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第八奇跡-沙俄「琥珀宮」的詳細情況
琥珀宮(俄語:Янтарная комната;英語:Amber Palace)是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附近凱瑟琳宮內的一座通體由琥珀和黃金裝飾而成的,極端奢華的建築。曾在18~20世紀間一度被稱作「世界第八大奇跡」。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琥珀宮被德軍占據,並被拆裝運回德國;二戰結束後離奇失蹤。
琥珀宮最早是德國人的財寶。18世紀初,普魯士王國經濟發達,國家昌盛。只有選帝候爵位的弗里德里希覺得,自己完全應該與歐洲其他國家的國王們平起平坐,仿效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奢華生活,於是便在1701年自己加冕做了普魯士第一代國王。而琥珀宮就是為慶祝弗里德里希一世獲得國王稱號而在柏林王宮中開始建築的。從1701年到1711年各國工匠用了10多年時間完成了這一富麗堂皇的浩大工程。「琥珀宮」面積約55平方米,共有12塊護壁鑲板和12個柱腳,全都由當時比黃金還貴12倍的琥珀製成,「琥珀宮」同時還飾以鑽石、寶石、黃金和銀箔,這些琥珀、黃金和寶石的總數量高達10萬片,總重量超過6噸,建成後的「琥珀宮」被譽為是「世界第八大奇跡」。
上好的琥珀主要產自當時屬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德國人把琥珀稱之為「北方的金子」,18世紀起那裡的人們就從事著世界上最大的琥珀開采。琥珀需要在地下埋藏400多萬年才能形成,而把天然琥珀加工成裝飾品難度很大,工藝水平要求極高,因此用於30平方米的琥珀宮工程耗時10年之久。1713年,弗里德里希一世國王去世,兒子威廉一世繼承王位。但威廉的性格與愛好和父親完全不同,他不喜歡那些富麗堂皇的建築,而更熱衷於美女。因此他對柏林王宮里的琥珀宮並不過分珍愛,也很少光顧這個房間。他曾說過,琥珀有很強的魔力,但這種魔力並不適合每一個人。
現在的琥珀宮為赫魯曉夫時期重建,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葉卡捷琳娜宮內。
⑵ 二戰時期,蘇聯的琥珀屋去哪了
1945年1月,琥珀屋、俄羅斯古聖像畫和其它一些珍品被運往桑比亞半島,經由桑比亞半島運往格但斯克,再運往漢堡或者基爾。
琥珀是世界上最古老又最富有趣味的寶石,與珍珠、珊瑚一起並稱為三大有機寶石。在古代,人們就使用琥珀製作各種各樣的裝飾品和日常物件——煙盒、煙灰缸、鍾表等等,有時候一個小小的琥珀製品甚至比一個年輕的奴隸還要昂貴。而提到琥珀製品,琥珀屋恐怕是其中最有名也最神秘的一件。 琥珀屋把華麗的巴洛克風格演繹到了極致,十二塊護壁鑲板和十二隻柱子腳全都由琥珀製成,表面還鑲有純金樹葉和各種寶石,而且在當時琥珀的價格要比黃金還要貴上十二倍,於是6噸多重的屋子造價可想而知,大概相當於現在的一億四千萬美元,而這個天價的房子倒也不笨拙,把這些鑲板拼接起來就可以搭出任意形狀的屋子,面積達到55平方米。
⑶ 德國的財寶琥珀屋現在藏在哪聽說價值連城!
