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俄羅斯的主席是誰
截至2020年,俄羅斯聯邦政府主席為米哈伊爾·米舒斯京,俄羅斯聯邦政府主席也稱為俄羅斯總理。2020年1月1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批准總理梅德韋傑夫提出的政府辭職請求,並向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提名現任聯邦稅務局局長米哈伊爾·米舒斯京擔任新一屆政府總理。
俄羅斯聯邦政府主席是俄羅斯聯邦政府的首腦,俄羅斯國家的行政權力被俄羅斯總統和總理所共同分享,但職權上較總統小。
(1)俄羅斯主席哪裡人擴展閱讀:
俄羅斯總理由俄羅斯總統提名,國家杜馬通過後任命。如果議會否決總理提名,總統必須提名其他人選。如果議會連續否決三名人選,總統就必須解散議會,重新大選。總統有權解除總理職務。總統換屆後,總理必須率領內閣總辭,新任總統重新提名總理人選。
在總統死亡或者辭職、解職時,總理作為第一順位繼任人擔任臨時總統職務。2020年俄羅斯修改憲法,規定總理、內閣其他成員由國家杜馬推薦、總統任命。
❷ 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簡歷
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簡歷如下: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 ,1952年10月7日出生,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人,畢業於列寧格勒大學,2000年當選為第2任俄羅斯總統,2004年贏得連任,2000年至2008年任總統期間,使俄羅斯在軍事與政治實力上均有相當的提升,在民主方面遭到很多爭議,是一位「鐵腕總統」。2008年出任俄羅斯總理。2012年普京再度宣布參選總統,2012年3月5日普京再次勝出2012年俄羅斯總統選舉,第二度當選俄羅斯總統。2012年5月7日宣誓就任俄羅斯第四任總統,任期六年。
2015年2月13日,俄羅斯人對普京信任度高達85% ,創歷史新高。2015年3月11日,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在各國領導人工資中,排名第八位。
普京的主要簡歷:
1952年10月7日普京出生於俄羅斯的聖彼得堡(列寧格勒)。1975年畢業於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曾在蘇聯克格勃系統工作15年,曾加入蘇聯共產黨。1985年至1990年被派往民主德國工作。
1990年回國後,普京先後擔任列寧格勒大學校長外事助理、聖彼得堡市市長顧問、市政府對外聯絡委員會主席和聖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長。
1996年8月起任俄總統事務管理局副局長。
1997年3月任俄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兼監察局局長。
1998年5月任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7月任俄聯邦安全總局局長。
1999年3月任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8月9日被任命為第一副總理、代總理,8月16日就任總理。
1999年12月31日,普京出任代總統。
2000年3月26日,他當選總統,2004年3月14日再次贏得總統選舉。
2008年4月15日,梅德韋傑夫在統一俄羅斯黨第九次代表大會上鄭重宣布擔任統一俄羅斯黨主席,5月8日,普京出任政府總理。
2011年9月24日,俄羅斯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提議普京參加明年3月的總統選舉。
2011年11月,福布斯2011權力人物榜:俄羅斯總理普京已經宣布參選2012年總統,並且獲勝幾率很高,為此名列第二。
2011年11月27日,普京正式成為俄羅斯總統候選人。
2012年3月5日,普京以64.39%的得票率再次當選俄羅斯總統。
2012年5月7日,普京宣誓就職俄羅斯總統。
❸ 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祖籍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1952年10月7日出生於列寧格勒(現為聖彼得堡)。 普京的母親瑪麗亞·伊凡諾夫娜·普京娜是一名工廠女工,而他的父親弗拉基米爾·斯皮里多諾維奇·普京則在蘇聯海軍服役。20世紀30年代,普京的父親在一支潛艇部隊中服役,其後他在二戰中擔任蘇聯內務部的爆破手。普京的兩個哥哥均出生於20世紀30年代中期,其中一個早夭,另一個在列寧格勒保衛戰中死於白喉。他的祖父斯皮里東·普京曾為列寧和斯大林擔任私人廚師。
普京小時候很頑皮,六年級才當上少先隊員。
