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乞丐的民族。在中國主要分布於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人口165萬,使用哈薩克語,文字有三種,分別為哈薩克官方使用的西里爾文、阿拉伯文和拉丁文。哈薩克是偉大的民族,在二戰等重大歷史中為人類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㈥ 中國的哈薩克和俄國的哥薩克族有關系嗎
哈薩克族族源比較復雜,有一定的突厥血統,而哥薩克的起源和突厥也有一定的關系,從這個意義講,兩族還是有一點關系的,但是並不明顯。
哈薩克族:欽察草原的最早居民目前認為是斯基泰人。匈奴人西遷以後,各突厥語民族也開始進入。哈薩克汗國成立後,周邊很多游牧民族部落加入,經過幾十年的分化和融合逐步形成了哈薩克族。因此,哈薩克人的族源比較復雜,包括了古代不同時期進入這個地區的斯基泰人,烏孫、奄蔡人、大月氏、突厥,匈奴、鐵勒、可薩人、基馬克、阿兒渾、葛邏祿、諾蓋人,蔑兒乞、汪古、弘吉剌等民族。他們分布於阿爾泰山、哈薩克丘陵至黑海。國外學者多認為「哈薩克」名稱最早出現於15世紀初期。15世紀20年代,在金帳汗國東部出現了烏孜別克汗國, 以錫爾河下游為中心,北至托波爾河,東北至額爾齊斯河。1456年,汗國有兩個蘇爾坦(吉來和扎尼別克),由於內訌向東逃入亦力把里統屬地區,亦力把里主把楚河、塔拉斯河流域西七河區讓給他們游牧,以增強自己的實力。這一部分脫離烏孜別克汗國的人被稱為哈薩克人,意為「避難者』』或「脫離者」。
哥薩克人:哥薩克(Казак)這個詞來自他們的母語突厥語,意為自由人。原指從金帳汗國逃到南俄羅斯地區從事游牧的韃靼人和斯拉夫人,後泛稱15~17世紀從農奴制壓迫下出逃的農民、家奴和城市貧民,他們住在人煙稀少的邊遠地區,靠當僱工為生。是俄國的民間文學中的「綠林好漢」,很多書上都解釋說是「自由自在的人」,其實用中國的話說就是「盲流」。15-17世紀在俄羅斯農奴化過程中,不願為奴逃亡到邊區去謀生的人,逐漸聚集成群,受西南部草原地帶突厥民族的影響,養成了一種善騎射、不受管束的有獨特文化的認同關系,大量的逃農聚集在南俄草原一帶,沙皇在迅速擴張過程中對南部草原也只有名義上的權力。這些邊區土地上的「自由人」平時為民戰時為兵,亦農亦兵,長期處於半軍事狀態。東歐平原山少,哥薩克多是以河流命名,比如有頓河哥薩克、伏爾加河哥薩克、烏拉爾哥薩克、西伯利亞哥薩克、外貝加爾哥薩克、庫班哥薩克等。沙皇政權自然了解這種半軍事體制的自由人大量集結對國家的危險,但是一時間鞭長莫及而無可奈何。由於沙俄的地理環境,人口稀少,中央政權的管轄能力有限,不像中國傳統社會可以完全融化並吞掉社會的異己力量,這些因素都使哥薩克逐漸壯大。同時統治者也需要這些勇敢善戰的人來防禦克里米亞的韃靼人,通過草原的商隊經常受到韃靼人和其他游牧民族的襲擊,因此就需要軍事方面的保護,只好藉助哥薩克人為帝國戍邊征戰,早期歐俄周邊國家的統治者對這些「草莽英雄」一般採取懷柔政策,在這種條件下便形成了一個叫「哥薩克」的特殊人群。
㈦ 哈薩克是哪個民族
哈薩克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人口約160萬,全世界哈薩克族有1900萬。中國哈薩克族主要分布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使用的哈薩克文是阿拉伯字母哈薩克文,哈薩克使用斯拉夫字母(西里爾文字)哈薩克文。
哈薩克族是哈薩克的主體民族, 「哈薩克」意即「避難者」或「脫離者」。 也是中國、 俄羅斯、烏茲別克、土耳其、蒙古國等國的少數民族。哈薩克民族形成於15世紀的哈薩克汗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