1709年,生性豪奢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命令當時普魯士最有名的建築師安·休魯達和戈·德恩著手興建「琥珀屋」(Amber Room)。完成後的琥珀屋面積約55平方米,共有全由琥珀製成的12塊護壁鑲板和12個柱腳,其上飾有銀箔,可任意拼裝成各種形狀。在當時,琥珀的價值為黃金的13倍,因此「琥珀屋」無論從材料的貴重
程度還是工藝水平來說都堪稱稀世奇珍,曾有「世界第八奇跡」之譽。
為了向俄國示好,加強兩國間的軍事同盟關系,腓特烈一世在1716年決定將琥珀屋贈予俄國的彼得大帝。1717年,琥珀屋被運抵俄國的聖彼得堡。後來,這座估計價值1億5千萬英鎊的藝術珍品又被運到了聖彼得堡郊外沙皇村(後更名為普希金城)的凱瑟琳宮。
德國入侵前蘇聯後,凱瑟琳宮的工匠曾打算用紗和假牆紙把琥珀屋遮蓋起來。不過,攻佔皇宮的德軍識破了偽裝,將琥珀屋拆開運到了德國。人們知道德國人曾把琥珀屋收藏在東普魯士的哥尼斯堡,但自那以後就再也沒有人清楚它的下落。60年來,人們有過各種各樣的揣測,進行了千方百計的尋找,但琥珀屋卻始終不見蹤影。充滿傳奇色彩的琥珀屋成了全世界最重要的失蹤藝術品之一。
人們曾滿懷期待,希望這件藝術瑰寶在某個不知名的所在地等待著世人的召喚。就在去年,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德國總理施羅德共同出席了凱瑟琳宮琥珀屋復製品的揭幕儀式,儀式上散發的小冊子中宣稱琥珀屋「並沒有被毀去。經過適當的有組織搜尋,它終將失而復得」。然而,新近公布的證據卻表明人們的希望已經成了泡影:琥珀屋已經在納粹德國崩潰後的混亂中毀於一旦。研究者們找到了戰後阿納托利·庫祖莫夫手中的未公開檔案,後者是戰後蘇聯搜尋琥珀屋行動的負責人。
根據檔案顯示,琥珀屋曾被收藏在哥尼斯堡的一座城堡中。1946年,庫祖莫夫從城堡中一位工作人員那裡獲知,琥珀屋所在的大廳已經在蘇軍佔領城堡後失火焚毀。出於種種原因,庫祖莫夫在給政府的報告中沒有提到這件事。不過,俄羅斯官方似乎已經接受了這一事實。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館長米哈伊·皮奧特羅夫斯基說:「它已經一去不返。它死了、被摧毀了。琥珀屋已經在哥尼斯堡葬身火窟
⑷ 二戰第八大奇跡,琥珀屋到底存在么
到1946年,二戰的硝煙剛剛散盡,蘇德便開端搜索琥珀屋,但一無成果。尋覓者都以為它已不復存在,要麼消滅於柯尼斯堡大轟炸,要麼殞命於轟炸以後的全城大火。
前不久,筆者去了一趟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1945年之前,它歸於德國,名叫柯尼斯堡。1945年,蘇德兩軍在柯尼斯堡激戰,蘇聯赤軍戰死十餘萬,終究攫取該城。戰後,依據《波茨坦協議》,柯尼斯堡歸了蘇聯,1946年易名加里寧格勒。蘇聯解體後,加里寧格勒仍歸俄羅斯一切,但該城東部的白俄羅斯和北部的立陶宛等國紛繁獨立,加里寧格勒與俄羅斯的廣袤內地不再接壤,遂成飛地。加里寧格勒州西北部有座小城,叫斯韋特洛戈爾斯克。隨行導游、歷史學家沃爾科夫說,此地出產貴重礦產琥珀,日產量達3.5頓,約占國際琥珀生產總量的90%以上。他還帶筆者去觀賞了琥珀礦,挖掘面甚為廣大,運送車輛絡繹不斷,戴著安全帽的工人忙忙碌碌。產自此地的琥珀曾建成一個琥珀屋,在三百年的歷史風雲中演繹了一段段觸目驚心的故事。俄國曾有一間琥珀屋,是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於1716年送給俄羅斯彼得大帝的禮品。