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著名的什麼宮

俄羅斯著名的什麼宮

發布時間:2022-07-28 09:20:55

⑴ 俄羅斯市中心有著名的什麼場和什麼宮

俄羅斯的首都___莫斯科____市中心有著名的廣場稱"___紅場____",著名的建築物稱"___克林姆林宮____宮".

⑵ 世界五大著名宮殿分別是什麼

故宮。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宮廷建築的精華。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經多次重新修建,有大小宮殿70多座,宮室9千多間,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現為故宮博物院,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白宮。白宮位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西北賓夕法尼大道1600號,是一幢白色新古典風格砂岩建築物。1790年7月16日,美國國會通過立法,決定在波托馬克河岸建立美國永久性首都,於1792年10月13日正式奠基。直到1797年華盛頓總統離任時,白宮才建好了牆壁、裝好了框架。

1800年11月,美國第二任總統亞當斯在御任前幾個月,正式入住白宮。此後,歷屆美國總統都以此作為官邸和辦公地點,因此被人們稱為“總統大夏”、“總統之宮”。1902年,羅斯福將“總統大夏”正式命名為“白宮”,之後人們常以“白宮”指代美國政府。如今的白宮歸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擁有,是“總統公園”的一部分。

⑶ 俄羅斯有哪些著名建築物

莫斯科乃至俄羅斯的標志性建築物是克林姆林宮、瓦西里升天教堂、紅場

克里姆林宮:位於俄羅斯首都的最中心的博羅維茨基山崗上,南臨莫斯科河,西北接亞歷山大羅夫斯基花園,東南與紅場相連,呈三角形。克里姆林宮高大堅固的圍牆和鍾樓、金頂的教堂、古老的樓閣和宮殿構成了一組無比美麗而雄偉的藝術建築群。是俄羅斯國家的象徵,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群之一,是歷史瑰寶、文化和藝術古跡的寶庫,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譽。

瓦西里升天教堂:是莫斯科甚或全俄羅斯最具體而微的象徵,也是俄羅斯最具代表性的紀念建築。由俄羅斯歷史上第一位沙皇伊萬四世於1555年到1561年間興建,擁有九間獨特的禮拜堂,每間都自己獨特的穹頂。

紅場:是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廣場,與克里姆林宮毗連。西側是克里姆林宮,北面為國立歷史博物館,東側為百貨大樓,南部為瓦西里升天教堂。臨莫斯科河。重要節日舉行群眾集會和閱兵的地方,著名旅遊景點。

⑷ 俄羅斯標志性建築是什麼呢

俄羅斯標志性建築是克里姆林宮。克里姆林宮的「克里姆林」在俄語中意為「內城」。位於俄羅斯首都最中心的博羅維茨基山崗上,南臨莫斯科河,西北接亞歷山大羅夫斯基花園,東北與紅場相連,呈三角形。

保持的圍牆長2235米,厚6米,高14米,圍牆上有塔樓18座,參差錯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宮牆上,其中最壯觀、最著名的要屬帶有鳴鍾的救世主塔樓。5座最大的城門塔樓和箭樓裝上了紅寶石五角星,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克里姆林宮紅星。克里姆林宮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譽。

歷史用途

蘇聯解體前,大克里姆林宮是蘇聯政府、蘇共中央和社會團體舉行會議的場所。 國家重要的文娛活動經常在這里舉行,從而有「蘇聯第二大劇院」之稱。

1967年,在克里姆林宮的花園里建列寧全身塑像。克里姆林宮里的大片公園和古跡對外開放,遊客絡繹不絕。

⑸ 俄羅斯最出名的宮殿

聖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博物館)

康斯坦丁宮在19世紀建成,位於風景如畫的芬蘭灣海岸上,它原本是俄羅斯大公爵的宮殿,曾先後屬於康斯坦丁·帕夫洛維奇和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維奇這兩位皇家兄弟,宮殿也是以他們的名字來命名。

