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俄羅斯,天然氣的儲量情況是怎樣的
俄羅斯的天然氣儲備量居於全球第一的位置,俄羅斯也是歐洲國家的主要能源供應國。
每當我們提到俄羅斯的時候,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俄羅斯的氣候問題。俄羅斯的氣候非常寒冷,同時大面積國土沒有辦法居住。盡管如此,俄羅斯本土的能源儲備量非常豐富,俄羅斯也靠出口石油和天然氣佔到了大量的外匯,這幾乎已經成為了俄羅斯經濟的支柱產業。
一、俄羅斯的天然氣儲備量非常豐富。
在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可能是最廉價的商品了。之所以會這樣說,主要是因為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的儲備量非常豐富。粗略統計的話,俄羅斯的天然氣儲備量至少達到了37萬億立方米,這個數據排在全球第一。除此之外,俄羅斯的石油儲備量也非常豐富,俄羅斯也經常把這些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到國外。
㈡ 俄羅斯經貿概況及油氣安全戰略
一、俄羅斯的經濟貿易概況
俄羅斯聯邦亦稱俄羅斯,國土面積1707.54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2年12月1日,人口1.453億,居世界第7位(俄羅斯國家概況,轉自外交部網站,2003,8,14)。蘇聯解體後俄全盤接受美等西方國家推薦的經改葯方,採取「休克療法」,推行以大規模私有化和全面自由化為核心的激進經濟改革,經濟連年下滑。1999年受盧布貶值和國際市場油價上揚以及普里馬科夫政府大幅調整經濟政策,加強國家宏觀調控等內外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俄經濟呈現好轉勢頭。2000年普京繼續推行穩健的社會經濟政策,利用國際油價一度上漲的有利形勢,大力拓展國外能源市場,俄經濟好轉勢頭進一步鞏固,宏觀經濟指標大幅上揚。2001年俄政府進一步深化社會和經濟自由化改革,經濟增幅小於2000年,但恢復性增長的勢頭繼續得到保持,且增長質量有所提高。2002年俄政局進一步穩定,發展經濟成為當局的中心任務和朝野共識,在這一有利環境下,政府進一步加強經濟立法,規范經濟活動,投資和經營環境得到一定改善。同時借國際油價上漲之機,獲取大量石油美元。但俄經濟增長受國際能源市場行情影響仍較大,產業結構調整的任務仍十分艱巨。
2002年俄羅斯主要出口商品有石油、天然氣、電力、煤、焦炭、機器設備、黑色及有色金屬等(俄國家海關委員會,2003年)。2002年俄與歐盟國家貿易額佔俄外貿總額的36.6%,與獨聯體國家佔17%,與亞太國家佔16.4%,與東歐國家佔12.9%(俄羅斯國家統計委員會,2002年俄社會經濟狀況,2003年)。
二、俄羅斯的油氣產儲量和油氣貿易概況
俄羅斯是原蘇聯解體後所獨立的最大的國家,而其經濟卻一蹶不振,在全球的經濟影響力也比較小,但俄羅斯是世界石油,特別是天然氣資源大國。據不同來源的估計,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俄石油探明可采儲量為70億~100億噸,佔世界石油探明可采儲量的8%~13%。俄羅斯2000年石油探明可采儲量為66.25億噸(表8-1),其分布情況見圖8-1。與1999年的石油探明可采儲量相比沒有變化。
表8-1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儲量變化表(單位:石油為億噸;天然氣為萬億立方米)
全球42%的天然氣資源和34%的天然氣儲量在俄羅斯,其2000年天然氣探明可采儲量為48.11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的38%~45%。
在俄羅斯石油工業體系中共有13.35萬口油井和6400口氣井。俄羅斯石油行業已經受了多年的嚴重衰退,自1992年到2000年採油量大約減少了25%。俄羅斯石油工業是一個資本密集、生產技術過程復雜、多專業縱向一體化的行業整體。在原油生產方面、俄羅斯有130家石油股份公司,其產量水平見表8-2。但是從2000年開始,俄羅斯停產油井在大幅度減少,投產新井大幅度增加。
