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上網球打得最好的國家是哪個
傳統強國實際上可以從四大公開賽就可以看出,四大傳統強國是澳大利亞、法國、英國和美國 不過隨著現代網球運動的普及,許多國家都涌現很多高水平的選手~
現在整體實力最強的應該是:
俄羅斯,在女單方面前十的球員中俄羅斯佔了半壁江山,而男單方面有長期穩居前十的達維登科,兩屆大滿貫冠軍得主薩芬,還有安德烈夫、圖薩諾夫、尤茲尼這些排名在前二三十的選手~
西班牙:有現世界第一納達爾、前世界第一費雷羅、莫亞,長期穩定在前十的費雷爾,前世界前十羅布雷多,排名在前二三十的洛佩茲、沃達斯科等等~
法國:男子有世界前十的加斯奎特,前世界前十格羅斯讓,今年澳網亞軍特松加,女子有前世界第一、兩屆大滿貫冠軍得主毛瑞斯莫、皮爾斯,潛力新人格洛文、科內特,整體實力也很不錯
塞爾維亞:現在男子世界第三的德約科維奇,女子世界第一揚科維奇和前世界第一、法網冠軍伊萬諾維奇
瑞士:天王費德勒,公主辛吉斯,瑞士精靈施耐德
塞爾維亞和瑞士有些相似的是:個別球員的實力很突出,尤其是瑞士,費德勒和辛吉斯都可以稱得上是傳奇人物,但是除去這些人之外的其他人實力相差太多,並沒有形成很大的集團,這一點上不可以和西俄相比。
相反的,傳統四大強國的地位正在逐漸下降。澳大利亞人已經二十幾年沒有在本土奪冠,休伊特狀態日下而其他選手水平也不高。英國更是如此,在最近幾十年裡只有男子選手幾次大滿貫決賽的經歷而已。而美國自從桑普拉斯、阿加西、考瑞爾的全盛時代過去之後,羅迪克、布雷克等人被證明是難以繼承前代天王的宏業了,尤其是在費德勒的打擊之下,這兩個人分別對費德勒都有過十場左右的連敗,而除去他們,中生代無人,年輕的還沒成熟。
總的來說,現在最強的是俄羅斯,這也可以從過去幾年的戴維斯杯和聯合會杯的戰績可以看出來。
『貳』 四大滿貫賽事名稱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簡介
--------------------------------------------------------------------------------
每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是一年中四大公開賽最先開始的賽事,賽事安排在1~2月份。賽場在澳大利亞的第二大城市墨爾本市網球中心。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市,由於時值當地盛夏,氣候酷熱而使比賽場地溫度高達60攝氏度。2001年的澳網大賽的總獎金將高達735萬美元,比今年增加11.5%,其中男子比賽獎金增加了10%,女子增加了15.8%。男女單打冠軍的獎金將達到45萬美元。由於是硬地網球場,所以打法全面的選手可以佔到一定的優勢。它不僅有利於底線抽擊,也適合發球上網,既適於打上旋球下旋球,也適合吊高球和放短球。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是四大公開賽中最遲創建的賽事。從1905年創建至今,已有95年的歷史,共舉辦過63屆比賽。其中,男子比賽創建於1905年,女子比賽始於1922年,剛開始舉辦比賽是使用草地網球場,到1988年才改為硬地網球場。1968年,國際網球職業化後它被列為四大公開賽之一。在創辦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公開賽的冠軍為本地人獲得。從二次大戰後的1946年起,到1978年,男、女單打冠軍多為澳大利亞選手獲得,而進入八十年代後,卻又沒有一位本地選手有幸獲此殊榮
法國網球公開賽簡介
--------------------------------------------------------------------------------
通常在每年的5月至6月舉行。是繼澳大利亞公開賽之後,第二個進行得大滿貫賽事。法國公開賽規定每場比賽採用5盤3勝淘汰制,所以,一場比賽打上4個小時是司空見慣的。在這樣的球場上,花這么長的時間去打一場比賽,球員要有超群的技術和驚人的毅力才行。法國網球公開賽是與溫布爾頓錦標賽一樣,在世界網壇上享有盛名的傳統比賽。
法國網球公開賽始創於1891年,比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晚14年,法國網球公開賽開始只限於本國人參加,1925年以後對外開放,成為公開賽。 法國網球公開賽開賽已經超過100年了,在過去的百年中,除了兩次世界大戰被迫停賽11年外,其餘90年均是每年舉行一屆。獲得男子單打冠軍頭銜的選手是瑞典選手博格,他在1974年到1981年的8年中、,6次奪冠。1989年的法國網球公開賽,17歲的亞裔選手張德培爆出了八十年代最大的冷門。他先後挫敗了倫德爾.埃德博格,成為這個公開賽最年輕的單打冠軍,也是第一位亞洲血統的選手獲此殊榮。女子單打埃弗特、納芙拉蒂諾娃、格拉芙等當代明星都奪得過獎杯。而埃弗在1974年至1986年的12年間曾7次奪標,創造了這個公開賽的紀錄。
2001年法國公開賽的總獎金額達FF73,317,150(摺合$9,600,000),比2000年增加了5.39%。女子獎金額增加了6.57%,男子獎金增加了3.90%,男女選手之間的獎金差額進一步縮小了。巴西選手庫爾騰獲得2000年法國公開賽冠軍.
