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俄羅斯主要的礦產資源有哪些
俄有世界最大儲量的礦產和能源資源,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輸出國。俄資源總儲量的80%分布在亞洲部分。礦產資源:煤(庫茲巴斯)、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庫油田)、天然氣、鐵(庫爾斯克)、錳、銅、鉛、鋅等。石油探明儲量82億噸(2009年數據),佔世界探明儲量的4—5%,居世界第八位。天然氣已探明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3強,居世界第一位。鑽石資源:俄羅斯日前公布了一個20世紀70年代發現的鑽石礦。該礦位於西伯利亞東部地區的一個直徑超過100公里的隕石坑內,儲量估計超過萬億克拉,能滿足全球寶石市場3000年的需求。科學家們表示,這個被稱為「珀匹蓋」(Popigai)的隕石坑的歷史超過3500萬年,它下面的鑽石儲存量估計是全球其他地區鑽石儲量之和的10倍。參考鏈接:俄羅斯(歐亞大陸地跨歐、亞兩洲的國家)
⑵ 俄羅斯的貴金屬
65.俄羅斯的金礦資源
俄羅斯的黃金資源非常豐富,黃金儲量3000噸,儲量基礎3500噸。俄羅斯多數金礦礦石的含金量為5~15克/噸,或更高。
俄羅斯金礦原料基地具有以下顯著特點,即已探明的金礦儲量25%左右是砂礦床(全世界為4%~5%)。約占探明的一半儲量的金礦與銀共生,而其餘的(約佔25%)則是與有色金屬共生的復合型金礦,金作為副產品產出。約90%的含金金屬礦床集中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包括薩哈共和國和楚科奇自治區),其餘的則在烏拉爾。根據俄羅斯中央有色金屬和貴金屬礦山勘查設計院和地方部門的資料,地殼中含金的金屬礦床類型的遠景儲量超過已探明儲量的1倍。
目前,俄羅斯生產的金約70%是從砂礦中開采出來的。砂金儲量分布和開採的主要地區有馬加丹州(佔俄砂金儲量的15%,開采量的25%)、薩哈共和國(22.5%,20.3%)、阿穆爾州(10.5%)。在這些地區總共集中了約70%的砂金儲量和73%的砂金開采量。
伴生金礦主要分布在烏拉爾的銅鋅礦和朱里爾斯克銅鎳礦床。
在探明的180個金礦床中,正在開採的僅75個,其中很多礦還未達到設計生產規模。在這些礦中,7個礦床屬於超大型(每個含100噸以上的金屬量),它們約佔俄羅斯金屬礦總儲量的30%。這些礦床中僅有兩個已被全部開發,一個僅部分被開發,並僅提供俄羅斯約10%的金礦石。25個屬大型礦床(每個從10多噸到100噸),約佔俄羅斯12%的金儲量,其中正在開採的有11個,提供6%多的金礦石。其餘的金屬礦床,總數約150個,屬於小型礦床(從幾噸到10噸)大部分尚未開采。
俄羅斯主要金產區有馬加丹州、薩哈共和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布里亞特共和國、濱海邊疆區等,主要集中在遠東地區。
66.馬加丹州的金礦
馬加丹州是俄羅斯最重要的黃金產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產地之一,僅科雷馬河產區的黃金產量就占蘇聯的1/3。馬加丹州的金礦主要分布在兩個地區:一是科雷馬河中、上游地區,採金中心為亞戈德諾耶、蘇蘇曼、烏斯季—奧姆丘格;二是楚科奇民族自治州北冰洋沿岸的阿紐伊楚科奇地區,即比利比諾彼韋克地區,採金中心為共青團鎮、比利比諾、維里比什和阿利斯克羅沃。科雷馬河流域的金礦發現和開采最早,近年又發現一些新的金礦產地。該礦區的金礦主要分布在阿紐伊河流域(1958年開始開采)、伊丘韋耶姆河流域(始采於1958年)、雷維耶姆河流域、比利欣庫烏利河流域、阿姆古埃馬河流域(始采於1958年)、阿納德爾河中游地區和奧莫薩河下游地區等地。此外,在科里亞克高原等地也發現了新的金砂礦床。楚科奇金砂礦的含金量平均比馬加丹州中部地區高1.6~2.2倍,開采和淘金的成本平均比中部地區低20%。馬加丹州的砂金礦可維持多年的開采。該州岩金礦也非常豐富,但由於開采成本高,地下金礦的開采量僅占金礦總產量的3%~5%。
該州金礦的具體分布地區與主要企業:
(1)馬加丹市。1933年因開發東北部自然資源而建,1939年稱市。位於東經150°50',北緯59°35'。該市有「東北採金」生產聯合公司(地址:685000,馬加丹市無產者街12號);「東北金礦」蘇美合資有限公司,主要經營採金和企業設計改造(地址:365000,馬加丹市無產者街1號)。此外,該市還有蘇聯科學院遠東科學中心下屬的黃金與稀有金屬研究所。
(2)蘇蘇曼市。位於東經148°20',北緯62°55',距馬加丹650千米,在科雷馬河流域的別列遼赫河畔。它是金礦開采區的中心。市內有別列了赫礦山選礦公司(地址:686310,馬加丹州蘇蘇曼區什羅基鎮),職工人數3100人;蘇蘇曼礦山選礦公司(地址:686310,馬加丹州蘇蘇曼五一街5號),職工人數3000人。
(3)阿德加赫鎮,屬蘇蘇曼區,位於東經146°30',北緯62°55'馬加丹—漢德加公路沿線,開采黃金。
(4)別利昌鎮。屬蘇蘇曼區,1965年設鎮,距蘇蘇曼市15千米,開采黃金。
(5)布爾坎季鎮。屬蘇蘇曼區,位於東經147°30',北緯63°15'。開采黃金。
(6)布爾哈拉鎮。1956年設鎮。位於東經149°,北緯62°40'。距馬加丹市西北方向578千米,在馬加丹—漢德加公路沿線。開采黃金。
(7)布爾什維克鎮。1953年設鎮,屬蘇蘇曼區。位於東經147°35',北緯62°40'馬加丹漢德加公路沿線。開采黃金。
(8)上阿特烏里亞赫鎮。1953年設鎮,屬亞戈德諾耶區。位於東經150°45',北緯62°45'傑賓河與塔斯坎河(科雷馬河左支流)之間地區。開采黃金。
(9)加斯捷洛鎮。屬堅金斯基區,1953年設鎮。位於東經148°,北緯61°35',科雷馬河上游地區。開采黃金。
(10)傑賓鎮。屬亞戈德諾耶區,1953年設鎮。位於東經150°25',北緯62°20',馬加丹—烏季斯—涅拉公路沿線。開采黃金。
(11)烏米季特鎮。屬哈森區,1953年設鎮。位於東經152°10',北緯62°25'。開采黃金。
(12)卡拉姆肯鎮。1957年設鎮,屬哈森區。位於東經151°,北緯60°10'。開采貴重黃金。鎮內有卡拉姆肯礦山選礦公司(地址:686112,馬加丹州哈森區卡拉姆肯鎮)。
(13)奧姆蘇克昌鎮。1953年設鎮,奧姆蘇克昌區行政中心。位於東經155°45',北緯62°30'。該鎮有杜卡特礦山選礦公司(地址:686410,馬加丹州奧姆蘇克昌鎮列寧街2號),職工人數3900人,經營貴重金屬。
(14)奧姆恰克鎮。1953年設鎮,屬堅金斯克區,前稱鐵木辛柯。位於東經148°15',北緯61°45'奧姆恰克河畔,在馬加丹市西北392千米處。開采黃金。
(15)帕拉特卡。1953年建鎮,哈森行政區中心。位於東經151°,北緯60°5'科雷姆公路沿線,馬加丹市北方87千米處。鎮內有金礦和銀礦。
(16)烏斯季奧姆丘格鎮。1953年設鎮,堅金斯基區行政中心。位於東經149°40',北緯61°10',馬加丹市以北271千米處。該鎮是黃金采礦中心。主要企業有堅金斯基礦山選礦公司(地址:686050,馬加丹州堅金斯基區烏斯季奧姆丘格鎮勝利鎮17a),現有職工3000人。
(17)霍洛德內。1962年設鎮,屬蘇蘇曼區。位於東經148°10',北緯62°55'馬加丹—烏斯季—涅拉公路沿線,蘇蘇曼市西南16千米處。市內有蘇蘇曼采礦選礦聯合加工廠,砂金基地。
(18)西羅基鎮。1957年設鎮,屬蘇蘇曼區。位於東經148°25',北緯63°10'馬加丹市北702千米處。開采黃金。鎮內有別列遼赫礦山選礦公司(地址:686310,馬加丹州蘇蘇曼區西羅基鎮),現有職工3100人。
(19)亞戈德諾耶鎮。1953年設鎮,亞戈金斯基區行政中心。位於東經170°25',北緯64°40'。馬加丹市西北542千米處,馬加丹—烏斯季—涅拉公路沿線。黃金采礦中心之一。鎮內有奧羅圖坎礦山選礦公司(地址:686230,馬加丹州亞戈金斯基區亞戈德諾耶鎮中心街9號),現有職工4500人。
(20)比利比諾鎮。1958年設鎮。比利比諾行政中心,位於東經166°20',北緯68°05'。楚科奇民族自治州採金中心之一。鎮內有比利賓斯基選礦公司(地址:686510,馬加丹州楚科奇區比利比諾鎮列寧大街6號)。
(21)共青團鎮。1953年設鎮。位於東經172°50',北緯69°10'。楚科奇民族自治州採金中心之一。鎮內有共青團礦山選礦公司(地址:686610,馬加丹州恰文區共青團鎮),現有職工2700人。
(22)阿利斯克羅沃鎮。1962年設鎮。位於東經167°20',北緯67°45'。楚科奇民族自治州採金中心之一。1961年開始採金。
(23)伊烏里京鎮。1954年設鎮。位於東經178°30',北緯67°50'。伊烏里京區行政中心。鎮內有伊烏里京礦山選礦公司(地址:686810,馬加丹伊烏里京區伊烏里金鎮),現有職工30人。
(24)波利亞爾內鎮。又稱極地鎮。1973年設鎮。位於東經170°40',北緯69°10'。鎮內有波利亞爾內礦山選礦公司(地址:686839,馬加丹施密托夫斯基區波利亞爾內鎮),現有職工5000人。
67.薩哈共和國的金礦
薩哈共和國是俄羅斯重要黃金產地之一,金產量約佔俄羅斯主要黃金總產量的34%。儲量和產量僅次於馬加丹,居全俄第二位。金礦是雅庫特最早開採的礦藏之一。雅庫特的金礦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阿爾丹河流域、北部的亞納河流域以及南部因迪吉爾卡河上游的烏斯季—涅拉、阿拉赫—雲河等產金地區。薩哈共和國金礦的具體分布地區如下:
(1)雅庫茨克市。薩哈共和國首都。1643年稱市,是俄西伯利亞東北部地區軍事、政治和商業中心。位於東經129°40',北緯62°,勒拿河岸,薩伊薩爾湖附近。主要企業有雅庫特黃金生產聯合公司(地址:677000,雅庫茨克市列寧大街48號),職工人數多達5.6萬人。雅庫茨克全俄金剛石黃金生產自動化管理局(地址:677000,雅庫茨克市基諾夫街40/5號),研製採金工業中獨特的測量方法,職工人數為240人,年產值400萬盧布(1990年)。
(2)涅柳恩格里市。1975年稱市。是貝阿干線上的第一個居民點。位於東經124°40',北緯56°40'。該市是在開發煤礦的基礎上建設起來的,也開采黃金。市內有黃金開采綜合體。
(3)阿爾丹市。1939年設市,阿爾丹區行政中心。位於東經125°25',北緯58°35'。該市是南雅庫特經濟和黃金開採的工業中心。
(4)阿拉赫雲鎮。建於1937年。烏斯季馬亞區城鎮,位於東經138°,北緯61°10',阿拉赫雲河畔(阿爾丹河流域)。開采砂金。
(5)布林達基特鎮。1974年設鎮,屬烏斯季馬亞區。位於東經137°25',北緯60°5',雅庫特東南部邊緣地帶。開采黃金。