這間琥珀屋造於1709年,面積55平方米,四個牆面和頂棚護板上鑲滿熠熠生輝的琥珀,總重量為6噸,資料悉數取自於柯尼斯堡。史書記載,其時普魯士的琥珀報價貴過黃金,其間價差竟達12倍之多。更要害的是,琥珀屋的6噸琥珀,不是在四個牆面和頂棚的護板粘貼琥珀碎石,而是綴滿由工匠精心創造的美輪美奐的琥珀畫,再輔以貴重的鑽石和寶石點綴,兼以報價不菲的耀眼銀箔拼接,相得益彰地構建了這座國際富麗之屋。史書記載,停步琥珀屋,琥珀變從淡黃色到橙紅色,幻著柔美的暖色之光;金剛石和各色寶石亦奪人眼目,富貴奢華之氣溢滿其間。
威廉一世緣何締造此屋?本來威廉一世嫉羨法國路易十四生活奢侈,遂命令創造了這座被譽為「國際第八奇觀」的金碧輝煌之屋,可見攀比之心,古今中外,自古有之,帝王將相亦不例外。
琥珀屋的設計者是德國人文地理學家施呂特爾。聽說,1709年琥珀屋剛竣工沒幾日,粘有琥珀的壁板突發大面積塌落,把威廉一世氣得怒不可遏,他一面命人緊迫修正,一面遷怒於施呂特爾,並將其驅逐出境。
1716年,威廉一世為了與俄國彼得大帝修好,將全世界珍品琥珀屋拱手奉送。彼得大帝聞訊滿心歡欣,當下標明接收。他在給其妻葉卡捷琳娜的信中說:「琥珀屋締造於波茨坦,精美奢華,戀之久矣,今終為所贈,不堪歡欣。」威廉一世說話算話,將琥珀屋大卸八塊,緊密包裝,於1717年運抵俄國首都聖彼得堡,彼得大帝將其組裝於皇村的沙皇官邸。
盡管琥珀屋現已落座皇村,但彼得大帝仍覺其美中不足,遂令俄國修建學家拉斯特列里擴建和重裝琥珀屋。藝術大師們遵旨開工,不僅豐富了其內飾,還在屋中安置了鏡子。葉卡捷琳娜女皇控制時期也不例,1743年,她傳旨拉斯特列里院士和工匠馬爾捷里再次改造琥珀屋。這次改造,主要是對包金木雕、鏡子及用瑪瑙和碧石所做的馬賽克畫進行精加工。拉斯特列里院士在改造工程進行到一半時逝世,工匠馬爾捷里不負皇命,1770年終將琥珀屋改建成葉卡捷琳娜皇宮內最奢華的場合。葉卡捷琳娜女皇對外宣稱,琥珀屋乃勤政之地,實乃其獨享奢華與奢侈之所。
;二戰中琥珀屋奧秘不見
日子長了,琥珀屋便遇到了保留疑問。聖彼得堡氣溫陡升驟降,冬天室內高溫取暖,加上修建群之間常有急速的穿堂風,這些都不一樣程度影響了琥珀屋的飾品,藝術品褪色、開膠和掉落時有發生。沙皇曾在1833、1865、1893至1897年間,蘇聯政府曾在1933至1935年間屢次進行大規模補葺。蘇聯最大的一次補葺是在1941年,即蘇德戰爭迸發的當年,也是琥珀屋完全不見的前夕。
史書記載,蘇聯文物有些在戰爭伊始便對琥珀屋採取了保護辦法。據悉,蘇聯曾計劃將琥珀屋轉移至新西伯利亞市躲藏。但此方案遭到專家對立,理由是琥珀屋乃精美易碎品之物,拆開、打包和轉移很容易損壞國寶,丟失不可估量。專家們終究決議就地假裝和堅壁琥珀屋。為了避免德軍轟炸列寧格勒時,震壞琥珀屋裡的名畫,蘇聯專家還採取在琥珀貼畫的外表糊紙、裹紗布和塞棉花等防護辦法。
可是,史料顯現,在列寧格勒戰爭中,德軍占據了皇村的沙俄皇宮。德軍發現琥珀屋後,將其拆開並運往德國,並躲藏於德國柯尼斯堡的皇家城堡內,由德軍日夜護衛。藏寶的大廳面積小於葉卡捷琳娜皇宮,琥珀屋有一有些放不下,只能另存他處,這就形成琥珀屋有些組件脫離主體而單獨存放,也是琥珀屋藝術品丟失的開端。1944年,英軍大規模轟炸柯尼斯堡,使全城墮入火海,數萬人被炸死。有目擊者說,皇家城堡的藏寶廳被炸塌,德軍在轟炸空隙,將琥珀屋轉移到城堡的另一大廳里躲藏,琥珀屋得以躲過大轟炸而倖存。1945年4月9日,蘇聯赤軍攻擊柯尼斯堡城,德國守軍一面做困獸之斗,一面順暗道撤軍包圍,戰役打得反常慘烈,德蘇兩軍和市民均有很大傷亡。4月11日,躲藏琥珀屋的皇家城堡突發大火,琥珀屋受損與否無人知曉,此刻,戰局堪危,國寶守軍已撤,琥珀屋從此不知所蹤。
