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駐俄使館向留學生發放「春節包」,海外華人都怎麼過春節
春節是我們國家非常重要的節日之一,在這一天,無論人在哪裡都要排除一切萬難,趕回家和家人們一起吃一頓團圓飯,一起觀看我們的春節晚會。不過2020年註定非常的特殊,這一年我們國家經歷了太多太多,雖然我們的疫情已經控制住了,但是全球有很多國家的疫情依然還在肆虐,這也就導致了有不少海外華人沒辦法回家過春節。俄羅斯有很多留學生決定留在俄羅斯度過春節,而中國駐俄羅斯使館也特別向這些留學生們發放了春節包。
大家在回家的途中必須要注意好防護,時時刻刻佩戴好口罩。到家之後第1件事情就是先洗手,給外面的衣物進行消毒,外面的東西在進家裡之前最好都先進行消毒,哪怕是超市裡購買的東西都一定要注意,畢竟如今已經出現了環境傳染人的情況。希望那些遠在海外的華人們,都一定要注意好自身安全,想起他們的家人也都能夠理解,雖然這一次無法團聚在一起,但是和家人的心永遠都會聚在一起的。
② 俄羅斯怎麼過春節
俄羅斯像中國一樣,除公歷外,還有古老的民間歷法。根據東正教的歷法,聖誕節和新年要比歐洲的節日晚兩個星期。也就是說,1月7日是俄歷聖誕節;1月14日是俄歷新年。
提及俄羅斯慶祝的公歷新年,還有一段長長的歷史。最初其實俄羅斯民族的新年是每年初春時分的3月1日。因為俄羅斯大地靠近北極地區,春季到來的時間要比其它地區來的晚。那時候,每年的3月1日當天都會舉行祭祀太陽的隆重儀式。15世紀末期,受到拜占庭的影響,俄羅斯又將新年改至每年的9月1日,並一直持續到1699年才由彼得大帝依照西歐各國的傳統習慣改為今天的1月1日。
俄羅斯新年是一年中最為隆重,最具民族特色的俄羅斯傳統節日。每一年的1月初,是俄羅斯人狂歡的日子,新年、聖誕匯聚於此,長達3個星期的狂歡日,除了在餐桌上度過,長久以來,俄羅斯人習慣於購買新年禮物,添置歡樂飾物,舉辦家庭派對,或者出國旅遊。直到1月19日的耶穌受洗節,人們仍然保持著高漲的情緒,繼續製作美味的菜餚,繼續到親朋好友家串門。
③ 俄羅斯人怎麼過年
新年(元旦):俄羅斯的新年曾經定在每年初春時分的3月1日,屆時舉行隆重的祭祀太陽的儀式。15世紀末又受拜占庭的影響把節期改到9月1日。直到1699年,彼得大帝才依照西歐各國的傳統習慣,把每年的1月1日定為新年。1669年除夕午夜,彼得大帝在紅場上點燃了第一枚禮花,並命令莫斯科居民用松、柏、樅等常青樹裝房屋,以示吉祥。於是後來樅樹成為聖誕節和新年的主要標志。由於節期相近,東正教把新年和聖誕節連在一起慶祝。新年的慶祝活動中少不了嚴寒老人(聖誕老人)和雪姑娘,他們向人們贈送禮物,祝賀新年。1930年,蘇聯政府將新年正式定為全國性節日。新年時,各個公共場所都披上了節日的盛裝,在城市的大廣場上聳立著高大、漂亮的新年樅樹,家家戶戶的客廳里也擺著掛著各種小禮物的樅樹,塔形的樅樹象徵生命常青。在新舊交替的午夜12點鍾,克里姆林宮巴斯克塔上的大自鳴鍾傳出洪亮的鍾聲,收音機和電視將鍾聲傳遍全國。舉國歡慶,人們打開香檳,互相祝賀新年。公歷1月14日是俄歷元旦,俄羅斯人照例又要慶祝一番,尤其在農村。
④ 俄羅斯過年習俗是什麼