1975年,普京畢業於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 (聖彼得堡國立礦業學院副博士),隨後他加入了克格勃,並在列寧格勒區工作。這段時間他熟悉了其後擔任俄羅斯國防部長的謝爾蓋·伊萬諾夫。他在大學時期加入了蘇聯共產黨,且至今沒有正式宣布過退黨。1976年,普京完成了克格勃的訓練,兩年後他進入了列寧格勒情報機關機要部門。他在此部門工作到1983年,隨後在莫斯科的克格勃學校學習一年。1985-1990年,克格勃將普京派遣到東德,普京在當地得到一個次要工作。不過資料顯示,所謂的次要工作其實是間諜任務,普京於東德收集當時西德的經濟諜報。兩德統一後,普京被召回列寧格勒,此後,普京又在列寧格勒大學國際事務系得到一個職位。1991年8月20日,他在克格勃策劃推翻蘇聯主席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期間辭去他在情報機構的職位。
兩德統一後,普京於1990年返回列寧格勒,先後擔任列寧格勒大學校長外事助理、聖彼得堡市市長顧問、市政府對外聯絡委員會主席和聖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長。
1991年普京擔任列寧格勒市國際聯絡委員會主席,主管市政府的對外經濟關系。他在工作中所表現的才幹,受到同事好評。1994年3月,普京晉升為聖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長,兼任國際聯絡委員會主席。他是索布恰克的左膀右臂,深受重用。索布恰克不論去哪裡,都把他帶在身邊,普京因此獲得「灰色大主教」之雅號。
1996年索布恰克在市長選舉中落選,副市長雅科 夫列夫當選市長。普京不願留在聖彼得堡工作,通過自己的同鄉、當時擔任葉利欽總統辦公廳主任的丘拜斯來到莫斯科任俄總統事務管理局副局長。
1997年3月,普京出任俄羅斯總統辦公廳總務局副局長,主管法律和對外經濟聯系問題。3個月後調任總統辦公廳監察總局局長。不久又晉升為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分管地方經濟,與各地方領導人打交道,檢查地方對外經濟關系狀況,特別是監查他們如何使用中央提供的貸款。
1998年3月29日,葉利欽解除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博爾久扎的職務,任命普京接任。5月,普京任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7月,葉利欽又任命普京兼任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前身克格勃)主席。當基里延科總理在克格勃總部為普京上任舉行簡短儀式時,普京滿懷激情地說:「我終於回家了。」
欽點接班
1999年8月9日,普京被委任為三位俄羅斯第一副總理之一。在此之後,前一屆總理領導的政府倒台,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指定普京出任總理。[ 葉利欽同時宣布,他希望普京能夠繼承他的職位。普京也宣布,他接受葉利欽的委任。
首任總統
1999年3月,普京任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8月9日被任命為第一副總理、代總理。
1999年8月16日,國家杜馬以233票通過(84票反對,17票棄權)普京出任俄羅斯總理。
1999年12月31日晚,葉利欽突然宣布辭職,普京根據俄羅斯憲法規定出任代總統。[17] 為此,原定於2000年6月舉行的俄羅斯總統大選提前到了3月26日。
2000年3月27日,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主席韋什尼亞科夫宣布,根據對選票的初步統計結果,普京代總統的得票率已經超過50%,當選俄羅斯聯邦第三屆總統。
連任總統
2004年3月14日,普京成功連任總統,並得到71%的絕對多數票。
2004年9月13日,在別斯蘭人質事件後,普京建議成立一個公開立法機構,且用這一形式取代了原本俄羅斯直接指定地方官員的制度。普京亦加大了對恐怖主義的打擊力度,尤其是加重了對政府官員包庇恐怖分子的懲罰。普京說,俄羅斯有權力「從恐怖分子的藏身所中逮捕並消滅他們,且若有必要,可以在國外逮捕。」
主要由普京支持的統一俄羅斯黨在普京任期內亦多次表達了對普京及其思想的認同。2006年12月,統一俄羅斯黨第七次代表大會通過綱領《我們選擇的俄羅斯》,歸納並聲明了普京思想為該黨的指導思想。這一聲明中的主要戰略均與普京的政策一致,且與普京的「國情咨文」內容基本思想相同。
由於俄羅斯憲法對總統任期的限制,普京無法繼續參與2008年的總統大選。2007年,普京在接受八國集團記者采訪時認為,「5到7年的總統任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暗示他可能通過修改憲法延長總統任期。前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一直反對普京修憲,在2007年國家杜馬選舉上大勝的統一俄羅斯黨主席也發表意見說,普京不會修改憲法。
然而,憲法並沒有限制一人當選總統的次數,因此普京可能會在2012年繼續角逐總統位置。普京亦可在大選前宣布辭職,然後參與競選。一些媒體還認為,普京可能選擇指定接班人後離開,並在幕後操縱俄羅斯政治局勢,然而,2007年2月1日,普京公開否認這一可能。他說:「我不會指定繼承人。俄羅斯聯邦的總統將會通過大選公正生成。」此外還有人認為,普京可能選擇加入統一俄羅斯黨並出任黨魁,這樣他就會在國家杜馬中占據高位,進而掌握實權
❹ 我想詳細了解普京的生平,誰能介紹下
普京·弗拉基米爾 (vladimir putin, 1952.10.7- )
俄羅斯總統、安全會議主席、獨聯體國家元首理事會主席。
