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航母可以承載多重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自1968年至2001年共建造了9艘,分別是「尼米茲」號,「艾森豪威爾」號,「卡爾文森」號,「羅斯福」號,「林肯」號,「華盛頓」號,「斯坦尼斯」號,「杜魯門」號和「里根」號航母。 排水量:滿載93900噸。 規格:全長1091.9英尺(332.8米),艦體全寬134.2英尺(40.9米),飛行甲板全寬253英尺(77.1米) ,吃水37.1英尺(11.3米)。 艦載機:24架格魯曼F-14A雄貓式戰斗機、24架麥道F/A-18大黃蜂式戰斗機、10架格魯曼A-6E闖入 者式攻擊機、4架格魯曼KA-6D闖入者式空中加油機、4架EA-6B徘徊者式電子反制機、4架格魯曼E-2C鷹眼式空中預警機、10架洛克希德S-3A/B維京式反潛機、6架塞考斯基SH-3H海王式或SH-60B海鷹式直升機。 裝備:Mk 29海麻雀防空導彈發射器3具、Mk 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3具(CVN 70為四具)。 航速:2具壓水式A4W/A1G核子反應爐(280000軸馬力),四軸,航速30節以上。 艦上人員編制:軍官161人,士兵3040人,艦載航空兵2480人,總計5681人。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的油料裝載量為一萬噸,航空彈葯3000噸。艦載機連隊可控制25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和空域,每天可出動200架次執行作戰任務,裝彈量是美國現役其它航母的2-3倍。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是美國第二代核動力航空母艦,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它的7種不同用途的艦載飛機可以對敵方飛機、船隻、潛艇和陸地目標發動攻擊,可以支援陸地作戰,保護海上艦隊,可以在航空母艦周圍方圓幾百海里的海面上佈雷,實施海上封鎖。由它領銜組成的戰斗群通常由4~6艘導彈巡洋艦、驅逐艦、潛艇和補給艦只構成。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自身也有強大的防衛體系,包括導彈、火炮、電子對抗系統、「海麻雀」導彈發射裝置。由雷達導航的「海麻雀」導彈屬短-中程導彈,可攻擊飛機和截擊敵方的巡航導彈。它的近程火炮系統有自動搜索和瞄準雷達,20毫米近程火炮系統每分種能發射3000發以上炮彈,能有效地防禦敵方飛機和導彈的近程攻擊。 兩台核反應堆為航空母艦提供幾乎是無限期的30節以上的續航能力。8台8000千瓦汽輪發電機提供的電力可供10萬人口的城市使用。4台海水淡化裝置為「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每天提供1818440升淡水。一般情況下,艦上備有供其人員消耗90天的食品和生活必需品。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都裝有兩座A4W密封水核反應堆,4台飛機升降機,4座飛機彈射器,4座「海麻雀」導彈發射架,3~4座「密集陣」20毫米近程火炮武器系統,SPS-48E三維對空搜索雷達,SPS-49(V)5二維對空搜索雷達,3座Mk-91火力控制系統,AN/SLQ-32(V)4雷達電子對抗和火力控制系統,AN/WLR-1H雷達電子監視系統。 美國軍方在60年代展開了中途島航艦的代替計劃,由於勇往號(Enterprise CVN 65)核動力航艦的發展成功,海軍方面幾乎一致認為以新建核動力航艦來取代中途島級航艦--雖然其建造經費十分驚人,即使富裕如美國也是一項沉重的負擔。 