到了20世紀,由於火災和衛國戰爭的炮擊,康斯坦丁宮遭到嚴重破壞,當時這個宮殿破損到只剩下石基。所幸的是,經過多年的修建,終於在2000年修復完成,恢復了她以往的光彩,並被宣布成為俄羅斯總統的海邊宮邸。

曾參與康斯坦丁宮修復工程的建築家達亞諾夫說:「康斯坦丁宮的結構很有趣。它既有歐洲傳統的風格,像凡爾賽宮,又結合了俄羅斯傳統的建築風格。


今天,煥然一新的康斯坦丁宮集州議會大廈和現代商業大廈的功能於一體,成為了重要的政治、商業和文化中心。很多全國性高層次科學與政治研討會、高檔宴會、酒會、社交舞會和時裝表演都在康斯坦丁宮里舉行。2013年9月的G20峰會就是在這里開的。

⑹ 俄羅斯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俄羅斯標志性建築是克里姆林宮。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是俄羅斯國家的象徵,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群之一,是歷史瑰寶、文化和藝術古跡的寶庫。

在克里姆林宮周圍是紅場和教堂廣場等一組規模宏大、設計精美巧妙的建築群。此外,還有建於公元18世紀的樞密院大廈,以及建於公元19世紀的大克里姆林宮和兵器陳列館等。

每一座建築都蘊含著俄羅斯人民無與倫比的智慧,是世界建築史上不可多得的傑作。宮內保存有俄國鑄造藝術的傑作:重達40 噸的「炮王」和200 噸的「鍾王」。克里姆林宮由此成為俄羅斯備受珍視的文化遺產。

建築特色:

克里姆林宮整體呈不等邊三角形。面積27.5萬平方米,周長2公里多,始建於1156年。1935年在斯巴斯克塔、尼古拉塔、特羅伊茨克塔、鮑羅維茨塔和沃多夫塔等塔樓各裝有大小不一的五角星,以紅寶石和金屬框鑲制而成,內置5000瓦功率照明燈。

⑺ 俄羅斯四宮是哪四宮

克里姆林宮、冬宮、夏宮和葉卡捷琳娜宮。


俄羅斯著名的國家級宮殿克里姆林宮、冬宮、夏宮和葉卡捷琳娜宮,展現了帝國的剛強、權力和極盡奢華。其中,位於葉卡捷琳娜宮內的琥珀宮則是一座通體由琥珀和黃金裝飾而成的,極端奢華的建築,曾一度被稱作"世界第八大奇跡"。

喀琅施塔得是聖彼得堡外波羅的海中的一座港口島嶼,曾經是波羅的海艦隊所在地,1703年彼得大帝從瑞典手中奪得科特林島後建立喀琅施塔得。1704年5月18日第一座要塞開始啟用,被看作是世界上最好最堅固的海上堡壘之一。可以在島上參觀堡壘以及海軍大教堂。

⑻ 首都是莫斯科,這里有世界著名的什麼宮和什麼成

莫斯科是俄羅斯聯邦的首都。它位於東歐平原的中央。伏爾加河和奧卡河兩河之間,
分布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亞烏扎河的兩岸。面積為900平方千米,人口約900萬,是俄
羅斯最大的城市和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中心。

莫斯科始建於12世紀中葉,當時是一座木頭構築的小城堡,後來逐漸發展為城鎮。13
世紀初成為莫斯科公國的都城。14世紀,俄羅斯人以莫斯科為中心,聯合周圍的力量
,進行反對蒙古貴族統治的斗爭,從而統一了俄羅斯,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封建帝國。
15世紀下半葉至18世紀初,莫斯科一直是俄國的首都。1713年,彼得一世遷都聖彼得
堡,但莫斯科仍是俄國最大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1812年,莫斯科毀於拿破崙侵
略軍的大火,但劫後不久很快重新建設起來。200多年以後,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取
得勝利,1918年蘇維埃政府從聖彼得堡遷到莫斯科,從此恢復了它的首都地位。