俄羅斯新年的由來
最先,俄羅斯民族的新年是每年初春時分的3月1日。因為俄羅斯大地靠近北極地區,春季到來的時間要比其它地區來的晚。那時候,每年的3月1日當天都會舉行祭祀太陽的隆重儀式。15世界末期,受到拜占庭的影響,俄羅斯又將新年改至每年的9月1日,並一直持續到1699年才由彼得大帝依照西歐各國的傳統習慣改為今天的1月1日。並且在1699年新年當天,彼得大帝命令莫斯科居民用松、柏、樅等常青樹裝飾房屋,以示吉祥。因此樅樹就成為俄羅斯聖誕節和新年期間不可或缺的節日標志。
蘇聯時期的新年慶祝
在蘇聯時期,蘇聯政府同樣重視新年這個重要節日。因此在1930年將新年正式定為全國性節日。那時候,每逢新年,蘇聯各地的公共場所都被裝點得煥然一新,各大城市的廣場上都樹立著高大、漂亮的新年樅樹。家家戶戶的客廳里也擺著掛著各式各樣的禮物。 到午夜12點,當克里姆林宮的自鳴鍾傳出洪亮的鍾聲時,收音機和電視將鍾聲傳遍全國。蘇聯人民在鍾聲的承托下舉國歡慶,人們打開香檳,互相祝賀新年。慶祝晚宴結束後,人們圍坐在一起觀看電視台准備的迎新年特別節目,或者舉行跳舞、唱歌等各種娛樂活動。有的年輕人甚至上街狂歡,直到黎明。
當代俄羅斯的新年慶祝
隨著蘇聯時代的結束,俄羅斯政府為尊重廣大東正教信徒的習俗,將東正教新年(即:每年的1月7日)一同與傳統的1月1日劃入新年長假內。因此今天的俄羅斯新年長假,既尊重了俄羅斯的歷史傳統,又順應了廣大人民的需要。 現在任何一位俄羅斯公民都可以在每年的1月1日至10日期間享受一個法定長假。
由於俄羅斯地域遼闊,橫跨多個時區,所以是一個迎接新年次數最多的國家。俄羅斯全國各地總共要迎接9次新年。許多地方的俄羅斯人按照傳統,要兩度迎接新年的到來。一次是依照當地時區時間迎接新年,另一次是按照標准莫斯科時間迎接新年。
世界各地都要辭舊迎新,只不過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慶祝特色都稍有不同。世界各地的人們都知道童話人物聖誕老人。但是俄羅斯的聖誕老人與歐洲各國的聖誕老人有所不同。首先,聖誕老人在俄語中叫 Дед мороз (Ded Moroz),翻譯成中文就是"雪爺爺"。其次就是,他每次在新年期間的亮相都不是一個人,總會有一位美麗的Cнегурочка (Snegurochka)"雪姑娘"與其相伴。在俄羅斯人民心目中,新年的慶祝活動絕不能少了雪爺爺和雪姑娘。因為他們與中國新年邀請"財神"上門拜年一樣,會給住家和店鋪送來福氣。
⑤ 俄羅斯的春節習俗
俄羅斯新年的餐桌是格外豐盛的,各式的開胃冷盤,熱菜,甜點,讓人垂涎欲滴。應當說明的是,每家新年的餐桌上香檳是必不可少的,克里姆林宮自鳴鍾響過12點時,播音員就向全國人民祝賀新年。此時,所有的人都停止了一切活動,高呼「烏拉」,相互祝賀,開懷暢飲。按俄羅斯習俗,慶祝新年應該先喝香檳酒,然後才可以喝其它酒享用新年晚餐。
和西方的聖誕老人類似,俄羅斯民族傳統中也有一位和藹的老爺爺形象,他就是嚴冬老人。在俄羅斯人的眼裡,「嚴冬老人」從天空中飄下的第一片雪花開始就存在了,並非只是在節日才出現。
嚴冬老人每次在新年期間的亮相時,身邊總會跟著自己的孫女雪姑娘,她頭戴俄羅斯傳統珠冠,為孩子們送上祝福。在俄羅斯人民心目中,新年的慶祝活動絕不能少了雪爺爺和雪姑娘。