在經過一連串的討論後,尼米茲號(CVN 68)核動力航艦終於在1966年7月1日獲得建造經費,但是這項計劃卻因某些因素而再三地拖廷,問題最後雖然克服,尼米茲級各艦亦順利完工,卻已較最初的計劃慢了幾年。其服役時間如下:尼米茲號於75年5月3日,艾森豪威爾號於77年10月18日,文生號於82年3月13日,羅斯福號於? 86年10月25日,林肯號於89年11月11日服役。至於建造中的3艘,華盛頓號、史坦尼斯號、美國號分別在93年、95年及97年完成。 尼米茲級飛行甲板的尺寸和配置與小鷹級(Kitty Hawk)的最後一艘肯尼迪號完全不同,若與勇往號相比較,由於核子反應爐的減少,因此尼米茲級機庫下甲板艙間的配置較勇往號進步許多,其推進系統分為兩部,中間以彈葯庫隔開,航空燃油容量也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在正常情況下足供16日之需),艦上另有大量的軍需品及倉庫。尼米茲級的戰鬥力極為強大,但這也需要大量的裝備與眾多的人力來維持,目前每艘艦上載有86架飛機與6286人,這使尼米茲級航艦成為一種大資源的集合體,更是戰爭中最具吸引力的目標!當然這些龐然巨艦的造價也極驚人,例如在83會計年度所訂購的2艘總價達65億5900萬美元(83年的幣值),而這尚不包括艦載機的經費)。 尼米茲號至少將服役至2020年,其餘各艦則可能服役至更長的時間。 「尼米茲」級航母圖片很多你在網路的圖片搜索一下就有了
2. 航空母艦有多長多重載重量是多少
航空母艦要分成3類:輕型,中型,重型航母。
輕型,排水量一般在10000噸--30000噸左右。
中型,一般在30000噸-65000噸左右。
重型的排水量一般在65000噸-100000噸。)
3. 俄羅斯莫斯科級航空母艦的基本參數
主尺寸:艦長189米(全長)、182米(水線)、艦寬34.1米、吃水7.6米
飛行甲板長:81米飛行甲板寬:34米
排水量:14600噸(標准)19200噸(滿載)
動力:2台蒸汽輪機2軸9000~100000馬力
航速:29~31節
續航力:6000海里/18節
艦員:850
4. 俄羅斯有航母嗎
目前世界上實際擁有航母的國家
1. 美國
2. 俄羅斯。目前,隸屬於北方艦隊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是俄海軍唯一一艘在役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艦長306.3米,艦寬37米,吃水9.87米,動力裝置為4台蒸汽輪機,總功率20萬馬力,最大航速29節,標准排水量53000噸,滿載排水量67500噸,這個數字也使它成為了俄羅斯海軍現役艦艇中噸位最大的艦只。庫茲涅佐夫號的最大特點就是,它既有艦隊型航母所特有的斜直兩段甲板,又有輕型航母通用的上翹角滑躍式起飛甲板,庫茲涅佐夫號的服役使世界海軍中首次出現了滑躍起飛、攔阻降落這一新穎的航母起降方式,其飛行甲板長304.4米,寬72米,庫茲涅佐夫號上可裝載飛機40架(戰時可擴張至60架),包括有蘇-33戰斗機、蘇-25攻擊機、卡-27反潛直升機和卡-29RLD預警直升機等。
3. 法國。「克萊蒙梭」級的首艦「克萊蒙梭」號於1955年11月在布勒斯特船廠開工,1957年12月下水,1961年11月建成服役,於1997年7月退役。第2艘R99「福煦」號於1960年7月下水,1963年7月服役,2000年退役後出售給巴西海軍。 「戴高樂」號是法國海軍第一艘核動力中型航空母艦,也是法國海軍目前唯一一艘現役航空母艦,於1983年5月開工建造,1994年下水,2000年9月正式服役。「戴高樂」號航母艦長261.5米,艦寬31.5米,吃水8.5米,標准排水量35500噸,滿載排水量為39680噸,「戴高樂」號的動力裝置為2座K-15一體化循環壓水堆,總功率為76200馬力,核反應堆加一次燃料可工作5年以上。「戴高樂」號航母實際重量竟然比設計初的標准整整超重了10%,由此產生的直接後果就是其航速達不到設計標准,其僅僅27節的航速使其「摘取」世界航速最低的航空母艦的桂冠。飛行甲板長261.5米,寬64.4米,可搭載「陣風」M型戰斗機、E-2C鷹眼預警機和NH-90直升機等各種艦載機40餘架。它的作戰能力僅次於美國的大型核航母,在世界海軍中排在第二個檔次。法國原來的計劃是建造2艘該級航母來代替即將退役的2艘「克萊蒙梭」級常規動力航母,但迄今只有「戴高樂」號1艘入役。
