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多少年有無人機的

俄羅斯多少年有無人機的

發布時間:2022-07-26 22:24:52

㈠ 俄羅斯最早的無人機是什麼

前蘇聯的無人機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末,隨著冷戰的持續,美蘇各自投入了巨大的財力物力去發展無人機。前蘇聯的第一架軍用無人機是拉—17R戰術無人偵察機,它是由拉沃契金飛機設計局在拉—17無人靶機的基礎上安裝一台膠片相機改進而來的,拉—17R於1962年裝備部隊,其最大航程可達200千米。

㈡ 世界上擁有無人機技術的國家

美國:
美國在無人機的發展上一直是處在世界先進水平。機型和種類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目前,世界主要關注的是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臭鼬工廠」研製的一種可從潛艇上發射的新型無人機「鸕鶿」。該機的總長度為5.8米,翼展4.86米,起飛重量略微超過4噸,其中包括453千克的有效載荷。該機的進氣口位於機頭部位,呈三角形。同時,由於機身由鈦合金製成,其機體強度極高,可承受相當於50米水深的壓力。為了增加飛行的隱蔽性,「鸕鶿」無人機的外形還採用了隱身設計。「鸕鶿」的最大飛行速度預計將達到880千米/小時,巡航速度為550千米/小時,最高飛行高度10.7千米,作戰半徑達926千米,可持續飛行3個小時。可以裝備近程武器和偵察設備,由美國海軍的「俄亥俄」級核潛艇使用。
「鸕鶿」是美國無人機戰術發展的一個探索方向。如果「鸕鶿」研發進展一切順利,美國海軍最早可以在2010年左右裝備「鸕鶿」無人機。
同時,美國軍方正在研製新一代高空高速偵察機SR—72「黑色雨燕」。這種新型偵察機是著名的SR—71「黑鳥」高空偵察機的續任者,但飛行速度更快,最大速度超過5倍音速。此外,SR—72還具備隱身能力和極遠的續航能力,能滿足全球偵察的需求。將與美國U—2高空偵察機、「全球鷹」戰略無人偵察機和偵察衛星系統一同監控全球,它還是美國全球快速打擊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空偵察機憑借其完善的照相設備從偵察目標上空掠過,拍攝高解析度的地面圖片,在軍事上具有重要的意義。由於高空偵察機飛行高度超過大部分戰斗機和防空導彈的射高,而且飛行速度超過導彈飛行速度,因而極少遭到打擊。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擁有專用的高空戰略偵察機。
以色列:
以色列空軍在使用無人機作戰方面一直獨領風騷。無人機最早在戰爭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是在1982年的貝卡谷地之戰,戰爭中,以色列使用了自己研製的偵察兵無人機作為誘餌,進入貝卡谷地上空引誘敘利亞的薩姆—6防空導彈開火,同時測定了薩姆—6導彈雷達的諸多參數,根據這些參數,對敘利亞防空陣地進行無線電壓制,結果取得了一邊倒的戰績。貝卡谷地之戰,可以說是第一次展示了無人機在現代戰爭中發揮的作用。
目前,以色列空軍比較受關注的是以色列航空公司研製的蒼鷺(Heron)TP無人機(以空軍稱之為「埃坦」)。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無人機,該機型展翼尺寸與美國波音公司生產的波音737客機相同,機身長14米,翼展達到26米,能持續飛行20多個小時,續航時間可以超過30小時;在配備衛星通信設備後,作戰半徑超過1000千米,可對宿敵伊朗進行空中偵察。裝備1200馬力的渦輪螺旋槳發動機,飛行速度超過了370千米/時。而且,渦槳發動機具有較好的高空性能,使「埃坦」的飛行高度達到13700米。2008年,「埃坦」已經創造了飛行高度12190米的紀錄,最終目標將達到15240米。它的主要用途是監控與偵察,同時其有效負荷為1噸,它還能運載其他設備以執行不同的任務。因此,該無人機完全有潛力執行新的使命,可有效打擊宿敵伊朗核設施,能完成偵察、破壞敵方通訊以及連接地面指揮和有人駕駛戰斗機等各種任務,同時該機可以加掛導彈,對敵方目標實施精確打擊。
