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羅斯最著名的民謠是什麼名字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Ⅱ 比較著名的俄羅斯民歌都有哪些
纖夫歌曲
1、 伏爾加纖夫曲
2、 遼闊無邊的大草原
3、 順著伏爾加母親河
4、 遠方有片草原
民俗歌曲
5、 從黑森林那一邊
6、 媽媽呀,塵土為何飛揚?
7、 小劈柴
8、 紡紗姑娘
9、 夜 歌
10、夜呀,沉沉的夜
11、伏爾加河涌春潮
12、伏爾加河水高漲
13、假如伏爾河水倒流
14、田野里靜悄悄
15、田野間莫非只有一條小路
16、雪球樹在山谷近旁
17、灰藍藍的鴿子
18、為什麼,親愛的,我認識了你呀
19、我的小心肝
20、我是自己栽種鮮花
21、我要去到小河邊
22、說我年輕,是年輕
23、整個宇宙都走遍
24、薩瑪拉小城
25、年代久遠的椴樹
26、凌晨時分
27、在穆羅姆城的路邊
28、小路雜草生長
29、我失落了我的戒指
30、金 山
31、月亮一團腥紅
32、在頓河畔留連
舞蹈歌曲·詼諧歌曲
33、打鐵坊
34、卡瑪林斯卡亞
35、雪球花
36、在森林的那一邊
37、草地上
38、芳草地上的姑娘
39、小河邊上木橋近旁
40、為什麼呀,美麗少女
41、陣陣鍾聲
42、草地上的鴨子
43、田野里有棵白樺
44、一片小草野花
45、走一走,轉一轉呀
46、走上小山岡
47、大門旁邊
48、小蘋果
49、在那空盪盪的田野上
50、沿著彼得大街
51、姑娘們春播啤酒花
52、七個女婿
53、我和蚊子跳一個舞
54、來給蚊子找個對象
以作家詩詞譜寫的民歌
55、故 鄉
56、順著伏爾加河而下
57、我的愛住在高樓
58、兩岸雙峰之間
59、高高莊稼的那一方
60、晚 鍾
61、路過一座村莊
62、三套車飛奔向前
63、草 原
64、小鈴鐺
65、三套車
66、當年在驛站趕車送信
67、貨 郎
68、為什麼凝望著大路
69、我獨自走在路上
70、不是狂風吹彎枝椏
71、當年我還是個小姑娘
72、好媽媽,你不要罵我
73、黑眉毛呀黑眼睛
74、在平坦的河谷中央
75、少女的戒指
76、飛翔的夜鷹
77、小村莊
78、纖弱的花楸樹
79、我長大成人
茨岡歌曲
80、路漫漫
81、我的篝火
82、黑眼睛
83、迷人的眼睛
84、褐色眼睛
士兵歌曲
85、哎呀雪球花兒
86、士兵弟兄
87、我的花園,小花園
88、在小山上
89、斯拉夫送行曲
歷史歌曲
91、升起來,一輪紅太陽
92、升起來吧,紅太陽
93、從那島嶼後的河灣
94、懸 岩
95、你別喧嘩,橡樹媽媽
96、博羅吉諾
97、頓河好漢
98、瓦良格
99、冰冷的浪花啊飛濺
革命運動歌曲
100、航海者
101、請你指點我這樣的場所
102、紡織工的心思
103、你呀,命運
104、木夯歌
105、大海啊浩瀚而寬廣
106、離首都十俄里
107、囚徒
108、聽不到城市喧鬧
109、漆黑夜要抓緊時機
110、靜 聽!
111、太陽出來又落山
112、亞歷山大中央監獄
113、夕陽落在曠野後面
114、在塵埃的路上
115、在荒蕪人煙的密密森林
116、神聖的貝加爾——光榮的海
117、在荒涼的外貝加爾草原
118、你好哇,自由的語言
119、精神上你我市兄弟
120、來,朋友們,奮起戰斗
121、人民進行曲
122、快走上街壘!
