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俄羅斯在波羅的海沿岸的那塊飛地是怎麼來的
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在二戰前是德國領土,名叫柯尼斯堡。蘇聯在二戰勝利後為了懲罰德國,將這塊德國領土劃歸蘇聯,由俄羅斯管轄。91年蘇聯解體,波羅的海三國獨立,加里寧格勒與俄羅斯本土分開成為了飛地。
㈡ 蘇聯解體時,為何俄羅斯在千里外留下一塊飛地
近幾年來,加里寧格勒的存在感極強,每當北約聲稱要東擴,或者在捷克、波蘭等國部署反導系統時,或者在靠近俄羅斯的北約國家進行軍事演習時,俄羅斯都會把加里寧格勒搬出來,給予北約國家回擊,警告稱“要以軍事手段應對”。
(駐扎在加里寧格勒的海軍)
後來,蘇聯人將居住於此地的德國人、波蘭人和立陶宛人或驅逐或流放,從國內遷來眾多的俄羅斯人,建起了集體農庄和國營農場,修建了大量的軍工業和重工業,矗立起了高聳的勝利紀念碑和紅軍英雄雕像,一場轟轟烈烈的全方位改造加里寧格勒的進程就此拉開了帷幕。
1991年,隨著蘇聯的轟然解體,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立陶宛宣布獨立,加里寧格勒和俄羅斯本土也就被立陶宛隔開了,成為俄羅斯唯一的一塊飛地。
雖然加里寧格勒孤懸在俄羅斯本土之外,但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一直被俄羅斯悉心經營和呵護著,成為了俄羅斯插入東歐地區的一塊“楔子”,讓北約國家如鯁在喉。
近年來,加里寧格勒更是成為俄羅斯對抗北約的最前哨。俄羅斯人不但將戰力強勁、裝備精良的波羅的海艦隊駐守在這里,還在此地部署了10套“伊斯坎德爾-M”陸基彈道導彈。
該導彈射程雖僅為480千米,但以俄羅斯人出色的改造能力,可以輕易地將它的射程提升到2000公里以上,這對捷克、波蘭等對抗俄羅斯的北約前線國家來說,無疑是噩夢般的存在。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在俄羅斯多年的苦心經營下,加里寧格勒已成為俄羅斯反擊北約的重要戰略基地,不再是可有可無的飛地了。
㈢ 俄羅斯四大飛地分別是
俄羅斯只有一個飛地,就是加里寧格勒。
世界上最著名及最重要的飛地之一;俄羅斯在歐洲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州。加里寧格勒洲南鄰波蘭,東北部和東部與立陶宛接壤,與俄羅斯本土不相鄰。加里寧格勒州曾經是俄羅斯聯邦的軍事重鎮,其軍事設施及密度亦是全歐洲最多最高的。
世界上其他著名的飛地
一、納希切萬-亞塞拜然
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是高加索伊斯蘭教國家亞塞拜然的一個共和國,與母國之間隔著信仰基督教的鄰國亞美尼亞,復雜的政治形勢與宗教差異,讓這地區自從蘇聯瓦解後就一直處於混亂狀態。
二、卡賓達省-安哥拉
卡賓達是安哥拉最北方的省份,與安哥拉本土之間被剛果民主共和國所分離。在1885年之前卡賓達原本是與安哥拉相連的,但在柏林和會中各國決議將當時改名為剛果自由邦(Congo Free State)的比屬剛果之領土延伸到剛果河下游直至出海,而將卡賓達給孤立成飛地。
㈣ 俄羅斯在歐洲的「飛地」是怎麼來得
原本是德國的東普魯士,二戰戰敗割讓給波蘭和蘇聯,蘇聯解體之後立陶宛獨立,所以柯尼斯堡和俄羅斯本體隔離開來
㈤ 請問一個國家要向一個被其他國家包圍的外飛地怎樣派兵,怎樣經過他國領土,通信,交通。謝謝
1. 告知對方,並得到對方的允許後,然後以一定方式通過對方的領土、領空、領海;
2. 明目張膽強行通過,不過這樣會引起外交紛爭或者戰爭;
3. 特種部隊、間諜等秘密通過。
4. 通過聯合國等組織一致投票同意後合法通過。(變相強行通過)
㈥ 敵對國是如何出入飛地的
1、敵對雙方如果處於戰爭狀態,對方的飛地是第一優先攻擊目標,是不會允許非民用運輸力量進出飛地的。比如現在的亞阿戰爭中的納卡地區、印巴戰爭中的東巴地區,戰時都被攻擊、封鎖。但處於人道主義考慮,往往會保留少數路徑作為人道主義救援物資運輸通道。
2、和平時期,飛地地區的人們進出飛地時,一般都需要持有途經國家的簽證才被允許通行。比如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地區的居民,與本國俄羅斯來往時,都需要持有波羅的海三國的簽證才可往來,否則算作非法越境。
㈦ 加里寧格勒周圍是別國領海,俄國是怎樣運武器進去的
加里寧格勒是德國心中永遠的傷痕,但卻是俄羅斯胸口的一枚勛章。
加里寧格勒原來的名字叫柯尼斯堡,這里是普魯士人的“龍興”之地。1701年普魯士首位國王腓特烈一世在這里加冕,並將柯尼斯堡定為首都。
時至今日,除了民航客機可以從俄羅斯本土直達加里寧格勒以外,想開車從莫斯科前往加里寧格勒也是不可能的,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始終不同意俄羅斯公民過境。
就連俄羅斯國防部長的專機從加里寧格勒返回莫斯科,都有北約的戰機在伴飛。這種專機要飛越北約國家的領空,都是要提前通報獲得許可的,如果是俄羅斯的軍機估計就很難獲批進入北約國家領空了。
俄羅斯如果要把武器運送到的加里寧格勒,最方便的方式就是海運,直接從聖彼得堡裝船,然後經波羅的海到達加里寧格勒;如果使用軍用運輸機運輸,也是要繞飛波羅的海才行。
㈧ 俄羅斯在歐洲的「飛地」是怎麼來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蘇聯並吞了德國東普魯士的哥尼斯堡與其周邊的地區,1946年時蘇聯總理加里寧(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Калинин)逝世,為了紀念他,蘇聯將哥尼斯堡改名為加里寧格勒,並將其與周邊區域命名為加里寧格勒州。90年代蘇聯瓦解,原本的加盟共和國立陶宛、拉脫維亞與白俄羅斯紛紛獨立,使得加里寧格勒與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之間失去了實體的領土相連,而變成今日的孤立狀態。形成"飛地"。
㈨ 俄羅斯人怎樣去加里寧格勒的,可以隨意通過波蘭和立陶宛嗎
飛地,坐飛機去,或者海路
㈩ 俄羅斯加里寧格勒的這塊飛地,究竟是怎樣形成的
作為解體蘇聯的主要繼承國俄羅斯,是當今世界上領土第一大國。這大家都是知道的。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中歐腹地還有俄羅斯一塊陸地飛地——加里寧格勒。那麼,遠離俄羅斯本土的中歐,為何會有俄羅斯的一塊飛地呢?它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
前文提到,在1991年12月,蘇聯解體時,俄羅斯自然成為了繼承蘇聯絕大部分領土的國家,當然這當中就包括加里寧格勒州。
時間到了1991年,世界發生了重大事件,就是龐大的蘇聯安然解體,就此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國徹底獲得獨立,這樣加里寧格勒與俄羅斯本土就被三國隔開了,從此,加里寧格勒成了俄羅斯在中歐的一塊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