溫布爾登錦標賽
--------------------------------------------------------------------------------
該賽事於每年6月最後一周至7月初定期舉行,已經形成了傳統,參加資格是按前一年在各種重大比賽中獲勝的得分累計而確定的。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是由全英俱樂部和英國草地網球協會聯合舉辦了,但實際上全英俱樂部控制著比賽,包括每屆大賽的數百萬美元的門票收入。當今溫布
爾登的比賽,觀眾可達30萬人以上,而觀看電視實況轉播的人則在5億以上。
歷史
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是現代網球史上最早的比賽,由全英俱樂部和英國草地網球協會於1877年創辦的。首次正式比賽在該俱樂部位於倫敦西南角的溫布爾登總部進行,名為"全英草地網球錦標賽"。首屆比賽定位在業余選手參加的比賽,而且只設男子單打項目,當時決賽的門票只售一個先令。一位來自哈羅公學的名叫斯班塞·高爾的學生在22名參賽者中獨占鰲頭,獲得"挑戰杯"(冠軍獎杯的名稱)。1884年,組委會首次設立了女子單打,姆德·沃特森戰勝了其他12位選手,成為溫布爾登歷史上第一個女單冠軍。同年,男子雙打也成為了正式比賽項目。1899年又增加了女子雙打和混合雙打。從1901年開始溫網才接受外國選手參賽,當時只限於英國自治領地的小國參加,1905年正式開放,美、法等國選手才跨海而來參加比賽。1922年進行了兩項改革,一是修建可容納1.5萬觀眾的中央球場,二是廢除了"挑戰賽",從這一年起要取得冠軍,男子必須從第一輪打起,連勝7場比賽,女子必須連勝6場比賽。1968年國際網聯同意職業選手參加該項比賽,同時組織者還募集巨額獎金,吸引全世界一流好手參加,故競技水平逐年提高。凡奪得各個單項比賽第一名的,立即會成為世界知名人物。因此,比賽期間精英薈萃,好手雲集,爭奪十分激烈,它體現了網球技術的最高水平和發展趨勢。到2000年為止,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已舉辦了114屆,其中由於兩次世界大戰停賽10次,若從1877年開賽算起,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了。
美國網球公開賽簡介
--------------------------------------------------------------------------------
美國公開賽的影響雖比不上溫布爾登,卻高於澳大利亞、甚至法國公開賽。每年一屆,通常在月間。開始名為「全美冠軍賽」。
美國是一個高度商業化社會,因此,它的職業網球商業化程度絕不亞於職業拳擊。獲美國南、女單打冠軍者均可得萬美元。而總獎金是四大公開賽中最高的,獎金總額高達多萬美元。由於美國網球賽的地位和高額獎金,以及中速硬地場地,吸引眾多好手參加。據世界網球雜志統計,年美國公開賽設計的金錢往來總額高達億美元。
每年在USTA 國家網球中心舉行的、有超過50萬球迷觀看的美國網球公開賽並非一直像今天這樣可以連續火爆兩個星期。美國網球公開賽是由一項業余賽事,即美國全國網球錦標賽轉變而來。現在它已是世界上獎金額最高的職業賽事,而業余和職業選手均可參賽。但除了這個最明顯的變化外,還有一些其它的微小變動。 美國網球公開賽的五大奪冠項目分別是男單、女單、男雙、女雙及混雙,混雙,是由一種在20世紀初興起的專供上層社會單身男子消遣的娛樂活動演變而來。 第一屆美國全國男單爭霸賽於1881年8月在R.I. Newport 的Newport Casino 舉行。那時只有美國國家草地網球協會俱樂部會員才能參賽。這是34年來Newport首次成為國家網球中心。
2000年美國公開賽男單決賽於9月10日結束,俄羅斯選手薩芬在決賽中出人意料地以6-4,6-3,6-3連下三盤輕取桑普拉斯,奪得了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大滿貫賽事桂冠。大威廉姆斯2-0直落兩局擊敗達文波特,獲得了她的第一尊美網女單冠軍獎杯。
2001年,美國網球公開賽將於8月27日星期一開幕。今年美網的男女單打種子選手都是32位,比去年的16位種子增加了一倍。這樣使得種子選手第1輪和第2輪的對手的最高排名不會超過33位,而以前種子選手第一輪的對手完全可能是排在第17位的選手。美網男單自1972年開始設16位種子選手,女單自1978年開始每年設16位種子,不過從今年開始美網的種子選手增加到32位,這佔到了男單女單各128位參賽選手的25%。美國公開賽獎金為6,834,415 美金,男子單打冠軍獲得ATP積分為100分,亞軍70分,進入四強獲得45分,八強25分,16強可得15分,進入32強獲得7分,進入第二輪獲得3分,第一輪獲得1分。
場地--USTA國家網球中心: 國家網球中心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公眾網球場館。 國家網球中心,並每年支付四十萬美元給市府作為租費。這個場館是在USTA將美國公開賽場館從附近佛來斯山的西部網球俱樂部移到了這里。
可以在USTA國家網球中心舉行它自己的賽事,包括美國公開賽,但時間最多為60天,以保證該館有十個月的時間對公眾開放。事實上,這個網球中心開放時間為每周7天,每年11個月,它只在感恩節、聖誕節、及新年才閉館。
Arthur Ashe Stadium 是NTC皇冠上的明珠 USTA 國家網球中心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公眾網球場館。