俄羅斯的嚴冬老人與歐洲各國的聖誕老人有所不同。近些年來,由於西方文化的沖擊,帶著小紅帽、穿著短紅外套的「聖誕老人」,也悄然出現在俄羅斯各地。但是,令人好奇的是,俄羅斯的「嚴冬老人」和西方國家的「聖誕老人」,從穿著和外表上看,聖誕老人多留著白鬍子,身穿紅色短外套;嚴冬老人卻從來不穿短外套,他的大衣長及腳踝,帽檐上翻,大衣的顏色也不一定是紅色,可以是藍色,綠色,也可以是冰雪的顏色。
俄羅斯像中國一樣,除公歷外,還有古老的民間歷法。根據東正教的歷法,聖誕節和新年要比歐洲的節日晚兩個星期。也就是說,1月7日是俄歷聖誕節;1月14日是俄歷新年。
提及俄羅斯慶祝的公歷新年,還有一段長長的歷史。最初其實俄羅斯民族的新年是每年初春時分的3月1日。因為俄羅斯大地靠近北極地區,春季到來的時間要比其它地區來的晚。那時候,每年的3月1日當天都會舉行祭祀太陽的隆重儀式。15世紀末期,受到拜占庭的影響,俄羅斯又將新年改至每年的9月1日,並一直持續到1699年才由彼得大帝依照西歐各國的傳統習慣改為今天的1月1日。
⑥ 俄羅斯過年風俗
民以食為天,俄羅斯也不例外,俄羅斯過年有吃新年沙拉以及新年吃「剩飯」的年俗。
⑦ 俄羅斯過年什麼時候
俄羅斯不論是從宗教信仰還是傳統的地緣劃分來說都是屬於歐洲西方世界體系當中的,所以在俄羅斯人的過年其實就是聖誕節12月24日。而如果是在俄羅斯的華人需要按照中國傳統過年的話,那麼就要考慮到俄羅斯和我們中國的時差,因為俄羅斯的時區屬於東三區,而我們國家屬於東八區,那麼像2021年的農歷春節,在我國的時間就是2021年2月12日,而俄羅斯則是2021年2月11日。
⑧ 俄羅斯的新年是什麼時候莫斯科人他們有沒有特殊的慶祝新年的方式呢
羅斯的新年是什麼時候?莫斯科人他們有沒有特殊的慶祝新年的方式呢?
俄羅斯的新年是從幾號到幾號啊,莫斯科人他們有沒有特殊的慶祝新年的方式呢?就好像我們中國人會吃湯圓和餃子,他們呢?
展開
俄羅斯 國家
⑨ 俄羅斯的風俗人情,過節的習俗
稱呼
俄羅斯的姓名包括三個部分,依次為名、父稱、姓。女人結婚後一般隨男人姓,有的保留原姓。在俄羅斯人當中,不同的場合不同對象有不同的稱呼。在正示公文中要寫全稱,非正式文件中一般名字和父稱寫縮寫。表示有禮貌和親近關系時,用名和父稱。平時長輩對晚輩或同輩朋友之間只稱名字。在隆重的場合或進行嚴肅談話時,用大名。平時一般用小名。表示親近時用愛稱。對已婚婦女必須用大名和父名,以示尊重。工作關系中可稱呼姓和職務,再加上「同志」的詞。
麵包和鹽
鋪著綉花的白色面巾的托盤上放上大圓麵包和麵包上面放一小紙包鹽。捧出「麵包和鹽」來迎接客人,是向客人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熱烈的歡迎。
親吻
在比較隆重的場合,有男人彎腰吻婦女的左手背,以表尊重。長輩吻晚輩的面頰3次,通常從左到右,再到左,以表疼愛。晚輩對長輩表示尊重時,一般吻兩次。婦女之間好友相遇時擁抱親吻,而男人間則只互相擁抱。親兄弟姐妹久別重逢或分別時,擁抱親吻。在宴會上喝了交杯酒後,男方須親女方嘴。
忌諱