圖8-1俄羅斯油氣區分布圖
(據李國玉,2001)
表8-21998年俄羅斯聯邦石油開采企業生產狀況
(據俄聯邦國家統計委員會,1999)
俄2002年原油產量達到3.7963億噸,比2001年增產3140萬噸,約增長9%(孫永祥、劉倩如,俄羅斯燃料能源工業一年回顧與展望,國際石油經濟,2003年第四期)。俄羅斯2000年石油產量為32300萬噸,比1999年增加了8.94%。俄羅斯天然氣2002年的開采量達到5949億立方米,比上年增產137億立方米,約增長2.4%,其2000年的天然氣產量為5450億立方米,比1999年減少了20.97%(表8-3)。
表8-3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產量(單位:石油為億噸;天然氣為億立方米)
(據BP2001;俄羅斯國家統計委員會,2002)
俄羅斯每年向本國市場供氣超過3000億立方米,通過管道向歐洲出口天然氣約1200億立方米,占歐洲天然氣市場需求的25.7%,此外,還向獨聯體和波羅的海國家出口天然氣近800億立方米。1998年俄羅斯共向國內外供應天然氣為5900億立方米,其中59%供應俄羅斯聯邦,25%流向歐洲市場,16%供應獨聯體和波羅的海各國。俄羅斯1998年的天然氣貿易量為1194億立方米,而1999年的貿易量為1255億立方米,增加了5.1%。1999年俄羅斯出口到歐洲的天然氣增加5.1%,達1255億立方米。輸往中歐的氣量減少5.2%,減到393億立方米,向西歐國家(包括土耳其)出口862億立方米(比1998年增加10.7%)。亞(馬爾)-歐(洲)輸氣管道波蘭段的完工以及德國段的擴容增大了向德國的出口能力,目前德國是俄羅斯天然氣最大的進口國,年進口俄羅斯的天然氣能力達到191億立方米,比1998年增長14.4%。隨著新的天然氣進口合同生效,土耳其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上升30.3%,達88億立方米。希臘也大幅度增加了從俄羅斯的天然氣進口,達15億立方米。
俄羅斯是石油生產大國,也是油氣出口大國。每年通過管道出口天然氣1303億立方米,出口石油1億多噸。它的大量石油運往義大利、愛爾蘭、德國、英國、瑞士和匈牙利。此外,還向希臘、奧地利、波蘭、西班牙、加拿大、丹麥、美國、土耳其、芬蘭、捷克、斯洛伐克、荷蘭、比利時,以及古巴、馬爾他和塞普勒斯等國出口石油。歐洲佔俄羅斯石油出口量的95%,其中,中歐佔46%,南歐佔26%,東歐佔21%,北歐佔2%。2002年,俄羅斯原油出口量達1.845億噸,比上年增長13.8%;汽油出口量達到5800萬噸,增長14.3%;重油出口量達到2580萬噸,增長38.7%;天然氣出口量達到1864億立方米,增長3%(孫永祥等,2003)。
至2000年底,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總長21.3萬公里,2002年輸油氣總量20997億噸公里(俄國家統計委,2002)。
目前,俄羅斯正在就俄羅斯的石油向亞太市場出口而努力,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中俄就簽署了俄羅斯向中國提供石油並共同出資修建輸油管道的備忘錄,但關於俄羅斯是把石油輸往中國(安加爾斯克—大慶),還是輸往太平洋沿岸(安加爾斯克—納霍德卡,見圖8-2)合算的爭論已經進行了很久,俄政府一直在兩個方案中舉棋不定。這主要是日本政府從中想獲得一些油氣利益。為了與中國競爭,日本官員也用各種方法向俄羅斯頻頻示意:日本准備將俄羅斯作為其固定的石油進口國,改變過度依賴波斯灣國家石油供應的現狀。目前,波斯灣是日本石油的第一大進口地,占其進口總量的82%,但是今後日本承諾每年從俄進口近5000萬噸石油,這相當於其年進口量的四分之一。2003年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訪問莫斯科時,曾表示日方願參與安加爾斯克—納霍德卡這條長3765公里,耗資38億至56億美元的石油管道建設,並許諾在以後的幾年中向俄羅斯石油工業投資80億~100億美元。
圖8-2東北亞石油管線方案示意圖