俄羅斯:
俄羅斯無人機研製工作始於1930年,大致經歷了由戰略無人偵察機—戰術無人偵察機—戰役戰術無人偵察機的三個發展階段,為無人機的發展積累了經驗和奠定了基礎。20世紀90年代初,由於缺乏經費等問題,俄羅斯無人機的發展開始走入低谷,同時,美國、以色列等國家無人機技術已經開始超過俄羅斯。不過近年來,俄軍方不斷加大了對無人機研發工作的投入,依仗其雄厚的工業基礎和一些知名飛機設計局在研製無人機方面的技術實力,無人機工業有了很大的發展。
2010年1月,俄一架最新型的「鸛」式無人機在進行的測試中不幸墜毀。俄軍方此前曾計劃以該機為基礎,研製軍用型的「尤里-E」無人機,用於為「伊斯坎德爾」戰役戰術導彈指示目標。此次的墜機事故已迫使俄軍方不得不推遲新型無人機的裝備計劃。
目前,在俄軍部隊中,主要同時使用著「圖-141」和「圖-143」無人機。
「圖-141」又稱「雨燕」,是由哈爾科夫飛機製造廠進行成批生產的新一代無人偵察機,用於各種戰役戰術空中偵察。其飛行速度1100千米/小時,航程1000千米,飛行高度50~6000米。盡管進行偵察的最有效高度是海拔2000米,但是4000米高度的山峰對小巧玲瓏的「雨燕」(長8米,起飛重量1500千克)絲毫不受妨礙。主要機載設備有電視攝像機、熱成像儀和輻射探測器。
「圖-143」戰術偵察機,又名「航班」。是圖波列夫設計局70年代初開始研製的可自主飛行的無人機。該型機航程500千米,它有15種飛行高度,其中包括進行地形規避機動。飛行高度的范圍可從100米到2000米。根據不同的偵察手段(照相、電視攝影和無線電偵察),「圖-143」可採用幾種不同的發射方式,並按預編程序控制飛行。若有任務變化也可由地面人員遙控。它可在任何氣象條件下飛行,既可在平原上空偵察,也可在山區遂行任務。回收時,無人機由減速傘降低飛行速度,然後用可伸縮的滑橇著陸。「圖-143」曾參加了敘以武裝沖突,但以色列沒有發現、更沒能將其擊落。
其後,圖波列夫設計局改進了「圖-143」無人機,其後繼機「圖-243」戰術無人偵察機系統用於在戰役縱深150千米內進行空中偵察、目標先期偵察及觀察射擊和轟炸的效果,它可保證在敵防空兵器的防區內和可能的核、化學和生物沾染上空,在任何氣象條件下進行晝夜空中偵察。它可有效地發現敵重要目標,如核火炮連、地地導彈、防空導彈以有交通樞紐、陣地和部隊集結地、師軍指揮所等。所獲取和記錄的偵察情報將及時在偵察機上和地面上進行接收、處理和解碼,辨別目標和確定其坐標,製作照相文件和進行情報傳遞。
當前,俄羅斯正在開發的新無人機中主要包括SukhoiS-62戰略無人機。它相當於美國的"全球鷹"戰略偵察機。主要採用模塊化的偵察設備,可用於圖像收集、信息情報偵察以及電子干擾。該機裝備部隊之後將大幅提高俄軍的戰略作戰能力。
英國:
2009年11月13日,BAE系統公司在由英國國防部投資進行的技術驗證計劃中,完成「螳螂」無人機的首飛。這次首飛成功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驗,對該無人機系統的各種能力以及滿足英國未來作戰需求的各種潛能進行了驗證。另外,這項工作也增強了英國在自主研發中空長航時無人機系統方面的信心。目前,英國的「螳螂「和法國的」神經元「都是歐洲先進航空技術集大成者。
2012年倫敦奧運會英國皇家空軍將使用「收獲者」(Reaper)型無人機對倫敦治安進行監控。該型無人機裝備有紅外感測器,雷達掃描裝置,電子監聽設備以及高清晰的攝像設備。該型無人機將用來監視體育場館附近移動的可疑人員以及車輛。「收獲者」(Reaper)型無人機的速度可以增加到400公里/小時,並且可以在15000米高空連續飛行14小時。當「收獲者」(Reaper)型無人機執行戰斗任務時它可以攜帶4枚「地獄火」AGM-114L或AGM-114K型反坦克導彈和兩枚250公斤重的激光制導炸彈。目前英國皇家空軍擁有三架「收獲者」(Reaper)型無人機,他們現在被部署在阿富汗執行作戰任務。

