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分裂後有什麼影響

俄羅斯分裂後有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2022-07-26 18:35:31

『壹』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外交政策

俄羅斯從1993年後開始調整外交政策,實行東西方平衡外交。全方位、現實主義和實用主義是俄羅斯外交政策的基本特點。葉利欽於1997年12月簽署《俄羅斯聯邦安全構想》,初步確立了跨世紀的國家戰略構想。普京政府推行全方位外交,提升了俄羅斯的大國地位。當今俄羅斯全方位外交的兩根主線是反恐與經濟。俄羅斯在努力改善與西方關系的同時,積極發展與其他大國的關系。

在蘇聯解體後的十多年間,俄羅斯聯邦依然掙扎著建立現代化的市場經濟以及實現較強的經濟增長。俄羅斯聯邦的行政和立法機構也意識到,國家的工業基礎以及進一步的改革面臨了嚴重的問題,並使俄羅斯聯邦的經濟在蘇聯解體後連續5年下滑。盡管如此,俄羅斯的經濟還是相對快速的從世界最大的中央計劃經濟轉型到市場經濟。2006年底,俄羅斯完成了持續八年的增長,從1998年的金融危機開始年均6.7%的增長率,盡管其間人口呈高負增長。

『貳』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實力為何下滑那麼嚴重

提起蘇聯老大哥,大家並不陌生。想當初,新中國跟著這個超級大國亦步亦趨,在很多方面都要仰仗蘇聯的幫助。幾十年過去了,中國是日漸強大,可是俄羅斯卻已大不如前。

由於蘇聯把工廠和產業布局到全國各地,所以蘇聯解體後,原先完整的工業體系被拆分的七零八落,導致很多世界先進的工業被荒廢。這對於國家的發展幾乎是致命的打擊,而俄羅斯自此之後也是一蹶不振。

『叄』 蘇聯為何解體,解體後分為幾個國家,對世界造成哪些影響

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蘇聯的經濟體制,在長達70年的運行中,被證明是不可行的。80年代經濟內在矛盾,直接導致經濟崩潰,別無選擇,只有建立資本主義;
二、政治上長期集權專制,在80年代末,當權者戈爾巴喬夫突然實行言論自由、自由選舉,蘇聯人民就利用新獲得的權力,廢除社會主義,建立資本主義。

蘇聯原來就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解體後,這15個加盟共和國全部獨立,成為主權國家。它們是:
拉托維亞、愛沙泥亞、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喬治亞、亞美尼亞、阿塞拜僵、哈沙克、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俄羅斯。

蘇聯解體,對世界造成了深遠的影響,主要由四方面組成:
一、冷戰時代結束。冷戰的兩極格局結束,形成「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呈現多極化趨勢。
在國際格局中最突出的變化就是以中國、印度、巴西、南非等發展中國家為主的新興國家的群體崛起,從而改變了國際力量對比,才使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不得不重視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從而大大提高了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加速了經濟全球化。從兩大經濟體系(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變成了單一的市場經濟。世界各國的經濟均已納入了市場經濟體系,大大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三、導致國際力量對比嚴重失衡,使唯一超級大國美國勢力過度膨脹。
政治上,美國提出了稱霸全球的戰略構想。策略上,提出了所謂人道主義干預來實現稱霸全球的目的。由於力量對比嚴重內失衡,加上美國極力推行其稱霸全球的戰略,這就導致美國和它的若干盟國在冷戰結束後先後發動了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和利比亞戰爭,結果使美國陷入了戰爭泥潭,難以自拔,加上金融危機和財政赤字巨大,也削弱了美國的實力。從這個意義上說,當美國歡呼「戰勝」了共產主義之時,也就是它實力逐漸下降之始。

四、全球隨著蘇聯解體和兩極格局的瓦解,原先各種掩蓋著的矛盾,包括民族矛盾凸顯出來,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也隨著興起。
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內亂四起,西亞、北非動亂,都與世界大格局的變化有關,這些給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進行所謂人道主義干預提供了機會。

『肆』 俄羅斯如果分裂幾個國家,人民會比現在過好嗎

再好的小國都比上大國。在富有與安全上考慮,安全是第一位。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小國,不是夾起尾巴做人的。小國要想過上好日子,得向大國交保護費,一個國家的富裕,跟大小沒有半毛錢關系。只有大國富,小國才能富,大國不能富,必有小國被收拾。
以美國為例,打窮了富裕的賴比瑞亞,伊拉克,攪亂了敘利亞,現在又針對伊朗。俄羅斯先打殘喬治亞,肢解烏克蘭。中國則把越南打退幾十年。大國日子不好過,必有小國遭殃。
蘇聯因為解體,分成十五個國家,把所有債務全推到俄羅斯身上,其它十四個國家,沒有一個好日子過。
別指望俄羅斯再解體,一旦俄羅斯解體,中國北方的軍事威脅更大,對我國是不利的。俗話說:閻王好說,小鬼難纏,強大的俄羅斯能保持統一的行政管理,打起交道來容易。