(6)傑普塔特斯基鎮。1958年設鎮。是亞納河口區行政中心。位於東經139°50',北緯69°15',謝連尼亞赫山下,伊爾基奇揚河谷地(因迪吉爾卡河流域)。開采黃金。
(7)庫拉爾鎮。1965年設鎮。位於東經134°30',北緯70°40'距拉普傑捷夫海岸90千米。開采黃金。
(8)列別季內鎮。1969年設鎮。屬阿爾丹區。位於東經125°30',北緯58°30'阿爾丹高原地帶,開采黃金。
(9)列寧斯基鎮。1932年設鎮。位於東經125°30',北緯58°35'。阿爾丹區城鎮南。開采黃金。
(10)涅爾坎鎮。1964年設鎮。屬奧伊米雅康區。位於東經143°,北緯64°21'塔斯克斯塔貝特山腳下,烏拉漢-塔倫-尤里雅河畔(因迪吉爾卡河流域)。開采黃金。
(11)普列德波羅日內鎮。1961年設鎮,屬奧伊米雅康區。位於東經143°30',北緯62°25'因迪吉爾河右岸。開采黃金。
(12)索爾涅奇鎮。1972年設鎮。是烏斯季馬亞區行政中心。位於東經137°35',北緯60°20'距雅庫茨克市660千米。開採金剛石和黃金。
(13)烏斯季涅拉鎮。1950年設鎮。是奧伊米雅康區行政中心。位於東經151°36',北緯61°55'在涅拉河流域因迪吉爾卡河交匯處,距雅庫茨克市865千米。有選礦和黃金加工企業。
(14)恰格達鎮。1941年設鎮。屬阿爾丹區。位於東經130°40',北緯58°45'。碼頭在阿爾丹河右岸。靠近烏丘爾河匯入阿爾丹河口出處。開采黃金。
(15)厄內克昌斯基鎮。1940年設鎮。屬烏斯季馬亞區。在雅庫茨克東南471千米、烏斯季馬亞鎮以東176千米處。開采黃金。
68.堪察加州的金礦
20世紀60年代初,在中央堪察加地區、中阿瓦恰地區和左阿瓦恰河流之間發現了第一批砂金礦。葉利佐沃地區的砂金礦價值最高,已建卡梅尼斯特金礦。在斯列金內山脈(貝斯特拉亞和伊恰河流域)、西堪察加低地(奧布盧科維納和季吉利河流域)和科里亞克山脈有砂金礦和岩金礦,在米利科沃也有金礦。具體分布地區及企業如下:
(1)葉利佐沃市。1924年前稱扎沃伊克,1975年稱市,是葉利佐沃區行政中心。位於東經158°20',北緯53°10',阿瓦恰河畔在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市西北方向32千米處。開采黃金。
(2)米利科沃鎮。米利科沃區行政中心,位於東經158°40',北緯54°40'。開采黃金。
69.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的金礦
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活躍5個黃金采礦場和下烏金阿穆爾斯克采礦、選礦場普利莫爾佐羅托生產公司。在孔傑爾採掘砂金礦床的白金及副產品黃金。在尼古拉耶夫斯克區、鄂霍茨克區、阿揚馬亞區擁有具有工業開采價值的金礦產地。此外在瓦尼諾區、圖古爾—丘米坎、波林那奧西片科區以及上布列亞區也有金礦。在阿穆爾河和阿穆貢河下游沿岸地帶有砂金。該邊疆區金礦的具體分布地區及企業如下:
(1)哈巴羅夫斯克市。哈巴羅夫邊疆區及同名區的行政中心。1858年始建,又稱伯力。1880年設市,1893年改為現名。位於東經135°,北緯48°30',阿穆爾河(黑龍江)畔。距莫斯科8533千米。有黃金開采加工業。市內有濱海黃金生產聯合公司(地址:680007,哈巴羅夫斯克市舍夫丘克街28號A),現有職工2400多人。
(2)索非斯克鎮。1942年設鎮。屬上布列亞區。位於東經134°,北緯52°18',奧爾加河畔(阿穆爾河流域),距烏爾加爾鐵路車站170千米。開采黃金。
(3)阿坎賈斯克耶鎮。位於東經142°50',北緯60°02',哈巴羅斯克邊疆區北部。目前礦山建設已經完成,專門生產白金。
70.阿穆爾州的金礦
該州黃金產地主要分布在騰達區、謝列姆賈區、結雅區以及馬扎諾沃區。該州主要開采砂金。較大的黃金開采公司是阿穆爾佐羅托公司,它擁有5個采礦廠,採掘機械主要使用挖泥機。在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黃金地質實驗室從事黃金地質科研工作。該州金礦的具體分布地區及企業如下:
(1)結雅市。始建於19世紀70年代,1906年設市,結雅區行政中心,貝阿鐵路沿線的主要城市。位於東經127°15',北緯53°45',距布拉戈維申斯克市532千米。19世紀70年代結雅河流域就有採金業,市內有從事採金的企業。
(2)茲拉托烏斯托夫斯克鎮。1942年設鎮,屬謝列姆賈區。位於東經133°30',北緯53°。在阿穆爾州東北部,哈爾加河畔(謝列姆賈河支流)。距斯沃博德內市鐵路車站561千米,在該市東北方向。有企業開采黃金。
(3)邁斯基市。1939年設鎮,屬馬扎諾沃區。位於東經140°10',北緯52°20',距謝列賈姆河9千米,在斯沃博德內市東北方向191千米處。鎮內有黃金開采業。
(4)十月鎮。1939年設鎮,屬結雅區。位於東經128°40',北緯53°。距特格達鐵路車站250千米。鎮內有黃金開采業。
(5)索洛維約夫斯克鎮。1934年設鎮,屬騰達區。位於東經124°20',北緯54°15'。在大涅韋爾鐵路車站東北方向29千米處,坐落於阿穆爾—雅庫特公路干線上。鎮內有黃金開采業。
(6)斯托伊巴鎮。1942年設鎮,屬謝列姆賈區。位於東經124°20',北緯52°50'謝列姆賈河右岸(阿穆爾河流域),距斯沃博德內市鐵路車站378千米。附近有金礦。
71.濱海邊疆區的金礦
濱海邊疆區也是遠東黃金重要產區之一,每年採金量在2噸左右。其埋藏量相對其他地區較少。主要企業有濱海金礦聯合公司(地址:692131,濱海邊疆區紅軍區沃斯特列措沃鎮),開采砂金礦。
72.葉尼塞山嶺砂金礦
葉尼塞河中上游的東部地區,包括北葉尼塞斯克、諾沃耶魯金斯克、南葉尼塞斯克及阿爾捷莫斯科等砂金礦,礦床儲量為460噸,品位為0.8~2克/噸。該礦使用採金船開采,年產黃金25噸左右。
73.博代博砂金礦
勒拿河上游及維季姆河流域,礦床為沖積型礦金礦,砂金富集地段寬10~20米,長幾百米,平均厚度1米(最厚可達5米)。大多數金粒直徑3毫米左右,塊金常見,除開采砂金外,脈金也在開采。累計儲量達1200噸。用15條多斗大型採金船開采,據說世界上最大的一條採金船就在本礦使用。
74.阿爾丹砂金礦
阿爾丹河流域,雅庫特西南450千米處。沖積型砂金礦。資源儲量80噸,已開采。
75.阿爾拉赫雲砂金礦
雅庫特東南450千米處,沖積型砂金礦,資源儲量350噸。金礦主要分布在阿爾丹河支流、阿爾拉赫雲河、特雷河及尤多馬河上游。用採金船開采。
76.雅納科累馬砂金礦
馬加丹北西250~1000千米,礦帶北西向延伸,從科累馬河至雅納河750千米,為沖積型金砂礦床。資源儲量600噸,使用採金船開采。該礦除含自然金之外,還有錫石、黑鎢礦和白鎢礦等。
77.艾翁恰溫和伊丘韋耶姆砂金礦
北冰洋沿岸的彼韋克附近,沖積型礦金礦,資源儲量50噸。含礦層分布在海邊及近海島嶼上。除含自然金外,還有錫石。錫儲量可達500噸。該礦是老采區。
78.阿穆爾砂金礦
阿穆爾河中游流域,礦區包括結雅河、布里亞河、謝列姆賈河等阿穆爾河中游的一些支流。沖積型砂金礦,資源儲量5445噸。該礦是老采區。
79.梅諾澤爾斯克金礦
位於烏拉爾山,屬伴生金礦,品位為每噸礦含黃金1.56克,礦石含銅1%,還含鋅。地下開采,年產金1.2噸。
80.皮斯馬克利夫申斯克金礦
斯維爾德洛夫斯克附近。伴生金礦,品位為每噸礦石含金1.09克。礦石由黃鐵礦、磁黃鐵礦、黃銅礦組成,含銅1%~2%。露天及地下開采,年產金2噸。
81.錫拜金礦
奧倫堡東北290千米處,伴生金礦,品位為每噸礦石含金0.93克。礦石為黃鐵礦、閃鋅礦、黃銅礦組合,含銅0.8%,露天開采,年產金2噸。
82.蓋斯克金礦
奧爾斯克北40千米處,伴生金礦,品位為1.24。礦物為斑銅礦、方鉛礦、碲化物等組合。露天開采及地下開采,年產金5噸。
83.卡哈坎扎金礦床
位於鄂霍茨克楚克特卡火山岩帶內,是一個金、銀組合礦的典型代表。金和銀成富礦體形式分布。金的顆粒細達0.3毫米,塊金呈不規則塊狀,也有海綿狀、線狀和薄片脈狀的金。
84.庫拉納克金礦床
位於阿爾丹河流域。金粒可達0.5~10毫米,有塊狀或棒狀金,金的成色為900~923。
85.俄羅斯的非金屬礦
俄羅斯的非金屬礦有磷、食鹽、石棉、石墨、金剛石等。
磷灰石主要分布在科拉半島,這里有世界最大的磷灰石礦,此外,還有東西伯利亞的布里亞特自治共和國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遠東的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和雅庫特自治共和國。雅庫特自治共和國、伊爾庫茨克州、阿爾泰邊疆區和鄂木斯克州擁有豐富的食鹽。
石棉主要分布在烏拉爾等地,布里亞特自治共和國的莫洛焦日內石棉礦是世界聞名的長纖維石棉礦。
石墨主要分布在伊爾庫茨克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和濱海邊疆區。
雅庫特自治共和國是世界著名的金剛石產地。
建築材料包括粘土、花崗岩、石灰岩、石英石等。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的建築材料主要分布在布里亞特自治共和國、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濱海邊疆區、馬加丹州、雅庫特自治共和國、堪察加州和阿穆爾州等地。
86.俄羅斯礦產資源的價值
俄羅斯所有自然資源的總價值約為300萬億美元;其中已經探明的資源儲量價值約為30萬億美元,居世界首位。美國已經探明的自然資源儲量價值為10萬億美元,中國為5萬億美元,西歐為2.5萬億美元。
⑶ 周邊國家主要金屬礦產資源概況
我國周邊國家的有色金屬礦產資源貯量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據統計,16個周邊國家的銅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22.6%,鎳佔23.1%,鎢佔26.6%,錫佔35.4%,金佔17.5%,鉀鹽佔27.6%。周邊國家主要礦產資源儲量見表7.1。
開發利用周邊國家的礦產資源,優勢是距離近、交通運輸經濟,總開發成本低。這些國家在地質史上經歷過不同的地質演化,呈現不同的地質構造面貌,有較穩定的西伯利亞地台、印度地盾和印支-南海地台,也有較活動的烏拉爾-蒙古弧形造山帶、西太平洋島弧造山帶和特提斯-喜馬拉雅造山帶,從而造成多種成礦環境,形成較豐富的礦藏。其中有眾多的世界級金屬礦床,例如庫爾斯克銅鎳礦、烏多坎銅礦、上卡姆鉀盆地、涅帕鉀鹽盆地;蒙古額爾登特銅鉬礦,庫蘇泊盆地磷礦;哈薩克科翁臘德和阿克斗卡銅鉬礦、肯皮爾賽鉻鐵礦,孜良諾夫和捷克利鉛鋅礦;吉爾吉斯斯坦庫姆托爾金礦,薩雷賈茲錫礦,海達爾坎銻礦;烏茲別克穆龍套金礦,阿爾瑪累克銅鉬礦,瓊科伊汞礦;阿富汗艾納克銅礦;馬蘭傑坎德銅礦,蘇金達-瑙薩希鉻鐵礦,科拉爾金礦;緬甸抹谷寶玉石礦,海因達錫礦;泰國呵叻高原鉀鹽礦,拉廊-普吉砂錫礦;越南西原高原鋁土礦;印度尼西亞格拉斯貝格銅金礦和邦加島錫礦等。