USTA 為紐約市管理USTA國家網球中心,並每年支付四十萬美元給市府作為租費。這個場館是在1978年開放的,當時USTA將美國公開賽場館從附近佛來斯山的西部網球俱樂部移到了這里。USTA 可以在USTA 國家網球中心舉行它自己的賽事,包括美國公開賽,但時間最多為60天,以保證該館有十個月的時間對公眾開放。
事實上,這個網球中心開放時間為每周7天,每年11個月,它只在感恩節、聖誕節、及新年才閉館。除美國公開賽以外,在USTA 國家網球中心舉行的年度賽事還有東部輪椅網球錦標賽、市長杯高中網球錦標賽。該館工作人員還組織網球社團活動、網球夏令營、團體及個人教程、以及包括美國網球聯賽、美國網球團體賽、美國1-2-3-網球賽在內的USTA 活動。USTA 國家網球中心的擴展使得對公眾開放的室外網球場的數量從28增加到33。 當然這個數字不包括愛思體育場,蓮花體育場或是戈蘭德斯頓網球場。此外,還有9個室內網球場向公眾開放。在這33個公眾球場之中, 有11個是USTA 在1995年美國公開賽期間建造作為訓練館的。1997年,USTA 建造了另外22個,將美國網球公開賽從以前使用的場館轉移過來,並撤除了15個新的球場-外加7個訓練場館。
『叄』 網球最新世界排名
排名 變化 姓名 國家/地區 積分 參賽數量
1 0 納達爾 西班牙 15390 20
2 0 費德勒 瑞士 10760 19
3 0 德約科維奇 塞爾維亞 9520 23
4 0 穆雷 英國 8950 23
5 0 德爾波特羅 阿根廷 4580 25
6 0 羅迪克 美國 4340 24
7 +1 沃達斯科 西班牙 3790 25
8 +1 達維登科 俄羅斯 3675 22
9 -2 西蒙 法國 3670 29
10 0 孟菲爾斯 法國 3460 24
排名 上期 姓名 國家/地區 積分 參賽數量
1 (2) 薩芬娜 俄羅斯 8951.00 17
2 (1) 小威廉姆斯 美國 8272.00 17
3 (3) 德門蒂耶娃 俄羅斯 7391.00 21
4 (4) 揚科維奇 塞爾維亞 7350.00 20
5 (5) 大威廉姆斯 美國 7102.00 15
6 (6) 茲沃娜列娃 俄羅斯 6270.00 23
7 (7) 伊萬諾維奇 塞爾維亞 5174.00 17
8 (8) 阿扎倫卡 白俄羅斯 4646.00 18
9 (9) 庫茲涅佐娃 俄羅斯 4308.00 18
10 (10) 佩特洛娃 俄羅斯 3840.00 25 ~~
『肆』 網球場的面積是多少
一片標准網球場地的佔地面積不小於670平方米(南北長36.6米(南北長)×東西寬18.3米),這一尺寸也是一片標准網球場地四周圍擋網或室內建築內牆面的凈尺寸。在這個面積內,有效雙打場地的標准尺寸是:23.77米(長)×10.98米(寬),有效單打場地的標准尺寸是:23.77米(長)×8.23(寬),在每條端線後應留有餘地不小於6.40米,在每條邊線外應留有餘地不小於3.66米。
『伍』 四大滿貫各是什麼場地
一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官方網站:www.ausopen.org/
每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是一年中四大公開賽最先開始的賽事,賽事安排在1~2月份。賽場在澳大利亞的第二大城市墨爾本市網球中心。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市,由於時值當地盛夏,氣候酷熱而使比賽場地溫度高達60攝氏度。2005年的澳網大賽的總獎金將高達1900萬澳元,男女單打冠軍的獎金將達到120萬澳元。由於是硬地網球場,所以打法全面的選手可以佔到一定的優勢。它不僅有利於底線抽擊,也適合發球上網,既適於打上旋球下旋球,也適合吊高球和放短球。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是四大公開賽中最遲創建的賽事。從1905年創建至今,已有100年的歷史,共舉辦過68屆比賽。其中,男子比賽創建於1905年,女子比賽始於1922年,剛開始舉辦比賽是使用草地網球場,到1988年才改為硬地網球場。1968年,國際網球職業化後它被列為四大公開賽之一。在創辦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公開賽的冠軍為本地人獲得。從二次大戰後的1946年起,到1978年,男、女單打冠軍多為澳大利亞選手獲得,而進入八十年代後,卻又沒有一位本地選手有幸獲此殊榮。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男女單打冠軍一覽
年份 男單 女單
2005 薩芬 小威
2004 費德勒 海寧
2003 阿加西 小威
2002 約翰森 卡普里亞蒂
2001 阿加西 卡普里亞蒂
2000 阿加西 達文波特
1999 卡費爾尼科夫 辛吉斯
1998 科達 辛吉斯
1997 桑普拉斯 辛吉斯
1996 貝克爾 塞萊斯
1995 阿加西 皮爾斯
1994 桑普拉斯 格拉芙
1993 考瑞爾 塞萊斯
1992 考瑞爾 塞萊斯
1991 貝克爾 塞萊斯
1990 倫德爾 格拉芙
1989 倫德爾 格拉芙
1988 維蘭德 格拉芙
1987 埃德博格 曼德利科娃
1986 ------------- ---------------
1985 埃德博格 納夫拉蒂諾娃
1984 維蘭德 勞埃德
1983 維蘭德 納夫拉蒂諾娃
1982 克里克 勞埃德
1981 克里克 納夫拉蒂諾娃
1980 蒂徹爾 曼德利科娃
1979 維拉斯 芭芭拉-喬丹
1978 維拉斯 奧尼爾
1977 格魯萊蒂斯 高雷
1977 坦納 雷德
1976 埃德蒙森 高雷
1975 紐康比 古拉岡
1974 康納斯 古拉岡
1973 紐康比 康特
1972 羅斯沃爾 維德