1952年10月7日生於俄羅斯第二大城市列寧格勒(後改名為聖彼得堡),經濟學博士。1970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國立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國際法專業,1975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畢業論文題目是《一個國家如何才能獲得別國的平等對待》,畢業評語是「誠實、紀律性強、具有高度責任感」。
1975年起在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對外情報局工作,起初是級別較低的偵輯人員。曾進入克格勃海外諜報學院深造,並在此學習柔道。80年代被派往東德的德累斯頓工作,擔任過東德萊比錫的德俄友好會館代表。1989年回國後離開克格勃,任列寧格勒大學副校長的國際問題助理。1990年任列寧格勒市蘇維埃主席阿納托利·索布恰克的顧問(索布恰克曾是普京的大學老師)。1991—1992年任聖彼得堡市對外聯絡委員會主席。1994年任聖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長兼對外聯絡委員會主席。
1994—1996年任聖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長。
1996—1997年任俄羅斯總統事務管理局副局長,1997年3月26日—1998年4月任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兼總統辦公廳監察總局局長。1998年5月25日—1998年7月任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主管中央與地區關系問題。1998年7月25日起任俄聯邦安全局局長,同年11月20日起任安全會議常務委員。1999年3月29日起任俄聯邦安全局局長兼安全會議秘書,同年8月8日免去俄聯邦安全局局長職務,11月15日免去安全會議秘書職務。
1999年8月9日起任俄羅斯第一副總理兼代總理,8月16日起正式任總理,同年9月起任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執行委員會主席。
1999年12月31日,葉利欽總統宣布辭去總統職務,並宣布由普京代行總統職務。2000年1月25日起任獨聯體國家元首理事會主席。3月27日,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宣布,在已統計的94.27%的選票中,普京獲52.94%的選票,超過法定票數,當選為俄羅斯第三屆總統,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職,同日免去總理職務。
普京精通德語,喜愛運動,特別愛好桑勃式摔跤、柔道和山地滑雪,大學時代榮獲過桑勃式摔跤冠軍。1974年成為列寧格勒的柔道冠軍,並入選運動健將候選人之列。性格堅韌,有極強的耐力,很少表露感情。工作作風果斷干練而謹慎,在車臣問題上持強硬立場。是1999年度「風雲人物」獎獲得者。
普京的祖父出生在聖彼得堡,是名烹飪水平很高的廚師,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被請到莫斯科郊區的哥爾克村,給列寧和烏里揚諾夫全家燒菜做飯。列寧去世後,他被調到斯大林的一座別墅,在那裡工作了很長時間。
普京的父親1911年出生在聖彼得堡,17歲結婚。曾在潛水艦隊服役,在蘇聯衛國戰爭中受過傷。後來一直在工廠工作,是模範工人,任過車間黨組織書記。共生有三個男孩,前兩個先後夭折,他對唯一倖存的兒子普京的培養教育非常嚴格。
普京的妻子:柳德米拉 (lyudmila),80年代初在加里寧格勒航空隊當空姐。曾在加里寧格勒工學院學習過一段時間,因不喜歡工程師專業,二年級時退學。後進入列寧格勒國立大學哲學系工農速成班學習。曾在俄羅斯的布良斯克市任大學教師。24歲時到列寧格勒度短假,在那裡舉行的阿爾卡季·賴金音樂會上與普京相識。1983年7月28日,與普京在涅瓦河的小輪船上舉行婚禮,婚後住在普京父母家,直到普京調到莫斯科。
有兩個女兒:卡佳13歲、瑪莎14歲(2000年),曾在德國駐莫斯科使館的專門學校學習,發展很全面,都會拉小提琴、彈鋼琴。
1998至1999年家庭總收入30.88萬盧布(28盧布約合1美元)。銀行儲蓄183.76萬盧布。普京與夫人在聖彼得堡擁有兩塊地皮,在莫斯科州有1500平米,在普斯科夫州有600平米。在列寧格勒州有一座152.9平米的別墅,在聖彼得堡有兩個車庫。
主要活動及言論:
1999年8月,車臣非法武裝分子侵入達吉斯坦,挑起戰事,普京堅決主張出兵車臣以打擊恐怖分子,捍衛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
1999年8月9日,葉利欽總統推薦普京為下屆總統候選人。同日,普京宣布參加2000年總統大選。
1999年12月31日,葉利欽總統任命他為代總統至2000年3月選出新總統為止。這之前,普京通過網際網路發表文章《千年之交的俄羅斯》,強調俄羅斯要走富民強國之路,指出「俄羅斯思想」的重要性,主張加強國家的作用;認為「俄羅斯的思想」的要素是愛國主義、大國意識、國家主義和社會團結。評論家稱此文章為普京競選總統的綱領。