4. 英國。英國無敵級航空母艦系列,現共有3艘,即「無敵」號、「卓越」號和「皇家方舟」號,無敵級航母艦長210米,寬36米,吃水6.5米,排水量20600噸,動力裝置為4台TM-3B型燃汽渦輪機,總功率11.2萬馬力,航速28節。無敵級航母飛行甲板長167.8米,寬13.4米,可搭載9架「鷂式」戰斗機、3架「海王」式MK2A空中預警直升機和9架「海王」式HAS-MK6反潛直升機。「無敵」級最大的特點是應用了「滑躍」跑道,所謂滑躍起飛,就是將飛行跑道前端約27米長的一段做成平緩曲面,向艦首上翹,「無敵」號和「卓越」號的上翹角度為7度,「皇家方舟」號為12度,「海鷂」艦載機通過滑躍甲板起飛,在滑跑距離不變的情況下可使飛機載重增加20%;載重量不變的情況下可使滑跑距離減少60%。 2005年8月3日,英國皇家海軍旗艦——「無敵」號航空母艦在這里黯然提前退役。退役後的「無敵」號將被封存,可在50天內重新作好戰斗准備。到2010年,它將被出售。為重新打造「全球艦隊」,英法兩國正共同研製新型航母,新航母排水量6萬噸,最多可搭載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50架。建成後,它將成為歐洲各國海軍中最大的航母。英軍的兩艘新航母將分別於2012年和2015年服役,
5. 巴西。「聖保羅」號航空母艦是2000年巴西從法國購買的「福煦」號,是目前巴西海軍唯一一艘航空母艦。該艦原是1963年進入法國海軍服役的「福熙」號,排水量為3.278萬噸,艦長265米,寬31.7米,可搭載固定翼戰斗機37架、直升機2架。該艦可載水兵1300名。 「米納斯吉拉斯」號。原屬英國「巨人」級,原名「復仇者」號,1942年 建造,1945年在英國海軍服役,1956年巴西購買後進行了改裝。1960年12月編入巴西海軍服役。
6. 印度:3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維拉特」號和「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蘇聯建)。1957年,印度從英國購買了「維克蘭特」號航母(巨人級),1997年1月「維克蘭特(Vikrant)」號退役。2004年,印度購買了俄羅斯退役的「戈爾什科夫元帥」號航母。
7. 泰國:1艘「加克里·納呂貝特」號常規動力航空母艦。該艦由西班牙Izar造船公司建造,1992年7月簽訂建造合同,在西班牙Izar造船公司的El Ferrol 造船廠建造,1994年7月開工,1996年1月下水,1997年3月服役。該艦與西班牙的「Principe de Asturias」航母相似。排水量:11486噸滿載,最大航速:26海里/時(僅用柴油動力時為16海里/時),巡航時速:16海里/時,最大航程:10000海里(航速12海里/時),全艦長度:182.6米,飛行甲板:174.6 ×27.5米,艦載機:固定翼飛機- 6架AV-8S 「鷂式」;直升機-6架S-70B「海鷹」。
8. 西班牙:1艘「亞斯圖里阿斯王子」號常規動力航母。1967年,西海軍向美國租借了二戰老航母「迷宮」號,後於1973年正式買入,但「迷宮」號已經是老態龍鍾了。1979年10月,西班牙巴贊造船公司開工建造R11「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輕型航母, 1988年5月3日正式進入海軍服役。全長195.5米,寬24.3米,吃水9.4米,滿載排水量16900噸,全通式飛行甲板長175.3米,寬29米,滑躍起飛跑道前部的躍升角為12度。其動力裝置為2台LM-2500燃汽輪機,總功率46400馬力,最大航速27節,續航力為6500海里/20節。它平時載機22架,包括10架AV-8B垂直/短距起降戰斗機,6架「海王」直升機和2架「海王AEW」預警直升機以及4架AB-212直升機;但在緊急情況下可載機37架,其中17架放在機庫中,20架放在甲板上。該艦編制艦員600人,另有230名航空人員。