1971 羅斯沃爾 康特
1970 阿什 康特
1969 拉維爾 康特
二、法國網球公開賽
官方網站:www.frenchopen.org/
通常在每年的5月至6月舉行。是繼澳大利亞公開賽之後,第二個進行得大滿貫賽事。法國公開賽規定每場比賽採用5盤3勝淘汰制,所以,一場比賽打上4個小時是司空見慣的。在這樣的球場上,花這么長的時間去打一場比賽,球員要有超群的技術和驚人的毅力才行。法國網球公開賽是與溫布爾頓錦標賽一樣,在世界網壇上享有盛名的傳統比賽。
法國網球公開賽始創於1891年,比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晚14年,法國網球公開賽開始只限於本國人參加,1925年以後對外開放,成為公開賽。 法國網球公開賽開賽已經超過100年了,在過去的百年中,除了兩次世界大戰被迫停賽11年外,其餘90年均是每年舉行一屆。獲得男子單打冠軍頭銜的選手是瑞典選手博格,他在1974年到1981年的8年中6次奪冠。1989年的法國網球公開賽,17歲的亞裔選手張德培爆出了八十年代最大的冷門。他先後挫敗了倫德爾.埃德博格,成為這個公開賽最年輕的單打冠軍,也是第一位亞洲血統的選手獲此殊榮。女子單打埃弗特、納芙拉蒂諾娃、格拉芙等當代明星都奪得過獎杯。而埃弗在1974年至1986年的12年間曾7次奪標,創造了這個公開賽的紀錄。
2004年法國網球公開賽的總獎金將接近1600萬美元,比2003年又提高了兩個百分點,其中男子冠軍的獎金將達到102萬美元,而女子冠軍的獎金也達到了99 .8萬美元。
歷屆法國網球公開賽男單冠軍名單
以下是1891年-2004年歷屆法國網球公開賽男單冠軍的選手名單:
1891年 布里吉斯
1892年 斯科普費爾
1893年 裡布萊特
1894年 A.瓦切羅特
1895年 A.瓦切羅特
1896年 A.瓦切羅特
1897年 埃密
1898年 埃密
1899年 埃密
1900年 埃密
1901年 A.瓦切羅特
1902年 M.瓦切羅特
1903年 德庫吉斯
1904年 德庫吉斯
1905年 吉爾莫特
1906年 吉爾莫特
1907年 德庫吉斯
1908年 德庫吉斯
1909年 德庫吉斯
1910年 吉爾莫特
1911年 戈伯特
1912年 德庫吉斯
1913年 德庫吉斯
1914年 德庫吉斯
1915年-1919年因一戰停賽
1920年 吉爾莫特
1921年 薩馬澤烏伊赫
1922年 科切特
1923年 布蘭奇
1924年 伯托特拉
1925年 拉科斯蒂
1926年 科切特
1927年 拉科斯蒂
1928年 科切特
1929年 拉科斯蒂
1930年 科切特
1931年 伯托特拉
1932年 科切特
1933年 克勞福德
1934年 科拉姆
1935年 亨克爾
1936年 布奇
1937年 麥克內爾
1938年 伯納德
1939年 麥克內爾
1940年-1945年因二戰停賽
1946年 伯納德
1947年 阿士博什
1948年 帕克
1949年 帕克
1950年 帕蒂
1951年 德羅比尼
1952年 德羅比尼
1953年 羅斯維爾
1954年 特拉伯特
1955年 特拉伯特
1956年 霍德
1957年 戴維森
1958年 羅斯
1959年 皮耶特蘭格里
1960年 皮耶特蘭格里
1961年 桑塔納
1962年 拉沃爾
1963年 埃莫森
1964年 桑塔納
1965年 斯托爾
1966年 羅切
1967年 埃莫森
1968年 羅斯維爾
1969年 拉沃爾
1970年 科德斯
1971年 科德斯
1972年 吉梅諾
1973年 納斯塔塞
1974年 比約博格
1975年 比約博格
1976年 潘納塔
1977年 維拉斯
1978年 比約博格
1979年 比約博格
1980年 比約博格
1981年 比約博格
1982年 維蘭德
1983年 諾阿
1984年 倫德爾
1985年 維蘭德
1986年 倫德爾
1987年 倫德爾
1988年 維蘭德
1989年 張德培
1990年 戈梅茲
1991年 庫里埃
1992年 庫里埃
1993年 布魯格拉
1994年 布魯格拉
1995年 穆斯特
1996年 卡費爾尼科夫
1997年 庫爾滕
1998年 莫亞
1999年 阿加西
2000年 庫爾滕
2001年 庫爾滕
2002年 科斯塔
2003年 費雷羅
2004年 高迪奧
歷屆法國網球公開賽女單冠軍名單
以下是1897年-2004年法國網球公開賽女單冠軍選手名單:
1897年 瑪森
1898年 瑪森
1899年 瑪森
1900年 普萊沃斯特
1901年 吉羅德
1902年 瑪森
1903年 瑪森
1904年 馮維克
1905年 馮維克
1906年 馮維克
1907年 凱梅爾
1908年 馮維克
1909年 瑪特希
1910年 瑪特希
1911年 瑪特希
1912年 瑪特希
1913年 布羅奎迪斯
1914年 布羅奎迪斯
1915年-1919年因一戰停賽
1920年 倫格侖
1921年 倫格侖
1922年 倫格侖
1923年 倫格侖
1924年 弗拉斯托
1925年 倫格侖
1926年 倫格侖
1927年 鮑曼
1928年 維爾斯
1929年 維爾斯
1930年 維爾斯.穆迪
1931年 奧森姆
1932年 維爾斯.穆迪
1933年 斯克里文
1934年 斯克里文
1935年 斯佩爾寧
1936年 斯佩爾寧
1937年 斯佩爾寧
1938年 馬休
1939年 馬休
1940年-1945年因二戰停賽
1946年 奧斯伯尼
1947年 托德
1948年 蘭德莉
1949年 奧斯伯尼.杜彭特
1950年 哈特
1951年 弗萊
1952年 哈特
1953年 康諾莉
1954年 康諾莉
1955年 莫蒂梅爾
1956年 吉布森
1957年 布魯莫
1958年 科爾莫奇
1959年 特魯曼
1960年 哈德
1961年 海頓
1962年 瑪格麗特.史密斯
1963年 特納
1964年 瑪格麗特.史密斯