(據新浪網,2003)
三、俄羅斯的油氣消費
1.俄羅斯的經濟增長和油氣消費
自從原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經濟一蹶不振,經濟出現低增長或負增長,這樣俄羅斯的天然氣和石油消費也進入低迷狀態(表8-4和表8-5)。
表8-4俄羅斯的人均GNP及其經濟增長(單位:美元/人)
(據《能源政策研究》,2000.4)
表8-5俄羅斯的石油及天然氣消費(單位:石油為百萬噸;天然氣為億立方米)
俄羅斯近幾年每年的天然氣消費量為3772億立方米,石油消費量為1.23多億噸。
2.俄羅斯的油氣消費結構
俄羅斯的油氣消費水平比較高,特別是天然氣高達50%以上。俄羅斯的一次能源消費結構見表8-6。俄羅斯天然氣消費結構見圖8-3。
表8-61998~1999年俄羅斯一次能源消費及結構
(據中國礦情通報——能源礦產專輯.2001)
四、俄羅斯的油氣安全戰略
1.俄羅斯儲備及其能源安全政策
俄羅斯是能源生產大國,其生產的油氣不但滿足本國的需求,而且有大量的出口。因此俄羅斯近幾年不用擔心其油氣消費的供應安全問題,但是俄羅斯目前仍有許多的油氣安全問題需要解決。
圖8-3俄羅斯天然氣消費結構
資料來源:《油氣儲運》,2000年第6期
俄羅斯油氣安全問題是:
1)國內石油產量在從1990年到1999年的10年裡從5億噸逐步下降到了3億噸。但是出口還不可能迅速地減少。
2)20世紀80年代以來,俄羅斯的天然氣、石油生產和地區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主要是西西伯利亞和烏拉爾—伏爾加的油氣產量在全俄羅斯的比重開始下降。到目前為止采儲量很高。從今後5—10年看,俄羅斯必須在它的油氣區找到足夠的資源,才能替補或保持全國油氣產量的穩步增長和出口的需要。新的油氣區主要是在季曼諾—伯朝拉地區、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裏海地區和北部大陸架,但是前景都遠不如老油氣區,而且開發的成本相當高。
3)由於俄羅斯的油氣出口比例比較大,受石油價格波動和外部市場的影響之大直接威脅俄羅斯的外匯和經濟基礎。
4)目前俄羅斯經過烏克蘭島東歐管道運輸仍然面臨支付問題,而新的通道建設面臨資金問題。亞太地區的需求量潛力巨大,為開發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資源提供了巨大的市場。但是本地區的市場開發還面臨著巨大的問題,有待政府和工業界的密切配合和解決。
俄羅斯的能源戰略主要體現在《21世紀前20年的能源戰略規劃》,其總體思路是從全俄羅斯的長遠發展和國家安全出發,重新認識和確定能源戰略和政策。在今後的20年裡,石油天然氣工業的戰略轉移和強化開發是主要內容。
抓緊油氣勘探開發。俄羅斯目前的油氣資源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亞。據統計俄羅斯大體有65%的石油剩餘探明可采儲量和85%的天然氣剩餘探明可采儲量位於西西伯利亞。但俄羅斯巨大的後備油氣資源在東西伯利亞、西西伯利亞北部和大陸架。按目前的規劃,東西伯利亞的產量比重可以提高到15%~20%。出於國內外油氣勘探開發的比較成本優勢,俄羅斯已經並將繼續在中亞、伊拉克、利比亞、印度和南美一些國家開展油氣勘探開發活動。其次俄羅斯在本世紀初還將建設第二條到歐洲的天然氣管線、到亞太地區的油氣管線和控制中亞油氣出口的管線。
在保持石油供應基本穩定的同時,積極開發和利用天然氣資源。俄羅斯天然氣發展戰略:
1)開發西西伯利亞天然氣資源,特別是亞馬爾半島的天然氣資源。
2)擴大天然氣出口,鞏固歐洲原有的天然氣市場份額,開辟亞太地區天然氣新市場。
3)進一步提高國內城鄉、尤其是農村地區的氣化水平,優先滿足商業、民用和農業部門的天然氣需求,擴大電站的天然氣消費量。
4)進一步修復、利用現有的天然氣管網,加速建設新的長輸管線。
2.俄羅斯油氣的儲運
俄羅斯管道運輸約佔全國貨運周轉量的60%和占貨運量的30%。俄羅斯石油運輸股份公司和成品油股份公司負責原油和成品油的運輸業務。這兩家公司是按照1992年7月1日俄聯邦總統令決定組建的。