;到1946年,二戰的硝煙剛剛散盡,蘇德便開端搜索琥珀屋,但一無成果。尋覓者都以為它已不復存在,要麼消滅於柯尼斯堡大轟炸,要麼殞命於轟炸以後的全城大火。有專家提出,琥珀屋在戰時現已從柯尼斯堡運抵德國科堡市,還有人猜想,說琥珀屋藏在東德鹽礦或美國的銀行穩妥庫里。歐洲還一度盛行琥珀屋已墜入深海的說法,這一說法指稱1945年1月30日,琥珀屋被裝上了納粹德國郵輪古斯特洛夫號。據史料記載,該船當日從波蘭北部的格丁尼亞港撤離計約10582名被蘇軍圍困在東普魯士的德國布衣、傷兵及船員,本應經波羅的海回來德國基爾港,熟料途中被蘇聯赤軍С-13潛艇擊沉,古斯特洛夫號上共有9343人罹難,琥珀屋與死難者一道沉入了波羅的海海底。;但是在上世紀90年代,琥珀屋中的一件稀世珍品俄然現身,它就是極端貴重的義大利佛羅倫薩個性的馬賽克畫《觸覺與嗅覺》。它完結於1787年,是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高價向義大利畫師訂購的三幅作品中的一幅,並懸掛於琥珀屋中。
此畫一出面就引起轟動。查詢標明,這幅畫的主人是一位曾在葉卡捷琳娜皇宮參加綁架琥珀屋的德國軍官,在運送琥珀屋時監守自盜。他將《觸覺與嗅覺》偷走,藏在德國不萊梅的一家公證處。多年過去,德軍軍官或死或失蹤,不再認領名畫,不萊梅公證處遂伺機變賣,不料遭人檢舉,《觸覺與嗅覺》遂被德國政府沒收。後來,公證處贊同將它捐贈給不萊梅城市博物館,而該博物館又決議將其交還俄羅斯聖彼得堡葉卡捷琳娜皇宮博物館。
⑸ 有關琥珀屋的詳細介紹
琥珀屋是1716年由普魯士國王送給俄羅斯彼得大帝的禮物,著名的「琥珀屋」始建於1709年,當時的普魯士國王為了效仿法國皇帝路易十四的奢華生活,命令普魯士最有名的建築師興建「琥珀屋」,「琥珀屋」面積約55平方米,共有12塊護壁鑲板和12個柱腳,全都由當時比黃金還貴12倍的琥珀製成,總重至少達6噸,「琥珀屋」同時還飾以鑽石、寶石和銀箔,可以隨意拼裝成各種形狀,建成後光彩奪目、富麗堂皇,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二戰」期間,這座寶屋被納粹劫掠竊取。直到聖彼得堡300年紀念的時候,才由俄國巧匠重新復原出了當時的面貌。這一復原工程歷時25年,耗資1100萬美元。
⑹ 世界第八大奇跡之一的「琥珀屋」,到底去哪裡了
俄國彼得一世在1709年擊敗瑞士國王查理十二世,掃除了普魯士的主要敵人。彼得大帝於1716年訪問普魯士。威廉一世向俄國示好,把稀世珍寶「琥珀屋」送給了對方。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琥珀屋」被德軍劫掠,從此失蹤,令人心曠神怡。
琥珀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腓特烈·威廉一世,他的父親腓特烈一世,這是一個奇跡。在妻子的慫恿下,追求豪華生活的國王提出了建造琥珀屋的想法。施留特爾和馮·哥德連續兩年設計了琥珀屋。一七零一年,琥珀屋正式開張,十年精工細作,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不同於納粹的「沉湖說」,它主動隱藏了寶藏。奧地利人湖長1600米,寬250米,水深103米。湖水絕壁環抱,無岸,湖底鹽度極高,與氧氣隔絕,是理想的藏寶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納粹德軍在湖中投入了大量的物資。