123、華沙曲
124、紅 旗
125、你發瘋吧,暴君
126、工人馬賽曲
127、你們已英勇犧牲
128、光榮犧牲
129、同志們,勇敢地前進
130、我們是鐵匠
國內戰爭歌曲
131、我們勇敢去作戰
132、我們是紅色戰士
133、乘風破浪
134、英雄恰巴耶夫走遍烏拉爾山
135、跨過高山,越過平原
136、我們的火車頭
137、青年近衛軍
138、遠在小河對岸
衛國戰爭歌曲
139、小 路
140、小花朵再山下開放
141、伏爾加河上烏雲翻滾
142、在光榮的斯達林格勒城郊
143、在羅斯托夫城的郊外
144、拉多伽湖
145、有位列寧格勒小伙
146、夜深人靜,四處炮火停息
147、燈 光
148、小水鍋
戰後時期歌曲
149、祖 國
150、我走向激流的河畔
151、你呀,伏爾加
152、夜鷹早已不再唱
153、山後農庄有口水井
154、年輕的哥薩克來自遠方
155、碧藍的波浪輕輕拍岸
156、湖
157、心裡多歡暢
158、齊心協力收割莊稼
159、機器不會自己開動
160、白雪茫茫
161、雲杉樹—小白樺
162、請到我家來作客
163、輪舞伴唱小調
164、烏拉爾小唱
165、稠李樹在窗外搖晃
166、伏爾加河深水闊
167、眼看已是夜晚
168、伐尼亞整夜沒有睡覺
169、明月之夜
170、朝霞升起
171、白雪松軟軟地蓋著小路
172、秀發金黃
173、瞧那邊有人下了山岡
174、小星星
175、伏爾加小唱
176、生活在伏爾加多美好
Ⅲ 查哈羅夫的哪些作品體現了濃郁的俄羅斯民歌風格
查哈羅夫(1901-1956)是一位非常善於運用俄羅斯民歌風格音調來創作歌曲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有更加濃郁的俄羅斯-蘇聯風格,如他的《沿著村莊》(1934)、《伴送》 (1935),《小路》(1937)、《有誰知道他》(1939)、《霧啊,我的霧!》(1942)等等。
Ⅳ 俄羅斯民歌的特點
俄羅斯境內有著廣袤的國土,聳立的高山,還有著名的河流和湖泊。如伏爾加河,頓河,貝加爾湖,裏海等;境內還有成片的白樺林,寬廣的草原。俄羅斯民族在這塊土地上世代繁衍,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積淀和古老的民族風情。俄羅斯民歌和一些民間歌謠,就反映了俄羅斯民間的生活風俗和勞動場景,刻畫了俄羅斯民族性格里的質朴,堅韌,含蓄和憂傷等特點。這些特點形成了俄羅斯民間歌曲和歌謠獨有的特色,對於俄羅斯音樂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影響作用。俄羅斯最偉大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他的曲子就多以俄羅斯民歌里的憂傷情調作為基調,反映當時俄羅斯知識分子的情緒,展現知識分子猶豫,彷徨而又嚮往美好生活,追求進步的思想跟時代的矛盾,以及人們尋求心靈安慰,渴求未來幸福的憧憬。作品裡淡淡的憂傷和對未來既希望又迷茫的情愫,給人以很美的感觸和浮想。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音樂和文化,音樂是文化的具體表現。俄羅斯民族有很多優秀的特點,那憂郁的民歌裡面所蘊涵的思想和情感,無疑是該民族文化的最好展現。
Ⅳ 俄羅斯經典民歌有那些,