表7.1 2005年我國周邊國家主要金屬礦產儲量統計
周邊國家中主要的金屬礦產資源概況如下。
1)鉻鐵礦。
周邊國家鉻鐵礦資源不算很多,哈薩克(礦石儲量3.2億t)、印度(0.27億t)、巴基斯坦(0.06億t)和俄羅斯(0.04億t)總計3.57億t,佔世界總貯量的9.6%。主要集中在哈薩克阿克利賓斯克州肯皮爾賽超基性岩體中,產在烏拉爾造山帶的板塊碰撞帶的烏拉爾蛇綠岩帶中,該岩帶延伸達3000km,含礦岩體長65km,平均寬10km,屬豆莢狀鉻鐵礦礦床,礦石含Cr2O320%~59%,貯量3.2億t。印度地盾東南部元古代的超基性岩帶中賦存有重要的鉻鐵礦礦床,其中奧里薩邦的蘇金達-瑙薩希礦床在250m 以上各級儲量1.3億t,屬層狀鉻鐵礦礦床,礦石含Cr2O348%~61%,礦體往深處尚未尖滅,可能延伸至500m,估計儲量可達2.5億t。因此,深部仍有一定找礦潛力。巴基斯坦境內有3條蛇綠岩帶,這些岩帶向東與我國西藏蛇綠岩帶相連,同屬於阿爾卑斯-喜馬拉雅蛇綠岩帶。3條蛇綠岩帶為北部山區蛇綠岩帶、俾路支蛇綠岩帶和查蓋蛇綠岩帶。其中俾路支蛇綠岩帶規模最大,含礦性最好,長1000多km,寬50餘km,岩帶中部的穆斯林巴格鉻鐵礦礦床礦石儲量有400萬t,含Cr2O345%~59%,屬豆莢狀鉻鐵礦礦床。俄羅斯鉻鐵礦礦床分布在烏拉爾山脈的薩拉諾夫、克柳切夫及極地烏拉爾和東里雅賓斯克地區,規模不大。因此,俄羅斯現在正迫切需要尋找富鉻鐵礦。
事實上,俄羅斯和哈薩克鉻鐵礦礦床同屬於烏拉爾鉻鐵礦帶,處於歐洲板塊與哈薩克板塊和西伯利亞板塊碰撞縫合線位置,具有一定的成礦潛力。
2)鋁土礦。
周邊國家鋁土礦只集中在少數國家,資源量有80億t左右,分布在印度(礦石儲量10億t)、越南(67.5億t),另外,印度尼西亞(0.35億t)和俄羅斯(2億t)也有部分儲量。
印度鋁土礦多集中在東海岸的奧里薩邦和安德拉邦,屬風化殘積形成的。礦帶總面積達2.5萬km2,主要為三水型鋁土礦礦石,Al2O3含量多在45%~55%之間,已知各級儲量16億t左右。越南優質鋁土礦分布在南方西部山區的西原高原帶,賦存於新近紀—早第四紀拉斑玄武岩紅土風化殼中,面積超過2萬km2,風化帶深達60km,原礦平均品位Al2O336%~39%,已探明儲量40.5億t,主要礦床有多東省的達農,林同省的保祿和新獺礦床等;區域成礦條件良好,找礦潛力較大。印度尼西亞也有紅土型鋁土礦成礦的良好條件,已知在廖內群島、賓坦島、蘇拉威西島和加里曼丹島均有優質鋁土礦的分布,礦石含Al2O345%~55%,探明儲量3500萬t,資源量達10億t。俄羅斯鋁土礦分布在俄羅斯地台和烏拉爾山脈,多為沉積型,礦床規模較小,礦石質量欠佳。
3)銅礦。
周邊國家銅礦資源較豐富,分布也較廣泛,總計有7410萬t,佔世界總貯量的22.6%;儲量較多的有俄羅斯(含銅2000萬t)、哈薩克(1400萬t)、印度尼西亞(1100萬t)、蒙古(382萬t)、烏茲別克(800萬t)、印度(580萬t)、巴基斯坦(138萬t)和阿富汗(500萬t)等。
俄羅斯銅儲量主要集中在西伯利亞地台西北緣的諾里爾斯克銅鎳礦區、後貝加爾地區烏多坎砂岩銅礦,以及烏拉爾山脈的一些黃鐵礦型銅礦。諾里爾斯克銅鎳礦床與三疊紀侵入岩雜岩有關,全區原有銅儲量超過500萬t,品位3%;尚未開發的後貝加爾地區烏多坎砂岩銅礦有銅儲量1050萬t,品位1.5%。哈薩克的銅儲量集中在一些大型的斑岩銅礦、砂岩銅礦、矽卡岩型銅礦及黃鐵礦型銅礦中。有巴爾喀什地區的科翁臘德(原銅儲量790萬t,品位0.9%)、阿克計卡(500萬t,品位0.5%)、薩亞克大型斑岩銅礦和矽卡岩-斑岩銅礦,有北部的博謝庫利(216萬t)和南部的科克賽大型斑岩銅礦,有中部的傑茲卡茲甘(350萬t)砂岩銅礦以及東北部阿爾泰成礦帶上的許許多多黃鐵礦型銅鉛鋅礦等。烏茲別克銅儲量主要集中在東部的阿爾馬累克目大斑岩銅礦中(800萬t)。蒙古境內有一條近東西向的斑岩銅鋁礦帶,稱為北、中、南蒙古帶,其中北帶有蒙古最大的額爾登特斑岩銅礦(原有儲量1000萬t),南帶有尚未開發的察干蘇布爾斑岩銅礦(118萬t)等。阿富汗有亞洲最大的銅礦床(位於盧格爾省的艾納克銅礦,銅儲量超過1120萬t,平均銅品位2.36%),賦存在沉積岩層中。巴基斯坦銅礦出現在特提斯斑岩銅礦帶的查蓋岩株帶內,已知有俾路支省西部的賽恩德克斑岩銅礦(165萬t)。查蓋岩株帶為一鈣鹼性岩株帶,長約480km,最大寬度136km,延伸到伊朗境內;在伊朗已發現有巨大的薩爾切什梅斑岩銅礦(原有儲量904萬t)。在巴基斯坦境內除賽恩德克外,還發現有七八處新的礦化地,有一定的資源潛力。印度尼西亞銅儲量極為豐富,已知礦床主要分布在兩伊利安中部和蘇拉威西,以及蘇門答臘、爪哇和加里曼丹,以斑岩型為主。主要礦床有伊利安查亞的坎茲貝格、格拉斯貝格(資源量2142萬t),松巴吐島的巴圖希賈烏(資源量500萬t)等斑岩銅、金礦,而且許多礦床都是在20世紀90年代新發現和擴大的,該區銅、金資源潛力極大,是西南太平洋島弧銅金集中區。印度也有較重要的銅礦,分布在印度地盾上。目前最大的是位於中央邦的馬蘭傑坎德銅礦(原有儲量655萬t),被認為是元古代的斑岩銅礦床。另外在辛格布姆剪切帶內有多個熱液型礦床,現保有銅儲量225萬t。
4)鎳礦。
周邊國家有鎳礦儲量1084萬t,只分布在少數國家。包括俄羅斯(660萬t)、印度尼西亞(320萬t)、緬甸(92萬t)和越南(12萬t),但佔世界總儲量比例較大,約為23%。
俄羅斯的鎳資源分布在西伯利亞地台西北緣諾里爾斯克硫化銅鎳礦區。印度尼西亞鎳資源主要為基性、超基性岩體風化殼中的紅土鎳礦,分布在群島的東部,礦帶可以從中蘇拉威西追蹤到哈爾馬赫拉、奧比、瓦伊格奧群島,以及伊利安查亞的鳥頭半島和塔納梅拉地區。其中,中蘇拉威西島東南部的波馬拉鎳礦,含鎳2.3%~3.3%,有鎳資源量126萬t;索羅科鎳礦有鎳資源量224萬t。由於印度尼西亞超基性岩帶風化殼廣泛分布,因此其紅土型鎳鈷礦有良好的找礦前景。緬甸鎳礦也是紅土型硅酸鎳礦,受印緬山脈超基性岩帶控制,分布在中部盆地西緣,已知有太公當鎳礦(80萬t)和姆韋當鎳礦(12萬t)。越南鎳礦為銅鎳硫化物型,分布在西北部,已知有山蘿省的班福礦床,賦存在黑水河裂谷塔布蛇綠岩帶內,有探明儲量12萬t。
5)鎢和錫礦。
周邊國家鎢、錫資源極為豐富,分布也很廣泛。約有鎢儲量56萬t,錫儲量248萬t,分別佔世界鎢、錫總儲量的27%和35%。儲量較多的有泰國(錫94萬t)、印度尼西亞(錫75萬t)、越南、寮國、緬甸,以及俄羅斯(鎢25萬t,錫30萬t)和吉爾吉斯斯坦(鎢10萬t,錫20萬t)。錫資源集中在2500km 長的東南亞錫礦帶,以砂錫為主。其中泰國南部的拉廊—普吉和印度尼西亞的邦加島等地儲量最集中。俄羅斯錫礦主要分布在遠東楚科奇半島,多為錫石-硫化物型的原生錫礦。20世紀90年代在布里亞特發現火山岩型大型錫礦,資源量在40萬t以上,也多為矽卡岩型原生礦。吉爾吉斯斯坦巨大錫礦位於其東部,有特大型的薩雷賈茲錫鎢礦區,成礦與海西期花崗岩有關,已探明錫儲量20萬t、鎢10萬t。
6)金礦。
周邊國家金礦分布廣泛,儲量豐富。金資源量8049t。約佔世界總量的17.5%。主要分布在俄羅斯(3100t)、烏茲別克(3000t)、哈薩克(資源量3000t)、吉爾吉斯斯坦(540t)、塔吉克(573t)、越南(596t)、印度(85t)、蒙古(140t)和印度尼西亞(資源量2329t)等國。
俄羅斯金礦主要產在烏拉爾山脈、葉尼塞山脈、東薩彥嶺,以及東北部和堪察加年輕的火山岩中,如別瘳佐夫金礦、沃龍佐夫金礦、奧林匹亞德寧礦床、尊—霍爾賓金礦等。近年來新查明的伊爾庫茨克州產在黑色葉岩中的蘇霍依洛克金鉑礦床具有巨大的金和鉑儲量,金和鉑各有1430t,品位也各有2.6g/t,特別引人注意。烏茲別克南天山巨大的穆龍套金礦資源量極大,據認為有5000t之多,而且周圍有十幾個大金礦。哈薩克大的金礦有其東北部產在含炭質陸緣沉積岩中的巴克爾契克礦田,有資源量1200t;北哈薩克產在花崗閃長岩中的瓦西里科夫斯科依礦床,有金資源量500~600t,南哈薩克產在火山—侵入岩中的阿可巴卡依礦田有金資源量600~700t。另外在阿爾泰黃鐵礦型銅多金屬礦床中有大量的伴生金。吉爾吉斯斯坦在南天山距我國新疆邊境僅60km 處有產在黑色岩系中的庫姆托克金礦,有儲量360t。塔吉克在扎拉夫尚河谷帶有矽卡岩型塔羅爾大型金礦,探明儲量在150t以上;該區還有不少金礦,總資源量在933~1400t。越南西部有蓬苗、茶楠等重要金礦,金資源量分別為200t和100t。蓬苗金礦產在前寒武紀片麻岩和片麻狀花崗岩中,呈脈礦產出。茶楠金礦為中新生代陸相火山-侵入岩中的含金石英—硫化物脈礦。印度南部太古代綠岩帶中產有著名的科拉爾脈狀金礦,已產金790t,目前保有儲量僅33t,近年來經努力勘查還未有重大發現。蒙古已發現金產地多處,可劃分成16條金成礦帶,其中北肯特帶佔全國金儲量的94.6%。礦帶內有扎馬爾、依羅、博洛、柴達木、策倫等礦區,探明儲量133t,預測儲量352t。印度尼西亞金資源量極大,多為與第三紀火山岩有關的淺成熱液型金礦和矽卡岩—斑岩銅金礦床,中伊利安格拉斯貝格斑岩銅金礦中有金2227t,松巴哇島的巴圖希賈烏斑岩銅金礦中也含金455t,加里曼丹的凱里安金礦為淺成熱液型,含金114t。印度尼西亞幾乎所有島嶼都有金的分布,勘查潛力極大。
事實上,周邊國家礦產也大多集中在少數國家和地區。俄羅斯13種有色金屬礦產較豐富,哈薩克有10種,印度8種,印度尼西亞6種,烏茲別克5種,泰國和越南各4種,其他國家均只有1~2種礦產較豐富(表7.2)。
表7.2 我國周邊國家礦產資源相對豐富的國家
續表
據表7.2,可將我國周邊國家礦產資源富集程度劃分成3類:第一類是礦產資源豐富、潛力大的國家,它們是俄羅斯、哈薩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第二類是礦產資源較豐富、潛力中等的國家,它們是蒙古、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越南、泰國和緬甸;第三類是礦產資源不豐富,潛力小的國家,它們是柬埔寨、寮國、土庫曼和塔吉克。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因為現有資源量多少除地質條件外,還與地質工作程度和勘查程度有關。我國周邊國家總體的勘查程度較低,地質工作程度也較低,因而發現新礦床的機會也較多。但至少從目前看,所列的第一類、第二類將是我國企業走出國門、選擇礦業投資對象的首選國家。
⑷ 俄羅斯能源礦產十分豐富主要能源有石油和什麼
D 分 析: 俄羅斯自然資源十分豐富 許多能源和礦產資源的儲量和產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如石油、天然氣、煤、鐵、有色金屬等,故本題選D。