通過輸油干線向國內消費者提供石油並向國外出口。俄羅斯的輸油干線總長度超過4.8萬公里。隨著俄羅斯石油產量和輸油管道運量(指相當於設計能力的一般)的下降,地區性輸油管道系統的效率和作用隨之削弱。輸油干線老化形勢更加嚴重。為保證管道的可靠性,必須經常檢查管道線路部分和泵站的設備,發展管內診斷是提高這項工作效率的重要方針。
從表8-7的數據不難看出,規模很大的俄羅斯輸油業與西歐相比是落後的。除了自然氣候條件之外,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很長的距離決定的。例如,在俄羅斯的歐洲地區消費的燃料和動力佔全國消費量的60%以上、而自產的一次能源只佔46%。1994年俄羅斯運輸1噸原油和成品油的平均運輸距離為2133公里,而法國為300公里,英國為147公里,挪威110公里。
表8-7俄羅斯及西歐國家的油氣儲運
(據歐洲北美運輸統計年報紐約/日內瓦,1996)
俄羅斯統一供氣網管道總長為14.88×104公里(不包括配氣管道),其中設有5508座干線階段閥,河流穿越2000多處,在管網中設有地下儲氣庫22座,在氣田、輸氣干線和地下儲氣庫共設有壓縮機站250座,輸氣干線按不同直徑構成見表8-8。
表8-8俄羅斯不同直徑輸氣管道所佔比重
(據歐洲北美運輸統計年報紐約/日內瓦,1996)
3.俄羅斯的能源地緣政治戰略
俄羅斯聯邦政府和燃料能源部提出,當前對外能源戰略的主要目標是採用外交手段使國家參與平等的國際能源合作,鞏固俄羅斯在世界能源市場中的地位,同時要在對外經濟和地緣政治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確保國家能源安全。
為此俄聯邦的確定的能源地緣政治戰略是:
1)把獨聯體國家放在其能源地緣政治的首要地位。俄很重視與獨聯體國家發展合作。俄對獨聯體國家的能源戰略是發展和深化一體化進程。
由於美國藉助打擊國際恐怖主義而在中亞地區大動干戈,派軍隊留守在中亞地區,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滲透中亞和濱裏海地區,確保美國在該地區的能源,特別是石油和天然氣的利益。這對俄羅斯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此,俄能源外交在此地區最優先的工作是參與獨聯體國家間多邊和雙邊能源合作,防止美國在該地區的進一步滲透。與此同時,必須保證新獨立國家的利益,以及在利益平衡基礎上進行最大限度的能源合作。
2)確保歐洲作為俄羅斯的傳統能源出口地。俄羅斯在此地區的主要任務是,保留對臨近的歐洲和非洲以及中亞國家的競爭力;使俄羅斯能源企業參加東歐和東南歐地區的能源產品出售、當地能源企業的股份制和私有化,保證以優惠的價格和可靠的條件將俄能源輸向西歐;建立有歐洲夥伴投資、功能齊全的基礎設施。
3)中近東既是俄羅斯在世界能源市場的最大競爭對手,也是其潛在的財源。俄羅斯在該地區的主要的能源地緣政治是為俄能源公司參加有關該地區的能源項目創造條件;鞏固俄羅斯在土耳其能源市場中的地位,保留俄羅斯作為向土耳其供氣的主角等。
4)把南亞和亞太地區作為俄羅斯能源地緣政治考慮的特殊地區。俄羅斯將擴大與該地區國家的能源合作,目的是要找到理想的能源出口市場。
俄羅斯正加緊與中國進行談判,以便建立走向中國特別是東北亞市場的油氣管道。目前正在論證的管線有:
圖8-4東北亞計劃管線地理分布圖
(據胡見義,2001)
路線一:伊爾庫茨克州→滿洲里→哈爾濱→沈陽→大連→仁川
路線二:A.管輸天然氣到薩哈林島南端的南薩哈林斯克,經液化後,以LNG方式銷往日本、韓國、中國沿海等地區,其中以日本為主要消費市場,直接參與東南亞地區的LNG市場競爭。
B.薩哈林→海參崴→圖們江地區→朝鮮→韓國
路線三:伊爾庫茨克州→烏蘭巴托→北京→日照→韓國(日本)
路線四:雅庫特→黑河→大慶→沈陽
以上管線計劃見圖8-4。
俄羅斯不僅發展與中國、日本、韓國及其他發達國家間的雙邊合作關系,還要發展多邊關系。
5)美國既是俄羅斯的競爭對手,又是難得的夥伴。俄羅斯對美國採取了既斗爭又聯合的辦法,無論在裏海、中東等「熱點」地區,還是在俄羅斯國內產油區都出於自身油氣工業發展的需要和戰略上的考慮,與美國進行著「秘而不宣」的爭奪。
㈢ 俄羅斯 每年對歐洲供氣量是多少
大約4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樓下說的年供氣能力不代表年供氣量。中國總希望幫助到你!