9. 阿根廷。二戰結束後,英國將四艘「巨人級」航母出售給荷蘭,澳大利亞,巴西,印度。荷蘭買入 「尊敬」後,1968年鍋爐艙起火,造成重大損害,因此准備將其退役。阿根廷購買,1969年 2月在阿海軍中服役,取名:「五月二十五日」。
馬島戰爭開始後,准備使用該航母,但由於年久失修,動力嚴重不足,航速太低(遠達不到宣稱的22.5節速度),航母迎風力太小,導致攻擊機無法起飛,在其「貝爾格拉諾」巡洋艦被英國核潛艇擊沉後,考慮到「巨人級」航母基本不具有抗沉設計與結構,因此退出戰場。排水量 19896噸(滿載)。長211.3米,寬24.4米。主機2台蒸汽輪機,航速:24節。艦載機:12架「超軍旗」戰斗機、6架S-2E「追蹤者」反潛機、 4架SH-3D「海王」反潛直升機、l架A-103「雲雀」—Ⅲ直升機。
10. 義大利。輕型航母C551「加里波第」號,1987年8月正式服役。「加里波第」號曾是世界上最小的航空母艦,標准排 水量10100噸,滿載排水量13370噸,可停放6架AV-88鷂II式垂直起降飛機或6架SH-3D海王直升機,全艦編制825人。2004年7月底,義大利新航母「凱沃爾」號下水,「凱沃爾」號能供12架直升機和8架「鷂」式短距垂直起降戰機起落,也可搭載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聯合攻擊戰斗機」。
2001年7月17日,泛安科納造船公司開始為義大利新航母切割鋼板,該航母按計劃將於2007年服役。將命名為"安德烈婭·多里亞"號。
該航母排水量約22500噸,長235米,大小約為"朱塞佩·加里波第"號航母的兩倍。該航母可容納1290人,包括450名兩棲作戰隊員。艦載機初定AV-8B"鷂"Ⅱ式飛機和已經在"加里波第"號航母上使用過的垂直短距起降(STOVL)飛機,以及EH工業公司的EH-101直升機。懸而未決的是關於未來採用固定翼飛機的決定,一種解決方案是採用聯合攻擊機的垂直起降型。
有消息說韓國的輕型航母已於7月12日下水,但從資料看,一是才1萬多噸,二是目前尚沒有確定艦載機,三是編隊艦艇不明,因此,更象是一艘兩棲作戰艦,而是航母。而日本的所謂航母,目前只能叫大型運輸艦,而不能叫航母,雖然其是按航母的標准建造的。
5. 航空母艦多少噸
衡量船舶噸位大小一般用排水量表示,航空母艦的排水量根據航母的大小也有不同:
航母噸位在數萬噸不等,由此劃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航母。輕型航母排水量在1至3萬噸,中型航母為3至6萬噸,那麼6萬噸至10萬噸都劃為重型航母。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海軍擁有10萬噸級重型航母,數量為11艘,其次就是英國海軍、俄羅斯海軍、中國海軍和法國海軍的4至6萬噸級航母。
(5)俄羅斯航空母艦能載多少噸擴展閱讀
建造航母的難度
能夠建造航母的國家都是工業國,有一整套造船工業和航空工業基礎,這就是說,建造一艘航母不僅需要發達且自主的造船工業,還要有完善航空工業支持艦載機的建造。
以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為例,排水量6萬噸左右,一共27層甲板,全艦11個防水隔艙,劃分為近4000個艙室,電纜長度更是不計其數。
其建造難度是同樣6萬噸的集裝箱貨輪不能比擬的,內部艙室的劃分和結構設計復雜,不僅要有抗沉能力,還要有滿足全艦2000多人的生活起居,以及數十架戰斗機的作戰保障。