一些人多次到托普利茲湖撈金取寶,總共得到50箱黃金,50公斤純金首飾,22箱珠寶,20箱金幣,5枚鑽戒,3箱沙皇時期的金條,以及一些珍貴郵票和藝術品。在奧地利政府的支持下,潛水員從海底打撈了18箱假幣,價值近30億元。
ToplizGoodwards藏有納粹寶藏的消息不斷發酵,為數眾多的尋寶獵人紛紛潛入寶庫,不期而遇。奧地利共和國政府頒布了非法潛水禁令。琥珀屋也被認為是被納粹德軍扔到了湖中,一直在湖底沉睡,只是沒有被發現而已。琥珀屋的藏身之處,還流傳著各種各樣的傳說,又有幾個知情人士蹊蹺去世,「琥珀屋詛咒」風行一時。《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劇情片改為懸疑片。
一九七九年蘇聯政府花費八百萬美元,組織三十位專家重建琥珀屋。重建的琥珀屋於2003年在聖彼得堡建城300周年之際重新對遊客開放。當人們還在欣賞新的琥珀屋時,他們仍然對舊的琥珀屋充滿了好奇,期待著有一天它能再次出現。
⑺ 琥珀屋的簡介
琥珀屋,英文名稱:The Amber Room 一些歷史學家相信,「琥珀屋」被納粹藏了起來,納粹德軍顯然夢想在擊敗盟軍後,再重新取出這些財寶。然而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歷史專家和尋寶獵人們都相信,納粹可能將從聖彼得堡劫掠來的財寶———包括27箱被拆整為零的「琥珀屋」,全都沉到了奧地利中部死山山脈中的托普利茨湖底!
據悉,來自美國「全球探險公司」的探險家們早就對柏林檔案館中的納粹歷史文獻進行了廣泛研究,並從中發現奧地利托普利茨湖是最可能的納粹藏寶湖。
美國探險者還找到了一些當年的目擊者記錄,根據當時的目擊記錄,1945年5月,納粹餘孽曾經將成車成車的沉重箱子沉入了托普利茨湖底。目擊者對這些箱子的描述,完全和那些裝著「琥珀屋」的板條箱相符。 消息來源稱,一些探險家已經潛入到托普利茨湖底,並且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刻著俄羅斯文字的板條箱,還有未經證實的謠傳稱,探險者們已經在湖底找到了被稱做「世界第八奇跡」的「琥珀屋」!
然而美國「尋寶獵人」們卻對他們發現了什麼守口如瓶,一名發言人說:「我們不準備詳細討論我們的研究結果,我們所做的就是將各種研究結合起來,並得出一個非常可信的結論,那兒到底隱藏著什麼。在二戰期間,托普利茨湖周圍曾被納粹列為一個高級機密地區,納粹這樣做顯然有某種原因。」
據悉,根據合同,美國探險隊如果尋到寶藏,財寶將由美國和奧地利兩國分得。 據悉,在過去幾十年中,托普利茨湖就一直和納粹寶藏聯系在一起,並且吸引了眾多尋寶獵人、歷史學家和對納粹寶藏感興趣的人光臨。托普利茨湖超過1英里長,深103米。在二戰發生後,希特勒的軍隊曾將該湖用於秘密的水底炸彈和水下火箭實驗,但二戰末期,預感末日來臨的納粹德軍又將許多他們想藏匿的東西都投棄到了托普利茨湖底。
謠傳稱,包括「琥珀屋」和成噸金條在內的納粹寶藏,都被納粹士兵沉入了托普利茨湖中,當時一些當地人都被納粹雇作勞力,用來運輸這些沉重的大箱子。
二戰後,奧地利政府對到托普利茨湖私自潛水發布了禁令,任何人未獲政府特別許可,禁止再到湖中潛水探險。一些獲得授權潛入湖底的探險者們並沒有發現納粹寶藏,只不過找到了一些戰爭遺物,譬如一些英鎊假幣,納粹曾試圖用這些假幣來擾亂英國的經濟;官方潛水者還找到了一些假郵票、炸葯、武器和其他紀念物。根據一個科學研究小組的發現,在托普利茨湖底還生存著一種不需氧氣就能存活的未知蠕蟲。 1945年和1950年,曾在該地區進行過挖掘。