1、《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蘇聯民歌之一。歌曲作詞者為米哈伊爾·馬都索夫斯基,作曲為瓦西里·索洛維約夫-謝多伊,是1956年莫斯科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紀錄片《在運動大會的日子裡》主題曲。
2、《喀秋莎》
《喀秋莎》是一首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就流傳於俄國的民歌,在第二次大戰時常被前線男兒當作軍歌唱誦。該曲描述一個叫「喀秋莎」的女孩對在邊防軍服役的愛人早日歸來的思念和盼望之情。
3、《紅莓花兒開》
《紅莓花兒開》是一首俄國的民歌,由伊薩科夫斯基作詞,杜那耶夫斯基譜曲,它是前蘇聯電影《幸福生活》的一首插曲。
4、《三套車》
《三套車》表現了馬車夫深受欺凌的悲慘生活。當時,俄羅斯地廣人稀,交通不便,馬車成了人們重要的交通工具,而馬車夫的生活也格外漂泊。在歌曲《三套車》中,馬車夫奔波在寂寞的長途,唱出了憂傷,蒼涼的旋律。
5、《伏爾加河船夫曲》
《伏爾加河船夫曲》是俄羅斯民歌中的精品,其內容表現了船夫們邁著沉重步伐拉纖的勞動場面。作品的基調深沉而又粗壯有力,表現了一定的反抗精神。
歌曲開始的節奏顯示出拉纖時動作的協調性和一致性;微弱在嘆息聲、號子聲彷彿纖夫們拉著笨重的貨船從遠方緩緩走來,而在沉重的嘆息聲中又隱藏著反抗的力量。
6、《山楂樹》
《山楂樹》這是一首蘇聯時期愛情民歌,描寫工廠青年生產生活和愛情,曲調悠揚潺潺,詞語意境深綿。
Ⅵ 請大家幫我想想俄羅斯民歌有什麼特點,越詳細越好~~~!多謝各位啦!!
雖然下面的有點過多,但是它解釋的還算可以吧,把俄羅斯從古到今的音樂特點都介紹了,希望能使你滿意.
俄羅斯音樂的黃金時代是從19世紀30年代開始的,其標志是俄羅斯音樂的先驅者格林卡的創作達到一個新的水平,為俄羅斯民族主義音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指明了方向。然而這個黃金時代的到來不是偶然的,它是在俄羅斯民族民間音樂肥沃的土壤上、在教會專業音樂獲得發展和一系列前輩作曲家的創作探索的前提下,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積淀過程而結成的碩果。為了正確理解俄羅斯民族主義音樂的成就,有必要回顧一下它形成和發展的過程。
[align=center](一)豐富的民間音樂寶藏[/align]
俄羅斯民族屬東斯拉夫民族的一個分支。她的文明史起源於東斯拉夫原始部落的生活。俄羅斯民族自古就有能歌善舞的傳統,積累了豐富的民間音樂寶藏。最古老的音樂是同氏族社會偶像崇拜活動相關的「儀式歌曲」,其中由於崇拜偶像的不同,又分為「年歷儀式歌曲」和「家族儀式歌曲」兩大類。前者同依賴於天氣的農業勞動密切相關,表現對太陽和大自然的頂禮膜拜;後者同部落繁衍生息的婚喪禮儀緊密相聯,表現對氏族祖先的祭奠。這些儀式歌曲屬於原始宗教活動的組成部分,帶有戲劇表演的特點,旋律音域很窄,多數為三度音程,偶爾或上或下擴充一度,音樂具有朗誦的性質。流傳至今的例子有《啊,我們等待謝肉節》、《好吧,教母,我們來結親》等。
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產的發展,勞動樣式逐漸多樣化,於是出現了伴隨各種勞動樣式的「勞動歌曲」。例如與農業勞動有關的是「播種歌」、「採集歌」、「收割歌」等;與畜牧業勞動有關的是「放牧歌,』;與苦力勞動有關的是「搬運歌」、「拉纖歌」等。這類歌曲節奏強烈突出,旋律鏗鏘有力,體現了勞動群眾的集體意志和行動。代表歌曲有《木棒》、《伏爾加船夫曲》等。
