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白俄羅斯海軍在哪裡作戰

白俄羅斯海軍在哪裡作戰

發布時間:2022-07-30 23:40:22

① 太平洋戰爭轉折點究竟算是什麼時候

知乎網友薴薴的回答
太平洋戰區上的作戰主要是海軍進行的,沒有海軍提供的制海權以及海基、陸基航空兵所提供的制空權,戰爭是無法取得勝利的。
太平洋戰場上的轉折點,我個人覺得應當是珊瑚海海戰。因為這場海戰基本代表了大艦巨炮主義的消亡和海軍航空兵的崛起,也是歷史上的一次以航空母艦作為主力艦的艦隊決戰,更為重要的是此戰後美國海軍在航空兵上走在了日本海軍的前面。馬漢在自己的《海權對歷史的影響》之中將戰列艦的數量作為衡量海軍實力的主要指標,當時這個觀點廣泛地存在於世界各國主要海軍之中,偷襲珍珠港之後按照當時海軍的主流觀點,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主力幾乎已經不復存在了。
而戰列艦並非機槍子彈,生產幾乎不需要時間:一艘戰列艦從設計,到製造,到舾裝,到試航,到檢查,到最終形成戰鬥力在當時是需要2-4年的時間的,即使是到了1942年6月,美國海軍(USN)的實力依然是無法和聯合艦隊抗衡,如果中途島攻略計劃之中不是日本海軍的疏漏太多,美國海軍的勝利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美國海軍現代化之後的歷史甚至比日本海軍還要短,從1907年大白艦隊開始才被世人所知,要論作戰經驗,日本海軍(IJN)在當時也遠勝於美國海軍。在艦載航空兵逐漸替代戰列艦的時候,美國海軍走在了日本海軍的前面,至於帶來這一結果的,除去日本海軍和日本國本身的問題之外,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珊瑚海海戰之中美國海軍得到的經驗和教訓。
現在提到二戰時候的USN,很多人首先會想到美國本身強大的工業實力,其次強大到近乎變態的損管能力,但USN也絕非先知,他們重視管損的原因就來自於在此次海戰中沉沒的航母列剋星敦號(CV-2)。

戰列艦在大部分情況下,只要裝甲或水線下船體不被擊穿,戰列艦依然可以作戰,即使是像南達科他號(BB-57)那樣被多發14寸炮命中,只要還能被拖走,基本上可以作為戰力保留下來。

但航母不同,航母的本質是移動機場,一旦飛行甲板/電梯間被破壞,無法起降飛機,航母在本次作戰中的作戰能力基本就消失,另外一點是對於航母來說,管道損壞這樣的小傷很容易變成大傷。此外這些問題如果無法盡快修復,飛機和飛行員除非被其他航母收容,不然處境會異常艱難。由於航母大量裝載航空汽油,在泄漏後由於汽油容易揮發,會產生易燃氣體,極易被引爆,USN損失了一艘珍貴的列剋星敦號換來需要重視損害控制和保護航空汽油以及重視偵查這三個道理,而在艦載機方面,得到了如何使用魚雷轟炸機和俯沖轟炸機的經驗,也得到了艦載機損失率較高的結論。

這場海戰的結果基本是戰術上日本勝利,而戰略上美國勝利,因為此戰後日本放棄從水路進攻莫爾茲比港,保留下來了這一重要港口,同時迫使日本開啟了科科達小徑戰役,守住了澳大利亞也緩解了瓜島局勢。並且此戰中由於兩艘正規空母翔鶴瑞鶴受損都無法參與一個月之後的中途島海戰,基本上可以說沒有珊瑚海海戰之際對兩艘正規空母無法使用的牽制,僅僅有3艘航母(CV-5/6/8)的USN面對6艘航母(兩鶴/雙龍/赤城加賀)的IJN,即使考慮到IJN所犯下的種種錯誤,但這懸殊兵力下兩軍能在中途島會打出什麼結果還是非常難說的。
雖然USN內部還有很多堅定的大炮巨艦主義者,船廠也的確在製造戰列艦,但之後將作戰的重點基本都在消滅航母艦隊上,而日本海軍方面,大鳳和信濃這兩艘優秀的航母的沉沒和低下的管損能力密切相關,中途島的失敗又和偵察脫不開聯系,最終導致日本海軍航空兵的消亡,而失去了制空權,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也不過是一個浮動的經驗包。