㈣ 俄羅斯供氣量減少,俄歐之間的「能源戰爭」,是否真的已經吹響號角
是真的已經吹響號召,畢竟俄羅斯減少天然氣供應使本已深陷能源危機的歐洲雪上加霜。為了解決能源消耗、通貨膨脹和生活成本危機等緊迫問題,許多國家不顧碳減排承諾,選擇重啟此前被認為“污染更嚴重”的煤炭。此外,為保障冬季能源供應,歐洲理事會通過了一項規定,要求成員國在今年冬季之前將儲氣設施的儲氣量提高到80%。但隨著俄羅斯管道天然氣供應的減少,這一目標變得越來越難以實現。
俄羅斯不想從事慈善事業,也不支付盧布或汽油。我們不會免費供應天然氣的事實是顯而易見的,可以肯定地說,在目前的情況下,俄羅斯對歐洲客戶進行慈善是不可能也不合適的。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已指示政府、中央銀行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採取措施,將與“不友好國家”的天然氣交易轉為盧布,並允許外國買家在俄羅斯國內市場購買盧布。
㈤ 從俄羅斯到歐洲,天然氣供應有幾條「溪」
目前,俄羅斯通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主要包括三條線路,由從東向西橫貫烏克蘭的多條管道組成。 這些管道途經烏克蘭,西通往斯洛伐克、捷克、德國和奧地利,南至摩爾多瓦、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 繞行烏克蘭,自東向西穿越白俄羅斯和波蘭,進入德國“亞馬爾-歐洲”輸油管道。 線路是通過烏克蘭東部,從北到南通過黑海到土耳其的“青溪”管道。
如果北溪1和北溪2正常運行,烏克蘭將成為被放棄的部分,可以通過烏克蘭天然氣管道進行銷毀。
㈥ 俄羅斯為什麼有那麼多天然氣俄羅斯的天然氣儲量如何
俄羅斯的天然氣儲量居世界首位,那俄羅斯為什麼有那麼多天然氣呢?因為俄羅斯領土廣大,很多地區地質條件復雜,並且剛好符合天然氣生成的條件,所以使得俄羅斯擁有眾多的天然氣。有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的朋友可以繼續往下閱讀。㈦ 統計數字:2021年俄羅斯總共賣了多少天然氣給中國
130.7953萬億盧布,與2020年相比實際增長4.7%,這就是俄羅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1年經濟初步統計數值。整體來看,在與疫情防控相關的各種限制、隔離措施逐步鬆懈帶來的消費、投資復甦激勵下。
在全球經貿的持續回暖,特別是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創新高的帶動下,俄羅斯2021年的經濟在經歷了上一年的較大比例縮減後,又迎來了較為明顯的提振——甚至創下了自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以來的最高增速。
俄羅斯各行業經濟復甦並不均衡
分行業來看,俄羅斯2021年的經濟復甦並不均衡。其中,酒店餐飲、休閑娛樂、交通運輸、信息與通訊等產業因為居民社交行為的恢復,其復甦形態較好,但農林牧漁、國防等領域仍在縮減。
數據還顯示,以石油、天然氣、煤炭、鐵礦石、銅礦石為主的采礦業在2021年僅實際增長了4.2%,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要知道,石油、天然氣是俄羅斯經濟發展的核心部分,這一領域復甦滯後,影響不可低估。
特別是在大宗商品價格暴漲的2021年,多國能源產業實現高速增長的背景下,俄羅斯采礦業的增速只有區區的4.2%,這著實令人驚訝。這首先離不開「俄氣在歐洲市場的持續低迷」——2021年俄羅斯銷往歐盟的天然氣產量出現了縮減。
與之相比,美國卻利用俄烏局勢緊張之機,將銷往歐盟的天然氣實現了翻倍增長。到了2022年1月份,歐盟從美國購買的LNG甚至達到了從俄羅斯進口管道天然氣的5倍——在歐洲市場,俄氣遇到了新的競爭者。
在我國天然氣市場,也發生了類似的現象。雖然中俄兩國間的LNG貿易仍在穩步增長,但美國天然氣占據的市場增幅更快——整個2021年,我國從美國購買的LNG幾乎達到了2020年的3倍。
並推動美國從我國LNG進口的第六大渠道,轉變成為僅次於澳大利亞的「第二大渠道」,成為我國天然氣進口市場中的「新勢力」。南生還注意到,在中歐市場的持續推動下,美國在2021年超過俄羅斯,成為僅次於卡達、澳大利亞的全球第三大天然氣出口國。
而俄羅斯的天然氣全球出口排名則由2020年的全球第三,降為2021年的全球第四名。還有石油領域,在頁岩油商業化開采獲得突破後,美國早在2019年就實現了對俄羅斯和沙特的趕超,上漲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開采國了。