『伍』 俄羅斯是怎樣一步步吞並西伯利亞的對我國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俄羅斯也是盤踞於歐亞大陸北方的一個大國,不僅領土面積大,軍事也是非常的強勁的,那麼它的領土面積是如此一步一步的達到今天如此之大的呢?這還要從它本身的歷史上說起。原來的俄的國土面積並非現如今之大,我們知道現在的它領土面積非常之大,達到了1700萬平方公里,但是歷史上可不是這樣的。

公元1533年俄統一的時候國土面積才僅有280萬平方公里,後來隨著時間的發展,國土面積一直在擴張,到伊凡四世時期,進行了一番擴張,國土面積才達到了398萬平方公里,距離今天的1700平方公里的國土相差甚遠,之所以今天俄的國土面積能夠達到如此之大,是因為國土面積的不斷擴張,俄一步步吞並了西伯利亞。那麼俄羅斯是怎樣一步步吞並西伯利亞的?對我國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結語但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俄趁機侵佔東北,簽約割地,後來又出現了外蒙獨立事件,讓我國丟掉了17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之所以俄能在西伯利亞進行一番征服,而我國卻沒有,是因為西伯利亞地區,氣候太過於寒冷,種植業很難發展,作為一個古時候的農業大國,農民對這一塊土地並不感興趣,但是對於俄來講,他們能夠適應這里的寒冷,並且這里雖然不能耕地,但是擁有著很好資源,這都讓俄人看在眼裡,「黃金和財富是戰爭的主要根源」。

我國古代是農業文化,但是因為俄相關氣候與地理的原因,他們是商業文化,西伯利亞地區對於商業的擴充來講,十分的有利,這使得他們非常的關注西伯利亞地區,並且最終收服西伯利亞地區,從他們民族的侵略過程可見,他們戰斗民族的稱號。一直不斷的擴張侵略過程中,體現著他們身為戰斗民族的血性。

『陸』 前蘇聯解體後分裂成了幾個國家如今發展得怎麼樣

蘇聯解體是一個過程,以立陶宛、 喬治亞兩國先後宣布獨立開始,並獲得蘇聯承認,但這個時候蘇聯是還存在的,還沒有完全崩潰瓦解的跡象。後來以八一九事件為導火索(此次事件粉碎了戈爾巴喬夫想要使蘇聯至少在較鬆散體制下維持一體的希望),其他各共和國先後宣布獨立,以哈薩克的獨立結束,最後只剩下一個俄羅斯聯邦,最終蘇聯完全解體。

反觀中亞國家,雖然礦產資源豐富,但地處內陸,交通不便,對外貿易很難發展起來,所以經濟一直發展的很緩慢。

接著是白俄羅斯,它是蘇聯的創始國之一。面積2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近千萬。白俄羅斯工業基礎較好,機械製造業、冶金加工業、機床及激光技術、IT業較發達;農業和畜牧業亦很發達。目前人均GDP5000多美元,在世界排名中等。

再來看烏克蘭,它分到了大約10%的武器裝備資源,原因在於它本身就是一個重工業基地,自然順理成章就笑納了。可是由於本身不善經營,烏克蘭將一把好牌打得稀爛,原本擁有的雄厚軍事實力被自廢武功,曾經歐洲糧倉現在已經名存實亡,成了歐洲子宮。

哈薩克劃走了僅次於俄羅斯的國土面積,之所以這么分配,是因為蘇聯時期的哈薩克這一塊地方,就屬於經濟發展落後得依仗著中央撥款的,地盤雖然不小,前景卻著實不大,產業支柱大多依靠出口石油和天然氣。通過出口石油、天然氣給俄羅斯,變相成為其的能源補給站,吃到甜頭後就走外交政策,與各國積極開展貿易,周旋的很有一套。

而外高加索三國,國家小民弱,戰亂不斷。此外還有個摩爾多瓦,基本是個小透明國家,目前被提及的次數少的可憐。

總而言之,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國情,受到地緣影響的多少也是不同的。正所謂龍生九子,子子不同,每個國家的發展階段也是不同的。

『柒』 蘇聯解體分裂後的各國,發展的怎麼樣了

對,因為他們沒有俄羅斯的領導,經濟基礎低,國家小,你看東南亞不都是共產黨領導的嗎,都不咋地,歐洲雖然都小國,但都有幾百年的資本主義基礎。

『捌』 分裂俄羅斯對中國的意義

沒有意義!
現在大國的國境線基本不會改變!
現在國力競爭也不是看面積!小而強,大而弱也不罕見!

