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吸收尾氣常見試劑
酸性氣體用鹼性吸收劑,鹼性氣體用酸性吸收劑。酸性氣體:Cl2、HCl、H2S、SO2、NO、NO2常用NaOH或鹼石灰,鹼性氣體:NH3常用濃硫酸,還可用CaCl2。
NH3、HCl、HBr、HI可直接用水吸收。因為他們都極易溶於水。CO2、H2S、Cl2、SO2、SO3、NO、NO2可用NaOH溶液吸收。
因為這些氣體溶解度不大,因此不能直接用水吸收,但都是酸性氣體,所以可以用鹼性溶液吸收。
化學是重要的基礎科學之一,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與物理學、生物學、地理學、天文學等學科的相互滲透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也推動了其他學科和技術的發展。例如,核酸化學的研究成果使今生物學從細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建立了分子生物學。
2. 俄羅斯天然氣用不完嗎
俄羅斯天然氣是可以用完的。
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巨大,石油夠用30年,天然氣夠用50年。俄羅斯大約百分之四十二的石油產自秋明州的漢特曼西自治區。
據施皮爾曼研究與分析中心主任彼得斯圖洛夫介紹說,漢特曼西自治區已勘探和鑽探的石油儲量為79億噸。參考當下的產能標准,這足以滿足37年的生產需求。
天然氣形成的條件:
1、生物原因形成,地表以下的成岩作用時,淺層沉積了許多有機質,經過微生物群的發酵和合成作用,就形成了生物原因的天然氣,這種天然氣埋藏的深度比較淺,而且時代比較新,演化的程度也比較低。
2、有機原因天然氣,有機原因生成的氣體有油型氣和煤型氣,主要是通過沉積中的有機物質,在熱降解的過程中形成。
3、無機原因天然氣,地球上的元素通過像太陽那樣的核聚變,碳元素由於發生較輕的元素核聚變的時候,和原本大氣中有的氫元素發生反應,形成無機原因天然氣。
3. 尾氣吸收用什麼
尾氣吸合根據不同種類,可以採用不同物資來進行。如有的可以用水,有的可以用工業鹼,有的通過燃燒釋放等,也就是說根據不同的種類和性能,採取相應的吸收方法。下面詳細區分:
1、NH3、HCl、HBr、HI可直接用水吸收。因為他們都極易溶於水;
2、CO2、H2S、Cl2、SO2、SO3、NO、NO2 可用NaOH溶液吸收。因為這些氣體溶解度不大,因此不能直接用水吸收,但都是酸性氣體,所以可以用鹼性溶液吸收;
注:NO只有和NO2混和時才能被NaOH吸收,單單NO不能被NaOH吸收,而NO2則可以
NO+NO2+2NaOH=2NaOH+H2O 2NO2+2NaOH=NaNO3+NaNO2+H2O
3、乙烯、乙炔等含有不飽和度的氣態烴可用水吸收 例:CH2=CH2+Br2=CH2(Br)-CH2(Br)
4、CO、H2則直接用酒精燈點燃處理,因為它們既不溶於水,也無法利用化學試劑處理,只能點燃
而諸如N2之類無毒無害的尾氣。
4. 俄羅斯球員吸氨氣為什麼
東道主俄羅斯隊被克羅埃西亞淘汰,最終止步世界盃八強。前日,有報道指出俄羅斯運動員在比賽開始前會利用事先准備好的棉球吸入氨氣,以此達到刺激和提高注意力的作用。甚至有專家表示這種方法和服用禁葯效果類似。
不少人認為俄羅斯運動員在本屆世界盃上的表現有些好得離譜,尤其在全隊體能和沖刺跑上,他們的優勢非常明顯,因此針對俄羅斯使用違禁葯物的懷疑愈演愈烈。不過貝祖格羅夫堅稱這不算服用興奮劑。
「人們會說它違規只是因為它的氣味過於刺鼻,但事實上你可以在任何葯店裡買到棉球和氨水。這和興奮劑一點關系也沒有。」
此前《圖片報》等媒體拍到了俄羅斯球員在四分之一淘汰賽前吸入氨氣的照片,他們認為這種氣體可以起到加速球員血液流動的作用。不過國際足聯反興奮劑委員會確實沒有明文規定不可以吸入氨氣。
5. so2,h2s,hf和nox 什麼污染物可以直接用水吸收
SO2、H2S、HF都易溶於水,理論上可以用水吸收。
NOx溶於水實質是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產物會有低價的氮氧化合物,不容易吸收完全,一半用鹼溶液吸收。
一半上述四種氣體物質最好都用強鹼溶液吸收。
6. 曾經在太空中生活一年多的俄羅斯宇航員,使用的氧氣是怎麼來的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飛速發展,綜合國力的日益增強,我國科技實力也呈現出日新月異的發展趨勢。在航空航天方面,我國通過精心研製的火箭可以實現飛越太空的夙願,目前我國的航空技術一直在不斷進步當中。而在世界已經有了人類可以在外太空里生存的先例。俄羅斯的一名宇航員曾經在外天空中生活了將近一年多的時光,這堪稱是一個奇跡事件。那麼有的小夥伴問了,在外太空人類是怎麼得以存活下去的呢?人離開氧氣是沒法存活的,那麼空間站的氧氣是從何而來的呢?下面就讓小編來解開大家心中的疑惑吧!