㈢ 俄羅斯為什麼沒有研製出 無人機

俄羅斯的無人機水平比較落後,比如EW設備功能,美國無人機在10年之前就安裝了這個設備。雖然這不是尖端科技,但是它確實代表了現代戰爭的一個獨特的方面,手機網路經常在現代戰場上發揮著作用,而且如果軍隊不能使用商業網路,那麼他們就僱傭一個臨時的適合他們使用的設備。在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靠出口電子武器設備賺了許多錢,他們沒有最先進的東西,但願意提供仍然受到西方限制的用於軍事的裝備,現在生產的Orlan10更大載荷可以攜帶更多的EW設備以及一般的相機。

Orlan10是俄羅斯知名的無人機型號之一。它的重量為15kg可以攜帶多大5kg的各種偵察設備,包括紅外相機或者是用於創建三位地圖的陣列相機。汽油發動機可以提供每小時90到150公里的速度,服務距離為5公里,續航時間為5小時。

與控制和發射裝備一起,Orlan10成本大概為48萬美元。該飛機痛過便攜彈射器發射的,並痛過關閉發動機打開降落傘來實現降落。Orlan10在2012年投入使用,並且以及在烏克蘭和敘利亞地區使用。Orlan10同時也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用於巡邏辯解以及沿海水域巡邏。Orlan10可以在極冷的環境工作,出口型號Orlan10也可以在這種環境中工作。這可能是亞美尼亞使用的型號,俄羅斯維和部隊也在使用常規的Orlan10,但是亞美尼亞部隊同樣也在使用該型號。Oraln10經常在阿富汗邊界(俄羅斯駐軍那裡)被發現。