『玖』 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本質變化是什麼,有什麼影響

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領導人在著名的別洛韋日叢林中簽訂了成立獨聯體的文件。蘇聯不再存在。有關蘇聯帝國的衰亡原因已經很多。但是研究人員往往忽略了導致蘇聯迅速解體的三大原因。俄羅斯前副總理謝爾蓋-沙赫賴近日撰文指出這三大原因。 解體三大原因 首先,蘇聯憲法給了加盟共和國以自由退出蘇聯的權利。 90年代末,「改革」已經奄奄一息。隨著中央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削弱,權力開始向加盟共和國和自治共和國發展。不是由全民直接選舉而只由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蘇聯第一任總統的弱點表現越來越明顯。同加盟共和國的任何一名總統相比,他的合法程度最差,權威性也最差。 所謂的「自治化計劃」成了蘇聯解體的第三大原因。為削弱俄羅斯和「民主」的,建議把俄羅斯聯邦中的自治區提升到加盟共和國的地位,結果在蘇聯境內出現了35個獨立的共和國。俄羅斯聯邦變成一個滿是洞眼的大乳酪,出現了近20個自治區,俄羅斯因此可能失去51%的土地及其戰略資源和近2000萬的人口。 鑒於俄羅斯聯邦面臨實際分裂的危險,俄羅斯人民代表大會為保障聯邦的完整性,於1990年6月12日以絕對多數票通過了俄羅斯聯邦國家主權宣言。但俄羅斯聯邦宣布,仍將是更新了的聯盟的一部分。 蘇共出現裂痕 蘇共出現了裂痕。俄羅斯聯邦沒有自己的共產黨。伊·波洛茲科夫和根納季·久加諾夫在緊急關頭,為了與聯盟的領導相對抗,成立了俄羅斯共產黨,從而為蘇共的解體,也是蘇聯的解體做出決定性貢獻。 蘇共中央1990年11月和1991年4月這兩次全會意味著戈爾巴喬夫在與反對派斗爭中遭到嚴重失敗。為把戈爾巴喬夫從蘇共中央總書記和蘇聯總統的位置上拉下來,黨准備在1991年9月召開蘇共代表大會和蘇聯人民代表大會。戈爾巴喬夫為保住自己的地位,求助於加盟共和國的領導,承諾大大擴大他們的權力,並於1991年8月搶先簽訂了新的聯盟條約。根據蘇聯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的命令,錄下了總統同共和國領導人的秘密會談。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搶在戈爾巴喬夫和加盟共和國領導人的前面,發動了政變。 但是,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並不是蘇聯解體的基本原因,只是為天平倒向解體一側增添了最後一點分量。鑒於1991年8月19日至21日的事件,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於1991年8月25日呼籲蘇共中央「通過一個困難但卻是誠實的自我解散的決定」,他說,「共和國共產黨和地方黨組織的去留由他們自己決定」。他還說,「不認為自己能夠繼續履行蘇共中央總書記的職務,所以我要退出自己的權力」。這是蘇共解體的開始,而正式解體是1991年10月底。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就這樣決定了蘇共的解體,不能對它進行改組,從而阻斷了分階段改組加盟共和國的任何企圖。幾乎就在蘇共解體的同時,統一國家的分裂如雪崩般地展開,這是合乎邏輯的。這項破壞工作的最後一步就是1991年12月1日烏克蘭舉行的全民公決。在這場公決中,絕大多數公民支持烏克蘭獨立。 因此,1991年12月8日三個加盟共和國領導人簽署的協定正式圈定了已成事實的蘇聯的消亡. 東歐劇變東歐劇變 指從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東歐各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社會主義制度最終演變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劇烈動盪。它是東歐社會主義事業的失敗,使世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陷入低潮。東歐劇變的實質是東歐各國的社會性質發生改變

『拾』 俄羅斯為什麼在蘇聯分裂以後成了資本主義國家

推翻了蘇聯,建立資本主義國家。

俄羅斯聯邦(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語:Russian Federation),又稱俄羅斯(俄語:Россия,英語:Russia)、簡稱俄聯邦、俄國。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半總統制共和國。

位於亞歐大陸北部,地跨亞歐大陸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94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7.7%。


俄羅斯帝國

1613年,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羅曼諾夫開創羅曼諾夫王朝。1721年,彼得一世在與瑞典王國進行大北方戰爭勝利後,被俄羅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俄羅斯正式成為俄羅斯帝國。並於18世紀中後期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時達到鼎盛。

在亞歷山大一世統治時的俄羅斯參與全歐洲抵抗拿破崙的反法同盟,並成為戰後神聖同盟的領導者,此後長期充當「歐洲憲兵」的角色。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分裂後有什麼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