② 沒有海軍的國家有哪些

他們有海軍的!內陸國家,比如蒙古是內陸國家,但是蒙古也有海軍!海軍的定義是:以艦艇為主體,主要在海洋執行作戰任務的軍種!但是,請注意「主要」!海軍不僅僅是艦艇部隊的,for example, 海軍陸戰隊,就不可能單獨在海上作戰!所以,世界上的每個國家都會擁有海軍司令部。主要的不同就是職能不同!像一些內陸國家,海軍主要負責其內河,內湖的安全!一些內陸但是沒有內水的國家也有海軍司令部!不過只是名義上的司令部,沒有什麼兵力和權力可供調配的!

③ 白俄羅斯有海軍嗎

白俄羅斯是沒有海軍的。以前蘇聯的時候有白俄羅斯的海軍軍人。現在沒有了。白俄羅斯有不靠海,要海軍干什麼。

④ 東波美拉尼亞戰役的詳細內容

由於勝利地進行了的一月進攻(參見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蘇軍已進抵奧得河,並在西岸奪取了一些登陸場。德軍以「維斯瓦」集團軍群一部兵力(第2、第11集團軍,共22個師,內4個坦克師,2個摩托化師,5個旅,8個戰斗群,5個要塞守備部隊,司令為希姆萊)固守東波美拉尼亞。在在1945年2月初前,白俄羅斯第1和第2方面軍之間形成100餘公里的缺口。德軍統帥部准備以維斯瓦集團軍群從北面向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右翼實施突擊,在瓦爾塔河以北把其擊潰,在波美拉尼亞設防固守、穩定它在柏林方向的態勢。最高統帥部大本營考慮到此時的情況,決定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司令為蘇聯元帥羅科索夫斯基)不再參加東普魯士戰役,而令其粉碎德軍東波美拉尼亞集團攻佔但澤(格但斯克)至斯德丁(什切青)之間的東波美拉尼亞,前出波羅的海沿岸。
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的中央和左翼軍隊在紅旗波羅的海艦隊(司令為特裡布茨海軍上將)配合下,於February 10從布龍貝格(比得哥什)以北維斯瓦河各登陸場向斯德丁總方向發起進攻。在泥濘和森林湖泊地困難條件下粉碎依託堅固的縱深梯次防禦德軍的激烈抵抗,於2月19日日終前在一些方向推進約70公里,但隨即被阻於格涅夫與切爾斯克,霍伊尼采、拉采布爾(奧科內克)一線February 16德軍(6個師)在施塔爾加德以南實施了反突擊,把第47集團軍(司令為佩爾霍羅維奇少將)壓退8—12公里,並攻佔皮里茨(佩日采)、巴恩(班格)兩市。
要粉碎擁有29個步兵師和3個坦克師、3個摩托化師與大量獨立部隊的德軍東波美拉尼亞集團,只靠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兵力是不夠的。因此,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司令是蘇聯元帥朱可夫)與波蘭第1集團軍(司令為波普拉夫斯基少將)也奉命參加這一戰役。
蘇軍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的企圖是:以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左翼由岑佩爾堡(森普爾諾)以北地域向克斯林(科沙林)方向、以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由阿恩斯瓦爾德(霍什奇諾)地域向科爾貝格(科沃布熱克)實施兩個突擊,出前波羅的海沿岸,分割東波美拉尼亞集團,然後將其各個殲滅。紅旗波羅的海艦隊應以航空兵、潛艇和魚雷快艇的積極行動,要破壞德軍在波羅的海南部的海上交通,以此同時配合陸軍攻佔維斯瓦河口至奧得河口之間的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盡管情況復雜,可是兩個方面軍仍在預定期限內完成了進攻准備。
蘇軍統帥部在總的優勢不大的情況下,在各主要突擊方向上構成了必要的優勢。例如,在進攻前夕得到第19集團軍(司令為科茲洛夫
少將,2月12日晉升為中將,3月為羅曼諾夫斯基中將)和近衛坦克第3軍加強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中,蘇軍在主要突擊方向寬17公里地帶內造成了步兵多近2倍,坦克多1倍,炮兵多2倍的優勢。
February 24,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編內的突擊第2集團軍(司令為費久寧斯基上將),第65(司令為巴托夫上將)、第49(司令為格里申中將,3月晉升為上將)、第70(司令為波波夫上將)、第19集團軍,空軍第4集團軍轉入進攻。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在其右翼建立了由突擊第3集團軍(司令為西蒙尼亞克中將,3月為庫茲涅佐夫上將),第61(司令為別洛夫上將)、第47集團軍(司令為佩爾霍羅維奇少將),近衛坦克第1(司令為卡圖科夫坦克兵上將)、第2集團軍和波蘭第1集團軍組成的突擊集團,於March 1發起進攻。蘇軍在突破防禦和粉碎德軍頑抗後,在3月5日前進逼波羅的海沿岸克斯林和科爾貝格兩地域。德軍東波美拉尼亞集團遂一被割裂。進抵沿海之後,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向東北方向與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向西北方向,分別展開進攻。在戰役過程里,紅旗波羅的海艦隊以航空兵和潛艇與魚雷快艇對被合圍於但澤地域的德軍集團進行了海上封鎖,並在波羅的海南部海中交通線上行動。空軍第16與第4集團軍、紅旗波羅的海艦隊航空兵、波軍混成航空兵第4師對德軍及軍事目標實施了密集突擊。到3月10日前,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務部隊已基本上解放直至奧得河口的波羅的海沿岸,僅科爾貝格地域是由德軍龐大守軍死守。消滅該處德軍的戰役是交由波蘭第1集團軍負責實施,該集團軍順利完成任務,於3月18日攻佔了科爾貝格要塞。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附轉隸給它的近衛坦克第1集團軍順利地向但澤灣推進。March 28,方面軍經激烈交戰後佔領格丁尼亞,3月30日佔領但澤,從而結束東波美拉尼亞戰役。被封鎖於格丁尼亞地域的德軍第2集團軍殘部於4月4日被第19集團軍徹底擊潰與俘獲。被逼至海岸但澤以東地域的德軍集團在1945年5月9日投降。