綜上所述,空間站中的氧氣供給是通過不同方法實現的,目前國際上也在研究更為先進的方法供給更多的氧氣給宇航員,藉此讓我們知曉更多關於外天空的奧秘。
7. 想知道用什麼吸收二氧化硫
吸收二氧化硫的物質:
1、在工業上用氧化鈣吸收二氧化硫。
2、除了氧化鈣。也可以使用氫氧化鈉溶液。二氧化硫有毒,利用鹼液吸收,氫氧化鈉的溶解性比氫氧化鈣強,所以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硫。
火山爆發時會噴出該氣體,在許多工業過程中也會產生二氧化硫。由於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元素,因此燃燒時會生成二氧化硫。當二氧化硫溶於水中,會形成亞硫酸。若把亞硫酸進一步在PM2.5存在的條件下氧化,便會迅速高效生成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
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
在常溫下,潮濕的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析出硫。在高溫及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可被氫還原成為硫化氫,被一氧化碳還原成硫。強氧化劑可將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僅在催化劑存在時,氧氣才能使二氧化硫氧化為三氧化硫。
具有自燃性,無助燃性。液態二氧化硫能溶解如胺、醚、醇、苯酚、有機酸、芳香烴等有機化合物,多數飽和烴不能溶解。有一定的水溶性,與水及水蒸氣作用生成有毒及腐蝕性蒸氣。
二氧化硫化學性質極其復雜,不同的溫度可作為非質子溶劑、路易氏酸、還原劑、氧化劑、氧化還原試劑等各種作用。液態二氧化硫還可作自由基接受體。如在偶氮二異丁腈自由基引發劑存在下與乙烯化合物反應得到聚碸。
液態二氧化硫在光照下,可與氯和烷烴進行氯磺化反應,在氧存在下生成磺酸。液態二氧化硫在低溫表現出還原作用,但在300℃以上表現出氧化作用。
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紅溶液褪色,加熱後顏色還原,因為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與被漂白物反應生成無色的不穩定的化合物,破壞了起到品紅中起發色作用的對醌式,加熱時,該化合物分解,恢復原來顏色,所以二氧化硫的漂白又叫暫時性漂白。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二氧化硫
8. 用什麼吸收二氧化碳
用NaOH,氫氧化鈉
2NaOH+CO₂==Na₂CO₃+H₂O,Na₂CO₃+CO₂+H₂O==2NaHCO₃,吸收量比較大。
二氧化碳一般可由高溫煅燒石灰石或由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製得,主要應用於冷藏易腐敗的食品(固態)、作致冷劑(液態)、製造碳化軟飲料(氣態)和作均相反應的溶劑(超臨界狀態)等。關於其毒性,研究表明:低濃度的二氧化碳沒有毒性,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則會使動物中毒。
(8)俄羅斯氣體用什麼吸收擴展閱讀:
二氧化碳氣體是大氣組成的一部分(佔大氣總體積的0.03%-0.04%),在自然界中含量豐富,其產生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1、有機物(包括動植物)在分解、發酵、腐爛、變質的過程中都可釋放出二氧化碳。
2、石油、石臘、煤炭、天然氣燃燒過程中,也要釋放出二氧化碳。
3、石油、煤炭在生產化工產品過程中,也會釋放出二氧化碳。
4、所有糞便、腐植酸在發酵,熟化的過程中也能釋放出二氧化碳。
5、所有動物在呼吸過程中,都要吸氧氣吐出二氧化碳。
9. 高中里HCL,SO2,NH3等一般都用什麼溶液吸收急!!!
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
比如就HCl而言,如果是在尾氣中吸收,那麼用鹼溶液就可以了,比如NaOH。如果是用濃鹽酸制氯氣時,揮發出的HCl,那麼只能用飽和食鹽水。
就SO2來說,一般情況用鹼就可以了。但是再例如,碳和濃硫酸加熱時,要檢驗生成的CO2,就必須先吸收掉SO2.但用鹼溶液就會同時吸收CO2,因此此時要利用SO2的還原性,用酸性高錳酸鉀吸收,並用品紅檢驗已除盡。
最後說氨氣,能吸收氨氣的溶液一般是酸或酸性溶液。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能用無水CaCl2吸收,因為會生成CaCl2.8NH3。
當然,看到具體問題時要聯系各物質的性質解題。不能一成不變用鹼吸收Hcl或SO2。題目是千變萬化的,就你這個問題,沒有具體問題我恐怕只能解答這么多了。
10. 俄羅斯天然氣用不完嗎
俄羅斯天然氣用的完。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巨大,石油夠用30年,天然氣夠用50年。俄羅斯大約百分之四十二的石油產自秋明州的漢特曼西自治區。
據施皮爾曼研究與分析中心主任彼得斯圖洛夫介紹說漢特曼西自治區已勘探和鑽探的石油儲量為79億噸。參考當下的產能標准,這足以滿足37年的生產需求。2021年度,漢特曼西自治區將生產2.14億噸石油。
天然氣形成的條件
生物原因形成,地表以下的成岩作用時,淺層沉積了許多有機質,經過微生物群的發酵和合成作用,就形成了生物原因的天然氣,這種天然氣埋藏的深度比較淺,而且時代比較新,演化的程度也比較低。
有機原因天然氣,有機原因生成的氣體有油型氣和煤型氣,主要是通過沉積中的有機物質,在熱降解的過程中形成。
無機原因天然氣,地球上的元素通過像太陽那樣的核聚變,碳元素由於發生較輕的元素核聚變的時候,和原本大氣中有的氫元素發生反應,形成無機原因天然氣。