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R-27的性能數據
彈長:4米 彈徑:0.23米 翼展:0.77米 彈重:253千克 射程:50千米 制導系統:慣導/指令修正加半主動雷達末制導 型號R-27TR-27RR-27ETR-27ERR-27AER-27EM全長3.07 米4.00 米4.50 米4.70 米4.78 米4.73 米彈徑0.23 米0.23 米0.26 米0.26 米0.26 米0.26 米翼展0.77 米0.77 米0.80 米0.80 米0.80 米0.80 米發射重量254 公斤253 公斤343 公斤350 公斤350 公斤350 公斤彈頭重量39 公斤39 公斤39 公斤39 公斤39 公斤39 公斤有效射程40 公里50 公里70 公里75 公里75 公里110 公里
Ⅱ R-27的技術特點
AA—10導彈採用三翼面布局,在彈頭前部有 4個小邊條,其後是操縱舵面,彈尾裝有 4個雙梯形彈翼。該彈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在世界上率先採用了新穎的倒梯形的操縱舵,其機動性也因此而明顯得到改善。彈體中段的4片大型倒梯形彈翼構成主要的控制面,褡配尋標頭段的4片梯形穩定翼和彈體未段的4片固定式雙三角尾翼。引信位置改在控制翼的後方。該彈採用模塊化艙段設計,由制導、控制、戰斗部、引信和發動機5個艙段組成 。 R-27 的尋的頭有半主動雷達型、主動雷達制導型和紅外線型兩種,其中 R-27R/RE 使用 9B-1101K 型半主動雷達尋的頭,它是一種 J 頻段的單脈波系統,能在 30公 里范圍內鎖定雷達反射截面(RCS)約 5 平方米的目標;R-27AE 使用 98-1103M 型主動雷達尋的頭,它整合有一個重量約 1 公斤具備 32kbyte 隨機存儲器和 32kbyte 只讀記憶體的可編程計算機,該尋的頭能在 16 至 20 公里范圍內鎖定 RCS 約 5 平方米的目標;R-27T 使用 36T 型紅外線尋的頭,它能迎頭搜索目標,由於裝有高性能追蹤系統,使導彈能緊跟著高機動目標,並具備不錯的抗雜波和抗干擾能力。R-27ET 是 R-27T 的增程改進型,配備有大幅改進的 T36 型尋的頭。
無論配備那種尋的頭,R-27 發射後初期以慣性飛向目標,中段制導則以資料鏈對彈道進行修正,未段制導由導彈尋的頭進行控制,能有效攻擊飛行高度在 20 米至 27 公里高度的目標。R-27 的基本型可從 7,000 米至海平面高度發射,增程型的最大發射高度增至 9,000 米,其最大射程因發射空域而有所不同,對低空目標的最大有效射程約 20 公里,對付中、高空目標則增為 40 公里以上,R-27EM 的最大射程更高達 110 公里 。 R-27 是 SU-27 系列戰斗機的標准空對空武器,SU-27 通常掛載 6 枚 R-27 執行任務,包括主翼最內側掛架的 2 枚紅外線制導型、進氣道下掛架的 2 枚雷達制導型、機身中線縱列掛架的 2 枚雷達制導型 。
Ⅲ 求歐戰之翼各型空空導彈射程
導彈射程的
1.AIM-7系列是「麻雀」半主動雷達制導中距空空導彈,最大射程45km。(需要機首一直對著目標引導導彈)要不然怎麼叫雷達制導 導彈呢?
2.AIM-120系列是「阿姆拉姆」先進中距空空導彈,最大射程36km
3.AIM-54系列是「不死鳥」遠程空空導彈,最大射程190km
AA系列是俄國(前蘇聯)的空對空導彈(AA系列也是R系列)
1.R-27系列是「楊樹」空空導彈,有多種型號,平均射程73km
2.AIM-54系列是「不死鳥」遠程空空導彈,最大射程190km
3.R24系列是「尖頂」中距空空導彈,最大射程50km
其他
1.請問你把機首對准敵機了沒?
2.老美的空空導彈牛B,火箭彈不咋的。蘇老火箭彈牛B,就是空空導彈基本廢物!一有干擾不然不中啊! 目標扔熱焰彈這是沒辦法應對的。
呼,累死了,想了老半天,但是!本人純屬手打!!!!