2000年1月1日,他在安全會議擴大會議上重申,俄羅斯將一如既往地同世界所有國家在平等、互諒、友好和互利合作的基礎上建立關系」,確定了俄羅斯對外政策的連續性。他在上任的第一天即前往車臣,慰問了在那裡作戰的俄軍士兵,並重申對這場戰斗的支持,他說俄羅斯士兵的根本目標是結束俄羅斯的分裂。
2月8日,在會見莫斯科電子技術學院的大學生時說,只有那種歐洲式的「穩固的」政黨體系才能確保政治的穩定。
2月25日,他以致選民公開信的形式在俄各大報上發表了他競選總統的綱領,強調俄羅斯要走富民強國之路。公開信用近一半的篇幅分析了俄國內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對今後全國的工作列出了四項優先重點:首先,要向貧窮開戰;其次,要防範官僚和犯罪集團對市場經濟的非法侵害;第三,應當恢復公民的個人尊嚴,從而增強崇高的民族尊嚴;第四,從本國民族利益出發,制定對外政策。他說,我們的第一個問題也是最主要的問題是意志削弱,失去了完成所開創的事業的國家意志和堅定信念。
3月31日,他強調,俄必須提高核遏制潛力的效率,保留和加強核武器綜合體,原子能工業是優先發展的部門。
4月16日,開始對白俄羅斯、英國和烏克蘭進行工作訪問。
5月18日,開始中亞之行,訪問獨聯體國家的烏茲別克和土庫曼。
5月29日,他在克里姆林宮同歐盟代表團會晤後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無論在地理位置和文化方面,還是在經濟一體化方面,俄羅斯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歐洲國家,俄羅斯將一如既往把發展同歐洲的關系放在首位。
6月5日—6日應邀對義大利進行工作訪問,他在同義大利總理阿馬托會談時表示,俄羅斯願意同歐盟以及北約內的歐洲國家一起建立聯合導彈防禦系統,以對付美國堅持要單獨部署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
6月15日,在柏林德國經濟大廈發表演講,重申俄羅斯反對美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以及北約東擴的立場。
7月18日—19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7062916.html?si=2
❺ 俄羅斯歷屆總統名單
1、鮑里斯·尼古拉耶維奇·葉利欽(Борис Николаевич Ельцин)1991年7月10日—1999年12月31日。
2、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1999年12月31日—2008年5月7日。
3、德米特里·阿納托利耶維奇·梅德韋傑夫(Дмитрий Анатольевич Медведев)2008年5月7日—2012年5月7日。
4、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2012年5月7日至今。
歷屆總統簡介:
鮑里斯·尼古拉耶維奇·葉利欽(Бори́с Никола́евич Е́льцин,1931年2月1日―2007年4月23日),俄羅斯人,1931年2月1日出生於蘇聯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達里茨基區布特卡村的一個農民家庭,蘇聯解體後首任俄羅斯總統。
德米特里·阿納托利耶維奇·梅德韋傑夫(Дмитрий Анатольевич Медведев),1965年9月14日出生於列寧格勒(現為聖彼得堡),現任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76]、統一俄羅斯黨主席,曾任俄羅斯聯邦政府第一副總理、第3任俄羅斯聯邦總統、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1952年10月7日出生於列寧格勒(現為聖彼得堡)。作為俄羅斯首任總統,20世紀最卓越的政治家之一,他不僅從根本上影響了我們國家的發展,也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
❻ 普京是哪裡人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1952年10月7日出生於列.寧格勒(現為聖彼得堡)。
普京的母親瑪麗亞·伊凡諾夫娜·普京娜是一名工廠女工,而他的父親弗拉基米爾·斯皮里多諾維奇·普京則在蘇聯海軍服役。20世紀30年代,普京的父親在一支潛艇部.隊中服役,其後在二戰中擔任蘇聯內務部的爆破手。
普京的兩個哥.哥均出生於20世紀30年代中期,其中一個早夭,另一個在列.寧格勒保衛戰中死於白喉。他的祖父斯皮里東·普京曾為列.寧和斯.大.林擔任私人廚師。
❼ 普京是哪國人
普京是俄羅斯的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人。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Vladimir Vladimirovich Putin ,1952年10月7日出生—),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人,畢業於列寧格勒大學,2000年當選為第2任俄羅斯總統,2004年贏得連任,2000年至2008年任總統期間,使俄羅斯在軍事與政治實力上均有相當的提升,在民主方面遭到很多爭議,是一位「鐵腕總統」。2008年出任俄羅斯總理。2012年普京再度宣布參選總統,2012年3月5日普京再次勝出2012年俄羅斯總統選舉,第二度當選俄羅斯總統。2012年5月7日宣誓就任俄羅斯第四任總統,任期六年。2015年2月13日,俄羅斯人對普京信任度高達85% ,創歷史新高。2015年3月11日,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在各國領導人工資中,排名第八位。