⑤ 誰介紹一下白俄羅斯戰役

白俄羅斯戰役: 1944年6月23日—8月2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實施的最大的戰略性進攻戰役之一。是蘇軍1944年對德軍十次打擊的第五次打擊。 蘇軍1944年初冬進攻的結果,解放了大片領土,恢復了長達400公里的一段蘇聯國界,並進入羅馬尼亞境內。蘇軍的威力不斷增長。協調的蘇聯戰時經濟,為在前線順利作戰創造了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蘇聯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大大鞏固;各被佔領國的反法西斯運動 蓬勃興起。美、英統治集團眼看蘇軍沒有盟國援助也能單獨打敗德國,不得不開辟第二戰場,遂於1944年6月6日派遣軍隊在法國西北部登陸(參見諾曼底戰役)。德軍集團驚恐萬狀。蘇軍無論是向巴爾干縱深進攻,還是向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進攻,都已有了現實的可能。至6月23日,白俄羅斯境內的戰線已位於波洛茨克、維捷布斯克、奧爾沙、莫吉廖夫,博布魯伊斯克以東一線,並沿普里皮亞季河一直延伸到科韋利。 在此與蘇軍對峙的是「北方」集團軍群所屬第16集團軍各右翼兵團,由坦克第3集團軍,野戰第4、第9、第2集團軍編成的「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官為布施元帥,6月28日起為莫德爾元帥)以及「北烏克蘭」集團軍群所屬坦克第4集團軍各左翼兵團,共計63個師又3個旅,120萬人,火炮和迫擊炮9500餘門,坦克和強擊火炮900輛,第6航空隊及第1、第4航空隊各一部共約1350架飛機對地面軍隊實施支援。法西斯德軍佔領了預有準備的縱深梯次配置防禦(250—270公里),依託完備的野戰工事配系和天然地區。「中央」集團軍群的任務是固守有捷徑通往德國邊境的白俄羅斯突出部。 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和各方面軍司令部於1944年春開始計劃和准備白俄羅斯戰役。戰役目的是粉碎「中央」集團軍群,解放白俄羅斯。總參謀部根據軍事政治形勢和各方面軍軍事委員會的建議擬制了戰役計劃(代號為「巴格拉季昂」)。5月22日—23日大本營召開會議對這一計劃進行全面討論之後,定下了在白俄羅斯實施戰略性進攻戰役的最後決心。戰役企圖規定在6個地段同時突破德軍防禦,在維捷布斯克地域和博布魯伊斯克地域合圍和殲滅德軍翼側集團,粉碎奧爾沙集團和莫吉廖夫集團。繼以3個白俄羅斯方面軍向明斯克總方向實施向心突擊,合圍和殲滅「中央」集團軍群基本兵力。爾後,蘇軍應增強突擊,加寬進攻正面,前出蘇聯西部邊界。戰役企圖還規定,波羅的海沿岸第2、第3方面軍應利用蘇軍在白俄羅斯的戰果,轉入進攻。為了粉碎白俄羅斯德軍,動用了波羅的海第1方面軍(司令為巴格拉米揚大將),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司令為切爾尼亞霍夫斯基上將),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司令為扎哈羅夫上將),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司令為羅科索夫斯基大將)及其編成內的新建波蘭第1集團軍(司令為波普拉夫斯基中將),以及第聶伯河區艦隊。