望採納啊!!!!!!!!
Ⅳ R27導彈性能怎麼樣,以及把它的擴展型號性能說明一下
R-27T的主要性能如下:全長3.07公尺;彈徑0.23公尺;翼展0.77公尺;發射重量254公斤;彈頭重量39公斤;有效射程約40公里。
R-27R的主要性能如下:全長4.00公尺;彈徑0,23公尺;翼展0.77公尺;發射重量253公斤;彈頭重量39公斤;有效射程約50公里。
R-27ET的主要性能如下:全長4.50公尺;彈徑0.26公尺;翼展0.80公尺;發射重量343公斤」單頭重量39公斤;有效射程約70公里,
R-27ER的主要性能如下:全長4.70公尺:彈徑0.26公尺;翼展0.80公尺;發射重量350公斤;彈頭重量39公斤;有效射程約75公里。
R-27AE的主要性能如下:全長4.78公尺;彈徑0.26公尺;翼展0.80公尺;發射重量350公斤;彈頭重量39公斤;有效射程約75公里。
R-27EM的主要性能如下:全長4.73公尺;彈徑0.26公尺;翼展0.80公尺;發射重量350公斤;彈頭重量39公斤;有效射程約l10公里。
Ⅳ 介紹一下r-27空空導彈拜託各位大神
R-27楊樹中遠程空空導彈 被北約國家稱之為AA—10「楊樹」的R—27空對空導彈,是由前蘇聯的威姆佩爾設計局研製的。俄羅斯的米格—39、蘇—37等新型戰斗機都使用這種導彈,作為其超視距空戰的主戰武器。 AA—10(R— 27)導彈的性能明顯優於美國的「麻雀」導彈和法國的瑪特拉530D。該彈的導引頭分為半主動雷達型和紅外型,前者稱為 R—27R,後者稱為R—27T。紅外型R—27 的實際有效射程比雷達型的要近一些,盡管紅外導引頭的有效截獲距離比半主動雷達導引頭的截獲距離遠,且跟蹤角速度大50%,但它的最大離軸發射角相對小一些。 R—27T 導彈長約3.7米,彈重234千克, 射程40千米;R—37R長約4.1米, 彈徑0.23米,彈重253千克, 射程約50千米。R—27導彈有多種改型,如R—27ET/ER/EM/EA。其中ET型和ER型是在T型和R型的基礎上加長的,ET型增至4.5米,而ER型的彈長增至約4.7米,後部彈徑增加至0.35米,導彈的重量提高到350千克,射程可達70~75千米。上述導彈於80年代中期裝備部隊。EM、EA是ER型的進一步增程型、EM的彈長增至5米左右。最大動力射程可達lT0千米,該彈於90年代初裝備部隊。 AA—l0(R—27)導彈採用三翼面布局,在彈頭前部有 4個小邊條,其後是操縱舵面,彈尾裝有 4個雙梯形彈翼。該彈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在世界上率先採用了新穎的倒梯形的操縱舵,其機動性也因此而明顯得到改善。
Ⅵ R-27導彈有哪些型號
與先前的蘇制導彈相同,R-27有雷達導引型和紅外線導引型兩大系統,自1982年量產以來至少已推出7種型號,分別是:R-27T:中程慣性指揮修正暨紅外線導引型,最大射程約40公里。R-27PS:供MiG-27D/K攻擊機使用的特種短程紅外線導引型,最大射程不詳。*R-27R:中程慣性指揮修正暨半主動雷達導引型,最大射程約50公里。
R-27ET:R-27T的增程型,最大射程增為70公里。R-27ER:R-27R的增程型,最大射程增為75公里。R-27AE:長程慣性指揮修正暨主動雷達導引型,最大射程約80公里,具有較佳的低空目標攻擊能力和電子反反制能力。
R-27EM:長程慣性指揮修正暨半主動雷達導引型,最大射程約110公里,提高對低空目標的攻擊能力。R-27T導彈長約3.7米,彈重234千克,射程40千米;R-37R長約4.1米,彈徑0.23米,彈重253千克,射程約50千米。R-27導彈有多種改型,如R-27ET/ER/EM/EA。其中ET型和ER型是在T型和R型的基礎上加長的,ET型增至4.5米,而ER型的彈長增至約4.7米,後部彈徑增加至0.35米,導彈的重量提高到350千克,射程可達70~75千米。上述導彈於80年代中期裝備部隊。EM、EA是ER型的進一步增程型、EM的彈長增至5米左右。最大動力射程可達lT0千米,該彈於90年代初裝備部隊。