俄羅斯GDP,與美國的差距進一步擴大
俄羅斯2021年完成的名義GDP為130.7953萬億盧布,按平均匯率換算為1.775萬億美元,與2020年的1.483萬億美元相比,增幅不到3000億。按接近1.46億人口計算,俄羅斯人均GDP恢復至1.2萬美元左右。
無論是經濟規模,還是人均GDP,俄羅斯與美國的差距都在2021年獲得了進一步的擴大——美國2021年的經濟增長5.7%,GDP達到了23.04萬億美元,人均更是達到了6.94萬美元的超高水平。
一項是「美俄」並稱的兩個全球性大國,在經歷了數十年的分化後,美國經濟、科技以及綜合國力的優勢得以穩固,而俄羅斯卻在經濟、能源、外貿以及其他領域遇到了越來越多的發展難題。
這也從側面給予我們新的啟示:盡量推動經濟、貿易、科技、國防、教育、文化、外交以及其他領域的全面發展,努力實現各領域綜合性趕超,從而實現國家以及居民生活的穩定、健康和持續發展。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㈧ 歐洲哪些國家是非常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的呢
歐洲很多國家是非常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的。根據外媒報道,歐洲每年所需要的5000億立方米天然氣中,就有45%以上需要依賴俄羅斯出口。
歐洲國家按照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程度的高低,可以看到這些國家有:北馬其頓、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波黑)、摩爾多瓦、芬蘭、拉脫維亞、保加利亞共和國、塞爾維亞、德國、義大利、波蘭、法國、荷蘭、羅馬尼亞、喬治亞。
塞爾維亞是內陸國家,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程度也超過89%。歐洲國家,除了荷蘭、羅馬尼亞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程度不高,愛爾蘭完全不依賴俄羅斯天然氣之外,大部分歐洲國家對俄羅斯天然氣都有或高多低的依賴。
㈨ 俄羅斯天然氣產量居世界第幾位
俄羅斯天然氣儲量位居世界第一,根據公布的數據來看,俄羅斯天然氣儲量達到37.8萬億立方米,約佔全球天然氣已探明總儲量的28%。
同時,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之一,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主要由俄羅斯提供。據數據顯示,歐洲的主要消耗能源是天然氣,每年有大約超過30%的天然氣需要從俄羅斯輸出,俄羅斯已經修建了7條通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
俄羅斯的資源分布
俄羅斯自然資源極為豐富,包括石油、天然氣這兩種全球主要的資源類型,俄羅斯的天然氣主要集中在西伯利亞地區,天然氣出口為俄羅斯經濟有著巨大的貢獻。但是,過於依賴資源也造成了產業的不均衡,整體經濟實力並不算強,俄羅斯2021年GDP為1.77萬億美元,排名全球第11位。
㈩ 中國從俄羅斯一年進口多少天然氣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我們可以從2014年中俄雙方簽訂的4000億美元 LNG 合同進行解讀。根據各種信息而言,此合同期限為30年連續供氣協議,從2018年開始執行。由於此合同在當年屬於全球關注的重點,所以或多或少能得到一些商務信息。據悉,此合同規定俄羅斯每年向中方供氣380億m,單價在360美元/千立方,摺合算下來為2.19元/m。這個價格是否合適得站在不同的角度考慮,俄羅斯供給歐洲(白俄羅斯和烏克蘭除外)的價格為2.3元/m。中國從中亞采購的單價為2.2元/m,但是在此合同簽訂前的2013年,中國天然氣平均門站價格為1.95元/立方米。
俄羅斯成為中國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並穩步增長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俄羅斯作為世界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國,長期以來歐洲國家一直是俄羅斯天然氣主要進口國,而中國和俄羅斯相鄰,輸送便利。俄東西兩線輸入中國的天然氣我認為必然會遠遠超過協議,也會隨著中俄友好關系一樣一起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