今天的莫斯科,大部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重建、擴建而迅速發展起來的,是
僅次於巴黎的歐洲第二大城市。它規模宏大,布局嚴整。市區以克里姆林宮和紅場為
中心,呈輻射狀一環套一環地向外展開,5條環形路與近4000條大小街道構成一張巨
型的蜘蛛網。全市共分8大城區,各具功能和特色。中心區集中了中央政府各部機關
、名勝古跡、博物館、影劇院、大商場;北區是展覽和體育活動中心;東區是森林區
;東南區是工廠和污水處理基地;南區是新住宅區;西南區是科學城;西區是歷史和
軍事愛國主義教育中心;西北區是莫斯科運河中心及新建高層住宅區。從空中鳥瞰,
整個城市處在一望無際的綠海之中,古老的建築與現代的高樓大廈交相輝映,蜿蜒清
澈的莫斯科河穿城而過……,800年前的小城堡,已經發展成為聞名世界的現代化大
都市。

克里姆林宮是莫斯科的心臟,也是莫斯科最古老的部分,十月革命前是歷代沙皇的宮
殿。十月革命後,1918年3月,蘇聯首都從聖彼得堡遷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成為蘇
聯政府和蘇共中央的所在地。蘇聯解體後,是俄羅斯總統的辦公地點。

克里姆林宮位於莫斯科河與涅格林納河交匯處的小山崗上,呈三角形,周長2250米,
面積27.5公頃,始建於1156年,原名「捷吉涅茨」。當時是一座用木頭建造的小城堡
。在800多年時間里,經過多次改造擴建,克里姆林宮已成為世界上最宏偉壯麗的建
築群之一。20座塔樓與紅牆結合成一體,聳立在克里姆林宮周圍。其中6座有可通車
馬的城門。用寶石製作的5顆五角紅星,高懸在5座最高的塔樓頂尖,白天隨風轉動,
夜晚紅光閃爍。宮牆之內,教堂爭輝,殿宇軒昂,政府大廈拔地而起。各類博物館穿
插其間。在宗教建築群中,首推聖母升天教堂,它建於15世紀70年代。上面裝有5個
金色圓頂,白色牆面,是俄皇舉行加冕大禮的地方。稍晚建成的報喜教堂,有9個金
色圓頂,是皇族子孫舉行洗禮和婚禮的地點。天使教堂,有5個圓頂,建於公元1505
~1509年,是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歷代帝王的墓地。

大克里姆林宮,有700多個廳室,是克里姆林宮的主體宮殿,始建於1487年。它由門
廳、側翼、走廊連接起來的幾個大廳構成。這些大廳非常豪華,它們是格奧爾基大廳
、弗拉基米爾大廳、葉卡捷琳娜大廳、亞力山大大廳。後兩座大廳於1933~1944年改
建為會議大廳。多棱宮是禮儀大廳,呈正方形,460平方米,中間一根巨柱,擎起十
字形穹窿。正式接見、皇家婚禮、招待賓宴,都在此舉行。1959~1961年建起的克里
姆林宮大會堂,是一座大理石和玻璃結構的現代化大樓,有800套房間,其中包括6000
個座位的大會廳和2500個座位的宴會廳。蘇共代表大會、盛大的文藝活動等都曾在這
里進行,故有「蘇聯第二大劇院」之稱。

在克里姆林宮中,最高建築物是建於1505年的伊凡大帝鍾樓,高81米,重疊5層,金
色樓頂。鍾樓內有22個大鍾,30個小鍾。在塔旁石座上,是著名的「鍾王」,重達200
多噸,高達10米。「鍾王」有它的「祖父」和「父親」。「祖父」重1008普特(16.
5噸),鑄造於里斯·戈杜諾夫時代,在一次大火中墜落摔碎。17世紀50年代,俄羅
斯匠師用鍾的碎片,添加新材料,鑄造了一個新的大鍾,重8000普特(約131噸),
即「鍾王」之父,1701年也成為火災的犧牲品。18世紀30年代,決定把摔碎的大鍾重
新鑄造起來。伊凡·費多羅維奇·馬托林克和他的助手,即他的兒子米哈依爾,費時
3年(1733~1735)鑄鍾,但鍾未鑄成他就去世了。米哈依爾·馬托林克繼承父業,
終於鑄成了現存的這口大鍾,重12337普特(約201噸)。大鍾放在一個坑內的台座上
。1737年5月,莫斯科又發生大火,使大鍾脫落一邊,在大坑裡放置了99年,1836年
才由工程師蒙費蘭重新升起,安置在石座上。