俄羅斯曾宣稱還有型號R-27EE的最新型導彈在發展中,它是一種專門對付空中預警管制機的反輻射空對空導彈,據說有效射程高達100公里以上。由於R一77系列也在發展相同用途的系統,缺乏經費的俄羅斯極可能會停止R-27EE的發展,有待進一步觀察。
Ⅶ 空對空導彈的射程一般是多少
空空導彈分為近距格鬥導彈、中距攔射導彈和遠距攔射導彈。
近距格鬥導彈多採用紅外尋的制導,射程一般為幾百米至20千米,最大過載30~40克,主要用於近距格鬥,也能攻擊視距以外的目標,具有較高的機動能力。
中距攔射導彈多採用半主動雷達尋的制導,具有全天候、全方向作戰能力。射程一般約為10餘千米到上百千米。
遠距攔射導彈採用復合制導,具有全天候、全方向作戰能力。載機能連續發射數枚導彈,對上百千米以外的數個目標實施攻擊。遠距攔射導彈,在短時間內,可將全部導彈發射出去,分別攻擊上百千米以外的數架敵機。
空空導彈按攻擊方式分為格鬥導彈和攔射導彈;按制導方式分為紅外、雷達和復合制導等;按射程分為近距、中距和遠距3種。
格鬥導彈是以攻擊目視距離內的目標為主的導彈,又稱近距格鬥導彈,多採用紅外尋的制導,發射後可以不管。導引頭的跟蹤范圍和跟蹤角速度大,能實施離軸發射,最小發射距離為300~500米。橫向過載30~60g,機動能力強,能對目標實施全向攻擊。迎頭攻擊時,最大發射距離可達18~25千米。
攔射導彈有中距、遠距攔射導彈之分。中距攔射導彈的最大發射距離從25千米到 100千米不等,多採用半主動雷達尋的制導。遠距攔射導彈採用復合制導,可由載機在距目標100千米以外連續發射數枚,攻擊不同方向的數個目標。攔射導彈與載機上的脈沖多普勒雷達火控系統相配合,具有下視、下射能力,能攻擊超低空飛行的飛機和巡航導彈,有的兼有近距格鬥能力,可用於全高度、全方向、全天候作戰。幾種空空導彈的主要戰術技術性能見表。
簡史
1944年4月德國首先製成X-4型有線制導空空導彈,但尚未投入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告結束。戰後,空空導彈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20世紀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空空導彈只能對機動性能比較差的亞音速轟炸機實施尾追攻擊,射程2~6千米,主要有美國的「響尾蛇」AIM-9B,蘇聯的AA-1導彈。
第二階段為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超音速轟炸機的出現和電子技術的發展,促使空空導彈的射程、橫向過載、適用的高度和速度都有很大提高。制導規律普遍採用比例導引,導彈具有一定的攔射和全天候作戰的能力,主要有美國的「麻雀」AIM-7E導彈等。但在越南和中東戰爭中的使用結果證明,這類空空導彈不宜用於攻擊高速度、大機動飛行的目標。
第三階段是60年代後期至90年代。空空導彈在遠距全方向、全高度、全天候攔射和近距格鬥性能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發展,如美國的「不死鳥」AIM-54C、「鷹」AIM -120、「響尾蛇」AIM-9L,蘇聯的AA-11,法國的「魔術」2,美、英、聯邦德國等國家合作研製的AIM-132等。1981年以來,美國和利比亞、敘利亞和以色列、英國和阿根廷等在空戰中,都使用了近距格鬥導彈,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空空導彈在空戰中的地位。中國從50年代以來先後研製出數種空空導彈,裝備部隊使用。
展望