⑸ 關於俄羅斯的自然資源方面的資料誰有
俄羅斯資源統計
石油探明儲量65億噸,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2-13%。森林覆蓋面積8. 67億公頃,占國土面積50. 7%,居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積量807億立方米。天然氣已探明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3強,居世界第一位。水力資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2000年核能發電量為1310億千瓦/小時。核電佔俄電力的10%。煤蘊藏量2000億噸,居世界第二位。鋁蘊藏量居世界第二位,鐵蘊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鈾蘊藏量居世界第七位,黃金儲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
自然資源狀況
俄羅斯聯邦地質構造復雜,礦產資源豐富。 俄羅斯平原西北部的卡累利阿和科拉半島地區蘊藏著鐵、鎳、雲母等礦產。希賓山地有世界最大的磷灰石礦,並蘊藏大量的制鋁原料棗霞石。俄羅斯平原和其他廣闊 地域及西伯利亞地區,蘊藏有世界最大的鐵礦區棗庫爾斯克磁力異常區,以及烏拉爾、西伯利亞鐵礦區。 煤炭主要分布在兩個大型含煤帶內:一是位於貝加爾湖與土爾蓋拗陷之間,包括伊爾庫茨克、坎斯克一阿欽斯克、庫茲巴斯、埃基巴斯圖茲和卡拉干達等煤田;另一 個位於葉尼塞河以東,北緯60度以北,包括通古斯、勒拿和太梅爾等大煤田。此外,遠東地區的南雅庫特等煤田也很重要。 石油、天然氣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亞(以秋明油田為最大)、俄羅斯(伏爾加棗烏拉爾油田)、東西伯利亞三大地台型含油盆地,及薩哈林(庫頁島)等地槽型含油 盆地。 中西部的烏拉爾山區和遠東山地,形成俄羅斯主要的有色金屬礦產基地。遠東沿海山地的錫礦也很重要。 俄羅斯的礦產資源,如煤、石油、天然氣、泥炭、鐵、錳、銅、鉛、鋅、鎳、鈷、釩、鈦、鉻的儲量均名列世界前茅。只有錫、鎢、汞等金屬資源儲量較少,不能自給。藏量豐富、品種齊全的礦產資源為俄羅斯發展多部門的基礎工業,以及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主要資源分布集中,有些大型能源資源、礦 物原料的分布相互接近,這又為俄羅斯建立大型的工業基地和經濟區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但是,資源分布很不平衡: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國土的北部和東部地區; 而急需燃料、原料的西部(歐洲部分)地區卻感到資源不足、品種欠缺;礦產資源豐富、品種也較齊全的烏拉爾地區,由於長期開采已造成資源不足,開采難度愈來 愈大。上述情況勢必造成遠距離運輸,給交通部門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每年由東部地區運往西部地區的燃料都達幾億標准噸以上,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俄羅斯聯邦 經濟發展和生產力的合理分布。 俄羅斯自然資源的豐富還表現在:它擁有原蘇聯90%以上的森林面積和水能資驚,70%的煤炭,80%的天然氣,100%的磷灰石,60%的鉀鹽和大部分鐵 礦石。 西伯利亞和遠東是全世界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這里的森林面積達5.03億公頃,木材積蓄量達600多億立方米。還有大量的各種金屬礦藏,如鐵、銅、鎳、 鋅、錫、鋁、霞石、金剛石、水銀、鎂、雲母、鋁、鎢、金、銀等。西伯利亞擁有大量的各種珍貴皮毛動物和價值較高的葯用植物。遠東海域生物資源豐富,總量為 2850萬噸,其中魚類資源2300萬噸。
俄羅斯工業高度發達,是世界第二科技強國,是世界第一軍工強國,俄羅斯是礦產資源和能源過剩的國家,是世界最大的礦產、能源生產大國。俄羅斯重工業和軍事工業世界首屈一指。由於俄羅斯靠進北極圈,氣候極其寒冷,農業天然條件極差,因此,輕工業(消費品工業)落後。俄羅斯的工業區主要有:
1、聖彼得堡工業區。聖彼得堡是俄羅斯最大工業區。又稱中央工業區。主要是加工製造業。
2、莫斯科工業區。主要為加工製造業。
3、新西伯利亞工業區。主要是石油、煤炭生產加工區。
4、烏拉爾。主要為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區。是俄羅斯最的冶金工業區。
5、頓巴斯。主要為煤炭生產區。
6、庫茲巴斯。主要為煤炭、石油生產加工區。
7、卡拉干達。主要為各種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區。
8、埃基巴斯圖茲。主要為資源生產加工區和石油、煤炭生產加工區。
9、庫爾茨克。主要為加工工業區。
10、埃斯克--啊欽斯克。能源、資源、加工綜合工業區。
俄羅斯80%的礦產資源、能源在亞洲部分。製造業集中在歐洲部分。
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重要工業點有:1、伊爾庫茨克。2、伯力。3、海參威。
⑹ 俄羅斯自然資源的構成和分布有什麼特點
俄羅斯自然資源的構成和分布的特點是豐富,種類繁多,蘊藏量大 ,該國資源總儲量的80%分布在亞洲部分。
俄羅斯聯邦地質構造復雜,礦產資源豐富. 俄羅斯平原西北部的卡累利阿和科拉半島地區蘊藏著鐵、鎳、雲母等礦產.希賓山地有世界最大的磷灰石礦,並蘊藏大量的制鋁原料棗霞石.俄羅斯平原和其他廣闊 地域及西伯利亞地區,蘊藏有世界最大的鐵礦區棗庫爾斯克磁力異常區,以及烏拉爾、西伯利亞鐵礦區. 煤炭主要分布在兩個大型含煤帶內:一是位於貝加爾湖與土爾蓋拗陷之間,包括伊爾庫茨克、坎斯克一阿欽斯克、庫茲巴斯、埃基巴斯圖茲和卡拉干達等煤田;另一 個位於葉尼塞河以東,北緯60度以北,包括通古斯、勒拿和太梅爾等大煤田.此外,遠東地區的南雅庫特等煤田也很重要. 石油、天然氣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亞(以秋明油田為最大)、俄羅斯(伏爾加棗烏拉爾油田)、東西伯利亞三大地台型含油盆地,及薩哈林(庫頁島)等地槽型含油 盆地. 中西部的烏拉爾山區和遠東山地,形成俄羅斯主要的有色金屬礦產基地.遠東沿海山地的錫礦也很重要. 俄羅斯的礦產資源,如煤、石油、天然氣、泥炭、鐵、錳、銅、鉛、鋅、鎳、鈷、釩、鈦、鉻的儲量均名列世界前茅.只有錫、鎢、汞等金屬資源儲量較少,不能自給.藏量豐富、品種齊全的礦產資源為俄羅斯發展多部門的基礎工業,以及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主要資源分布集中,有些大型能源資源、礦 物原料的分布相互接近,這又為俄羅斯建立大型的工業基地和經濟區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但是,資源分布很不平衡: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國土的北部和東部地區; 而急需燃料、原料的西部(歐洲部分)地區卻感到資源不足、品種欠缺;礦產資源豐富、品種也較齊全的烏拉爾地區。
⑺ 俄羅斯的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哪裡
俄羅斯有世界最大儲量的礦產和能源資源,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輸出國。
俄資源總儲量的80%分布在亞洲部分。
礦產資源:煤(庫茲巴斯)、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庫油田)、天然氣、鐵(庫爾斯克)、錳、銅、鉛、鋅等。石油探明儲量82億噸(2009年數據),佔世界探明儲量的4—5%,居世界第八位。天然氣已探明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3強,居世界第一位。
鑽石資源:俄羅斯日前公布了一個20世紀70年代發現的鑽石礦。該礦位於西伯利亞東部地區的一個直徑超過100公里的隕石坑內,儲量估計超過萬億克拉,能滿足全球寶石市場3000年的需求。科學家們表示,這個被稱為「珀匹蓋」(Popigai)的隕石坑的歷史超過3500萬年,它下面的鑽石儲存量估計是全球其他地區鑽石儲量之和的10倍。
參考鏈接:俄羅斯(歐亞大陸地跨歐、亞兩洲的國家)_網路
http://ke..com/subview/2403/14453555.htm#1_7
⑻ 俄羅斯有色金屬開發利用現狀
147.俄羅斯的鉛鋅礦開發利用
鉛和鋅也是遠東主要的有色金屬資源,而且主要蘊藏在與中國黑龍江省接壤的濱海邊疆區。遠東地區鉛產量佔全俄羅斯總產量的50%左右,擁有24個鉛鋅礦區。遠東80.86%的鉛儲藏量和79.49%的鋅儲藏量集中在濱海邊疆區。20世紀90年代遠東鉛產量達2.6萬~2.8萬噸,鋅產量3.6萬~3.8萬噸。據初步估計,遠東地區的鉛鋅礦石儲量可保證開采35~40年。濱海邊疆區的尼古拉耶夫層控型鉛鋅礦床規模不大,其儲量僅佔全國總儲量的4%,鉛含量小於3%,但其鉛礦石產量卻佔全國總產量的50%以上。
除遠東地區外,俄鉛鋅礦主要集中在東西伯利亞,主要礦區有赤塔州的新希羅金斯克耶多金屬礦、布里亞特共和國的奧澤爾諾耶多金屬礦、圖瓦共和國的克孜爾培什特加爾多金屬礦等。20世紀50年代後期在安加拉河口附近測到的戈列夫斯科耶鉛鋅礦,儲量據稱為世界之最,礦石品位高,有關專家估計礦石可供開采60~70年。
20世紀90年代中期,俄羅斯鋅礦石產量大幅下降。從1996年起,鋅礦石產量開始回升,達到40萬噸。大部分鋅礦石產自烏拉爾地區的銅鋅礦床,國內其他地區的產量僅佔10%左右。
俄羅斯鋅礦的開采加工能力,可充分滿足國內需要。主要問題是,銅鋅礦石的選礦技術落後,效率不高,約有50%的鋅被與礦渣一起排出。銅鋅礦石的綜合利用系數總共為0.65~0.75,選礦過程中,鋅的回收率不超過71%,選礦渣中的平均鋅含量為0.3%~1.22%。
148.俄羅斯鋁土礦開發利用
俄羅斯目前有3個鋁土礦,氧化鋁的自給率約為50%,其餘依靠進口。俄羅斯金屬鋁的年產量約為3200萬噸,僅次於美國和中國,居世界第三位。俄羅斯最大的4座煉鋁廠均位於西伯利亞,大型煉鋁廠有新庫茲涅茨克、伊爾庫茨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布拉茨克、薩彥、阿欽斯克等。這里煉鋁成本低,其鋁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80%左右。