1965年 特納
1966年 海頓.瓊斯
1967年 杜爾
1968年 里奇
1969年 瑪格麗特.史密斯
1970年 瑪格麗特.史密斯
1971年 古蘭格恩
1972年 比莉.金
1973年 瑪格麗特.史密斯
1974年 埃弗特
1975年 埃弗特
1976年 巴克爾
1977年 肖索維克
1978年 盧西奇
1979年 埃弗特.羅伊德
1980年 埃弗特.羅伊德
1981年 曼德利科娃
1982年 納芙納蒂諾娃
1983年 埃弗特.羅伊德
1984年 納芙納蒂諾娃
1985年 埃弗特.羅伊德
1986年 埃弗特.羅伊德
1987年 格拉芙
1988年 格拉芙
1989年 桑切斯
1990年 塞萊斯
1991年 塞萊斯
1992年 塞萊斯
1993年 格拉芙
1994年 桑切斯
1995年 格拉芙
1996年 格拉芙
1997年 馬約莉
1998年 桑切斯.維卡里奧
1999年 格拉芙
2000年 皮爾斯
2001年 卡普里亞蒂
2002年 小威廉姆斯
2003年 海寧
2004年 米斯金娜
三、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簡介:最負盛名的大滿貫賽事
官方網站:www.wimbledon.org/
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是四大滿貫賽中歷史最悠久,同時也是最負盛名的網球賽事。1868年,全英草地網球和槌球俱樂部在溫布爾登的沃普爾路建立,1877年,他們舉辦了首屆草地網球冠軍賽,而這也就是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的前身,不過當時的賽事僅設有男子比賽(Gentlemen's Singles)一項,女子比賽(Ladies' Singles)則在1884年正式加入,男子雙打也在同年正式設立。
由於當時設計成將主要場地建設在球場的中心地位,其他場地則環繞建設在四周,因此也就慢慢有了「中心球場」這一稱謂,並被一直沿用到現在。1922年,全英草地網球俱樂部搬至現在的丘奇路,到了80年代,俱樂部決定在球場北邊興建了四塊新的場地,並於1997年將比賽的開幕式放在新啟用的1號球場舉行,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中心球場。
1905年,草地網球冠軍賽改革後開始邀請外國選手參加,美國女將梅-巴頓和澳大利亞人諾曼-布魯克斯分別成為首個奪得賽事冠軍的外籍選手,而法國選手則一度在20年代取得霸主地位,他們每一年都從英國人手中奪走至少一項冠軍。此時的草地網球冠軍賽也進入了賽事輝煌的發展期,中心球場1922年時即已可以容納多達12,000人,而到了1932年,觀看本屆賽事的現場人數已經激增到了20萬人次。
其間,因為歐洲大陸爆發二戰,比賽在1940年至1945年暫停舉辦,到了1946年才恢復舉行。到了50年代,由於航空業的飛速發展,外籍選手得以更方便的不遠千里參加溫布爾登的比賽,也就此造就了澳大利亞一代巨星羅德-拉沃爾、瑪格麗特-史密斯-考特等人的輝煌時代。
1959年,時任全英草地網球俱樂部主席職位的赫爾曼-大衛向草地網球協會提出議案,希望可以將比賽拓展成為向所有網球選手開放的賽事,但卻遭到了拒絕。1964年,俱樂部董事會再次向草地網球協會申請將比賽的名稱改為公開賽,但是這個議案卻被再度擱置下來。1968年8月,英國BBC電視台引用彩色電視信號技術,對在溫布爾登中心球場舉行的職業表演賽進行了轉播,而這也對公開賽議案最後得到通過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到了同一年年底,在草地網球協會的年度會議上,公開賽議案以壓倒性的優勢在投票表決中得到通過,包括職業選手在內的所有網球選手將可以參加比賽的爭奪,而賽事也正式更名為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澳大利亞的羅德-拉沃爾與美國的比利-簡-金成為了公開賽時代的首個男女單打冠軍。
到了80年代,眾多天才選手在溫網賽場上相繼取得突破性成績,瑞典巨星比約-博格成為公開賽時代第一個在男單比賽中實現五連冠偉業的選手,而德國金童鮑里斯-貝克爾則在1985年成為摘取冠軍錦標最年輕的選手,他同時創造的紀錄還有成為第一個奪冠的非種子選手和第一個德國運動員。1987年,「女金剛」納芙拉蒂洛娃成功實現女單6連冠偉績,並在1990年獲得了創紀錄的第9個單打冠軍。1977年與1984年,溫布爾登公開賽分別慶祝了男女單打創辦100周年。
從80年代末到21世紀來臨之前的10多年時間中,溫布爾登的賽場則成為了桑普拉斯與格拉芙的天下,兩人分別奪走7次冠軍,老對手阿加西、伊萬尼塞維奇以及塞萊斯、諾沃特娜則成為了他們塑造自家皇朝輝煌下的落魄臣子。1996年,瑞士公主辛吉斯成為溫布爾登123年來最年輕的冠軍,她贏得女雙桂冠時只有15歲零282天,而克羅埃西亞老將伊萬尼塞維奇在2001年有如神話般奪得男單桂冠時,也創造了成為溫網歷史上第一位持外卡參賽卻最終奪冠的神奇紀錄。進入21世紀,新生代領軍人物休伊特、費德勒的崛起,以及女子力量軍團頭牌威廉姆斯姐妹,俄羅斯美少女莎拉波娃等的迅速成長,則為這項歷史悠久的賽事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歷屆溫網男單冠軍名單一覽
奪冠年份 男單
2004 費德勒(瑞士)
2003 費德勒(瑞士)
2002 休伊特(澳大利亞)
2001 伊萬尼塞維奇(克羅埃西亞)
2000 桑普拉斯(美國)
1999 桑普拉斯(美國)
1998 桑普拉斯(美國)
1997 桑普拉斯(美國)
1996 克拉吉塞克(荷蘭)
1995 桑普拉斯(美國)
1994 桑普拉斯(美國)
1993 桑普拉斯(美國)