俄羅斯特別忌諱「13」這個數字,認為它是凶險和死亡的象徵。相反,認為「7」意味著幸福和成功。俄羅斯人不喜歡黑貓,認為它不會帶來好運氣。俄羅斯人認為鏡子是神聖的物品,打碎鏡子意味著靈魂的毀滅。但是如果打碎杯、碟、盤則意味著富貴和幸福,因此在喜筵、壽筵和其它隆重的場合,他們還特意打碎一些碟盤表示慶賀。俄羅斯人通常認為馬能驅邪,會給人帶來好運氣,尤其相信馬掌是表示祥瑞的物體,認為馬掌即代表威力,又具有降妖的魔力。遇見熟人不能伸出左手去握手問好,學生在考場不要用左手抽考簽等等。
洗禮節
俄羅斯東正教節日,在公歷1月19日。這一天往往是基督教的入教儀式,新生兒在命名日受洗。在洗禮節那天人們除去教堂祈禱外,還要到河裡破冰取「聖水」。1月18日晚是占卜日,特別是女孩子,在這一天晚上要佔卜自己的終身大事。
謝肉節
又名「狂歡節」,是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之一。時間在復活節的第8周,過7天,每一天都有不同名稱,第1天為迎節日,第2天為始歡日,3第天為大宴狂歡日,第4天為拳賽日,第5天為岳母晚會日,第6天為小姑子聚會日,第7天為送別日。節後第7周內是齋期,不殺生,不吃葷。人們在謝肉節期間舉行各種歡宴娛樂,跳假面舞,做群眾游戲等。
1月7日是俄羅斯按照東正教規定的聖誕節,不過這只是一個宗教節日,並不像歐美那樣,幫聖誕節作為一個全國性的節日來過。俄羅斯聖誕節完全取決於個人是否有意願去慶祝。原則上,目前俄羅斯所謂的過年只有1月1日,即新年。俄羅斯以前實行自己的歷法的時候會按俄歷來過新年,不過俄歷由於准確性問題早已經廢止,俄羅斯同歐美一樣,也實行我們所謂的公歷。不像中國陽歷陰歷共存。雖然現在俄羅斯的日歷里還會註明俄歷新年,在俄羅斯叫做舊新年 "Старый новый год",但並不是法定節假日,也沒有多少人在這天舉行慶祝。
洗禮節:俄羅斯族的傳統宗教節日,每年農歷十二月初(公歷 1月19 日)舉行。節期一天。
報喜節:俄羅斯族的民間節日,每年三月春天來臨時(一般在農 歷三月上旬)舉行。
謝肉節:又稱狂歡節、送冬節。是俄羅斯族的民間節日。沒有固定日期。一般在每年農歷3 月22 日之後或4 月25 日之前的一周舉行,節期七天。
夏節:又稱「樺樹節」,是俄羅斯族民間節日,每年公歷 6 月24日舉行。
以利亞節:俄羅斯族的傳統節日,每年公歷8 月1 日舉行,節期一天
⑩ 俄羅斯新年習俗
新年樅樹已早早地進入俄羅斯家家戶戶,掛滿小彩燈、糖果和綵帶等飾物,以待白鬍子「嚴寒老人」和他穿銀袍戴珠冠的孫女「雪姑娘」乘雪橇而來,把禮物放在樹下。每年的12月31日臨近午夜,一家團圓的俄羅斯人會圍坐電視機前,聽總統新年賀詞,等克里姆林宮斯巴斯克塔樓敲響新年鍾聲。隨後,大家開「香檳」齊呼「烏拉」。乾杯、擁抱、親吻、祝福……有人會在新年零時打開家門並許願,或者拿張紙寫下心願,點火燒了,灰燼則放進酒里喝進肚裡。
俄羅斯人新年豐盛無比的傳統家宴匯集多種多樣冷盤、熱菜和甜點,其中一道名為「奧利維爾」的沙拉是保留菜品,使用香腸、雞蛋、青豆、土豆、酸黃瓜和奶油等食材,一般都是家裡人一起動手做,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