克里姆林宮中的「炮王」,又名「俄羅斯槍」,1586年由匠師安德烈·楚霍夫鑄造。
重2400普特(約40噸),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炮,炮口可同時爬進2個人,每發炮彈重
120普特(約2噸)。楚霍夫還鑄了2門較輕的大炮,一門是特羅依爾炮,重430普特(
約7噸),一門是珂斯皮德炮,重370普特(約6噸)。1658年馬爾捷米揚·奧西波夫
又鑄造一門重779普特(約12.8噸)的大炮。這些武器雖然沉重粗大,但是裝璜精美
,既是武器,又是供人觀賞的藝術品。

紅場,位於克里姆林宮的東側,呈長方形,長700米,寬130米,總面積約9萬平方米
。它辟於15世紀末,17世紀中葉起稱紅場,是沙皇政府宣讀詔書和舉行凱旋檢閱的場
所。十月革命以後,這里成為莫斯科人民慶祝盛大節日和進行重大政治活動的中心。
近些年來,則成為俄羅斯政治風雲的晴雨表。

紅場周圍有許多著名的建築。其南側,是瓦西里·布拉仁內大教堂。它建於1560年,
上部由9座高低錯落、造型各異、色彩不同的塔式圓頂組成,美麗壯觀,氣勢非凡。
教堂前面,是愛國志士米寧和波查爾斯基的銅像。廣場北面是19世紀用紅磚建造的歷
史博物館,具有鮮明的俄羅斯風格,有42個展廳,陳列著從上古至19世紀中葉的歷史
文物。廣場東側,是一座幾乎與之等長的宏偉建築群體。十月革命前,這里開設240
家商店,櫃台總長度達2.5千米,是當時歐洲最大的商場之一。1953年,它變成了全
國最大的國營百貨商店。1967年,在廣場西北面建立起無名戰士紀念碑,以緬懷在衛
國戰爭中英勇犧牲的烈士。碑頂火炬長明不熄,象徵著戰士的英靈與世長存。

紅場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列寧墓。它位於廣場中部靠克里姆林宮宮牆一側。陵墓一半在
地下,一半在地表。地上部分呈「品」字形,採用黑色和紅色而以紅色為主的大理石
和花崗岩建成,色調和協,庄嚴肅穆。墓上刻著「列寧」字樣的碑石,重達60噸。墓
頂是檢閱平台,逢重要節日,國家領導人在此檢閱遊行隊伍和武裝部隊。陵墓兩翼,
是用花崗岩修建的觀禮台,可容納1萬人。墓底是一個方形深池,內壁用透明的藍色
小石鑲嵌。正面牆上有用花崗岩雕成的蘇聯國旗和國徽。列寧的水晶棺就安放在方形
池內。列寧墓每周開放2次,這時,謁陵人依次從正門沿黑色大理石階而下,進入陵
內,繞棺瞻仰偉大人物列寧的遺容。之後從側門走出陵墓。列寧親手締造的世界上第
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雖然已經解體了,但來自全國和世界各地拜謁列寧陵墓
的人們,仍然絡繹不絕。