149.俄羅斯的鉬礦
俄羅斯布里亞特共和國的奧列基特坎鉬礦和南雅特巴季斯礦及格爾特倫達礦均有較好的開采前景。
目前,俄羅斯的鉬產量只是1991年鉬產量的5%左右。40%左右的鉬原料出口。
150.俄羅斯鎢礦開發利用
俄羅斯鎢礦生產主要是由濱海采礦選礦聯合工廠股份有限公司、萊蒙托夫采礦股份有限聯合公司和特爾內奧茲鎢鉬聯合工廠進行的。1998年,萊蒙托夫采礦公司及濱海采礦選礦聯合工廠的鎢鉬礦石產品有60%出口。鎢礦石產量在特爾內奧茲鎢鉬聯合工廠1998年比1995年下降了62.6%,萊蒙托夫采礦公司的鎢產量1998年比1995年下降50.1%,而濱海采礦聯合工廠卻增加了產量:1998年比1995年增長了23.6%。由於鐵路運價和電價上漲,鎢產品成本提高了。
從2003年起,隨著國內金屬加工、油氣鑽探和軍工產業的復甦,俄羅斯的鎢需求量開始回升。目前,俄羅斯的鎢礦石和鎢精礦產量僅次於中國,居世界第二位。
然而,俄羅斯鎢礦開采加工業的現狀不容樂觀,其主要問題是,鎢產量不能完全滿足國內需求,80%的鎢礦石產量集中在遠東的濱海邊疆區,而鎢礦石加工企業卻遠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和烏拉爾地區,更嚴重的是,可贏利回收的鎢儲量已經採光,現有的預測資源所佔比例很低。
151.俄羅斯的錫礦及其開發利用
俄羅斯已探明的錫礦開采量的95%在遠東地區,這里共有35個錫礦在經營,目前的年開采量約為2萬多噸。從事錫開采和初加工的有薩哈共和國傑普塔茨基選礦廠和阿姆加砂礦(占遠東錫開采量的35%),濱海邊疆區的斯帕斯克達爾尼選礦廠和「遠東多金屬礦」生產聯合公司(佔22%),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的索爾涅奇內和辛達斯基選礦廠(佔27%),馬加丹州的杜卡茨基、佩韋克、伊烏利京和共青城的選礦廠(佔16%)。大多數礦都是綜合性礦,礦石成分也多為復合的,錫的回採率在20%~90%之間。遠東地區的錫礦砂運往新西伯利亞梁贊的錫廠進行深加工。
20世紀90年代初俄羅斯遠東錫產量為2萬~2.2萬噸,到1994年關閉了東北部效益不佳的企業,錫產量(同1991年相比)減產31%。
俄羅斯錫礦采選加工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錫礦山不利的地理與地質因素,礦山技術條件復雜,可贏利開採的錫儲量所佔比例不大,原料質量低下,缺乏後備普查勘探對象,因此,缺乏投資吸引力。從各方面情況看,今後仍將長期依靠進口,才能滿足國內需要。
濱海邊疆區是俄羅斯錫礦開采和加工基地之一。富爾曼諾夫地區已開發的有尼日涅耶礦和尤比列伊諾耶礦;卡瓦列羅沃地區包括赫魯斯塔利內、阿爾先耶夫等礦;阿穆爾—伊曼地區包括達爾涅塔約日諾耶、捷爾尼斯托耶、茲維奧茲德諾耶等礦。這里有全俄羅斯最大的采錫企業———赫魯斯塔利內礦聯合企業。
西西伯利亞的新西伯利亞市是煉錫中心,年生產能力為3萬噸,原料是西伯利亞與遠東所產的錫精礦。
152.遠東多金屬礦山冶金綜合體股份公司
遠東多金屬礦山冶金綜合體股份公司成立於2001年,坐落在濱海邊疆區東部達里涅格爾斯克市,是遠東唯一、全俄羅斯最大的鉛鋅礦企業,生產出全俄羅斯70%的鉛礦砂。
公司前身為擁有百年歷史的老牌礦山企業遠東多金屬公司和遠東多金屬鉛廠,主要在濱海邊疆區達里涅格爾斯克區勘探開采鉛鋅礦,並向亞太地區國家出口礦砂。近年來公司平均每年開采礦石80萬噸,生產鉛礦砂1.2萬噸、鋅礦砂2.5萬噸、銀礦砂40噸、鉍礦砂14噸。全球最大商品原料供應商瑞士嘉能可國際公司壟斷了該公司礦產品出口經營權。公司2006年營業額18.5億盧布,在遠東200強企業中排名第68位,實現稅後凈利潤3.8億盧布。截至2007年初公司資產17億盧布,其中凈資產10億盧布。
公司包括3個地上礦井、1個綜合選礦廠、1個礦石運輸部門、1個礦石裝卸部門和1個冶金廠,其中冶金廠主要對廢舊蓄電池鉛塊進行加工並生產精煉鉛,主要原料來源和顧客為伊爾庫茨克州的「蓄電池技術」公司。公司擁有的礦產資源如下:
尼古拉耶夫礦,可采儲量鉛61萬噸,鋅16萬噸,銀898噸;
游擊隊員礦,可采儲量鉛13萬噸,鋅34萬噸,銀244噸;
斯維特勒沃特沃德礦,可采儲量鉛、鋅各4萬噸,銀60噸;
維爾赫涅礦,可采儲量鉛700噸,鋅1100噸,銀2噸;
猶日諾耶礦,可采儲量鉛、鋅各9萬噸,銀339噸;
邁米諾夫礦,可采儲量鉛、鋅各5萬噸,銀345噸。
153.濱海采選礦綜合體和阿伊爾礦山公司
位於濱海邊疆區紅軍區的濱海采選礦綜合體及其子公司阿伊爾礦山公司是全俄羅斯最大的鎢礦砂生產企業。
濱海采選礦綜合體公司自20世紀60年代起開發錫霍特—阿林山麓(老爺嶺)的東方2號大型鎢金屬礦,自1980年脫離遠東多金屬公司成為獨立企業,1993年組建股份公司。此後由於俄羅斯國內經濟衰退,市場銳減,公司數度停產並陷入嚴重債務危機。為擺脫危機,依照當時俄羅斯企業盛行的做法,公司將部分優良資產重組成為阿伊爾礦山公司並讓其「從零開始」運作。此舉獲得良好效果,濱海采選礦綜合體是俄羅斯獨立之初十餘家鎢礦企業中唯一生存至今的企業,子公司阿伊爾也成為遠東極具實力的大型企業,2006年營業額達到18.3億盧布,在遠東200強中排名第73位。
經過不斷的業務調整,兩家企業的分工日趨明確:濱海采選礦綜合體負責鎢礦勘探開采,阿伊爾主要加工鎢礦砂。兩家公司每年生產鎢礦石約35萬噸,礦砂4000噸,60%以上的產品出口海外。
目前公司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原料枯竭,據專家估計,東方2號鎢礦只能再開采10~12年。為此,濱海采選礦綜合體正對東方2號重新進行勘探,並於2006年出資10.9億盧布購得斯克雷托耶和格魯博闊耶兩處鎢礦的開發權。公司稱,上述兩種礦產可保證公司今後30~40年的生產。
154.俄羅斯礦山公司集團
2005年為收購濱海邊疆區的雅羅斯拉夫采選礦綜合體,俄羅斯煤炭公司(由俄羅斯石油公司和國際工業銀行共同創立)和能源工業公司(俄大型電極生產企業,為西伯利亞烏拉爾鋁業公司的子公司)共同在海參崴注冊成立了俄羅斯礦山公司集團。
目前俄羅斯礦山公司旗下擁有3家有色金屬開采企業:俄羅斯礦山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波爾礦山化工公司和新奧爾洛夫采選礦綜合體。
155.俄羅斯礦山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俄羅斯礦山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雅羅斯拉夫采選礦綜合體,位於濱海邊疆區雅羅斯拉夫鎮,是俄羅斯唯一的螢石礦砂生產企業,始建於1950年。公司螢石礦砂年生產能力35萬噸,現有螢石資源儲量5130萬噸,可供應俄羅斯市場50年以上。同時還掌握部分鉛礦並生產鉛礦砂,其鉛礦砂主要用於出口。
俄羅斯礦山公司在2005年3月的拍賣會上完成對雅羅斯拉夫采選礦綜合體的收購,最終收購價5.46億盧布。此後雅羅斯拉夫采選礦綜合體正式更名為俄羅斯礦山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不再使用。俄羅斯礦山公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營業額8.1億盧布,在遠東200強中排名第191位。
156.波爾礦山化工公司
2006年2月,俄羅斯煤炭公司和西伯利亞烏拉爾鋁業公司又收購濱海邊疆區另一大型礦山企業波爾礦山化工公司並將其並入俄羅斯礦山公司集團。波爾礦山化工公司於1958年成立,位於濱海邊疆區達里涅格爾斯克市,是全俄羅斯唯一的硼製品生產商,擁有礦石儲量1.6億噸,85%的產品出口海外,主要客戶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等國。
157.新奧爾洛夫采選礦綜合體
新奧爾洛夫采選礦綜合體位於阿加布里亞特自治州,主要開發斯珀科因鎢礦和奧爾洛夫鉭礦。
158.阿里科姆公司
阿里科姆公司是英國黃金企業、俄羅斯第二大黃金生產商PHM集團旗下專業開發鐵礦石的企業,總部設在倫敦。近年來,根據PHM集團安排,阿里科姆公司在遠東阿穆爾、猶太兩州大規模收購鐵礦。目前公司已擁有5處鐵礦的開采權,分別為:
阿穆爾州庫拉那赫鐵礦,阿里科姆計劃一期每年出產鐵鈦礦石29萬噸、鈦錳礦石90萬噸。
阿穆爾州大賽伊姆鐵礦,阿里科姆同諾里爾鎳業旗下的基米阿公司按49∶51的比例共同開發。該礦將於2010年底之前結束勘探,2012年12月1日前生產,每年最少出產礦石200萬噸,目前正在進行地質勘探。
阿穆爾州加林鐵礦,儲量3.9億噸,阿里科姆於2007年末以1.44億美元的代價獲得該礦,公司計劃投資15億美元進行開發。
猶太州的吉姆坎鐵礦和蘇達爾鐵礦,總儲量約7億噸,據專業公司評估,兩處礦產資源儲備總價值達17億美元。其中吉姆坎鐵礦計劃於2010~2011年投產,年產礦石能力1000萬噸,蘇達爾礦將於2013年投產。
公司鐵礦石產品將主要出口中國、日本、韓國等國,PHM集團計劃佔領亞太地區10%的鐵礦石市場(約2000萬噸)。為此,PHM集團開出了一份規模驚人的投資清單:自2010年起在猶太州、自2012年起在阿穆爾州建設兩座年加工能力共計2000萬噸鐵礦石、出產800萬噸鐵礦砂的選礦廠;出資9億美元,自2011年起建設年產400萬噸生鐵的礦石冶煉廠;出資2億美元在猶太州下列寧斯闊耶口岸修建跨境鐵路橋(即同江大橋,該橋修成後可為公司每噸鐵礦石節省運費5~6美元);出資4億美元改造下列寧斯闊耶口岸至猶太州首府比羅比詹的鐵路,投資8億美元連通阿穆爾州加林鐵礦至西伯利亞鐵路干線的鐵路運輸。
⑼ 俄羅斯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概況
87.俄羅斯礦產資源的開發現狀
俄羅斯37%的礦產資源已投入工業開發。采礦業在俄經濟困難時期對國家經濟生存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20世紀90年代在礦產(不包括金剛石)開采量下降的情況下,俄一些礦產(包括煤、鎳、鈷、鐵、稀有金屬、鉑、金剛石、磷灰石、鉀鹽等)開采量仍佔世界的一定比重,並且是世界最大的主要有色金屬鋁、銅、鎳的出口國。礦產原料及其加工品(不包括石油天然氣)的出口佔俄外匯收入的20%以上。俄礦產資源的絕大部分集中在其東部的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該地區蘊藏著全俄80%以上已探明的各種礦產資源,儲量潛在價值為25萬億美元,是俄羅斯最主要的礦物原料基地。而且,也是當今世界僅存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較差的地區。