❽ 普京總統哪裡人祖籍哪裡
普京,1952年10月7日出生於列寧格勒(現為聖彼得堡),俄羅斯總統,其祖籍是列寧格勒。
普京先後四次當選俄羅斯總統,擔任總統期間,整體提升了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的國際地位,在對內外政策方面偏強硬,在民主方面遭到很多爭議,被認為是一位「鐵腕總統」,被美國《時代》、《福布斯》雜志評選為世界最有影響力人物。
(8)俄羅斯主席哪裡人擴展閱讀:
普京在俄羅斯國內幾乎變成了人民的偶像式人物,變成了年輕人心目中的「變形金剛」,符合各種人的胃口和嗜好。普京作為「007」式的傳奇人物,已經開始被拍攝成驚險的偵探片,神勇無敵,所向披靡。
普京形象已經被譜寫成流行歌曲廣為傳唱。2002年,一首叫做《嫁人就要嫁普京這樣的人》的流行歌曲風靡俄羅斯的大街小巷。
當年普京在聖彼得堡生活和工作過的老房子,如今已經變成了旅遊熱線;當年普京在德國德累斯頓市住過的地方,同時也變成了德國人賺錢的旅遊勝地。普京的形象已經被畫成了套娃娃,變成俄羅斯最炙手可熱的紀念品;普京的照片也已製作成掛歷,變成了所有官員最為自豪的收藏品。
❾ 蘇聯領導人都是哪國的
蘇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是蘇維埃領導人,最開始是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從1938年起改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1990年改為蘇聯總統。
從蘇聯建立後,依次作為蘇維埃領導人的是: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里寧(俄羅斯人,1922年12月至1946年5月)、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什維爾尼克(俄羅斯人,1946年5月至1953年3月)、克萊門特·葉夫羅莫維奇·伏羅希洛夫(俄羅斯人,1953年至1960年5月)、列昂尼徳·伊里奇·勃列日涅夫(烏克蘭人,1960年5月至1964年7月)、阿納斯塔斯·伊萬諾維奇·米高揚(亞美尼亞人,1964年至1965年12月)、尼古拉·維克托羅維奇·波德戈爾內(烏克蘭人,1965年12月至1977年6月)、列昂尼徳·伊里奇·勃列日涅夫(烏克蘭人,1977年6月至1982年11月)、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庫茲涅佐夫(俄羅斯人,1982年11月至1983年6月)、尤里·安德羅波夫(俄羅斯人,1983年6月至1984年2月)、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庫茲涅佐夫(俄羅斯人,1984年2月至1984年4月)、康斯坦丁·烏斯蒂諾維奇·契爾年科(俄羅斯人,1984年4月至1985年3月)、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庫茲涅佐夫、安德列·安德列耶維奇·葛羅米柯(白俄羅斯人,1985年7月至1988年8月)、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俄羅斯人,1988年8月至1991年12月)。
❿ 俄羅斯總統普京是哪裡人
弗拉基米爾·普京 (Vladimir Putin) 1952年10月7日生於列寧格勒市(現聖彼得堡市),1975年從國立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在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對外情報局工作。 1985年至1990年他被派往民主德國工作。1990年回國後,普京先後擔任列寧格勒大學校長外事助理、聖彼得堡市市長顧問、聖彼得堡市對外聯絡委員會主席。1994年任聖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長。1996年8月,普京開始擔任俄聯邦總統事務管理局副局長,1997年3月任俄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兼監察局局長,1998年5月任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同年7月起任俄聯邦安全局局長。1999年3月任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同年8月9日被任命為第一副總理、代總理,8月16日就任總理。1999年12月31日,葉利欽總統宣布辭去總統職務,普京出任代總統。2000年3月26日普京當選為俄聯邦總統,並於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職。2004年3月,普京贏得大選勝利,連任總統,同年5月宣誓就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