18世紀初,以追求豪華生活而著稱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心血來潮,異想天開,建造了被他稱為世界第八奇觀的琥珀屋。
琥珀屋約55平方米,全部用琥珀板鑲成,室內的裝飾板也全部用帶銀箔的琥珀板鑲成,堪稱曠世珍寶,世界一絕。不久,為了討好俄國,威廉一世將這稀世之寶作為禮物送給彼得大帝,換回一隊最好的士兵。
彼得大帝病逝,繼位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又對琥珀屋加以擴整,使之更加精美、珍貴、華麗,成為皇宮里的一顆燦爛明珠。二次大戰期間,德軍佔領蘇聯,一個以掠奪文物為目的的法西斯組織將琥珀屋拆卸裝箱運住柯尼斯堡。戰後,蘇聯的一個尋找琥珀屋的組織根據一個德國人的指點,在波羅的海水中打撈起17個箱子,可是,箱內裝的不是琥珀屋,而是滾珠和軸承。在重新研究大量材料時,尋寶人員發現德國一位研究琥珀極有造詣的藝術教授羅德博士是位知情人,原來羅德不僅從納粹手中接收了琥珀屋,並親自為它編排目錄,舉辦過小范圍展覽,而且在法西斯失敗前曾下令拆卸琥珀屋,但是,羅德對琥珀屋的確切收藏位置模糊不清,正當他繼續考慮線索時卻不明不白的暴死了。搜尋隊又將線索轉向一位名叫庫爾任科的蘇聯婦女身上,她曾與羅德一塊共事,並負責保管被認為是包括琥珀屋在內的藝術展品。
這位婦女回憶說:在德軍撤退時,一群軍人曾歇斯底里地破壞這些藝術品,接著城市又燃起了熊熊大火,那些展品和放置它們的城堡被燒成一片灰燼。因此出現這樣一個問題:琥珀屋是否就混同在這批藝術品中?
線索中斷了,但並沒有阻止搜尋隊的行動,而且不少德國人也紛紛協助尋找琥珀屋,一家圖文並茂的雜志甚至登出廣告,號召人們提供有關琥珀屋的線索,一時間,從柏林、萊比錫、慕尼黑、漢堡等地來的信件猶如雪片飛向編輯部。
一位青年提供了一條有價值的情報,他的父親喬治·林格爾曾是納粹的軍官,具體過問並執行了掩藏琥珀屋的命令,並在生前曾親口告之,琥珀屋藏在一個名為斯泰因達姆的地下室。這份情報又給人注射了一針興奮劑,搜尋隊推斷,琥珀屋至今未轉移出羅德博士所在的那座城市,也許它仍在一個地下室靜靜地沉睡著,揭開琥珀屋之謎是件不易的事情。
2005年是二戰時期同盟國戰勝納粹德國60周年紀念,參加過二戰的一代人正在悄悄地從歷史舞台上退隱,但是二次世界大戰給人們留下的許多謎團至今仍然撲朔迷離,真相難明。其中之一就是俄羅斯失去的稀世珍寶,腓特烈一世時代的「琥珀屋」下落之謎。這一裝飾藝術的無價之寶曾被納粹分子從俄羅斯運到哥尼斯堡,即後來的加里寧格勒,從此消失在戰爭的迷霧中,下落不明。
各個知情人接連著被不明不白地殺害了,探險者中還出現了前法西斯軍官。 哥尼斯堡(後來的加里寧格勒)是波羅的海沿岸的一個不凍港,位於俄羅斯的最西角上。這個城市建於日耳曼的騎士時代,13世紀開始向東擴展,自這個城市誕生以來,它就充滿了矛盾,籠罩著層層迷霧。
戰爭期間,哥尼斯堡是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1941年6月,德國人利用這個城市作為跳板向蘇維埃大舉進攻,這里還是一個重要的海軍基地,當年10萬蘇聯紅軍士兵為了這個城市在同納粹德國的戰斗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當這個城市還是納粹德國的一部分時,殺人如麻的納粹分子艾瑞奇·科切對市民進行了殘酷的法西斯統治,戰後,科切為逃避審判,匿名隱藏起來,直到1959年才被抓住判處死刑,因為健康原因他一直被囚在監獄里直到1986年死亡。隨著他的死亡,科切將許多秘密都帶進了墳墓。科切最後的遺言中有這樣一句話,「哪裡埋藏著我的寶藏,那裡就是埋藏『琥珀屋』的地方。」