俄羅斯共有礦產資源開采機構7799個,生產加工企業216896個,電、氣、水生產和供應的機構44161個,從業人員1204.1萬人。
2007年俄羅斯礦產資源開采業的產值為44730億盧布,比2006年增長1.9%,其中燃料動力礦產資源開采業的產值比1991年增長6.6%,比2006年增長1.9%。俄羅斯礦產資源加工業的產值為130090億盧布,比2006年增長9.5%;焦炭和石油產品比2006年增長2.9%,化工生產比2006年增長6%,非金屬礦產品生產比2006年增長10.3%,金屬製品生產比2006年增長2.1%,電、氣、水生產和供應的機構的產值為21330億盧布,比2006年減少了0.2%。2007年俄羅斯礦產資源開采業的利潤額為27657.29億盧布,盈利率為18.6%。
88.俄羅斯的礦產資源開采業情況
2007年俄羅斯礦產資源開采業產值44730億盧布,礦產資源開采機構全年平均工作人員965000人。截至2006年年底全俄羅斯共有焦炭和石油產品生產機構955個(2005年為795個),2007年焦炭和石油產品生產機構產值為14260億盧布(2006年為19400億盧布),全年平均工作人數133000人,利潤額為4735.73萬億盧布,石油初加工產品2.29億噸。
89.俄羅斯礦產資源開采業的固定基金額
2007年年初俄羅斯礦產資源開采業的固定基金額為40810億盧布,礦產資源加工業的固定基金額為42180億盧布,電、氣、水生產和供應的機構的固定基金額為36060億盧布。
90.俄羅斯主要礦產品的開采量
2007年開採煤炭3.15億噸(2006年為3.06億噸),燃料煤130萬噸(2006年為140億噸),石油和天然氣凝析油4.91億噸(2006年為4.81億噸),天然氣6510億立方米(2006年為6560億立方米),商品鐵礦1.05億噸(2006年為1.02億噸),建築材料3.73億立方米(2006年為3.17億立方米),食用鹽220萬噸(2006年為280萬噸)。
91.俄羅斯焦炭和石油產品生產情況
截至2006年年底,全俄羅斯共有焦炭和石油產品生產機構955個(2005年為795個),2007年焦炭和石油產品生產機構產值為14260億盧布(2006年為19400億盧布),全年平均工作人數133000人,利潤額為4735.73萬億盧布,石油產品初加工2.29億噸。
92.俄羅斯非金屬礦產品生產情況
截至2006年年底,全俄羅斯共有其他非金屬礦產品生產機構13562個(2005年為13182個),2007年產品運出額為8280億盧布(2006年為5690億盧布),全年平均工作人數為668000人,利潤額為1516.03萬億盧布(2006年為859.27萬億盧布),室內用牆面上釉瓷磚6890萬立方米(2006年為6440萬立方米),地板用上釉瓷磚694萬立方米(2006年為5900萬立方米),牆用材料185億標准塊(2006年為163億標准塊),其中建築用轉131億標准塊(2006年為116億標准塊),水泥5990萬噸(2006年為5470億噸),鋼筋混凝土構建2890萬立方米(2006年為2560萬立方米),石棉水泥板1866標准塊(2006年為2007標准塊)。
93.俄羅斯冶金業生產情況
截至2006年年底,全俄羅斯共有冶金生產機構17754個(2005年為16565個),2007年產值為29560億盧布(2006年為24160億盧布),全年平均工作人數116.2萬人,利潤額為4735.73萬億盧布。
94.俄羅斯礦產資源加工業主要產品產量
見表3-1。
表3-1 俄羅斯礦產資源加工業主要產品產量
95.俄羅斯的發電量
見表3-2。
表3-2 俄羅斯的發電量 單位:億千瓦/小時
96.俄羅斯的主要工業區
(1)聖彼得堡工業區。聖彼得堡是俄羅斯最大工業區。又稱中央工業區。主要是加工製造業。
(2)莫斯科工業區。主要為加工製造業。
(3)新西伯利亞工業區。主要是石油、煤炭生產加工區。
(4)烏拉爾。主要為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區。是俄羅斯最大的冶金工業區。
(5)頓巴斯。主要為煤炭生產區。
(6)庫茲巴斯。主要為煤炭、石油生產加工區。
(7)卡拉干達。主要為各種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區。
(8)埃基巴斯圖茲。主要為資源生產加工區和石油、煤炭生產加工區。
(9)庫爾茨克。主要為加工工業區。
(10)坎斯克阿欽斯克。能源、資源、加工綜合工業區。
97.俄羅斯礦產資源開采業引進外資情況
2007年俄羅斯礦產資源開采業引進外資實際到位158.60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136.70億美元,有價證券投入1800萬美元,其他投入21.72億美元。截至2007年年底,俄羅斯引進外資實際到位2205.95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1030.60億美元,有價證券投入67.28億美元,其他投入1108.07億美元。截至2007年年底,俄羅斯礦產資源開采業引進外資412.81億美元,占引進外資總額的18.7%,其中直接投資297.67億美元,有價證券投入0.62億美元,其他投入114.52億美元。截至2007年年底,俄羅斯燃料動力礦產資源開采業引進外資374.9681億美元,占引進外資總額的17%,其中直接投資290.20億美元,有價證券投入0.55億美元,其他投入84.21億美元。截至2007年年底,俄羅斯非燃料動力礦產資源開采業引進外資37.85億美元,占投資總額的1.7%,其中直接投資7.47億美元,有價證券投入0.07億美元,其他投入30.31億美元。
98.《俄羅斯2020年前能源戰略》的政策導向
通過對外經濟活動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同時評估出口、進口和過境運輸政策的相關後果,以及俄羅斯公司參與世界能源和資本市場的情況;
鼓勵商品出口結構多樣化,增加更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比重;
開拓能源銷售市場,並在確保經濟合理性的前提下,擴大俄羅斯公司參與國際市場的地理范圍;
支持積極引進外資的項目;
在能源領域開展新形式的國際合作,包括科技方面的合作;
在能源領域外貿調控方面,建立國家政策的協調機制。
鞏固俄羅斯在國際石油和天然氣市場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它有助於在今後20年內最大限度地挖掘燃料動力綜合體的出口能力,並為保障國家經濟安全作出貢獻,同時可使俄羅斯繼續擔當歐洲國家和整個國際社會的穩定而可靠的夥伴。
2020年前,俄羅斯將作為重要的能源供應者參與保障國際能源安全,這將是國際能源領域一個新的因素。
在歐洲和亞洲的毗鄰地區建立統一的能源和能源運輸基礎設施,發展國際能源運輸體系,保障能源過境運輸免遭不平等待遇等,都符合俄羅斯的戰略利益。
為此,國家將鼓勵俄羅斯的股份公司制定並實施大規模的天然氣、石油和電力國際運輸項目,並且既在西方,也在東方實施此類項目。
鑒於俄羅斯獨特的地理和地緣政治位置,能源過境運輸問題對其而言意義特殊。俄羅斯完全有條件,使能源過境運輸既確保自身的能源供應,又保障能源的有效出口,同時靠發揮過境運輸職能獲得收入。
俄羅斯是能源出口大國,是向獨聯體國家出口能源的主要國家。今後幾年內,能源出口既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決定俄羅斯在世界上的經濟和政治地位的關鍵因素。根據上述對外能源政策,俄羅斯在能源領域的國際活動將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出口能源;
在其他國家勘探和開發能源;
加強在其他國家國內能源市場的存在,共同擁有這些國家的能源銷售網和能源基礎設施;
吸引外國對俄羅斯能源生產、運輸和企業改造的投資;
組織與鄰國電力聯網的同步工作;
能源的過境運輸。
99.俄羅斯遠東和外貝加爾地區能源政策的基本方針
(1)挖掘節約能源的潛力;
(2)根據本地區燃料短缺而水電潛力巨大的特點,將水電站作為地區電力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來發展;
(3)側重開發和開采具有地區意義和地方意義的燃料產地,是保障遠東和外貝加爾地區內部對燃料需求的主要方向;
(4)地區熱力供應的新構想是將熱力來源小型化,即建設使用蒸汽、燃氣和燃氣渦輪裝置中小型中央熱電站;
(5)用新的、更節能和生態純凈型設備,包括中小功率的裝置來更新電站、中心熱電站和鍋爐房的主要設備;
(6)對北部和交通閉塞地區的能源供應問題予以特別關注;
(7)使遠東和外貝加爾各地的燃料動力部門的發展和功能發揮與東西伯利亞和相鄰國家更合理地協調起來;
(8)遠東和外貝加爾能源政策的實施應由相應的經濟、法律、組織等方面的管理機制來保證。
這個子綱要把開發薩哈林大陸架和薩哈共和國(雅庫特)石油和天然氣作為發展遠東燃料動力綜合體的主要項目。綱要還提出了2005年遠東燃料動力綜合體的產量目標:天然氣開采量將達到220億立方米;石油產量將滿足遠東地區對石油產品需求量的50%~60%(現在僅為7%~8%);煤炭產量將達到8500萬噸,幾乎能保證這一地區對固體燃料的需求;電力部門將使布列亞水電站全部投產發電。
⑽ 俄羅斯礦產資源的特點是什麼
一.黑色金屬礦產
俄羅斯黑色金屬礦產主要集中在中部黑土經濟區、烏拉爾和西西伯利亞經濟區(表6)。鐵礦石探明儲量在世界上占第二位,但品位不高,平均含鐵量只有35 .9%。 錳礦石至今仍未發現大型富錳礦床,探明儲量中錳的平均儲量只有20%。鉻鐵礦的質量也不太令人滿意,岩漿型鉻鐵礦的平均品位只有28%(Cr2O3)。
1)鐵 按照2002年1月1日俄羅斯國家平衡表,俄羅斯擁有172個鐵礦床,A+B+C1級探明儲量566億噸,鐵平均品位35 .87%(表7)。 這些儲量的87%集中在35個大型礦床中,其中16個正在開發,19個是國家儲備礦床。在開發的大型礦床中,10個是用露采法開采,6個地下開采。
錳礦石主要的表內儲量為碳酸錳,集中在科麥洛沃州的烏辛礦床(9851.6萬噸)、波魯諾奇礦床組(4150萬噸)。
碳酸錳礦主要是錳方解石和鈣菱錳礦。菱錳礦的質量較好(26~30%Mn),與喬治亞恰杜爾的1級商品礦石及烏克蘭錳冶金綜合體的產品質量類似。碳酸錳礦用傳統方法很難分選。因而,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烏魯傑良礦床含8~10% Mn的錳灰岩可用於高爐、鋼合金和鐵合金的生產。