莫斯科是俄羅斯最大的交通樞紐,水陸空運輸都十分發達。11條電氣化鐵路和14條公
路,從不同方向通向全國各地、獨聯體國家以及中、東、北歐各國。9個客運火車站
,每天客流量達200萬人。莫斯科有4大機場,是重要的國際空港,與本國及獨聯體國
家的200多個城市、世界上70多個國家的首都和大城市直接通航。莫斯科是個內陸城
市,但水路交通卻很發達。莫斯科河有3個河港。莫斯科運河溝通了莫斯科河與伏爾
加河的聯系,另有多條運河與其它河流連接。特別是伏爾加河——頓河大運河的通航
,從根本上改變了莫斯科的水上運輸地位,使它變成了可以直通波羅的海、白海、黑
海、亞速海和裏海的「五海之港」。

莫斯科的市內交通十分方便。市區街道總長度為5500千米,開辟公交線路4100千米,
有200多路公共汽車、60多路無軌電車、近40路有軌電車同時運營。在城區50千米的
外圍,修築了一條長550千米的環城鐵路,大大緩解了市內的交通壓力。但是,莫斯
科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地鐵,它承擔著市區45%的公交客運量,對莫斯科的交通做出
了特殊的貢獻。

莫斯科地鐵於1935年正式通車,當時線路長度為11.6千米。以後逐年擴建,如今已發
展成具有7條輻射線和1條環線的地下鐵路網系統。有116個車站,線路總長度近200千
米,居世界第五位。但客運量居第一位,日客運量近800萬人次,是倫敦地鐵的4.7倍
,紐約的2.4倍,巴黎的2.2倍,東京的1.5倍。而這幾個大城市的地鐵長度均超過莫
斯科。莫斯科地鐵何以有如此高的效率?主要原因有3條。一是發車間隔時間短,每
2~3分鍾到開1列,上下班高峰期,每隔80秒1列。每天發車達9000列次。二是運行速
度快,包括停靠時間在內,平均每小時41.2千米。三是自動化程度高,進出車站均有
滾動電梯;每個站設8~10個自動門,投幣放行,不必買票和檢票,大大節省了進出
站的時間。此外,大部分地鐵站設在交通要道,與地面的公共交通形成一個整體,換
乘十分方便。同時,地鐵通道又兼過街人行隧道,從而減輕了地面交通不暢的壓力。
最後,莫斯科地鐵又是一道奇妙的地下風景線。各地鐵站,建築宏偉,風格各異。有
的採用貴重的天然石料建成,裝飾著獨特的燈具和大量的雕像、浮雕和彩繪,顯得富
麗堂皇。走進莫斯科的地鐵,就像置身於豐富多採的地下藝術長廊,令人贊嘆不已。

莫斯科有「綠色都市」之稱,綠化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40%,人均佔有綠地20多平方
米。但是在十月革命以前,莫斯科是一座缺少綠色的「荒漠城市」。1928年建成中央
文化休息公園,從此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綠化工程。每年新栽喬木20萬株,灌木200
萬叢。現在的莫斯科,有98座公園、約800個街心花園、11個自然森林區,大環路以
外的郊區防護林,達到7200多公頃。森林環抱著莫斯科,與市內的林蔭道、公園和街
心花園相連接,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綠化體系。整個城市掩映在一片綠海之中。

與此同時,莫斯科的環境治理也取得了重大成就。莫斯科河,早在100多年前就變成
了一條死河,是藏污納垢的總下水道。河水污濁,臭氣沖天。為了從根本上改變惡劣
的環境狀況,對莫斯科河實施了大規模的治理工程,在市區30千米的河段,挖除河床
半米厚的污泥,之後填上新砂。同時,在市區敷設總長5000千米的排水管道,把城市
污水引入處理廠,之後再排入莫斯科河。經過處理的污水,凈化度達到90~95%。消
失的魚類重新出現在莫斯科河的碧波中。

為了保持莫斯科河充沛而穩定的水量和滿足莫斯科市的用水需求,在莫斯科河上游修
建了12個水庫,汛期攔洪截流,旱季開閘放水。這個巨大的蓄水系統,與伏爾加河、
亞烏扎河的引水工程結合成一體,通過總長度7500千米的輸水管道,每天向莫斯科供
應600萬立方米的自來水,每天人均用水量近700升,超過巴黎、紐約、倫敦的供水水
平。在莫斯科,所有的住宅、飯店、機關、學校,都裝有冷熱兩條供水管,隨時可以
用熱水洗刷餐具和進行淋浴。