⑻ 世界第八奇跡俄羅斯琥珀屋在哪(琥珀宮)/圖片(4)
琥珀屋造價驚人 從二戰結束至今,有關琥珀屋去向的說法層出不窮,但卻沒有一種說法真實可信。一種較為普遍的說法是,琥珀屋仍然還在加里寧格勒。一些專家學者認為,1945年,絕望中的納粹無力將大批寶物轉移,琥珀屋應該不會轉移出柯尼斯堡,它也許會隱藏在市內某個地下室里。有人拿出一些所謂的證據,堅信琥珀屋就埋藏在第三地下室。一家德國雜志社還出錢對所謂第三地下室進行了長達數年的考古發掘工作。挖掘現場位於加里寧格勒的中央廣場,那裡曾是毀於1969年的皇宮城堡的廢墟。有證人說,他們親眼看見,在蘇軍進攻哥尼斯堡前,30多箱琥珀被隱藏進城堡的地下室。然而,考古學家雖說長年在那裡挖掘,但卻一直沒有發現琥珀屋的蹤影。
⑼ 關於「世界第八大奇跡」琥珀屋你知道那些資料最好有圖
1709年,生性豪奢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命令當時普魯士最有名的建築師安·休魯達和戈·德恩著手興建「琥珀屋」(Amber Room)。完成後的琥珀屋面積約55平方米,共有全由琥珀製成的12塊護壁鑲板和12個柱腳,其上飾有銀箔,可任意拼裝成各種形狀。在當時,琥珀的價值為黃金的13倍,因此「琥珀屋」無論從材料的貴重
程度還是工藝水平來說都堪稱稀世奇珍,曾有「世界第八奇跡」之譽。
為了向俄國示好,加強兩國間的軍事同盟關系,腓特烈一世在1716年決定將琥珀屋贈予俄國的彼得大帝。1717年,琥珀屋被運抵俄國的聖彼得堡。後來,這座估計價值1億5千萬英鎊的藝術珍品又被運到了聖彼得堡郊外沙皇村(後更名為普希金城)的凱瑟琳宮。
德國入侵前蘇聯後,凱瑟琳宮的工匠曾打算用紗和假牆紙把琥珀屋遮蓋起來。不過,攻佔皇宮的德軍識破了偽裝,將琥珀屋拆開運到了德國。人們知道德國人曾把琥珀屋收藏在東普魯士的哥尼斯堡,但自那以後就再也沒有人清楚它的下落。60年來,人們有過各種各樣的揣測,進行了千方百計的尋找,但琥珀屋卻始終不見蹤影。充滿傳奇色彩的琥珀屋成了全世界最重要的失蹤藝術品之一。
人們曾滿懷期待,希望這件藝術瑰寶在某個不知名的所在地等待著世人的召喚。就在去年,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德國總理施羅德共同出席了凱瑟琳宮琥珀屋復製品的揭幕儀式,儀式上散發的小冊子中宣稱琥珀屋「並沒有被毀去。經過適當的有組織搜尋,它終將失而復得」。然而,新近公布的證據卻表明人們的希望已經成了泡影:琥珀屋已經在納粹德國崩潰後的混亂中毀於一旦。研究者們找到了戰後阿納托利·庫祖莫夫手中的未公開檔案,後者是戰後蘇聯搜尋琥珀屋行動的負責人。
根據檔案顯示,琥珀屋曾被收藏在哥尼斯堡的一座城堡中。1946年,庫祖莫夫從城堡中一位工作人員那裡獲知,琥珀屋所在的大廳已經在蘇軍佔領城堡後失火焚毀。出於種種原因,庫祖莫夫在給政府的報告中沒有提到這件事。不過,俄羅斯官方似乎已經接受了這一事實。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館長米哈伊·皮奧特羅夫斯基說:「它已經一去不返。它死了、被摧毀了。琥珀屋已經在哥尼斯堡葬身火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