格鬥導彈,將採用新型的紅外探測元件,提高導彈全向攻擊能力,適應更大離軸角的要求。攔射導彈,將進一步增強對目標的分辨能力,提高導引精度和抗干擾能力。此外,研製供直升機使用的空空導彈,也是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向。
Ⅷ R-27的發展沿革
APU-470發射台專門為安裝在機翼下的導彈的發射設計。除了搜索系統之外,導彈控制系統也包括一個帶有無線電矯正功能的慣性航行裝置,所有的R-27導彈攻擊目標時,如果以半自動雷達制導,它的攻擊范圍是以它原來的方向為中心,50度以內的平面。如果以紅外線制導的話,那麼范圍會擴大到55度。R-27中程導彈能夠攔截時速3500千米,海拔從20米到27千米的目標。目標和飛機的高度差最大可以達到10千米。帶有不同搜索系統的R-27中程導彈的組合發射能提高命中率。R-27中程導彈家族由「三角旗」設計局設計並在1987到1990年間列裝。今天,所有現役米格-29和蘇-27都裝備了這種導彈。
R-27中程導彈家族被設計用於中程攔截和打擊所有類型的戰斗機、直升機,無人偵察機和巡航導彈,能夠在中遠程的空戰中獨立或者作為組合導彈系統的一部分使用。R-27中程導彈在所有的氣候條件下都是可用的,並且它是低空機動敵機的剋星。R-27中程導彈根據它的搜索系統:半自動雷達和紅外線導航系統、兩個推進器的種類或標准和范圍被設定成不同的種類。帶有半自動雷達自動搜索功能的那種R-27導彈被命名為R-27R和R-27ER。帶有紅外線搜索功能的被命名為R-27T和R-27ET。所有的R-27ER和R-27ET導彈運用了升級的發動機,能夠提供長久的動力。彈體的首選材料是鈦合金,發動機機體大部分用鋼鐵製造。發射台的外形和所有介面都通用於所有種類的R-27中程導彈。 自1982年量產以來至少已推出7種型號,分別是:AA—10「楊樹」(俄國代號:R-27T),R-27T ,R-27PS,R-27ET,AA—10「楊樹」(俄國代號:R-27R),R-27AE,R-27EM,AA—10「楊樹」(俄國代號:R-27ER),R—27T,AA—10「楊樹」(俄國代號:R-27E),AA—10「楊樹」(俄國代號:R-27T) 。
R-27 有雷達制導型和紅外線制導型兩大系統,自 1982 年服役以來至少已推出 7 種型號,分別是:R-27T :中距慣性指揮修正暨紅外線制導型。R-27T 導彈長約3.7米,彈重234千克, 射程40千米;R-37R長約4.1米, 彈徑0.23米,彈重253千克, 最大射程約50千米。
R-27PS :供 MiG-27D/K 攻擊機使用的特種短距紅外線制導型,最大射程不詳。R-27R:中距慣性指揮修正暨半主動雷達制導型,最大射程約 50 公里。R-27ET: R-27T 的增程型, 最大射程增為 70 公里。R-27ET導彈是紅外製導的中程空對空導彈,1985年服役。該導彈亦必須在紅外線搜索系統鎖定目標時才能發射。像R-27ER導彈一樣,R-27ET導彈擁有一個大功率發動機以提高 射程。其最大射程60千米(在紅外線搜索系統鎖定的前提下),最大射高海拔27千米。導彈重343千克,長4.5米,直徑0.26米。翼展0.8米。彈頭重39千克。蘇-27及其擴展機型使用這種導彈。
R-27ER: R-27R 的增程型, 最大射程增為 75 公里。 ET型和ER型是在T型和R型的基礎上加長的,ET型增至4.5米,而ER型的彈長增至約4.7米,後部彈徑增加至0.35米,導彈的重量提高到350千克。這兩種導彈於80年代中期裝備部隊。
R-27AE:遠距慣性指揮修正暨主動雷達制導型,最大射程約 80 公里,具有較佳的低空目標攻擊能力和抗電子干擾能力。