1992 阿加西(美國)
1991 斯蒂希(德國)
1990 埃德伯格(瑞典)
1989 貝克爾(德國)
1988 埃德伯格(瑞典)
1987 卡什(澳大利亞)
1986 貝克爾(德國)
1985 貝克爾(德國)
1984 麥肯羅(美國)
1983 麥肯羅(美國)
1982 康納斯(美國)
1981 麥肯羅(美國)
1980 博格(瑞典)
1979 博格(瑞典)
1978 博格(瑞典)
1977 博格(瑞典)
1976 博格(瑞典)
1975 阿什(美國)
1974 康納斯(美國)
1973 科德斯(前捷克斯洛伐克)
1972 史密斯(美國)
1971 紐康比(澳大利亞)
溫網歷屆女單冠軍名單一覽
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至1971年以來的歷屆女單打冠軍名單:
奪冠年份 女單
2004 莎拉波娃(俄羅斯)
2003 小威廉姆斯(美國)
2002 小威廉姆斯(美國)
2001 大威廉姆斯(美國)
2000 大威廉姆斯(美國)
1999 達文波特(美國)
1998 諾沃特娜(捷克)
1997 辛吉斯(瑞士)
1996 格拉芙(德國)
1995 格拉芙(德國)
1994 馬丁內茲(西班牙)
1993 格拉芙(德國)
1992 格拉芙(德國)
1991 格拉芙(德國)
1990 納芙娜蒂諾娃(美國)
1989 格拉芙(德國)
1988 格拉芙(德國)
1987 納芙娜蒂諾娃(美國)
1986 納芙娜蒂諾娃(美國)
1985 納芙娜蒂諾娃(美國)
1984 納芙娜蒂諾娃(美國)
1983 納芙娜蒂諾娃(美國)
1982 納芙娜蒂諾娃(美國)
1981 埃弗特(美國)
1980 考利(澳大利亞)
1979 納芙娜蒂諾娃(美國)
1978 納芙娜蒂諾娃(美國)
1977 維德(英國)
1976 埃弗特(美國)
1975 比利-金(美國)
1974 埃弗特(美國)
1973 比利-金(美國)
1972 比利-金(美國)
1971 古拉貢
四、美國網球公開賽簡介:獎金最豐厚的大滿貫賽事
官方網站:www.usopen.org/
美國網球公開賽素以豐厚的獎金額著稱,比起澳大利亞、法國和溫布爾登公開賽,他們吸引一流好手前來助陣的條件似乎更加優厚,其中男女單打冠軍個人就可以獲得高達100萬美金的巨額獎勵,而賽事的總獎金額也是累計到了驚人的1707萬美元。
美國網球公開賽的前身稱為美國國家男子個人冠軍賽,首屆比賽於1881年8月在紐波特的一家娛樂場所舉行,當時只有美國國家草地網球協會的成員才有資格參賽,其中多數為上流社會的富家子弟,因此賽事不可避免的被打上了休閑娛樂的烙印。紐波特在隨後的34年中一直是這項賽事的主辦地,也因此在這段時間中成為了美國網球運動的中心。
1887年,第一屆美國國家女子單打冠軍賽在費城的一家板球俱樂部舉行,女雙比賽於1889年正式加入。相比起其他比賽在美國全國各地輪流舉辦的模式,美國國家女子單打冠軍賽相對來說是流動性最弱的,只在三地舉辦過賽事:費城板球俱樂部、曼哈頓西區的網球俱樂部以及紐約的美國國家網球中心。混雙比賽是最晚被設置為美國國家網球冠軍賽正式比賽項目的,直到1892年,才在女單和女雙比賽進行的同時舉辦了首屆比賽,到了1921年,又被調整到與男雙冠軍賽同時進行。
與其他賽事一樣,美國網球冠軍賽也在1968年進入公開賽時代,包括男單、男雙、女單、女雙、混雙的五項冠軍賽被合並為美國網球公開賽舉辦,第一屆比賽被安排在紐約曼哈頓西區網球俱樂部舉行,共有96名男子選手和63名女子選手參加了賽事爭奪。
1978年,美國網球公開賽搬至紐約昆士區的法拉盛草地公園硬地賽場舉行,這里有著世界上最大的中心球場阿瑟-阿什球場,可以容納多達23000萬觀眾,1999年,原來的中心球場被命名為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球場,作為2號球場舉辦半決賽和決賽以外的其他重要比賽。
作為東道主,美國網球選手在美網比賽中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從70、80年代的康納斯、麥肯羅,到90年代的桑普拉斯、阿加西,再到現在成為美國網球界新偶像的羅迪克,美國國家網球中心從來就不缺少來自本土球迷的歡呼聲。相對來說,在兩位網壇前輩埃弗特與納芙拉蒂諾娃相繼退出一線之後,美國女子網球卻在本土經歷了令人痛楚的10年,格拉芙、塞萊斯,甚至是薩巴蒂尼和桑切斯,都是她們難以逾越的阻礙,直到達文波特在1998年的勝利才宣告了這個尷尬10年的結束,而強悍力量型的威廉姆斯姐妹隨後又撐起了為同胞姐妹爭輝的重任。2003年比利時姑娘打破美國人的壟斷,最後海寧獲得女單冠軍.2004年則是俄羅斯選手包攬了女單冠亞軍.
美網歷屆男女單打冠軍得主名單
年份 男單 女單
1989 貝克爾 格拉芙
1990 桑普拉斯 薩芭蒂尼
1991埃德伯格 塞萊斯
1992 埃德伯格 塞萊斯
1993 桑普拉斯 格拉芙
1994 阿加西 桑切斯
1995桑普拉斯 格拉芙
1996 桑普拉斯 格拉芙
1997拉夫特 辛吉斯
1998 拉夫特 達文波特
1999 阿加西 小威廉姆斯
2000 薩芬 大威廉姆斯
2001休伊特 大威廉姆斯
2002 桑普拉斯 小威廉姆斯
2003 羅迪克 海寧
2004 費德勒 庫茲涅佐娃
『陸』 網球世界排名
2022最新atp男球員排名:
1、諾瓦克·德約科維奇
塞爾維亞職業網球運動員,2021年2月21日,德約科維奇以7-5/6-2和6-2橫掃梅德韋傑夫,第9次贏得澳網男單冠軍,也是他第18個男單大滿貫。截至2021年2月21日,德約科維奇已經贏得包括18個大滿貫、36個大師系列賽和5個年終總決賽在內的82項ATP單打桂冠。
『柒』 俄羅斯的網球為什麼那麼強
網球不是發源於俄羅斯的 是起源於法國。