約640萬噸的氧化錳礦石探明儲量(包括C2級含量)集中在猶太自治共和國南辛甘礦床中。科米共和國、烏拉爾和西伯利亞氧化錳礦石的儲量可增加到1200萬噸。這些礦石中有820萬噸應算作混合型錳礦石,其中610萬噸為工業儲量,Mn品位20.8%。
儲量還未批準的大型礦床--波洛任礦床的初級資源約為26760萬噸,氧化錳礦石約佔40%。該礦床礦石總的特點是磷含量高,達0.8%,但礦床中可劃分出低磷錳礦石(P≤0.3%)地段,儲量約3000萬噸。
俄羅斯的氧化礦石一般是褐錳礦和黑錳礦,及少量硬錳礦、軟錳礦,含量不同的菱錳礦、錳方解石、薔薇輝石。礦石一般易選,合指標的精礦符合冶煉品級(42~48%Mn)。
難選的氧化礦石中有5~6%的高質量的過氧化礦石(46~55%Mn)。
經過研究和地質經濟重新評價後,認為必須解決南辛甘和比德扎氧化錳-碳酸錳礦石的開發問題。伊爾庫茨克州烏特胡姆大型碳酸鹽-硅酸鹽礦石的開發應進行技術研究。
目前在赤塔州的格洛莫夫礦床開采錳礦石。此外,隨著2002年進行的勘探,在科麥洛沃州的杜爾諾夫小礦床順便採到9000噸礦石。
俄羅斯錳礦石的預測資源為8.41億噸(錳平均品位17%),比探明的表內儲量多4.4倍。其中4.55億噸(54.1%)位於東西伯利亞和遠東,5000萬噸位於中部地區,1.5億噸位於烏拉爾。對於冶金最寶貴的氧化礦石為3.8億噸,占預測資源的45%,但其中錳的品位很低(10~20%)。
3)鉻(Cr2O3) 前蘇聯鉻礦石的生產曾佔世界第2位。俄羅斯和哈薩克都冶煉鉻鐵合金,而且俄羅斯的鐵合金廠完全依靠哈薩克的鉻礦石原料。俄羅斯薩拉諾夫礦山低質量的礦石基本是運到烏克蘭,用於生產含鉻的耐火材料。前蘇聯解體後,來自哈薩克的熔煉品級的鉻礦石大大減少。俄羅斯的鐵合金廠只能使用薩拉諾夫礦山耐火材料級的鉻礦石,這樣就提高了生產成本,降低了產品質量,因而,鉻鐵合金產量減少一半。
俄羅斯鉻礦物原料基地儲量數量,特別是礦石質量很不令人滿意。6個鉻礦床投入工業開發(表9)。 目前正在開發耐火級低質量礦石組成的彼爾姆州薩拉諾夫主礦床;正在勘探穆爾曼斯克州的索普切夫湖礦床;從2002年開始開發阿加諾澤爾湖礦床,該礦床的B+C1+C2級探明儲量共有2658.8萬噸。
俄羅斯鉻礦石的預測資源有48613萬噸,比2003年初計算的平衡表內儲量多10.6倍。預測資源集中在科拉半島、卡累利阿、極地烏拉爾,並且是冶煉品級(48.8%)和化學品級(49.6%)。
4)鈦 俄羅斯鈦的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一位。在13個礦床中統計了鈦的探明儲量,其中開發的只有2個--穆爾曼斯克的羅沃澤爾礦床和阿穆爾州的庫拉納赫礦床(試驗性開采)。主要的鈦儲量產出在科米共和國的雅列格礦床和車里亞賓斯克州的梅德維傑夫礦床。從快速開發的觀點看來,最有前景的是奧姆斯克州的塔爾砂礦床、下格羅德州的魯科揚諾夫礦床和托姆斯克州的圖干礦床。
同國外礦床比較,俄羅斯鈦礦物原料基地質量中等。
在鐵、鈦、釩的儲量中,鈦磁鐵礦礦石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國外證實儲量中,6.5%的鐵礦石、約60%的TiO2和90%的V2O5屬於這種工業類型,而俄羅斯,這3個數據分別為18%、54%和80%。
俄羅斯擁有全世界約50%的釩鈦磁鐵礦礦石儲量。在俄羅斯全境發現並在不同程度上評價了40多個鈦磁鐵礦礦床。這些礦床的主要礦物是鈦磁鐵礦、鈦鐵礦、有時有鈣鈦礦和磁鐵礦。主要成礦礦物的比例變化,從帶有鈦鐵礦、鈦磁鐵礦的鈦磁鐵礦變為帶有磁鐵礦、鈦磁鐵礦的鈦鐵礦。在一些礦床中,霞石也有工業意義。
2001年1月1日的俄羅斯國家礦產儲量平衡表計算了6個鈦磁鐵礦礦床的鐵礦石儲量,和2個綜合性霞石-磷灰石礦床中的鈦磁鐵礦儲量。在6個鈦磁鐵礦礦床中計算了鈦的儲量,其中4個是鈦鐵礦-鈦磁鐵礦礦石,1個是磷灰石-鈦鐵礦-鈦磁鐵礦礦床,還有1個是鈦磁鐵礦礦床。
除了同國際類似的鈦磁鐵礦礦床外,俄羅斯還擁有其他類型的礦床,地質成因獨特的含鈦磁鐵礦礦床。希比內霞石礦床的含榍石和鈦磁鐵礦的礦床就是這樣的礦床,分選時可順便得到鈦磁鐵礦和榍石精礦。
鈦磁鐵礦礦床除原生的岩漿礦床外,已知還有砂礦床--濱岸海相和沖積相砂礦。車里亞賓斯克州愛河流域已知有沖積相鈦磁鐵礦砂礦。探明幾千萬億m3的含鈦磁鐵礦和鈦鐵礦的砂礦,二氧化鈦平均含量約13公斤/ m3,或約1%的TiO2。砂礦很貧,作為表外儲量。
二.有色金屬礦產和稀有金屬礦產
1)銅 俄羅斯列入儲量表的銅礦床有123個,銅的原料基地主要在東西伯利亞(諾里爾斯克和烏多坎礦區)和烏拉爾。
大多數銅生產國最具工業意義的是斑岩銅礦,而俄羅斯與其他國家不同,約半數的A+B+C1級探明儲量和2/3以上的開采量是硫化物型銅鎳礦床(見表10)。這些礦床的特點為多種組份,除銅鎳之外,還含有大量的鈷、鉑族元素、金及其他貴金屬。礦石中主要組份的品位高,即使在極北地區相當惡劣的條件下開采也還能夠贏利。與此相反,砂岩銅礦與國外情況類似,占探明儲量的20%多,主要集中在赤塔州的烏多坎礦床中,由於礦床位於開發程度很低的山區,地理經濟狀況不好,而且礦石質量較差而未開發。
銅探明儲量和銅生產的主要地區是東西伯利亞和烏拉爾。
俄羅斯銅礦的勘探和開發程度都比較高,A+B+C1級探明儲量占表內總儲量的77.5%,其中46.1%(34個礦床)已投入開發,15%准備開發(15個礦床),38.8%(53個礦床)列為儲備礦床。總的探明儲量中,積極儲量佔61.2%。銅的預測資源量與探明儲量大致相等。
2)鉛 俄羅斯鉛的探明儲量佔世界第3位(位於澳大利亞和哈薩克之後),但就鉛礦石質量和礦山技術開發條件俄羅斯遠比國外礦床差。
據2003年1月1日狀況,俄羅斯鉛的礦物原料基地為98個礦床。礦床的探明程度相當高:A+B+C1級儲量佔71%,C2級儲量佔29%。91%的A+B+C1+C2級儲量分布在鉛鋅礦床中。鉛儲量在俄羅斯分布不均,約84%的儲量位於西伯利亞地區,其中65%分布在正在開發的戈列夫斯克礦床、和作為國家儲備的霍洛德寧和奧澤爾礦床中。2002年,正在開發的有17個礦床。
鉛的預測資源約佔俄羅斯總儲量的46%。其可靠程度不太高,約60%是P2級儲量。
預測資源中大多數是黃鐵礦多金屬礦床(53%)和鉛鋅矽卡岩礦床(16.3%)。 在現有采礦企業地區,預測資源質量同當地現有的表內儲量相當。
目前鉛礦物原料基地的狀況不太令人滿意。工業級的鉛儲量比1990年減少30%。
3)鋅 俄羅斯的鋅儲量佔世界第一位,但是,就礦石的質量和礦床開發的礦山技術條件來說,俄羅斯鋅礦物原料基地比國外的遜色很多,Zn平均品位只有2.2%,而澳大利亞為12.8%,加拿大7.3%,中國8%,印度5%。
據2003年1月1日情況,俄羅斯鋅礦物原料基地包括140個礦床,探明程度很高:A+B+C1級儲量佔75%。約70%的鋅儲量是在鉛鋅礦床中。儲量占第2位,開采量占第一位的是銅黃鐵礦礦床,這種礦床主要礦產是銅。68%的儲量集中在西伯利亞地區,而且其中53%是在3個鉛鋅礦床中:科爾巴里辛礦床、奧澤爾礦床和霍洛德寧礦床。鋅儲量第2、開采量第1的是濱伏爾加地區,佔18%的儲量和60%的開采量,這里的鋅是在銅黃鐵礦礦床中。2002年這里在開發28個礦床的儲量。
俄羅斯鋅的預測資源約占平衡表總儲量的55%。可靠程度不高,約38%的預測資源為P3級,46%為P2級。36%的預測資源集中在濱伏爾加地區,在銅黃鐵礦礦床中。西伯利亞地區的預測資源佔27%,其中主要部分是魯德內阿爾泰多金屬成礦帶和薩拉伊爾礦區的黃鐵礦多金屬礦化。預測資源中礦化的主要地質工業類型是銅黃鐵礦(46%)和黃鐵礦多金屬礦化(29% )。現在采礦企業地區鋅預測資源的質量同當地現有的表內儲量類似。
4)鎳 俄羅斯鎳儲量佔世界第5位,而證實儲量佔世界第2位。礦物原料基地為硫化物銅鎳礦和硅酸鹽鎳礦床。按照2003年1月1日狀況,國家平衡表上的鎳礦床共計39個。
大多數探明的鎳儲量集中在12個硫化物銅鎳礦床中,9個在穆爾曼斯克州,3個在泰梅爾(多爾加諾-涅涅茨)自治共和國。這些礦床包括了俄羅斯近90%的鎳儲量。計算的所有16個硅酸鹽鎳礦床的礦石都位於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車里亞賓斯克州和奧倫堡州。總儲量約佔俄羅斯總儲量的10%。
礦石中鎳的平均品位相當低(0.99%)。這種類型的礦床有些大型礦床,奧倫堡州的布魯克塔爾礦床(占總儲量的6.9%)和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的謝洛夫礦床(占總儲量2.2%)。
俄羅斯開採的硫化銅鎳礦石(鎳品位1.6~1.7%)同國外採到的同類礦石質量相當。
硅酸鎳礦石的質量比國外的同類礦床差很多--俄羅斯鎳礦石的平均品位為1%以下,其他國家從1.2~2.1%。
鎳的預測資源為所計算的國家平衡表的105%,其中硫化礦石為102%,硅酸礦石為126.8%。鎳總資源的11.4%為P1級資源,P2和P3級資源分別為62.4%和26.2%。70%的預測資源及所有的富礦石資源分布在現有企業地區。在一些新的含鎳地區,如卡累利阿共和國、阿爾漢格爾斯克州、阿爾泰、克拉斯諾雅爾斯克和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堪察加州等集中了約30%的預測資源。
5)稀土、鉭、鈮 這三種礦產主要集中在北部經濟區(穆爾曼斯克州)、東西伯利亞經濟區(特瓦共和國、克拉斯諾雅爾斯克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和赤塔州)以及遠東經濟區(薩哈雅庫特共和國)。釔族稀土元素的探明儲量約為150萬噸。
鉭 俄羅斯的鉭儲量居世界領先地位,但礦石質量遠不如主要生產國。
在20個礦床中計算了平衡表內儲量。1998年只開發了穆爾曼斯克州的羅沃澤爾礦床,礦石中Ta2O5的平均品位只有0 .015% 。
重新評價表明,只有54%的平衡表內儲量贏利,即正在開發的羅沃澤爾礦床、伊爾庫茨克州的別洛吉明礦床和維什尼亞科夫礦床、赤塔州的礦石易分選的卡圖京礦床。
由於地理經濟條件復雜,位於特瓦共和國的最大型烏魯格-坦澤爾礦床屬於不積極儲量。
鉭礦物原料基地進一步發展的任務不在於增加數量,而在於提高質量。
鈮 俄羅斯鈮的探明儲量佔世界第一位,但是,探明礦床的礦石很貧,Nb2O5的平均品位只有0.175%。薩哈雅庫特共和國托姆托爾鈮-稀土礦床富礦石中Nb2O5的品位為7~8%。
幾乎90%的鈮儲量集中在4個大型礦床中:別洛吉明礦床32%,烏魯格-坦澤爾礦床22%,羅沃澤爾礦床18%,卡圖京礦床16%。
在重新評價時,烏魯格-坦澤爾礦床被歸入不積極儲量。
6)鋁(Al2O3) 俄羅斯鋁釩土原料的探明儲量佔世界第7位。
生產氧化鋁的主要原料是鋁土礦。2003年1月1日的國家平衡表計算了60個鋁土礦礦床,其中13個正在開發。所有礦床的探明程度都很高,84%的鋁土礦儲量已由國家儲委批准為A+B+C1級。