在11一16世紀,隨著俄羅斯民族力量的壯大,「史詩歌曲」廣為流傳,其中包括「壯士歌」、「歷史歌」。它們由民間說唱藝人傳唱,內容大都是敘述古代英雄人物的傳奇故事。這類歌曲的特點是:旋律深沉莊重,節奏從容不迫,具有男性豪邁勇猛的氣質。流傳至今的《話說伏爾加和米庫拉》、《就像京城基輔》就是鮮明的例子。
反映人民日常生活、民間風情的「生活歌曲」是人們不可缺少的伴侶。它們是「搖籃歌」、「兒歌」、「婚禮歌」、「舞蹈歌」、「輪舞歌」、「哭腔」等。這些歌曲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體現了人民群眾悲歡離合的各種思想情感。例子有搖籃歌《啊,搖啊,搖啊,搖啊》、婚禮歌《在諾夫戈羅德城敲響了鍾聲》、舞蹈歌《我和蚊子跳舞》、輪舞歌《哎,田野里有棵小菩提樹》等。
表達愛情和對大自然傾訴情懷的「抒情歌曲」在俄羅斯民歌中佔有很大的分量。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形成於16一17世紀的「悠長歌」,它由婦女演唱,既有單聲部,也有多聲部(二至三個聲部),這種多聲部具有支聲或襯腔復調的特徵。這種歌曲旋律優美舒展,節拍自由徐緩,大小調式頻繁交替,表情內在細膩。例子有《啊,田野里不只一條小路》、《沿伏爾加母親河而下》、《小姑娘走遍草地和泥沼》、《離別的最後時刻》等。
以上各類歌曲大都產生和傳唱在農村,可以統稱為農村歌曲。18世紀以來,隨著城市的興起,出現了反映城市人民生活的「城市歌曲」,它們有些是來源於農村或外國歌曲的變體,同時也有市民自己的創作。典型的樣式是浪漫曲、敘事曲、圓舞曲、進行曲等。這些歌曲也有俄羅斯民族特色,浪漫曲和圓舞曲主要在知識分子和市民階層中流傳,而進行曲則更多是在士兵、工人和學生中傳唱。城市歌曲有別於農村民歌,往往附有簡單的樂器伴奏(吉他、巴拉拉依卡或手風琴),既有多聲部的重唱與合唱,也有單聲部的獨唱。自18世紀末以來,城市歌曲典型的特徵是採用重音節有規律交替的新型詩詞譜曲,詞曲同步,旋律和節拍規整。例子有《在平坦的盆地里》、《莫斯科大火呼呼響》等。
自19世紀20年代以來,俄國經歷了三次革命運動,在音樂上留下了鮮明的印記,誕生了對俄國以及世界有深遠影響的「革命歌曲」。這些革命歌曲大多用流行的俄國農村民歌、城市歌曲以及外國歌曲的旋律重新填詞而成,同時也有少量是全新的創作。這些革命歌曲在俄國境內外廣泛傳播,體現了人民爭取自由解放和建立新生活的斗爭精神。代表性歌曲有:《我們的祖國在受難》(卡切寧詞)、《我和你是精神上的兄弟》(普列謝夫詞)、《同志們,勇敢地前進》(拉金詞)等。
俄羅斯民間音樂除了人聲演唱的民歌外,還有豐富的民間器樂。俄羅斯民族自古以來就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樂器,其中有彈撥樂器古斯里、弓弦樂器古多克、豎笛杜德卡、橫笛索別爾、號角羅格、鼓納克雷等。近代流行的民族樂器有三角型的彈撥樂器巴拉拉依卡和紐扣鍵的手風琴巴揚等。由民間藝人演奏的民間器樂包含了獨奏、重奏與合奏等形式。民間器樂大多與歌舞配合,作為歌舞的伴奏,同時也有獨立的器樂曲廣為流傳,它們往往帶有變奏炫技的特徵。例子有《卡瑪林斯卡亞》、《放牧調》等。
[align=center](二)格林卡以前俄國專業音樂的發展狀況[/align]