一個國家的某個項目的整體水平是要體制管理和國家的重視程度以及 全民的 開展程度
就像我們國家的乒乓球一樣 乒乓球不是我們國家發明的但是我們卻有著最高的水準
俄羅斯的女子網球水平的高低主要是國家重視 管理體制也很完善 當然 他們的身體素質也是相當好,他們之間的總統葉利欽也非常喜歡網球 除了親身參加網球運動外 也經常到賽場為選手加油
這些都是原因,一旦一個國家對某種運動形成了關注和氛圍那法陣就會很快 當然也就會有很高的水平
『捌』 每年有多少場網球賽
時間 賽事名稱 獎金總額 硬地類型 冠軍
12.31-1.6 巡迴賽卡達多哈公開賽 $1,049,000 硬地 穆雷 詳細
巡迴賽印度清奈公開賽 $436,000 硬地 尤茲尼 詳細
巡迴賽澳大利亞阿德萊德硬地賽 $465,000 硬地 羅德拉 詳細
1.7-1.13 巡迴賽澳大利亞悉尼國際賽 $465,000 硬地 圖薩諾夫 詳細
巡迴賽奧克蘭公開賽 $464,000 硬地 科赫爾斯奇雷伯格
詳細
1.14-27 大滿貫賽:澳大利亞公開賽 AUS$20,000,000 硬地 德約科維奇 詳細
1.28-2.3 巡迴賽智利莫維斯塔公開賽 $462,000 紅土 岡薩雷斯 詳細
2.4-2.10 戴維斯杯第一輪 詳細
2.11-2.17 巡迴賽巴西哥斯達多索比公開賽 $485,000 紅土 阿爾瑪格羅 詳細
巡迴賽德爾雷海灘國際冠軍賽 $436,000 硬地 錦織圭 詳細
巡迴賽馬賽13公開賽 534,000 室內硬地 穆雷 詳細
2.18-24 黃金賽事鹿特丹世界錦標賽 824,000 室內硬地 羅德拉 詳細
巡迴賽布宜諾斯艾利斯紅土賽 $466,000 紅土 納爾班迪安 詳細
巡迴賽聖何塞SAP公開賽 $436,000 室內硬地 羅迪克 詳細
2.25-3.2 黃金賽事墨西哥公開賽 $794,000 紅土 阿爾瑪格羅 詳細
黃金賽事孟菲斯冠軍賽 $769,000 室內硬地 達爾西斯 詳細
巡迴賽克羅埃西亞國際室內冠軍賽 370,000 室內地毯 斯塔霍夫斯基 詳細
3.3-3.9 黃金賽事阿聯酋迪拜網球冠軍賽 $1,426,000 硬地 羅迪克 詳細
巡迴賽網球頻道公開賽 $436,000 硬地 奎羅伊 詳細
3.10-23 大師系列賽印第安維爾斯站 $3,589,000 硬地 德約科維奇 詳細
3.24-4.6 大師系列賽邁阿密站 $3,770,000 硬地 達維登科 詳細
4.7-4.13 戴維斯杯世界組1/4決賽 詳細
4.14-4.20 巡迴賽瓦倫西亞公開賽 370,000 紅土 費雷爾 詳細
巡迴賽休斯敦美國紅土冠軍賽 $436,000 紅土 普約爾 詳細
巡迴賽葡萄牙埃斯特里爾公開賽 370,000 紅土 費德勒 詳細
4.21-4.27 大師系列賽蒙特卡洛站 2,270,000 紅土 納達爾 詳細
4.28-5.4 黃金賽事巴塞羅那公開賽 888,000 紅土 納達爾 詳細
巡迴賽慕尼黑寶馬公開賽 370,000 紅土 岡薩雷斯 詳細
5.5-5.11 大師系列賽羅馬站 2,270,000 紅土 德約科維奇 詳細
5.12-5.18 大師系列賽漢堡站 2,270,000 紅土 納達爾 詳細
5.19-5.25 世界團體錦標賽:德國杜塞爾多夫 1,500,000 紅土 瑞典
巡迴賽聖波爾滕國際大獎賽 370,000 紅土 達維登科 詳細
巡迴賽摩洛哥哈桑二世大獎賽 370,000 紅土 西蒙 詳細
5.26-6.8 大滿貫賽:法國公開賽 15,575,960 紅土 納達爾 詳細
6.9-6.15 巡迴賽德國哈雷公開賽 713,000 草地 費德勒 詳細
巡迴賽英國女王草地杯 713,000 草地 納達爾 詳細
巡迴賽波蘭華沙站 425,000 紅土 達維登科 詳細
6.16-6.22 巡迴賽荷蘭奧迪納公開賽 370,000 草地 費雷爾 詳細
巡迴賽諾丁漢史萊辛格公開賽 370,000 草地 卡洛維奇 詳細
6.23-7.6 大滿貫賽:溫布爾登公開賽 �0�511,812,000 草地 納達爾 詳細
7.7-7.13 巡迴賽瑞士安聯公開賽 389,000 紅土 哈內斯庫 詳細
巡迴賽瑞典公開賽 326,000 紅土 羅布雷多 詳細
巡迴賽名人堂冠軍賽 $385,000 草地 桑托羅 詳細
黃金賽事德國梅塞德斯杯 568,000 紅土 德爾波特羅 詳細
7.14-7.20 巡迴賽印第安納波利斯冠軍賽 $525,000 硬地 西蒙 詳細
巡迴賽荷蘭公開賽 326,000 紅土 斯塔雷斯 詳細
黃金賽事奧地利基斯布赫站 571,000 紅土 德爾波特羅 詳細
巡迴賽克羅埃西亞公開賽 326,000 紅土 沃達斯科 詳細
7.21-7.27 大師系列多倫多站 $2,615,000 硬地 納達爾 詳細
7.28-8.3 大師系列辛辛那提站 $2,615,000 硬地 穆雷 詳細
8.4-8.10 巡迴賽洛杉磯鄉村公開賽 $475,000 硬地 德爾波特羅 詳細
8.11-8.17 巡迴賽華盛頓雷格梅森精英賽 $508,000 硬地 德爾波特羅 詳細
北京奧運會 納達爾 詳細
8.18-8.24 巡迴賽美國紐黑文錦標賽 $708,000 硬地 西里奇 詳細
8.25-9.7 大滿貫賽:美國公開賽 $7,950,000 硬地 費德勒 詳細
9.8-9.14 巡迴賽羅馬尼亞BCR公開賽 370,000 紅土 西蒙 詳細
9.15-9.17 短暫休戰
9.18-9.21 戴維斯杯半決賽 詳細
9.22-9.28 巡迴賽泰國公開賽 $576,000 室內硬地 特松加 詳細
巡迴賽中國公開賽 $524,000 硬地 羅迪克 詳細
9.29-10.5 黃金賽事日本AIG公開賽 $869,000 硬地 伯蒂奇 詳細
巡迴賽法國摩澤爾公開賽 370,000 室內硬地 圖薩諾夫 詳細
10.6-10.12 黃金賽事維也納BA-CA杯 674,000 室內硬地 普茲斯內爾 詳細
巡迴賽斯德哥爾摩公開賽 713,000 室內硬地 庫尼岑 詳細