俄羅斯正在使用這種作戰經驗來幫助Orlan10和兩款新的電子戰爭設備的出口同時也包括Orlan30。

㈣ 無人機的發展史么

我們都把無人機當做是現代的新發明,但它們參戰的歷史可是遠比你想像得要長。以下展現的就是無人機的演進發展歷史,以及它們是如何改變戰爭方式的。
27037544_1.jpg
1917:斯皮里「空中魚雷」式
動力飛行器直到一戰末期時仍然處於其嬰兒期:萊特兄弟駕著他們那原始的雙翼機飛過北卡羅來納州基蒂霍克的沙丘也不過是十年之前的事兒。但這同樣是一個充斥著奇妙發明的時代。1917年,彼得.庫伯和艾爾姆.A.斯皮里發明了第一台自動陀螺穩定儀,該裝置可以幫助飛機在飛行時保持平直向前,無人飛行從此誕生了。美國海軍採用了這一新技術,將他們的一架柯蒂斯N-9式教練機改裝成了世界上第一架無人飛行載具(UAV)——當時是用無線電波來控制的。斯皮里「空中魚雷」式在飛行測試中掛載一枚300磅重的炸彈飛行了50英里,但它卻從來沒有參加過戰斗。
27037544_2.jpg
1917:凱特林「空中魚雷」式
凱特林「空中魚雷」式也被昵稱為「凱特林小飛蟲」,這種木製飛機在1917年的造價為400美元,載重為300磅。這種「小蟲」由通用公司的查爾斯.F.凱特林設計,飛機配有可拆卸機翼,並且可以從自帶滾輪的小車上起飛。到一戰末期時,美國軍方為「凱特林小飛蟲」下了大批訂單,但還未來得及投入使用,戰爭就已經結束了。
27037544_3.jpg
1935:DH.82B「蜂後」式
直到1935年以前為止,當時的無人機在起飛後都無法回到原點,所以沒法對其加以再利用。隨著「蜂後」式的問世,無人機得以返回其起飛點,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它們變得更為實用了。「蜂後」式的飛行高度達17,000英尺,最大速度為100英里/小時,它在英國皇家海軍和皇家空軍中一直服役到了1947年。
27037544_4.jpg
1944:V-1(復仇武器1號)
阿道夫.XTL想要用一種會飛行的炸彈來對付非軍事目標,於是在1944年時,一個名叫弗萊舍.弗魯岑豪的德國工程師設計了這種飛行速度為470英里/小時的無人機。V-1是現代巡航導彈的先驅,得名於「Vergeltungswaffe」——即「復仇武器」1號,當時准備用來轟炸英倫諸島。V-1的載重量大大超越了它的前輩,而且攜帶的彈頭往往都達到了2000磅。V-1從發射斜坡上起飛之後會先按照預定軌道飛行150英里,然後再釋放戰斗部,有900名以上的英國平民死於V-1之手。
27037544_5.jpg
1995:瑞安「火蜂」式
瑞安飛機公司於1951年製造了第一架「火蜂」原型機XQ-2,並在四年後實現了首飛。火蜂作為世界上第一種噴氣動力無人機,被美國空軍率先裝備。這種無人機被用來執行情報收集和監聽無線信號的任務。
27037544_6.jpg
1963:洛克希德M-21與D-21
M-21是A-12的型號之一,也是黑鳥家族中問世最早的一款型號,這型飛機被用來發射洛克希德的一款高空無人機——D-21。M-21和D-21誕生於1963-1968年之間那場秘密項目的一個子工程中,該項目在後來的40多年中始終保持機密狀態。M-21的設計比起之前來得到了不少改進,其中包括為發射控制員新增加的一個副駕駛艙。在1969-1971年之間,這兩款型號的飛機在羅布泊核試驗場上空一起執行了4次間諜任務。1966年,一架D-21無人機在發射時與M-21母機相撞,此後這個「21家族」就退出了歷史舞台。
27037544_7.jpg
1986:「先鋒」RQ-2A
「先鋒」無人機系統於1986年12月實現首飛,它能夠為戰地指揮官們提供特定目標或戰場的實時圖像——按照美國海軍的說法,它能夠執行包括「偵察、監視和目標獲取」在內的一系列任務。「先鋒」於1980年代末期首次投入使用,它在格瑞那達、黎巴嫩和利比亞的軍事行動中以較低的損失滿足了軍方以無人機獲取目標的要求。「先鋒」至今仍在服役,它由一個火箭助推器發射升空,負重為416磅,每小時飛行速度超過109英里。它可以在空中懸停,而且即使是降落在海上之後也可以回收。
27037544_8.jpg
1994:MQ「捕食者」無人機
1994年,通用公司開始生產MQ「捕食者」無人機。「捕食者」的最新型號已經從一種純粹的偵察用機變成了可以攜帶武器並攻擊目標的飛機,而這種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迄今為止已經有125架以上的「捕食者」移交給了美國空軍,還有6架則在義大利空軍中服役。從1995年開始,「捕食者」無人機就被北約和聯合國用於執行在波斯尼亞的任務,後來也參加了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軍事行動,不過目前正在逐漸退出現役。
27037544_9.jpg
2004:RQ-7B「暗影」200
RQ-7B「暗影」是無人機大家族中最袖珍的型號,目前在駐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中服役。該系統可以對距離戰術行動中心125千米之外的目標進行定位和識別,從而使得旅一級的指揮官們能夠更為迅速地進行觀察、指揮和行動。這款無人機在中東的用途很廣泛,截至2010年5月,其飛行總時數已達500,000小時。
27037544_10.jpg
2005:「火力偵察兵」無人直升機正在發射火箭
「火力偵察兵」這款無人直升機以其能夠在任何適宜的軍艦上和不適宜的地表上自動起降的能力而著稱,它是於2000年初由美軍開發出來的。在此圖中,這架「火力偵察兵」正在試射2.75英寸非制導火箭彈,攝於亞利桑那州猶馬試驗場的一次武器試驗期間。(俊鷹無人機)