⑼ 俄國沙皇的皇宮是冬宮,還是克里姆林宮

俄國沙皇的皇宮是冬宮。

冬宮是昔日沙皇皇宮,現為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該宮由義大利著名建築師巴托洛米奧·拉斯特雷利設計,是18世紀中葉俄國新古典主義建築的傑出典範。冬宮的亞歷山大柱於1830年至1839年建成,以紀念1812年亞歷山大一世率俄軍戰勝拿破崙軍隊這一偉績。

(9)俄羅斯著名的什麼宮擴展閱讀:

克里姆林宮的「克里姆林」在俄語中意為「內城」。蒙古語中,是「堡壘」之含義。位於俄羅斯首都最中心的博羅維茨基山崗上,南臨莫斯科河,西北接亞歷山大羅夫斯基花園,東南與紅場相連,呈三角形。保持至今的圍牆長2235米,厚6米,高14米,圍牆上有塔樓18座,參差錯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宮牆上,其中最壯觀、最著名的要屬帶有鳴鍾的救世主塔樓。5座最大的城門塔樓和箭樓裝上了紅寶石五角星,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克里姆林宮紅星。克里姆林宮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譽。

克里姆林宮整體呈不等邊三角形。面積27.5萬平方米,周長2公里多,始建於1156年。1935年在斯巴斯克塔、尼古拉塔、特羅伊茨克塔、鮑羅維茨塔和沃多夫塔等塔樓各裝有大小不一的五角星,以紅水晶石和金屬框鑲制而成,內置5000瓦功率照明燈,紅光閃閃,晝夜遙遙可見。

克里姆林宮的主要建築:列寧陵墓、20座塔樓、聖母升天教堂、天使教堂、伊凡大帝鍾樓、捷列姆諾依宮、大克里姆林宮、兵器庫、大會堂、古兵工廠、蘇聯部長會議大廈、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辦公大廈、特羅依茨克橋、無名戰士墓。克里姆林宮的建築形式融合了拜占廷、俄羅斯、巴羅克、希臘和羅馬等不同的建築風格。

⑽ 俄羅斯冬宮介紹

冬宮是俄羅斯著名的皇宮,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

該宮由著名的建築師拉斯特雷利設計。正如人類歷史上其它著名的宮殿一樣,該宮殿自從建成以來一直備受劫難。冬宮初建於1754至1762年間,1837年被大火焚毀,1838至1839年間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再次遭到破壞,戰後被精心修復。

宮殿共有三層,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成封閉式長方形,佔地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過4.6萬平方米。冬宮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內部設計和裝飾風格則嚴格統一。

四角形的建築宮殿裡面有內院,三個方向分別朝向皇宮廣 場、海軍指揮部、涅瓦河,第四面連接小埃爾米塔日宮殿。面向冬宮廣場的一面,中央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鐵門,入口處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冬宮四周有兩排柱廊,雄偉壯觀。

宮殿裝飾華麗,許多大廳用俄國寶石——孔雀石,碧玉,瑪瑙製品裝飾,如孔雀大廳就用了2噸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重貴重木材。埃爾米塔日是聖彼得堡最大的、最有特色的巴洛克風格建築物。其完整性與華麗程度都令人印象深刻,裝潢豐富,窗上飾框及浮雕裝飾給人以力量,圓柱有規律的排列,牆表面由白色、綠色相間配合,使長長的外觀形形色色,生動起來。

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與巴黎的盧浮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齊名。該館最早是葉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館。1764年,葉卡特琳娜二世從柏林購進倫勃朗、魯本斯等人的250幅繪畫存放在冬宮的艾爾米塔日(法語,意為「隱宮」),該館由此而得名。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著名的什麼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