R-27EM:遠距慣性指揮修正暨半主動雷達制導型,最大射程約 110 公里,提高對低空目標的攻擊能力 。EM、AE是ER型的進一步增程型、EM的彈長增至5米左右,最大動力射程可達110千米。R-27EM導彈是1992年開始服役的半主動雷達制導中程導彈。這種導彈配有一個大功率發動機,以使它的射程更遠。它有無線電矯正功能的慣性導航系統。R-27EM導彈的半自動雷達搜索系統保證了導彈能擊中高機動性的飛機,低飛的直升機,巡航導彈(如戰斧)和反艦艇導彈(如魚叉)。最大有效射程70千米,最高目標海拔27千米。導彈的原始重量350千克,長4.78米,直徑0.26米,翼展0.8米,控制面寬0.97米。彈頭重3千克,蘇-27及其擴展機型裝備了這種導彈。該彈於90年代初裝備部隊 。
Ⅸ R-27空空導彈的主要性能
R-27T的主要性能如下:全長3.07公尺;彈徑0.23公尺;翼展0.77公尺;發射重量254公斤;彈頭重量39公斤;有效射程約40公里。
R-27R的主要性能如下:全長4.00公尺;彈徑0,23公尺;翼展0.77公尺;發射重量253公斤;彈頭重量39公斤;有效射程約50公里。
R-27ET的主要性能如下:全長4.50公尺;彈徑0.26公尺;翼展0.80公尺;發射重量343公斤;單頭重量39公斤;有效射程約70公里,
R-27ER的主要性能如下:全長4.70公尺:彈徑0.26公尺;翼展0.80公尺;發射重量350公斤;彈頭重量39公斤;有效射程約75公里。
R-27AE的主要性能如下:全長4.78公尺;彈徑0.26公尺;翼展0.80公尺;發射重量350公斤;彈頭重量39公斤;有效射程約75公里。
R-27EM的主要性能如下:全長4.73公尺;彈徑0.26公尺;翼展0.80公尺;發射重量350公斤;彈頭重量39公斤;有效射程約110公里。
Ⅹ 現役世界最先進空對空導彈是什麼
空對空導彈,英文為air-to-air missile。其定義為從飛行器上發射攻擊空中目標的導彈。殲擊機的主要武器之一,也用作殲擊轟炸機、強擊機、直升機的空戰武器。此外從理論上講它也可以作為加油機、預警機等軍用飛機的自衛武器。空空導彈由制導裝置、戰斗部、引信、動力裝置、彈體與彈翼等組成。它與機載火力控制、發射裝置和測試設備等構成空空導彈武器系統。
目前國際上最為先進的空對空導彈應該是美國的AIM-120導彈。
1、搭載機型:F-15,F-16,F-18,F-22和F-35
2、主要參數:
AIM-120空空導彈 (AMRAAM)
研製國家: 美國
生產商:美國雷聲-休斯飛機製造有限公司
使用國家和地區: 美國、北約、台灣。
彈頭: 22千克高爆穿透
制導: 中段雷達半主動/數據鏈制導+末段雷達主動制導
推進: 固體火箭發動機
射程: 75公里 AIM-120C-5射程超過110公里
研製歷程飛行時速:4馬赫
2、外形特點:採取兩段式常規布局,長3.65米、彈體直徑0.17米、發射重量150.7Kg。中段雷達半主動/數據鏈制導+末段雷達主動制導體制,最大射程90公里,最大速度4馬赫。
3、發展型號:AIM-120C,AIM-120B,AIM-120C,AIM-120C-4、AIM-120C-5,AIM-120C-7、AIM-120P3-IP3、AIM-120P3-IP4、AIM-120D。
4、作戰性能:AIM-120作為全世界最頂尖的空空導彈,具有重量輕,直徑小,速度快等特點,特別是其最新型號AIM-120D使用了革命性的新型數據鏈和中繼制導手段,可以確保彈載雷達末端開機時,雷達主瓣穩穩套住目標,而其他各項導彈往往只能利用副瓣,於是達到增加了導彈的不可逃逸范圍,減小了脫靶量。此外其機動能力超過40G,具有全向攻擊和大離軸功能,配合美軍戰機先進雷達,一旦被AIM-120D攻擊,基本很難生還,世界第一,當之無愧。
圖片參加下圖:
6、其他鏈接(十大空對空導彈排行榜):
第一位、AIM-120空空導彈 (AMRAAM)
第二位、中國,霹靂-12
第三位、以色列,「德比」導彈
第四位、法國,米卡空空導彈。
第五位、歐洲,流星導彈(Meteor)
第六位、日本,AAM-4導彈
第七位、俄羅斯R-77空空導彈
第八位、俄羅斯R-27空空導彈
第九位、中國台灣,天劍Ⅱ空空導彈
第十位、印度,阿特拉斯空空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