㈤ 俄2023年或實現超音速飛行器

在科學中,科學技術實力的展現無非就幾種模式,航天技術算是其中的一種,而追求高速度,高能力的超音速技術應該是科學界最近幾年來發展相對較快的,超音速技術的發展是科學家們甚至是世界各國都想快速實現的一項技術。根據科學報告顯示,俄羅斯再次公布了一部分關於超音速技術發展的公告,這個不得不佩服一下。


當然說了這么多,到底有沒有超音速技術已經發展成熟了,其實科學界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包括俄羅斯科學家們公布的這個也只是模型,對於成熟的成品來看,俄羅斯科學報告指出,可能最快2023年實現,畢竟說的要進行對超音速無人飛行器進行實驗,沒有成品如何實驗,這就是關鍵的信息點,我們也希望祖國能夠快速實現超音速技術的發展,謝謝大家閱讀!

㈥ 俄羅斯進口大疆無人機,俄羅斯的無人機技術發展如此滯後嗎

1.俄羅斯無人機發展技術真的落後嗎?

俄羅斯無人機發展技術的落後是國際上統一認證的,以至於連俄羅斯本國的航空科學界都已經自己承認這一事實。但早在很多年前俄羅斯對無人機關鍵技術是最先掌握的,他們的無人機技術落後的並不是技術,而是他們國家無人機生產的產品線。現在隨著俄羅斯經濟的落後,他們在軍事生產等各方面逐漸衰退,而正是因為他們的產業落後,中國科學技術的快速大量的發展使我們擁有比俄羅斯先進的軍事技術。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發展限制,當其他大國在及大力度的發展無人機技術時,俄羅斯卻正在遭遇一個經濟低迷的時代。以至於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去發展關於無人機的新系統。除此之外,雖然俄羅斯在雷達探測方面十分的先進,但是無人機的生產和發展並不是單單靠雷達技術可以的,而是需要更加多樣化的探測手段而且還要做的比較小,以保證可以安裝,但這些都是當年俄羅斯技術方面的弱項。

㈦ 俄羅斯有哪些無人偵察機

UR-1無人機

UR-1是俄羅斯的多用途無人駕駛飛機。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被發現,當時它作為載有AA-9空對空導彈的米格-25截擊機的最新型別的靶機使用。用UR-1在低空和在21340米的高空作為米格-25的靶機進行打靶試驗都很成功。

UR-1被圖-16帶到空中進行發射,在高度2000~3000米飛行,用以模仿25米2的靶標。UR-1最高可以飛到40000米。據說現在UR-1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可以裝遙控電視攝像機執行偵察任務,或裝電子設備執行電子戰任務。

UR-1的總體布局很象美國在越南戰爭中用DC-130進行空中發射的AQM-35「火蜂」無人駕駛偵察機。

DR-3無人機

DR-3是俄羅斯的微型無人機駕駛偵察機。1984年初,在黎巴嫩沖突中發現了以敘利亞為基地的這種微型無人駕駛飛機。其外形類似於以色列的「偵察兵」和「猛犬」微型無人駕駛偵察機。採用雙尾撐,但機翼帶後掠角。主要偵察設備是裝在萬向支架上的固定鏡頭的偵察照相機。