巡迴賽莫斯科克里姆林杯 $1,049,000 室內硬地 納爾班迪安 詳細
10.13-10.19 大師系列賽馬德里站 2,070,000 室內硬地 穆雷 詳細
10.20-10.26 巡迴賽瑞士巴塞爾室內賽 891,000 室內硬地 費德勒 詳細
巡迴賽聖彼得堡公開賽 $1,049,000 室內硬地 穆雷 詳細
巡迴賽里昂大獎賽 713,000 室內地毯 索德林 詳細
10.27-11.9 大師系列賽巴黎站 2,270,000 室內硬地
11.10-11.17 上海大師杯 $4,450,000 室內硬地
11.17 戴維斯杯世界組決賽
『玖』 俄羅斯著名男子網球明星
姓名:薩芬(Marat Safin)
性別:男
國籍:俄羅斯
出生地:莫斯科(俄羅斯)
常住地:蒙特卡洛(摩納哥)
生日:1980.1.27
身高:1.93米
體重:89公斤
輝煌戰績
ATP官方確認薩芬第三個進軍2005上海大師杯 薩芬Fans留言板 2005上海大師杯專題
05澳網奪魁 法網無奈 溫網出局 美網遺憾 很久不到大師杯
贊助商:Adidas
球拍:Head Flexpoint Prestige
球鞋:adidas Barricade IV
握拍:右手
轉入職業時間:1997年
單打最高排名:1
冠軍爭奪戰最高排名:1
目前世界排名:24
雙打最高排名:71
單打冠軍頭銜:15
雙打冠軍頭銜:1
職業戰績:361勝204負
職業生涯獎金:$12,829,775
大滿貫頭銜:2000年美網、2005年澳網
1997年:轉入職業網壇,在挑戰賽中的戰績為11勝5負,並且在埃斯平霍贏得首個冠軍獎杯;
1998年:進入世界前50名,進入美國長灘網球賽半決賽,進入法網、美網公開賽第四輪;
1999年:在波士頓贏得首個ATP巡迴賽冠軍,幫助俄羅斯隊進入戴維斯杯網球賽半決賽,進入法網第四輪,並且在巴黎首次進入大師杯決賽;
2000年:贏得7項冠軍頭銜,成為繼貝克爾之後,年紀最輕的世界排名第二選手;贏得73場巡迴賽;9次進入決賽;首次進入法網公開賽四分之一決賽;在多倫多首次贏得大師杯賽冠軍;擊敗桑普拉斯,首次在美網公開賽中奪得大滿貫冠軍;
2001年:在澳網第四輪失利,3月份受傷,在遭受左膝傷勢的影響下,仍然進入美網公開賽半決賽,但是輸給了桑普拉斯;
2002年:在澳網公開賽中第二次進入大滿貫決賽,但是輸給了瑞典選手約翰遜;率領俄羅斯隊擊敗法國贏得戴維斯杯;首次進入法網公開賽半決賽,但是卻輸給了西班牙選手費雷羅;
2003年:自1997年首次跌出世界前50,因為左腕受傷僅參加了13場錦標賽;
2004年:擊敗阿加西、羅迪克,以世界排名第86的身份第二次進入澳網公開賽決賽,但是在決賽中輸給了費德勒,同時也是過去5年中第三次進入澳網前四;贏得3項ATP巡迴賽冠軍頭銜,包括兩項大師杯賽冠軍;年終排名躍升至第32;雖然在美網首輪即遭淘汰;但是在最近的7項賽事中,戰績為24勝5負;並贏得中國網球公開賽、馬德里網球賽、巴黎網球賽冠軍;
2005年:代表俄羅斯隊出戰霍普曼杯,但是卻連輸三場;在澳網半決賽中擊敗擊敗了世界頭號選手、衛冕冠軍費德勒,又在決賽中擊敗澳大利亞本土選手休伊特奪冠,這也是他個人職業生涯第二座大滿貫冠軍獎杯。因傷缺席05年上海大師杯、2006年澳網衛冕之戰。
年份 澳網 法網 溫網 美網 大師杯
1998 / 第四輪 第一輪 第四輪 /
1999 第三輪 第四輪 / 第二輪 /
2000 第一輪 八強 第二輪 冠軍 半決賽
2001 第四輪 第三輪 八強 四強 /
2002 亞軍 四強 第二輪 第二輪 小組賽
2003 第三輪 / / / /
2004 亞軍 第四輪 第一輪 第一輪 四強
2005 冠軍 第四輪 / / /
2006 / 第一輪 第2輪 16強
姓名:達維登科(Nikolay Davydenko)
性別:男
國籍:俄羅斯
生日:1981.6.2
身高:1.80米(5英尺11英寸)
體重:69公斤(152磅)
項目:網球
輝煌戰績
握拍:右手
轉入職業生涯時間:1999年
目前世界排名:第4位
單打最高排名:第3位
雙打最高排名:第31位
單打奪冠次數:10次
雙打奪冠次數:1次
職業生涯戰績:223勝168負
職業生涯總獎金額:$5,500,311
『拾』 有誰知道全國大概有多少家網球場,紅土的有哪些
1500片左右紅土球場屬於沙地球場,它是沙地球場最典型的代表,另外,常見的各種綠土、泥地等都可稱為沙地球場。更確切的說法是「軟性球場」,其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紅土場地的法國網球公開賽。這種場地不是非常堅硬,地表鋪有一層細沙或磚粉末,球落地時與地面有較大的磨擦,濕度正常的情況下,球的起跳速度會比較慢。球員在跑動中特別是在急停急回時會有很大的滑動餘地,可以做出很漂亮的滑步。在這種場地上比賽對球員是極大的考驗,主要是考驗其在底線相持的功夫和耐心。球員一般要付出數倍的汗水及耐心在底線與對手周旋,獲勝的往往不是頻繁上網者,而是在底線艱苦奮斗的一方。這決定了球員必須具備比在其它場地上更優良的意志品質和更出色的奔跑、移動和平衡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紅土場通常是底線選手的天堂,而使用發球上網戰術的球員則難以在紅土場上立足。
沙地球場比硬地松軟,打起球來膝蓋會比較舒服。雖然相對草地造價低廉,但沙地球場目前並沒有如過去那樣被廣泛地使用,是因為雖然造價比較低,但保養和維護起來也是相當麻煩。平時它需要經常灑水、拉平、畫線、掃線,幾乎每天使用前都要如法炮製。而且雨天過後它需要平整、滾壓等等,所需的工具和勞力一點也不省事。不過這個過程還是很美好的,一片新整理好的沙地球場,總讓人更有慾望上去練球。大約170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