4個方面軍計有19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2個坦克集團軍,這些集團軍共轄166個師,12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7個築壘地域,21個步兵旅、獨立坦克旅和獨立機械化旅。共有140餘萬人、火炮和迫擊炮3.1萬門、坦克和自行火炮5200輛。空軍第3(司令為帕皮溫空軍少將)、第1(司令為格羅莫夫空軍中將)、第4、第6(司令為波雷寧空軍中將)、第16集團軍(司令為魯堅科空軍中將)航空兵共5000餘架作戰飛機分別支援上述方面軍。遠程航空兵(司令為空軍元帥戈洛瓦諾夫)和國土防空軍航空兵也被調來參加戰役。游擊隊密切配合軍隊作戰。大本營代表、蘇聯元帥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負責協調各方面軍的行動。在戰役准備時節,按照總參謀部和各方面軍的計劃採取了廣泛的戰役偽裝措施。例如,在烏克蘭第3方面軍地帶內進行了進攻前集中軍隊的模擬,而同一時間則在白俄羅斯隱蔽變更部署和集中軍隊。德軍統帥部深信,蘇軍1944年夏季仍將在蘇德戰場南翼實施主要戰役,而在白俄羅斯的行動將是輔助性的。因此,德軍在白俄羅斯沒有掌握足夠的預備隊。各集團軍和集團軍群的預備隊總共只有11個師。整個蘇德戰場的30個坦克師和摩托化師中有24個集中在普里皮亞季河以南。根據作戰行動的性質和所遂行任務的內容。 白俄羅斯戰役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944年6月23日一7月4日,進行了維捷布斯克—奧爾沙戰役、莫吉廖夫戰役、博布魯伊斯克戰役、波洛茨克戰役,完成了對明斯克集團的合圍。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與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協同,於6月23日轉入進攻,到6月25日前在維捷布斯克以西合圍了德軍5個師,並於6月27日前全殲該敵。6月28日,方面軍主力攻佔了列佩利市。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順利發展進攻,於7月1日解放了鮑里索夫市。這樣,德軍坦克第3集團軍與第4集團軍的聯系就被切斷了。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在突破德軍沿普羅尼亞河,巴夏河、第聶伯河的防禦後,於6月28日解放了莫吉廖夫。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右翼軍隊於6月27日前在博布魯伊斯克地域合圍了德軍6個多師,並於6月29日前全殲該敵。同時,方面軍前出到斯維斯洛奇、奧西波維奇、舊多羅吉一線。7月3日,明斯克獲得解放(參見明斯克戰役)。德軍第4、第9集團軍各兵團(10萬人以上)在明斯克以東陷入合圍。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解放了波洛茨克,並繼續向希奧利艾發展進攻。蘇軍以平均每晝夜20—25公里的速度,在12天內推進了225—280公里,解放了白俄羅斯大片領土。德軍「中央」集團軍群遭到慘敗,其主力已被合圍和粉碎。隨著蘇軍進抵波洛茨克、納羅奇湖,莫洛傑奇諾、涅斯維日以西一線,德軍的戰略正面出現了寬達400公里的巨大缺口。