㈧ 軍事實力全球第二的俄羅斯為什麼沒有無人攻擊機

軍事實力全球第二的俄羅斯為什麼沒有無人攻擊機

12月1日,俄羅斯空天部隊總司令維克托·邦達列夫向殉職的蘇—24飛行員奧列格·佩什科夫的遺孀轉交了「俄羅斯英雄之星」榮譽勛章。佩什科夫是在11月24日執行敘利亞IS組織空襲任務的過程中犧牲的,事件發生後,很多人對這位飛行員的遭遇表示了同情。既然有人作戰飛機會帶來人員傷亡,那麼俄羅斯為什麼不派出無人攻擊機執行空襲任務呢?俄羅斯也想啊,可問題是沒有啊!有人可能會質疑:軍事實力全球第二的俄羅斯怎麼會沒有無人攻擊機呢?你還別說,這個真沒有。

以色列「搜索者」無人機

2008年的俄格沖突讓俄羅斯開始重新重視無人機的發展,在沖突過程中,俄軍地面部隊的行蹤一度被裝備有戰術無人機的喬治亞軍隊了如指掌。戰後,俄羅斯開始制定無人機的發展計劃,俄羅斯空軍希望到2025年左右,俄羅斯的軍用無人機水平能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從公開資料來看,俄羅斯目前僅裝備有3型無人偵察機,其中最好用的還是從以色列進口的「搜索者」長航時無人偵察機,至於無人攻擊機——正在研製中。
望採納

㈨ 什麼是俄羅斯「紅隼」無人機

俄羅斯流體力學科研所研發的「紅隼」無人機,曾在2003年的莫斯科航空航天展覽上展出。

「紅隼」微型無人駕駛直升機系統可在民用和軍用領域執行各種任務,它由一架微型無人機和裝在一個小箱子中的控制設備組成,該微型無人機按直升機布局。

在該項研究中採用了微機電領域的最新技術,其中包括微機械敏感元件和捷聯式慣性導航系統。

由於採用新的元器件,因而機載設備微型化並確保目標定位精度高,電視攝像頭視場穩定,這從根本上改變了無人機的面貌,並大大拓展了它的功能。

該型無人機完全採用復合材料製造,因而雷達信號特徵低,其螺旋槳由電池供電的電動機驅動,這使紅隼的飛行無雜訊。

微型無人機的電路設計最大限度地簡化了飛行後的維護工作,只需更換蓄電池,必要時更換載荷和有故障的槳葉。

「紅隼」微型無人機質量輕、尺寸小、機動性高、可探測性低,這使其容易突入被保護的目標區域;而機載電視攝像機解析度非常高,可實時傳輸視頻數據又使其成為「飛行眼」,研製這種無人機可實現「能看到一切,而不被看見和聽見」。

攻擊型紅隼可以看作「鳥喙」,它可將專用載荷准確送至欲攻擊目標。

「紅隼」微型無人機的展開時間很短,無源起降場地可從任何地方起降,這是它與具有固定翼飛行器不同的一個優點。全套無人機系統約10000美元,這比其它級別的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飛行器的價格都低。在民用中「紅隼」用於生態環境監測、路況監視等;用於預防街頭犯罪、全景攝影等等。在軍用中紅隼無人機可用作排-連-營作戰分隊的偵察設備。

當分隊在高山、崎嶇不平或沼澤地行進時,或通過水壩時會遇到很大困難,而較清楚地了解敵方的情況、弄清其兵力和武器的部署情況、預知其意圖是取得勝利的決定性因素,這時紅隼無人機就有用武之地了。

在反恐和專項行動中攻擊型「紅隼」無人機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多少年有無人機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