一艘航母的建造周期大約在數年不等,美式的10萬噸級尼米茲級航母建造周期為3至4年。根據國內官方媒體消息,第一艘國產航母在2013年開始建造,2018年開始海試,這樣的進度已經算是非常快的,更何況還是第一次建造航母。
6. 俄羅斯基輔號航空母艦有多重
俄羅斯基輔號航空母艦排水量:基輔級:4.3萬噸,改良型基輔級:4.5萬噸。規格:全長273米,全寬53米。吃水:基輔級:9.5米;改良型基輔級:10米。
艦載機:12架雅克列夫Yak-38A「鐵匠」A式戰斗機、一架Yak-38B「鐵匠」B戰斗機、19架Ka-27卡默夫「蝸牛」A式反潛直升機、3架Ka-25「賀爾蒙」B式直升機。
裝備:基輔級:SS-N-12反潛導彈發射器8具(四對)、533毫米魚雷發射管10具、Type53魚雷、SA-N-3B防空導彈發射器(分為2對,一具發射器10枚)、SA-N-4防空導彈發射器4具(分為2對,一具發射器18枚導彈,僅基輔號與明斯克號裝設)、SA-N-9防空導彈六聯裝垂直發射4具(一具發射器24枚導彈,僅諾佛羅希斯克號裝設)、SUW-N-1反潛導彈雙臂發射器一具、雙聯裝76毫米炮2座、30毫米六管機炮8具、RBU1200十二管火箭2具。
改良基輔級:SS-N-12反潛導彈發射器12具(6對,備射導彈24枚)。SA-N-9防空導彈六聯裝垂直發射系統4具(6個彈倉,一具發射器48枚導彈)、100毫米炮2門、30毫米六管機炮8具、RBU1200十管火箭2具。
主機:4組齒輪驅動渦輪機(20萬馬力),四軸,航速32節。
7. 俄羅斯航母庫茲涅佐夫多大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艦長306米,標准排水量四萬六千噸,滿載排水量六萬一千噸,大小和我國遼寧號差不多,原來都是前蘇聯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是大哥,遼寧號前身瓦良格號是二哥。
8. 俄羅斯「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的基本性能參數是什麼
排水量:滿載6.75萬噸;
規格:全長999英尺,飛行甲板長999英尺,吃水34.3英尺;
搭載機:12架SU-27B2側衛式戰斗機、12架MiG-29支點式戰斗機或12架SU-25蛙足式攻擊機或12架Yak-38/14鐵匠式戰斗機、15至18架Ka-27蝸牛式反潛直升機;
主機:4具蒸氣渦輪機,4軸,航速32節。
9. 俄羅斯「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戰鬥力如何
1983年2月22日,前蘇聯在尼古拉耶夫船廠開工建造第1艘大型航空母艦,該艦又被稱為1143.5級,1985年12月5日下水,1991年1月21日正式服役。有意思的是,該艦在建造中先後有過幾個名字,「蘇聯」號、「克里姆林宮」號、「勃列日涅夫」號和「第比利斯」號,由於政治風雲的變幻,該艦最後被定名為「庫茲涅佐夫」號。
「庫茲涅佐夫」艦裝載了強大的防空火力。主力為4座SA-N-9垂直發射防空導彈,每座有6個發射單元,每個單元備彈8枚,總共備彈192枚,射程15千米;另有8座CADS-N-1「嘎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系統,系統配置為2座30毫米6管炮和8枚SA-N-11近程導彈,火炮射程2500米,導彈射程8000米;此外還有AK-630型6管30毫米炮4座,射程2500米,發射率3000發/分。
作為反潛武器,「庫茲涅佐夫」艦在艦尾兩舷處各布置了1座RBU-12000十聯裝火箭深彈發射器,射程12000千米。其電子設備有:1部「天空哨兵」相控陣雷達,1部MR-710「頂板」三坐標對空/對海雷達;2部MR-320M「雙支撐」對海雷達;4部MR-360「十字劍」火控雷達,用於SA-N-9;8部3P37「熱閃」火控雷達,用於SA-N-11;1部「蛋糕台」戰術空中導航雷達。電子對抗設備為「酒桶」和「鍾」系列,另有2部PK-2和10部PK-10干擾箔條發射器。