俄國專業音樂的開端可追溯到10世紀末基督教(正教)由拜占庭傳人俄國的時期。在教會的活動中,音樂佔有重要地位。教會歌曲是古代俄羅斯以書面形式記錄和流傳至今的專業音樂唯一的樣式。記錄的符號稱為「涅夫梅」,它們僅表示旋律運動的大方向和節奏時值的長短,而不能代表准確的音高。這種符號體系稱為「旗標或彎鉤記譜法」。用這種記譜法書寫的教會歌曲稱為「旗標歌曲」。這種來源於拜占庭的旋律和記譜法,由於長期受到俄羅斯民歌的影響,逐漸具備了新的特徵。原來音域狹窄,朗誦性強,後來音域擴充,增強了歌唱性。到了16世紀,「旗標歌曲」最終具備了俄羅斯民族特有的風格。在17世紀,記譜法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單聲部的旗標歌曲演變為多聲部的「帕爾捷斯歌曲」。這是一種無伴奏多聲部合唱,除了表現宗教的內容外,往往滲人了世俗的歌詞,音樂風格華麗,與當時建築和造型藝術的巴羅克風格相似。17世紀末至18世紀中葉,寫作這種歌曲的作曲家有吉托夫、卡拉什尼科夫、巴維金、列德尼科夫等。17世紀下半葉還出現了另一種叫做「康特」的多聲部歌曲,它原先用宗教內容自由發揮,以後直接採用愛情或幽默諷刺的歌詞。在彼得一世統治時期,頌歌性質的康特廣為流傳。
自17世紀末,18世紀初以來,專業音樂已不再屬教會所壟斷,在世俗的劇院、王宮和貴族庭院里,音樂已成為面向公眾的娛樂和消遣。社會上已出現西歐式的管弦樂隊和歌劇院,開始演出歌劇,舉行音樂會。此外,小康家庭的音樂生活也開展起來。18世紀30年代建立了附屬於沙皇宮廷的義大利歌劇院,以後又增添了法蘭西歌劇院。18世紀50年代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開設T私營歌劇院,聘請義大利作曲家加盧皮(Galuppi,1706一1785)、特拉埃塔(Traetta,1727-1779)、帕伊茲埃拉(Paisiello,1740一1816)、薩爾蒂(Sarti,1729一1802)、契瑪羅薩(Cimarosa,1749一1801)等主持、創作、演出義大利歌劇。18世紀80年代在莫斯科建立了彼得羅夫劇院(即蘇聯大劇院前身),除了演話劇外也演過歌劇和舞劇。彼得堡的石頭劇院(即現今的基洛夫歌劇舞劇院前身)以及在一些省城的劇院,甚至在一些貴族地主庄園的農奴劇院也上演過歌劇或歌舞劇。
18世紀末,在俄國啟蒙思潮的影響下涌現出一批作曲家,形成了俄國自己的作曲學派,逐步取代了聘請的外籍作曲家的地位。代表人物有:索科洛夫斯基、別列佐夫斯基、包爾特良斯基、帕什凱維奇、福明、馬金斯基、漢多什金等。他們在創作上的共性是:特別關注俄國民族民間生活題材,有意採用俄羅斯民歌素材,力求使自己的作品帶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他們的創作風貌最集中地體現在歌劇中。代表作品有:索科洛夫斯基的《磨工—巫師、騙子和媒人》(1779)、馬金斯基和帕什凱維奇的《善有善報》(又名《聖彼得堡商場》,1782)、福明的《馬車夫》(1787)等。在合唱領域,包爾特良斯基和別列佐夫斯基的宗教和世俗的作品達到了相當的水平,其中也吸收了若干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民歌音調。在室內器樂創作方面,漢多什金的小提琴獨奏奏鳴曲和俄羅斯主題變奏曲最有代表性。此外,抒情浪漫曲類型的「俄羅斯歌曲」在市民音樂生活中開始盛行,創作這類歌曲的傑出代表是杜勃揚斯基和科茲洛夫斯基。