大多數國內鋁土礦礦床的特點是原料品級低,鋁硅比為5。在北烏拉爾採到質量最好的鋁土礦(占國內鋁土礦總開采量77%)。但是,北烏拉爾礦床的特點是水文地質條件十分復雜,深部很難開采,開采量很難增加。因而,俄羅斯的鋁工業近15年高質量的鋁土礦短缺。依靠自有資源,對鋁土礦的需求只能滿足40%。 氧化鋁和鋁工廠生產原料基地分散。約75%的氧化鋁在俄羅斯歐洲部分的烏拉爾生產,85%的初級鋁的生產能力位於西西伯利亞和東西伯利亞。
鋁土礦的預測資源為2.9億噸,其中P1級為7100萬噸,P2級1900萬噸,P3級1000萬噸。大量的資源分布在中部黑土經濟區和烏拉爾地區。
俄羅斯擁有大量的霞石資源,一部分是在穆爾曼斯克州磷灰石-霞石尾礦中,另外是在
磷灰石礦床的探明儲量中。但是,建立以霞石礦石為基礎的氧化鋁生產可能性有限,其中主要原因是能耗高(比從鋁土礦中生產氧化鋁能耗高1~2.5倍)。
此外,明礬岩礦石可作為獲取氧化鋁的原料。在俄羅斯,發現明釩岩礦石工業礦床遠景是濱海邊疆區:僅阿斯庫姆礦床的儲量估計就有4 .46億噸,明釩岩平均品位26 .1%。已知的還有謝列霍夫礦床,其儲量估計有明礬岩礦石4 .5~5億噸。
7)錫 俄羅斯共有274個錫礦床,其中原生礦122個,砂礦152個。大部分儲量位於遠東經濟區。4個聯邦主體--薩哈雅庫特共和國、濱海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楚科奇自治共和國,幾乎佔有95%的探明儲量。歐洲部分(卡累利阿共和國)錫的探明儲量只佔總儲量的0.4%。
俄羅斯原生錫礦床的錫儲量具有決定性的意義(87.4%). 儲量大於10萬噸的大型礦床位於東雅庫特、楚科奇和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其中只有薩哈雅庫特共和國的傑普塔特礦床在開采。錫礦的積極儲量只佔探明儲量的27%,一些大型的網脈狀礦床等由於錫品位低,它們的儲量都屬於不積極儲量。
8)鎢(WO3) 俄羅斯鎢的探明儲量在中國和哈薩克之後佔世界第3位。但其礦物原料基地同其他國家的結構不同,儲量中主要是矽卡岩地質工業類型的礦石。質量比國外差得多。鎢礦石平均品位中國為0.4%,哈薩克為0.3%,俄羅斯的原生礦床中鎢的平均品位只有0.09%。平衡表總儲量中約有76%是A+B+C1級。
2003年1月1日狀況,國家平衡表計算了95個礦床的儲量。其中43個是砂礦床,儲量不到總儲量的1%。約一半的平衡表內儲量集中在北高加索,約1/3分布在東西伯利亞,約20%在遠東。約70%的平衡表內儲量集中在5個大型礦床中--北高加索的特爾內阿烏茲礦床、克提-傑別爾金礦床、布里亞特共和國的英庫爾礦床、馬洛-奧伊諾戈爾礦床、赤塔州的布格達英礦床。
俄羅斯鎢的預測資源約為總儲量的50%。59%分布在遠東,25%在西伯利亞地區。可靠水平不高,約65%為P3級,34.5%為P2級。鎢礦化的主要工業類型(50%以上的儲量)是矽卡岩礦床。礦石的主要成份是白鎢礦,黑鎢礦型約占總儲量的17%。預測資源的質量同表內儲量類似,鎢的品位一般不超過0.8~1%。
總的來說,俄羅斯鎢礦物原料基地的狀況不令人滿意。工業級別的儲量比1990年減少12%,而開采量減少4/5。
9)銻 俄羅斯銻的探明儲量佔世界第4位。銻的探明儲量約為23 .7萬噸。所有銻礦床都是綜合性礦床,含金、銀、鉛和鋅。俄羅斯最大的銻儲量產在金-硫化物礦石中。
俄羅斯銻礦物原料基地的質量相當高:銻品位從9.9% (烏傑列伊礦床)到20~24%(薩雷拉赫礦床,謝恩塔昌礦床),同中國採到的礦石可比,而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銻生產國。
國家平衡表計算了位於西伯利亞和遠東的9個礦床的儲量。銻礦物原料基地的基礎是薩哈雅庫特共和國的質量獨特的薩雷拉赫和謝恩塔昌金硫化物礦床,這兩個礦床的儲量分別為俄羅斯銻總儲量的28.8% 和35.1%。目前在薩雷拉赫礦床和馬爾坦礦床開采銻礦石,所采礦石的數量比1991年減少80%。銻的預測資源為19萬噸,其中87%為P2級和P3級。東西伯利亞的脈狀石英-金-輝銻礦礦床中的預測資源估計佔42%,鈣質交代硅質岩型礦床中佔58%。
10)鉬 國家平衡表計算了13個礦床的鉬儲量,占計算的A+B+C1+C2級所有儲量的89.5%。在綜合礦床中,只計算了10.5%的鉬儲量。
俄羅斯鉬的探明儲量主要集中在東西伯利亞(82%)、卡巴爾金諾-巴爾卡共和國(14%)和卡累利阿共和國(4%)。
只有50%的探明儲量屬於積極儲量。積極儲量的6個儲備礦床只剩3個。布里亞特共和國的馬洛-奧伊諾戈爾礦床、阿加斯克爾礦床和卡累利阿共和國的羅巴什礦床屬於非贏利的。
只有開發布里亞特的奧列基特坎礦床,開發鉬品位0 .14%的富礦石才能根本解決鉬及鉬對工業保障問題。
鉬的預測資源同平衡表內儲量基本相等,但可靠性很低,63.3%為P3級,34.8%為P2級。57%的預測資源集中在赤塔州。
三.貴金屬和金剛石
1)金 截至1999年1月1日,俄羅斯共查明5624個金礦床,其中221個是原生礦床(2005年為243個),5275個砂金礦床,128個為綜合性礦床。原生金礦床主要集中在東西伯利亞和遠東;砂金主要分布在5個地區:楚科奇自治區、薩哈雅庫特共和國、馬加丹州、伊爾庫茨克州和阿穆爾州;含有伴生金的綜合性礦床主要集中在奧倫堡州、巴什基爾自治共和國及泰梅爾自治區。儲量和資源量的分配是:原生金礦床佔有54 .3%的儲量和78%的預測資源量;砂金佔有18 .1%的儲量和10 .5%的資源量;綜合性礦床伴生金佔有27 .6%的儲量和11 .5%的資源量。
據2006年Б.И.Беневольский的資料,俄羅斯原生礦床金的儲量達4300噸,佔俄羅斯金儲量的53%;砂金礦床金儲量為1400噸,佔17.7%;綜合性礦床伴生金儲量2400噸,佔29.3%.
2)銀 在俄羅斯,有245個礦床計算了銀儲量。儲量主要集中在含銀的綜合性有色金屬礦床和銀含量不高的礦床中。19個獨立銀礦床占銀儲量的24.7%,平均銀含量超過400g/t 。獨立銀礦床主要集中在馬加丹州的杜卡特、魯納、戈爾佐夫等礦床和薩哈雅庫特共和國的上梅恩克切礦床中。含銀的綜合性礦床中,銀儲量的23.3%集中在含銅黃鐵礦礦床中,其銀的平均含量為4~5 g/t到10~30g/t;15.8%集中在鉛鋅礦床中,銀的平均含量為43 g/t;金屬銅鎳硫化物礦床和含銅砂岩礦床各集中了9~9 .5%的銀儲量,它們的銀含量在4~20 g/t 。
3)鉑族金屬 鉑族元素的儲量都集中在泰梅爾自治共和國諾里爾斯克礦區的綜合性銅鎳礦床中。穆爾曼斯克州的礦床生產的鉑族金屬不到1%。在烏拉爾、科里亞基、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和雅庫特的砂礦中含有不到1%的鉑族金屬儲量,主要是鉑。其他綜合性礦床在平衡表總儲量中所佔比重很少。
1991~1995年,諾里爾斯克礦區產量減少38%,因而鉑族金屬的開采總量縮減。但從1996年開始,年開采量緩慢回升。近幾年,由於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和科里亞克自治共和國的富砂礦床投產,俄羅斯的砂鉑開采量比1991年提高5倍。
諾里爾斯克地區鉑族金屬礦物原料基地的發展前景對於俄羅斯十分重要。主要問題是選擇性開采最富的礦石,因而礦石品位下降,產量減少。開發的儲量中,品位10~14克/噸的富礦石佔32%,而富礦石的開采量佔87%。另一個問題是利用傳統的銅鎳礦石選礦工藝,作為伴生組份得到鉑族金屬。這種方法導致鉑族金屬的大量損失,因而迫切問題是在諾里爾斯克的開采中採用類似國外礦床採用的新的選礦工藝方法。回收率的提高有助於提高生產的贏利水平,將礦床上部浸染礦石和硫化物少的礦層納入開采范圍。
泰梅爾自治共和國具有很大的鉑族金屬預測潛力。目前還未計算礦床上部含鉑鈀層的遠景,根據國際鉑鈀行情的變化決定是否對作為鉑鈀原料的浸染礦石進行地質經濟重新評價。
4)金剛石 截至1999年1月1日,有51個金剛石礦床計算了儲量,其中19個是原生礦床,32個為砂礦,但是大約95%的探明儲量集中在原生礦床中。在開採的礦床中,金剛石的平均含量比國外高1~3倍,然而寶石級金剛石的含量只相當於國外的40%左右。
俄羅斯金剛石探明儲量和預測資源佔世界第一位。而且,78%的工業儲量集中在雅庫特,約22%的儲量集中在阿爾漢格爾斯克州,烏拉爾地區佔0.3%。
97%的工業儲量集中在原生礦床中,其中54.3%適合用露采方式開采,42.7%適合地下開采。砂礦中只有3%的儲量。
雅庫特含金剛石區位於雅庫特西部,面積約90萬平方公里。目前有7個含金剛石區,其中4個正在進行工業開發。這4個正在開發的地區是:
1. 小勃圖鄂畢含金剛石區(和平市地區),具有探明的岩筒「和平」 、「國際」 及大量的砂礦。
2. 達爾德諾-阿拉基特地區(烏達奇內市和艾哈爾鎮地區),具有探明岩筒「烏達奇內」 、「艾哈爾」 、「色特坎」 、「尤畢列伊」 、「扎爾尼查」 和「共青團」 。
3. 阿納巴爾地區,最北部的後極地礦山采選聯合企業就在這里,該企業正在開發埃別里亞赫河流域的砂礦床。
4. 中馬爾辛地區,不久前發現的岩筒「勃圖鄂畢」 和「紐爾賓」 已投入開發。
阿爾漢格爾斯克州金剛石工業儲量原料基地是羅蒙諾索夫礦床,該礦床包括6個相距不遠的金伯利岩筒:「波莫爾」 、「阿爾漢格爾斯克」 、「卡爾平-1」 、「卡爾平-2」 、「先鋒」 、「羅蒙諾索夫」 。其中第1個為表外儲量,其他為工業儲量。
提曼-烏拉爾地區原料基地主要分布在彼爾姆州維謝爾河流域,為砂礦床,適合單獨開采和採掘式開發。
雅庫特地區和阿爾漢格爾斯克地區具有最可靠的金剛石工業儲量增長前景。能夠保證金剛石開采工業進一步發展。薩哈雅庫特共和國最有前景的是中馬爾辛、達爾德諾-阿拉基特、小勃圖鄂畢、穆諾-秋恩格、濱勒拿河和阿納巴爾含金剛石地區,其中有些已在開採金剛石,有些還未進行開采工作。
此外,具有發現金剛石礦床遠景的還有西伯利亞地台南部、克拉斯諾雅爾斯克邊疆區和伊爾庫茨克州。
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最有發現金剛石新礦床遠景的是阿爾漢格爾斯克州西北地區。
四.非金屬礦
俄羅斯的非金屬礦產很多,本文僅就幾種主要的非金屬礦產(磷、鉀鹽、螢石和菱鎂礦、建築石材和水泥原料)做一簡單介紹。
1)磷礦 目前在俄羅斯有50個磷礦床,其中20個是磷灰石礦床,30個磷塊岩礦床,前者主要分布在西北經濟區的穆爾曼斯克州,希比內礦床是舉世聞名的磷灰石礦床。後者主要分布在伏爾加-維亞特經濟區和中部經濟區(表11)。全國磷礦床探明儲量為9.82億噸(P2O5),其中磷灰石礦床儲量為7.711億噸,磷塊岩礦床儲量為2.109億噸(表12). 俄羅斯磷塊岩礦床還是很有遠景的,在中部經濟區就查明有250多個礦床和礦點,礦石儲量和資源量合計達到50億噸(表12)。表13列出了磷礦岩礦床在各個州的分布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