俄羅斯「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前蘇聯向來對航空兵力的發展為重視,早在第一次大戰時,前蘇聯已擁有大量的飛機服役於海軍之中。在30年代,前蘇聯更將海軍航空兵力重建列入艦隊整備計劃中,到了1941年時,其海軍航空兵力已擁有1500架飛機。二次大戰時,蘇聯海軍的飛機皆由陸地起飛,並且早在1941年8月,就曾以少數轟炸機空襲柏林。
前蘇聯自30年代即致力於由美國獲得飛機及航空母艦。寇克斯與吉布斯曾提出一項戰艦/航艦的混合設計,計劃中的混合艦排水量高達7.2萬噸,可搭載30架飛機,飛機經由彈射器起飛,由艦身中段的飛行甲板降落,不過這艘306.3米長的怪物終究沒有建造,而其他由外國所協助的設計也都沒有成功。
二次大戰結束後,前蘇聯海軍航空兵力已有了長足的成長,單是太平洋艦隊就的超過1500架的飛機,不過因為當時蘇聯還沒有航空母艦,因此這些飛機仍以陸上為基地。縱使蘇聯已擁有令人畏懼的航空武力,卻不減其發展母艦的雄心,只是因為技術上的不成熟,蘇聯始終無法建造出期待中的航艦。到了1945年,蘇聯虜獲了報廢的德國航艦齊柏林伯爵號,並在草率地整備後被曳航至前蘇聯,不過途中因遭遇暴雨而沉沒。
1960年「莫斯科」級的出現是前蘇聯朝向建造航艦所跨出的重要一步,「莫斯科」級與義大利的「維多利奧·維南多」級以法國的「聖女貞德」級直升機巡洋艦相似,只是搭載了更多的直升機,以執行獵殺敵人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的任務。「莫斯科」級為蘇聯提供了在艦上操作飛機的寶貴經驗。其後的「基輔」級除艦體較「莫斯科」級大,還有斜形飛行甲板,除直升機外,亦可操作固定翼機。「基輔」級主要任務雖仍為搜尋並摧毀敵人的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不過其作戰范圍可廣及全世界各海域。
「庫茲涅佐夫上將」號與其姊妹艦「伐雅各」號是繼「基輔」級之後一項重大的進步,未來將成為特遣艦隊的中心艦只。「庫茲涅夫」有一傾斜7°的斜形甲板,卻也擁有12度的滑跳甲板,而在右舷有一具舷側升降機。機庫大小為180米×30米×7.5米,可容納18架SU-27戰機,最多可增載至60架。反潛及偵察任務由Ka-27蝸牛式直升機執行。與「基輔」級相同的,艦上亦攜載大量的反艦、防空武器,飛行甲板前部有12具SS-N-19反艦導彈發射器,SA-N-9防空導彈6聯裝垂直發射系統則置於甲板的4個角落。
「庫」艦的與眾不同之處就是它是一個奇妙的「混合物」:它既有艦隊型航母特有的斜直兩段甲板,又有輕型航母通用的12度上翹角滑躍式起飛甲板;沒有裝備彈射器,卻可以起降重型固定翼戰斗機。這之中的奧妙就在於它將英國首創的「滑躍式」起飛方式與自己氣動性能優異的蘇-27戰斗機相結合,在犧牲飛機作戰性能的情況下,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大型航空母艦」,但仍自稱為「載機巡洋艦」。「庫」艦的服役使世界海軍中首次出現了滑躍起飛、攔阻降落這一新穎的航母起降方式。通常情況下,其載機方案為:20架蘇-33戰斗機,15架卡-27反潛直升機,4架蘇-25UGT教練機和2架卡-29RLD預警直升機。
前蘇聯航母的發展可謂歷盡滄桑,在經過「莫斯科」和「基輔」兩代「准航母」之後,俄羅斯(包括前蘇聯)動用了800多個行業的專家和大約7000多個工廠、製造廠最終建成了「庫茲涅佐夫」號,圓了擁有大型航母的長久夢想。不幸的是,在千辛萬苦地催生出「庫」號之後,前蘇聯解體,俄羅斯再也沒有經濟能力來建造更多的大型航母,「庫」號後續艦「瓦良格」號被中止建造,待價而售;更先進的核動力航母「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被中止建造,已完工部分被拆毀,致使俄羅斯航母發展再遇重大挫折,「庫茲涅佐夫」號也只能成為一個生不逢時的「獨生子」。
基本性能參數:
排水量:滿載6.75萬噸
規格:全長999英尺,飛行甲板長999英尺,吃水34.3英尺