19世紀初,俄國音樂進人了一個新的階段,在一些作曲家的創作中出現了浪漫主義的傾向。表現在歌劇題材上偏好童話和民間傳說,追求毫華的舞台效果,音樂充滿多愁善感的情調。代表作品有:達維多夫的《列斯塔,第聶伯河的水仙女》(1805)、俄籍義大利作曲家卡沃斯的《伊利亞勇士》(1806)等。浪漫主義傾向更突出地體現在30年代以後的音樂創作中,維爾斯托夫斯基的歌劇《阿斯科爾德的墳墓》(1835)就是鮮明的例子。此外,在阿里亞比耶夫、瓦爾拉莫夫和古里遼夫的室內聲樂曲中,不滿現實、孤獨優愁、幻想美好未來的浪漫主義思緒與樸素的城市抒情歌曲風格融為一體。
Ⅶ 俄羅斯經典民歌有那些
俄羅斯經典民歌《神聖的戰爭》、《喀秋莎》、《山楂樹》、《三套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紅莓花兒開》、《伏爾加河船夫曲》、《田野靜悄悄》。
Ⅷ 蘇聯民歌風格特點
1、蘇聯歌曲多為敘述性的歌曲,歌詞大多為聽眾營造出一幅生動的畫面,曲子的起伏也符合歌詞情節的起伏。
2、時代性很強 蘇聯很多著名歌曲都是為當時社會環境所創造的 這和其他國家時代歌麴生命力短有很大區別。
3、蘇聯音樂工作者善於運用音樂,蘇聯很多歌曲實際上是只有曲子的 歌詞是根據需要增加的
4、蘇聯歌曲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便於傳唱 這一點當然有蘇聯國立強大影響深遠 俄羅斯民族喜愛音樂的因素 但更在於蘇聯歌曲曲子簡單 即使是用簡單的口琴 手風琴也可以奏出很好的曲子,而歌詞簡介 使得其容易被人民接受。
(8)俄羅斯族民謠風格有哪些擴展閱讀
前蘇聯歌曲歌詞多是頌揚理想主義、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體現出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使人有一種堅定的信仰和目標。發自內心地去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大自然,熱愛美好的生活,並用雙手去建設美好的未來。
前蘇聯歌曲不是簡單的概念化的口號,也不是單一輕佻的小調,它們總是帶著深深的情感,和俄羅斯廣袤的土地,多災多難的歷史以及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它反映著普通勞動者的命運和生活,反映國家和勞動者息息相關的關系。
Ⅸ 俄羅斯民歌故鄉是什麼調式
是小調
俄羅斯民歌特點:俄羅斯民歌是俄羅斯勞動人民世代傳唱的歌曲,它那深沉、質朴的旋律具有豐富深刻的音樂內涵。
在11一16世紀,隨著俄羅斯民族力量的壯大,「史詩歌曲」廣為流傳,其中包括「壯士歌」、「歷史歌」。它們由民間說唱藝人傳唱,內容大都是敘述古代英雄人物的傳奇故事。
這類歌曲的特點是:旋律深沉莊重,節奏從容不迫,具有男性豪邁勇猛的氣質。流傳至今的《話說伏爾加和米庫拉》、《就像京城基輔》就是鮮明的例子。
Ⅹ 俄羅斯名歌的特點是什麼
在11一16世紀,隨著俄羅斯民族力量的壯大,「史詩歌曲」廣為流傳,其中包括「壯士歌」、「歷史歌」。它們由民間說唱藝人傳唱,內容大都是敘述古代英雄人物的傳奇故事。這類歌曲的特點是:旋律深沉莊重,節奏從容不迫,具有男性豪邁勇猛的氣質。流傳至今的《話說伏爾加和米庫拉》、《就像京城基輔》就是鮮明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