德軍統帥部雖從各個方向倉卒調來若干個師企圖封閉這一缺口,但都未產生多大結果。蘇軍已有可能跟蹤追擊潰德軍殘部。在戰役第一階段勝利結束之後,大本營給各方面軍下達了新的訓令,按照這一訓令,各方面軍應殲滅明斯克以東德軍被合圍集團,繼續向西實施堅決進攻。 第二階段(7月5日—8月29日),各方面軍密切協同,勝利進行了5個進攻戰役,即希奧利艾戰役、維爾紐斯戰役、考納斯戰役、比亞韋斯托克戰役、盧布林—布列斯特戰役。在此期間,蘇軍殲滅了明斯克以東地域德軍被合圍集團(7月5日—11日),逐次擊潰了「中央」集團軍群退卻兵團殘部,重創由德國、挪威、義大利、荷蘭和「北方」、「南烏克蘭」、「北烏克蘭」集團軍群調來的軍隊以及茌「中央」集團軍群後方新建的兵團。蘇軍解放了白俄羅斯全境和立陶宛、拉脫維亞的一部分,並進入波蘭境內,強渡了納雷夫河及維斯瓦河,逼近東普魯土邊境。他們前進了260—400公里,將進攻正面擴大到1000公里。在突破防禦、圍殲德軍重兵集團、強渡江河及追擊德軍過程中,空軍給予陸軍以有效支援,出動作戰飛機15.3萬余架次。這樣,就能牢牢掌握制空權,集中各空軍集團軍的基本兵力支援各方面軍突擊集團,破壞德軍有計劃的退卻,消滅其重兵集團。第聶伯河區艦隊的行動有助於地面軍隊的迅速推進和博布魯伊斯克、平斯克的解放。 各方面軍、各軍兵種妥善組織協同動作,對保障軍隊在戰役過程中順利作戰具有重要意義。蘇軍實施了以在寬大正面同時突破德軍防禦為目的的數個協調突擊,合圍了德軍重兵集團,並向大縱深追擊德軍退卻部隊。戰役中,蘇軍與游擊隊之間廣泛進行了協同。在白俄羅斯戰役開始前,賦予游擊隊的任務是:擾亂德軍戰役後方,阻止德軍向前線輸送預備隊,用無線電通報德軍的移動情況。在6月20—23日期間,他們使通往最重要地段的鐵路陷於停頓,擾亂了其他鐵路線的運行。僅在6月19日夜間,游擊隊就炸毀了4萬條鐵軌。在戰役過程中,他們破壞德軍交通線,消滅其有生力量和技術兵器,奪占居民地、水障礙渡口並扼守到軍隊到達。 蘇軍在對退卻德軍實施迅猛的正面追擊和平行追擊方面表現了高超的藝術,這種追擊是高速度、大縱深的。方面軍和集團軍司令廣泛使用快速兵團和部隊前出到退卻德軍後方,使德軍統帥部無法在預有準備的地區預先組織防禦。 大本營及時利用了白俄羅斯戰役中取得的戰果,以便在蘇德戰場的其他方向採取堅決行動。7月10—24日,列寧格勒方面軍、波羅的海沿岸第3、第2方面軍以及烏克蘭第1方面軍相繼轉入進攻。戰略進攻的正面從波羅的海一直擴展到喀爾巴阡山。蘇軍於7月17—18日越過了蘇波邊界。波蘭第1集團軍官兵和蘇軍一同來到了自己的故鄉。到8月29日前,蘇軍已進抵葉爾加瓦以西、多別列、希奧利艾、蘇瓦烏基、奧斯特魯夫—馬佐維茨卡、華沙近郊普拉加、維斯瓦河一線,被迫轉入防禦。前進總縱深達550—600公里。在白俄羅斯戰役中,德軍最強大的集團之一「中央」集團軍群被擊潰,其中17個師另3個旅遭全殲,50個師損失過半。約2000架德機被擊毀。白俄羅斯戰役的結果,為對波羅的海沿岸地區、東普魯士和波蘭的德軍集團實施新的猛烈突擊,為在諾曼底登陸的美英軍發動進攻戰役,都創造了有利條件。 點評:此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蘇軍全殲德軍17個師又3個旅,使其50個師損失過半,共殲滅德軍54萬人,擊落德機約2000架。蘇軍前進550公里—600公里,擴大進攻正面1000多公里,解放了白俄羅斯全部、立陶宛大部、拉脫維亞一部以及波蘭東部。蘇軍此戰也損失了765815人(陣亡和失蹤178507人,受傷587308人)。