搭載機:12架SU-27B2側衛式戰斗機、12架MiG-29支點式戰斗機或12架SU-25蛙足式攻擊機或12架Yak-38/14鐵匠式戰斗機、15至18架Ka-27蝸牛式反潛直升機
主機:4具蒸氣渦輪機,4軸,航速32節美國「小鷹」級航空母艦
在50年代,美國建造的「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被稱為「超級航空母艦」,但在服役過程中仍發現了一些不足,於是在1956年建造第5艘時,美國海軍對其進行了大幅度改進並連續建造了3艘,稱之為「小鷹」級,它是美國建造的最後一級常規動力航空母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級常規動力航母,這3艘航母的具體情況是:
第1艘「小鷹」號,CV-63,紐約造船廠建造,1956年12月27日開工,1960年5月21日下水,1961年4月49日服役;
第2艘「星座」號,CV-64,紐約海軍船廠建造,1957年9月14日開工,1960年10月8日下水,1961年10月27日服役;
第3艘「美國」號,CV-66,紐波特紐斯船廠建造,1961年1月9日開工,1964年2月1日下水,1965年1月23日服役,1998年10月30日退役。
2001年8月20日,「星座」號訪問香港。
「小鷹」級全長323.6米,寬39.6米,吃水11.4米,標准排水量61174噸,滿載排水量分別為81780噸、82583噸、83573噸,艦上載航空燃油5882噸。主機為西屋公司的4台蒸汽鍋爐,總功率28萬馬力,最大航速30節,續航力為12000海里/20節。其飛行甲板長318.8米,寬76.8米,從底層到艦橋大約有18層樓高。飛行甲板以下分為10層,1~4層為燃料艙、淡水艙、彈葯艙和輪機艙;5、6層為水兵住艙、食品庫、餐廳和行政辦公室;7、8層為艦載機維修間、維修人員和雷達員的住艙;9、10層為機庫、戰斗值班室和飛行員餐廳。甲板以上的島式上層建築分為8層,自下向上依次為:消防、醫務、導彈人員住艙;工具、通信及電氣材料庫;軍官室;艦長及司令部人員、新聞人員工作室和休息室等。
美國「小鷹」級航空母艦「小鷹」級航母在直角和斜角甲板上各有2部蒸汽彈射器,在斜角甲板上有4道攔阻索和1道攔阻網;左舷1部升降機,右舷3部升降機。艦上共分為10個作戰部門,即:作戰、航空、航海、武器、輪機、醫務、牙醫、供應、安全和飛機維修,每個部門又下設若干個分隊,全艦編制5480人,其中艦員2930人,空勤2480人,航母戰斗群司令部人員70人。現在其艦載機聯隊為「標准型」配置。
「小鷹」級的防空武器為3座八聯裝「海麻雀」防空導彈發射裝置和3座「密集陣」近防系統。對空雷達為SPS-49和SPS-48C/E,對海雷達為SPS-10F,導航雷達為LN-66和SPS-649,火控為6部MK-95。電子對抗為4座MK-36干擾箔條發射器和1部SLQ-36拖曳式魚雷誘餌。
需要說明的是,美國海軍的最後一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是「肯尼迪」號,它是「小鷹」級的第4艘,但由於變化稍大一些,所以國外也將其單列為一級——「肯尼迪」級,其實它與「小鷹」級是相差無幾的。
10. 性能堪稱世界第一,俄羅斯公布打造十萬噸級航母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10萬噸的航母可以說是能夠排名世界第一的大型航母,如果俄羅斯真的要打造這樣的航母,那麼他的軍事力量將變得非常的強大,並且這樣的航母能夠搭載50架戰機,安全等也十分有保障。但現在其實俄羅斯想要打造這樣的航母,還面臨著很多問題。
現在誰家的軍事實力更加強大,誰就更有底氣說話,所以俄羅斯公布打造10萬噸級航母就是為了反擊美國最近的挑釁以及小動作。如果俄羅斯真的想要打造出這樣的航母,可能還需要好幾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