⑥ 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的參加戰役

1943年11月1日至21日,波羅的海第1方面軍擔任維捷布斯克—波洛茨克方向上的進攻,結果在波羅的海沿岸第2方面軍配合下,右翼兵團楔入敵陣達45—55公里,這樣,就從西北縱深中將德軍戈羅多克和維捷布斯克兩集團一起包圍了。
1943年12月13—31日實施的戈羅多克戰役進程中,方面軍殲滅敵戈羅多克集團並消除戈羅多克突出部,從而造成對維捷布斯克更為有利的合圍態勢。
1944年2—3月,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協同西方面軍在維捷布斯克城下發起進攻,突破德軍防禦陣地,並在維捷布斯克方向改善了自己的陣地。6月23日起,方面軍在白俄羅斯戰役(1944)進程中,協同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實施維捷布斯克—奧爾沙戰役(1944),部隊進至波洛茨克接近地,為擴大戰果,於6月29日—7月4日連續實施波洛茨克戰役(1944)。方面軍全殲德國法西斯軍隊波洛茨克集團後,左翼向前推進120—160公里,為向陶格夫匹爾斯和希奧利艾發展進攻創造了有利條件。7月下半月方面軍在希奧利艾戰役(1944)中殲敵帕涅韋日斯—希奧利艾集團,爾後,改變主突方向,對里加發起進攻,目的在於切斷敵「北方」集團軍群同東普魯士聯系的陸上交通線,並進抵里加灣、但8月間部隊南撤30公里。9月,波羅的海沿岸戰役(1944)進程中,方面軍參加里加戰役(1944)。10月初,方面軍向希奧利艾地域變更部署,將兵力集中於左翼,然後出敵不意,對梅梅爾(克萊佩達)實施突擊,至此,梅梅爾戰役(1944)隨告結束,部隊進抵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在蘇聯波羅的海沿岸作戰的德軍同東普魯士集團之間的陸上聯系已被切斷。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與波羅的海沿岸第2方面軍並肩戰斗,封鎖了庫爾蘭德軍,並在爾後戰斗中將其殲滅,1945年1—2月,方面軍以一部兵力參加東普魯士戰役(1945),配合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殲滅德軍蒂爾西特集團。同時,方面軍於1月末使用突擊第4集團軍協同紅旗波羅的海艦隊海軍陸戰兵團、炮兵和海軍航空兵攻下德軍梅梅爾登陸場,並於1月28日解放了波羅的海南部重要軍港——梅梅爾。1945年2月初,方面軍受命協同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殲滅澤姆蘭半島和柯尼斯堡地域壓縮在波羅的海沿岸之東普魯士集團。方面軍在庫爾蘭作戰的各集團軍轉隸波羅的海沿岸第2方面軍。2月17日起,方面軍的全部兵力集中用於肅清澤姆蘭集團。1945年2月24日,波羅的海沿岸第一方面軍被撤銷,其所屬澤姆蘭軍隊集群轉隸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

⑦ 白俄羅斯軍事力量怎麼樣

白俄羅斯作為內陸小國,他自己的低位與非洲大沙漠中的小國並無多大差別。白俄羅斯雖然同樣繼承了蘇聯部分軍事遺產,但國家低位在那擺著,那些遺產於事無補。若無俄羅斯的軍事保護,白俄羅斯早就被北約佔領了。白俄羅斯的命運可以有兩條道路,一是保持勢力割據做山大王,那他將是一個貧困落後的連第三世界國家也不如的國家,還有一條道路,就是與大國融合,成為超級文明的一部分。兩者不難選擇,實際上除了與大國合並,內陸國白俄羅斯別無選擇。
白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可以忽略不計,大概相當於俄美的幾百分之一。

閱讀全文

與白俄羅斯海軍在哪裡作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